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绿茶的冲泡方法有什么区别
- 2、绿茶的三种泡法,爱喝绿茶的人必备技巧
- 3、用不同茶具冲泡绿茶,冲泡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 4、绿茶冲泡常识
- 5、绿茶的冲泡方法
- 6、3种冲泡绿茶的方法,让茶汤口感更鲜爽
- 7、绿茶抗癌人人都知道,但冷泡好还是热泡好?
- 8、绿茶的冲泡步骤
- 9、绿茶的不同冲泡法都有哪些?
绿茶的冲泡方法有什么区别
绿茶的冲泡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清水冲泡法:将绿茶放入杯中,用80℃左右的水冲泡数十秒钟,然后将水倒掉,保留泡好的绿茶叶,再用同样的温度的水再次冲泡3~4次,每次泡制时间逐渐延长。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质地比较紧实的高质茶如龙井、碧螺春等。2.冷水泡制法:将绿茶放入冷水中冲泡,等待茶叶全部浸泡在水中后放进冰箱冷藏20-30分钟,然后取出茶叶,再用加热的水进行冲泡。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茶叶的苦涩味和保留绿茶的香气。3.蒸汽制茶法:将茶叶放入特制的蒸汽制茶器中,经过蒸汽处理后再进行冲泡。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茶叶内的酶活性,制得茶叶叶面呈现深绿色并有茶叶的香气。采用不同方法制造的绿茶,其冲泡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方法可以突出茶叶的特点和口感。需要注意的是,冲泡绿茶时温度掌握很重要,一般80℃~85℃之间为佳。另外,茶叶浸泡的时间也是影响茶水口感的重要因素,如果泡制时间过长会使茶水变得苦涩。
绿茶的三种泡法,爱喝绿茶的人必备技巧
所谓绿茶的三种泡法,指的是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种。
上投法:指的是先注水七分满,再投茶。
中投法:指的是先注水三五分满,紧接着投茶,最后再次注水至七分满。
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七分满。
那么,这三种方法具体是怎样的,三种方法都适合哪些茶,下面具体来看:
一、上投法先注水,再投茶
“上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满七分满刻度的水,再将茶叶投入杯中,晾至三五分钟即可饮用。
具体方法
适宜茶类
条索紧细,芽叶细嫩的高档绿茶,如洞庭山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蒙顶甘露等。
优点
投茶后可以避免茶因水温过高而被烫坏,可以观察到鲜嫩的芽叶在杯中舒展,欣赏其上下浮沉和游动的“绿茶舞”.
二、中投法先注水三分满,接着投入茶叶,最后再次注水
“中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入三分满适宜温度的水,然后投茶入杯,轻轻转动杯中茶,以使茶叶浸润,待其慢慢舒展,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满。
具体方法
图解如下:
适宜茶类
茶形紧结,扁形或嫩度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高档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安吉白茶、汉中仙毫、竹叶青茶等。
优点
中投法可以彻底降低水温,激发茶香,避免茶的苦涩,而且茶叶在水中的浮动姿态也是最为持久的。
三、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七分满,最后饮用
“下投”指的是先投入适量茶叶至茶杯中,再沿着杯壁注入茶杯七分满的水,徐徐摇动以使茶叶完全濡湿,静待其自然舒展。
具体方法
图解如下:
适宜茶类
茶形较松,及嫩度稍低及全芽形的绿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滇绿茶之外的其他茶类。
优点
比较常见的泡茶方法,能让茶味更饱满。
总结
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对于不同嫩度的茶叶,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样茶汤才能发挥出应有的香气与风味。
其次,无论使用哪一种投茶法,茶汤冲泡之后,待茶汤适中,就需要立即饮用,不宜长时间搁置。
用不同茶具冲泡绿茶,冲泡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对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泡茶不但对水温、茶艺等有讲究,对于茶具也有一定的讲究,今天茶到店小编就对不同的茶具泡绿茶的方法做一下讲解。
1: 瓷杯泡饮法
瓷杯泡茶,重在适口、品味或解渴。瓷杯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一、二级炒青、珠茶、烘青、晒青等。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再入杯冲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待3~5分钟后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度,饮至三开即可。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
杯泡法,茶叶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
2:玻璃杯品绿茶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绿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绿茶舞”。泡绿茶的具体操作,视绿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一是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如信阳毛尖,可用“绿茶上投法”。即洗净茶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绿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
二是泡饮茶条松展的名绿茶,如用“上投法”,绿茶茶叶浮于汤面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干绿茶欣赏以后,取绿茶入杯,冲入90℃开水至杯容 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
泡饮细嫩名绿茶,也可用白瓷杯,只是用瓷杯不能透视绿茶在杯中的变化全貌,不能充分领略绿茶汤中茶趣。
3:茶壶泡绿茶
茶壶,一般不宜泡饮细嫩名绿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绿茶茶叶,使绿茶茶叶失去清鲜香味。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味也浓。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绿茶入壶,用100℃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
看了这些,你是否学习到不同茶具冲泡绿茶的方法?快去试试吧!
