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的所有工具,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盘点喝茶必用的27个茶器用具


盘点喝茶必用的27个茶器用具
一、基础茶具
盖碗:用于泡茶。
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分茶。
闻香杯:用于闻茶香,杯子较高。
品茗杯:用于喝茶,杯子较矮。
茶盘:用于盛放茶具、排水。
茶叶罐:用于储存茶叶。
茶滤:用于过滤茶渣。
茶巾:用于清理茶桌。
二、煮水器具
煮水器具
煮水壶:有饮水机、电热水壶、陶壶、玻璃壶、铁壶、银壶等等。
煮水炉:
1.炭炉:适用于大部分材质的壶,煮水活性好,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2.电磁炉:适用于铁壶,不适用于玻璃壶、陶壶。
3.电陶炉: 适用于大部分材质的壶铁壶、玻璃壶、陶壶等都可以加热,煮水水质好,且有利于煮水壶的保养。
4.铁壶
三、装饰道具
香炉:用于焚香。
花瓶;用于插花。
茶席:材质、形态多样,功能类似于桌布。
茶宠:茶桌上的小摆件。
四、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是功夫茶艺里的辅助工具,材质通常为竹木或金属。“六君子”一般为六件,但茶刮和茶针有时候会制成一头平一头尖的结合体,则为五件。
茶简:用于收纳道具。
茶漏:壶口较小的时候,可以放到壶口上起到一个漏斗的作用。
茶夹:用于夹杯子等。
五、其他小道具
茶荷:用于展示、观赏茶叶。
养壶笔;用于养壶、养茶宠、清理茶盘。
壶承;用于盛放茶壶。
杯垫:用于放置茶杯、敬茶。
茶刀:用于撬茶饼。
茶夹架:用于搁茶夹、茶针、茶刮等。
盖置:用于放壶盖。
水洗:用于清洗茶杯或盛放茶渣水。

必备的饮茶茶具有哪些?

一、盖碗
就是我们平时泡茶最常见的茶具,由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就是把我们所撬好的茶叶放入盖碗,注水冲泡,盖碗也是用来泡茶最方便也是最常见的。
二、茶盘
茶盘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
三、茶杯
茶杯款式多,大小不一,材质也不同,主要就是自己使用和招待客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款式,不同茶叶适合不同的杯子。
四、茶海
茶海又称公道杯。盖碗里面注水之后,浸泡后的茶汤都要倒进容器里面,这个容器就是茶海,再从茶海把茶汤分到小茶杯内,这时就可以喝茶了。
五、茶漏
茶漏的用处就是泡茶时候把茶漏放公道杯上,倒入茶汤时可以虑去茶渣、茶末、这样喝茶时候就不会影响口感以及茶汤的色泽度了。
六、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桌上也是必备的,用以擦干茶具,保持清洁、干爽,也方便擦公道杯底以及茶杯底泡茶时留下的茶滴。
七、茶针
茶针的功用是用来撬紧压茶的,以便撬开来饮用。因为紧压茶都压的比较紧实,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把茶叶撬散开来。
八、茶匙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泡茶前装茶叶用的。
九、茶则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在冲泡散茶或者一些茶类时,需要茶则来一起完成投茶。
十、茶夹
茶夹主要用于烫洗杯具和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十一、水洗
泡茶时,在干泡法中水洗可用来盛装不要的茶汤,干泡法茶席上也少不了,平常也可以用来放品茗杯。
十二、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
十三、茶叶罐
茶叶罐就是用来储存茶叶的,可以存放散茶、紧压茶,以便醒茶取茶。

现代茶艺所备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包括哪些内容?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亦可用于覆盖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于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和杯底的残水等。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
(6)奉茶盘: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的器具,用它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的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
(8)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从而使出水流畅的工具。
(9)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0)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
(11)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如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但以可计秒者为佳。

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

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
  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用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以下是我整理的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1.主茶具
  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梯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4)小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2.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以可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食、擦手、抹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3.备水器。
  (l)净水器: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旅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泡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4.备茶器。
  (l)茶样罐: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茶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茶,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5.盛运器
  (l)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6.泡茶席
  (1)茶车: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席:用以泡茶的地面。
  (4)茶凳: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5)坐垫: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7.茶室用品。
  (1)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

