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功夫茶中各种茶具的名称及介绍
- 2、功夫茶茶具的种类繁多 茶具的种类及挑选小技巧
- 3、功夫茶茶具名称及用法
- 4、功夫茶一套有些什么
- 5、功夫茶各种茶具介绍
- 6、功夫茶的茶具都叫什么
- 7、功夫茶各种用具的名字?
- 8、功夫茶茶具名称及用法
- 9、功夫茶全套茶具说明及用法
功夫茶中各种茶具的名称及介绍
任何茶道皆有“茶道组”一套,所谓“茶道组”是指进行茶道的一“组”器具,该器具一套如下:茶筒(形如笔筒,用来放置其它器具)、茶匙(拔茶用,像细长小勺)、茶针(细长针状)、茶夹(用来夹杯等)、茶刀(泡普洱茶必备)、茶漏(状似大开口漏斗)。
此,功夫亦不例外。
夫茶
烹茶精,正是工夫茶最突出的特点,它体现在烹制、品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器具更为精致”而已。
1、治器:泥炉起火,砂铫掏水,煽炉,洁器,候火,淋杯。
2、纳茶:静候砂铫中有松涛飕飕声,初沸出现鱼目时(以意度之,不可撒盖看也),即把砂铫提起,淋罐、淋杯令热。再将砂铫置炉上,俟其火硕(老也,俗谓之“硕”),一面打开锡罐,倾茶于素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末,填塞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如此之工夫,谓之“纳茶”。 纳茶不可太饱满,约七八成足矣。神明变化,此为初步。
3、候汤:汤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入壶心,不可断续,也不可迫促。铫宜提高倾注,称“高冲”,始无涩滞之病。首次注入沸水后,应立即倾出茶汤,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这就是“洗茶”。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
5、冲点:冲法同上。
6、刮沫: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凸出壶面,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沫即散坠,然后盖定。
7、淋罐:壶盖盖定后,复以热汤遍淋壶上,俗谓“热罐”。一以去其散坠余沫;二则壶外追热,香味充盈于壶中。
8、烫杯:淋罐已毕,仍必淋杯,俗谓之“烧钟”。淋杯之汤,宜直注杯心。“烧钟(钟即茶杯的俗称)热罐,方能起香”: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淋杯后洗杯,倾去洗杯水。
9、洒茶:茶叶纳入壶中后,淋罐、烫杯、倾水,几番经过, 正洒茶适当时候。因为洒茶不宜速,亦不宜迟。速则浸浸未透,香味不出;迟则香味迸出,茶色太浓,致茶味苦涩,前功尽废。洒必各杯轮匀,称“关公巡城”;又必余沥全尽,称“韩信点兵”;壶宜放低洒茶,以避免茶香飘散、泡沫丛生,称“低洒”。
品茶
品茶,捧起小杯,慢饮细酌,啜毕还以杯口移近鼻孔,品其香味。工夫茶因杯小,香浓、汤热,故啜后杯中仍有余香,这是一股比从茶汤上溢出的香气更深沉、更浓烈的“山韵气”,“嗅杯”因此为工夫茶所独有的雅趣。
以“品”为主的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形成逻辑程序的体系,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冲饮程式之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气氛和谐等现象中产生的,也是主客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其全过程,颇能体现“和为贵”之高尚情操,并反映出本地区某种历史传统、文化水平与时代背景。起到提高人们生理、心理素质的良好作用。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学价值所在。
——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第一:茶壶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第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第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第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第八: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第九: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功夫茶所用的茶叶,只限于半发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均属青茶类)。中国的其它茶类如红茶,绿茶,砖茶,或花茶,白茶等则不适合。因为若用功夫茶的冲法,往往苦涩不堪入口,只有这种半发醇的青茶类为上。习惯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乌龙茶,即闽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闽南的溪茶。乌龙茶是个总名,其中的暑茶是闽北所产。铁观音则主要产于闽南安溪,故又称溪茶。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种,单丛,名丛大红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凤凰山也生产茶叶,也属半发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称鸟嘴茶),单丛,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诗的"鹪嘴"便是鸟嘴茶。凤凰茶也是我国的名茶之一。茶粒较大,茶色黄褐,香气清馥,滋味浓醇而甘,汤色浅黄,是潮人和东南亚华侨爱好的一种茶。《潮州府志》载:"凤凰山名茶待诏亦名贡茶。"民间传说南宋末代皇帝,逃到潮州凤凰山,口渴思饮,采山中茶叶咀嚼,清甘止渴,称赏不已,所以凤凰山的这种茶树,便是被后人称为宋茶。传说末必真实,但凤凰山茶是一种优质茶,却是一直为人所公认。潮汕功夫之普遍,跟本地有名茶是息息相关的。