绿茶冲泡常识
1.绿茶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方法是怎样的
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此法多适用于细嫩炒青(如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特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细嫩烘青(如竹溪龙峰、汀溪兰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等等)等细嫩度极好的绿茶。
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饮操作难度较大,不很方便。
2。 中投法: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尤其是对于刚从冰箱内取出的茶叶),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后,再注满热水。
此法适用于虽细嫩但很松展或很紧实(如英山云雾、竹叶青、婺源茗眉)的绿茶 3。 下投法: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热水。
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4。
先凉后热法:投放茶叶后,先用少许可饮用的常温凉水浸泡三分钟左右,使茶叶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将热水一次注足。 此时的热水温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
冬天水温在100℃也可以。此法适用于冲泡各级嫩度茶叶,但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上各法冲泡的每一泡茶水,应在3-5分钟之内品完,或先将茶水沥出至品尝杯中之后品饮,这样边冲泡边品饮,每一泡茶汤的浓度均匀,口感会比较好。 而茶叶在茶汤中浸泡时间过长,随着茶汤温度降低,汤色和口感都会变差。
要点: 1。看茶叶:a。
干看:用什么水温冲泡该绿茶,全靠干看时的判断了。除了要判断所看绿茶的炒青、烘青、蒸青、晒青所属类别,更要着重观察判断茶叶的细嫩度、均整度和洁净度。
最后要凑近鼻子闻一闻。b。
汤中看:看其上下沉浮,舒展翻飞,汤中有无毫絮,芽叶情况等。C。
最后看看底叶。 2。
冲泡时间:茶叶和茶具一旦确定,就看水量和冲泡温度的掌握了,尤其是冲泡时间的把握。这个需要反复练习,积累经验。
3。水温:水温的把握最难。
因为我们不是做科学实验,不可能品茶时,还带上一个温度计,而不同的绿茶却需要用不同水温的水冲泡,温度越准确,效果越好。这个同样需要反复练习,逐步熟练掌握。
2.茶叶冲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说在神农时茶的药用价值就被挖掘出来,随着发展,茶的药用价值变成日常生活的饮品,茶叶分很多种,不同茶叶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茶叶的冲泡有很多讲究,最基本的常识就是茶叶不宜用沸水泡,还有一些泡茶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茶叶冲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一.绿茶
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二.乌龙茶
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三.黑茶
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四.红茶
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3.如何冲泡品饮绿茶
中国是主产绿茶的国家,绿茶饮用的历史悠久,从古 至今,各种类型的绿茶,都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冲泡品饮方 法。
唐代蒸青饼茶的煮茶法、宋代饼茶的点茶法、明清绿 散茶的壶或盖碗冲泡法,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讲究。现代绿茶按原料老嫩度分为普通绿茶和细嫩名优绿茶 两大类。
普通绿茶通常采摘一芽两三叶或三四叶加工而成,外形不太讲究,冲泡后芽叶不太完整,允许有碎片。所以 品饮普通绿茶,不必苛求芽叶形态,着重于品尝香味。
通 常采用壶泡和盖碗泡为宜,可续水冲泡2~3次。品质优 异的普通绿茶,常有熟栗香,滋味浓醇爽口。
细嫩的名优绿茶种类很多,诸如龙井茶、黄山毛峰、碧螺春、信阳毛尖、髙桥银峰、都匀毛尖等。中国各地的 名优绿茶有上千种之多,外形或扁或直或曲或珠粒,形态 各异,品饮名优绿茶也可从观形开始。
细嫩的名优绿茶, 多数做工精细,冲泡后芽叶完整。因此常用玻璃杯冲泡, 热水冲入茶杯,可以看到碧绿色的完整芽叶上下浮沉, 犹如一朵朵初绽的兰花。
单芽型的绿茶,如开化龙顶、雪水云绿、望府银毫、太湖翠竹等,用玻璃杯冲泡后,一 根根茶芽先竖立浮在水面下,然后错落下沉竖立于杯底, 十分整齐而美观。品尝时香气扑鼻,滋味鲜醇。
通常可续 水1~2次。
绿茶的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1、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让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叶,比如像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由于身骨重,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慢慢下沉,逐渐释放内含物质,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缓慢地在水中散开,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并且也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
