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烟标收藏册哪里有卖
- 2、收藏的烟标有价值吗?
- 3、自己收藏的烟标哪个网上可以拍卖?
- 4、收藏烟标应该如何收藏和存放(保存)?
- 5、收藏烟标怎么拆
- 6、[父亲是棵好大的树] 爸爸那里好大
- 7、烟标收藏有什么意义?
- 8、烟标的收藏价值有哪些?
- 9、收藏的烟标有价值吗?
- 10、烟标收集
烟标收藏册哪里有卖
淘宝。烟标收藏册通常可以在淘宝APP上购买,淘宝店铺有烟标收藏册的收集和买卖。因此烟标收藏册淘宝app里有卖。烟标是香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烟标,现在许多人已经知道,可是在十多年以前,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
收藏的烟标有价值吗?
烟标的收藏价值
烟标,即香烟商标,记录了历史,折射了社会生活,以丰富的民情风俗反映了文化,产生了烟标文化。这种历史和文化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形成了烟标收藏的独特风景线。
烟标是烟草制品的商标及包装,尽管在一些人看来不起眼,但却吸引了一些人视若珍宝,纷纷收藏起来。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开始收藏烟标,如著名戏曲演员钱化佛。他据说收藏了几千种烟标,并在老上海的大新公司举办过烟标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烟标收藏的代表人物开始浮出水面。江苏无锡的华寿椿先生率先办了一份名为《烟标目录》的刊物,使爱好者从中获得不少收藏知识和烟标信息。然而,“文化大革命”冲击了收藏活动,直到改革开放后,烟标收藏才迎来了盛世之下的民间收藏高潮。
在民间收藏事业的升腾中,中国民间烟标收藏的大军也逐步形成。1980年10月1日,无锡曹爱葆先生首先在上海淮海公园举办了烟标艺术装璜展览,引起了轰动。随后,各地的烟标爱好者开始交流交换烟标,组织联谊活动,热闹非凡的烟标收藏活动拉开了序幕。
烟标收藏的活动
烟标收藏者在各地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包括举办收藏讲座、刊物指导收藏活动、展览展示收藏成果、调剂促进收藏交流、评比促进收藏发展等。这些活动使得烟标收藏逐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烟标收藏的研究
烟标收藏者不仅仅是在收藏保存和欣赏烟标,还开始对烟标进行研究。他们编写了目录,研究了版式的演变以及烟标的起源、变迁、特点等,还创造了一批收藏专用名词。此外,一批专著和图书问世,为丰富烟标史料和扩大收藏鉴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烟标的分类与市场价格的确定
烟标的分类包括老烟标(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和新中国烟标(建国后生产的烟标),以及根据内容等其他标准进行分类。而烟标价格的量定主要考虑稀有度、年代、代表性、证史性和文化性等因素。
总的来说,烟标收藏不仅是一种乐趣,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和传承,通过丰富多彩的收藏活动和研究,烟标展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角。
自己收藏的烟标哪个网上可以拍卖?
7788商城网。根据查询7788商城网显示,7788烟标主要提供烟盒,烟卡,老标,公私合营标,地方国营标,中烟标,文革标等等各种类型烟标的收藏、投资、交易,是国内专业的烟标交易平台。
收藏烟标应该如何收藏和存放(保存)?