——什么是工夫茶?清代的蔡爽(字伯龙,生平事略不详)的《官话汇解便览》中有一条有趣的简释。该书是以浙江方言与官话一一对照的辞书,其上卷(饮食调和)有谓:
——0 茶米 正一茶叶
——0 好茶 正一工夫茶硕
——0 幼条 正一芽茶
——词目前加0符号的是方言,有“正”字的是官话。原来,工夫茶者,好茶之谓也。(有意思的是,二个词目的表述与含义竟与潮州方言颇一致)显然,这里的工夫茶,是指好茶叶。
——更明确的表述是雍正年间崇安令陆延灿的《续茶经》转引的《随见录》中的话:
——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道光间梁章钜《归田琐记》说:“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种、名种、奇种。名种茶“山以下多不可得,得则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也云:“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
——民国十一年《福建通志》(物产)引《闽产录异》说: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都请泉州人为茶师,茶采来后,又有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瓿仅一二两,其制法则非茶师不能,日取值一强。①
——可见,自清初以来,工夫茶原是指岩茶中一个品位甚高的品种,而且其名称是由漳泉台澎人给叫出来的。
——红茶中也有一类称工夫红茶的品类,如祁门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道光年间曾在广州十三行的美国商人亨特在其所著的《广州“番鬼”录》中说:茶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红茶、绿茶两类……红茶则包括武夷、功夫、小种和包种。上书中,功夫茶有时写成工夫茶,如言东印度公司贩运的“茶叶主要是武夷茶和工夫茶。”至于红茶何以称做工夫茶,这位洋商的解释是:“做工者的的茶。”②--由于文献中确实缺乏可资参照的材料,因而华文水平不高的亨特只好望文生义的地“直译”。依笔者管见,如按前引蔡爽所揭示的“工夫茶即好茶”的说法去解释,也许更合情理:既然好的岩茶叫工夫茶,那么,好的红茶也称为工夫茶又有何不可?
——那么,为何岩茶“其最佳者曰工夫茶”呢?前引郭柏苍《闽产录异》的一段话可作为注脚。试想,“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且要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这该花费多大的工夫,该有多精湛的技艺?正如清初释超全《武夷茶歌》所说的:“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此其一。其次,梁章钜《归田琐记》中,工夫茶的等级虽列在“奇种”之下,但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也不可多得。”“三十六峰中,不过数峰中有之。各寺观所藏,每种不能满一斤,用极小之锡瓶贮之,遇贵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许,郑重瀹之。”因此,就市面流通领域而言,工夫茶实为顶儿尖儿级的“极品”,再无出其右者。 总之,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而且岩茶在前而红茶居后。
——据1979版《辞源》:[工夫茶] 广东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种风尚,其烹治方法本于唐陆羽《茶经》。器具精致……见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也作“功夫茶”。
——(功夫茶)即工夫茶。清施鸿保《闽杂记》十:“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以武夷小种为尚……饮必细啜久咀。”
—— 把工夫茶定性为“广东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种风尚”,甚为精当,符合时下各界对工夫茶的理解。把工夫茶、功夫茶及其依据的文献来源一并列出,也甚宽容公允。问题是,同一事物而有两种名称,在实际应用中,难免带来一些混乱、麻烦。即如成立协会一类的团体或开起学术会来,会名或会议名该用“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呢?而且,普通话中“工”、“功”同音,怎么说都可以。潮州方言的“工“(读如刚)与“功”(读如攻),读音截然不同, “工夫”与“功夫”的含义也不一样。在工夫茶的家乡却连名都叫不准,这麻烦岂不更大?
