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啤酒巨头业绩大比拼:青啤、华润向上,百威向下
- 2、中国三大啤酒品牌
- 3、雪花啤酒在国内啤酒市场中占据什么样的份额?
- 4、科罗娜啤酒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 5、2023年代理啤酒怎么样?
- 6、麦芽制造龙头永顺泰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产量亚洲第一
- 7、啤酒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 8、crorona是什么啤酒?
- 9、青岛啤酒所属行业的地位
- 10、啤酒业“关厂潮”仍在持续 高端之争愈演愈烈:未来谁执牛耳?
啤酒巨头业绩大比拼:青啤、华润向上,百威向下
在中国白酒耀眼的光芒之下,啤酒产业一直低调得有些过分。红星资本局发现,其实龙头啤酒公司的业绩也挺好,比如青岛啤酒(600600.SH)、华润雪花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3月28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略降0.8%;实现归属净利润2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6%,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长34.79%,表现尤其亮眼。
3月29日,青岛啤酒股价一路走高,收盘83.80元,上涨2.82%,总市值1143亿元。
无独有偶,前几天华润啤酒(00291.HK)也公布了2020年业绩,同样十分乐观;不过百威亚太(01876.HK)业绩继续滑坡,在中国市场销售有点惨。
青岛啤酒创 历史 最好业绩
2020年业绩不好怪新冠疫情,成为许多企业屡试不爽的“法宝”。但国产啤酒龙头青岛啤酒2020年仍然逆势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其中净利润更是创下了 历史 最好业绩。
从业绩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277.6亿元,仍然保持了稳定,但净利润大增幅长,说明已经进入“量稳价增”的局面,为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
青岛啤酒的业绩表现远优于同行。2020年国内啤酒行业确实受到疫情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行业共实现啤酒产量34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
2020年青岛啤酒加快了推出高附加值产品的速度,年内开发并投放市场的青岛啤酒“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超高端新产品,符合市场消费升级潮流,也提升了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百年之旅”官方零售价289元/瓶,一时吸引了很多眼球,但象征和试水意味明显,更多还靠“琥珀拉格”拉动销售,价格在20-25元/瓶之间,与其他高端啤酒品牌差别不大。
报告期内,公司主品牌青岛啤酒共实现销量387.9万千升,其中“百年之旅”“琥珀拉格”“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1903”“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179.2万千升,保持了在国内啤酒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引领了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下的高质量发展。目前青岛啤酒已经形成9大系列、70多种产品,在中端、中高端及高端价格带都有分布,可以满足各消费层次消费者需求。
青岛啤酒在年报中表示,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品质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实现了利润的逆势增长。近年来,公司继续深化实施“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自身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引领中国啤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润啤酒“有限多元化” 或进军白酒
在青岛啤酒发年报的前几天,另一家啤酒巨头华润啤酒(00291.HK)也公布了2020年业绩,同样十分乐观。
华润啤酒2020年实现营收314.48亿元,同比减少5.2%;实现净利润20.94亿元,同比增长59.6%。之所以华润啤酒出现营收减少、净利润反而上升的情况,也是受高端化战略的影响。2020年华润啤酒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46万千升,较2019年增长11.1%,带动平均销售价格上升。
华润啤酒以华润雪花著称,另外在2019年收购了喜力中国,形成“雪花+喜力”双品牌战略。
华润啤酒CEO侯孝海在业绩会上表示,2020年是华润雪花啤酒决战高端极其重要的一年,业绩超出预期,将雪花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的重点任务依然是决战高端,在次高端上争取更多的市场、更高的份额。
值得得注意的是,侯孝海表示,华润啤酒在“十四五”期间的战略将 探索 并聚焦、优选有限多元化的产业和品类适当进入,以充分释放雪花啤酒的管理、品牌、渠道网络能力,其中包括白酒产业的进入。