烟标一般放入A4文件夹里保存 (A4文件夹一般文具店均有卖价格几元钱一个, 要那种内部有塑料膜可以放A4纸的,一 般一页正反2面各放2枚烟标即可)。
硬烟盒没有拆的3D标,一般 放入抽屉即可,重复的放入纸箱内,闭光保存
重要的是避光,防潮就可以了。。。我也收集烟标。。。可以视频交换烟标吗
QQ719019619
建议拆开收藏, 不过你要有比较好的技术, 没事了多练练, 拆几百个就有经验了
收藏烟标怎么拆
1、首先准备好小刀片。2、其次找到收藏烟,并找到其标签的位置。3、最后使用刀片沿着包装将标签慢慢刮下,即可拆除。
[父亲是棵好大的树] 爸爸那里好大
①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哈尔滨卷烟厂出品的“大绿树”烟标。
②上世纪400年代中国同来烟公司出品的“家庭牌”烟标。
③上世纪50年代康乐烟草公司出品的“老乡牌”烟标。
④上世纪50年代出品的“来归牌”烟标。
湖南卫视推出的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首播以来好评如潮,该档节目通过多个视角,把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演绎得生动感人。著名影视明星林志颖、奥运冠军田亮、国际名模张亮等各路大腕的加盟助阵,更让这档节目星光熠熠、吸引眼球。
我们的文学作品里不乏赞颂母爱的词句,不少歌曲中也充满了慈母亲情,但不惜笔墨来赞美父亲默默付出、为了家庭劳苦的文艺作品却相当匮乏。以父子情为主题的烟标也同样是凤毛麟角。
在笔者的烟标收藏册里,有一枚黑龙江哈尔滨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出品的“大绿树”烟标(图①) 。这枚烟标采用全景画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设计,通版是绵绵青山和苍翠的松树。
每当欣赏这枚“大绿树”烟标时,笔者都会联想到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其实,天底下的父亲都是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为了妻子和儿女而无怨无悔地遮挡着这尘世的风雨霜寒。但当我们从一株柔弱的幼苗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时,有谁会记得我们的父亲那曾经意气风发的帅气模样?还有谁愿意低下头去亲吻父亲那满是皱纹的额头和苍然白发?
最早出现父亲形象的烟标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同来烟公司出品的“家庭牌”烟标(图②) 。在这枚烟标的副版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外出郊游的温馨画面。烟标中那位年轻的父亲身着西装,头戴礼帽,右手还拄着一根代表绅士风度的“文明棍儿” ,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 。娇妻爱子加上优裕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父亲脸上的安闲和喜悦如融融春日午后阳光般温暖灿烂。
“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 ”每当看到上世纪50年代康乐烟草公司出品的“老乡牌”烟标(图③) ,《爸爸去哪儿》主题曲中的这句歌声就会回荡在笔者的耳边。这枚烟标主版上是一位头戴白羊肚手巾、面庞黝黑、白眉白须的农村老父亲形象,副版上还印有“老农健康、乡村快乐”字样。欣赏这枚烟标,您是否也会想起自己年迈的老父亲呢?想起那对为了托举我们追逐太阳而挺立如山的肩,想起那双扶我们一路前行粗糙温暖的手?
上世纪50年代出品的“来归牌”烟标(图④)是一枚政治性很强的烟标。该标没有印制生产厂家名称,只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赠”的字样。该标主版刻画的是一对母子在月圆之夜思念海峡对岸离散的亲人。窗外月圆如画,窗内愁绪百结,那位去台的男人缩小成了一帧薄薄的照片,只能悬挂在墙上和活在这对母子的记忆之中。他应该是位疼惜妻儿的好男人吧!要不,画面上的母子表情怎会这般痛苦和无助?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大树,这个家又怎会是个完整的家?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不管我们身在何方,都请记住《诗经》中的这句诗吧!当我们沉醉迷恋于小家庭的甜蜜温馨时,请记得身在故乡的老母亲倚门翘望子女归来的浑浊双眼,请记得老父亲想儿时蹲在院子里吸着的那袋旱烟。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山高水长,亲情无限。请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早已经被霜雪染白了鬓发,被岁月侵蚀掉了曾有过的锦瑟华年;也因为,我们是他们写下的最美的情书。
烟标收藏有什么意义?