泡茶用的器具有哪些及介绍

喝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家中长辈是否经常用传统茶具泡茶来喝呢?现代人想喝茶,有各种茶包、手摇店可以选择,不过若想喝到传统的好味道,就把茶具的使用方法、泡茶方式都学起来吧!
泡茶器具先认识
1 茶壶:常见的茶壶种类分为陶壶和瓷壶两种,陶壶透气性高,用来泡茶不失原味,能逼出温润茶香,较讲究的都汇选择陶壶;而瓷壶传热和散热都快,适合高温冲泡的茶种,能快速冲泡集中香气,例如高山茶、熟茶,可使香气不至于散失太多。

泡茶器具二
2 茶船、水盂: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装好茶叶且冲入热水后,会在茶壶上方浇淋热水,达到温壶效果,茶船和水盂就是用来承接这些水分。另外,水盂也可以用来装泡过的叶底渣。
3 公倒杯:又称茶海,茶汤泡到适当浓度后,可以先全部倒到公倒杯中,在分给个人茶杯,每个人喝倒的茶浓度才会一样。另外,公倒杯上方可以置一过滤网,过滤掉茶渣和茶末。
4 茶荷:大多是竹制品,置茶的用具,把茶叶从茶罐移到茶壶里,兼具赏茶的功能。如果没有专用茶荷,可以用厚纸板折成类似的形状使用。
5 茶夹:烫杯的时候用来夹杯子,还可以去茶叶渣。

泡茶器具三

6、7 茶匙、茶针:茶匙用来去除冲泡后茶壶内部的茶叶渣;而有时后茶壶会阻塞,这时就可以用茶针来疏通内网、壶口,保持畅通。茶匙和茶针有时会是分开的。
8 茶巾:随时放在一旁擦拭茶壶、茶海外面的水滴,或是桌面上的水滴。
9、10? 闻香杯、品茶杯:品茶前先打茶汤倒入闻香杯里,大约30秒后将茶汤倒进品茶杯,就可以双手握住闻香杯,闻茶的香气。品茶杯则是品茶时成装茶汤的杯子。
闻香杯和品茶杯为了方便观赏茶汤的色泽,通常会选用白色或浅色的杯身,杯内上过釉的也会比较好清洗。

泡茶的茶具都叫什么

茶具有公道杯、茶漏、盖碗、茶盘、茶杯、煮水器、茶船、茶海、茶荷等。
主泡器有紫砂壶、盖碗、公道杯、茶滤、茶杯等。
茶道六君子包括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辅助器具有煮水器、茶巾、茶盘、茶荷、茶席、存茶罐。
1.茶壶(cháhú)-用来冲泡茶叶的器具。
2.茶盏(cházhǎn)-用来品味茶汤的器具。
3.茶筅(cháxiǎn)-用来搅拌茶叶和水的竹制工具。
4.茶杯(chábēi)-用来喝茶的器具。
5.茶匙(cháchí)-用来取茶叶和放置糖的小勺子。
6.茶巾(chájīn)-用来擦拭茶具和桌面的布巾。
7.茶船(cháchuán)-用来放置茶具和接受溢出的茶汤的托盘。

泡茶所需工具有哪些

问题一:泡茶的主要器具是哪些? (一)、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
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近200种。
(二)、茶船
承载主要泡茶用具的器具。即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防止水浸湿茶桌。
(三)、公道杯
用于均匀茶汤浓度,方便分茶。
(四)、茶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五)、闻香杯
将茶汤到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六)、杯托
承载闻香杯、品茗杯的器具。
(七)、盖碗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
(八)、同心杯
大茶杯中有一支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九)、大茶杯
泡饮和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二、辅助用具
除主要泡茶器外,在泡茶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辅助的泡茶用具。可增加美观,方便操作。
1.桌布:各种纤维织物制成的铺在桌面向四周下垂的饰物。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于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吸干壶底、杯底的残水。
4.奉茶盘: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敬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高雅。
5.茶则:从茶叶桶中取茶的用具。
6.茶匙:从茶荷中取茶的用具。
7.茶针:疏通壶嘴的用具。
8.茶夹:取放品茗杯的用具。
9.渣匙:从泡茶器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
10.茶漏:扩充壶口面积,防止拨茶时散落在桌面上。
11.滤网:过滤茶渣的用具。
12.茶荷:盛放干茶的器具,多用于客人赏茶。
13.随手泡:泡茶时盛放冲泡用水的用具。
三、 备水器
(一)、保温壶
储放开水用。一般用于居家、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
(二)、水盂
盛放废水、茶渣等物的器皿。
(三)、注水器(随手泡)
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
四、备茶器
(一)、贮茶罐
贮藏茶叶用,可贮藏250――500克。
(二)、茶样罐
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

