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晒青绿茶加工工艺
- 2、晒青绿茶制作工艺
- 3、晒青绿茶工艺制作过程
- 4、晒青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 5、绿茶制作工艺步骤
- 6、绿茶的制作流程五个步骤
- 7、青茶的制作工艺
- 8、绿茶是怎么制作的?
- 9、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什么茶
晒青绿茶加工工艺
晒青绿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摘:选择采摘嫩芽和嫩叶,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采摘,以保证新鲜度。2.杀青:将采摘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杀青,以破坏茶叶细胞,停止发酵。一般杀青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时间在20-30秒。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螺旋状,使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更佳浓郁。4.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以除去茶叶多余的水分,使茶叶达到存放的标准。5.分类和包装:经过以上加工步骤后,茶叶需要经过分类和包装,以便更好地保存和销售。
晒青绿茶制作工艺
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摘:绿茶采摘一般在春季,选用新鲜嫩芽和一片叶,要求采摘时避开雾露后或日正当中的时段。2.立刻萎凋:采摘后的绿茶立刻进行萎凋,萎凋时间不宜过长,黄色汁液流出,绿叶逐渐变软,湿度逐渐下降。3.晒青:将萎凋后的青叶摊开晾晒至轻微自然干燥,使叶子变为墨绿色。晾晒过程中需要适时翻动,以防止过度氧化。通常会在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天气里晒青,整个过程要注意不要让叶子过度曝晒,避免产生焦味。4.烘青:晒青后,要进行烘干,烤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0摄氏度左右。烘干后,将绿茶放至通风干燥处,等待包装。5.包装:经过晾晒和烘青后的绿茶可进行包装运输,这也是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包装后的绿茶质量要求在保存期间要保持稳定,且不会被降低。
晒青绿茶工艺制作过程
1.采摘:选择嫩芽和一二叶嫩叶,采摘后一定要及时送到加工车间,以保证新鲜度。2.杀青:将采摘好的茶叶在高温下加热,以杀死茶叶内的酶活性,停止茶叶的氧化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杀青。3.揉捻:在杀青后,将茶叶放入机器中揉捻,使茶叶黏合成形,同时排出茶汁,增加茶叶的质量和香气。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高湿度下进行发酵,茶叶中的化学物质会产生反应,同时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也会慢慢显现出来。5.烘干:在茶叶发酵完毕后,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保证茶叶的口感和质量。6.分级:将烘干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的均衡。以上是晒青绿茶的制作过程,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控制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同时也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卫生和工艺的合理性。
晒青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1.采摘:在春季3月底至5月初采摘青嫩的茶叶芽叶。2.杀青:将摘下的茶叶放置于杀青机器中进行热风炒制,使得茶叶呈现出淡绿色,同时杀死茶叶中的酵素,防止茶叶发酵。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得茶叶的形状变得卷曲。4.发酵:在揉捻完成后,将茶叶静置一段时间,以促进发酵过程。此过程需要控制好时间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5.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干,使得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同时保留茶叶的香气和营养成分。6.分级:根据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等综合品质,将烘干后的茶叶分为不同的等级。7.包装:将分级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并方便储存和销售。
绿茶制作工艺步骤