挺有意义的,本人就收藏了从文革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千枚各式烟标,有时拿出来看觉得挺赏心悦目的。
在烟标收藏日益普及的今天,讨论烟标收藏的意义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只有明确其意义,这项活动才能正确开展,烟标收藏的影响才会更大。
讨论烟标收藏的意义,首先应了解烟标的功能,许多收藏爱好者正是对其情有独钟而迷上集标,一发不可收拾。这类集友占烟标收藏爱好者的大多数、他们都能持之以恒,一如即往地收集烟标,是集标队伍的中坚力量。当烟标的功能为更多的集友了解后,相信集标爱好者的阵容会越来越大。
烟标是烟草制品商标的简称,它的首要功能有两个:一为烟草制品的商标,俗称“牌子”;一为烟草制品的包装物,香烟、雪茄、烟丝是被包装在烟标中一同出售的。这两个功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是烟标耐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烟标收藏的目的不是为这两者服务,烟标的生命力将同现在的火花那样,为收藏爱好者不屑。
除了作为香烟的商标和包装之外,烟标还具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并非必需、但客观存在,它们有的是人为制造,有的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些功能使烟标引人入胜,吸引众多的垂青者。只有加强对这些功能的认识,烟标设计才能锦上添花,烟标收藏才会如火如荼。
一、烟标是宣传品 烟标是绝好的宣传品,通过烟标上的文字、画面,既能描绘出祖国山川之秀丽,神州风光之多娇;又能反映出炎黄文化之灿烂,华夏文化之久远。中国烟标属于东方风格,它用一幅幅画面,一行行文字,不但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而且进行包括政治在内的一切宣传,况且烟标还能深入到千家万户,伴人万里行,这些并非其它物品都能做到。
二、烟标是名片 烟标是烟厂的名片,是企业的形象。因为烟标是烟厂设计生产的,烟标的创作过程不仅反映出设计人员的艺术素养,而且也反映有关领导审美情趣。可以这样说,烟标是企业文化的结晶。生产厂家可借烟标反映企业的概况,消费者可通过烟标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情况。
三、烟标是历史的见证 烟标是卷烟工业发展史的写照,烟厂经历的每个阶段,都在烟标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烟标演变的每个过程,都在标面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此外,烟标还是社会发展史的见证,中国近、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许多大事,都在烟标上定格,成为永久的记忆。
四、烟标是百科全书 中国是烟草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卷烟消费大国,烟厂数量多,烟标的品种更多。相对于邮票等其它收藏品而言,烟标的发行不受控制,设计只要不违法,可以随心所欲,所以烟标的知识容量很大,包罗万象。只要细心寻觅,总能找到各人所需的知识,因此它更值得爱好者品玩。
应该说,烟标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人还可以进一步发掘。但以上的讨论表明,由于烟标的内涵丰富,导致许多人为它倾倒,梦寐以求将它们收藏入册,收集的意义不言自明。
这里,我们想再强调几点:
其一,应重视烟标的艺术性
烟标是集众多艺术之大成的艺术品,但和邮票、钱币、磁卡等藏品不同,它不是有价物品,又非国家发行,所以增值潜力不大,炒的人不多。指望收集烟标能发财致富,不太现实。鉴于此,若报着投机心理收藏烟标者,我们奉劝要谨慎从事。只有酷爱收藏并重视烟标文化底蕴、艺术价值的人,才会在集标中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
其二,应重视烟标的知识性
烟标拥有丰富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烟标收藏才会妙趣横生,其乐无穷。许多集友收集烟标的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既然是丰富,就应该对烟标涉及的知识予以了解,这不但有益于烟标的分类整理,而且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其三,应重视烟标的史料性
烟标和许多物品一样,是历史的记事册。但它又有别于其它物品,因为它和烟草工业息息相关:从烟标上的厂名,可以窥视卷烟工业发展的历程;从烟标上的标名和图案,可以摸清商标演变的脉络;从烟标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国家和社会对烟草行业重视的程度;从烟标上的内容,可以折射时代的气息……如果有心人在收集烟标的同时,能够关注烟标的史料价值,烟标收藏定能更上一层楼。
其四,应重视烟标的趣味性
烟标和其它收藏品的区别在于:它的烟型、档次、规格、版式、材料、包装形式等往往不同,导致烟标品种复杂,花样繁多;既有平面的,又有立体的;既有纸质的,又有其它材料……。且中国的烟厂分布在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设计风格造就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构思,使烟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以上这四性,是集标的基础,是烟标收藏意义之所在。中国的烟标不计其数,具有得天独厚的集标条件,只要有心收藏,烟标比比皆是。虽然烟标收藏是业余爱好,不分对象,不分年龄,但如果不明确其意义、如此大好条件往往被束之高阁。就是参加集标活动,也容易昙花一现,朝秦暮楚。我们欢迎大家都喜爱烟标收藏活动,我们更对理解烟标收藏的意义,为这项活动做出过贡献的集友表示深深的敬意!
