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龙舌兰与芦荟的区别
- 2、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是什么
- 3、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
- 4、怎么区别芦荟和龙舌兰?
- 5、芦荟和龙舌兰有什么区别?
- 6、如何区别龙舌兰和芦荟
- 7、龙舌兰和芦荟是一种植物吗
- 8、龙舌兰和芦荟是一种植物吗
- 9、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在哪?
龙舌兰与芦荟的区别
1、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2、叶子不同:龙舌兰的叶子是肉质的;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3、出叶方式不同:龙舌兰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4、刺不同:龙舌兰叶子边缘有钩刺,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
一、龙舌兰
龙舌兰又称龙舌掌、番麻等,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美国热带,中国华南和西南各省区经常栽培,是常见的观赏植物。龙舌兰叶片以莲座式排列,通常为30-40片,有时为50-60片,大型、肉质、倒斗针状线形,长1-2米,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有疏刺,顶部有硬尖刺,暗褐色,长1.5-2.5厘米。龙舌兰圆锥花序大,长达6-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花被管长约1.2厘米,花被裂开长约2.5-3厘米,花被长约2倍,长约5厘米。开花后花序生成的珠芽极少。
二、芦荟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出生的绿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目前分布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易于栽培,兼具花叶观赏植物,深受大众喜爱,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栽培。芦荟茎短,叶近群生或稍二列(幼株),厚汁多,条状披针形,粉绿,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部有几颗小牙,边缘疏生刺状牙。芦荟的花蓉高60-90厘米,不分枝,有时分枝,总花序数十朵花,苞片接近披针形,尖锐,花垂,稀疏排列,淡黄色有红斑,花长约2.5厘米,裂纹前端稍弯曲,蕊片接近等长或稍长,花柱明显伸出外枝。
三、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
1、龙舌兰不同于芦荟科属,龙舌兰属于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2、龙舌兰不同于芦荟的叶片,龙舌兰的叶片虽然是肉质的,但是如果把它的叶片折断的话,里面会有细纹状的筋,汁液不会流出,看起来也不会透明。芦荟叶片折断后没有肌肉,粘性汁液流出,有黄色,肉质部分透明。
3、龙舌兰和芦荟的出叶方式不同,龙舌兰最外面的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地向外长。芦荟从小叶分开,可以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
4、龙舌兰不同于芦荟的刺,龙舌兰叶片边缘有钩刺,硬而尖,叶片顶端有硬而暗褐色的刺。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其刺向两侧生长,而且越向上刺越小。
5、龙舌兰不同于芦荟的花和果,龙舌兰的花序为圆锥形、淡黄绿色,果为椭圆形或球形。芦荟是总花序,从叶丛中生,小花密集,橙色有黄色斑点,盏绿,果实是三角形。
6、龙舌兰与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有毒,切勿误食。芦荟品种除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少数种类外,多数种类只观赏植物,芦荟品种有毒,误食后可能中毒,危及生命安全。
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是什么
龙舌兰叶子是光滑的,芦荟叶子有刺。
一、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二、出叶的方式不相同。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龙舌兰则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
三、刺不相同。芦荟的刺有点软,用手摸一下就可以感觉到,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龙舌兰叶子边缘的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四、花和果不相同。芦荟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龙舌兰的花序则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五、生物分类学上来讲,它们的科属不相同。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龙和舌兰植物形态虽然相似,但是种属分类不同,所含的物质成分差别很大。
四、叶子不相同。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
五、花和果不同。龙舌兰的花序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芦荟则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
注意龙舌兰是有毒的,只能用来观赏,不可食用和药用。当然芦荟品种也只有少数几种如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以及木立芦荟等四到五种可以食用,大多数品种只供观赏。有些芦荟品种比如常见的不夜城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芦荟好,凡是芦荟甚至只是长得像芦荟的植物都拿来食用,一定要分清品种。
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龙舌兰的叶子颜色更灰,叶长可以长到1.7米左右,在将叶子弄断后会有汁液流出,上面还有很多钩刺,不仅很硬还很尖。
芦荟的叶子是草绿色,相对来说比较短,只有15-40厘米长,它被折断后会有黄色的黏液,叶子上会有小刺,不过很小,也不会很硬,非常软。
二、花朵区别 龙舌兰很少开花,花瓣通常是白色,也有浅黄色,它的花序十分高大,在开完花后会结果子。
芦荟的花序不是很高,开出花朵十分密集,它是橙黄色的花瓣,并且还有斑点,花萼是绿色的。
三、叶子生长方式区别 龙舌兰叶子在生长的时候,外侧会包裹着里面的叶子,底部是莲座的形状。
芦荟的叶子属于环状,在刚生长的时候就已经分开了,可以说是分开生长的。
怎么区别芦荟和龙舌兰?
