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凤凰单丛茶制作流程
- 2、凤凰单丛茶制作工艺
- 3、凤凰单丛茶制茶工艺
- 4、凤凰单丛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 5、单丛茶是如何做的 凤凰单丛茶制作步骤
- 6、凤凰单枞茶的制作方法
- 7、凤凰单丛茶怎样做法
- 8、凤凰单枞茶的采制工艺
- 9、凤凰单枞属于什么茶系列,凤凰单枞茶叶制作过程
凤凰单丛茶制作流程
1.摘采新鲜茶叶:选用春季采摘鲜嫩茶芽作为原材料;2.萎凋:将新鲜茶叶摆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进行萎凋,让茶叶的水分逐渐减少;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其细胞内的物质挤出变革茶叶形状;4.发酵:揉捻后茶叶放入发酵房中进行发酵,让茶叶的颜色、香味、口感得到改善;5.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其水分含量下降到7%~8%;6.分级和打捆:根据茶叶的外观、大小和成色进行分级,然后将茶叶分类打捆,凤凰单丛茶制作完成。
凤凰单丛茶制作工艺
凤凰单丛茶是中国乌龙茶的代表之一,也是广东凤凰山区的特产。其制作工艺如下:1.采摘春茶:在农历2月至4月之间,挑选茶叶嫩芽。2.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放置在10-12度的温度下进行萎凋,让茶叶的水分逐步散发出来。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随手揉捻,使其断裂,让茶叶的鲜汁充分渗出,产生发酵。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通风和湿度适中的场所进行发酵,通常需要2-3小时左右。5.烘焙:在发酵完成后,将茶叶放入烘焙机中进行烘焙,持续时间视茶叶的水分含量和品种而定。6.散查: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不符合规格的茶叶,得到优质茶叶。7.包装:将散装的茶叶按照规格进行包装,并标明产地和品牌信息。
凤凰单丛茶制茶工艺
1、采摘,将一芽二叶或三叶的嫩芽摊放在竹匾上,晾晒20~30分钟;
2、晾青,将茶叶放入凉茶室中,1小时后轻轻翻转茶叶,然后放入热锅中翻炒3~5分钟;
3、烘焙,将炒好的茶叶倒入专用的揉捻机中揉搓成条状,最后放入烘烤机中烘干。
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传统的广东岭南茶,其制茶工艺如下:
1.选料:选用具有良好品质的冻顶乌龙茶叶,叶子形状匀称、色泽绿亮,叶肉饱满。
2.揉捻:在实现萎凋后,按照传统的优雅均匀揉捻,使茶叶饱满。
3.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进行发酵。凤凰单丛茶的发酵时间非常重要,一般需要进行3-5次发酵,每次发酵时间约为10-15小时。
4.火化: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炭火中,进行火化处理,一般需要火化2-3分钟。
5.炒青:将火化好的茶叶放入铁锅中进行炒青,这一步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500克茶叶的炒青一般需要4-5分钟。
6.闷堆:炒青完成后,将茶叶装入竹篮子,进行闷堆3-5个小时。在闷堆期间,茶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让茶叶呈现出凤凰单丛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
7.干燥:最后,将闷堆好的茶叶进行烤干,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凤凰单丛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凤凰单丛茶,又称凤凰单枞茶,是产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的一种乌龙茶。它以其独特的香气、鲜爽的口感和浓郁的滋味而闻名于世。凤凰单丛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包括采摘、萎凋、摇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
采摘:凤凰单丛茶的采摘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主,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春季茶叶品质最佳,称为“春茶”,秋季茶叶品质次之,称为“秋茶”。采摘时要求嫩度适中,不损伤茶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萎凋:采摘后的茶叶需要进行萎凋处理,使茶叶中的水分适度蒸发,叶片变软,便于后续的摇青和揉捻。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和室内萎凋两种。自然萎凋是将茶叶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茶叶自然失水;室内萎凋则是将茶叶放入专用的萎凋机中,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使茶叶适度失水。
摇青:摇青是凤凰单丛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主要是通过摇动茶叶,使其边缘受损,促使茶叶内部的水分和香气物质挥发,形成独特的香气。摇青分为手工摇青和机械摇青两种。手工摇青是将茶叶放入竹制摇青筒中,用手工摇晃;机械摇青则是使用专业的摇青机进行。