烟标的收藏价值有哪些?
从收藏的角度讲,历史久远的东西和存世量少的东西为稀罕之物。那么,建国初期的烟标,仍然不失为烟标收藏中的佼佼者。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时期,曾有国营中华烟草公司和公营新中烟厂出品的“飞马牌”、“东华牌”,分别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加生产,支援前线”16个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大运烟草公司的“抗美牌”,在烟标牌名的左右两侧分别写上“打垮美帝粉碎侵略阴谋,发展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字样,中国福新烟公司的“勇士牌”,也以“抗美援朝立大功,全国全家都光荣”的宣传性文字,表达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决心。
20世纪60年代初,面临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号召克服困难,增产节约,烟标上也及时以“响应号召,增产节约,提高品质,简化包装”、“为顾客打算,为人民服务”等文字。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此时的烟标上,同样反映了历史的变更。烟标包装上的文字,从早期的广告型型转变为说明型、纪念型。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烟标,就牌名图案设计而言,除了商标和包装功能外,更具知识性、艺术性和欣赏性。早期的烟标设计,除了牌名、图案、厂名、烟支数外,大概多余的东西是不会再考虑上去的。
南京卷烟厂“金陵十二钗”烟标,12枚一套,由名家刘旦宅作画、周汝昌作诗、陈大羽篆书,逼真地再现了黛玉葬花、妙玉奉茶、迎春诵经、探春结社、元春省亲、惜春描图、宝钗扑蝶、湘云拾麟、凤姐设局、可卿春困、李纨课子、巧组纺织这《红楼梦》人物十二群钗的艺术丰姿。
全套烟标以高超的国画艺术和美妙绝伦的七言律诗,塑造了富有典型性格的红楼人物,极富民族色彩,成功地刻画了这一艺术题材。难得十二钗烟标的艺术设计,受到了消费者和收藏界的高度重视。
“万春楼”烟标则表现了三国中的10位代表人物,由吕布、貂蝉、曹操、司马懿、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所组成。烟标上的一段文字:“万春楼,坐落于四川南充西山。据考,西晋陈寿在此写下了举世瞩目的史书《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脍炙人口,其人物、其韬略计谋,令人拍案叫绝!实乃当今学习借鉴之本也。”十分精炼地点出了主题。
以脸谱形式记录古典人物的“脸谱”牌套标,介绍了张飞、孙悟空、典韦、窦尔墩、关羽5位人物及其谱式,其中张飞的烟标说明:“《芦花荡》戏中张飞奉诸葛亮之命,假扮渔夫,预伏芦花荡,向周瑜领兵到来,突击阻挡,擒而纵之。一名《三气周瑜》,张飞‘十字门’谱式。”这番旁白,将张飞的使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套烟标又介绍了京剧《闹天宫》、《古城会》、《战宛城》等,可谓为国剧的振兴做了宣传,又为烟标中的脸谱专题填补了空白。
成套烟标的产生,表现了卷烟推销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旅游景地推出如“青岛美”、“西湖”、“隆中”、“长江旅游”等风景套标,设计者将大自然赋予的美移至这方寸之中,再辅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说明。这种既积极推销产品,又宣传旅游文化的手法,受到中外爱好者的欢迎。
