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汾酒历史,汾酒有多少年历史?汾酒有收藏价值吗

本文目录一览:

汾酒有多少年历史?汾酒有收藏价值吗

中国名酒有很多,但是汾酒算得上古老的名酒之一。那么,汾酒有多少年历史?汾酒有收藏价值吗?
汾酒有多少年历史
对于汾酒,有人说是1500年的历史,但是根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山西杏花村汾酒酿酒史可上溯到4000多年前的史前期的龙山文化时期。据可靠的中国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载:公元561元北齐皇帝武成帝高湛劝侄儿河南康舒王孝瑜:“吾饮汾清两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可见在距今1500前的南北朝时候,“杏花村”汾酒早已成为宫廷御酒,应该说:“北齐宫廷酒,今日杏花村”。这是杏花村汾酒可靠的第一次成名,汾酒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周文学家庚信亦有“三春竹叶青,一曲鹍鸡弦”的名句赞誉竹叶青酒。梁简文帝肖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称赞竹叶青酒。
唐代与清代更是“杏花村”汾酒酿酒史上两个鼎盛时期,到唐朝杏花村酿酒作坊达70多家,出现了“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杜甫也到此畅饮,李白前来“醉校古碑”写下:“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诗句。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于唐代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酿出了中国酿酒史上第一家“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今天应该说“唐时宫廷酒,今日杏花村”。到了清代,杏花村的汾酒作坊多达200多家。

汾酒有收藏价值吗
具有收藏价值.
白酒是距离百姓中国大众最近的一种生活产品,群众认知度高,从收藏的角度,白酒是最具群众基础的收藏项目。
中国自古有“酒是陈年好”之说;众所周知,较其它酒类相比,高度的中国白酒(50度以上)是完全没有保质期概念(任何一瓶高度白酒都不会保质期的标注),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越陈越好喝越陈价值越高,这也是定律性的问题(正谓美誉“能喝的古董”);另外由于非窖藏酒,老瓶封装的白酒在灌装前已经过调制,因而完善了酒质和成份,非常稳定。
白酒收藏价值的魅力还在于它具有其它收藏门类不具备的3重价值:
1、收藏投资价值;
2、实用价值,可以饮用,具有新酒酒质无法达到浓郁醇香和柔和绵软之感。

3、白酒的收藏,除物质层面带来的价值外还有精神层面,就精神层面来讲白酒就像一位久违的老友,收藏就是一种感情寄托和历史岁月的回顾,名贵的白酒陈列在家宅中也是一种身份地位和个人品味、爱好的写照;白酒藏家中,就有历历在目的往日回忆,就有生活的别样情怀;在不经意间,储存了情感、储存了精神享受和欣慰之外,还有因自然增值而产生的价值乐趣。
汾酒杏花村的保质期是几年
在最新的国家规定,超过10%vol的都不需要打保质期,所以过期现在的提法是不对了,原因,在10度以上、密封好的是不会过期的,不会发生变质。
原理上讲:只要密封较好,酒是越存越香,口感也会很好.但在玻璃瓶里存储的话,变化不大,要在瓦或瓷里的就好了.如果密封不好的话,变味那是肯定的.
对于喝来说,密封好,没什么变化的能喝!

汾酒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

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
“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
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
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百度百科

杏花村汾酒的由来是什么啊


杏花村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得名。
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

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

溯源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1400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当然,1400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文书中说:"吾饮汾清二杯。
劝汝于邺酌两杯"。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
1975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
宋《北山酒经》记载。
"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汾酒是古老的名酒之一,为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

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自1916六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

酿造工艺
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 *** 性,使人心悦神怡。
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
名酒产地,必有佳泉。
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
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
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
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
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1932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
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技术。

传承意义
汾酒产地杏花村已发现有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出土器物可以判断当时就有酿酒的活动。
汾阳当地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酿酒作坊、古井、石碑、牌匾、老街等遗迹,传统技艺的传承链也还在延续,这种历史的承接性,已成为保护汾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坚实基础。

汾酒酒系在发展中逐渐扩大,以汾酒为母酒产生了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酒。
现在杏花村地区的酒厂还有"分杏"、"杏花"等。

但在目前,汾酒的大工业生产给手工作坊式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汾阳还存在着水源紧张、大气污染、高粱等原料短缺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汾酒的正常生产和汾酒酿造技艺的顺利传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汾酒的起源和历史

汾酒的起源和历史是: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诗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酿造工艺
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名酒产地,必有佳泉。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酿成的杏花村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
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现代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汾酒的来历


来历:
汾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
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

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
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
”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
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 *** 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

扩展资料:
汾酒的制作: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梁”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 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肖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
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轻而无 *** 性,使人心悦神怡。
汾酒纯净、雅郁的清香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
汾酒在全国评酒会上多次获名酒称号、得金奖,低度(38°)汾酒——汾特佳酒1987年在全国低度白酒品评会上荣获金樽奖。

杏花村酿酒的起源发展历史?


酒都杏花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的太汾公路北侧,有青银高速公路过境,以汾酒闻名天下。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
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
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

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桂甫、二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
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如今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
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北特加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
杏花村酒厂正经历着它的最为繁荣的时期。
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
据古碑文记载,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
有谓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
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很方便。
改革以来,汾阳市 *** 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著。
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0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
现在,酒都杏花村气候宜人,环境舒适,正期盼客人的光临。
注:本词条中所展示图片为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汾酒博物馆外景。

汾酒的历史与文化?

汾酒产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东麓的杏花村,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源远流长,酿造工艺精湛,酒液晶亮,口味清香幽雅,醇净柔和,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的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的历史十分悠久,从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山西杏花村汾酒酿酒史可上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另据(《北齐书》记载,在距今1500前的南北朝时候,“杏花村"汾酒就已成为宫廷御酒,并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称赞推崇。
晚唐时期,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更使汾酒家喻户晓,盛名不衰。清代成书的《镜花缘》中所列的数十种全国各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
另外在清代名士的笔记文学中,也曾多次盛赞山西汾酒。1915年,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具有了国际性影响。
汾酒不仅以悠久的历史驰名,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胜人一筹。著名生物学家、白酒专家秦含章在汾酒的原产地杏花村曾作过多项考察和多次试验,得出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杏花村地区的绿色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长的元素,经过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一个唯一的、独特的“汾酒微生物体系”,这是杏花村汾酒的奥妙之一,也是其最大的资源财富。

汾酒的历史渊源



汾酒 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

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
“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
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
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 *** 性,使人心悦神怡。
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
名酒产地,必有佳泉。
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
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所酿成的杏花村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
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
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现代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酿造酿造工艺不断完善。
《齐民要术》中对汾清酒(也即“河东神曲酒”)的生产工艺作了如下图示:
曲 水 粱米
↓  ↓
挫曲(破碎)  淘洗
↓  ↓
晒干 蒸煮
↓ ↓
浸曲 热水浸沃米饭
↓ ↓
蒸煮
↓ ↓
过滤取曲液 摊饭,冷却

混合发酵

追加投料(6—9次)


1932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
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技术。
文化遗产名称: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遗产编号: Ⅷ-59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山西省汾阳市
遗产级别:中国

汾酒历史是什么?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
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茅台老家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
当地诗人吟“家唯储酒买,船只载盐多”即指此而言。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