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木桐酒庄的酒庄故事
- 2、木桐酒庄是哪国的
- 3、木桐酒庄的酒标简介
- 4、木桐酒庄的木桐红酒
- 5、木桐酒庄的闻名原因
- 6、盘点一下著名影视剧中的著名葡萄酒酒王,不懂酒还没法看剧了?
- 7、木桐嘉棣的诞生发展
- 8、法国木桶红酒1997年款的酒标是哪个画家画的
- 9、麻烦各位给提供点国外关于葡萄酒庄园的资料 谢谢~
- 10、外国名人的成功故事
木桐酒庄的酒庄故事
说到木桐酒庄,便是多彩纷飞,第一件就是酒庄升级。法国葡萄酒界非常传统,自1855年分级后,从没有进行任何变动。当菲利普提出升级时,他先将主管分级的古老“葡萄园分级联合会”的61名成员一一找到,说服他们的同意。其次,要通过法国国家法定原产地保护院。最后还要通过法国农业部。待他通过这些官僚机构的道道关卡时,才意识到最大的阻碍来自拉菲酒庄的表兄。于是菲利普男爵开始了价格战,不是降价而是涨价。菲利普敢于如此开战,是对自己酒信心十足,市场也真支持他。价格战对波尔多的影响巨大,不仅震动顶级酒庄,而且影响到整个葡萄酒的价格。到1973年,拉菲酒庄放弃对木桐申请的阻挡,在致菲利普男爵的信中表示,拉菲酒庄“不再反对木桐被接受为一级葡萄园庄。” 菲利普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实现了木桐升级的愿望。令木桐出名的还有艺术酒标。1924年菲利普聘请立体派艺术家艺术家让·卡路设计木桐的酒标。酒标采用大块对比色为底,用粗犷的手法绘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头的族徽、木桐酒庄和木桐庄的象征绵羊,这个酒标一直用到1944年。到1945年二次大战胜利,木桐酿出世纪之酒,菲利普决定设计新酒标以示庆祝。在诸多设计方案中,艺术家菲利普·朱力安的设计独特,酒标上,象征胜利Victory的大大“V” 字母立在中央,非对称的橄榄枝环绕着V字,象征着和平的到来,蔓延的葡萄枝叶似乎随风飘动,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将胜利、和平和葡萄酒联结在一起。正因为与历史纪念完美的结合,这款酒标成为设计经典。从此,木桐每年聘请艺术家为酒标创作。自从著名画家乔治·勃拉克为木桐专门创作一幅酒标画,印刷在酒标上时与原作尺寸一样后,吸引了世界名画家们的兴趣,超现实派大师萨尔瓦多·达利、雕塑家亨利·摩尔等等世界著名画家纷纷提笔为木桐创作创作,最著名的酒标是1973年毕加索的“酒神狂欢图”,神灵活现地展示了美酒为生活带来的欢乐。菲利普男爵的女儿,木桐酒庄现任庄主菲丽嫔女男爵是波尔多女承父业的典例之一。本来罗斯乔德家的女孩儿传统上都是贤妻良母,到她便立志主管酒庄和公司,将父亲的事业光大。其实,那幅她在婴儿时坐在木桐大瓶装酒旁神采奕奕的照片就预示未来了。父亲菲利普去世后,她继续扩展公司,将普通大众酒,高档大众酒,一直到顶级酒都经营得恰到其氛。同时不断向国际化发展,除了继续父亲在美国那帕开创的Opus One外,还与智利最大的葡萄酒商Concha y Toro合资成立了Aimaviva,专门酿智利的高档葡萄酒。菲丽嫔性格与父亲也有不同,兼备企业家精明与女人的柔韧和容量。当年菲利普男爵为木桐升级与拉菲酒庄的表兄埃利争得不可开交,2013年她与拉菲酒庄的表兄埃里克在商务上竞争激烈,各不相让,但在亲戚关系上却相处甚好。1999年新年除夕,埃里克受邀到木桐酒庄晚餐,菲丽嫔从窖里寻出1899年的木桐酒款待表兄。第二天菲丽嫔赴拉菲酒庄晚餐,表兄从酒窖深处找出1799的拉菲酒招待她。一二百年过去了,酒虽然非常非常淡了,饮起来还能感到那种非凡的优雅。葡萄酒联结着生活的许许多多,结着过去,也联结着未来。可不是,如果想品木桐的世纪之酒1945年份酒陈酿百年时的美妙,还要再耐心等待41年。木桐,让法国政府低头的酒。木桐庄园的酒长期以来都和拉菲齐名,一直被波尔多葡萄酒爱好者认为是属于第一等级的,但在1855年的评级当中却意外落选,1922年,当时只有22岁的巴龙菲利浦从他父亲手中接管了木桐庄园。从此,巴龙开始了木桐的复兴和正名之路。巴龙把自己对葡萄酒的热爱全部倾注在了木桐庄园,他还为法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巴龙在1924年提出的酿酒和装瓶都必须在酒庄内进行的建议如今已经成为所有评价优质葡萄酒庄的标准之一。巴龙曾经立下誓言要为木桐正名,誓言里这样说道:不是第一,我不甘第二,我就是木桐。这一著名的格言被刻在他家家族的徽章上,以表示他的决心.经过和法国政府长达50年的斗争,1973年,法国政府终于对1855年的官方对波尔多的分级进行了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改动,将木桐从第二等级上升到第一等级.从此便有了传统的五大酒庄:拉菲,拉图,玛歌,奥比隆和木桐。木桐庄园被正名后,巴龙将这句誓言又改成过去是第二,2013年是第一,木桐从未改变,这一句话被印在木桐的标签上。1987年,巴龙去世,很多波尔多酒庄为他降半旗以表示对这位木桐王的缅怀和尊敬。木桐2004年市场价6600元