不但我国有套标,国外也有上乘之作。仅日本的观光烟标中,就有许多是套标。东欧诸国,尤其是前苏联生产过许多内容丰富的套标,宣传各加盟共和国的风土人情。西方的烟草大国也有套标问世,精美的印刷,精心的设计,为烟标文化增色不少。套标魅力在于:我国的烟厂众多,题材广泛,可供雅俗共赏。其收藏价值在于设计精巧,选题上品,又属稀少产品,成为收藏追求的目标。
单枚烟标的设计,如“一品梅”、“东渡”、“徐霞客”等,也以简练的文字说明,画龙点睛般地介绍了“位至一品”的周恩来“举世一品”的道德风范。“鉴真大师8世纪中叶经张家港东渡日本”的壮举以及“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历史贡献。烟标的妙趣横生,离不开其知识性和艺术性。
1.历史价值:烟标历史的一种记载,具有非常重要的收藏价值;2.文化价值:烟标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特点,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3.艺术价值:烟标在设计和制作上都融入了一定的艺术元素,成为了一种小型艺术品,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收藏价值:由于烟标数量有限,且因市场需求,很多烟标已经绝版,因此烟标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5.投资价值:由于烟标的稀缺性和市场需求,它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成为一种投资渠道。
收藏的烟标有价值吗?
一个人的爱好应该是有意义的.
没有
烟标有收藏价值!香烟盒—即香烟商标,简称:烟标。
香烟商标在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作依据,记录了历史,折射了社会生活,以丰富的民情风俗反映了文化,产生了很有价值的烟标文化。
正是烟标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仍大俗太雅,吸引子无数收藏爱好者。在民间收藏热浪的推动下,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烟标收藏的风景线。
烟标为何物?烟草制品的商标及包装物也。凡是有吸烟者的地方,都可毫不费力地收到被人不屑一顾的烟纸盒。偏偏也是,就有人喜欢这种充满情趣的东西,视若宝贝,收藏起来。可见,每一品类的藏品都有其收藏者自认为的各种价值,藏品没有高低贵贱及雅俗之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儿故起了——
烟标收藏的梦
一本著名“补白大王”郑逸梅撰的《三十年来之上海》,(注:所称“三十年来”,是指1946年前的三十年而言)记叙了老上海著名戏曲演员钱化佛的口述,其中有一篇为“香烟盒壳之集藏”。这位钱先生便是烟标收藏的先行者。可惜,在那个年代,“集藏香烟盒壳,这是鄙人的独门生意,简直找不到第二个同志”,但是“那些香烟盒壳,五光十色,非常美丽”。可见由于烟标的美丽而吸引了钱化佛为之收藏的兴趣。据说他收藏了几千种烟标,并在老上海的大新公司举办过烟标展览。
钱化佛先生收藏烟标的这种“独门生意”,自觉和不自觉的,之后却是大有人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烟标收藏的代表人物开始浮出水面。江苏无锡的华寿椿先生,率先于1964年办了一份名为《烟标目录》的刊物,使爱好者从中获得不少收藏知识和烟标信息,此刊的集友广告,把烟标集友逐渐汇聚起来。南京沈梦笔先生在“漫话烟标”的文章中介绍了当时的集标情况,他以为“烟标须一枚枚收集起来,能集到五千种已属不易,越万关尚未闻之”。但是,“偶得一枚称心满意之标,如获似宝,爱不释手之乐趣,决非局外人所能领略哉”!