——《现代汉语辞典》把“工夫”、“功夫”当成一词,释义为: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共四项,但又要读者注意:前三项多作“工夫”,第四义项多作“功夫”。(既有差别,又要将二词合而为一,如此处理是否恰当,此处姑且不论)但以上的释义,却难以涵盖潮语的“工夫”一词。比如说“某某人过工夫”,指的是对方为人处事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就绝对不能用“功夫”。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因素,因此,以“功夫”指称作为品种名的茶叶尚可,用来指称茶道则难免以偏代全。更主要的是,命名一般都以初始名为准,俞蛟的《潮嘉风月记》是目前为学界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理宜以它作为命名的依据。(《辞源》(工夫茶)释义的最末句为“也作‘功夫茶”’。这个“也作”,实已含有正、别名的意思)准此,本书从书名到内容,皆用“工夫茶”而不用“功夫茶”。
1、茶壶: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2、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
3、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
5、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6、红泥火炉:红泥火炉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
扩展资料:
功夫茶主要流行于闽广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于茶铛之中,放在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
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工夫茶具
功夫茶茶具的种类繁多 茶具的种类及挑选小技巧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品茶习俗,功夫茶茶具的种类也很繁多。那么究竟功夫茶茶具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一下功夫茶茶具具体的种类以及茶具的挑选技巧吧。
功夫茶茶具的种类
一、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功夫茶的茶具种类中最好的一类茶具。紫砂茶具因吸水性好,具有保留茶汤的香味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茶友的欢迎。
二、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是次于紫砂茶具的又一功夫茶的茶具种类,陶瓷茶具具有传热较慢,保温适中的特点,沏泡出的茶具有较好的色香味,加上陶瓷茶具具有造型美观、精致,有欣赏价值,且价值中等,因此,受到很多茶人的喜爱。
三、铁壶茶具
铁壶茶具适合煮茶和沏泡老茶,特别是普洱茶。用铁壶茶具煮茶,能够改善水的品质,提升品茶的感受。
四、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五、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六、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七、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
茶具的挑选技巧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那么如何挑选茶具呢?
1、美感。
双龙戏珠陶瓷茶具。茶壶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选择茶壶的造型及外观方面。只要依个人喜好、个人感受选择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满意。
2、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因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较瓷器浑亲和,在上面提款也别具韵味,所以大致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至于茶壶的质地,主要是以胎骨坚、色泽润为佳。
3、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嗅一嗅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它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了。
4、精密度。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
温馨提示:根据茶材质的不同,也会有一些挑选标准不一样,还有价格也差别很大的哦!那就要看大家擦亮眼睛了哦!
功夫茶茶具名称及用法
功夫茶具包含盖碗、茶壶、公道杯、品茗杯、茶盘、茶巾、煮水壶、茶筒、茶漏、茶夹、茶则、茶针、茶匙、茶荷、壶承、茶滤、茶刀等,其中盖碗的用法为浸泡茶汤之容器,公道杯为分茶容器,茶盘为泡茶的茶台,品茗杯为喝茶器具,茶道六君子则为泡茶辅助用具。
功夫茶茶具名称及用法~茶叶百科:
1、盖碗
盖碗亦称盖杯,是含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来。盖碗的口大,揭开碗盖,茶汤、叶形都能观赏得很清楚。
平常泡茶时,为了挑选适合的盖碗,建议长期使用或选择适合自己大小的盖碗,这样才能泡好一杯茶。
正常情况下,我们泡茶的盖碗容量为100ml-120ml左右、碗沿略开、盖钮略高、手感不笨重。
2、紫砂壶
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朝正德年间。
紫砂壶采用紫砂泥为原料,因紫砂壶透气性能好,故泡茶时能够很好的锁住茶香、不失原味。且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3、公道杯
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
二来,使用茶壶泡茶时,茶水倒入杯子时容易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浓的现象。而公道杯在此时,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泡茶时,通常将泡茶壶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给客人品饮,保证每个人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
