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 2、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 3、碧螺春茶叶的等级
- 4、碧螺春一级和特级区别
- 5、碧螺春属于什么档次
- 6、茶叶等级划分标准
- 7、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 8、茶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GB/T18957-2008洞庭碧螺春茶》文件,(洞庭)碧露春根据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级一等、二等,鲜嫩程度高,茶毫满披,汤色清鲜甘醇,叶底多芽,而一级、二级、三级则多为紧细,白毫披覆,汤质显鲜醇,叶底有单张。
碧螺春的等级区分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级别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汤质、叶底亦有变化。
1、特级一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2、特级二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3、一级
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4、二级
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5、三级
条索纤细,尚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从国家标准来看洞庭碧螺春的价格,特级一等和特级二等,生产成本高,总体产量少,市场价格贵,适合有条件、有兴趣的买主。
对于大多数的茶友来说,一般一级和二级的洞庭碧螺春,口味品质都很纯正,性价比高。
茶叶是农产品,气候、水土、手艺上的差别都会带来品质上的细微区别。可能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洞庭碧螺春国家标准里面的等级划分,依据的都是“感官指标”。
当然,茶叶终究是来喝的,整体的等级只是为了我们更加容易去理解茶,对于特等、一级、二级肯定价格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选择就好。
当然等级低的并非就差,等级高的并非绝对好,因人而异。
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口感和习性,毕竟只有自己喝的好才是真的好茶,所以适口为珍,合理看待。
除此之外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炒青的叫碧落绿茶,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碧螺春茶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碧螺春和龙井都是十大名茶之一,并且他们两个同时全属于绿茶类,所以味道上会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具体要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
分为7个等级,芽叶随等级的逐渐增大,其口感更好;龙井茶口感更加新鲜爽口,而碧如春其口感醇厚,香味持久。
特一级,特二级,二级,三级,一级,口感要更加的绵柔,回味比较甘厚 ,滋味鲜醇 。
特二到五级,共七个等级。
引言:碧螺春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管理进行等级划分的话,一般可以分为5个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特一级和特二级是最为名贵的茶叶。对于经常喝茶的人来说,碧螺春和西湖龙井的口感相差较大,因为龙井茶的茶香更加浓郁而且比较爽口,但是碧螺春在泡开之后会有一种花香果味儿。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一、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
汨罗村按照国家标准确定分类,一般可以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5个等级,特一级和特二级的茶最为名贵,因为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不同,因此在春分至清明采制的茶叶一般都是称为最上乘。如果是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会再称之为碧螺春,而称为炒青。特一级的碧螺春一般都是从鲜叶上挑拣一芽一叶用来炒制,而且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时间也会很长,特二级也是碧螺春中的上品,需要高档碧螺春人士的必选之一。
二、碧螺春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碧螺春和龙井都是属于绿茶类的饮品,龙井茶的茶香更加浓郁,而且喝起来更加爽口,并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叶绿素等,因此在营养上来说是更好的,但是碧螺春在冲泡之后会出现花香,果味,口感也比较醇厚,让人会有一种越喝越清爽的感觉,同时这也是碧螺春茶叶的特别之处,在回甘上是比较持久的。
三、小结
龙井茶与碧螺春在形状上的区别还是较大的,因为龙井茶一般都是比较扁平,并没有绒毛类的东西看起来比较光滑,但是碧螺春一般都是呈卷曲的形状,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在冲泡之后,龙井茶会呈现黄绿色的感觉,但是相比之下碧螺春就会呈现墨绿色,颜色比较深。龙井的茶香一般都是兰花的味道,如果深闻就会出现豆香,层次还比较丰富,碧螺春的茶香一般就分为两种,一个是板栗香气,一个是花果香,闻起来比较舒服。
碧螺春茶叶的等级
碧螺春茶叶的等级有:
碧螺春茶叶等级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
碧螺春茶叶炒制技巧是: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洞庭碧螺春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碧螺春等级详解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俗称一棋一xxx芽似xxx叶如旗)炒制,改为单芽,此茶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用时也比其他的茶叶多一倍的时间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是需要高档洞庭碧螺春人士必选。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一级茶叶质量优异,价格又适中。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二级茶叶质量好,价格合适,性价比最高,家里自己品尝或与朋友分享,是不二选择。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一般我们自己招待朋友也是选用这个茶,三级茶叶价格优势明显,质量又好,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时天气转热,茶叶生产速度很快,所以芽叶会长大很多,茸毛自然没有早春的多,但炒青并不是碧螺春里差的茶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该品适合中等收入爱品碧螺春的朋友选用,价格适中,该品适合个人爱品碧螺春且口味较浓的朋友选用,一级炒青茶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碧螺春一级和特级区别
碧螺春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披覆,且匀整,香气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而碧螺春特级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鲜润),香气嫩香清鲜,滋味甘醇清爽,汤色嫩绿鲜亮,叶底幼嫩多芽,嫩绿鲜活。
碧螺春的等级对比与区别
1、特一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
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初展(俗称一棋一芽似叶如旗)炒制,此茶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用时也比其他的茶叶多一倍的时间。
以上图片数据为(GB/T18957-2008),感官指标。
2、特二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
