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春属于什么茶,绿杨春茶叶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绿杨春属于什么茶

绿茶。绿杨春属绿茶类。为新制名茶,于1991年研制成功。产于江苏省扬州市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分属于邗江区、维扬区和仪征市的10多个乡(镇)。绿杨春茶产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地处江苏中部;海拔5米至149米,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8度,全年有效积温4700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20毫米。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PH值5.65-6.5。绿杨春茶适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鸠坑种、槠叶种等。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到半展。

绿杨春是什么茶

绿杨春茶属于绿茶。绿杨春茶又名“仪征绿杨春”,是仪征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是我国传统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绿杨春茶品质优异,在众多的名茶中独占鳌头,而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同时又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温差分明,适合茶树储蓄营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绿杨春的优秀品质,具有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叶底嫩匀的品质特征。仪征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翠绿秀气,原料考究,选用中叶、少毫茶树良种,特级绿杨春每千克9万个芽左右。

扬州绿杨春茶叶是什么茶 绿杨春属于什么茶

1、绿杨春属于绿茶。
2、绿杨春即仪征绿杨春,属于绿茶,是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的特产茶叶,是采摘3月下旬或4月初至谷雨前后,一芽一叶的鲜嫩芽叶,经过鲜叶处理、杀青、理条、整形辉干、手工精制等工序制成的,绿杨春在制作时需用9万个芽左右才能制成1kg。
3、绿杨春形似新柳,色泽翠绿秀气,冲泡后汤色清明、叶底嫩匀、香气高雅、滋味鲜醇,能让人切实品味茶的鲜醇滋味。但需要注意的是绿杨春茶性寒凉,切勿长期饮用,以免让人体寒。
4、绿杨春在冲泡时,先将玻璃杯用刚烧开的沸水烫洗干净,接着把3~5g绿杨春用茶匙投入玻璃杯中,注入80~85℃的开水冲泡,并用茶匙快速搅拌,3秒后倒掉茶汤,继续往玻璃杯中注入开水,耐心等候1~2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绿杨春的简介

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绿杨春是新创制名茶,属条形烘表绿茶,1990年由仪征市捺山制茶厂创制。 2012江苏省仪征市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仪征市现有茶园面积3.5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是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所产的绿杨春茶形如新柳,翠绿秀气,具有香高、味浓、汤绿的特点,曾多次荣获“中茶杯”特等奖,2011年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2年,仪征市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为进一步打响绿杨春品牌,自2005年以来,仪征市坚持以茶为媒、与民同乐,每年举办茶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杨春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持续提升。近两年,该市将茶文化节定位为“市民的节日、群众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参与、体验以及文艺类活动,让市民在认识茶文化、了解茶文化的同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据介绍,为大力提倡茶为国饮,营造知茶、爱茶、饮茶的氛围,2009年在杭州举办了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并确立今后每年谷雨期间都如期举办全民饮茶日,倡导全民饮茶,弘扬茶文化。今年是“全民饮茶日”全国启动仪式第二次在仪征举行。“全民饮茶日”何以青睐仪征?活动主办方告诉记者,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是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江苏省重点产茶县。仪征北部系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茶叶,经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市拥有优质茶叶生产基地5万多亩,年产干茶1000多吨,茶产业总值10亿元,辐射带动10万人增收。近年来,仪征按照“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打造仪征‘绿杨春茶’品牌”的新思路,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和茶叶品牌建设,先后引种了龙井长叶、福鼎大白等一批无性系良种,采用茶园防冻除霜、太阳能物理防治、茶叶清洁化加工等新技术,应用近自然生态栽培管理、林茶复合经营等新模式,按照有机茶园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

绿杨春茶叶介绍

绿杨春茶叶,又称竹叶青,是中国知名的绿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六安市,被誉为“天下第一绿茶”。绿杨春茶叶的制作工艺独特,选用鲜叶做料,经过摊晒、批发、揉捻、杀青、翻炒、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翠绿、香气清香、滋味鲜爽、汤色嫩绿的佳茗。其中的揉捻工序特别精湛,可以让茶叶的成品完美展现其形态。绿杨春茶茶汤清澈透亮,回甘持久,入口口感爽滑,滋味鲜爽可口,具有清热解毒、降脂消脂的功效,是夏季解暑消暑的理想饮品,也适合冬季饮用。另外,绿杨春茶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维生素等,对预防肥胖、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总之,绿杨春茶是一款品质上乘、口感醇和、营养丰富的绿茶,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绿杨春茶功效与作用