杀青:杀青是通过高温加热,使茶叶中的酶失活,停止发酵,固定茶叶的品质和香气。凤凰单丛茶的杀青一般采用炒青法,将茶叶放入大锅中,用手工翻炒,使茶叶受热均匀,达到杀青的目的。
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内部的物质充分释放,提高茶叶的品质。揉捻分为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手工揉捻是将茶叶放在竹制揉捻板上,用手工揉捻;机械揉捻则是使用专业的揉捻机进行。
烘焙:烘焙是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干,使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降低,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凤凰单丛茶的烘焙一般采用炭火烘焙,将茶叶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烤,使茶叶受热均匀,达到烘焙的目的。
筛分和包装:烘焙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筛分,将茶叶按照大小、形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包装,以便销售和储存。
总之,凤凰单丛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操作,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凤凰单丛茶成为了乌龙茶中的佼佼者,受到了世界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单丛茶是如何做的 凤凰单丛茶制作步骤
1、单丛春茶最为鲜、夏茶最为涩、秋冬两季较为香。凤凰的单丛一年只采一季春茶,茶树经过一个冬季,存贮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叶肉肥厚。采摘时间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最好,从鲜叶采摘开始,当新梢出现驻牙,一般采2-3叶。鲜叶采摘要轻拿轻放、松堆分类隔开,采回的叶子要及时制茶,注意保鲜。
2、检测:凤凰单丛在鲜叶采摘后,加工前要进行两轮检测,工厂的定性检测:对于茶叶规格品质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专业机构的定量检测:通过华农专业人员及专业检测仪器对鲜叶进行农残、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一系列的检测,对于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坚持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好茶。
3、晒青:单丛茶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合理、均匀晒青,按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使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晒到鲜叶触手柔软、青绿色变成暗绿色。根据气温不同,调整晒青时间。20℃-26℃,晒20-30分钟。28℃-33℃,晒10-15分钟。
4、晾青: 薄摊叶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紧张的状态。
5、做青:是单丛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做青温度要求在20℃左右,用手指尖摇使叶片相互摩擦促使氧化,形成绿叶染金边,持续进行16-18小时,每次摇青3-5分钟,每隔120分钟摇一次,6-7次往复。
6、杀青: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单丛茶杀青最重要的是火候,锅温控制180℃-220℃,要在香气最适宜的温度进行杀青,才能保证制茶的香气与韧度。
7、揉捻: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单丛茶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是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稠、汤色艳亮。揉捻需要掌握轻、重、抖松的用力技巧。
8、初焙: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1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搅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一厘米,烘至6成干可起焙摊凉。
9、复焙:将初焙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纹掌握在85-90℃。烘至足干,足干的茶叶含水量保持在7%左右。
9、拼配:由品茶师采用不同山头、不同海拔、不同茶种进行调小样,经过品茶,确定样品,然后进行拼配。保证品质,让口味趋同,更加丰富,配制出口感丰富、山韵、蜜韵突出,香气饱满,回甘持久,喉韵舒坦的标准好茶。
10、三选(色选、风选、手选):凤凰单丛茶经过色选、风选、手选,挑拣制作过程中的茶梗、茶果、老茶片、不成型烘焙过度的茶叶,去沥存金,坚守品质。
11、炭焙:炭火烘焙,通过炭焙增加天然的木香,提高香气饱满度,减少茶叶水分,延长茶叶的存放时间。经过22小时的炭火烘焙改变茶性,使茶性转温,常喝有助于暖胃,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
12、褪火:装铁罐里密封静置2-3个月。