在此之前的3月10日,侯孝海率队到山东省潍坊市考察,并与地方政府就景芝酒业的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前景芝酒业已经两度谋划上市受挫,这也被业内解读为华润啤酒或曲线进入白酒行业。
此次发布会上侯孝海也对此进行了公开回应,表示将优选“有限多元化”的产业和品类适当进入,这些产业或品类包括白酒、低酒精度的预调酒和果味酒等领域。他表示,大体来说,标准是该品类在网络、产品属性等方面和啤酒相近;同时只是实验性进入,逐步发展新的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此外,选择有限多元化布局,还要对雪花啤酒目前的渠道网络产生重要的支持和聚合能力。
百威亚太掉队明显
更早些时候,百威亚太(01876.HK)也公布了2020年财报,全年百威亚太录得收入55.88亿美元,同比下滑12.4%;毛利为29.07亿美元,同比降14.4%;净利为5.5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2.76%。
百威亚太是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BUD.US)整合亚太市场业务之后而设立的子公司,主要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及越南等市场。
百威亚太表示,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在各个市场的业务表现参差不齐,但泛亚平台保持稳健。2020财年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跌11%。虽然第四季度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销量、收入有所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处下跌状态。
百威亚太负责运营亚太地区超过50个啤酒品牌,包括百威、时代、科罗娜,以及福佳、凯狮、哈尔滨啤酒等。多年来,百威啤酒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一枝独秀,60%以上销量在夜场。但受疫情影响,夜场渠道遭遇重创,因此百威业绩受到的影响也更大。
经过多年竞争后,中国啤酒行业已经从群雄混战进入到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SZ)、嘉士伯五强争霸的格局。截至目前,燕京啤酒、重庆啤酒(600132.SH)、珠江啤酒(002461.SZ)仍未公布2020年年报,其中重庆啤酒已归于嘉士伯旗下。
如今,百威啤酒正面对强力挑战,其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内资啤酒品牌纷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发力中高端产品,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珠江啤酒等均在中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对百威市场份额进行了挤压和蚕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的业绩和利润增长在意料之中。随着啤酒消费高端化不断夯实以及发力,高端产品的占比在持续提升,整体的业绩和利润也是比较亮丽的。但是现在又面临新的问题,如果3年后高端市场也进入一个瓶颈期,或者说固化期之后,这些企业的增长路径以及增长的方向在哪里?这也需要思考。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陈应鹏
中国三大啤酒品牌
百威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1、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超高的品质在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2020销量45.23亿公升啤酒,取得收入34.53亿美元。2、青岛啤酒,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是2008官方赞助商,跻身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的性的公司,2020年472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3、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98家啤酒厂,2020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326万千升。
中国三大啤酒品牌是:
1. **青岛啤酒**: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是2008官方赞助商,跻身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的性的公司,2020年青岛啤酒销量达到472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
2. **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98家啤酒厂,2020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326万千升。
3. **燕京啤酒**:是国有全资,也是纯国产知名品牌。
此外,还有百威啤酒等其他品牌。
雪花啤酒在国内啤酒市场中占据什么样的份额?
??如今,啤酒行业前五大企业的份额约为92%。2020年,销量市场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华润啤酒31.9%,青岛啤酒22.9%,百威英博19.5%,燕京啤酒10.3%,嘉士伯7.4%。
