本文目录一览:
功夫茶具介绍功夫茶具使用方法总结
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在这个背景下,与茶息息相关的茶具成为了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上等的茶,强调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韵甘润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壶不仅外观要美雅、质地要匀滑,最重要的是要实用。如今泡茶是一门很高的学问,所以茶具的使用一定要清楚。
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也许很多人对功夫茶具不是很了解,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跟我一起学习下吧!
功夫茶具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1. 茶匙和茶荷:茶匙和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与其他茶具一套购买,搁在一笔筒似的东西里,整套叫“茶道”。这些工具可以是竹木石骨等材质,但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
2. 炉及水壶:炉及水壶可以是电或酒精烧的,只要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这是泡茶的必备工具,因为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千万不要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会使水质受影响。另外,杯子应该是白瓷薄壁的,这样才不会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起来也很方便。
3. 储茶的罐:储茶的罐可以选择纸罐外套密封袋,这是最方便实惠的选择。纸罐可以遮光,密封袋则可以封气味和潮湿。将储茶的罐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有明显焊缝的锡罐不要用(多数在罐底那一圈),因为焊剂洗不掉,味道会混到茶里。
4. 闻香杯:闻香杯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这种杯子的好处是保温效果好,可以让酒的热量多留存一段时间,饮者也能够握住杯颈暖一会儿手;二是酒香的味散发慢,可以让饮者尽情地去玩赏品味。
5. 茶壶:茶壶应该是紫砂或朱泥的,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这需要我们的去认真研究茶道!
6. 茶盘:茶盘应该是宽而平的,可以是竹或木质的,最好不用塑料的,因为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点不顺手就泡坏了。
7. 盖碗的陶瓷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茶艺茶道十四种茶具使用方法
茶艺茶道中,了解并熟悉各种茶具的使用方法是展现个人品味和修养的关键。下面介绍了十四种常见的茶具及其用途:
1. 茶杯:选择与茶壶相配的茶杯,注意杯体舒适握持,杯内釉白色或浅色,便于观察茶汤色泽。现代流行闻香杯,搭配不同茶种以增添美感。
2. 茶漏:置茶时放置于壶口上,防止茶叶溢出,保持泡茶的清洁。
3. 盖碗:由茶碗、碗盖和托碟组成,泡茶时先放入适量茶叶,加水后盖上盖子,等待数分钟后饮用,通常一泡即可。
4. 茶盘:用于承载茶杯和茶具,保持桌面整洁,材质多样,形状各异。
5. 茶则:用来盛茶入壶的竹制工具,是泡茶流程中的必要辅助。
6. 茶挟:又称茶筷,用于夹取茶渣,也可用于清洗茶杯,保持卫生。
7. 茶巾:又称茶布,用于干燥茶壶底部,擦拭茶水,保持茶具清洁。
8. 茶针:清理茶壶内部网眼,保持水流畅通,确保茶汤顺利流出。
9. 煮水器:泡茶的工具,包括传统的风炉、现代的酒精灯、电壶等,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10. 茶叶罐:密封无杂味的罐子,用来储存茶叶,材质有马口铁、不锈钢等。
11. 茶船/茶池:放置茶壶的容器,有保温、烫杯和接茶水的作用,又称壶壶承。
12. 茶海/公道杯:用于分茶,保证茶汤浓度均匀,有的带滤网去渣。
13. 茶匙/茶扒:用于从茶壶中取出茶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保持卫生。
14. 茶荷:兼具置茶和赏茶的功能,将茶叶从茶罐移到茶壶,多为竹制,也可用硬纸板临时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