木桐酒庄是哪国的
木桐酒庄在波尔多的波亚克,这里聚集了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厂中的三家。一九七三年由二级酒庄升为一级,成为五大顶级酒庄之一。木桐酒庄闻名于世,所以它的中文名字也很多。第1855分级中,它与拉菲古堡、拉图城堡、玛歌酒庄和侯伯王庄园共同享有一级庄荣誉。1853年,菲利普男爵的高曾祖父纳撒尼尔·德罗斯乔德男爵买下了木桐酒庄,当时有37公顷的葡萄园,主要种植赤霞珠葡萄。买下波尔多之后,这个家族尽管一直致力于提高葡萄园和酿酒技术,但自己都没有在波尔多经营过。直至1922年,20岁的菲利普男爵正式掌管木桐酒厂,成为罗斯乔德家族中第一个认真经营酒庄的人。菲利普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并于1924年首次推出了酒庄的瓶装生产线,在1926年又增加了100米长的橡木桶陈酿窖,使木桐酒庄从他入主时的一个农村庄园变成了世界先进的酒庄。因为木桐酒的高品质,使得葡萄酒的价格一直处于最高水平,有时甚至超过四大顶级酒厂。Philip提议木桐酒厂升级,并为此努力20年。一九七三年正式升级为一级葡萄园庄,是波尔多分级后唯一升级为一级葡萄园的酒庄。自此,木桐酒庄成为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之一。
木桐酒庄的酒标简介
Philippe de Rothschild男爵想出了一个点子,让每年的标签都由一个当时有名的艺术家设计。1924年为了庆祝首次酒庄自己罐装成品酒成功,当时的Philippe de Rothschild男爵邀请了当时古巴著名的海报设计师Jean Carlu为这瓶酒设计了一款另类酒标,由此开创了葡萄酒艺术设计的先河。酒庄开始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这成为Mouton酒庄的标志之一,也是Mouton的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Mouton买齐,这一方法后来也被一些别的酒厂所效仿。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法国解放,世界和平,这恰巧也是Bordeaux葡萄酒的最佳年份之一。Philippe de Rothschild男爵委托青年画家Philippe Jullian绘制一副“V”的胜利标签。自此以后,庄主每年邀请当年的有名画家,为葡萄酒设计并绘制标签。仅有两次的例外,其标签是由酒庄自己设计。为了庆祝拥有木桐酒庄100周年,Nathaniel de Rothschild男爵的肖像被使用在1953年的标签上。在197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其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伊丽莎白·鲍斯-莱昂)拜访了木桐酒庄,这次的拜访也被设计在标签上作为纪念。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这一年Mouton酒庄的酒重新被评定为一级,并且当年正是由毕加索(Pablo Picasso)绘制的酒神祭作为标签。历史上有两次“在同一个年份中的酒上使用了两个标签”的特殊例外。 第一次是在1978年,蒙特利尔艺术家Jean-Paul Riopelle提出了两个标签,Philippe de Rothschild男爵因为两个都很喜,所以就将生产的酒分成两匹分别使用两个标签。另一次是在1993年,波兰裔的法国画家Balthus在标签上画了一个性感的裸体少女,因此被美国烟酒枪械爆炸物管理局(BATFE)禁止上市。 当时有人建议酒庄主人更换标签,但当时的酒庄主人 - Philippine女爵 (Philippe男爵的女儿)坚持不换,因此当年在美国上市的年份酒是和其他市场不同的版本,其标签以空白取代原本裸女的位置,但此举反而引起收藏家的竞相收购两个不同的版本,使得93年的酒价上升不少。