科罗娜啤酒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啤酒是以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酒精含量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从分类上来说,啤酒是属于世界三大酒之一的酿造酒。那么,从全世界来看,排名前十的都是哪些啤酒?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2020年8月发布“2020全球酒类品牌”排行榜,在“50大啤酒品牌”榜单上,科罗娜、喜力、百威名列前三名,雪花和哈尔滨进入前十名。50个啤酒品牌总价值959亿美元,百威英博集团占据了最多的品牌。1、科罗娜啤酒生产国:墨西哥,所属公司:莫德罗集团,品牌价值:80.65亿美元。公司创建于1925年,年产量达到4100万吨,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科罗娜啤酒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国进口啤酒排行第一名。2、喜力啤酒生产国:荷兰,所属公司:喜力啤酒公司,品牌价值:69.68亿美元。1863年由杰拉德_阿德里安_海尼根于阿姆斯特丹创立,共酿制超过170种顶级,地区性及特制啤酒。2012年,喜力在世界85个国家拥有超过165家酿酒厂。3、百威啤酒生产国:美国,所属公司:百威英博集团,品牌价值:64.36亿美元。最早创建于1876年,1981年,旨在全球生产、推广和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国际公司成立。从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为国际啤酒品牌。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个国家设有分厂。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其卓越的品质在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4、百威淡啤生产国:美国,所属公司:百威英博集团,品牌价值:57.6亿美元。百威旗下目前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也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但因为这款啤酒主要在北美销售,不在中国销售,所以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称。“百威淡啤”是百威与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合作在1982年推出的彩虹瓶啤酒。是美国最畅销的啤酒之一。5、维多利亚啤酒生产国:墨西哥,所属公司:莫德罗集团,品牌价值:46.22亿美元。维多利亚是墨西哥莫德罗集团旗下最传统的啤酒品牌,是一款维也纳风格的啤酒,因其浓郁偏苦的风味而独树一帜,备受消费者认可。维多利亚啤酒拥有135年悠久历史,是墨西哥最古老的啤酒品牌之一。6、麒麟啤酒生产国:日本,所属公司:麒麟麦酒酿造会社,品牌价值:44.43亿美元。麒麟麦酒酿造会社是日本三大啤酒公司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啤酒集团。麒麟酒厂在1907年建立,麒麟啤酒的前身是在1870年。由挪威裔美国人威廉·科普兰创建的啤酒企业科普兰啤酒,也是日本第一大啤酒企业麒麟啤酒采用第一道麦芽汁酿造的方法,全球只有日本麒麟一家在使用,务求带给消费者原汁原味的啤酒感受。7、雪花啤酒生产国:中国,所属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品牌价值:41.37亿美元。公司成立于2003年06月12日,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其股东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8、哈尔滨啤酒生产国:中国,所属公司: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价值:41.09亿美元。哈尔滨啤酒诞生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的最前身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9、莫德罗啤酒生产国:墨西哥,所属公司:莫德罗集团,品牌价值:37.54亿美元。莫德罗集团创立于1925年,在当地有八家酒厂,年产量达到4100万吨,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2013年被百威英博收购。目前,该集团在墨西哥拥有10家酿酒厂莫德罗集团旗下共拥有17个品牌,其中7个出口海外远销至全世界180个国家。10、世傲啤酒生产国:巴西,所属公司:嘉士伯啤酒公司,品牌价值:27.24亿美元。世傲最初是由一家荷兰酿酒厂生产的,但在荷兰市场上并不成功。1992年,苏格兰一家酒厂与嘉士伯合作成立了新公司,并将世傲啤酒的生产转移到英国。目前,世傲啤酒在美国、英国和中国还不算是主要的品牌,它主要的海外市场是非洲和南美洲。BrandFinance是目前全球唯一品牌价值评估国际标准ISO10668、品牌评价标准ISO20671的核心制定者、全球唯一的独立第三方品牌价值评估与咨询机构。通过评估品牌强度指数、行业特许费率、企业预计营业收入等数据最终确定品牌价值。其专业性和独立性受到国际广泛认可,是评判全球品牌价值的重要依据。以上就是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评出的世界十大啤酒品牌,其中墨西哥三个,中国两个,美国两个。百威占了三个品牌:百威啤酒、百威淡啤和莫德罗。
2023年代理啤酒怎么样?