4、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来品饮茶和观赏茶汤的专用茶杯。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
品茗杯的选择是有讲究的。选择不相匹配的品茗杯,会破坏了品茶的乐趣。挑选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常言道“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在斟茶时,品茗杯中的茶,应斟入2/3的为宜。
5、闻香杯
闻香杯是用来嗅闻杯底留香的器具,与品茗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杯垫则为一套品饮组杯。闻香杯多用于冲泡高香的乌龙茶时使用。以瓷器为主,也有内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闻香杯。
6、茶道六君子~茶叶百科:
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为圆筒状,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异的精美茶筒,如曲线形、葫芦形。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头。
茶漏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茶漏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茶夹
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银制成的茶夹。
茶匙
又称茶拨,茶匙有两用,一用于清理茶壶中泡过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将茶叶拨入茶壶中。。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
茶针
也称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壶的蜂巢,以保持茶壶的壶嘴出水流畅。茶针的制作材料很多,除了常见到的金银、竹木,还有一些比较珍贵材料,如象牙、牛角、羚羊角等。
茶则
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在取茶时与茶匙配合使用,将茶匙里的茶叶拨入茶荷或茶壶,拨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事茶者衡量茶叶量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则也是一种量器。现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类的。
7、 其他茶桌配件
除去以上说的茶具外,茶桌上的茶具配件还有不少哦。如:茶洗、盖置、壶承、茶席等。
茶荷(下图):主要用于盛装干茶,供人欣赏干茶的色泽和形状。材质多为竹、木、陶、瓷、锡等制成。
茶洗(下图):又称水盂,宛如一个大碗,多搭配干泡台使用。可用来盛装清洁茶具用水,以及第一道茶汤、冷茶等泡茶时产生的废水。
盖置(下图):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搁置主泡器的盖子。将茶壶盖放置在盖置上,不仅能够保持壶盖的清洁,还能减少壶盖的磨损。虽不起眼,但是却是很实用的茶物件。
壶承(下图):俗话说得好“一壶一承一茶事”。壶承主要用于托盛主泡器使用,避免水打湿桌面。现有部分壶承,也有茶洗,盛装废水的作用。
茶巾(下图):又称为“茶布”一般用麻、棉等纤维制造。主要用于擦干茶壶或公道杯底部的杂水,也可以用来擦干桌面的滴水,保证桌面整洁。
桌旗(下图):作为一种装饰它常常被铺在桌子的中线或是对角线上,让茶桌显得更加优雅。除了提升品味和格调,还可以保护桌面,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一种茶席布置装饰。
功夫茶一套有些什么
功夫茶一套通常包括以下物品:1.茶壶:一种用于沏泡功夫茶的茶具,通常用紫砂、瓷器或玻璃等材料制成。2.茶杯:通常为小巧精致的杯子,用于品尝茶汤。3.茶盘:用于放置沏好的茶具和茶叶,同时还用于收集茶碾出的茶渣。4.茶巾:用于擦拭茶具,保持清洁,同时也可用来调整热水温度和手指干湿度。5.茶筅:一种用于搅拌茶叶和水的工具,通常用竹子制成。6.茶叶:功夫茶需要使用高质量的茶叶,通常是龙井、铁观音、普洱等名优茶。7.热水器:用于加热水的设备,通常是陶瓷或不锈钢口感好一点。8.茶匙:用于量茶叶和调制茶汤。9.茶船/茶艇:用于收集茶汤泼溅的工具,通常是竹子或紫砂制成。10.茶宠/茶壶小配件:一个小塑料船或陶瓷人物,用于饰品和组成功夫茶的环境。一些人也会在茶壶上装上一些小配件来增加观赏性。
功夫茶各种茶具介绍
28件功夫茶具有:茶壶;盖碗;品茗杯;闻香杯;公道杯;茶洗;茶玩;尿童;茶荷;功夫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文化,需要使用特别的茶具才能品尝和沏茶。以下是功夫茶常用的茶具介绍:1.茶杯:功夫茶杯是矮小精致,外形并不讲究,但是杯口应该适中,杯底略微翘起,以方便观察茶叶的状态。2.茶壶:功夫茶壶分为紫砂壶和玻璃壶两种。紫砂壶一般选用紫砂陶土,给茶水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温;玻璃壶能体现茶叶的形态和色泽,但是对于一些高温茶叶不太适用。3.茶盘:功夫茶需要使用茶盘,以方便安放茶具和茶叶,同时还能收集茶汁。茶盘材质多数采用石板或竹全条。4.茶漏:在沏茶过程中,茶漏是起到筛出茶叶渣的作用。茶漏可以用金属材质或者竹编材质,取决于茶喜好和实际使用。5.茶针:茶针多用于破茶、清理茶壶等。材料多用竹子或金属。6.打茶器:功夫茶中还有一个打茶的步骤,这里需要使用打茶器。打茶器其实就是一把茶勺,但是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以上是功夫茶常用茶具的介绍,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功夫茶的茶具都叫什么
功夫茶的茶具:
1、茶壶或者盖瓯:茶壶是用来冲茶得,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
2、茶杯: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
3、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5、茶垫: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
功夫茶各种用具的名字?
