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基本知识大全试卷,关于茶叶的知识答题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基本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

茶叶基本知识测试试卷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每题1分)1.茶叶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鞣质D.生物碱2.不饮茶可能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A.高血压B.鼻炎C.腰痛D.过敏性皮炎3.普洱茶源于哪个地区?A.福建B.湖南C.广东D.云南4.冲泡绿茶时,水温应该控制在多少度?A.60℃B.70℃C.80℃D.90℃5.红茶的发源地是哪里?A.英国B.中国C.日本D.印度6.下列哪种茶叶不宜长时间保存?A.普洱茶B.绿茶C.黑茶D.龙井茶7.铁观音属于什么茶?A.绿茶B.黑茶C.红茶D.乌龙茶8.下列哪个国家是茶叶出口大国?A.印度B.瑞士C.意大利D.法国9.为什么冲泡茶叶时需要先放入少量热水冲洗?A.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B.去除杂质C.预热茶具D.浸泡茶叶10.龙井茶的产地是?A.湖南B.浙江C.四川D.广东二、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题1分)1.√茶叶中含有咖啡因2.×冬季喝冷茶有益健康3.×茶叶的发酵程度越高,茶叶的营养价值越高4.√铁观音是一种较为著名的乌龙茶5.√夏季适合喝凉茶6.×用开水冲泡茶叶会破坏茶叶中的有益成分7.√普洱茶产自云南地区8.√饮茶有助于提神醒脑,并有利于消化9.×白茶对人体的功效有极大的限制10.√普遍认为,茶叶在保存期间,应该避免与霉菌、水分、阳光接触三、简答题(每题5分)1.茶叶的六大类别是什么?2.茶叶冲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喝茶有什么好处?4.如何正确保存茶叶?5.茶叶的营养成分有哪些?茶叶基本知识测试答案一、单选题1.C2.A3.D4.C5.D6.A7.D8.A9.C10.B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1.答: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2.答:控制水温、放入适量茶叶、冲泡时间控制、放置茶壶内。3.答:促进身体代谢、提神醒脑、抗氧化、防癌抗癌、有助于消化、保持口气清新等作用。4.答: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霉、保存环境通风干燥。5.答: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

茶叶的知识问答题

1.茶叶的起源在哪里?答: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相传,神农尝百草时,曾不慎食用了一种植物,味苦无比,但却有提神醒脑的效果,这就是茶叶的起源。2.茶叶的分类有哪些?答:茶叶的分类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3.茶叶的冲泡方法有哪些?答:茶叶的冲泡方法主要有泡法、滤泡法、刮泡法和茶具冲泡法等。4.茶叶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答: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以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5.蒸青和发酵的茶叶有哪些区别?答:蒸青和发酵是制作茶叶的两种不同工艺。蒸青是指在杀青过程中采用高温蒸汽处理,使茶叶内部的酶类活性停止;而发酵则是指将采摘的新叶经过适度压制后,放置在通风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微生物的自然发酵。因此,两种茶叶在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上有很大的区别。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 饮茶 品茗作为一种 文化 艺术享受来推广。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茶文化知识竞赛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   1、茶叶冲泡程序中,“温润泡”的目的是( B )。
  A、抑制香气的溢出 B、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
  C、减少内含物的溶出 D、保持茶壶的色泽
  2、( A )的调料主要有牛奶、柠檬、蜂蜜、白兰地等。
  A、调饮红茶 B、清饮红茶 C、清饮花茶 D、调饮花茶
  3、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 D )。
  A、观看汤色 B、增加茶汤浓度 C、打捞添加物 D、调匀茶汤
  4、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A )茶叶。
  A、普洱茶 B、龙井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5、陆羽《茶经》指出:其水,( C )。
  A、江水上,山水中,河水下 B、山水上,河水中,江水下
  C、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D、泉水上,溪水中,河水下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 A )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A、喝茶到品茶 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D、喝茶到喝调味茶
  7、茶叶中的 ( D )是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H D、茶多酚
  8、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是( A )
  A.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 B.叶绿素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9、碧螺春是( A )名优绿茶的代表。
  A、卷曲形 B、扁平形 C、盘花形 D、兰花形 110、泡茶时将茶汤倒在壶外壁,日久后茶壶的色泽会变得( C )。
  A、暗淡无光 B、粗糙发黄 C、古雅厚润 D、暗淡发黑
  11、牛奶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 方法 是将( D )。
  A、牛奶冲泡茶叶 B、茶与牛奶和糖一起冲泡饮用
  C、茶与牛奶和糖一起煮沸 D、茶汤过滤,再加牛奶和糖
  12、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 B ),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B、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
  C、立即咽下
  D、小口慢吞
  13、调饮红茶的盛茶杯多采用( A )。
  A、带柄带托的瓷杯 B、金属杯
  C、紫砂杯 D、闻香杯
  14、7572的数字75代表什么?( B )
  A. 茶的级别 B.茶配方的年份 C.茶厂代码
  15、乌龙茶又称?( B ) A. 绿茶 B.青茶 C.黄茶
  16、下列哪种不属于乌龙茶?( C )A. 白毛猴 B.铁观音 C.西湖龙井茶
  17、红茶一般有几种?( C )A.8 B.9 C.10
  18、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按照我国 传统文化 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你知道敬茶的顺序吗?( A )
  A、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茶艺 B、嗅茶-温壶-请茶-装茶-续茶-茶艺
  C、请茶-茶艺-嗅茶-温壶-装茶-续茶 D、嗅茶-请茶-温壶-装茶-续茶-茶艺
  19、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你知道绿茶,花茶,红茶,青茶分别应该什么季节饮吗?( C )
  A、春饮青茶,夏饮绿茶,秋饮花茶,冬饮红茶
  B、春饮红茶,夏饮绿茶,秋饮花茶,冬饮青茶
  C、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D、春饮花茶,夏饮青茶,秋饮绿茶,冬饮红茶
  20、红茶的制造发源于(B)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日本
  21、在冲泡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品质所需水温不同 B. 不同茶叶外形所需水温不同
  C.不同茶叶品种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茶叶品种煮水所需时间不同
  22、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 B )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23、下列选项中,( D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
  C. 宾客谈话之时,不要侧耳细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24、冲泡绿茶最好选用( C )进行冲泡。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瓷壶
  25、世界三大高香茶是( B )、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A、西湖龙井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 D、台湾冻顶乌龙
  26、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 C )的品质特点之一。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碧螺春 D、铁观音
  27、( D )是茶叶的一种独特功能。
  A、生津止渴 B、健胃消食 C、振奋精神 D、消除电离抗辐射
  28、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 C )。
  A、烘青绿茶 B、炒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青绿茶
  29、( A )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比较好。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白瓷壶
  30、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3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D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蜜黄
  32、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 C )。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黄,叶底暗褐
  3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内质的( D )来看。
  A、汤色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滋味
  34、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产地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需时间不同
  35、茶叶中含有( C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200 C、500 D、1000
  36、“红茶”的英文是( B )
  A. Red tea, B. Black tea, C. Oolong tea, D. Yellow tea
  37、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38、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C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39、武夷岩茶是( A )乌龙茶的代表。
  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
  40、普洱茶主产于( D )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A、海南 B、湖南 C、广西 D、云南
  41、“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D )必备的“四宝”。
  A、四川盖碗茶 B、藏族酥油茶 C、客家擂茶 D、潮汕工夫茶
  42、( B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43、 ( C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44、“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 C )的秘方。
  A、骨折 B、胃病 C、感冒 D、解暑
  45、冲泡杭白菊和枸配绿茶的配料茶,冲泡的水温以( C )为宜。
  A、30℃ B、50℃ C、80℃ D、100℃
  46、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 D )清和”。
  A、真 B、廉 C、美 D、俭
  47、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B )。
  A、橙色 B、红亮 C、紫红 D、黄色
  48、茶艺演示过程中,茶叶冲泡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 C )、奉茶、收具。
  A、高冲水 B、洗杯 C、冲泡 D、淋壶
  49、科学地泡好一杯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D )。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具、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50、茶叶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 C )
  A.蛋白质 B.粗纤维素 C.茶多酚 D.氨基酸
下一页更多有关“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的内容