啤酒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润啤酒(00291.HK)、百威亚太(01876.HK)、青岛啤酒(600600)、燕京啤酒(000729)、重庆啤酒(600132)、珠江啤酒(002461)、惠泉啤酒(600573)、香港生力啤(00236.HK)、*ST西发(000752)、兰州黄河(000929)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啤酒销量分布、中国啤酒销量、中国啤酒销量全球比重、各国啤酒销量增速
中国啤酒销量占全球比重不断下滑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啤酒行业严重受挫,销量大幅下滑。2020年,全球啤酒销量为18769.8万千升。其中,中国啤酒销量为4269.4万千升,占全球啤酒销量的22.7%,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家。
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啤酒销售大国,但是2015-2020年以来,中国啤酒销量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下滑,由2015年的24.5%下降至2020年的22.7%。
中国啤酒销量增速远低于全球水平
中国啤酒销量占全球的比重下滑,和自身啤酒销售情况有很大关系。2015-2020年以来,中国啤酒销量整体呈下滑趋势,由2015年的4772.7万千升下滑至2020年的4269.4万千升。
从中国和全球啤酒销售的情况来看,2015-2020年间,中国啤酒销量增速始终低于全球啤酒销量增速,并且增速相差有一段距离。仅在2020年,由于中国疫情管控较好、啤酒市场恢复较快,才拉近与全球啤酒销量的增速的差距,但仍低于全球水平。
2015-2020年间,全球啤酒销量复合增长率为-0.78%。全球前六大啤酒消费大国中,墨西哥啤酒销量复合增长率为2.90%;俄罗斯和巴西啤酒销量复合增长率均低于1%;德国和美国均是负增长,分别为-0.93%和-1.28%;中国近五年啤酒销量的复合增长率低到-2.20%,不仅在前六大啤酒消费大国中垫底,还远低于全球水平,这导致近几年中国啤酒销量的全球占比持续下滑。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麦芽制造龙头永顺泰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产量亚洲第一
11月15日,粤海永顺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顺泰)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内容显示,11月16日,公司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简称永顺泰,股票代码001338。
本次IPO,永顺泰公开发行125,432,708股股票,发行价格6.82元/股,网上网下投资者踊跃认购,彰显出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综合实力和未来前景广泛认可。
永顺泰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麦芽主业,利用当前产能布局,将客户群体覆盖国内各大啤酒集团及主流区域啤酒品牌,确保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行业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在国内麦芽行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麦芽供应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麦芽制造龙头,产量亚洲第一
麦芽是啤酒酿造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原料,产业的发展与啤酒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前,我国啤酒产业规模不大;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啤酒工业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产销量最大和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2002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2386.8万千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连续18年居世界第一。在啤酒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麦芽行业也快速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麦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已形成自动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化的麦芽产业,形成以永顺泰为首的两超多强,地域性小公司并存的竞争格局。产量上,近年来也基本保持平稳,2021年,我国麦芽产量已达到330万吨,满足国内啤酒生产的需求的同时,还可部分对外出口。
发展趋势上,当前,我国麦芽产业正向沿海地区集中,并进一步向集中化、现代化方向转型;另外,随着我国啤酒产业向高端化、精酿化的发展,也将带动特种麦芽和高端麦芽的需求快速增长,麦芽产业也逐步趋于高端化。
据招股书介绍,永顺泰主要从事麦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麦芽制造企业,总部位于广州,生产基地分布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的沿海港口。港口城市的优势一方面在于便利的运输条件,可以便于公司大规模进口大麦原料;另一方面,港口城市同样也是啤酒生产、消费的发达地区,也便于公司降低物流成本。
永顺泰的业务始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麦芽制造厂商。目前公司拥有生产线11条,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总产能85万吨,产能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永顺泰突出的规模优势,不仅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不同麦芽原料、不同供应地区的需求,还能通过大规模的批量化、自动化生产对原料实现较好的质量控制,从而保障产品品质高且质量稳定。
拥有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
经过30余年的积累,永顺泰与各大啤酒集团建立了紧密且稳固的合作关系,与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的合作达到30年,与百威啤酒、嘉士伯的合作超过20年,与华润啤酒、喜力啤酒的合作超过10年。
通常而言,大型啤酒客户对原料质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择供应商时都非常慎重,需要层层筛选考核,而一旦选定了供应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同时还有另外一层因素,麦芽原料的差异会影响啤酒的口感,而消费者对固定款式啤酒的口感的变化又较为敏感,所以啤酒客户与原料商形成稳定合作后,通常也会保持较长的合作关系。
据招股书数据,报告期内,永顺泰麦芽产品占百威啤酒国内麦芽采购比例约50%,华润啤酒麦芽采购比例10%-35%,燕京啤酒采购比例20%-43%,珠江啤酒50%,宏全国际100%,嘉士伯5%-10%。
