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的寓意和使用方法,公道杯是干什么用的

本文目录一览:

公道杯是干什么用的

公道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具,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茶水的温度和平衡茶汤的口感。现在茶圈比较火的是飞剑公道杯,形状为长圆形或圆形,容量较大。
在泡茶时,公道杯可以将茶汤均匀地分配给每个杯具,确保每个人都能品尝到相同口感的茶汤。同时,由于公道杯的材质和形状设计,它能够很好地保持茶水的温度,使得茶汤更加醇厚、甘甜。
此外,公道杯还具有观赏价值。在倒茶时,可以看到茶汤的颜色和公道杯的美丽花纹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公道杯不仅是实用的泡茶工具,也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茶具。
含义
公道杯,又名茶海,为常见的分茶器具,通常由瓷器制作,也有玻璃材质和紫砂材质等,是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茶器。
分有柄、无柄两种,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出汤、分茶时使用,它能把茶均匀分到每个茶杯中,因此称为“公道”。
公道杯的由来
公道杯分为酒具和茶具两类,最早出现的是应用在饮酒上,是古人对付贪杯者,如果其斟酒超过高度,则会全部漏光。寓意为“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
在辽代和元代就已经有实物,是陶器或瓷器,其锥形可能更早。因喝功夫茶,泡乌龙茶比较讲究,茶具的公道杯大概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传入大陆。
公道杯的作用
一、盛放茶汤,均匀茶汤。
泡茶时需要及时出汤,使茶叶与水分离,避免茶叶泡得过久,滋味过浓;分茶时,如果不使用公道杯,往往每一杯的浓度会有差异,就难免由怠慢客人的嫌疑。
二、兼顾礼仪
避免直接从茶壶往杯中倒的不礼行为。
公道杯的作用
三、适当沉淀茶渣、降温
公道杯还能起到适当沉淀茶渣、降低茶汤温度等作用。通常与茶漏搭配,将茶漏放在公道杯上,这样出汤的同时进一步过滤茶渣,同时也可避免热汤烫嘴。
不同材质的公道杯还有不同的作用,瓷器材质的公道杯,保温效果好,能很好的保持茶汤的色泽和香味;紫砂材质的公道杯,色泽较暗,不能对茶汤起到衬托作用,但能保持茶的真香味;玻璃材质的公道杯,透明度高,能很好的观赏茶汤的色泽。
公道杯的使用讲究
给客人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轻“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
客人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将两泡茶汤混合在一个公道杯里,再给客人斟茶。
用公道杯给客人斟茶时需放低,一方面避免茶香散失;一方面体现恭敬,防止茶水溅出。斟茶时注意不能越物,给右边的客人倒茶应该使用右手,给左侧的客人倒则使用左手。

公道杯是什么,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作用:,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汤浓度。 公道杯也有别称,也有人称之为“茶海”。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
扩展资料: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
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
参考资料:公道杯-百度百科
公道杯又叫茶海、茶盅,公道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起到中和、均匀茶汤的作用。无论泡什么茶,公道杯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公道杯最常见的质地有紫砂、陶瓷、玻璃,大部分有柄,也有无柄的,还有少数带过滤网。
公道杯和滤网的作用
如果选择紫砂质地的公道杯,注意尽量选择里面上白色釉的,这样可以更清晰欣赏茶汤的颜色。瓷制的公道杯种类样式比较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很多人越来越喜欢使用玻璃的公道杯,主要是因为能够清楚、准确地看到茶汤的颜色。选择什么质地的公道杯主要是根据个人喜好,使用时尽量和壶、杯等茶具相配。
选购公道杯时要注意看它在流断水时是否利落,倒水时应可随停随断。
喜茶的人都知道公道杯,可是公道杯是什么呢?公道杯其实是一件盛茶的茶具。公道杯有什么作用呢?通俗来说,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汤浓度。 公道杯也有别称,也有人称之为“茶海”。 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用公道杯盛放、均匀茶汤,也要注意时间,如果长时间泡在壶中会使茶汤苦涩,茶汤过凉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公道杯的质地: 公道杯的质地多种多样,造型各异。主要有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等材质。 公道杯的种类: 按材质,可以分为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玻璃公道杯和白瓷公公道杯使用最为常见。 按实用分,公道杯有带把和不带把的之分,一般建议使用带把的公道杯。也有公道杯带有过滤网的,这种比较实用,内置滤网可以代替过滤网,一个茶具就可以当做两件来使用,既简单又方便。 挑选公道杯的时候最好选用带手柄的,防止烫伤手以及其他部位。 也有很多人听说过公道杯,却不知道公道杯是什么,也不知道公道杯的作用,早在明朝年间,就已经有公道杯的出现,一直流传至今。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此法我认为不可取,因不锈钢本身多少有些异味。至少用于闻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滤器。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明代洪武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当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江西浮梁县,临近的都昌、抚州、丰城、乐平、鄱阳等县的瓷工听到景德镇开办“御窑厂”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景德镇,其中以都昌、抚州的瓷工人数为最多。御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原理
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
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现 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
寓意
“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扩展资料
公道杯传说
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
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贡的艺术珍品“九龙杯 ”,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
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
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使用公道杯的技巧
1、就低勿高
倒茶时高斟会使茶汤的香味散失,泡沫增多,影响茶汤的色与香,最重要的是滚烫的茶水可能会溅出茶杯烫伤他人。
2、厚此薄彼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时,七分满就好,公道杯的作用,是均匀茶汤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在分茶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否则茶少的人可能就会认为你是在轻慢他。
3、及时续杯
茶喝完之后,不续茶,场面会很尴尬,客人一饮而尽,往往是因为十分口渴,这时你就要及时续杯,给客人续的茶,切记不要是冷茶,因为那代表你是在下逐客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道杯

