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年6月实施的白酒新国标
- 2、白酒新国标是2022年什么时候实施的?具体内容?
- 3、2022年6月白酒新规
- 4、这是国家白酒新标准吗?
- 5、2022年白酒新的执行标准
- 6、白酒新规什么时候开始
- 7、白酒标准新政策
- 8、2022年6月1日白酒新规细则
- 9、2022年白酒新规
2022年6月实施的白酒新国标
2022年6月1日,GB/T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及GB/T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在新修订的两项国标中,规定了白酒和饮料酒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饮料酒分类原则,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在选购时了解各类酒产品的特点,将助推酒产品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与创新、规范酒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关于白酒定义,新国标中表明,“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明确了白酒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
对“粮谷”的定义,《白酒工业术语》也有解释,指谷物和豆类的原粮和成品粮,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同时明确了粮谷的定义中不包括薯类。
关于调香酒定义,《白酒工业术语》中显示,调香酒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新国标中将调香型白酒从“白酒”中剥离出来,归入配制酒,将其与传统固态法白酒进行区别,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在以后的白酒选购中更好地辨别。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均明确规定“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即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求更加严格,这能够很好地避免“鱼目混珠”。
在新国标中,修改了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浓酱兼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酱香型白酒等的术语定义;增加了兼香型白酒、董香型白酒、馥郁香型白酒、糖化发酵剂、发酵容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特殊工艺等术语的定义。
新国标中各香型白酒定义的清晰界定,既方便消费者在选购时了解各类酒产品的特点,也将会助推酒产品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与创新,规范酒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GB/T17204-2008《饮料酒分类》中对饮料酒分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三类,而新的国家标准《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在原标准基础上,对标准框架进行了调整,将露酒从配制酒中独立出来单独列为一类,这一举措将有利于露酒行业的发展。
另外,勾兑调味是白酒酿造生产必须的工艺,但由于社会逐步将“勾兑”一词异化,进而造成消费者对白酒勾兑的不接受不理解,修订标准中,将旧标准各个定义中“勾兑”二字统一改成“勾调”,更符合当下为白酒正名的需要。
白酒新国标是2022年什么时候实施的?具体内容?
白酒新国标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具体内容是:
1. 对于高度白酒,其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而对于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2. 对于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国标规定不得超过1mg/L(以Pb计)。此外,对于甲醇含量,白酒新国标也做出了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
以上就是白酒新国标的主要内容,它对于酒类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标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是2022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国标白酒执行标准新规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三点:1、白酒均是以纯“粮谷”酿造;2、固态法白酒中不得使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3、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可以使用食用酒精,但必须是谷物食用酿造酒精,不得添加其他原料发酵食用酒精(如薯类)和食品添加剂。总结起来就是:新国标白酒执行标准新规规定,标签标注是“白酒”的酒品必须是100%纯粮食酒,不能含有食用酒精等添加剂。尖庄酒就是符合新国标的优质白酒,是百分百纯粮酿造的固态法白酒,酿造过程中甄选五粮,没有添加任何食用酒精等添加剂。
2022年6月白酒新规
白酒工业术语和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要求,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酒,将被划入"调制酒"分类,并从原"白酒"分类中剔除。也就是说,新国标正式执行后,白酒中不允许添加除自身发酵以外的任何呈香、呈色、呈味物质,但凡加了用于调香调味的食品添加剂,今后就不能再叫白酒,而要称为"配制酒"或"调香酒"。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白酒,价格贵的配料表一栏都是水、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粮谷,而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如牛栏山二锅头陈酿白酒、绵竹大曲、枝江大曲等,配料表一列除了部分粮谷外,还有食用香料,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酒在明年6月后就不能再叫白酒了。对此,不少市民表示,新标准的重新划分归类,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也为消费者鉴别粮食酒提供了更具体的标准。
新标主要有两大看点:
一是明确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
二是明确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建国后崛起的新工艺白酒品类之一,调香白酒的出现大大节约了生产周期和成本,在物资匮乏时代,满足了很多国人对白酒的消费需求。如今,随着“新国标”的落地,调香白酒被归入“配制酒”行列,显然其历史地位、行业价值等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这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迎来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契机。
这是国家白酒新标准吗?
