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现状,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现状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现状

该植物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参考如下:根据《2022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2022年我国茶叶出口量达到375255吨,同比增长百分之1.6,绿茶出口量达到200000吨,同比增长百分之1.5,红茶出口量达到100000吨,同比增长百分之1.5,乌龙茶出口量达到75255吨,同比增长百分之1.6。在出口金额方面,2022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额达到19.1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0.3,绿茶出口金额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0.3,红茶出口金额达到6.1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0.3,乌龙茶出口金额达到3.9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0.3。

2022-202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怎么样?

2022-202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如下:1.生产情况:2022年,全国茶叶生产克服干旱等不利影响,面积产量基本稳定,规模扩张态势得到扭转,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加快,茶叶产品向优质多元方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消费情况:近五成消费者每天喝茶,喝茶保健养生观念深入人心。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九成的中国消费者有喝茶的经历,保持每天喝茶习惯的消费者占47.5%,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3.出口情况:2022年中国茶叶出口均价由升转跌,2022年中国茶叶出口均价为5550.23美元/吨,较上年降低了10.82%;近几年中国茶叶进口均价持续下跌,2022年中国茶叶进口均价跌至3535.11美元/吨,较上年降低了10.76%。

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据统计,中国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产量的近一半。这得益于茶叶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茶叶品种的丰富多样以及茶叶产区的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方面,茶叶产业链逐渐完善,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到茶叶文化传播等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茶叶产业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有机茶、名优茶等高端茶叶市场逐渐壮大。
品牌意识逐渐增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茶叶企业逐渐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一些知名茶叶品牌如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出口市场稳步扩大: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逐渐扩大,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茶叶出口,通过举办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茶叶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茶文化传播日益广泛: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传播也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茶文化,学习茶艺,茶叶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此外,茶叶旅游、茶叶健康养生等茶文化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尽管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激烈、茶叶品牌建设滞后等。为了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现状

近年来,我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到35.2万吨,同比增长3.7%;出口货值为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同时,我国茶叶进口总量为26.98万吨,同比增长7%;进口货值为27.83亿美元,同比增长5.6%。贸易伙伴方面,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以绿茶居多,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红茶和乌龙茶;进口品种以红茶、普洱茶、绿茶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茶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口总量增速有所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全球经济回暖,未来茶叶进出口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茶叶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茶叶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茶叶作为传统饮品,其消费市场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近年来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叶行业产值达到了4389亿元,同比增长了5.9%。茶叶市场未来也将继续保持扩大的趋势。2.高端茶叶市场不断提升。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高端茶叶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高端茶叶不仅有机质量更好,而且口感更加细腻,更具有品质保障,因此价格也更高。未来高端茶叶市场将会继续受到追捧,成为茶叶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3.新型茶饮市场快速崛起。除了传统的茶叶市场外,随着茶饮的创新,新型茶饮市场也迅速崛起。例如奶茶、花果茶等,这些茶饮搭配了不同的配料,并且口感更为浓郁,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未来,新型茶饮市场将会继续成为茶叶市场的一个热点。4.绿色健康成为茶叶市场的新风口。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有机食品和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茶叶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茶叶的绿色、有机认证越来越普及,消费者也更加注重茶叶的健康价值和营养成分。未来,健康绿色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风口,健康有机的茶叶将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预见2022:《2022年中国茶叶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中国茶产业公司:中国茶叶、大益茶业、八马茶业、君山茶业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茶叶行业产业链、产业全景图谱、产量、种植面积、出口、品牌价值等数据
行业概况
1、定义
茶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成分主要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根据茶叶种类、制作工艺及茶汤成色,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七大类。
2、产业链剖析
分析茶叶产业链结构,产业链上游包括茶种培育、种植、采摘、粗加工以及物流运输,中游茶叶市场主要包括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等,下游市场包括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按照销售渠道可分为线上、线下两大市场。
分析中国茶叶产业链上代表企业/机构情况,上游茶种培育主要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高校,茶农负责茶园种植、采摘及粗加工等环节;中游企业既包括立顿、雀巢等国外企业,也包括中茶、大益茶等国内品牌;下游主要为线上线下等多主体消费客户。
行业发展历程
茶是中国传统农产品,自古茶商生意发达,文章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梳理中国茶叶现代产业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中国茶叶产业经历起步时期、低迷时期、第一黄金期、激烈竞争期、第二黄金期共五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
茶产业发展与地方资源禀赋息息相关,故现阶段出台茶叶产业政策省市主要集中在中国四大产茶区。汇总比较产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文章认为主要省市大体都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茶叶产业政策维度相似,但政策手段各有侧重,主要可归结为建设现代化营销体系、打造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延伸茶叶主体价值链四大侧重点。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茶叶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2、茶叶种植面积稳居世界前列
茶树种植对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有特定要求,这也将茶叶主要生产地限制于若干主要国家内。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一直稳居世界前列,2021年面积达到4896万亩,同比增长3.12%。
另外,根据ITC(国际茶叶委员会)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稳居全球首位,规模约为第二名国家印度的5倍,呈断层式领先优势。
注: ITC《年度统计公报(2021)》最新数据2020年,截至文章成稿日,暂无发布2021-2022年数据。
3、中国茶叶出口量价双增
新冠疫情爆发对国际贸易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据中国海关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5.53万吨,出口总额109.02亿元;疫情爆发后,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受到影响,下降至34.88万吨,但出口总额不降反升为141.64亿元;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6.94万吨,出口量水平恢复到了疫情爆发之前并略有提升,出口总额达到了148.53亿元。可见,尽管这两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茶叶生产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茶叶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我国茶叶出口的势头仍稳中有升,并达到了量价齐增。
4、中国茶叶品牌建设稳步发展
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多方助力中国茶产业公用品牌建设。比较近3年品牌评估数据,近3年来,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在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逐年下降,2022年平均品牌价值与增长率分别为23.15亿元和4.37%。可见,表明近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速在减慢。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南产区最为密集
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有品牌分布于四大产茶区,其中江南产区分布最为密集,数量达到69个;西南产区数量达到26个,位列第二;华南、江北产区分列第三、四位,分别达到18个、13个。
2、企业竞争:暂未形成龙头企业
由于中国茶叶市场格局分散,业内代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小,除天福茗茶成功于港交所上市外,业内尚未出现上市企业。故文章汇总代表企业茶叶业务发展概况,结合企业注册资本、经营市场等指标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价如下:
注:星级评价1-5,☆为半星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种植面积突破4000万亩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最宜区,坚持适区适种,引导非优势区退出茶叶种植。加快品种选育和老茶园改造,集成组装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十四五”因地制宜,巩固、提升、振兴三大产茶区
区域规划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结合各大产茶区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巩固、提升、振兴三大发展策略: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湖南茶叶出口贸易现状