绿杨春茶是一种以春季采摘的嫩叶为原料制成的绿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1.清热解毒:绿杨春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能够清热解毒、消除疲劳和压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2.去脂减肥:绿茶中的儿茶素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加速消耗体内脂肪,有助于减轻体重。3.防癌抗癌:绿茶中含有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可以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4.降低血脂:绿杨春茶中的茶皂苷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5.提神醒脑:咖啡因是绿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人体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总之,绿杨春茶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口感需求,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绿杨春茶叶为什么叫绿杨春

”绿杨春”是产自江苏扬州的一只名优绿茶,
一九八八年春,在扬州市多管局[注: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001年后合并成为扬州市农林局]主持下,组织了仪征捺山茶叶试验场,捺山茶叶试验场制茶二厂,扬州市蜀岗茶场、平山茶场,邗江山河茶场及扬州市、仪征市的主要茶叶技术骨干十余人、成立了扬州市名茶研制小组,并聘请冯经炜先生[注:建议当时研制的茶叶叫“绿杨春”,同时也是第一个把“绿杨春”三个字组合在一起的人](已故)为顾问,着手进行高档绿茶“绿杨春”的研制,几年来研制的主要工作有:一是确定茶叶名称。唐代诗人罗隐曾呈“雷陂”(是唐代扬州城遗址)中“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扬州似乎一向以柳堤闻名。隋炀帝下扬州,开邗沟,三百余里水面两岸种榆柳,“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就是那时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长堤春柳”,正如唐诗中“绿杨城郭是扬州”。熟悉扬州掌故的人称“后冶春园”,康熙时,扬州虹桥西岸有茶肆,取名冶春社,是诗人们饮茶赋诗的地方。所以茶叶取名为“绿杨春”,象征历史文化古城扬州的风貌。二是制定品质特征。经多次研究一致认为起点要高,既要考虑到本地消费者的习惯,市场对高档绿茶的需求,又要能象征扬州古城风貌形象,确定品特征为“形如新柳,翠绿秀长,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4031.htm
百科有解
绿杨春茶名字是由原扬州茶厂高工冯金纬老先生(已故)提出,出自因扬州茶区主产绿茶,绿茶又以春茶为上品,而扬州自隋唐起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称,故名“绿杨春”。
1988年春由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主持,扬州市林业站承担,会同扬州市平山茶场、蜀冈茶场、邗江山河茶场、仪征捺山茶叶试验场、仪征捺山制茶二厂等单位的主要茶叶技术干部,于1988年开始研制,历时四年,于1991年研制成功。
绿杨春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有板栗香气,冲泡后叶如兰花绽放,叶色嫩绿,叶底舒张,滋味浓醇。
扩展资料:
绿杨春有着严格的加工制作要求。绿杨春茶讲究“色、香、味、形”。鲜茶采摘时,要求取其一芽一叶为标准,鲜叶长在1.8-2.5厘米,成茶叶长在1厘米左右,每斤成品茶的芽头个数在4万-4.3万。
采茶工每天要踏着露水下田,按着标准进行鲜叶采摘,采摘回来的鲜叶经过摊晾后杀青,然后还要经过理条、整形、烘干、去杂等工序后,再进行分级,这样合格的成茶才算制作成功。
只有达到上述要求的茶,才能称为绿杨春。由于要求高,所以长期以来,扬州各大茶厂只做一季春茶,五月份以后,基本上就不再制作茶叶。即使制作,也只能制作一些红茶和低档绿茶。
参考资料来源:仪征市人民政府——首页 > 茶文化 > 揭秘绿杨春的前世今生

绿杨春属于什么茶

绿杨春茶的原产地是江苏省的仪征市捺山地区,其中绿杨春牌的茶叶是扬州的丘陵地区所产出的茶叶,绿杨春一般采用的有机肥料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绿杨春的茶形如柳叶翠绿秀气,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绿杨春茶的原产地是江苏省的仪征市捺山地区,其中绿杨春牌的茶叶是扬州的丘陵地区所产出的茶叶,绿杨春一般采用的有机肥料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绿杨春的茶形如柳叶翠绿秀气,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绿杨春的功效与作用绿杨春可以预防辐射,因为绿杨春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物质和儿茶素,而这种物质可以中和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侵害,所以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不仅能止渴、提神、消食除腻、还在医疗上有着很大的作用,绿杨春还有着减肥减脂的功效。绿杨春茶怎么喝冲泡绿杨春茶是很有讲究的,不要用滚开的水冲泡,绿杨春的茶叶比较娇嫩如果用温度太高的水冲泡的话,香气就很难泡出来,一般用85℃左右的水来冲泡较好,在品茶的时候,喝到还剩三分之一的时候就要加水了,不能等到喝干再加,因为绿杨春的茶具有香味高、耐冲泡的特点,一般来说绿杨春茶能冲到三到四遍。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