2、中投法:先倒水,大概注满容器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放茶,等茶浸润一会儿,再注水。
中投法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放杯里去,再将约80℃的开水从碗沿一个地方倒下去即可。注水的时候注意水柱高细些,还可以控制水温。采用这样的泡法,就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
3、下投法:先放茶,再倒水。
像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类的绿茶适合用下投法泡,它们叶片不算特别嫩而且面积大,如果想要滋味更饱满,就最好先放茶再倒水。
绿茶储存
1、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装入茶后,将袋中空气尽量挤出,封口即成。最好选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有封口且为装食品用之塑料袋,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
2、金属罐装贮存法
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锡罐装绿茶。如果是新买的罐子,或原先存放过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许茶末置于罐内,盖上盖子,上下左右摇晃轻擦罐壁后倒弃,去除异味。不要放在阳光直射、有异味、潮湿、有热源的地方,如此,铁罐才不易生锈,亦可减缓绿茶陈化、劣变的速度。
3、低温贮存法
绿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将绿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或冷冻库保存绿茶。
3种冲泡绿茶的方法,让茶汤口感更鲜爽
适逢春茶上市时节,最不应错过的,就是绿茶的那口鲜味。
喜欢喝绿茶的人很多,可真正懂得绿茶冲泡方法的却很少。正所谓投茶有序,尤其是冲泡绿茶,先放茶叶还是先倒水,一切细节皆有讲究。
那么,绿茶该如何冲泡呢?如何能让这口鲜味最大程度地绽放光彩呢?
投 放 方 法很多茶友在泡绿茶的时候,都习惯用下投法去冲泡。但实际上,不同的绿茶有不同的投茶法。
1.上 投 法
公式:先水,后茶
方法:玻璃杯内先注水七分满,再投入茶叶,静置几分钟后品饮。
上投法适合原料细嫩、揉捻较为紧结、身骨重、多芽毫、易于融水下落的茶叶。
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信阳毛尖依嫩度、等级,采用上投法、中投法均可。)
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下沉,内含物质逐渐释放,表面附着的茶毫也会逐渐在水中弥漫开来。
如此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香气清高,并且可以尽量避免茶汤因茶毫多而显得浑浊。
2.中 投 法
公式:先水,再茶,最后水
方法:先向玻璃杯内注水适量(一般三分满),然后投茶;轻旋杯使茶叶浸润一会儿之后,再注水至七分满。
中投法适宜大多数绿茶的冲泡,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等。
注水的时候,水柱可以高、细些,更利于茶香高扬,茶汤甜润。
3.下 投 法
公式:先茶,后水
方法:先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然后沿杯壁注水至七分满。
名优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条索相对疏松,采摘嫩度要求稍低的绿茶,多采用下投法。
如此冲泡方式,能使茶汤滋味更加饱满。
无论何种方式投茶,冲泡后都可以静置2-3分钟品饮,茶味最是清甘鲜美。
另外,久泡会导致汤色变深、变暗,滋味苦涩,鲜爽度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泡好的绿茶也要记得及时饮用。
冲 泡 要 点绿茶的冲泡过程中,对于温度非常讲究。因为绿茶都是用新叶和嫩芽制成的,过热的水会导致茶叶被泡熟,里面的成分会发生性变以及流失,从而影响茶汤的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绿茶冲泡的水温以80℃为宜,最好现泡现饮。在绿茶中,具有鲜甜味的氨基酸浸出速度快,因此绿茶的最佳饮用泡数是前三泡。
绿茶茶叶的用量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个人喜好而定。一般比其他茶类要少,常见的比例是1:50。初学者可以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喜欢的茶汤浓度。
茶 具 选 择茶器选择上,盖碗是百搭款,只是用时常常还需别的茶具来配它,略显繁琐。
盖碗冲泡绿茶最关键之处便是要控制好水温和出汤时间,时间过长容易闷坏茶叶导致鲜爽度散失。盖碗可以把绿茶每一泡、每一个层次的味觉都体现出来;茶汤倒出后,盖碗杯底的香味更显。
然而论简便、快捷,还是首推玻璃高杯,不囿于空间场合,不挑剔拿捏手法,不耽误欣赏茶姿。
茶、水入杯,唯绿白二色,无限春意自成。
绿茶抗癌人人都知道,但冷泡好还是热泡好?