茶艺师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由于茶艺师相关考试由不同机构组织,因此试卷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个基础茶艺试卷及答案供参考:试卷:1.茶叶的主要分类包括哪些?2.什么是茶艺?3.茶艺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4.制茶过程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5.茶艺中重要的茶具和器具有哪些?6.请简述茶道中的四心(匠心、品心、诚心、恒心)。7.如何正确使用茶具和器具?8.请简述茶道中的几种泡茶方式。9.茶叶的质量检测方法有哪些?10.如何存放和保持茶叶的新鲜度?答案:1.茶叶的主要分类包括: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和花茶。2.茶艺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它涵盖了制茶、泡茶以及礼仪等众多方面,是一种强调品位、情趣和气质的艺术形式。3.茶艺师需要具备泡茶技能、茶道知识、礼仪规范、手工制茶能力、眼力判断能力和茶叶品鉴能力等多种技能。4.制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控制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的掌握对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很大影响。5.茶艺中重要的茶具和器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筛、茶匙、茶船、茶托、茶叶罐等。6.四心是指茶艺师应该拥有匠心、品心、诚心和恒心。匠心指做茶要有匠人精神,追求尽善尽美;品心指品尝茶要有品鉴茶品的精神;诚心指待人接物要有诚心待人、以诚相待的精神;恒心指茶艺师需要有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永远保持热爱和热情。7.使用茶具和器具时,需要注意洁净卫生、保持干燥、合理搭配、精心摆设等方面,使茶具和器具更加美观、实用和耐用。8.茶道中的几种泡茶方式包括:开水冲泡、盖盖冲泡、功夫茶和红茶冲泡等。9.茶叶的质量检测方法有目测法、轻压法、闻香法、品尝法、检测水分和灰分等方法。10.存放和保持茶叶的新鲜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潮、防晒、通风、避免异味和保持温度稳定等。最好将茶叶存放在无异味的密封容器中,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茶文化知识趣味问答试题(2)

  51、什么是红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通过萎凋、揉捻、充分发酵、干燥等基本工艺程序生产的茶叶叫红茶。其品质特点:红叶、红汤、红叶底。其代表品种有: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安徽祁门工夫红茶,云南工夫红茶,广东英德红茶。

  52、什么是青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青茶又名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品质特征是:干茶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滋味浓醇,有“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的明显特征。其代表品种有闽南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广东凤凰单枞、台湾冻顶乌龙。

  53、什么是黄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是经过轻微的发酵,在制茶的过程中增加了渥堆闷黄这道独特的工艺程序而制作的茶称黄茶,其品质特点是:色黄、汤黄、叶底黄,香味清悦醇和。其代表性品种:湖南君山银针,四川雅安的蒙顶黄芽以及安徽霍山黄芽,浙江温州的平阳黄汤等。

  54、什么是白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经过不揉不捻的轻微发酵茶,以选择芽叶表面长满白茸毛的茶树品种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两道工艺程序精制而成的茶称白茶。其品质特点为:汤色清淡明亮、滋味鲜醇清爽。其代表性的品种有:福建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55、什么是黑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发酵、再干燥等工艺程序生产的茶,因其渥堆发酵时间长,成品茶色泽呈油黑色或黑褐色,故名黑茶。黑茶的品质特点:“红、浓、醇、陈”。代表性品名有:湖南黑砖、花砖、茯砖、湖北老青茶、四川康砖、广西六堡茶等。

  56、中国绿茶的经济地位如何?

  答:绿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历史最悠久,品种最丰富、产量最高、消费面最广的茶类。目前的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将近80%。

  57、近年,据著名教授齐国力介绍,国际医药卫生专家会议已认定六种保健食品是什么?以什么为冠?

  答:绿茶、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和蘑菇汤,以绿茶为冠。

  58、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名茶有那些?