这个换标签的特色导致在拍卖会上,木桐酒庄的酒比其他四个未每年更换标签的一级酒庄更为昂贵也更有收藏价值。半个多世纪来,不同国别、不同种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甚而不同艺术门类的知名艺术家一共五十多位,先后为木桐的酒标作画。超现实主义的米罗、浪漫童真风格的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的极致代表达利、流行艺术的诠释者安迪?沃霍尔、新现实主义的阿尔芒、全才艺人约翰?休斯顿、行动艺术先行者阿加姆、纽约“东村”创造者之基斯?哈林、怪诞不羁的弗朗西斯?培根、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美术界的顶级大师毕加索、康定斯基等人亦曾加盟。1996年,还有一位中国画家——古干应邀为其作画。这些画作多取材于木桐的象征——羊,还有葡萄、葡萄酒以及快乐。 这样的一瓶葡萄酒,艺术与价值通体交融、交相辉映。
木桐酒庄的木桐红酒
木桐酒庄2013年拥有82公顷葡萄园,其中77%种的是赤霞珠,10%为品丽珠,11%为美乐,2%为味而多。葡萄园管理现代化,聘请葡萄种植专家负责,种植密度每公顷8500株,平均树龄45年。收获时是人工采摘,只采摘完全成熟的葡萄,放在篮子中送到酒坊。使用橡木发酵桶发酵,木桐是当今一直使用木发酵桶的少数波尔多酒庄之一。一般发酵时间为21至31天;然后转入新橡木桶熟化18至22个月,每年产量在30万瓶左右。木桐·罗斯乔德酒庄的历史,要追溯到波旁王朝时期。当时,整个波尔多地区因沼泽而无法种植葡萄。木桐·罗斯乔德家族深知路易十四喜好葡萄酒,便在南方朗格多克省购置了葡萄园并开始酿酒然后进贡皇室。品质优良的酒立刻就被皇室认可,以至于相当一段时期,太阳王只喝木桐·罗斯乔德家族酿制的酒。为了表彰木桐·罗斯乔德家族对皇室的忠诚,酷爱艺术的路易十四将普桑的名画《酒神节》赐给了木桐·罗斯乔德家族。1976年菲利普先生去世后,女儿男爵夫人,继承父亲遗志,不仅每年请画家设计酒标,而且开始将酒标的原作拿到世界上去展出。1987年,木桐·罗斯乔德酒庄的酒标原作首次在北京展 出,9年后,一位中国画家古干成了木桐·罗斯乔德酒庄1996年酒标的设计者。 木桐·罗斯乔德酒庄,已经成为波尔多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喝艺术爱好者视这儿为心中的圣地,这不仅能买到当年路易十四喝的顶级好酒,还能参观酒庄著名的藏画和珍贵的酒标原作。酒庄精选20种酒标制成30欧元一套的明信片,每天竟能卖掉几百套。酒师帕特里克·莱恩( Patrick Léon) 任前是波尔多农业商会监管下的酿酒实验室经理,对现代酿酒科技非常熟悉并重视。从这点上来说,木桐的酒可说是法国上千年的酿酒传统与现代科学结合而酿出来的。木桐酒庄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非常闻名。这座法国文化部长安德鲁·梅瑞斯在1962年亲自主持开幕式的博物馆,专门收藏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类艺术品,由金银餐具收藏开始,逐步发展出包括绘画、瓷器、陶器、玻璃器皿、铜器、象牙雕刻、雕塑和编织艺术品收藏。是欣赏葡萄酒与艺术的上佳博物馆。
木桐酒庄的闻名原因
木桐酒庄闻名与老庄主菲利普·德·罗斯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的誓拔头筹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风格分不开,特别是他持之20年的努力,最终实现将木桐酒庄升级为顶级葡萄园庄。此外,开发品牌酒,兼并法国酒庄,在美国建立合资酒庄,将他的葡萄酒事业从一个酒庄发展成拥有系列品牌的企业。菲利普男爵本人生活也丰富多彩,精通文学、戏剧和艺术,是位诗人、当过导演,还玩赛艇和赛车,堪称波尔多的传奇人物。菲利普的女儿菲丽嫔·德·罗斯乔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 女承父业,将以男爵名字命名BPR公司(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简称BPhR)壮大为世界级葡萄酒企业,也是波 尔多的传奇人物。
盘点一下著名影视剧中的著名葡萄酒酒王,不懂酒还没法看剧了?