但是,当时的收藏毕竟不成气候,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人们不可能再把心思放到玩收藏上。在“玩物丧志”旧思想的指斥下,烟标收藏的星火终究还是没有被点燃。然而,我国的改革开放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收藏者迎来了盛世之下的民间收藏高潮。在民间收藏事业的升腾中,开始了——
烟标收藏的兴趣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收藏黄金岁月,但是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所谓收藏都是达官贵人这些有钱人的雅事,同普通老百姓毫无千系。即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私人收藏也被祝为一种奢侈,涉足收藏者少之又少。好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人们生活安定而富裕,时逢盛世,真正让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走近收藏。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民间收藏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的古玩、字画、陶瓷乃至钱币、邮票、火花和烟标等一些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物品,都成了收藏的项目和发展的方向。一个火红的收藏年代开始形成,如今的收藏高潮,其质的变化就是民间性,参与收藏的人群在数量上的众多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民间收藏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
正是在收藏大浪的强势带动下,中国民间烟标收藏的大军也逐步形成。1980年10月1日,无锡曹爱葆先生首先在上海淮海公园举办了烟标艺术装璜展览,在收藏界引起了轰鸣。苏州张家伟先生同国外交流联系,收藏了大量外国烟标,他还编写了《世界烟标集翠》等书藉。各地的烟标爱好者闻风而动,开始交流交换烟标,互通有无,组织联宜活动等等,热闹非凡的烟标收藏活动拉开了序幕。
基于江南一带的烟标收藏基础,令收藏活动十分健康地展开。据有关资料载,南京的集标活动盛况空前,门庭若市,多时达数百之众。为顺应收藏潮流,中国烟标收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收藏组织——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成立,时间定格在一九八五年元月,成为烟标收藏界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之后,大江南北有了众多的烟标收藏团体,从此有规模的收藏活动开始了。这些组织举办烟标艺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讨论,进行市场调剂拍卖,将有声有色的烟标收藏推向了整个社会,中国民间收藏烟标的梦榻真正实现了。为了进一步实践收藏,让我们去领略如何开展——
烟标收藏的活动
早于1985年之前,烟标收藏者势单力薄,在社会上的影响面甚小。有了收藏组织,形成了一股骨干力量,他们为烟标收藏摇旗呐喊,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二十年来,烟标收藏的文化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认识和接受,这归功于收臧组织的力量和指导作用,各地的收藏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以不同形式进行收藏讲座;以刊物指导收藏活动:以展览展示收藏成果,以调剂促进收藏交流;以评比促进收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出现了300种之多的民间烟标刊物;收藏者在各地报刊书籍上发表烟标文章3000篇:出版烟标专题近30部;举办全国民间烟标文化交流节9届;参与全国性的烟标博览会、交流会、精品展等近10次;举办不同形式的个人烟标展200余次……还有更多的收藏者接受媒体采访不计其数,更有收藏中的佼佼者走进了电视画面和电台的直播间,面向观众,听众演讲烟标收藏的知识和趣闻。较有影响力的《东北烟标》民刊,在2001年还评选了烟标收藏界历史上的“百强收藏家”、“百佳集友”和“二十佳烟刊”。第七届烟标文化节在无锡举行,除举办首届全国专题烟标收藏展览外,还进行了烟标文化学术论文研讨会,并授于一定数量的烟标收藏家光荣称号。