公道杯是什么意思?

一、公道杯其实是一件盛茶的茶具。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汤浓度。 公道杯也有别称,也有人称之为“茶海”。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用公道杯盛放、均匀茶汤,也要注意时间,如果长时间泡在壶中会使茶汤苦涩,茶汤过凉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二、公道杯的质地: 公道杯的质地多种多样,造型各异。主要有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等材质。 公道杯的种类: 按材质,可以分为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玻璃公道杯和白瓷公公道杯使用最为常见。 按实用分,公道杯有带把和不带把的之分,一般建议使用带把的公道杯。
三、也有公道杯带有过滤网的,这种比较实用,内置滤网可以代替过滤网,一个茶具就可以当做两件来使用,既简单又方便。挑选公道杯的时候最好选用带手柄的,防止烫伤手以及其他部位。
扩展资料:
原理:
一、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
二、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
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
四、现 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
五、1982年,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公道杯’轰动日本”的报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睐。现 在,凡是来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公道杯”所倾倒。
参考资料:
公道杯----百度百科

白酒公道杯怎么用?

白酒公道杯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擦干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在给客人倒酒的时候底部有水漏出;2、放低姿态,在给客人倒酒的时候做到弯下身子表示对客人的尊敬;3、酒不可倒满,酒不可倒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规矩,只需要将酒倒到九分满即可。
为什么要用公道杯
公道杯是古代时候人们为了对付贪酒者所发明的杯子,而分道杯的原理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向水杯里注入酒时,若水位低于瓷口不会漏出,而高于瓷口则会在底部全部漏完。

公道杯茶具怎么用

茶具中公道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给每个品茶人。1、准备公道杯,用热水冲洗公道杯。2、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底擦干。3、公道杯手法。4、分杯。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倒至七分满即可。

茶具中公道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给每个品茶人。
1、准备公道杯,用热水冲洗公道杯。

2、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底擦干。

3、公道杯手法。

4、分杯。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倒至七分满即可。

公道杯是一种特制盛酒用的器物,随着茶人的使用和喜爱,公道杯成为了茶席上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公道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公道杯的容积大小要与茶壶或盖碗相配,通常公道杯稍大于盖碗。
泡茶时,为了保证正常冲泡次数中所冲泡的茶汤滋味大体一致,也为了避免茶叶经长时间浸泡后茶浓发苦,应将泡好的茶汤及时倒入公道杯中,以便随时分饮。
公道杯放在茶台底部容易沾水,给客人分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斟茶时如果不小心把茶水洒到茶桌,要及时用茶巾擦干,避免给客人造成麻烦。
公道杯斟茶应尽量靠近杯子,低斟使人感受到更加恭敬,还可以防止茶汤溅出,倒茶的手势更加优雅,让主客双方都感到舒适愉悦。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只倒七分满已经成为茶人的共识,这样主要考虑的是要方便客人喝茶:杯子不会太烫,方便拿起;茶汤适量,不容易洒出来;茶量便于客人小口慢品。
倒茶应由左向右,顺时针斟茶,不可“交叉越物”。所谓“越物”即手从其它茶具上越过,这样容易失手碰倒茶具、沾湿衣袖。“交叉”,即左手给右侧客人倒茶,右手给左侧客人倒茶,这样动作幅度过大,身体容易倾斜,姿态不美观。
及时续茶,当观察到客人的杯子空了之后,要尽快续上。当观察到客人杯子里的茶一直没动,就要观察一下客人是否身体不适,或是泡的茶不合客人胃口。
使用公道杯时,还应注意其他礼仪规范,如尊重客人、保持茶具清洁、避免碰倒茶具等。公道杯作为一件茶器,它折射出来的礼仪规范在其它茶具中也可以适用。