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色香味皆面面俱到。
3、一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披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
是挑拣一芽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一级茶叶质量优异,价格又适中。
结语
碧螺春主要产自苏州洞庭东西山,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云雾多,湿度大,适宜茶树生长。山上有柑橘、枇杷、杨梅等二十多种果木,茶树与果木间植,枝桠相接,根脉相通,故而碧螺春兼具花香、果味、茶韵。
而碧螺春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关于上市时间
综合现有的天气有效积温指数和茶树生长监测点茶叶新梢萌芽情况,3月10日前后是开始少量开采上市,3月16日后洞庭山碧螺春茶已经陆续批量上市。
碧螺春属于什么档次
碧螺春属于高端档次。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级别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汤质、叶底亦有变化。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碧螺春发展历程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
茶叶等级划分标准
茶叶等级划分标准为茶叶的感官品质(外形、内质),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其次也可以按照鲜叶指标进行区分,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以及单片的含量多少来作为茶叶等级的标准。
根据感官品质标准划分茶叶等级(以普洱茶为例,如下图)
大宗绿茶的分级标准
一级:一芽两叶一芽两叶占比50%以上,一芽三叶占比不超过30%,其它不超过20%
二级:一芽两叶及一芽三叶初展一芽两叶占比20%左右,一芽三叶占比50%左右,其它不超过30%
三级:一芽三叶一芽三叶初展15%左右,一芽二、三叶40%左右,其它不超过45%。
名优茶等级区分
特级(精品)
芽头比叶片长,芽长于叶(或者说芽头比叶片高),梢长不超过3厘米,一芽一叶初展大于等于70%(部分地区部分茶叶要求更高,一般要大于等于90%),一样两叶初展小于30%
一级
芽与叶等长,一芽一叶初展大于20%,一芽两叶初展小于等于70%
二级
一芽两叶大于等于70%,一芽三叶初展小于30%。
六大茶类以及代表品种
1、绿茶
炒青绿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等)
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等)
烘青绿茶-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高桥银峰等)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等)
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
2、红茶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等)
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3、青茶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
4、白茶
白芽茶(银针等)
白叶茶(白牡丹,页眉等)
5、黄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6、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别称碧萝春、佛动心等,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吧!
碧螺春的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产地主要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洞庭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1、观外形:优质的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如蜜蜂腿,像铜丝条,呈螺形,色泽银绿隐翠,满身披毫,银芽显露,一芽一叶,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且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2、看毫毛:满身白毫是碧螺春的特点之一,碧螺春的成品茶白毫遮掩,茸毛紧贴茶叶。按照遮掩程度,也就是茸毛密布的程度,可区分碧螺春茶的优次好坏。
3、闻香气:优质碧螺春的香气特别,在清清的茶香之中,透着浓郁且强烈的芳香,闻起来像花果的香味,使人陶醉和迷恋。
4、看冲泡:由于碧螺春的条索细紧重实,冲泡时会迅速下沉,而不会浮在水面,反之则为假。碧螺春沉于杯底之后,幼芽慢慢展开,芽大叶小,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清新浓郁,滋味鲜醇、回味甘厚。
5、品味道:碧螺春冲泡之后,头道鲜爽,二道甘醇,三道微甜。其鲜爽的茶味之中,还蕴含甜蜜的花果香气,使人百饮不厌、回味无穷。
6、看颜色:正宗碧螺春的色泽柔和鲜艳,染色的碧螺春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正宗碧螺春的茸毛为白色,染色的碧螺春茸毛呈绿色。正宗碧螺春冲泡后,茶汤柔亮鲜艳,而染色的则黄暗,像陈茶的颜色。
碧螺春的等级有哪些?
1、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2、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3、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叶炒制而成,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4、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5、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6、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7、一级炒青茶: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茶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茶叶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具体区别如下:
特级:以茶芽为主,包括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特级的茶叶品质是最好的,颜色绿,香气浓,茶叶耐泡。
一级:主要是嫩叶,随着等级降低,茶叶的叶子会逐渐变大并变老。
二级和三级:叶子大小和色泽接近一级,但是茶叶品质稍有下降。
总的来说,茶叶的等级越高,品质越好,颜色越绿,香气越浓,茶叶越耐泡。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在外观和品质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茶叶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指的是茶叶的品质、等级标准,其中以特级茶叶的品质最佳,在国家标准的《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进行划分,不过不同茶类级别规定也是各有不同的。茶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指的是什么在购买茶叶的时候,会看到茶叶包装上写着特级茶叶或一级茶叶等等,实际上不管是特级、还是一级、二级、三级茶叶,都是指的茶叶的品质、等级标准,其中以特级茶叶的品质最佳。茶叶的等级主要是根据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的,关于这一点,在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中都有划分。不同茶类级别规定不同在茶类市场中,不同茶类级别规定也是各有不同的,例如洞庭碧螺春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太平猴魁则分为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另外在分级的时候,对于茶类的嫩度要求也有不同,划分十分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