绿茶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四个步骤。其中,摊放是为了去除鲜叶中的水分,使茶叶可塑性增强;杀青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蒸发鲜叶部分水份,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型;揉捻是初步做形,并使茶叶细胞壁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干燥是茶叶加工的最后一步,使茶叶达到适当的含水量,便于储存和运输。此外,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绿茶还可以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类型。1.采摘鲜叶:保证茶叶质量,采摘时需选择具有成熟度完整度的嫩叶,并且采摘后要及时送到加工车间进行下一步操作。2.晒青:将采摘回来的嫩叶平铺于通风晒场中,进行间歇性的翻拌,直到嫩叶从绿色变为深绿色,这个过程称为“晒青”。3.杀青:将采摘回来的滞留于茶叶内的细胞水分进行蒸发,杀青过程中需要将茶叶送入杀青机内进行处理(也可以手工进行拍打),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茶叶品质。4.揉捻:在杀青后的茶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进行揉捻,使其产生独特的形状和风味。5.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均匀地放置在烘茶机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将其烘干。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温度,避免过热引起茶叶的燃烧。6.晾凉:将烘干好的茶叶放置于凉爽的环境中进行晾凉,等待茶叶进一步干燥。7.筛选:在烘干和晾凉后,将茶叶进行筛选,挑选出具有好的外观和口感的茶叶。8.包装:将挑选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绿茶的制作流程五个步骤
绿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五个步骤,首先在春节或采摘季节将茶叶采摘下来,之后将茶叶进行平整的摊开,进行摊晾,散发水分,接着用用加热锅进行杀青或整齐杀青,然后对茶叶进行揉捻,掌握好力道与火候,最后进行干燥,干燥又分为晒干、晾干、烘干等方式。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直接进行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因而绿茶尽可能保留了新鲜茶叶的绿色,显得清新自然。
绿茶由于加工工艺和原料的嫩度差异,形成的品质特征也有很大差异,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
1、炒青绿茶
是指茶叶的干燥主要以炒为主,炒青过程中,由于手工方法或使用的机械不同,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四大类。炒青绿茶一般都有香气浓郁、滋味浓醇的特征。
长炒青:外形要求条索紧结、有峰苗,色泽绿而有光润,滋味浓郁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常见的品种有屯绿、婺(wu)绿、舒绿、杭绿、遂绿、芜绿、湘绿、温绿等,在外形上各有特点,内在品质也不同。
圆炒青:圆炒青的外形要求颗粒圆紧,色泽光润。圆炒青根据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平炒青、涌溪火青和泉岗辉白。
常见品种有涌溪火青,产于安徽泾县,外形如绿豆,色泽墨绿光润,香气高淳,滋味醇厚,叶底匀整。
扁炒青: 外形要求扁平挺直,在历史上,因产地和制法不同,扁炒青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和大方。
旗枪在20世纪改制生产龙井茶,所以旗枪产品比较少见,龙井茶以杭州西湖产最为出名。
特种炒青:指除以上炒青之外的炒青绿茶,特种炒青造型各异、香气高爽、滋味甘甜、叶底匀整。
常见品种有南京雨花茶、洞庭碧螺春、安化松针、休宁松萝卜、信阳毛尖等。
2、烘青绿茶
是指在初步加工过程中,干燥方式主要以烘为主,滋味鲜爽,香气不如炒青浓郁,按其原料嫩度不同,可分为大宗烘青和特种烘青,大宗烘青一般不进入市场直接销售,特种烘青包括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3、烘炒结合型绿茶
是指在初步加工过程中,干燥工序有炒有烘,目前新创制的名优绿茶多采用这种干燥方式,外形既有炒青的紧结,又有烘青的完整,滋味也具有鲜爽度,比较著名的洪炒结合型绿茶主要有惠明茶、瀑布仙茗茶、羊岩勾青茶等。
4、晒青绿茶
是指在初加工过程中,干燥的方式主要以晒干为主,形成的茶叶品质香气较高、滋味醇厚。晒青绿茶原料以云南大叶种为好,成为“滇(dian)青”滇青外形条索粗壮、显白毫,收敛性强,叶底肥厚。
5、蒸青绿茶
蒸青绿茶是指在初步加工过程中,采用蒸汽杀青的方式破坏鲜叶酶活性,达到杀青目的,我国在明朝将蒸青改名为锅炒杀青,在唐代该项目传至日本,使日本成为目前主要的蒸青绿茶生产国。
青茶的制作工艺
青茶又名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
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是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具体如下:
1、晒青和晾青
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
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晾青
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
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2、做青
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
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
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3、杀青
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4、揉捻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5、干燥
烘焙干燥这一步骤也是乌龙茶比较关键的。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可见其工艺多么复杂,而根据工艺中发酵程度的不同也分为轻度、中度、中度发酵的三种青茶,且各具特点。
总之,青茶闻起来有绿茶的清鲜,喝起来又有红茶的甘醇,每一种乌龙茶又尚有其独特的韵味。
绿茶是怎么制作的?