另外,永顺泰还通过持续深入参与客户研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麦芽以及对客户新产品研发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公司已为百威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等客户提供特殊工艺的定制化麦芽产品,并向客户不断提供结晶麦芽、焦香麦芽、黑麦芽等特种麦芽产品,建立起区别于其他麦芽厂商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目前啤酒产业还出现了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未来随着集中化的推进,公司产品也有望进一步渗透。数据显示,我国前五大啤酒集团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在2020年中国啤酒市场中占有超过90%的市场份额。永顺泰作为拥有大客户资源的核心供应商,公司产品有望加速渗透。
发力中高端麦芽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的推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理念不断提高,以及年轻一代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理念不断深化,啤酒产业也逐步向高端化、精酿化转型。
而当下,我国精酿啤酒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财通证券研报,截至2021年,我国精酿啤酒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分别占据啤酒市场2.25%和11.43%,处于较低水平。对比海外,美国作为更为成熟的啤酒市场,2021年精酿啤酒产量同比增长7.36%至2480万桶,销售额同比上升21.17%至269亿美元,分别占据整个啤酒行业的13.1%和26.8%。
另据Euromonitor测算,以我国小麦啤酒和世涛加总作为精酿啤酒的近似推测,2026年我国精酿啤酒销量渗透率可到达约6%,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可增长至21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21.8%,约占啤酒市场总规模的24%。
啤酒产业高端化、精酿化,将推动动特种麦芽和高端麦芽的需求快速增长。而永顺泰自设立之初便定位中高端领域,并随之配备了相应的生产装备及生产人员。公司在基础麦芽产品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特殊工艺,为啤酒厂商提供定制化的高端基础麦芽产品,另一方面推出结晶麦芽、焦香麦芽、黑麦芽等特种麦芽产品。目前,公司已进入到百威啤酒、嘉士伯、喜力啤酒等中高端啤酒厂商的供应链当中。
此外,永顺泰还拟投资5.22亿元建设年产13万吨中高档啤酒麦芽项目,进一步扩张特种麦芽的产能,巩固自身在中高端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公司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啤酒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最好的啤酒排行榜前十名:
1、雪花(Snow)
2013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达到1172万千升,公司总产销量连续八年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千升,连续九年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千升的啤酒品牌,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啤酒品牌的地位。
2、百威(Budweiser)
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其卓越的品质在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百威啤酒,百年发展中一直以其纯正的口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世界最畅销、销量最多的啤酒,长久以来被誉为是“啤酒之王”。
百威通过赞助奥运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FIFA世界杯足球赛以及NBA篮球赛等这些全球瞩目的焦点盛事,以及对年轻人关注的时尚领域的赞助如“百威音乐王国“,百威体现了其“皇者风范”,成为当之无愧的“啤酒之王”。
3、青岛(Tsingtao)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青岛啤酒排名第310。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
4、百威昕蓝(Bud Light)
百威昕蓝1982年诞生于美国,是百威集团旗下享誉国际的高端啤酒品牌,以年轻时髦、自由清爽的形象深受全球无数年轻人喜爱。百威昕蓝于2020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由知名艺人陈伟霆担任大中华区代言人。
2016至2018年,百威昕蓝连续3年霸榜全球最有价值啤酒品牌。在2021年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年度Top 50啤酒品牌中,百威昕蓝名列第5。
5、世傲啤酒(Skol)
世傲最初是由一家荷兰酿酒厂生产的,但在荷兰市场上并不成功。1992 年,苏格兰一家酒厂与嘉士伯合作成立了新公司,并将世傲啤酒的生产转移到英国。目前,世傲啤酒在美国、英国和中国还不算是主要的品牌,它主要的海外市场是非洲和南美洲。
6、喜力 (Heineken)
喜力啤酒是一家荷兰酿酒公司,于1863年由杰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于阿姆斯特丹创立。2012年,喜力在世界85个国家拥有超过165家酿酒厂,聘请约65,557人。共酿制超过170种顶级,地区性及特制啤酒。喜力为世界500强企业,2012年排名第464位。如今,喜力品牌已成为世界大联赛之一的欧洲冠军联赛的大型赞助商。
7、哈尔滨(Harbin)
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产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仍风行于中国各地。哈尔滨啤酒销往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其他省区,并远销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8、燕京(Yanjing)
京啤酒经过多道工序精选优质大麦,燕山山脉地下300米深层无污染矿泉水,纯正优质啤酒花,典型高发酵度酵母,不遗余力追求技术领先,始终以中国人口味为坚持,真诚制造中国人的啤酒。
9、科罗娜 (Corona)
科罗娜啤酒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有名的墨西哥啤酒,美国进口啤酒排行第一名,也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品牌,并且每一瓶科罗娜啤酒都是在墨西哥境内酿成的。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科罗娜 CORONA EXTRA是其主力产品。
10、银子弹啤酒(Coors light)
“Coors Light”银子弹啤酒——纯正美式清啤。源自美国洛矶山脉,口感清爽,入喉畅快,加以银色包装、被年轻一代昵称为“The Silver Bullet”(银子弹),是目前全球销售量较大的啤酒品牌之一。”
crorona是什么啤酒?