问题二:泡茶要用哪些工具? 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
辅助泡茶的用具,如茶荷、茶巾、渣匙、茶拂等。
泡茶的步骤: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问题三:哪些是泡茶所必须要有的工具 茶具,是中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具史的兴衰,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和历史。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T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

问题四:请问 泡茶需要哪些工具?还有 泡茶的工序是什么? 工具:茶盘、茶道六君子、品茗杯、闻香杯、功道杯、茶巾、茶托。茶的基本分类一共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青茶顶。每种茶的基本分类不同泡法也不一样,建议上网搜视频看 如果只是居家泡茶建议只看中国的视频。

问题五:沏茶用的工具都叫什么名字 详细的来 茶道六君子是指: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食、茶桶这六样被茶叶兴趣者称为茶道六君子。
目前市场上也有这样的说法:
茶道瓶或收纳筒
茶则(茶勺)那个长勺子,用来盛茶叶
茶匙(茶刮)那个大弯耳勺,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壶中
茶夹(茶镊),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漏,放置壶口防止茶叶外溢
茶针(茶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问题六:用什么器具泡茶比较好喝? 我来说说吧
你用紫砂壶,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是极好的,特别是璞至天成的紫砂养生煮水壶,可以泡出健康芳香的茶的同时还能煮茶。

问题七:沏茶用的工具都叫什么名字 详细的来 茶道用具
1.置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S、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问题八:茶道的全套工具都是什么 泡茶器(茶壶、盖碗、盏等)、煮水器(铁壶、泥壶、炉、随手泡什么的),茶道配件(茶夹、茶刀、茶荷、茶针等),辅助用具(水方、杯托、垫布、盖置、壶承、茶巾),茶叶罐,茶海,茶虑,茶盘

问题九:茶喝必备工具 最简单的就是一个杯子,玻璃杯也好,陶瓷杯也好,保温杯也好,把茶叶扔进水里泡,边泡边喝。一个人喝茶时就经常会这样做,简单,方便。麻烦的地方是茶叶会随着茶水进到嘴里。
改进版是带有筛网的,可以隔绝茶叶,喝起来就方便得多, 但洗茶杯时相对麻烦一点。
其次是一壶一杯,茶叶放在壶里,喝的时候倒出来喝,就有点泡茶喝茶的味道。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经典的功夫茶,是一个瓷的大茶盘,底下是可以装剩余茶水的,茶盘有孔,可以直接漏下去。一个盖碗茶盅,带小底盘,另外加三个小茶杯。盖碗茶盅是装茶叶泡茶的,一盅差不多正好3小杯。茶三酒四,喝茶三个人是最佳的组合。茶盅很烫手,考究的是基本功,水的温度,量,冲泡时间,倒出方式,都会影响到茶的汤色和味道,会不会泡茶,功底就在这里。
改进版就是加了公道杯,也就是茶海,还有茶隔。茶隔是滤掉茶叶渣,公道杯是保证茶水的均匀性。再继续改进的,就有茶夹,用来洗杯子和端茶给茶客喝,避免用手。
懒人版是用飘逸杯代替盖碗茶盅,好处是不用担心烫手,而且可以轻而易举泡出一大堆茶来。不好的地方是泡出来的茶味道比较淡,没有盖碗茶盅压茶叶出来的味道,就像速溶咖啡和手工咖啡的差别一样,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档次。
另外还有附加设备,比如烧水的工具,最好是能够自动保持水温的,还有就是可以自动泄水的。豪华版的茶盘很大,基本上是木质的,有管子连到外面的小桶,就不需要担心剩茶的水满溢出来。
一般泡茶讲究水温是85-100度,不过我个人觉得,最舒服的口感是65度,那样泡出来的茶更清爽。但回甘就没有高温的好。这世界上没有完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说呢?

问题十:茶道用具都有哪些? 简单地说就是水、壶、杯。不要搞得太复杂,花样太多了不是茶艺,而设计,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便可。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