一般绿茶还是温水泡比较好,太冷太热的话,都会影响茶成分,也影响口感。
一般选择温度在四度到25度左右的水是比较不错的,热水的话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和作用。
我觉得热泡会比较好,热泡可以快速的激发出茶叶的香味,比较省时。
我觉得是热泡的绿茶更好,这样营养成分会更多的被我们人体吸收。
冷水泡茶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茶叶中的苦味给去掉,而热水泡茶的话,香味会更加浓一些。
冷水泡茶是指用低温的水来泡茶,通常水温是在4-25度之间。冷水泡茶的时间比较久,需要2-4个小时左右,泡好了茶之后,放在那边一个晌午可能才能够喝上。不像热水泡茶那样,随泡就能够喝。
但是冷水泡茶有个非常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去除苦味。很多时候我们喝热水泡的绿茶,感觉有点苦,这就是因为茶叶泡过了。而绿茶在低温水中能够去除这种涩味,入口的口感更好。
就是因为有这个优点,所以冷水泡茶现在已经被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而有些老人家不喜欢冷水泡茶,因为冷水泡茶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不同。
热水泡茶能够将茶叶内的茶香完全激发出来,但是冷水泡茶即便放了几个小时,香味的散发依然会受到阻碍。再者,冷水泡茶需要的茶叶的量也比热泡要多得多,所以同意的茶叶量,热泡要更省一些。
很多老人家以为冷水泡茶是旁门左道,其实不是。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将相同的绿茶用热水、温水和冷水三种方式进行泡开,然后请人员来品茗。
三种水泡开的茶叶各有优势,也都有不同的人喜欢。对三种茶汤进行研究,其中的物质并没有缺少,只是在产生的微量元素上有多少的差别。
所以,绿茶原有的功用依然都能够保持下来,只是在不同的方面,会有些许的差别。至于要用冷水泡还是热水泡,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口感来定。
绿茶的冲泡步骤
上投法:主要是冲泡细嫩的绿茶,一般茶叶都是单芽或者一芽一叶。比如贵州都匀毛尖、洞庭碧螺春等嫩度较高的绿茶。
即“先水后茶”!就是先把杯子内倒入80℃~85℃的水,大约7分满,然后拨入茶叶,缓慢倾斜杯身旋转两三圈,让茶与水充分融合,最后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冲泡此类茶叶,有热度且安全,但冲泡时采用玻璃茶具最佳!因为玻璃茶具不会吸收绿茶里面的香味,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茶叶的清香。
中投法:主要冲泡较细嫩且高香的绿茶,比如说龙井。
即“先水后茶,再添水”!这种泡法与上投法不同。开始只需要在杯子倒入3分满左右的水量,然后拨入茶叶,同样换面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三圈。当茶浸入水后,再高冲注水至7分满,此时茶叶会随水翻腾起舞,茶香开始弥漫,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
这个方法采用的是水—茶—水的投茶顺序,这样泡茶的效果就是避免水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尤其是二次高冲倒水,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茶叶的清香!
下投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先茶后水!其实除了泡茶的顺序很重要,使用什么样的茶具也很重要,它直接影响茶的口感!
玻璃茶具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玻璃茶具,因为玻璃杯、玻璃壶,能够展现绿茶的青衣玉露的优美形态。其次,玻璃茶具散热快,不会聚合高温,闷坏茶叶。
很多朋友认为玻璃茶具不上档次,其实好的玻璃杯不仅特有档次,还很显品味。比如图上这种锤纹式的公道杯,就很受欢迎!
教你怎么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