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栀子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1、清心除烦功效:栀子可入心经,具有清心火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心烦意燥、心神不宁、谵语、惊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2、清肝明目功效:栀子还可入肝经,具有促进肝脏排毒的作用,而且还可平肝火,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部疲劳、近视等症状。
3、消肿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4、禁忌:脾虚便溏者禁用。

栀子功效与作用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栀子功效与作用介绍

1、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发热引起的躁动。能清除邪火,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
2、可用于治疗温病热扰引起的躁动和抑郁。在高热烦躁的情况下,栀子可与黄芩合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肝火肿痛。对于肺热咽痛咳嗽,栀子可与黄连、桔梗配伍。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栀子有着泻火解毒、清肝明目等各种功效,对于因为肝胆上火造成的疾病或者是眼部不适的问题等都能够起到治疗效果。栀子是一种性寒的中药材,所以还有着凉血止血的功效,能够用于治疗血热妄行等出血的情况。而且栀子还有着泻心火、除心烦等各种功效。能够镇静神经,安定心神等。对于人体因为病火旺盛而导致的高热烦躁等现象,也是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的。
2、作用。栀子有着寒能清热、清热利湿等作用。栀子水能够促进人体的胆汁分泌,对于人胆囊有着非常明显的收缩作用,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体内淋巴液中的胆红素,提高消化能力。栀子含有一种名为栀子苷的物质,有着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胰胆的流量。将栀子捣碎将其敷在人体伤口上的话,还有着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在平时如果遇到挫伤扭痛等问题的话,那么便可用栀子来缓解疼痛。
3、禁忌。栀子在使用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禁忌的。栀子是一种性寒的药材,所以脾胃虚弱且容易受寒的人群是不宜食用的。然后如果有着腹泻便溏现象的人群也是要忌食的,否则极易加重病情。因此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不宜食用栀子。我们在食用栀子的时候,最好是能够与一些性温的食物同食,这样既能够发挥栀子的功效,又能够避免身体受到寒气的侵袭,导致身体受寒。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1 泻火除烦 栀子苦寒清降,能够清泻人体全身上下之火邪,因而可泻心火而清心除烦,可以治疗心烦、燥扰不宁等不适。还可以用来治疗热病火毒炽盛而表现出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病症。

2 清热利湿 栀子苦寒能燥湿,寒能清热,并且善于清利下焦肝胆湿热,可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湿热黄疸症状;此外,栀子能够清利下焦湿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可用来治疗血淋、热淋涩痛等小便不适症状。

3 凉血解毒 栀子性寒,能够清热凉血止血,因此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症状,如血热吐血、衄血等症。

4 清肝明目 栀子能够泻火解毒,清肝火以明目,可治疗肝胆火热上攻所导致的目赤肿痛等眼部不适病症。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痛,还能降三高

中医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镇静
科学研究表明,栀子可以使自发活动减少闭目、低头、肌肉松弛,并能对抗戊四氮的惊厥,说明栀子有着镇静的作用。
2、化痰止咳

栀子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3、凉血止痛
栀子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
4、利胆退黄
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并能明显减少血液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5、降血压
栀子含有多种酸类物质,针对人体可起到促进胆汁分泌、镇静、降压的作用。三高人士服用栀子可以缓解病情。
1、超量使用可致头昏、心悸、腹痛、恶心、呕吐、小便量多,全身乏力、出冷汗、头晕目眩不能站立,继则昏迷。
2、脾胃虚寒或便溏食少者忌用。病邪在表及虚火上升所致的咽痛、头痛者忌用。
3、孕妇慎用。
泻火清肝,凉血降压——栀子茶
材料:绿茶、栀子各30克。
做法:加水适量(800 1000毫升),煎浓汁1碗(400 500毫升)。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温服。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等。
清热解烦,止吐——栀子豉汤
材料:豆豉10克,栀子10克。
做法:锅内加水750毫升,先煮栀子,得500毫升药液,再入豆豉,煮取300毫升,去渣,备用。
注意:本品可止吐,对食道炎、胃炎有一定的效果。一日两次,每次一剂,先温服一次,待吐止后再服。
清热泻脾,除烦润燥——灯心草栀子粥
材料粳米30克,灯心草6克,栀子3克,熟石青粉(食用)10克。先煎煮石青、山栀子、灯心草,久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舒肝理气,清热泻火——香附栀子粥
材料: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清热凉血,除烦止渴——栀子仁枸杞粥
材料:栀子仁10克,鲜藕6克,白茅根30克,枸杞子40克,粳米130克。
做法:将栀子仁、藕节、白茅根、枸杞子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加水煮煎药汁。粳米下锅,下入药汁、清水,烧沸,小火煮烂成稀粥,可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
清热泻脾,除烦润燥——栀子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栀子仁5克。
做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用粳米煮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仁末稍煮即成。
注意:本品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泄泻者忌用。