  答: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铁观音;祁门红茶;都匀毛尖。

  59、西湖龙井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

  60、碧螺春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

  61、黄山毛峰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62、六安瓜片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

  63、君山银针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

  64、信阳毛尖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65、武夷岩茶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

  66、铁观音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

  67、祁门红茶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

  68、茶叶按产茶季节可分为那几类?

  答: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69、什么是春茶?

  答: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 清明 至 小满 期间(3月上旬至5月底)所采的茶。

  70、什么是夏茶?

  答: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为 夏至 至 立秋 期间(5月下旬至六月底)所采的茶。

  71、什么是秋茶?

  答:秋又称三番茶或三水茶,为立秋以后所采制的茶。

  72、什么是明前茶、雨前茶?

  答:明前茶是指 清明节 前所采制的茶;雨前茶是指 谷雨 节前所采制的茶。

  7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先生给毛泽东主席写过“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的诗名,毛泽东主席和柳亚子先生一诗的首句是什么?

  答: 饮茶 粤海未能忘,索句渝洲叶正黄。

  74、周恩来曾把“中华烟、茅台酒和什么产品”作为接待国宾的三个珍品?

  答:龙井茶。

  75、碧螺春的名字是如何来的?

  答: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康熙皇帝南巡品饮后认为茶为极品,但其名不雅,改为“碧螺春”。

  76、乌龙茶品饮要领分哪几步?

  答:讲究热饮。第一步先闻其香,再试其味;第二步徐徐咀爵而体贴之;第三步释躁平矜,怡情沉性。

  77、普洱茶的产地、特征是什么?

  答:普洱茶产于云南,属黑茶类,是以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醇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两大类。

  78、大红袍的母树有几棵?

  答:大红袍母树有6棵,生长在武夷山凤景区内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树龄至少已有360年。

  79、再加工茶主要有哪些?

  答:花茶、紧压茶、果味茶、保健茶、饮料茶。

  80、在遵义举办的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上评出了贵州十大名茶,分别是?

  答:都匀毛尖、羊艾毛峰、贵定云雾贡茶、遵义毛峰、湄江翠片、湄潭翠芽、雀舌报春、东坡毛尖、瀑布毛峰、凤冈锌硒绿茶。

  81、冲泡茶叶的 方法 有哪三种?

  答: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82、什么是“上投法”?

  答:“上投法”即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注入七分杯的开水,水温在75℃-85℃,然后用茶匙取茶3克投入杯中,芽叶即会以不同的优美姿态下沉。此法实用于条索紧密的卷典型名优绿茶。

  83、什么是“中投法”?

  答:“中投法”是指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投入3克左右的干茶,然后注入约1/3容量的开水,水温85℃-90℃,并轻轻摇动后静置1-2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开后,再用凤凰三点头手法冲入至八分杯。此法用于外型比较松展或有鱼叶保护的名优绿茶。

  84、什么是“下投法”?

  答:“下投法”是指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投入3克干茶,然后直接冲水至七分杯,水温90℃-95℃。这种泡法,因茶先入杯,在冲水时茶叶随水浪上下翻腾,徘徊飘舞,宛如绿玉翻飞非常美观。

  85、绿茶冲泡用什么茶具最好?水温多少度合适?

  答:玻璃杯,水温80―95℃为宜。

  86、铁观音的冲泡选用什么茶具最好?

  答:紫砂壶或白瓷杯。

  87、喝茶有哪两大类型?

  答:一是清饮;二是混饮。

  88、什么是清饮法?

  答:清饮是指在冲泡或煎煮茶叶时,不添加任何其他的辅料,闻的是茶的本香,品的是茶的原味,感受的是茶独特的韵味。例如冲泡“西湖龙井”、“凤冈锌西硒绿茶”等。

  89、什么是混饮法?

  答:混饮是指在饮茶时,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在茶中加入自己喜爱的辅料调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如在茶中加糖、加盐、加奶、加香料、加芝麻、加中草药等。

  90、品茶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答:品茶的三种境界是得味、得韵和得道。 91、什么是“得味”?

  答:得味是指在饮茶时注重茶的理化性质,从茶的色、香、味,品出茶的类别、品种、新陈、优劣。

看了茶文化知识趣味问答试题的人还看:

1.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2. 中国茶文化知识简介

3. 茶文化知识

4. 茶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5. 茶文化基础知识

关于茶叶的知识答题

1.茶叶是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的?答:茶叶是从茶树叶中提取的。2.茶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3.茶叶的保存方式是什么?答:茶叶应该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要避免与其他杂物接触或者吸收异味。4.茶叶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答: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5.茶叶的煮法是什么?答:一般来说,将开水放入茶叶中,大约浸泡3-5分钟,或者根据不同茶叶的种类和口感来调整浸泡时间。