1925年世界上第一瓶科罗娜特级啤酒由莫德罗MODELO集团精心酿制而成。科罗娜特级啤酒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因其独特的透明瓶包装以及饮用时添加白柠檬片的特别风味,在美国一度深受时尚青年的青睐。
墨西哥莫德罗啤酒公司创建于1925年,它在墨西哥拥有8座现代化工厂,4.3万名员工,年产啤酒1800万吨(约4100万箱),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并且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莫德罗啤酒公司目前有10种产品,科罗娜 CORONA EXTRA是主力产品是世界第五大品牌,美国进口啤酒的第一名。1997年以来,科罗娜特级啤酒年年获得美国最权威的酒类分析杂志颁发的最特别奖项:“HOT BRAND”(最发烧品牌)。 在我们国内没有直接的生产。1995年,北京马仕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将科罗娜特级啤酒正式引进中国市场。到2001年年底,按国家和地区计算科罗娜特级啤酒在中国的销量列亚洲各国第一,世界第五。2001年,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华,特意选用科罗娜特级啤酒作为宴会的唯一指定啤酒。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发布,科罗娜啤酒排名第63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科罗娜啤酒
外文名
Grupo Modelo
食1925年世界上第一瓶科罗娜特级啤酒由莫德罗MODELO集团精心酿制而成。科罗娜特级啤酒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因其独特的透明瓶包装以及饮用时添加白柠檬片的特别风味,在美国一度深受时尚青年的青睐。
墨西哥莫德罗啤酒公司创建于1925年,它在墨西哥拥有8座现代化工厂,4.3万名员工,年产啤酒1800万吨(约4100万箱),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并且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莫德罗啤酒公司目前有10种产品,科罗娜 CORONA EXTRA是主力产品是世界第五大品牌,美国进口啤酒的第一名。1997年以来,科罗娜特级啤酒年年获得美国最权威的酒类分析杂志颁发的最特别奖项:“HOT BRAND”(最发烧品牌)。 在我们国内没有直接的生产。1995年,北京马仕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将科罗娜特级啤酒正式引进中国市场。到2001年年底,按国家和地区计算科罗娜特级啤酒在中国的销量列亚洲各国第一,世界第五。2001年,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华,特意选用科罗娜特级啤酒作为宴会的唯一指定啤酒。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发布,科罗娜啤酒排名第63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科罗娜啤酒
外文名
Grupo Modelo
食品类型
饮品
品类型
饮品
青岛啤酒所属行业的地位
1、华润啤酒VS青岛啤酒:啤酒业务布局历程
啤酒在酒精饮料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地位,我国是全球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啤酒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分别是华润啤酒(00291.HK)、青岛啤酒(600600),两家企业在啤酒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如下:
2、啤酒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华润啤酒略胜一筹
——市场份额:华润啤酒市占更高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9%和22.9%,在市场份额上,华润啤酒远超青岛啤酒。从历年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华润啤酒始终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地位。
——啤酒产能销量:华润啤酒规模领先
从啤酒产能来看,2020年华润啤酒年产能达到1875万千升,而青岛啤酒2020年实际产能仅为934万千升。从销量来看,2020年华润啤酒销量高达1110万千升,青岛啤酒2020年的销量为782万千升。可以看出,华润啤酒在啤酒规模上要领先青岛啤酒。
——品牌布局:各档位均有涉及