13、挑拣:人工挑拣制作过程中的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去掉品质不高的,留下的都是高品质的上等茶叶,费时费力,只为坚守品质。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方法
凤凰单枞正确的冲泡方法与注意事项
单枞茶制作方法是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采青、摊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火、烘干,其特征在于采青时间在晴天午后进行,采摘方法为开面或打头;摊青要及时,按照早采厚摊、后采薄摊的原则,晒青方法是在晴天采用日光晒青和阴天采用加温萎凋;做青包括摇青和凉青,做青过程在凉青间进行;杀青采用燃气炒青机,揉捻由揉捻机进行,烘火在烘培机中进行,烘干在烘培机中进行。优点是研究出一整套栽培制作单从茶的高档茶树品种,加工方法可靠,便于操作,加工制作成功北方单枞茶,填补了北方不产单枞茶的空白,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其品质优于南方的传统青茶。一、采摘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采摘时间。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要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制单极茶,鲜叶一定要经过晒青,晴天采摘有利于晒青。选择下午采摘,对鲜叶晒青有利因素是:下午4时以后,阳光的漫射不强烈,可避免灼伤鲜叶;适宜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增进鲜叶有效成分。鲜叶采摘要求:做到手快、眼快;轻采轻放;松堆、分类隔开;及时晒青。所谓轻采轻放,即采摘时防止折断叶片,避免芽叶损伤;防止叶片在采摘时,被手温传热影响红变。松堆,即采下来的鲜叶不能压实,防止叶温升高;鲜叶采摘后要分类隔开,因茶树品种不一,采下来的茶青有乌叶、白叶、厚叶、薄叶、大叶、小叶之分,应分别置放茶筐,以利于分类加工;采回来的茶青,要及时晒青,如果阳光强烈,或当天采青叶数量多,不能马上晒青的鲜叶,应及时薄摊置放,为晒青程序作准备。二、晒青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晒青工序,一定要按各种茶青的叶质情况,合理、均匀晒青。按 '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茶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一分段,即茎长叶多,老叶多的青叶要分段晒,即晒一段时间后,放置阴凉处,让其水分平衡再晒。如果一次重晒,会造成水分失调,形成干茶后,香气不高带苦涩味。 晒青工具:一是用竹蔑编织成的竹筛,茶农们称谓 '水筛',直径约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0·66厘米,用于摊放鲜叶。每水筛摊放鲜叶约0·5公斤,摊放厚度越薄越好。晒青工具之二有晒青架,架高80~90厘米,宽约80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晒青架应置于厂房外阳光充足处,薄摊好的茶青叶置于水筛中,承放在晒青架上,让阳光照射,不宜翻动。制作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掌握晒青时间长短,应视叶张的厚薄、含水量多少、阳光强弱等因素来决定。在气温25℃左右条件下,晒青时间约15~20分钟。在生产中,制茶能手凭综合经验,掌握晒青程度。 晒青程度要掌握:1.叶片失去原有鲜绿光泽,转为暗绿色;2.青叶基本贴筛,叶质柔软已失去弹性;3.茶青略有水香形成;4.茶青失水率约为10%~15%左右。 晒青工序注意事项有:1.阳光强烈时不能晒青,避免灼伤叶片;(2)避免晒青不足或晒青过度。晒青不足时,茶青含水量过多,少数叶张会变软,多数叶张呈紧张状态,导致成茶青条多,滋味苦涩;若晒青过度,因叶子失水过多,部分嫩叶会变红起皱,茶青就会还阳不起来,导致晾青时叶子不能恢复紧张状态,影响下一步的生化变化。三、晾青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随着晾青时间增长,叶子又会呈萎凋状态。晾青 ,要做到薄摊,即一般青叶堆摊厚度不高于3厘米,如果堆摊过高,会造成叶温升高而致发酵加快,出现早吐香现象。四、做青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至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在整个做青过程。要密切关注青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状况,结合当天温湿度气候,看茶做青。这是一个积聚相当丰富经验的综合判断,许多制茶能手,是以铁棒磨针之工夫,非一日之功。 做青间要求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以80%为宜。碰青原理是:用双手从筛底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相互碰击,起到磨擦叶缘细胞,产生发酵作用。在多次碰青过程中,青叶的气味从青草气味→青香气味→青花香味→逐渐转为凤凰单丛茶各品种特有的自然花香微轻香气。 碰青的原则:必须视原料、品种、时间、晒青程度和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碰青次数,一般是5次。每次碰青后,通过静置,会产生回青状态。在整个做青工序,以感官判断'看青碰青',一般掌握手的力度应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叶片摊放先薄后厚的原则。