使用公道杯有什么讲究

使用公道杯时,有以下几个讲究需要注意:
公道杯的容积大小要与茶壶或盖碗相配,通常公道杯稍大于盖碗。这是为了确保茶汤能够充分倒入公道杯中,并且不会溢出。
公道杯的作用是均匀茶汤质量和数量,因此待客时,分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这也是对客人的尊重,让每位客人都能品尝到同样质量的茶汤。
公道杯放在茶台底部容易沾水,给客人分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这是为了避免给客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保持茶具的整洁和干燥。
斟茶时,公道杯的杯口尽量靠近杯子,以不会溅出茶汤的高度为宜。这是为了避免茶汤溅出,烫伤客人或者弄脏茶具。
茶只倒七分满,这是茶礼仪中的一个重要规矩。倒茶满七分,是为了方便客人喝茶,避免杯子太烫或者茶汤溢出。
倒茶应由左向右,顺时针斟茶,不可“交叉越物”。这是为了保持动作的优雅和协调,避免碰倒茶具或者给客人造成不适感。
及时续茶,保持茶水温度。当客人的杯子空了之后,要及时续上茶水,而且续的茶切记不要是冷茶。这是为了保持茶水的品质和温度,让客人能够持续品尝到好茶。
总之,使用公道杯时需要注意细节和礼仪规范,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公道杯的使用也能够提高品茶的体验和品质。
摘要:分茶器用来均分茶汤,非常公道,它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泡好茶后,用热水将分茶器烫洗一下,再将过滤网放置于公道杯上,把茶汤倒入到公道杯,再用公道杯给客人斟茶就行了。使用公道杯有一定的讲究,包括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底擦干、用公道杯斟茶时需要放低、倒茶只倒七分满、及时续杯、不可越物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公道杯的使用方法和讲究吧。一、分茶器的使用方法分茶器又称公道杯,是用来分茶的专用茶具,在有客人一起饮茶时,通常会用公道杯来分茶,那么公道杯怎么用呢?1、准备公道杯和过滤网,公道杯有不同材质的,根据自己日常泡茶选择,使用前先将其浸泡在热水里,保持干净整洁。2、用紫砂壶或盖碗泡茶,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用开水冲泡。3、让开水浸泡茶叶1-2分钟,同时用开水再次烫洗一下公道杯。4、将过滤网放置于公道杯上,将茶汤倒入到公道杯,然后再将公道杯里的茶汤分别倒入各位茶友的茶杯中即可。二、使用公道杯有什么讲究使用公道杯是为了把茶汤均分到每个茶杯中,主要是待客时使用的,茶文化对礼仪是很有讲究的,使用公道杯也要注意一些讲究:1、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底擦干给客人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斟茶时如果不小心把茶水洒在外面,要及时用茶巾擦干,避免给客人造成麻烦。2、用公道杯斟茶时需要放低泡茶时讲究“高冲低斟”从茶汤口感的角度考虑,高冲意在激发茶香,而低斟则是为了避免香气散失太多;从对客人的关怀考虑,低斟使人感受到更加恭敬,还可以防止茶汤溅出,倒茶的手势更加优雅,让主客双方都感到舒适愉悦。一般倒茶时公道杯的杯口尽量靠近杯子,以不会溅出茶汤的高度为宜。3、倒茶只倒七分满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只倒七分满,这样杯子不会太烫,方便拿起,而且茶汤适量,不容易洒出来,也便于客人小口慢品。4、及时续杯观察到客人的杯子空了之后,要尽快续上;当观察到客人杯子里的茶一直没动,就要观察一下客人是否身体不适,或是泡的茶不合客人胃口。5、公道杯倒茶时注意不能“越物”越物即手从其他茶具上方越过,用公道杯分茶时,给右边的客人倒茶应该使用右手,给左侧的客人倒茶则使用左手,不可右手拿公道杯给左边的客人倒茶,这样手臂会越过茶壶,不仅容易失手碰倒茶具、衣袖沾湿,也给人不协调不美观的视觉感受。