2014初级茶艺理论知识带答案的

2014初级茶艺理论知识带答案的 1、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_A_。 A.《诗经》 B.《茶经》 C.《神农本草经》 D.《史记》 2、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_B_和黑茶六类。 A.花茶 B.黄茶 C.青茶 D.春茶 3、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和_C_。 A.广西 B.江西 C.台湾 D.海南 4、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_D_ A.唐寅 B.赵孟頫 C.文征明 D.苏轼 5、茶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饮茶有很好的明目作用,特别是_D_。 A.红茶 B.花茶 C.黑茶 D.绿茶 6、饮茶可以延年益寿,解渴提神,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饮茶的益处。_D_ A.防蛀牙 B.抗原子辐射 C.治坏血病 D.治疗颈椎病 7、世界上第一部茶百科全书是_D_。 A.《诗经》 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 D.《茶经》 8、我国五大名泉有中冷泉、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和_A_。 A.观音泉 B.玉泉 C.崂山泉 D.谷帘泉 9、“字依壶传,壶随字贵“。文人_C_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A.郑板桥 B.任伯年 C.陈鸿寿 D.董其昌 10、“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_C_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11、我国历史上“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_B_。 A.朱元璋 B.乾隆帝 C.李煜 D.康熙帝 12、茶树属于什么植物?_B_ A.单子叶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既是单子叶又是双子叶植物 13、茶原产自哪里?_B_ A.浙江 B.云贵川地区 C.北京 D.内蒙古 14、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是_D_。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中国 15、绿茶的制作步骤有几个?_B_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红茶属于什么茶?_C_ A.不发酵茶 B.半发酵茶 C.完全发酵茶 D.微发酵茶 17、下列哪种茶不属于绿茶?_D_ A.西湖龙井 B.南安石亭绿 C.眉茶 D.海马宫茶 18、下面哪种茶不属于萎凋茶?_B_ A.白茶 B.黑茶 C.红茶 D.乌龙茶 19、斟茶时杯中茶汤应为几分满? _C_ A.5、6分满 B.6、7分满 C.7、8分满 D.全满 20、下面哪一个不是杯托类型?_D_ A.碗形 B.高脚形 C.盘形 D.圆形 21、《茶经》的作者是_C_。 A.张又新 B.李时珍 C.陆羽 D.震钧 22、蔡襄的著作是_A_。 A.《茶录》 B.《煎茶水记》 C.《制茶新谱》 D. 《大观茶论》 2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云南重要的产茶区?_A_ A.滇北 B.滇南 C.滇东 D.滇西 24、点茶是哪个朝代的饮茶方式?_B_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5、准妈妈不宜喝什么茶?_A_ A.绿茶 B.黑茶 C.黄茶 D.红茶 26、下列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低? _A_ A.白茶 B.黑茶 C.红茶 D.茉莉花茶 27、被尊称为茶圣的是_A_。 A.陆羽 B.皎然 C.苏轼 D.卢仝 28、中国古代文人常将茶比作哪一种情操的象征?_A_ A.清廉高洁 B.虚心好学 C.傲然正气 D.坚贞不屈 29、《七碗茶诗》的作者是_D_。 A.陆游 B.苏轼 C.白居易 D.卢仝 30、西湖龙井产于哪里?_A_ A.浙江 B.湖南 C.福建 D.云南 31、碧螺春的外形是_A_。 A.卷曲形 B.针形 C.直条形 D.花形 32、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_A_。 A.和 B.静 C.清 D.廉 33、生活中有一些被人们习惯称为“茶”的茶类,应统称为代茶类。下列哪种茶不属于代茶类?_D_ A.菊花 B.苦丁茶 C.苦荞 D.茉莉银针 34、茶具按功能可分为主茶具和辅助用品,以下属于主茶具的一组是_D_。 A.茶壶、茶盘 B.茶船、茶盘 C.茶杯、茶盘 D.茶壶、茶蛊 35、“茶”字在以下哪个朝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_B_ A.汉代 B.唐朝 C.元朝 D.南北朝 36、陆羽编著的《茶经》诞生于哪个朝代?_A_ A.唐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37、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是_D_。 A.杀青、晒干、揉捻 B.揉捻、杀青、晒干 C.晒干、揉捻、晒青 D.杀青、揉捻、晒干 38、以下哪种茶是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_C_ A.绿茶 B.普洱茶 C.红茶 D.铁观音 39、以下哪种茶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作“药茶”?_D_ A.红茶 B.黑茶 C.绿茶 D.白茶 40、以下哪个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_D_ A.华南茶区 B.江南茶区 C.江北茶区 D.西南茶区 4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 B )的饮茶习俗。 A、维族 B、藏族 C、蒙族 D、 *** 42、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 D ) A、四川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 43、“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 B) A、青茶 B、绿茶 C、红茶 D、白茶 44、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 A) A、泉水 B、井水 C、江水 D、河水 45、 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B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46、下列茶叶中,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 C ) A、太平猴魁 B、六安瓜片 C、普洱茶 47、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 B)A、日本 B、中国 C、印度 48、清代出现( A )品饮艺术。 A.乌龙功夫茶 B.白族三道茶 C.宁红太子茶 D.云南普洱茶 49、茶道精神是( C )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50、雅志、敬客、行道是( A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51、茶树性喜温暖( B )通气,通常气温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 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52、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 D )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度到5.5度之间为佳。 A.中性 B.酸性 C.偏酸性 D.微酸性 53、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A )。