盘点一下著名影视剧中的著名葡萄酒酒王,不懂酒还没法好好看剧了?
葡萄酒小韦
就是这个酒。好在哪里呢。
香槟王之名源于创始人唐培里侬,堪称香槟之父,公认的香槟发明者,在香槟产区博物馆都树有一尊唐培里侬的雕像。每一瓶唐培里侬都只在气候和葡萄品质最佳的年份才出产,因此在香槟产区,有唐培里侬出产的年份都成为了最佳年份之一。自 1921 年出产年份香槟以来的 90 多年里,唐培里侬仅在不到一半的年份里出产了香槟酒,2002 年就是其中之一。
葡萄酒小韦
2:还是《欢乐颂》,富二代泡妞选的是列级名庄木桐
葡萄酒小韦
木桐酒庄自 1945 年以来,正牌酒酒标上都有一幅艺术画作,且全都出自世界大师之手,极具收藏价值。鲁菲诺?塔马约曾在1990年答应为木桐酒庄创作一幅酒标,但不幸的是,他在1991年就去世了。然而,塔马约的家人希望了却他这个生前未完成的心愿,于是在他的画作中选出了一幅用作1998年的酒标。
葡萄酒小韦
3.《中国式关系》陈建斌带闺女吃饭时候喝的酒。当然我们已经知道剧组中用的是款假的酒。
葡萄酒小韦
真酒在这里,堪称美国酒王。酒庄由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和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共同建立。来自法国的菲利普男爵是当时的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庄主,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木桐酒庄于1973年从波尔多二级庄晋升为一级庄;而罗伯特则是美国加州酿酒史上最重要的先驱之一,不仅首创了白富美(Fume Blanc) 葡萄酒 ,还是引入高密度种植、温控发酵、法国橡木桶陈年等种植和酿造技术的第一人。1979年,时任木桐酒庄酿酒师的卢西安·西努(Lucien Sionneau)和罗伯特的儿子提摩西·蒙大维(Timothy Mondavi)首次合作酿造 葡萄酒 ;次年,木桐酒庄与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正式宣布了合资酒庄的建立
葡萄酒小韦
4.《来自星星的你》《门徒》
葡萄酒小韦
《门徒》中刘德华要开的酒,法国右岸酒王柏图斯
葡萄酒小韦
这个桥段在星你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当然这个酒被分析说也是假的。
真的如图来看
葡萄酒小韦
柏图斯 酒庄的平均年产量不超过3万瓶,数量极为有限,价格也十分昂贵。而且, 柏图斯 酒庄在每个国家仅有一家特约进口商,进口商有权购买一定数量的酒,并可自行决定分配给老客户。由于每一个中间商再予加价,导致一般消费者必须以10倍以上的价钱方能购得。
木桐嘉棣的诞生发展
木桐嘉棣诞生于1930年。梅多克产区遇到了1928年和1929年气候异常的困难年份,当时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尚未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因此气候不佳对酒的质量影响非常大。为此,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庄主菲利普·德·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为保持木桐酒庄酒的品质和声誉,决定1930年生产的酒不以木桐酒庄标识,而将这种酒命名为“Mouton Cadet”,即木桐嘉棣。Cadet在法文中是小的意思,菲利普男爵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因此有自喻之意。木桐嘉棣即木桐酒庄酒的小弟弟。木桐嘉棣牌酒推出时,由于质量超过普通波尔多葡萄酒,且物美价廉,加之木桐酒庄的声誉,因而立即受到市场欢迎,大获成功。市场需求之大,使得木桐酒庄葡萄园的葡萄原料根本不能满足酿酒的需求。