绿茶采摘之后,鲜叶采后一般需摊放一段时间。使水分蒸发完全。下面来看看绿茶的详细制作过程。
(一)鲜叶摊放
图片
鲜叶采后一般需摊放一段时间。摊放的目的一方面是随着水分散发,使叶色变深,叶质变软,可塑性增加,有利于造型;另一方面是通过摊放散发青气,生成更多对品质有利的成分,如氨基酸、可深性糖增加,酯型儿茶素减少。
摊放的场所应选取清洁、阴凉、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一般应在蔑蕈上进行摊放,厚度15~20厘米,每平方米约10千克,时间不超过10小时。做到早摊放、时付制、依次付制,摊放中间可翻拌,但要轻翻轻拌。
在多雨季节,采收大量鲜叶无法安排加工时,可以采取贮青的办法,以保证鲜叶的质量不变。贮青设备有贮青箱、自动箱式贮青设备和贮青槽、贮青槽应用较为广泛。用贮青槽贮存鲜叶,鲜叶厚度一般为80~100厘米。贮青时可采用间歇通风的方法,以防止叶温上升。贮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一般来说,鲜叶摊放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掌握鲜叶摊放厚度 摊放过薄鲜叶水分散失快,时间相对就短,会影响鲜叶内含物的正常转化;摊放过厚,时间延长,叶堆温度升高,鲜叶易红变,影响制茶品质,甚至产生劣变。
2.正确地适度摊放 摊放时应注意鲜叶状态,根据“嫩叶老摊,老叶嫩摊”的原则;摊放后嫩叶含水量应少些,老叶含水量略多。一般含水量在78%以上的鲜叶,失重率掌握在15%~20%为宜。鲜叶经摊放后,叶质变软、发出清香味时,可进入下一工序。
(二)杀青
图片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同时散发部分青气,改变鲜叶内含成分的部分性质,以形成绿茶应有的色、香、味,而且还通过蒸发部分水分增加叶质的韧性,便于揉捻造型。
1.杀青的品质管理 杀青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干茶的质量,抓好杀青叶的品质管理,是绿茶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1)正确处理好温度、投叶量及杀青时间几个因子之间的关系
①温度 杀青对叶温的要求有一定的范围。高温杀青的主要标志就是在短时间内使叶温达到80℃以上,以尽快抑制酶活性,同时散发部分青气。但是锅温的高低又与投叶量密切相关。一般投叶量越多,锅温要求越高;投叶量越少,则锅温相对可以稍低。
②投叶量 一般嫩叶、雨水叶含水量相对较高,投叶量宜少;而老叶等含水量较少,投叶量可适当增加。如果投叶量过多,就可能会产生杀青不透,出现红梗红叶;投叶量过少而锅温又较高,则会出现焦边、焦叶和爆点现象,产生焦味,影响杀青质量。
③杀青时间 杀青要求“高温、短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钝化酶活性的目的。一般杀青技术要求叶温在1~2分钟内升高到80℃以上,最长不能超过3~4分钟,否则就会出现红梗、红叶。
(2)杀青原则 杀青时采取“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
(3)杀青程度 灵活掌握杀青程度。杀青适度的指标是:叶色暗绿、梗弯曲不断;手捏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手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此杀青程度为适度。总之,杀青要适度。杀青不足,青气未除尽,滋味薄涩,而且容易产生红梗、红叶;杀青过头,杀青叶色泽变黄,香气钝熟或出现焦味,滋味不正。
2.滚筒杀青机 目前大宗绿茶基本实行机械生产,按照机械性能可分为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和汽热杀青机等几种。由于滚筒式杀青机具有产量高、又能连续作业的特点,所以各地都普遍采用这一方式。
滚筒杀青机是一种连续作业的杀青机,其型号有多种,但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机械结构也大同小异。一般简体直径60~80厘米,筒长400~450厘米,转速27~28转/分,从投叶到出叶全程一般3~4分钟。每小时投叶量春季嫩叶为150~200千克,老叶可适当增加。操作时炉灶生火后,即开启电机,使滚筒运转均匀受热。当筒体高温处微微泛红,或见火星跳动、简体温度达400℃左右时,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开始时快速加倍投叶,以免焦叶。待简体出叶后,转为正常、均匀、适量连续投叶,并启动排气罩电动机,将水蒸气排出。在杀青过程中,视出叶口的杀青叶质量,及时调整投叶量。如杀青过度,可适当增加投叶量;反之,杀青不足,则适当减少投叶量。随时检查炉温,保持炉温恒定。停机前0.5小时应降低炉温,以免焦叶。具体操作还应根据鲜叶状况(如老嫩程度、含水量等)以及筒内蒸汽产生情况来控制筒温和投叶量。