功夫茶用具的名字: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与水钵、龙缸、 红泥小火炉、砂跳、羽扇与钢筷。
1、工夫茶“之”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
2、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
扩展资料冲茶和斟茶的方法。
1、冲茶
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据说“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
2、斟茶
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这样才能防止热气四散,水可能不够烫,使茶香过早挥发。同时,低斟还不会激起泡沫,也不会发出滴答的声响。
斟茶要把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如此反复二、三次把各个茶杯渐渐斟满,就叫做“关公巡城”,这样能使各杯里的茶汤汤色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夫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夫茶“之”砂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夫茶“之”羽扇与钢筷
1、茶壶
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
2、茶杯
茶杯作为盛茶用具,一般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
3、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
用来置茶杯的,材质广泛,款式多样,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材质和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
5、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乾隆年间的产品,也 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夫茶
工 夫 茶 艺
潮州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冲泡两次茶为宜,最多不超过三次。这样既给来宾一个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时间过于冗长。
1、储茶用具
储茶用具,指的是平日存放茶叶的专用器皿。它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因此,用来存放上佳的茶叶,最好选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要使有不符合要求的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待客饮茶之际,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从储茶用具之内取茶冲泡。万一非此不可,则切记不要直接下手抓取茶叶,而应以匙去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入茶壶、茶杯。
2、泡茶用具
讲究饮茶的人,对泡茶用具是十分挑剔的。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与饮茶用具往往一分为二,以确保饮茶有滋有味,有模有样。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其大小各异,外观 不同,但多以有助于茶水味道纯正的紫砂陶、陶瓷制成。
使用茶壶泡茶之前,应对茶壶洗涮干净,不要使其茶垢遍布。不要使用浑身伤残的茶壶去招待尊贵的客人。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茶壶内剩余的旧茶待客。
3、饮茶用具
饮茶用具,这里所指的是饮茶时所用的茶具。在大多数情况下,饮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就目前而言,以茶杯饮茶较为以茶碗饮茶,显得更为常见,也更加正规些。使用茶碗饮茶,则多见于古色古香的茶馆之内。
最好的茶杯,应当有助于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符合这一要求的,当首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若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与茶汤的清流,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搪瓷茶杯,一般不应选用。
若饮茶时同时使用茶壶,则最好使茶杯与其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使二者质地不一,造型各异。若同时使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其配套问题,不要搞得千差万别。
若非自己使用,千万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的茶杯,尤其切勿以带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装茶待客。
玻璃杯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紫砂孟臣壶、若琛杯、适于品饮青茶(乌龙茶);而瓷器盖碗茶具冲泡茶茶,更能体现其花香茶味。