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茶经》 D.《茶录》 54、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 A )。 A.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B.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C.茶叶艺术 D.茶叶经销 55、泡茶和饮茶是( C )的主要内容。 A.茶道 B. 茶仪 C. 茶艺 D.茶宴 56、红茶道发酵度是( D ),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A.0% B. 30% C. 50% D.100% 57、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 D )。 A.无光照射 B. 灯光照射 C. 漫射光照射 D.阳光照射 58、( C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 玉书煨 C. 盖碗 D.茶荷 59、( D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 湖南长沙 C. 浙江龙泉 D.江西景德镇 60、90摄氏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B )茶叶。 A.绿茶 B. 红茶 C. 沱茶 D.白茶 61、在冲泡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品质所需水温不同  B. 不同茶叶外形所需水温不同 C.不同茶叶品种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茶叶品种煮水所需时间不同 62、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 B )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63、下列选项中,( D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 C. 宾客谈话之时,不要侧耳细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64、冲泡绿茶最好选用( C )进行冲泡。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瓷壶 65、世界三大高香茶是( B )、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A、西湖龙井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 D、台湾冻顶乌龙 66、.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 C)的品质特点之一。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碧螺春 D、铁观音 67、( D )是茶叶的一种独特功能。 A、生津止渴 B、健胃消食 C、振奋精神 D、消除电离抗辐射 68、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 C)。 A、烘青绿茶 B、炒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青绿茶 69.( A)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比较好。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白瓷壶 70、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7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D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蜜黄 72、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 C )。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黄,叶底暗褐 7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内质的( D)来看。 A、汤色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滋味 74、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产地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需时间不同 75、茶叶中含有( C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200 C、500 D、1000 76、“红茶”的英文是( B ) A. Red tea, B. Black tea, C. Oolong tea, D. Yellow tea 77、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78、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C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79、武夷岩茶是( A )乌龙茶的代表。 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 80、普洱茶主产于( D )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A、海南 B、湖南 C、广西 D、云南 81、“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D )必备的“四宝”。 A、四川盖碗茶 B、藏族酥油茶 C、客家擂茶 D、潮汕工夫茶 82、( B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83、 ( C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84、“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 C )的秘方。 A、骨折 B、胃病 C、感冒 D、解暑 85、冲泡杭白菊和枸配绿茶的配料茶,冲泡的水温以( C )为宜。 A、30℃ B、50℃ C、80℃ D、100℃ 86、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 D )清和”。 A、真 B、廉 C、美 D、俭 87、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B )。 A、橙色 B、红亮 C、紫红 D、黄色 88、茶艺演示过程中,茶叶冲泡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 C )、奉茶、收具。 A、高冲水 B、洗杯 C、冲泡 D、淋壶 89、科学地泡好一杯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D )。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具、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90、茶叶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 C ) A.蛋白质 B.粗纤维素 C.茶多酚 D.氨基酸 91、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D )。 A、甜醇带蜜糖香 B、甜醇带板栗香 C、鲜嫩带蜜糖香 D、鲜嫩带花果香 92、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A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A、铁观音 B、大红袍 C、水仙 D、肉桂 93、君山银针属于( C )类。 A、绿茶 B、黑茶 C、黄茶 D、花茶 94、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 A、一苦二回味三甜 B、一甜二苦三回味 C、一甜二回味三苦 D、一苦二甜三回味 95、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D )分钟为宜。 A、15~20 B、10~15 C、5~10 D、3~5 96、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D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 B、陆羽《茶经》 C、陆羽《茶谱》 D、王褒《僮约》 97、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D )茶叶。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名优绿茶 98、100℃水温对冲泡( D )茶叶最适宜 A、龙井茶 B、碧螺春 C、黄山毛峰 D、铁观音 99、法国人饮用的茶叶及采用的品饮方式因人而异,以饮用( A )的人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 A、红茶 B、绿茶 C、)花茶 D、白茶 百度这边不让写太多,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自己去醉沙堤看下。