芦荟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的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沿海,大陆干旱地区、印度、西印度群岛也有生长。自古以来就因其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而被称为“植物世界的药房”。据资料记载,4000多年前,芦荟被非洲当地居民当作泻剂使用。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那比鲁斯在查金字塔的木乃伊棺中发现的纸莎草故书中就记载着芦荟的药效,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有关芦荟记载的文字。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开始东征前,先征服了非洲东海岸的苏克拉岛,他用岛上的芦荟为将士们疗伤,命将士内服芦荟,以预防疾病,维持士兵的健康。正是由于亚历山大帝的东征,芦荟在亚洲广泛地流传开了。
我国从唐朝开始,芦荟在医药中的应用已有很多的记载。就连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都记下了自己孩提时患湿疹,经过使用芦荟有显著效果的体验。
通常认为在宋末明初年间,芦荟东渡到了日本。1610年韩国的医书中首次出现芦荟的名字。目前日韩两国对芦荟的研究开发远远领先于我国。在日本,芦荟真正被当作药物使用是在二战之后。人们发现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受到伤害的幸存者,使用芦荟后出现了奇迹,不但治好了伤,而且不留疤痕。近年来,日本专家还发现芦荟可以抑制癌症,具有增强免疫力、防辐射、防心血管病、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功能。
芦荟种类繁多,变异多样,现在估计有400多个品种,但常用的仅有以下几种:
库拉索芦荟(AloeveraL.)一般称为巴巴芦荟,翠叶芦荟 ,又称真芦荟、沙漠百合。它是目前应用在食品、药品和美容方面最广泛的品种,原产于非洲北部地区,现在美洲栽培最多,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海南岛也都有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主要用于提取芦荟原汁、芦荟是中药老芦荟的的原植物。后来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在库拉索芦荟中,又选出不少变种,如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
中华芦荟。中华芦荟也叫斑纹芦荟,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有栽培。中华芦荟和巴巴芦荟十分相似,是巴巴芦荟传入我国后,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变种,对我国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上农大叶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遗传育种研究室从美国引入的巴巴芦荟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幼苗期叶背面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后白斑消失。上农大叶芦荟生长速度快,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盆栽条件下,分蘖能力极弱,主茎不分枝,因此自然繁殖慢。
木立芦荟。木立芦荟主茎明显,外形像直立的树木,由此得名。日本栽种较多,我国东北地区也有栽种。
青鳄芦荟(开普芦荟)。青鳄芦荟原产非洲开普顿地区,又称开普芦荟,也叫好望角芦荟。因为开普芦荟的干块为棕黑色,质地疏松,和库拉索芦荟干块不同,所以被称为新芦荟。
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长可达1.7米,宽20厘米,基部排列成莲座状。叶缘刺最初为棕色,后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长可达3厘米。花梗由莲座中心抽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生长温度为15至25℃。耐旱性极强,要求疏松透水的土壤。龙舌兰原产于美洲,有些种类在原产地要长十年或几十年才能开花,巨大的花序高可达7至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花序,白色或浅黄色的铃状花多达数百朵,花后植株即枯死,所以龙舌兰被称为“世纪植物”。
芦荟和龙舌兰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茎节短,边缘和顶端有刺,叶面有白粉。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样也有很多,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并不难辨别。 一、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二、叶子不同。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较薄而宽,汁液较少,叶片中纤维坚韧,不易折断。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芦荟的叶片较为肥厚,里面多汁液,纤维较弱易断,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三、出叶的方式不同。龙舌兰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四、刺不同。龙舌兰叶子边缘有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 五、花和果不同。龙舌兰的花序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芦荟则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 扩展资料: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又名龙舌掌、番麻,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因其叶片坚挺,四季常青,花黄绿色,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原产地一般要几十年后才开花,开花后母株枯死,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喜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沙质壤。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引种栽培。芦荟(学名:Aloe vera(Haw.)Berg,别名:油葱),单子叶植物纲阿福花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分布于非洲南、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其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花点垂,淡黄色而有红斑;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2]。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喜光,耐半阴。
芦荟和龙舌兰有什么区别?