所以,从1931年开始,木桐嘉棣改以木桐酒庄部分葡萄,波亚克和圣艾斯代夫村葡萄园的葡萄酿成,由此迈出了品牌酒的第一步。1932年,为保持酒质量的稳定性,菲利普男爵决定将收购酒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波尔多地区,并制定了严格的收购标准,开创了以高档酒庄声誉带动品牌酒发展的时代。这是木桐嘉棣与一般波尔多经销商最大的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桐嘉棣在战争的灰烬中重新发展。最初仅在法国闻名,随着品牌声誉的扩大,1950年开始进入英国市场。之后迅速发展,于1960年进入美国市场,并成为享誉世界的波尔多品牌酒。继木桐嘉棣红酒成功之后,为满足美国市场对白葡萄酒的需求,菲利普在1972年发展了木桐嘉棣白葡萄酒(Mouton Cadet Blanc)。以新鲜果香和圆润柔和为特点的木桐嘉棣白葡萄酒立刻流行世界,1986年销售量达1700万瓶。当时,市场上卖出的波尔多酒,每四瓶红酒中就有一瓶木桐嘉棣红酒,每两瓶波尔多白葡萄酒中就有一瓶木桐嘉棣白葡萄酒。1988年菲利普男爵逝世后,由其女儿继承父业,成为菲利普·德·罗斯柴尔德男爵公司董事长。在她的持续创新推动下,木桐嘉棣除了继续巩固发展欧洲、北美洲传统市场外,继续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市场,特别是在新兴市场更有长足的发展。在南美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木桐嘉棣已成为波尔多酒的象征。
法国木桶红酒1997年款的酒标是哪个画家画的
法国木桐红酒1997年款的酒标是庄主的朋友尼基?德?圣法尔(Niky de Saint Phalle)画的。
1997年,木桐酒庄庄主菲利普女男爵一如既往地邀请了艺术名家——她的朋友尼基?德?圣法尔(Niky de Saint Phalle)创作了1997年的酒标。
尼基?德?圣法尔是法裔美国雕塑家和画家,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凭借其色彩斑斓的圆形艺术作品赢得了当代艺术的尊重和欢迎。
在为木桐正牌酒设计的酒标画面中,尼基绘制了一幅寓言画似的场景:阳光、盘子、一张贪吃的嘴和一双伸开的手,都表现了用餐时的愉快。一条蛇横穿整幅画,似乎比伊甸园里诱惑夏娃的那条蛇还有诱惑力,而它正在向画中人物推荐一瓶葡萄酒。在酒标的画面中展示了葡萄酒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无法抗拒的诱惑。
有趣的酒标:
1、2011,Big Table Farm Pinot Noir
常喝布根地黑皮诺的酒友恐怕没看过这么奇怪的黑皮诺酒标吧。Big Table Farm的酒标一切为庄主手绘。
2、2009,The Tentacle
与海怪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海怪红酒更美味呢。
3、2011,Boneshaker Zinfandel
让人心生畏惧,这居然是金粉黛(Zinfandel)酿出的葡萄酒。
4、2010,Blackbird Vineyards Contrarian
令人想到爱伦坡的一个酒标。
5、2010,If You See Kay Italian Red Blend
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酒标。
麻烦各位给提供点国外关于葡萄酒庄园的资料 谢谢~
法国
拉菲葡萄酒庄(Lafite)
创园于1354年,1675年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J. D. Segur)购得。希刚当时在酒界叱咤风云,他同时拥有顶级的历史名庄拉图(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和凯龙世家(Chateau Calon-Segur)。由于著名“交际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对拉菲情有独钟。令拉菲往往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去世后,拉菲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1868年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拉图葡萄酒庄(Latour)