初级钳工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套 急求答案! 初级钳工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套试题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括号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满分30分。) 1.装配图是表达设计意图和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 ) 2.走刀是切削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多次所完成的工艺过程。 ( ) 3.铸造是制造机械零件毛坯的一种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 ) 4.车削加工可以车外圆、车端面、切槽和切断等,但不能车螺纹和盘弹簧。 ( ) 5.合理选择划线基准,是提高划线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 ) 6.快换钻夹头可不停车而换装钻头,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 ) 7.对刮削面的精度要求,一般包括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 ) 8.经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组织比原来疏松,硬度降低。 ( ) 9.研磨后的尺寸精度可达0.01~0.05 mm。 ( ) 10.低碳钢塑性较好,不容易折断,常用来制作小型的研具。 ( ) 11.矫正薄板料不是使板料面积延展,而是利用拉伸或压缩的原理将板料拉伸或压缩。 ( ) 12.工件弯曲卸荷后,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会发生变化,出现回弹现象。( ) 13.低压容器装置的铆接应用强固铆接。 ( ) 14.有机粘结剂的特点是能耐高温,但强度较低。 ( ) 15.双头螺柱装配时,其中心线必须与机体表面垂直。 ( ) 16.松键连接能保证轴与轴上零件有较高的同轴度。 ( ) 17.楔键连接时,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键上面与键槽有一定间隙。 ( ) 18.带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小于120°。 ( ) 19.两齿轮啮合侧隙与中心距偏差无关。 ( ) 20.蜗杆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但工作时发热量大,从而必须有良好的润滑。 ( ) 21.联轴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应保证两轴的同轴度。 ( ) 22.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可能有一定影响。 ( ) 23.台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通用夹具。 ( ) 24.砂轮机托架和砂轮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0.3mm以内。 ( ) 25.选用量块组时,应尽可能采用最少的块数,块数越多,则误差越大。( ) 26.塞尺是由薄钢片制成的,所以可测量温度较高的工件。 ( ) 27.毡圈、橡胶油封式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但摩擦力较大, 适用于运动速度不高时。 ( ) 28.机械零件或工具、模具由于某种原因而丧失原定功能的现象称为疲劳失效。( ) 29.检验齿轮齿侧间隙的方法有压铅丝检验法和百分表检验法。 ( ) 30.机器启动前,进给机构通常都应处于“停止”位置,应仔细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可靠。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40分。) 1.在零件图中注写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小数点对齐,小数后位数相同,零偏差( )。 A.必须标出 B.不必标出 C.用文字说明 D.用符号表示 2.经过划线确定的加工尺寸,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 )来保证尺寸精度。 A.测量 B.找正 C.借料 D.调整 3.一般划线精度能达到( )。 A.0.025~0.05mm B.O.25~0.5mm C.0.25mm左右 D.O.5mm左右 4.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时,加工中应选用主要起( )作用的切削液。 A.润滑 B.冷却 C.冷却和润滑 5.机械加工后留下的刮削余量不宜太大,一般为( )mm。 A.0.05~0.4 B.0.04~0.05 C.0.4~0.5 6.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的研点,应( )。 A.刮轻些 B.刮重些 C.轻重适中地刮 7.研具材料应比被研磨的工件( )。 A.软 B.硬 C.软硬一样 8.主要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铸铁工件研磨的磨料是( )。 A.碳化物磨料 B.氧化物磨料 C.金刚石磨料 9.冷矫正由于存在冷作硬化现象,因此只适用于( )的材料。 A.刚性好、变形严重 B.塑性好、变形不严重 C.刚性好、变形不严重 10.铆钉直径在8 mm以下的均采用( )。 A.热铆 B.冷铆 C.混合铆 11.粘结结合处的表面应( )。 A.粗糙些 B.细些 C.粗细均匀 12.螺栓连接机械防松装置包括( )防松。 A.止动垫圈 B.弹簧垫圈 C.双螺母锁紧 13.松键连接能保证轴与轴上零件有较高的( )。 A.同轴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14.圆锥销的规格是以( )和长度表示。 A.小头直径 B.大头直径 C.中间直径 15.两链轮装配后,中心距小于500 mm时,轴向偏移量应在( )mm以下。 A.1 B.2 C.3 16.圆柱齿轮安装时,接触斑点处于异向偏接触,其原因是两齿轮( )。 A.轴线歪斜 B.轴线不平行 C.中心距太大或太小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过盈太大时,其装配方法可采用( )。 A.敲入法 B.压入法 C.温差法 18.装配精度完全依赖于零件加工精度的装配方法是( )。 A.完全互换法 B.选配法 C.调整法 19.砂轮机托架和砂轮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mm以内,以防工件扎入造成 事故。 A.5 B.4 C.3 20.游标高度尺的精度一般为( )mm。 A.O.1 B.1 C.O.02 D.O.05 21.尺寸标注必须符合( )标准的规定。 A.企业 B.国家 C.行业 D.部颁 22.M10表示( )为10 mm的粗牙普通螺纹。 A.中径 B.小径 C.大径 D.节径 23.内径千分尺的刻线方向与外径千分尺的刻线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交叉 D.垂直 24.用百分表测量工件时,长指针转一圈,齿杆移动( )mm。 