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茅台历史是怎么样的?
- 2、茅台历史起源
茅台历史是怎么样的?
茅台酒的历程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在1949年前,它的生产处于凋敝状态,仅由三家酒坊支撑,这些酒坊由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被称为“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被称为“王茅”)以及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被称为“赖茅”)。然而,政府的介入改变了这一切。在1951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这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了三茅合一的政策,从而建立了国营茅台酒厂。
茅台酒的重要性在1996年被进一步提升,当时它的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在2001年,它的传统工艺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而在2006年,国务院又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认可证明了茅台酒的独特性和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茅台酒的地理保护历程也值得一提。在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然后在2013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又批准调整“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这些措施确保了茅台酒的独特性和品质。
然而,茅台酒的命名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2019年6月12日,茅台集团宣布将在6月30日前停用“国酒茅台”商标,并在6月29日起正式更名为“贵州茅台”。这一更名是由于茅台申请“国酒”的商标遭到了多家白酒企业的反对。尽管茅台在2018年7月曾将商评委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要求撤销“国酒茅台”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但在同年8月,茅台公司主动撤诉,“国酒茅台”商标最终还是未予核准注册。之后,茅台在官网和微信上撤下了与“国酒茅台”相关的宣传物料,并接受了新的名称“贵州茅台”。
总的来说,茅台酒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历史。尽管它曾经面临过许多困难,但它始终保持着高品质的产品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其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白酒之一。
茅台历史起源
茅台镇的制酒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经精通酿酒技艺。到了汉代,茅台镇一带的“枸酱酒”已经崭露头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饮到南越国所产的构酱酒后,对此酒赞不绝口,并留下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到了明末清初,茅台镇杨柳湾的酿酒作坊已经颇具规模,这里也是如今茅台酒厂一车间片区的所在地。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了村村有作坊的兴盛局面。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镇的烧酒房已经多达二十家,所消耗的山粮更是高达二万石。到了1840年,茅台地区的白酒产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十余吨。
茅台酒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此酒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