Latour的意思是指“塔”,相当于“塔牌”(因酒庄之中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塔而得名)。在不少小波尔多红酒客的心目之中,它是酒皇之中的酒皇!Latuor的风格雄浑刚劲、绝不妥协,一些原本喜爱烈酒的酒客,因为健康原因要改喝红酒,Latour便成了他们的首选。Latour酒庄也因为有众多酒客捧场,而成为酒价最昂贵的一级酒庄之一。
玛歌葡萄酒庄(Margaux)
由Pierre de Lestonnac建于1590年。玛歌(Margaux)在法语中有着女性的韵律,而玛歌庄葡萄酒恰以优雅、细腻、温柔著称。由 Lestonnac家族拥有近百年之久。但由于女传子,子传女的关系, 令其原有姓氏早不复存在。1977年,安德烈·门采尔普洛斯(Andre Mentzelopoulos,Corinne 的父亲)买了这个庄园,自此玛歌酒庄进入了它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胡锦涛主席2001年访问法国时,法国政府还曾经特意安排胡主席参观了玛歌酒庄并品尝了Chateau Margaux 1982。 玛歌庄的正牌酒Chateau Margaux自八十年代至今表现相当出色,很多酒评人称之为近年来波尔多左岸最好的一级名庄。
红颜容葡萄酒庄( Haut-Brion )
1525年波尔多市附近礼邦市(Libourne)市长女儿JeannedeBellon嫁给贵族JeandePontac,市长把红颜容葡萄园送给女儿作嫁妆。JeandePontac于1533年为Jeanne买下了庄园旁边的一处豪宅,不久后他又在豪宅旁为妻子建立起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红颜容庄城堡。红颜容庄园城堡可称得上是波尔多酒庄城堡中最浪漫,优美和典雅的一座。——美女酒之王 。Pontac家族一代接一代的拥有着红颜容酒庄。十七世纪末Pontac家族的后人Francois由于没有儿女,去世后红颜容庄落入其妹夫Fumel家族手中。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Fumel家的继承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财产被充公。法国大革命结束后Fumel家的后人又将红颜容庄买回。但不久即出售给当时拿破伦皇朝的外交部长Talleyrand。1836年该庄园由EgeneLarrieu购得。1935年红颜容酒庄又发生了有趣的买卖故事:美国金融家ClarenceDillon因为很喜欢葡萄酒,所以决定去葡萄酒圣地波尔多买一个顶级酒庄。Dillon原来是决定去谈圣达美隆区(St.Emilion)的白马庄。但由于当天下大雨雾又大,天气很寒冷,所以他想找个地方休息整顿一下。结果走进了离城不远的红颜容酒庄,成了酒庄的客人。一谈之下得知业主也有出售酒庄之意,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当场成交。自始,Dillon及其后人一直拥有红颜容酒庄。Dillon的儿子DouglasDillon1953年成为美国驻法大使当然也是酒庄的庄主。Douglas回美后成为肯尼迪政府的财政部长。1967年Douglas的女儿Joan嫁给卢森堡王子,红颜容酒庄成为她的嫁妆,从此由她掌管。王子去世后,红颜容酒庄又跟随Joan于1978转嫁DucdeMorchy。而Morchy就成为了现时红颜容酒庄的董事长。
木桐葡萄酒庄(Mouton)