目前,啤酒行业企业纷纷布局中高端啤酒产品,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在高、中、低几个档次均有产品布局。其中,华润啤酒推出黑狮白啤、喜力等系列产品打入高端市场;青岛啤酒凭借琥珀拉格、鸿运当头等高端产品保持住国内中高端市场竞争地位。
3、啤酒业务业绩对比:华润啤酒营收规模领先、但青岛啤酒盈利能力强
从啤酒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8-2020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收入领先于青岛啤酒。2020年,华润啤酒啤酒业务实现收入314.48亿元,青岛啤酒的啤酒业务实现收入273.38亿元。
从啤酒业务的毛利率来看,2018-2020年,青岛啤酒的啤酒业务毛利率高于华润啤酒。从毛利率变化趋势来看,两家公司的啤酒业务毛利率走势均向上增长。2020年,青岛啤酒啤酒业务的毛利率为40.61%,华润啤酒的啤酒毛利率为38.40%。
注:华润啤酒未发布啤酒业务专项业绩,考虑到公司仅有啤酒相关业务,故此华润啤酒啤酒业务业绩为公司整体营收和毛利率数据。
4、前瞻观点:华润啤酒为中国“啤酒之王”
基于上文分析结果,前瞻认为,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在啤酒领域产品均较为丰富,但鉴于华润啤酒在市场份额和啤酒业务规模上均占有优势,目前是啤酒企业中的“龙头”。
_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啤酒业“关厂潮”仍在持续 高端之争愈演愈烈:未来谁执牛耳?
能否长期提升盈利能力?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啤酒”)未来平均每年要关厂3家,公司将在8月下旬的业绩公告中明确本年度关厂计划。
去年9月20日,青岛啤酒也表示,接下来计划通过3-5年关闭整合10家工厂。实际上,自2015年起,嘉士伯、华润啤酒、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巨头就先后开始关闭工厂。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时间 财经 ,国内啤酒厂从2015年开始陆续关停,到现在还没结束,部分原因是涉及到沟通问题,很难一步到位。此次华润啤酒关厂主要是因为一些工厂太老,需要进行产能优化。此前做中低端产品时,生产基地和市场靠得很近,可以降低成本。但随着整个啤酒行业中高端消费红利的到来,生产基地跟市场离得远一点也没问题。因此,酒厂的布局与之前必然有所区别,需要作出调整。
朱丹蓬还表示,不论关厂并购、还是研发,国内啤酒市场唯一的主题就是高端化。但要如何实现高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纷纷关厂
国内较大的啤酒公司中,重庆啤酒是最早开始关厂的内地酒企。2013年重庆啤酒被嘉士伯收购后,于2015年关闭5家工厂,2016年至2018年每年关闭1家工厂,基本实现了关厂当年承担大额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并于次年享受到关厂带来的降费提效红利。
华润啤酒紧跟重庆啤酒节奏,是关厂最多的啤酒企业。2017年华润啤酒关厂7家, 2018年迎来关厂高峰,共关厂13家,计提一次性减值损失20.4亿元、员工安置费用4.83亿元。2019年,公司再度关闭7家工厂。
青岛啤酒2018年关掉2家工厂,2019年关掉2家工厂,此外还计划5年关闭10家工厂,目前已经关闭4家,按计划未来3年每年还会关闭2家工厂。
此外,百威亚太在2016年至2017年关停了8家工厂,嘉士伯在2017年一年内就关闭并处理了17家工厂,珠江啤酒也于2017年3月关闭生产低端瓶装啤酒的汕头工厂,2017年以来燕京啤酒也频发公告宣布关停部分工厂。
规模效应是很多行业排名前列公司的追求,但啤酒行业巨头纷纷关厂,显然已无心规模之争。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的啤酒消费群体基数呈现下降趋势,啤酒行业2013年行业产量达到最高点5062万吨后开始逐年下滑。
行业经历过产能扩张期、和并购整合期之后,竞争格局已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行业前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达85%,前三的市场占有率为70%。
2018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的销量占有率分别为29.6%、21.1%、20%,华润啤酒虽在销量上处于首位,但据了解,当前主要品牌为华润雪花啤酒,价格在5元以下,销量占公司啤酒总销量约为90%。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曾公开表示,华润啤酒已经是最大块头了,但不是最强的。国内啤酒竞争已经进入决战阶段。华润啤酒从大到强,决战就需要在高端啤酒方面打败百威。