栀子泡茶的作用与功效-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泡茶的作用与功效-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的知识,欢迎阅读。
  栀子泡茶的作用与功效
  1、治疗热病心烦
  栀子泡茶服用后具有清热除烦的作用,对于多种热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一些发热、胸闷和心烦的情况疗效最佳。
  2、化痰止咳
  栀子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因此,栀子泡茶可有效化痰止咳。
  3、宽肠通便
  栀子含有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预防痔疮的发作和直肠癌瘤的发生。因此, 常喝栀子茶可宽肠通便。
  4、治疗湿热黄疸
  栀子服用后具有清利下焦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些肝胆湿热所导致的疾病疗效都非常的好。栀子泡茶喝的功效还包括了治疗湿热黄疸,这种黄疸出现的原因就是由于身体富有湿热,并且小便也会出现短赤的情况。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将栀子直接泡茶服用。
  栀子怎么泡茶
  将栀子置于容器中,以90℃以上的热水直接冲泡,这样香气及精华方可渗出。此法会使茶散发出来的香味随水温由热转温的变化而变化多端,但香味消散的也较快。所以,用此法冲泡的茶最好能尽快饮用,以免浸泡过度而产生苦涩味。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1、凉血止血
  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2、泻火除烦
  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3、泄热利湿
  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栀子的禁忌
  1、脾虚便溏者忌服。
  2、《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的治疗药方
  1、治湿热黄疸
  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 水煎,日分三次服。 (《广西中草药》)
  2、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3、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 煎服。 (《闽东本草》)
  4、治小便不通
  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 (《普济方》)
  5、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6、治热水肿
  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 细切,水煎服。 (《丹溪心法》)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其能制成10%及50%两种煎剂,每天3次饭后服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因此能治黄疸型肝炎,以及对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都具有一定疗效。
  2、治疗扭挫伤,对扭伤肿痛有显著疗效
  (1)栀子适量研末,加醋、茨粉,共煮成糊,封患处。
  (2)栀子适量研末,加生地,捶烂,封患处。
  (3)栀子适量研末,加面粉煮成糊,封患处。
  (4)栀子适量研末,调酒敷患处。
  (5)栀子根、大黄各适量研末,调酒精敷患处一般3~5天更换1次,如肿胀明显可隔天更换1次。但要注意的是骨折者不宜使用,脱臼者应先整复后再用,如有肢体麻痹,应配合理疗及针灸治疗。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30小时,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2.5天;血肿吸收时间平均为7.8天;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1天。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栀子有哪些功效

1、栀子属于清热药物一种,性味为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烦闷,本品苦寒清降,清泄三焦火邪,有清心除烦之效。
2、用于温热病,邪热客心,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等症。常与淡豆豉配伍,以宣泄邪热,解郁除烦;若火毒炽盛,高热烦躁,三焦俱热者,又常与黄芩、黄连、黄柏等药物配伍同用。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5 解毒消疮 栀子能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疗热毒疮疡,红肿热痛等病症。

6 消肿止痛 栀子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可用于治疗扭挫伤痛,可用于生栀子粉于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7 治病保健 1、栀子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明显的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等病毒的致病细胞病变作用。
2、栀子有保肝利胆的作用,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及胆红素排泄、降低血中胆红素;其水煎液能够降低胰淀粉酶、促进胰腺分泌、增强胰腺炎是胰腺细胞的抗病能力、显著地增加正常肝血流量。
3、栀子还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镇静催眠,降血压等作用。

8 栀子的使用禁忌 1、栀子性味苦寒,容易伤人脾胃,因此脾虚便溏者需要谨慎使用。
2、《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1、栀子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它可以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可以用于泌尿系感染以及上火的症状,如眼睛红肿。吐血、尿血、外伤等,都可以通过栀子进行治疗。
2、栀子对于清心火效果非常理想,特别是受到情绪影响导致入睡困难、胸闷,出现烦躁的症状,都可以通过行为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3、栀子属于寒性,它的禁忌主要体现在过寒的栀子容易损伤脾胃,所以对于脾胃有寒邪的患者禁忌应用。栀子会造成女性的生理期出现问题,它过于寒性,会导致月经异常,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所以这些患者都应避免应用栀子。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