木桐·罗斯乔德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在波尔多波亚克(Pauillac),那里汇聚了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中的三个。木桐酒庄闻名世界,所以其中文名称也非常多。木桐酒庄最大的特色是她的酒标自从1945年起,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这成为Mouton酒庄的标志之一。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Mouton买齐。木桐的红葡萄酒以赤霞珠葡萄(Cabernet Sauvignon)为主,根据年份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美乐(Merlot) 和味而多(Petit Verdot) 。木桐的酒具有典型的赤霞珠特征,成熟的黑加仑子果味,咖啡、烤木香气,单宁劲道,需在瓶中陈年7-15年方可以饮,是世界顶级收藏酒之一。
澳大利亚
杰卡斯葡萄酒庄
杰卡斯庄园(Jacobs Creek)位于南澳大利亚的巴罗萨产区。杰卡斯的酿酒理念是出产适合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饮用的葡萄酒,只有个别是需要藏酿的,杰卡斯的红白葡萄酒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力,其产品的葡萄品种涵盖常见的红白葡萄,包括梅洛、黑品乐、雷司令、密斯卡岱均可在此找到,所以杰卡斯应该在巴罗萨甚至南澳其他地区拥有多个葡萄园以满足每个葡萄品种的最佳生长环境。超过80%的杰卡斯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诠释了澳洲新世界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辉煌,而在中国大陆,得益于其代理商的大力宣传和较易被接受的品质,杰卡斯早已成为大陆市场家喻户晓的澳洲品牌之一。
奔富酒庄(Penfolds)
利达民酒庄(Lindemans )
玫瑰酒庄(Rosemount)
美国
贝灵哲葡萄酒庄(Beringer)
位于美国加州的纳帕谷葡萄产区。1868年,德国人雅各布.贝灵哲(Jacob Beringer)受加州的阳光和土壤特性吸引,放下在德国的酿酒事业远渡重洋至美国开始葡萄酒酿造事业。纳帕谷的排水能力强的土壤和德国莱茵河谷的很相似,而这里温暖的气候和常年晴朗的天气造就了很好的葡萄种植条件。 Jacob和Frederick兄弟俩1876年,他们创建了Beringer酿酒厂,在酒厂后面山侧面手凿地窖。即使是现在,在里面平均14.4℃的温度,是Beringer酒庄来存放葡萄酒的最理想的场所。 2001年作为历史地区在国家注册为历史景点。
Opus one葡萄酒庄
1979年法国Mouton?Rcihschild——穆顿-罗特希尔德和美国最负盛名的Robert?Mondavi——罗伯特-蒙大维合作,在加州纳帕谷高厂酿酒。它象征着美国酿酒科技、资金、市场及良好的葡萄生长环境将和法国波尔多一流的酿酒文化、品质管理技术结合。菲利普-罗特希尔德曾经以鄙夷的口吻说:美国酒就像可口可乐一样,每种味道都差不多。1971年两人在夏威夷见面时,蒙大维提议共同高厂的合作意向,但男爵仅予以礼貌性的回应。1976年,出于穆顿堡在3年之前晋级波尔多“一等顶级”,菲利普更是意气风发,玩心大起,两人经过一个钟头的会谈,便敲定了合作计划,1979年酒庄(酒厂名为Rokert?Mordavi)正式成立,当年就生产5500箱,总计60000余瓶,每瓶售价50美元。但酒名迟迟未定,最后终于敲定以“第一号作品”——Opus?One为名。
智利:桑塔丽塔酒庄(Santa rita)
蒙特斯酒庄(Montes)
意大利:卓林酒庄(Zonin)
花思爹酒庄(Frescobaldi)
新西兰:新玛丽庄园/酒庄(Villa Maria )
南非:尼德堡酒庄(Nederburg)
阿根廷:诺顿酒庄(Bodega Norton)
暂时就只能找到这些了!!!