2022年6月1日白酒新规细则
一、国标规定,高度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二、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甲醇。
三、国标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
四、国标规定,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2022年白酒新的执行标准
2022年6月1日,白酒新标准将实施。实施主要内容:1、调香类白酒以后不属于白酒,只能称之为调制酒。2、调香类白酒不可以用非谷类的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前后勾兑酒的区别:所谓的勾兑酒,就是白酒专业术语上的液态法白酒和固态法白酒,一起来看一下新规前后勾兑酒的标准吧。目前勾兑酒所用的食用酒精和香精多是以淀粉、糖类(像红薯、豆粕、甘蔗渣等)为主原料调和而成的,倘若2022年6月1号之后某兰山等白酒还采用这类的原料作为食用酒精和香料勾调就不能称之为白酒,只得称为酒料,即配制酒。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一条规范白酒企业生产行为。白酒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按白酒生产许可条件要求配齐配好生产设备设施,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保证生产条件持续符合要求。要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保持相应的记录和文件完整可查,实现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各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企业进行生产许可的延续、变更等必须在符合产业政策前提下进行。禁止超期提出复审、延期复审申请。严禁买卖、出租、出借白酒生产许可证,严禁租赁生产设备设施获取生产许可证。新的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修订工作已启动,将从原辅料进场、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更严格的生产许可审查。第二条严控白酒塑化剂污染。过去我市在塑化剂整治工作中成效明显,现在个别企业放松了管理,塑化剂指标超限量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继续排查整治,严格过程监管。结合白酒生产加工过程,切实排查原因,评估所有可能导致溶出塑化剂的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塑化剂污染。二是严把原料关。自产原酒企业,应加强原酒塑化剂的检测与控制;外购原酒企业,必须批批检验,确保塑化剂含量低于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的风险评估值。三是加强成品控制。企业一旦发现塑化剂高于风险评估值的,一律不得出厂销售,立即停产整顿,继续排查原因并认真整改,整改情况要向区县政府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第三条严禁无依据标注“年份酒”。白酒生产企业应加强基酒贮藏的管理,建立基酒入库、封罐、标记、出库及勾调组合等详细的记录档案,做到贮存年份可追溯、勾调比例可查证。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全市白酒企业一律禁止无依据标注“年份酒”;确需标注“年份酒”的必须有备案有效的年份酒企业标准,且具有相应的溯源证据。
白酒新规什么时候开始
2021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被视为白酒“新国标”,并将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6月1日起,中国白酒“新国标”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确了“白酒”的定义,即“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同时,修改了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等定义,增加了兼香型白酒、董香型白酒、馥郁香型白酒以及调香白酒等定义。其中,新增的调香白酒定义为:“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也就是说,新国标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主要注意点有:1、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明确了白酒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同时,对“粮谷”的定义也有解释,指谷物和豆类的原粮和成品粮,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除了主要原料必须是粮谷,“新国标”还要求,即便生产工艺中需要添加部分食用酒精,也必须使用粮谷酿造的酒精。以前也有企业采用粮谷酿造的酒作为基酒,却用薯类生产的食用酒精进行勾兑,从而降低成本。根据“新国标”,这样生产的酒将不再算是白酒。2、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在过去,为保证白酒的香气和口感,企业可以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进行修饰。“新国标”明确,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将所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调香白酒归属为配制酒,与白酒类别明显区分开来。3、白酒标签的变化6月1日后,生产的白酒商品标签也将有变化。在“新国标”实施后生产上市的白酒,只要瓶身或者包装上标明了白酒二字,就是粮谷酿造、无添加的白酒。配料表上明确标有“食用香料”的,按照新标准,将被划为“调香白酒”,不得再称为白酒。
白酒标准新政策
如需购买白酒,推荐选择贵州茅世原酒业。白酒“新国标”6月1日实施:【→点击免费领取茅世原酱香白酒】1、对浓香型白酒进行重新洗牌:以粮食为原料的叫白酒,这里的粮食主要是谷物类为主,但是如果以薯类、蜜饯等为原料酿成的,则不是白酒。2、对固态法白酒包装增加标识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3、解决了酒精空隙问题,重新划定酒精度数方范围。4、重新明确了白酒清香、浓香、酱香等各香型白酒工艺特征。5、明确提出白酒中不能采用“粮谷食用酒精”,一旦使用就不是白酒,而是配制酒。新标的实施,满足了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追求,真正确保了消费者喝到的每一滴白酒都是粮食酿制。由于“新国标”对原料及酿造工艺等进行了规定,从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会加速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不断提升优秀白酒企业的影响力。“新国标”实施后,知名白酒企业会更注重在口味、品牌、品质等方面的提升;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极个别的中小酒企,则会加速其淘汰步伐,从而对整个行业进行洗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白酒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贵州茅世原酒业。贵州茅世原酒业始终以稳定的质量、口感以及同行业的综合品质而备受消费者的信任。茅世原作为传统的酿造酒企更加注重原材料,特别是原材料的培育、种植,绿色有机生长等,以提升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茅世原酱酒保持不变的是初心和情怀,诠释匠心酿造传统工艺。