A.2 B.1 C.10 D.0.1 25.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叫做( )。 A.最大过盈 B.最大间隙 C.最小过盈 D.最小间隙 26.标准平板是检验、划线及刮削中的( )。 A.基本量具 B.一般量具 C.基本工具 27.齿轮在轴上固定,当要求配合过盈量较大时,应采用( )。 A.敲击法装入 B.压力机压入 C.液压套合装配 D.冲压装配 28.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 )。 A.主运动 B.进给运动 C.辅助运动 D.切削运动 29.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切削力( )。 A.越小 B.越大 C.一般不变 D.大小不变 30.布氏硬度的符号用( )表示。 A.HRC B.HV C.HD D.HB 31.铜与锡的合金称为( )铜。 A.紫 B.纯 C.青 D.黄 32.安全电压为( )V以下。 A.220 B.380 C.12 D.36 33.单头呆扳手22中的22是指( )。 A.所拧螺栓的直径 B.所拧螺栓的长度 C.所拧螺栓六方头外圆直径 D.所拧螺栓六方头对边之间的距离 34.材料弯曲后,其长度不变的一层称为( )。 A.中间层 B.中性层 C.中心层 D.内层 E 35.冷作硬化后的材料给进一步的矫正或其他冷加工带来困难,必要时可进行( )处理,使材料恢复到原来的力学性能。 A.淬火 B.回火 C.退火 36.普通手用丝锥的前角一般为( )。 A.5°~8° B.8°~10° C.10°~12° D.9°~1l° 37.板牙两端的锥角部分是( )部分。 A.夹持 B.切削 C.导向 D.尾 38.研磨余量一般在( )mm内比较适宜。 A.0.5~1 B.3~5 C.0.005~0.03 D.0.03~0.05 39.装配是将若干个( ).组合成机器的过程。 A.零件 B.部件 C.组件 D.零件和部件 40.钻头由( )和尾部组成。 A.工作部分 B.切削部分 C.导向部分 D.颈部 三、多选题(下列每题中有多个选项,其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1分,共30分)。 1.装配图是( )的重要工具。 A.仿造 B.维修 C.表达设计意图 D.指导生产 E.进行技术交流 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有( )。 A.假想画法 B.测绘画法 C.简化画法 D.拆卸画法 E.展开画法 3.生产过程包括( )两部分。 A.主要过程 B.辅助过程 C.检验过程 D.装配过程 E.运输过程 4.工件的几何形状是由( )构成的。 A.点 B.线 C面 D.体 5.刮刀按所刮表面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 )三种。 A.平面刮刀 B.粗刮刀 C.曲面刮刀 D.细刮刀 E.精刮刀 6.常用的显示剂有( )两种。 A.氧化铁 B.氧化铅 C.红丹粉 D.蓝粉 E.蓝油 7.齿轮传动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 )。 A.平行轴传动 B.相交轴传动 C.交错轴传动 D.垂直轴传动 8.研具材料主要有( )等。 A.灰铸铁 B.球墨铸铁 C.碳钢 D.低碳钢 E.铜 9.碳化物磨料主要用于研磨( )之类的高硬度工件。 A.硬质合金 B.宝石 C.玛瑙 D.陶瓷 E.硬铬 10.按矫正时产生矫正力的方法,矫正可分为( )等。 A.手工矫正 B.压力矫正 C.火焰矫正 D.机械矫正 E.高频热点矫正 11.铆接的形式可分为( )。 A.单盖板连接 B.双盖板连接 C.搭接 D.对接 E.角接 12.焊接分为( )三大类。 A.手工电弧焊 B.锡焊 C.熔焊 D.压焊 E.钎焊 13.螺纹连接常用的防松装置有( )。 A.弹簧垫圈防松 B.摩擦力防松 C.机械防松 D.冲击防松 E.粘结防松 14.松键连接分为( )三种。 A.普通平键连接 B.花键连接 C.楔键连接 D.半圆键连接 E.导向平键连接 15.销按其结构形式分为( )等。 A.圆柱销 B.定位销 C.圆锥销 D.开口销 E.安全销 16.齿轮轴组件装入箱体前应进行三方面的检查,包括( )。 A.孔和平面的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 B.孔和平面的相互垂直度 C.孔和平面的相互平行度 D.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度 E.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外观质量 17.装配工艺过程包括( )等工作,其工作量在机械制造总工作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A.装配 B.加工 C.调整 D.检测 E.试验 18.机械制造中常用的装配方法为( )。 A.整机装配法 B互换装配法 C.分组装配法 D.调整装配法 E.修配装配法 19.量具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 )三种类型。 A.精密量具 B.万能量具 C.专用量具 D.标准量具 E.检验量具 20.常见的表面失效形式有( )。 A.摩擦失效 B.磨损失效 C.破坏失效 D.疲劳失效 E.腐蚀失效 21.带传动中常用的带有( )。 A.V带 B.三角带 C.梯形带 D.平带 22.钢按用途可分为( )。 A.高速钢 B.结构钢 C.工具钢 D.特殊用途钢 23.在划好的线条上打样冲眼时,必须在线条的( )处。 A.圆弧 B.交叉 C.转折 D.端点 24.錾子可分为( )。 A.扁錾 B.宽錾 C.窄錾 D.油槽錾 25.基本的锉削方法有( )。 A.顺向锉 B.交叉锉 C.推锉 D.逆向锉 26.铆接按使用要求可分为( )。 A.活动铆接 B.固定铆接 C.冷铆 D.热铆 27.属于钳工常用的设备有( )。 A.台式钻床 B.立式钻床 C.台虎钳 D.砂轮机 E.车床 28.孔、轴公差带是由( )确定的。 A.基本偏差 B.尺寸公差 C.尺寸大小 D.精度高低 29.切削用量是指( )的总称。 A.切削深度 B.切削速度 C.进给量 D.切削宽度 30.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 )。 A.圆锥铰刀 B.圆柱铰刀 C.平面铰刀 D.曲面铰刀
艺术化妆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d答案 答-化妆师是在专业岗位上从事专业工作后有业绩学历年限,单位就按条件报送参评的,非常的严格的,不是考的。
2015船舶高级焊工理论知识题答案 你好可以在百度文库进行搜索。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 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高级焊工理论知识试题(一) (附答案) 名词解释 (A) 1. [工艺基本知识]焊道:每一次熔敷所形成的一条单道焊缝. 2. [工艺基本知识]残余氢:焊件中扩散氢充分逸出后仍残存于焊缝金属中的氢。 3. [工艺基本知识]焊接夹具: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止焊接变形采用的夹具。
洁净间的一些初级理论知识? 楼主是什么意思?想问什么。我们是深圳科菱净化公司的。专做洁净室的。有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公司咨询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11答案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11题在哪里?
车工中级(数控)理论知识试卷0505答案 你最好是把题拿来我告诉你做。
重庆中级电工考试,理论知识答案。 我有,我昨天才考,发给你嘛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焊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我目前有办法给你的是,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学的抄(当然并不建议你这么做;第二,就是自己好好做,提高自己。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做,对成绩有好处。作业怎么能发到网上来问答案呢,这样对你学习成绩没什么用。多问问老师才对学习成绩能提高,多思考一下,一般的练习题并不难的。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答案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你可以发过来或许我可以帮到你