葡萄酒鉴——下册(金城出版社),由富隆酒业的CEO沈宇辉先生组织编写的,是关于世界名庄的介绍。
或者在网上进行查找。
外国名人的成功故事
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成功要勇于奋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1:
十年NO,和一个YES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的故事
1822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 · 法拉第在实验室做试验。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找来,想拜他为师。法拉第最终被年轻人的决心打动,让他留下来做助手。
法拉第拿起一个本子,指著一套装备告诉亨利:“我正在研究磁能否产生电,你以后每天给它通上电,然后看清磁针是否会转动,再把结果记录下来。”亨利照着做了半个月,可实验总是失败,他只能在本子上不停地写下“NO”。
一天,亨利不耐烦地对法拉第说:“这事没什么意义!您让我做点别的吧!”法拉第摇头说:“这事很重要,做成了就是重大发现。”亨利又坚持了几天,最后还是溜走了。
1835年,法拉第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称号。一事无成的亨利又来求法拉第收留他。法拉第拒绝道:“这个称号本该属于你。当年我让你做的事,我坚持了10年,终于在电磁学方面有了重大发现。”说完,法拉第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那正是亨利当年用过的。亨利看到,在他记录的十几个“NO”后面,法拉第记下数千个“NO”,最后才是个大大的“YES”。
法拉第说:“只有靠意志和坚持才能实现理想,这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它开时的明艳,却忽视了它奋斗时的坚持和血汗。当法拉第功成名就时,众人钦羡。其实他只是把当年亨利认为无聊的、没有意义的事,坚持做了10年。
法拉第用自己的成功,告诉亨利,也告诉世人:只有靠意志和坚持才能实现理想。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看你是否有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到底的智慧。
2:
穷死的梵高,富死的毕加索
穷人有穷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因为富人会讲故事,而穷人不会。
梵高与毕加索都是天才画家,但毕加索生前就是故事大王,而梵高只会默默作画,他们人生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梵高是穷死的,而毕加索是富死的。
一、穷死的梵高
梵高生前穷愁潦倒,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收入是400法郎……
几个月后梵高就自杀了。
梵高的一生平淡无奇,过著十足的 *** 丝生活;但画作却色彩艳丽,充满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各种想象。
从《星空》到《向日葵》,都表达着梵高内心对自由的极度渴望。除了与卖笑女子厮混,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浇愁了。
贫穷会杀人:梵高疯了!他把自己耳朵割了下来。
在弟弟不再提供给他生活开支的时候,37岁的梵高选择了死亡:最终开枪自杀了。梵高是穷死的。
二、富死的毕加索
相比于梵高,毕加索的人生灿烂辉煌。
在其91岁辞世时,毕加索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数幢豪宅和钜额现金。据测算,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之巨。很显然,毕加索是富死的。
同样是画家,为什么毕加索会如此之富有?原来,毕加索不仅是个绘画天才,也是位营销天才,更是个会讲故事的金钱达人。
三、毕加索是营销天才?
1、故事比画值钱
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都会先办画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故事。讲作品的创作背景,讲作品的创作意图,讲作品相关的故事。
一幅画想要卖得好,先要画得好。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恐怕没人愿意为它付出高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有了这个兴趣,故事就值钱了,故事里的画也就值钱了。这是一种产品“货币化”的过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深谙此道。
如今,价格昂贵的产品无不是有着生动的品牌故事,而且这些品牌故事每天还在被创新地演绎。
2、毕加索也“刷脸”
据说,毕加索出名之后,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为什么?其实,这里面有个小秘密。
当毕加索已经是位声名显赫的画家的时候。如果他用支票购物,得到支票的店主会怎样处理那张支票呢?
毕加索认为,店主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那么小额的一点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着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赶紧装裱收藏起来,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卖出去。
于是,为了不花钱也能购物,毕加索就用支票去结账,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名人“刷脸”。
3、深谙品牌溢价原理
法国波尔多有座属于极其神秘的罗斯查尔德家族的酒庄——木桐·罗斯查尔德酒庄,木桐酒庄出产的高阶葡萄酒享誉世界。
自从1945年以来,木桐酒庄的庄主菲利普·罗斯柴尔德每年都会邀请众多绘画大师来为其设计酒标,其中就包括毕加索,毕加索为其设计了1973年的酒标。但是毕加索并没要酒庄付他钱,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
毕加索认为,这批酒因为贴上了自己设计的酒标,其价值必然会飙升。除了可以留下来自己喝,将来拿出去卖,也一定会有更高的溢价。由此可见,毕加索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理财高手。
4、毕加索玩转社交商业
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这是毕加索的全名,恐怕连毕加索自己也未必记得住。
但这个名字却显示毕加索家族本身就蕴含着的现代商业基因。据说,毕加索家乡的人在起名时,除了会把祖先的名字加进去,还喜欢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友的名字加进去,其真实目的是想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构建诚实可靠的人际关系无比重要。
我们现在说,移动网际网路的本质是社交,移动网际网路时代的商业是社交商业,而社交商业的基础就是互信。可见,毕加索天生具备社交商业的基因。
梵高是穷死的,毕加索是富死的。梵高穷的原因在于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与他人的价值共享,而毕加索生前就实现了品牌溢价。毕加索有言:“我画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肉眼看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