白酒“新国标”6月1日实施:牛栏山白瓶二锅头不再是白酒,行业面临洗牌。
对浓香型白酒进行重新洗牌:以粮食为原料的叫白酒,这里的粮食主要是谷物类为主,但是如果以薯类、蜜饯等为原料酿成的,则不是白酒。对固态法白酒包装增加标识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解决了酒精空隙问题,重新划定酒精度数方范围。明确提出白酒中不能采用“粮谷食用酒精”,一旦使用就不是白酒,而是配制酒。重新明确了白酒清香、浓香、酱香等各香型白酒工艺特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微信·白酒新标准出台,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法律分析:新的国家标准《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在原标准基础上,对标准框架进行了调整,给出饮料酒行业基本术语和定义,明确分类原则。根据不同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对各酒种进行分类,从分类框架上将饮料酒由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三类调整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露酒四类。
以后这几类酒不能被称为“白酒”:
1.非粮谷酿造:新版标准中明确了白酒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如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也就是说,市面上那些使用白薯、马铃薯、稻壳、谷糠、玉米芯等酿制,以次充好、不符合标准的白酒将不能以“白酒”自称。
2.调香型白酒:调香型白酒不再是“白酒”,调香白酒被划入调制酒分类,不算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法律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饮料酒术语和分类》(2022年6月1日生效)
2.5.25 调香白酒(Clavored baijiu)
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2022年6月1日白酒新规细则
1、调香白酒被划入调制酒分类,不算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调香白酒呢?据了解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调香酒,是之前白酒标准中液态法白酒的一种。可使用不同原料来源的白酒或食用酒精,再配入白酒风味的食品添加剂的一类白酒,特别是以纯食用酒精为基酒的更是一种配制白酒风格的酒精饮料而已。
2、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这一点就是目前一些固液法白酒,或液态法白酒,可能用廉价的薯类、糖蜜类酒精来做基酒,再加入化学香味物质(非谷物发酵而来的呈香呈味物质)。在这样的新标准之下,不论什么白酒其酒精来源于谷物发酵产生。其香气成分也来源于谷物。
其实新规对白酒的格局的改变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净化白酒的成分100%来自谷物。只要加了非谷物成分的就不能叫白酒,但继续允许食用酒精(谷物原料)的白酒存在。
2022年白酒新规
白酒“新国标”6月1日实施:牛栏山白瓶二锅头不再是白酒,行业面临洗牌。
对浓香型白酒进行重新洗牌:以粮食为原料的叫白酒,这里的粮食主要是谷物类为主,但是如果以薯类、蜜饯等为原料酿成的,则不是白酒。对固态法白酒包装增加标识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解决了酒精空隙问题,重新划定酒精度数方范围。明确提出白酒中不能采用“粮谷食用酒精”,一旦使用就不是白酒,而是配制酒。重新明确了白酒清香、浓香、酱香等各香型白酒工艺特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微信·白酒新标准出台,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白酒市场乱象已经存在N多年,酒精酒、勾兑酒、各种大曲、陈酿、原浆,把白酒市场搅的是乌烟瘴气。甚至有的消费者认为:现在哪里还有什么纯粮酒,无非都是酒精勾兑酒,换了个包装和名字罢了。无论是白酒企业、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翘首以盼,期待着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对白酒市场加以规范和管理。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饮料酒、白酒相关国家标准《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简称《白酒工业术语》)和《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简称《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据了解,最新修订的《白酒工业术语》与《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清晰界定了清香、浓香、酱香等各香型白酒的工艺特征,并规定了白酒和饮料酒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饮料酒分类的原则。将于2022年6月份开始实施。随着更为严苛的新国标出台,是否意味着更多的白酒产品将失去“白酒”的身份呢?01新国标之下,什么才是“白酒”相比老版本国标,新国家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划定了“粮食酒”的标准。新修订的两部国标,对白酒的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在这个新标准中,“粮谷”为核心点。最新的《白酒工业术语》规定,固态法白酒不得使用粮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都只能使用粮谷食用酒精。也就是说,固态法白酒直接采用粮谷发酵,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可采用食用酒精,但只能是采用粮谷食用酒精而非其他成分的食用酒精。对“粮谷”的定义,《白酒工业术语》也有解释,指谷物和豆类的原粮和成品粮,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同时,明确了粮谷的定义中不包括薯类。也就是说,原先那种采用薯类发酵酿造的食用酒精,今后不能被液态法、固液法白酒所采用。而在老版的国标中,是没有这样的限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