湖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贸易发展情况较为活跃。根据湖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2019年湖南省茶叶出口总额为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对东盟、日本、欧盟、美国等地的出口量增速较快。1.出口茶叶品种湖南省主要出口的茶叶品种有绿茶、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花茶和茶叶制品等,其中以绿茶为主要出口品种。2.出口范围湖南省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东盟、日本、欧洲和北美等地,其中东盟地区是湖南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与此同时,湖南省还在积极发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3.出口形式湖南省茶叶主要以企业直接出口为主,其中以外贸型企业为主力军,采取多种形式,如订单贸易、直销贸易、售后贸易等,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拓展。4.发展趋势随着中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对中国茶叶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加强。湖南省茶叶出口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实现茶叶出口转型升级。

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

91.829吨。根据查询浙江省茶叶出口统计表可知,浙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是91.829吨,相比去年同期的75.951吨,上升20.9%。浙江省,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云南茶叶市场发展状况

云南茶叶市场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国内外茶叶贸易重要的供应地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随着国内外对普洱茶等云南茶叶的需求增加,在云南省的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保山等地茶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品质也有所提高。2.云南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通过现代化的加工流程和技术,云南茶叶的品质得到提升,各种品牌的茶叶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包装多样,口感优异,受到国内外茶叶市场的高度认可。3.云南茶叶出口市场不断扩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云南茶叶出口市场不断扩大。云南茶叶已经进入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了中国出口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云南茶叶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如如何保障茶叶品质,探索新的市场需求等问题。
——2022年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产值效益初显【组图】
中国茶产业公司:中国茶叶、大益茶业、八马茶业、君山茶业等
本文核心数据: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类型、单价、产值等数据
健康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稳步上升
云南省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年云茶产业各项指标仍稳中向好,呈现健康发展态势。2021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740万亩,比上年增2.8%。
普洱茶之都:茶叶产量稳步增长
产量方面同样稳步增长,2021年总产量49万吨,比2020年增2.4万吨,同比增长约5.3%。
其中,全省成品茶产量37.4万吨,较2020年增5.3%。茶类品种齐全,以普洱茶、红茶、绿茶为主。2021年全省普洱茶产量16.1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红茶产量7.2万吨,呈减少趋势,比2020年减少1.6万吨,减少18%;绿茶产量14.1万吨,比去年增4万吨,增4%;其他茶类约8000多吨。
农业元素减弱 产业效益初显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云南省毛茶价格稍有提升,比上年每公斤增2.9元,平均单价每千克42.3元;成品茶价格平稳上扬,平均单价122.8元/千克,较上年每千克增18.6元,同比增17.9%。随着单价的提升,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也有所增长,2021年达到4708元,较2020年增加658元,产业效益增长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初现。
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同样体现茶产业的效益,2021年云南省茶加工产值达到7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92%,当年度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4:1。由此可见云南茶产业的农业元素正在逐渐减弱,桎梏传统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正在逐渐得以解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茶叶行业现状及前景调研

茶叶销售总量平稳增长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主动融入与服务构建新经济格局,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了稳定发展,在传统产品与业态持续发力的同时,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线上线下消费繁荣,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量、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消费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1年,全国茶叶消费量为230.19万吨,较2014年的150.25万吨增长近80万吨。
销售额持续走高
销售额方面,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持续火爆,全国茶叶销售总额持续增长,到2021年,全国茶叶销售额达到3120亿元,同比增长7.99%,销售额再创新高。
茶叶销售总额持续提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需求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茶叶价格的持续走高,2014年以来,茶叶销售均价总体呈现震荡上行的发展态势,到2021年,我国茶叶销售均价135.5元/千克,价格仅次于2018年的139.3元/千克。
绿茶消费占比过半
从各类茶叶消费情况来看,目前绿茶是我国茶叶市场主要消费品种。2021年,中国传统茶类中,六大茶类的消费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绿茶130.92万吨,占总销量的56.87%;红茶33.88万吨,占总销量的14.72%;黑茶34.41万吨,占总销量的14.95%;其他品种茶叶销量占比均不足10%。
具体到绿茶方面,近年来,我国绿茶消费量呈现平稳上行走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绿茶消费量为120.59万吨,到2021年,我国绿茶消费量提升至130.92万吨,同比增长2.35%。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