www.hhlb.cn
随手泡,茶船,茶巾,紫砂壶,滤网,公道杯,杯托,茶艺六君子(茶匙,茶针,茶拨,茶漏,茶道组)等
1、茶针,用于茶饼的分解。说白了,茶饼用手掰,不卫生。用茶针戳开分解茶,茶饼的分解除了茶针,还需用到茶刀,茶盘。
2、茶匙,这个形状各异,但大都像个小汤匙。也是用于分茶的工具。
3、茶铲,用于铲茶。适应于大袋装的茶叶分茶。
4、茶夹,用于夹茶杯。方便不烫,又卫生。
5、茶剪,用于剪茶包。
6、茶筒,用于装以上五种茶道用品。
7、茶碗,有三个部分组成。分为茶盖、茶碗、茶托。茶盖和茶托自是不用说明使用方法,茶托用来放茶盖的。现在很多人家都是直接舍弃茶托,那是因为有茶盘的原因。但是呢,功夫茶道要求我们做到茶桌上滴水不漏,所以,是不会有茶盘的。因此,从前,茶盖是需要茶托才能放下的。
8、茶盂,不要的茶汤和少量的茶渣就放于茶盂。茶盂为了美观,配着有洞的盖子。
9、茶碟,茶碟的用处,除了美观,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茶主端茶给客人,一来防烫,二来手没有接触茶杯更显卫生。
10、公道杯,公道杯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平均分茶给客人用的,公道杯使得每个客人杯中的茶,色香味都是一样的。
11、茶杯,用来乘茶水的杯子。
功夫茶茶具名称及用法
1、功夫茶具28件的名称: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巾、茶叶罐、茶漏、茶夹、茶壶、茶桶、茶导、养壶笔、茶垫、茶宠、闻香杯、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4个)、茶洗、茶勺、杯叉、煮水器。2、茶盘。用来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的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3、茶荷。茶荷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的用具,除了置茶的功用,还具有赏茶功能。茶荷多数为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如果没有茶荷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即可。4、茶则。在茶道中,把茶从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置取。茶则现在多为铜、铁、竹做材料加工。5、茶匙。茶匙的形状像汤匙,也因此而得名,其主要用途是挖取茶壶内泡过的茶叶,也可用于向茶罐内挖去干茶。由于茶叶冲泡过后会紧紧塞满茶壶,而且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所以人们常使用茶匙。6、茶针。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便水流畅通。7、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在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船底部的水擦干,也可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8、茶叶罐。储存茶叶的罐子,最好密闭不透光,且没有异味,常见的茶叶罐材质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等,因不同茶叶类型而酌情选用。9、茶漏。在置茶时将茶漏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10、茶夹。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人们还用它来夹着茶杯清洗,既防烫伤又干净卫生。11、煮水器。煮水的器具,品种样式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购买。12、茶筒。盛装茶具的器具,里面放置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13、茶导。用来拨取茶叶的器具。14、养壶笔。外形像又短又粗的毛笔,笔把的造型多种多样,多为竹木雕刻制成,可以用来刷养壶与茶宠。15、茶宠。茶宠,亦是茶玩,多数使用紫砂泥制作,造型各异,增加泡茶的情趣。
功夫茶全套茶具说明及用法
功夫茶全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漏、茶匙、茶针等。茶壶:茶壶是主要的茶具,主要用于冲泡茶叶。选择功夫茶壶时要注意材质和大小,一般选用紫砂壶或玻璃茶壶,大小要适合自己的喝茶量。茶杯:功夫茶杯一般选择小巧精致的杯子,方便品赏,可选用紫砂杯或瓷杯。杯底的“圆明园”作为其品牌标识。茶盘:茶盘最主要的作用是装载茶具和茶汤,方便拆洗和清洁。功夫茶盘分为两种:单层和多层,一般选择大小合适、造型美观的。茶漏:功夫茶漏是专门用于过滤茶汤的茶具,一般也分为紫砂和不锈钢的两种材质,当然还有别的不同材质的茶漏,选择的时候要看自己喜好。茶匙:茶匙主要用于取茶叶,一些茶友则将其用于调整茶的量、展开、打散和挑选。茶匙材质不限,一般都要选择轻巧而不会生锈的材质。茶针:功夫茶针是用于清理茶壶内的茶渣或茶叶残留的茶具,既能保证冲泡时的清洁卫生,也有一定的实用性。用法:1.清洗茶具:功夫茶具使用前要先清洗干净,建议不要用肥皂等化学品。2.泡茶:先放入适量的茶叶,加入适量的热水,等待片刻后倒出水,然后再次加入热水进行泡茶。3.倒茶: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注意动作要轻柔。4.品茶:品茶时,可以先闻一闻茶香,再用小口品尝,慢慢品赏,感受茶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