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的八大步骤口诀,功夫茶泡茶口诀步骤

本文目录一览:

功夫茶二十四字口诀

功夫茶冲泡二十四字口诀:沸水温壶、加入茶饼、头茶洗茶、养护茶宠、首道闻香、泡茶品茶,功夫茶的冲泡需要足够耐心及掌握熟练的技艺。
功夫茶冲泡的8个步骤:
1.温茶
泡茶前先将沸水注入盖碗或茶壶,既可以清洁茶具又可以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充分发挥茶香。
2.置茶
置茶即是投茶,投茶量根据个人的口味而放的。
3.洗茶
茶叶是农产品,故此茶亦虽要清洗,只需注水于茶叶再实时倒出便可。
4.注水
注水时最重要是注意水温,如要降温则可能要用茶海 / 公道杯降温。注水于盖杯时可高冲,使茶叶滚动。注入沸水后,高温会令茶壶产生泡沫,可用茶壶盖轻轻抹去。
5.浸泡
盖碗浸泡时可用盖来返动茶叶,使茶叶更易散开。用紫砂壶冲泡时则可再用热水温壶,用热力外内一起将茶味迫出来。
6.出茶
出茶时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饮杯,以打圈式倒茶,每个茶杯都平均注满。
7.敬茶
敬茶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8.品茶
品茶是功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
结语:
其实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术。功夫最常见的还是福建以及广东,但是现在可以说已经名扬全国各地了。功夫茶也可以说是一门茶文化,也是有着很久的历史了,随着现在茶叶也越来越多人喜欢,所以现在也越来越多人喜欢这种茶文化了。

功夫茶的八个步骤是什么?

功夫茶的八个步骤: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
纳茶——将茶叶进行粗细之分,并分别装进茶壶中,最粗的茶叶放在茶壶低端,依次往上,最上面是最细的茶叶,装至茶壶的七八成即可;
候茶——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沫——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
工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
功夫茶冲茶要诀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较多,潮汕喝大红袍、单枞茶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较多,但是从冲泡方法上来说,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1、水分三等
工夫茶从水质、器皿到冲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水分为天水、地水、泉水三等。天水当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地水指的是山泉水,按照土质的不同还分为土质、沙质、泥质等。
2、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说的是冲茶和斟茶的方法。
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
斟茶,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这样才能防止热气四散,水可能不够烫,使茶香过早挥发。同时,低斟还不会激起泡沫,也不会发出滴答的声响。
3、品茶礼仪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
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功夫茶

泡功夫茶各个步骤的名称叫什么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百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乱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吕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注:铁观音如果选用工夫茶具来饮用,时间把握如下:第一道和第二道约30-40秒,第三道约50秒,第四道约60秒,第五道约80秒,第六道约120秒,第七道和第八道根据个人的口味来把握,还有水温以90oC~100oC沸水为佳,选用山泉水饮用效果更佳!]
泡功夫茶的六个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观茶:珠光乍现。
第二步——煮水:轻灵浮动。
第三步——净杯:浸温壶盏。
第四步——置茶:王子进殿。
第五步——入水:直落千丈。
第六步——敬茶;分杯奉客。
第七步——闻茶:清香绕鼻。
第八步——赏汤:赏叶观汤。
第九步——啄饮:细品爽鲜。
第十步——续品余韵。在品
第十一步——三饮成趣。红
第十二步——论茶谢客。
扩展资料:
形成由来:
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
自唐代韩愈被贬到潮州后,邹鲁之风开启。现可见最早的有关饮茶文献资料是北宋时苏轼的《与子野》。子野,即潮州前八贤之吴复古(吴远游),与苏轼至交。文学家苏轼在茶学上造诣颇高,对茶艺颇有研究。吴复古寄上的数品福建茶,获得苏轼赞誉“皆佳绝”,且知“彼土自难得”,可见吴复古有相当高的品茗水平,也说明宋代潮汕地区至少在上层人士中已有饮茶之习俗。
后又经历次战争动乱时之人口迁徙,特别是宋末朝廷南迁,文天祥兵败于潮州,更是把诸多中原文化带入潮州,如潮阳笛套音乐等。潮汕地区众多姓氏宗族,追根溯源,其始祖均始于此次朝廷南迁。历次的人口迁入,把中原的饮茶习俗也随之带入潮州,融本地民风习俗而成“潮味茶俗”并逐渐成型为后来的“工夫”茶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夫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夫茶泡法

功夫茶顺口溜口诀是什么?

功夫茶顺口溜口诀是沸水温壶、加入茶饼、头茶洗茶、养护茶宠、首道闻香、泡茶品茶。功夫茶的冲泡需要足够耐心及掌握熟练的技艺。滚水汤壶说的是冲淋茶壶,让茶壶热起来,以免稍后泡茶时盖碗吸收开水的热度,让水温快速下降,冲泡不出香,这里的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盖碗的盖也是要烫的。
功夫茶含义概况
主要流行于闽广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于茶铛之中,放在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潮汕工夫茶二十四口诀