茶叶知识大全有答案的

1.茶叶的分类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等六大类。2.绿茶是指采摘的鲜叶不经过发酵处理之后进行干燥制作成茶叶。3.红茶是指采摘后的茶叶通过发酵工艺处理制成的茶叶,又称为“红茶”。4.白茶是指在阳光下将新鲜的茶芽、叶蒸烤干或晒干,之后不经过揉捻成型便直接制成的茶叶。5.黄茶是指类似于绿茶或者白茶的制作方法,但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独特的工艺使得茶叶呈现出淡黄色的颜色。6.乌龙茶是指通过半发酵工艺处理的茶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7.黑茶是指依靠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茶叶,具有厚重的口感和浓郁的陈香。8.茶叶的储存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最好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9.泡茶的水温和泡茶时间因茶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绿茶和白茶需要60-70℃的水温,泡1-3分钟;红茶和乌龙茶需要90-100℃的水温,泡3-5分钟;黑茶需要煮沸的水温,泡3-5分钟左右。10.茶叶的品质和价值与采摘时间、地理环境、加工技艺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如今被誉为“国茶”的龙井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产地以杭州西湖龙井村为主,种植在地势平缓、土质疏松、空气湿润的环境中,并在制作时遵循严格的手工工艺。

绿茶入门级知识大全


绿茶入门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2、绿茶的产地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3、绿茶的功效
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抗病毒菌/提神醒脑/抑制疾病/缓解疲劳/护齿明目/美容护肤/利尿解乏/减肥降脂。
4、绿茶的保存
保存绿茶要注意:低温/密封/避光/避异味。
5、注意事项
不喝头遍茶/不空腹喝茶/少喝新茶/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忌喝隔夜茶/忌用绿茶服药。
绿茶的分类
一、绿茶
1、晒青绿茶
滇青、川青、陕青
2、炒青绿茶
长炒青(眉茶):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
圆炒青(珠茶):平炒青/泉岗辉白/涌溪火青
扁炒青(细嫩炒青):龙井/旗枪/大方/碧螺春
3、蒸青绿茶
玉露、阳羡茶、仙人掌茶
4、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湘烘青/川烘青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华顶云雾
二、常见的绿茶评审术语
外形评语
1、细紧
条索细,紧卷完整,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2、细长
紧细苗长,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3、紧结
茶叶卷紧结实,其嫩度稍低于细紧,多用于中,上档条形茶。
4、重实
茶叶以手权衡有沉重感,用于嫩度好、条索紧结的上档茶。
5、扁片
粗老的扁形片茶,扁片常出现在扁茶中。
6、扁瘪
茶叶呈扁形,质地空瘪瘦弱,多见于低档茶与朴片茶。
7、糙米色
嫩绿微黄的颜色。
8、嫩匀
细嫩,形态大小不一致,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9、嫩绿
浅绿新鲜,似初生柳叶的颜色,富有生机。
10、匀净
大小一致,不含梗朴及夹杂物,常用于采、制良好的茶叶,也用于叶底审评。
11、陈暗
色泽失去光泽变暗,多见于陈茶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汤色、叶底审评。
12、扁平光滑
茶叶外形扁直平伏,光洁平滑,为优质龙井茶的主要特征。
13、肥嫩
芽叶肥,锋苗显露,叶肉丰满不粗老,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4、肥壮
芽叶肥大,叶肉厚实,形态丰满,多用于大叶种制成的各类条形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5、枯黄
色黄无光泽,多用于粗老绿茶。
16、银灰
茶叶呈浅灰白色,而略带光泽,多用于外形完整的多茸毫。毫中隐绿的高档烘青型或半烘半炒型名优绿茶。
17、墨绿
干茶色泽呈深绿色,有光泽,多见于春茶的中档绿茶或炒制中茶锅上油太多所致。
18、绿润
色绿鲜活,富有光泽,多用于上档绿茶。
19、短碎
茶条碎断,无锋苗,多因条形茶揉捻或扎切过重所致。
20、卷曲
茶条呈螺旋状弯曲卷紧。
21、粗老
茶叶叶质硬,叶脉隆起,已失去萌发时的嫩度,用于各类粗老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22、粗壮
茶身粗大,较重实,多用于叶张较肥大、肉质尚重实的中下档茶。
23、毛糙
茶叶外形粗糙,不够光洁,多见于制作粗放之茶,如眉茶精制过程中,不经辉炒的茶叶,就显得毛糙。
24、松散
外形松而粗大,不成条索,多见于揉捻不足的粗老长条绿茶。
二、香气评语
1、嫩香:
柔和、新鲜幽雅的毫香茶,多用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
2、清香:
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多用于高档绿茶。
3、板栗香:
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甜香,多见于制作中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
4、季节香: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5、清高:
清纯而悦鼻,多见于杀青后,经快速干燥的高档烘青和半烘半炒型绿茶。
6、浓郁:
香气高锐,浓烈持久。
7、高火香:
炒黄豆似的香气。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制成的茶叶,常具有高火香。
8、纯正:
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9、烟焦气/味:
茶叶被烧灼但未完全炭化所产生的味道,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释放出的烟焦气味在制茶叶时被吸收所致,也用于滋味审评。
10、老火:
焦糖香/焦糖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而产生,也用于滋味审评。
11、酸馊气:
香气异味。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制作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12、平和:
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3、纯和:
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14、生青:
如青草的生腥气味,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制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5、陈气/味:
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滋味审评。
16、足火香:
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17、陈闷:
香气失鲜,不爽。常见于绿茶初制作业不及时或工序不当,如二青叶摊放时间过长的制品。
18、水闷气/味:
陈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审评。
三、汤色评语
1、明亮
茶汤清澈透明,叶底鲜明,色泽一致,也用于叶底审评。
2、鲜明
新鲜明亮,也用于叶底审评。
3、清澈
洁净透明,多用于高档烘青绿茶。
4、黄亮
颜色黄而明亮,多见于香气纯正、滋味醇厚的上、中档绿茶或存放时间较长的名优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5、黄绿
色泽绿中带黄,有新鲜感多用于中、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6、嫩黄
浅黄色,多用于干燥工序火温较高或不太新鲜的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7、红汤
绿茶汤色呈浅红色,多因制作技术不当而造成。
8、浑浊
茶汤中有较多的悬浮物,透明度差,多见于揉捻过度或酸、馊等不洁净的劣质茶。
四、滋味评语
1、青涩
味生青,涩而不醇,常用于杀青不透的夏、秋季绿茶。
2、苦涩
茶汤味道既苦又涩,多见于夏、秋季制作的大叶种绿茶。
3、味鲜
味道鲜美,茶汤香味协调,多见于高档绿茶。
4、柔和
滋味温和用于高档绿茶。
5、鲜爽
鲜美爽口有活力。
6、收敛性
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
7、生味
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多见于杀青不透的绿茶。
8、清淡
茶味清爽柔和,用于嫩度良好的烘青型绿茶。
9、火味
干燥工序中锅温或烘温太高,使茶叶中部分有机物转化而产生似炒熟的黄豆味。
10、粗涩
滋味粗青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如夏季的五级炒青茶,香气粗糙,滋味粗涩。
11、醇厚
茶味厚实纯正用于中、上档茶。
12、清爽
茶味浓淡适宜柔和爽口。
13、平淡
味淡平和浓强度低。
14、浓厚
茶味浓度和强度的合称。
15、醇正
味道纯正厚实。
16、鲜浓
茶味新鲜浓爽。
17、生涩
味道生青涩口。
18、鲜醇
鲜爽甘醇。
19、辛涩
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绿茶。
20、熟味
茶味缺乏鲜爽感,熟闷不快,多见于失风受潮的名优绿茶。
21、浓醇
味浓而醇正。
五、叶底评语
1、鲜亮
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而干燥的高档绿茶。
2、绿明
绿润明亮,多用于高档绿茶。
3、柔软
细嫩绵软,多用于高档绿茶。
4、红蒂
茎叶基部呈红色,多见于采茶方法不当或鲜叶摊放时间过长以及部分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5、青暗
色暗绿,无光泽,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绿茶。
6、青张
叶底中夹杂色深较老的青片。多见于制茶粗放、杀青欠匀欠透。老嫩叶混杂、揉捻不足的绿茶制品。
7、花青
叶底蓝绿或红里夹青,多见于用含花青素较多的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8、生熟不匀
鲜叶老嫩混杂、杀青程度不匀的叶底表现如在绿茶叶底中存在的红梗红叶、青张与焦边。
9、芽叶成朵
芽叶细嫩而完整相连。
10、红梗红叶
绿茶叶底的茎梗和叶片局部带暗红色。多见于杀青温度过低未及时抑制酶活性,致使部分茶多酚氧化成水不溶性的有色物质,沉积于叶片组织中。

茶叶的基本知识大全

1、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红茶,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青茶,具有香气浓郁的特点,是所有茶类中最香的;白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黑茶,色泽呈油黑色或黑褐色;黄茶,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2、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类,经过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因此形成了“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3、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经过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在此过程中茶叶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点。4、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作,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形成了香气浓郁的特点。5、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类,经过萎凋、烘焙、拣剔、复火等工序制作,是以最自然,也是最少工序加工的茶叶,所以白茶具有“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的特点。6、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制作,由于黑茶堆积发酵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因此黑茶呈油黑色或黑褐色,并因此得名。7、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序制作,茶叶受到湿热作用的影响,导致里面所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减少,这才形成了黄茶“黄汤黄叶”的特点。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