(三)揉捻
图片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有利于炒干过程中整形,并适当破坏叶片组织,使茶叶内含成分容易泡出且耐冲泡。大宗茶加工基本上都采用机械揉捻。
1.揉捻的品质管理 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含较多的纤维素、糖、淀粉等物质,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其黏稠性会随温度上升而提高。此外,叶片越老其角质层越厚,冷揉不易成条,应采用热揉。嫩叶纤维素含量低,又有较多的果胶等物质,揉捻时容易成条,一般采用冷揉。
(1)揉捻时间与压力 一般一、二级嫩叶,揉捻以无压揉捻为主,中间适当加轻压;而三级以下茶叶要求逐步加压,即开始无压,中间加压,最后又轻压或无压。压力要求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同时在加压适当的前提下,时间必须保证,要求揉透而不断碎,既成条又不损毫尖。
(2)投叶量要适宜 投叶量过多,使杀青叶在揉桶内翻转困难,揉捻不匀,条索不紧,产生扁碎茶;投叶量过少,导致松散条过多,起不到揉捻应有的作用。
(3)掌握揉捻程度 揉捻均匀,成条率高。三级以上原料成条率要求在80%以上,三级以下的原料则要求在60%以上;组织破碎率达到标准。一般要求绿茶揉捻叶的组织破碎率为45%~55%;茶汁黏附在揉捻叶表面,手摸有黏湿的感觉。
2.机揉方法
(1)揉捻机型 目前绿茶加工使用的揉捻机一般均为中型或大型揉捻机型,型号较多,主要有6CR-40型、45型、58型和55型以及65型(按揉捻机的揉桶直径分型)。
(2)投叶量、揉捻时间和压力 揉捻时掌握合适的投叶量、揉捻时间和压力。此外还要根据叶子的老嫩和杀青叶的情况,适当掌握冷揉和热揉的关系。
①投叶量 投叶量依机型而定,45型揉捻机投叶量为15千克/桶左右,而55型揉捻机投叶量为35千克/桶左右。对于嫩度差、叶质老的茶叶,投叶量可少一些;而嫩度好的原料,投叶量应多些。还要看杀青叶的杀青程度。杀青时间短、杀青叶含水量高的,投叶量不宜过多;反之,投叶量可略多些。
②揉捻时间和压力 揉捻加压的原则为“轻一重一轻”,揉捻时间为30~60分钟。不同级别的原料其揉捻时间及压力调节是不一样的。一、二级原料,揉捻时间为20~30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轻压10~20分钟无压5分钟;而三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0~35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轻压10分钟中压10分钟无压5分钟;四、五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45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中压10分钟重压15分钟无压5分钟。原料较嫩如加压过重、时间过长,则芽尖易断碎,影响质量;而对于较老的原料,如果不予重压而时间又达不到要求,则揉捻叶条索不完整,成条率低。
(3)揉捻机转速 揉捻机转速以45~55转/分为好。转速过快,易产生扁片,断头茶多;转速过慢,则会导致条索不紧,工效低。
(4)解块分筛 揉捻后的茶叶必须及时地进行解块分筛。一般嫩叶采取一次揉,揉后解块分筛;三级以下老嫩不均匀的青叶分2次揉捻,中间解块分筛1次,头子复揉。
(四)干燥
图片
干燥的目的是整理条索,塑造外形,发展茶香,增进滋味,蒸发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绿茶干燥一般采用晒干、炒干和烘干3种方式。①晒青绿茶采用晒干,方式最简单,但易受天气的影响,品质常有日晒味,现只用于普洱毛茶加工。②烘青绿茶干燥以烘焙为主。③炒青绿茶以炒为主,以烘为辅。只有少数名茶需一次炒干,一般要进行多次干燥。
1.炒青绿茶的干燥 长炒青干燥分3次炒干。根据整形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二青、三青、焯锅3个过程。由于各个环节所采用的干燥方式不同,炒青绿茶干燥的加工作业呈多样化现象,有全炒、全滚、烘炒滚、炒滚、滚炒炒等。经过不同机型及作业的对比试验认为,在各组合中以烘炒滚工艺最好,条索完整,碎茶少,制茶质量高。
(1)二青烘干 烘二青时,采用烘干机作业。一般进风温度为110℃~120℃,叶层厚2~3厘米。二青烘干必须严格掌握原料的含水量。烘叶过于,在下一干燥作业时易断碎;烘叶含水量过高,下道作业翻炒困难,也会影响品质。一般适宜的烘叶含水量范围为35%~45%,这样有利于炒紧条索。