做青工序技术性较强,有五个关键问题细述如下:1·夜间进行做青 在夜间做青的茶叶,通常是在下午一时左右开始采摘的鲜叶,具备的水分较平衡,有效物质多;夜间空气温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回青;二是夜间气温低,便于制茶操作,凤凰人的思想有一个概念,‘过夜'是好茶,因而,在操作方面比较细致,综合这几个因素,在夜间进行做青较有利于白天制作。2·做青工序中,要考虑如何保证茶青回青茶青在碰青后如果不能按时回青,其制成的干茶一定带苦涩味。茶青的回青原理是:在晒青过程中,叶片受日光照射水分消失快,而枝条叶脉水分消失慢,形成叶片与枝条的含水量不同。在碰青过程中,通过振动刺激,枝条叶脉的水分在循环流动,不断补充到叶片细胞中,使枝、叶水分协调平衡,形成茶叶的回青。通过水分的相互间流动,把枝条叶脉里所含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叶片细胞,同时,可减少苦涩味。因此,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水分的平衡,达到按时回青,在正常的加工中,通过第三次碰青,就要达到回青。3.做青叶吐香时间的掌握关系到成茶的香气高低,品质优次 做青过程中,常出现先吐香,慢吐香,不吐香的现象,而相应制成的干茶香气表现为香气不高、不清、无香。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引起茶青的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愈高,芳香物质的分解越快,形成先吐香,相反就慢。所以,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温操作,控制做青叶适时吐香。 在第三、四次碰青、静置阶段,感觉香气转变明显加快,从淡淡的水香逐渐转微花香至花香显露。此时,是转接下一工序的邻界点。随着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品种的自然香型特征越发明显。4·做青叶的红边程度,是判断发酵的依据 其原理是,在碰青过程,给予茶青一定力度的碰损,使边缘叶细胞在酶的活动下,氧化而形成红边状态。其发酵适度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在碰青过程中,如果红边不够就要通过摇青,给予一定的力度磨擦叶片边缘;如果红边过多,就要减少摇青力度,控制氧化。 5·发酵过程,必须有一定的适宜温度 正常20℃左右,是制好茶的最佳温度。如果气温偏低,就必须把摇青时间延长,反之,温度过高,应把青叶松堆、薄摊,降低叶温,控制叶发酵在做青过程中,如果遇到北风干燥天气,室内湿度低,影响青叶回青。此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一定湿度,控制青叶水分消失过快。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进步。今天,一部分凤凰茶农,应用现代空调设备,保证做青过程的温湿度适宜,精心加工各种香型的名优单丛茶。加工过程中,做青 (摇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叶的回青阶段,就是从第一、第二次碰青之间,每次间隔时间掌握 1·5~2小时,在这过程中重点解决青叶回青。 在操作时要均匀,轻碰,松放、薄摊。青叶经过晒青后水分消失,形成柔软状态。如果碰青力度重,易使叶脉和叶细胞断折破损,影响水分循环补充,形成水分失调,不利于回青。 青叶的发酵阶段为第二阶段。第三次碰青到杀青,每次碰青间隔时间掌握2~2·5小时,这一过程重点注意发酵、吐香、红边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青叶从第三次碰青时就出现吐香,如没有出现吐香,就是温度偏低,发酵慢。应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加快发酵吐香。另外,从第三次碰青时青叶开始出现轻微红边状态。第四和第五次碰青后,两手紧握筛沿,用力做回旋转动,使叶梢在筛面作圆周旋转与上下跳动,使叶与叶之间相互碰撞、叶片与筛蔑相互磨擦,这就叫摇青。 通过五次碰青后,发酵程度已达到出现红边,叶形呈汤匙状,香气显清花香味,即为碰青、摇青适度。五、杀青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 杀青方法:手工杀青,用口径72~76厘米的平锅或斜锅,锅温掌握在200℃左右,青叶投人锅时,发出均匀的响声。每锅投叶量1·5~2公斤。通过均匀翻动,开始以扬炒,让其青臭味挥发,以后转为闷炒,防止水分蒸发太多。炒至叶色渐变浅绿,略呈黄色,叶面完全失去光泽;无青臭气味,气味变成微花香(品种香),即为杀青适度。目前,机械杀青在凤凰茶区己广泛应用,制茶能手不用打开杀青锅门,以贴近锅旁嗅闻气味,即可判断杀青适度出锅时间。 杀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1)乌叶与白叶要分开杀青,根据青叶不同形态、茎细嫩、叶质厚薄、含水量的不一,掌握时间及火温要求应不同。 (2)火温控制适当,温度应先高后低,防止青叶烧焦。扬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失水太多,叶片干枯、碎裂。火温不宜太低,闷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叶片氧化红变。杀青适度的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做形。六、揉捻揉捻的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揉捻过程的掌握要领如下: (1)青叶出锅后,应稍透散水气,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2)揉捻的力度应掌握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七、烘焙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初烘: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30~14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时。 