1997年5月,第一届中国烟标文化节由扬州烟标收藏协会成功举办。文化节的倡始人为江苏的王安珠先生及各地烟标协会的收藏元老,他们为促进烟标收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每年一次的烟标节已分别在太原、哈尔滨、天津、宁波、无锡、北京和武汉等地举办了九届,昆明获得了第十届的举办权。烟标文化节通过收藏者面对面的交流,缩短了距离,促进了情意,增加了藏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烟标收藏者纷纷反映,烟标的节日吸引人,烟标的世界很精彩。
2001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烟标、火花精品展,烟标界精稀藏品凸现了独特的魅力。早期烟标经历了悠久年代的跨越,经典品牌显示了珍贵的历史价值;初期烟标具有明显的历史写实特点和艺术的民族特色;“简装”和“语录”专题烟标独具特色,前者曾在新中国烟草史上作为代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国人民勤俭建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后者则具有史料研究价值;旅游观光套标可见风光独秀的名胜;博学有东北地区的初期专集,一展“白山黑水”的瑰丽风景……。
在这些年的大型烟标活动中,烟标拍卖成为重头戏,从而引发了烟标投资的热潮。参与拍卖的标品大多为早中期的精品,由于时间的流逝,这些烟标存世量较少,已难以寻觅,往往成为竞拍的中J山。随着收藏活动的深入,拍卖市场则体现出烟标的经济价值,今年来,拍卖交易额十分可观。
由中国烟草学会等组织举办的烟标博览会,更吸引了民间收藏者的参与,通过展示烟标收藏成果,进行学术研讨,更多的民间收藏者站到了更高层次的领奖台上。
烟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收藏活动,烟标展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角。其中最为可喜的是,不少收藏者从单纯的收藏转化为更高地境界,他们热衷于——
烟标收藏的研究
收藏烟标是一种乐趣,但是收与藏毕竟留停在收藏保存和孤芳自赏的阶段。经过长期收藏,一部分爱好者对烟标的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史料性等特征有了认识,在鉴赏研究中将烟标收藏实践上开到一个新高度。
烟标收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始终成为民间收藏永不衰败的生命力。研究烟标,既可以了解烟草工业的发展史,又可以探索民族文化在烟标中的体现。收藏者在对烟标的整理分类过程中,编写了目录,研究了版式的演变以及烟标的起源、变迁、特点等,还创造了一批收藏专用名词。收藏者编著的烟标、鉴赏指南、文化图鉴、图谱等图书和一大批收藏文章见诸报端,为丰富烟标史料和扩大收藏鉴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收藏实践中,烟标收藏界出现了一批学者型的收藏家,他们著书立说,呼吁建立与发展“烟标收藏学”,为收藏的基础与理论提供重要的依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由收藏者策划并提供烟标原件的大型图书《中国早期烟标集》始,《中国烟标文化图鉴》、《中外烟标套标集翠》、《烟标收藏与鉴赏》等一批专著先后问世,江苏扬州烟标收藏协会和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整理编集了《听装纸质烟标图录》和《语录烟标集》,由收藏者参与编集的烟草企业烟标图集有《江苏烟标史册》、《上海烟标集》、《哈尔滨百年烟标荟翠》等。这些专著的产生,可以认定为是收藏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收藏者对烟标文化作出的积极贡献。
很多收藏者积极收集史料,对烟标的研究多有独列之处。如《烟标收藏入门》、《中国卷烟商标目录》、《烟标简明收藏手册》等,都是指导烟标收藏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受到欢迎。还有一本《烟标收藏大全》,网罗了名词图解、论文选登、烟标目录、烟厂概况、收藏事记等等,详详大观,不失为烟标收藏集大成的专用图书,令人感叹。
烟标的分类与市场价格的确定
一、烟标的发展
烟标是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烟标和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品。
最早的烟标是舶来品,而PINHEAD(品海)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舶来品之一。舶来品烟标设计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船,如约翰公司的“快船”牌、大英公司的“帆船”牌和“沙船”牌、花旗公司的“快速舰”牌等。