在盖碗冲泡中茶具有哪些

在盖碗冲泡中茶具有哪些: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巾、茶漏、茶夹、公道杯、茶导、茶宠、品茗杯、闻香杯、盖碗。
No.1主泡器
盖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盖碗有过这样的描述:“盖碗的盖意为天,盖托意为地,盖身意为人。”故又称三才杯,寓意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哲理。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No.2 公道杯
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在元代和辽代,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如今公道杯又被称为茶海、公杯,是茶席上不可或缺的必备茶具之一。
使用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
二来,使用茶壶泡茶时,茶水倒入杯子时容易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浓的现象。而公道杯在此时,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泡茶时,通常将泡茶壶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给客人品饮,保证每个人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
No.3 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来品饮茶和观赏茶汤的专用茶杯。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
品茗杯的选择是有讲究的。选择不相匹配的品茗杯,会破坏了品茶的乐趣。挑选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常言道“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在斟茶时,品茗杯中的茶,应斟入2/3的为宜。
No.4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顾名思义,是六样茶道用具。分别是——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材质较多以竹木为主,在选购时,要看清竹木的纹理。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细菌。收纳到茶筒时,应避免沾水。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样用具,也可放置其他茶艺用品。
茶则:又称为茶勺,用于茶罐量取茶叶,置于茶荷或茶壶时使用。可确保投茶适量,避免因茶叶过多、或过少影响口感。
茶漏:是置入茶时,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在放置茶叶的过程中,起到防止茶叶掉落在主泡器外的作用。
茶匙:又称茶拨,茶匙有两用,一用于清理茶壶中泡过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将茶叶拨入茶壶中。
茶夹:也被称为“茶筷”。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方面,可将茶壶中残留的茶渣夹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清洗茶具时,用夹住茶杯清洗,既防烫又使茶杯不易沾染细菌。
茶针:顾名思义,如针一般细小。一般用于疏通茶壶内的茶渣,以保证茶壶出水流畅,防止壶嘴被茶碎堵住。除此以外,金属茶针还可作为撬取紧压茶(如普洱饼茶、白茶饼茶等)使用。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于置茶时, 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3、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4、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5、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6、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11、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12、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茶具的挑选技巧:
1、茶壶:
选用紫砂或朱泥的制作的茶壶,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
2 、茶盘:
最好用宽,平,竹制茶盘,木制茶盘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茶盘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
3 、茶匙和茶荷:
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4、炉和水壶:
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这是必备的,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会让水质受到影响。
5、茶杯:
白瓷薄壁的最佳,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6、茶罐:
用来储藏茶叶的罐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大家对功夫茶具应该有所了解!

公道杯不可倒入何种液体

公道杯可倒入所有种类液体公道杯,就是将酒或者茶倒入杯中时,液体不能过满,否则就会漏出去,结果就是一滴不剩,什么也喝不到,这就是所谓的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当年景德镇的官员为了讨好朱元璋,集结瓷工之智慧与手艺,制作出了精美的“九龙杯”,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得到后爱不释手,经常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某次宴会上,朱元璋偏心,有意让自己喜爱的几位大臣多喝点,于是在他们的杯中倒满了酒,其他大臣则倒了浅浅的酒。结果那几位被朱元璋有意照顾的大臣反而没喝到,因为那些酒都从杯底漏光了,倒是其他大臣高高兴兴地喝上了御酒。后来朱元璋才知道,原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不然一滴酒也喝不到。于是朱元璋便将这“九龙杯”赐名为“公道杯”,寓意办事讲公道。

公道杯使用的正确方法

1、泡茶时,为了保证正常的冲泡次数中所冲泡的茶汤滋味大体一致,避免茶叶长时间浸在水里,使茶汤太苦太浓,应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内,随时分饮。2、公道杯的容积大小要与壶或盖碗相配,通常公道杯稍大于壶和盖碗。公道杯使用技巧:1、就低勿高。“高山流水”的话,会使茶汤的香味散失,还会导致泡沫增多,影响茶汤的色与香。最重要的,是滚烫的茶汤可能会溅出茶杯,烫伤他人。2、切记不要厚此薄彼。前面说过,公道杯的只要作用,就是均匀茶汤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分茶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否则,茶少的人可能就认为你是在轻慢他。此外,还要记住:酒满敬人,茶满欺客。倒茶,七分满就好。3、及时续杯,保持茶水温度。虽然各种鸡汤常言到:杯子的价值在于它的空。但是你的客人可不会这么想,茶喝完之后你不斟茶,场面就会很尴尬。客人一饮而尽,往往是因为十分口渴,这时你就更要及时续杯。给客人续的茶,切记不要是冷茶,因为那代表你在暗下逐客令。
公道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如下:
1、泡茶时,为了保证正常冲泡次数中所冲泡的茶汤滋味大体一致,也为了避免茶叶经长时间浸泡后茶浓发苦,应将泡好的茶汤及时倒入公道杯中,以便随时分饮。
2、公道杯放在茶台底部容易沾水,给客人分茶时,需要先抹干底部,或把公道杯放在茶巾“蘸”一下,保证杯子干爽清洁,避免底部滴水。
3、斟茶时公道杯的杯口尽量靠近杯子,以不会溅出茶汤的高度为宜,避免茶汤香味散失,还能避免滚烫的茶汤溅出烫伤他人。
3、“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注意倒茶时一般七分满即可!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