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在烘焙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茶叶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温度,初烘火温宜高一些,复烘火温宜低,烘笼上要加盖,以免香气散失。烘焙过程及时翻拌、坚持薄焙,多次烘干,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八、贮藏烘干完成茶叶要摊凉后及时贮藏,防止吸湿和生杂味。贮藏时包装物应不带其他杂味并起防潮作用,装后置于干燥处。凤凰茶农制作好转人存库产品的保管方法,是用白布袋内衬塑料袋,或用大铁锌桶或不锈钢桶贮装,可起到防光和防潮作用。用于销售包装的产品,用双层纸包装成长方立体型半斤装、2两装等,广东群众和许多海外侨胞,熟悉这种世俗沿袭的传统产品,亲切地称谓为'枕头包'。看着茶农们包装这种 '枕头包'单丛,犹如在观赏工艺造型。他们不用模具,就凭一双手,灵巧飞快地折叠出棱角分明,似如统一从模具出来一样,形状整齐的'枕头包'。这种包装产品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许多外地的茶商或销售商,要完成这种包装形式,确是 '无从下手',需要用木模配置,才能一般整齐。 今天,凤凰人在保留传统包装的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防光、防潮、无异味的新型包装,有用于礼品的罐装产品,铝薄袋、小泡装(当然,单丛茶易碎,小泡袋不适用)等等。在市场上广为畅销。(3)如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外形条索紧结。 (4)揉捻过程,避免叶温升高,防止水闷产生。揉好的茶叶要及时拆松、薄摊,并及时进行烘焙,防止茶叶继续氧化,导致成茶滋味欠爽,汤色暗红。
凤凰单丛茶怎样做法
国庆前在淘宝垄美斋单枞茶店跟他们的客服也问到这个问题,他们说,一般是有这些流程:采青、摊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火、烘干。还挺复杂的,反正就是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还挺好喝的。
【茶品类别】:乌龙茶
【产 地】:潮州市凤凰山
【保质期限】:2年
【保存方法】:避光、 密封、防潮、防异味 。
【凤凰单丛制作】:采摘--晒 青--晾 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解块--烘焙=(毛茶)→拣掉枝梗-剔去赤叶-再复焙=成品茶。
【凤凰单丛茶-功效】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 减肥美容等功 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凤凰单枞茶的采制工艺
单枞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到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凤凰单枞属于什么茶系列,凤凰单枞茶叶制作过程
凤凰单枞茶是青茶品种之一,属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全国六大茶之一。具自然花香味、清新、醇厚、回甘力强,汤色金黄至棕黄。另外还富含氨基酸、维他命、茶多酚及生物碱,其中茶多酚具有极强的抗辐射作用,含量可达30%,常饮对身体有益。凤凰单枞有900多年的生产历史,历史悠久,盛名远播,以广东省凤凰山为主要产地,这里也是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凤凰单枞是什么茶凤凰单枞属乌龙茶,青茶的一种品种,属半发酵茶,属全国六大茶之一。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传说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南逃路经过乌尔山,口渴难耐,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也有“凤凰鸟闻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故又称“鸟嘴茶”。原产地: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凤凰山。凤凰单枞制作工艺1、初制工艺流程(1)晒青:晒青的失水量应控制在10%到15%之间。(2)凉青:萎蔫的新鲜叶片能够补充水分,叶细胞恢复活力,呈现紧张状态。(3)做青:做青是通过触摸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交替多次进行,次数不少于4次。(4)杀青:高温快、杀熟、杀透、杀匀。(5)揉捻:条索成形紧结,叶细胞破碎率50%至60%。(6)干燥:烘焙二次以上,茶胚失水率90%至94%。2、精制工艺流程(1)归堆:同香型归堆,翻拌均匀。(2)拣剔筛末:茶枝、未、黄片≤1.8%。(3)拼堆:按表1等级标准分级拼堆。(4)烘焙(提香):烘焙两次以上,含水率4%至5%。(5)摊凉:退热至室温,密封封存。(6)包装: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凤凰单枞哪些人不适合喝1、阳虚体质由于阳虚,自然要避免寒性饮料,我们建议多喝暖胃、暖身的茶,如炭焙单碱、调饮茶,还可以尝试生姜红茶、桂圆红枣茶(红茶)等,不要再喝普洱茶(红茶)。2、气虚体质气虚者易患感冒,因为抗病能力弱,也很难很快痊愈,未发酵、轻发酵的茶能少喝或不喝吧,红茶中的祁红、滇红,焙火乌龙茶中的单芽,以及普洱熟茶中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