随着香烟的进入,华商烟标逐渐兴起,同时受到了国民的喜爱,民族色彩、爱国主义、民族文化始终是华商烟标表现的主题。如北洋烟草公司的“龙珠”牌。上海三星烟公司生产的“三星”牌,正版为福禄寿三个人物造型,副版用福禄寿三个篆字作装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白鹤”、“喜鹊”、“长城”等都备受人们喜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完成对旧标改造的同时还推出了很多新的烟标,比如“中华”、“飞马”、“解放”、“民主”、“幸福”等,同时还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比如印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还引进了很多外国香烟,如555、KENT、Marlboro等。
二、烟标的分类
除了按照形状区分,在收藏界又分为老烟标(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和新中国烟标(建国后生产的烟标),其中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之前(1950年-1963年之间)所生产的烟标又称为“早期标”。
另外还可以根据内容区分,以及一些其他标准区分。
三、烟标价格的量定
稀有度:指烟标存市量的多少,越多价格越低,这也是量定烟标价格的首要因素。中国茂生洋行(美国)生产的“铜鼓”牌、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生产的“龙球”牌、北京大象烟草公司生产的“大象”牌都已经是稀世罕见的烟标了。
年代:烟标年代的近与远要参考其他几项因素,如解放前“大前门”十支卡标参考价格在60-150元之间,50年代末“恒大”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纪念标参考价格在200-400元之间。
代表性:此烟标在家族中是否代表某一时期,或某一品类或某一国家、地区等等。但代表性只是一个考虑因素,不能作为评定价格的唯一因素。
证史性:烟标能够证明、证实某件史事或某段历史事实,可证史者价优。比如上海三兴烟草公司为纪念孙中山生产的“大中山”烟标,参考价就在4000-8000元之间。
文化性:主要是指烟标在烟草文化中的作用。比如解放初期上海生产的“老刀”牌烟标上明确说明将“老刀”改为“劳动”,这就体现了烟标的文化载体作用。
烟标收集
我有千八百个烟标,要早期的解放钱的,文革的有价值,一般就一两块钱
烟标有好多种、不知你要那些
烟标,即卷烟商标。
中国烟标的分类
先让我们来看看烟标收藏的一些专用名词~~~
【老标】指的是建国以前的烟标。
【早期标】指的是建国以后至“中烟标”之前着段时期的烟标。包含“公私合营”、“地方国营”烟标。
【公私合营标】厂名前加“公私合营”几个字的烟标。
【地方国营标】厂名前加“地方国营”几个字的烟标。
【中烟标】 指的是烟标上没有厂名,只印有“中国烟草工业公私出品”字样的烟标。
【文革标】 指的是文革时期出品的、带有文革气息的烟标。
【下马厂标】 指的是烟厂已经下马的烟标。
【三无标】 指的是烟标上无R、无焦油、无过滤嘴的烟标。
【警句标】 指的是烟标上印有“吸烟有害”一类警句的烟标。
【条码标】 指的是烟标上印有商品信息代码的烟标。
【套标】 指的是二枚以上,且烟标间主题相同,设计风格相同,标型相同,标名上的厂名、标册、烟支、烟型、含焦、警句、条码等诸要素均相同的成 套烟标。
【色套标】 指的是二枚以上,烟标上的图案及文字的安排也完全相同,仅底色不同的套标。
【纪念标】 指的是为某一事件而专门印制的,有时间限制的,含有纪念文字或图案的烟标。
【亚运标】 指的是在标面上印有九O年第11届亚运会会徽、吉祥物或 有关文字的烟标。
【百年标】 指的是为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特制的烟标。
【国庆标 】 指的是印有庆祝国庆周年纪念字样和标识的烟标。
【观光纪念标】指的是含有参观或游览某名胜纪念字样的烟标,也叫旅游纪念标。
【试制标】 指的是烟标上印有“试制”或“试制品”的烟标。但“试机标”不是“试制标”。
【白皮标】 指的是印在白纸上,标面没有底色,只有文字的烟标。
【过渡标】 指的是标面上印有敬告消费者“本商标是临时过渡,新的商标即将代替本商标”的烟标。
【大路标】 指的是常见的,人人都拥有的,复品叫多的普通烟标。
【联营标】 指的是两家烟厂或不同的单位联合生产,并在标面上注明有关字样的烟标。
【双面标】 指的是烟标的正反两面都印有商标名称的烟标。
【外标】 泛指外国烟标的简称。介绍完了分类,就来欣赏一下这些烟标吧~~~
【纸听标】顾名思义,就是听装烟的烟标啦
如收藏可根据以上介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