芦荟是一种植物肉质很厚的植物,而龙舌兰是公园中常见的植物,两种植物长相很相似的,往往有一些人将两种植物混为一谈,龙舌兰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观赏性植物,千万注意不能食用,最容易区别在于龙舌兰和芦荟的叶子和厚度,芦荟的果肉很厚,而龙舌兰就是一般的叶子。从这一点就可以区分了。 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二·外用芦荟鲜叶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芦荟鲜叶的外用简单易行、但易引起过敏甚至留下疤痕。 适宜外用的芦荟品如上农大叶芦荟、中国芦荟、木立芦荟、皂质芦荟都可以取叶应用,其中以上农大叶芦荟最为适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芦荟鲜叶汁内含有一定量的草酸钙和多种植物蛋白质。有一些患者,皮肤特别敏感,在外用新鲜芦荟叶搽抹后,皮肤有痒的感觉或发出红色小疹斑点,一般不会太严重,半天时间就可褪去。遇到皮肤过敏者,可以将芦荟鲜叶汁用冷开水稀释后应用,过敏严重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发现小疹斑点或有痒的感觉,可用温水冲洗,千万不要用手指去抓,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新的感染。 大家都知道了吧,切记不要胡乱猜忌和服用哦,芦荟除了食用外,还有外用做成面膜的,不过,如果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刻停止使用,应该是您的皮肤过敏不适合食用芦荟造成的。
1、叶子
龙舌兰的叶子偏灰一些,叶长可达1.7米,宽20厘米。芦荟的叶子为草绿色,长约15至40厘米,厚有1.5厘米,相对来看,龙舌兰的叶子更长更大。
其次,龙舌兰的叶子虽然呈现肉质状,不过叶子折断后有细筋,不会流出汁液。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没有细筋,会流出黄色的黏性汁液。龙舌兰的叶子上长有钩刺,硬而尖,芦荟叶子上也有小刺,不过比较软。
芦荟:
龙舌兰:
2、花朵
龙舌兰开花不易见,开花时花梗由莲座中心抽出,花序高大,可达7至8米,开花时开白色或浅黄色的铃状花多达数百朵,开花过后会结果椭圆形或球形的果子。
芦荟则是总状花序,开花时花茎自叶丛中抽生,花序不如龙舌兰高,有60至90厘米。花朵密集生长,颜色是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花朵比龙舌兰更大一些。会结三角形的果实并结有许多种子。
芦荟:
龙舌兰:
3、叶子生长方式
龙舌兰叶子在生长时,叶子会层层包裹,最外面的叶子会包着里面的叶子。基部排列成莲座状。芦荟的叶子环状排列,从小叶开始分开,长势比较张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芦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舌兰
如何区别龙舌兰和芦荟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一、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二、叶子不同。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三、出叶的方式不同。龙舌兰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 四、刺不同。龙舌兰叶子边缘有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 五、花和果不同。龙舌兰的花序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芦荟则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延伸阅读:如何区别龙舌兰芦荟本文转载地址:|更多
芦荟和龙舌兰长得比较像,因此也常有人把它们弄混淆,其实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并不难辨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茎节短,边缘和顶端有刺,叶面有白粉。但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很多,列表如下:这是本文配图芦荟和龙舌兰对比
一、叶子不相同。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
二、出叶的方式不相同。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龙舌兰则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
三、刺不相同。芦荟的刺有点软,用手摸一下就可以感觉到,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龙舌兰叶子边缘的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四、花和果不相同。芦荟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龙舌兰的花序则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五、生物分类学上来讲,它们的科属不相同。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龙和舌兰植物形态虽然相似,但是种属分类不同,所含的物质成分差别很大。
注意龙舌兰是有毒的,只能用来观赏,不可食用和药用。当然芦荟品种也只有少数几种如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以及木立芦荟等四到五种可以食用,大多数品种只供观赏。有些芦荟品种比如常见的不夜城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芦荟好,凡是芦荟甚至只是长得像芦荟的植物都拿来食用,一定要分清品种。
龙舌兰和芦荟是一种植物吗
不是。1、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的一种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热带地区。龙舌兰的叶子呈莲座状排列,颜色偏灰,叶长可达1.7米,叶子边缘有钩刺。龙舌兰的花序高大,花瓣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2、芦荟是芦荟科芦荟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芦荟的叶子呈环状排列,颜色为草绿色,叶长一般为15-40厘米。芦荟叶子折断后会流出黄色的黏液,叶子上会有小刺。芦荟的花序不如龙舌兰高,花瓣为橙黄色,并带有斑点,花萼为绿色。
龙舌兰和芦荟是一种植物吗
不是。根据查询百度百科信息显示,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肉植物,而龙舌兰是石蒜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因此两者不是一种植物。龙舌兰,天门冬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不明显,叶为基生呈肉质莲座状,先端具有暗褐色硬尖刺,叶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茎粗壮。
龙舌兰和芦荟的区别在哪?
龙舌兰酒是墨西哥的国酒,被称为墨西哥的灵魂,是在墨西哥开奥运会时,开始变得为世界所知的。该酒是以龙舌兰(agave)为原料经过蒸馏制作而成的一款蒸馏酒。
龙舌兰酒常常用来当做基酒调制各种鸡尾酒,常见的鸡尾酒有特基拉日出、斗牛士、霜冻玛格丽特等。
龙舌兰
龙舌兰又名龙舌掌、番麻等,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引种栽培,为常见的观赏植物。
龙舌兰叶呈莲座式排列,通常30-40枚,有时50-60枚,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长1-2米,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具有疏刺,顶端有1硬尖刺,刺暗褐色,长1.5-2.5厘米。
龙舌兰的圆锥花序大型,长达6-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花被管长约1.2厘米,花被裂片长2.5-3厘米,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
芦荟
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现在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芦荟的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芦荟的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龙舌兰与芦荟的区别
1、龙舌兰与芦荟的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2、龙舌兰与芦荟的叶子不同,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3、龙舌兰与芦荟的出叶的方式不同,龙舌兰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
4、龙舌兰与芦荟的刺不同,龙舌兰叶子边缘有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
5、龙舌兰与芦荟的花和果不同,龙舌兰的花序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芦荟则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
6、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