侯孝海曾还曾提出,到2020年利润较2017年翻番,即利润每年要有30%以上的增速。青岛啤酒也在2019年7月提出五年后“再造一个青岛啤酒”的目标。
高端化之战
与无心规模增长相反的是,高端化给啤酒巨头仍留有空间一搏。2018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金额为46元每人每年,与可比国家巴西(200元每人每年)、韩国(547元每人每年)等相比,仍有5-10倍的空间。
2019年国内啤酒高端化率为16%,百威高端产品占比最高为28%,嘉士伯高端产品占比也在25%以上,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则是国产品牌中高端化率较高的代表,分别为23%和22%。华润雪花由于总量大,低端产品数量较多,故高端产品占比最低。
此外,华润啤酒对于高端产品的布局时间也晚了一步。青岛啤酒自2010年布局高端产品矩阵,推出奥古特和逸品纯生布局高端产品线,目前奥古特已在高端啤酒市场中形成了较好的口碑,随后推出的鸿运当头、经典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也均有较好的反响。华润啤酒2013年推出脸谱系列,再次发力已是5年之后的SuperX、匠心营造和马尔斯绿等。
2019年4月,华润啤酒完成对喜力的股份交割,是其高端化的最大手笔。侯孝海曾表示,喜力中国对华润啤酒2019年的业绩贡献并没有那么大,销量也没有较大增长。但喜力有全球高档品牌运作的经验,拥有全球的资源和平台,对进一步做大高端酒将作出一定贡献。
对此,朱丹蓬表示,华润啤酒的高端化确实慢一点,其收购喜力目前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做高端并不容易,没有五年根本看不出喜力的品牌效益。
产品结构上,青岛啤酒高端产品的价格跨度较大,从6-8元到20元以上均有产品布局。而华润啤酒价格带集中在8-14元之间,在20元以上的超高端价格区间尚无产品占位。
地域品牌中,朱丹蓬表示,重庆啤酒在本地高端化做得不错,但燕京啤酒就不行,这两年已经完全被落下,被嘉士伯反超,未来估计也没有太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1-3月国内啤酒产量累计同比下滑33.8%,几大巨头也未能幸免。
青岛啤酒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显示,期间收入为62.93亿元,同比下滑20.86%;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滑34.32%;华润啤酒暂未公布一季报,此前公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及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约26%和42%。
此外,百威亚太2020年一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和销量分别下降了45.4%和46.5%,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69.3%;重庆啤酒2020年第一季度显示,其一季度营收5.55亿元,下跌33.36%,归属净利3410万元,重挫60.2%;燕京啤酒的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滑41.86%;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下降518.03%。
同样是利润下降,不同的啤酒企业表现也不尽相同。据尼尔森资料,在零售渠道方面,虽然行业出现大幅衰退,但在高端及超高端组合的强劲表现下,百威亚太的市场份额持续取得增长。百威亚太的电商渠道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几乎为第二名的两倍。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此前表示,今年2月天猫商城的啤酒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2.5%,销售额同比增长48.2%,啤酒均价同比上浮了4%。所有品牌中又以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的销售额涨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中金公司曾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啤酒行业正迎来关厂潮,市场认为这是行业盈利能力提升拐点的信号。中金公司却认为,关厂之后公司盈利能力会有短暂的明显提升,但 提效红利消失后,在无差异化大单品的前提下,此举无法带来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 (北京时间 财经 陈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