(2)炒二青 二青叶烘干摊晾后,再用锅式炒干机炒二青。每锅投叶量12千克左右。锅温100℃~110℃,控制叶温在48℃左右,炒至含水率为20%左右时出锅。嫩叶稍摊晾后,二青叶即可拼锅炒三青。
(3)炒三青 经炒二青后,由2~2.5锅的二青叶合为1锅(约20千克)进行炒三青,至含水量为9%~10%时出锅。
(4)滚炒 经炒三青后的叶子,再用瓶式炒干机进行焊锅至足干。一般110型的炒干机每筒投叶量约40千克,投叶量以炒时有少量叶子滚出为度。时间为60~90分钟,除开始10分钟内温度可稍高外,主要以低温长炒为主,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6%时即可出筒。
2.烘青绿茶的干燥 烘青绿茶的干燥通常分毛火和足火二次干燥,中间摊晾回潮,采用烘干机烘干。
采用手拉百页式烘干机,毛火进口温度llO℃~120℃,摊叶厚度为1厘米左右,每隔2~3分钟自下而上拉动手柄,使上一层茶顺序落人下一层。注意落叶要干净,时间12分钟左右,烘至含水量为18%~25%、手触茶叶以稍感到刺手为适度。下烘摊晾回潮0.5~1小时,厚度为10厘米,叶子回软后即可进行足火。足火时进风温度为100℃~110℃,摊叶厚度为1~2厘米,每隔3分钟也由下而上提动手柄,使茶叶顺序下落,时间16分钟左右,至含水量为4%~6%、以手捏茶叶即成粉末为适度。
1、采摘,先把茶叶中的残叶去掉,随后把茶叶浸泡在清水中清洗干净,去掉污渍残留;
2、炒制,将茶叶洗好后均摊在竹匾上,置于阳光下晾晒,再放入热锅翻炒;
3、揉搓,在炒的同时揉搓茶叶,1小时后快速翻炒,40分钟后关火晾凉。
1、杀青,这个杀青是绿茶品质的关键步骤,目的就是破坏鲜茶叶中的酶,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
2、接着是蒸发水分,我们可以通过晾晒或者是炒锅干炒来降低茶叶中的水分,(老叶轻杀,嫩叶老杀)的原则。使茶叶由鲜绿变暗绿,手捏叶软,略微粘手为佳。
3、揉捏,揉捏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所纤体及并为炒干茶叶做准备,揉捏那一般分为两类,热揉和冷揉。其实解释也非常简单。 热揉:就是在杀青之后立刻进行揉捏;冷捏:是杀青后等茶叶冷却后揉捏。经过揉捏过后,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质感。这样的茶叶制作堪为最佳。
4、干燥;储藏干燥方法很多,我们这里运用准备好的烘干机,目的使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提高品质。在揉捏的过程后改变外形。排出更多的水分也更有利于储藏。
5、最后我们的茶叶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及含水量要求在5~6%且手揉能打成碎末为最佳)
扩展资料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什么茶
是普洱毛茶。所谓大叶种晒青茶指的是采收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工艺制成的毛茶,亦称之为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在经过渥堆发酵便可制成普洱熟茶,经过称重、压制、晾干制成普洱生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也称晒青绿茶或滇青,是一种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等工艺制成的毛茶。
这种毛茶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对鲜叶进行采摘,然后进行摊晾,让茶叶中的水分缓慢挥发。接下来是杀青,这是一个快速加热的过程,让茶叶中的酶快速失去活性,阻止酶的作用,使得茶叶能够保持原有的香味。然后进行揉捻,这可以让茶叶卷曲成条状,释放出其中的香气和汁液。最后是晒干,这个过程可以让茶叶充分干燥,防止霉变。
大叶种晒青毛茶是普洱毛茶的一种,它常常被用来制作普洱熟茶。当这种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便可以制成普洱熟茶。另外,也可以用它来制作普洱生茶,这个过程需要将晒青毛茶进行称重、压制和晾干。
总的来说,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一种独特的茶叶品种,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同时,这种茶叶也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香气,适合喜欢喝茶的人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