1.洗壶:用沸水冲洗壶体和壶盖。2.加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嫩度决定数量。3.加水:用沸水冲泡茶叶,注意温度,一般为90℃-95℃。4.倒掉第一泡:这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增加茶叶的韵味。5.按壶盖:将茶壶盖紧,轻拍茶壶的侧面,使茶叶与水充分融合。6.透气:将茶壶倾斜一定角度,轻轻转动,让茶叶和水充分接触氧气,使味道更加醇厚。7.倒茶:将泡好的茶倒入盛茶杯中,这时要慢慢倾斜茶壶,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茶叶和茶水一起倒入杯中。8.先闻:饮茶前可以先闻一闻茶叶香气,让口腔和鼻子感受到茶叶的韵味。9.慢饮:饮茶要缓慢,小口呷饮,可以品味到茶叶的不同味道,同时也更有利于健康。10.欣赏茶色:看看茶水的颜色,可以看出茶叶的品质和泡制的好坏。11.保持温度:为了让茶水保持温度,可以在茶杯下面放一个茶托。12.醒酒:有些茶叶需要醒酒,即在泡茶前需要将茶叶放在通风处晾晒一段时间。13.茶具清洁:用清水清洗茶具,不要使用洗涤剂和刷子,以免影响茶具的质地和味道。14.保持干燥:茶具需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出现霉菌和异味。15.分茶:在喝茶时,通常会轮流给客人和自己倒茶,不要将茶水直接倒入客人杯中,先倒入茶海,再从茶海倒入客人杯中。16.适口口味:泡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调整茶叶的用量和泡茶时间。17.选择茶叶:不同种类和产地的茶叶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18.重口味茶叶:如果喜欢浓郁口味的茶叶,可以选用铁观音、武夷山岩茶、普洱茶等。19.轻口味茶叶:如果喜欢清淡口味的茶叶,可以选用碧螺春、龙井茶、黄山毛峰等。20.水质控制:水质对茶叶的影响很大,选用自来水煮沸后再冷却即可。21.茶友交流:一起喝茶可以促进交流和了解,同时也可以享受茶叶的美味和文化。22.茶道礼仪:在泡茶和喝茶时,要谦虚谨慎,不要太过张扬,遵守茶道礼仪,尊重茶文化。23.泡控时间:不同种类的茶叶泡制时间不同,掌握好泡茶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可以参考包装上的泡茶时间。24.爱护茶壶:茶壶是泡茶的重要工具,要好好爱护,不要随意碰撞和摔落,同时注意清洁和保养。

潮汕功夫茶八步法


第一步、备器,准备红泥小火炉、茶盘、茶壶、茶洗、茶杯等茶具;第二步、备茶,将需要冲泡的茶叶准备好;第三步、候水,将水烧开至100℃;第四步、洗茶,将茶叶洗茶一次;第五步、刮沫,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第六步,淋壶,将废水浇灌壶身;第七步,烫杯;第八步;洒茶。
潮汕工夫茶的步骤
一、备器
潮汕工夫茶最讲究是茶具,潮汕工夫茶有别于其它喝茶方法也在于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红泥小火炉、茶盘、茶壶、茶洗、茶杯等等。
水。是潮汕工夫茶重要的一个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茶口感。
一般认识,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来水最后。当然,随人环境污染的加重,在选择天然水的时候,要考虑到水资源附近的环境污染情情况。
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道工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三、候水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水温。不是所以有茶都用100度的水进行冲泡。一般来说,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需要100度的开水。各种芽叶细嫩的绿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越嫩、越绿,水温就要低。
四、洗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洗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六、淋壶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七、烫杯
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可谓得其三味矣。
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工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工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称“关公巡城”。不可洒了一杯才洒另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一点一滴必洒尽,称“韩信点兵”。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洒茶既毕,趁热而饮,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神明变幻,潮汕工夫茶之三味于此尽得矣。

功夫茶泡茶口诀步骤

1.茶具净化:使用沸水冲洗茶壶、公道杯等器具,去除杂质。2.茶叶选择:选择好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等。3.水温选取:烧开水后,放冷5分钟左右,水温大约在80℃。4.茶叶放入: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壶、茶杯内。5.先热:将80℃左右的水倒入茶壶里。6.抛去:茶水倒出,把茶叶冲刷一下,去除表面灰尘污物。7.正式泡茶:倒入80℃的水,泡制3-5分钟。8.倒开水冲洗泡茶器:呈8字形来回晃动泡茶器,倒出开水。9.欣赏品尝: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先嗅闻茶香,再细品味茶味。

功夫茶顺口溜口诀

根据查询茶百科显示,功夫茶顺口溜口诀如下:鉴赏品茗、孟臣淋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品茗审韵、高冲低筛、若琛复浴、重斟妙香、再识香韵、三斟流霞。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关于功夫茶文化,有这样几句话,其中两句是:“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是不是还有一句,是什么?

是的,关于功夫茶文化,还有这样一句话:“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赵飞燕玉女穿梭”。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泡茶时的动作和技巧,其中“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是指泡茶时的两个重要步骤,而“赵飞燕玉女穿梭”则形容泡茶时动作的轻盈和优美。
八个顺序分别是:
1 白鹤沐浴 (洗 杯)
2 乌龙入宫 (落 茶)
3 悬壶高冲 (冲 茶)
4 春风拂面 (刮 沫)
5 关公巡城 (倒 茶)
6 韩信点兵 (点 茶)
7 鉴尝汤色 (看 茶)
8 品啜甘霖 (喝 茶)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