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属于什么茶种,龙井是什么类型的茶

本文目录一览:

龙井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未发酵茶,茶性较凉;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晾晒、揉捻、炒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龙井茶作为绿茶与红茶最大的区别是发酵程度,龙井茶属于不发酵茶,而红茶发酵度达到了70%-80%,所以龙井茶是绿茶。
成品的龙井茶,形状光滑挺直、颜色翠绿鲜嫩,汤汁淡绿清澄,滋味清爽甘甜。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和龙井茶有很大的区别。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龙井属于什么茶种是红茶还是绿茶

龙井茶是属于绿茶,大红袍和普洱是属于红茶
龙井属于绿茶,大红袍和普洱这些才属于红茶
,龙井属于绿茶类茶种,而不是红茶
你好,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属于绿茶。
龙井茶挺好名茶绿茶
龙井茶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绿茶茶种

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

  绿茶类。龙井茶属于绿茶,浙江省特产,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民国后,龙井茶逐渐成为中国名茶之首。龙井茶色翠、形美、香郁、味醇。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

  龙井茶生产可分为三大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杭州产区和龙井茶绍兴产区。

  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的外形扁平光滑、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者嫩栗香。

  龙井茶的种类有群体种(龙井茶最早的品种)、龙井43、平阳特早、浙农117、浙农139、乌牛早。

龙井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首,主要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地区。龙井茶最好选择清明前产的茶叶泡制,冲泡时应该使用75℃的水温,使用开水冲泡会破坏茶叶里面的营养物质。
龙井茶是绿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其中西湖龙井是最具代表性的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首。这种茶主要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地区,历史悠久、色泽翠绿、形状如雀舌一般,因此得名为龙井茶。

而龙井茶叶最好选择清明节前产的茶叶泡制饮用,这种茶也叫做明前茶,不要喝秋季产的龙井茶叶泡制的茶。

泡制龙井茶时不能用开水,应当使用温度为75℃的水冲泡,否则会破坏茶叶里面的营养物质。

龙井属于什么茶

龙井属于绿茶。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具有特色的茶品之一,属于炒青绿茶,常以色绿、香郁、味美、形美著称,素有“天堂瑰宝”、“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龙井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清香味醇,其优异的品质不仅得益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内168平方公里西湖龙井茶区温暖湿润的环境、营养丰富的土壤,优良的龙井茶树品种,还与其严格的采制工艺有关。
龙井的品质分类
1、按采摘时间: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浙江匾志》曾有记载雨前龙井细芽,尤为珍品,民间也有说法“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所以明前茶和雨前茶品质较优,明前茶是指清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美称女儿红。
2、按不同产地:可分为狮、龙、虎、云、梅五个品牌,“狮”字号西湖龙井分布在狮峰山以及周围地区,其中狮峰山所产的西湖龙井质量较优,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狮峰山西湖龙井色泽黄绿、香气持久、滋味醇厚。
3、按感官品质: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其中特级品质较好,一级次之,二三四五级品质逐级递减。

龙井属于什么茶种是红茶还是绿茶

龙井属于绿茶,不发酵茶,龙井茶主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内,龙井茶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三个产区,其中西湖产区核心地带生产的龙井茶称之为西湖龙井,龙井茶不经发酵,成品茶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四大特点。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650-2008 》所示:
龙井茶,就是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采摘的符合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经审〈认〉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茶的茶树鲜叶,按照传统工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
龙井茶的三大产区
1、西湖产区
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在西湖产区范围内采摘的并加工的龙井茶才能有“西湖龙井”之名。即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现辖行政区域为西湖产区。而其中又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简单来说,一级保护区就是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为主的产区。而二级保护区就是以“龙坞、留下镇、转塘镇、周浦镇”为主的产区。
2、钱塘产区
那说回龙井茶,以杭州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所产的龙井茶,就属于钱塘龙井了。
3、越州产区
新昌县,主产大佛龙井茶;嵊州市,主产越乡龙井,属于浙江十大名茶;而以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现辖部分乡镇区域,所产的龙井茶就属于越州龙井了。
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龙井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龙井茶是绿茶。
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强绿,香气浓部,甘醇爽口,形似雀舌,即有“绿、香、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龙井茶得名于龙进,龙并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并原名龙别,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早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练丹。
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估二年(949年)初名报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亚统二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龙井茶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

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未发酵茶,茶性较凉;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晾晒、揉捻、炒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龙井茶作为绿茶与红茶最大的区别是发酵程度,龙井茶属于不发酵茶,而红茶发酵度达到了70%-80%,所以龙井茶是绿茶。
成品的龙井茶,形状光滑挺直、颜色翠绿鲜嫩,汤汁淡绿清澄,滋味清爽甘甜。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和龙井茶有很大的区别。
龙井的特点: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民国后梅家坞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前人们按照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划分龙井茶的质量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解放后,龙井茶在浙江省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品质参差不齐,现在统一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以西湖龙井品质最佳。

龙井是什么类型的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属于浙江省特产,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龙井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其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
龙井茶产地在哪里
1、西湖龙井
杭州西湖是龙井茶主要的产地,有狮、龙、云、虎、梅五大核心产区,它们各自在产地小环境和炒制技巧上略有差异,这导致茶叶品质各具特色。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其余的统称浙江龙井茶。
2、钱塘龙井
钱塘产地的龙井被称为钱塘龙井,主要在杭州市临安、滨江、萧山、余杭、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区域,茶叶品种较多。
3、越州龙井
越州是今天的绍兴市越城区,新昌县、嵊州市、绍兴县、绍兴市的越城区、诸暨市、盘安县、上虞市、东阳市、天台县等地区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统称越州龙井。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