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 2、天池水是怎么形成的?
- 3、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
- 4、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
- 5、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
- 6、3.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唐家山堰塞 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7、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 8、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
- 9、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
- 10、长白山天池是死火山吗
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因为地质构造、冰川作用等原因。1、地质构造:长白山地处于地壳构造活跃的地区,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地壳运动中,地表发生断层和抬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盆地。这个盆地就是今天的天池所在的位置。2、冰川作用:在冰川时期,长白山地区经历了冰川的侵蚀和改造。冰川是由大量的冰雪积累而形成的,在移动过程中会削减和侵蚀地表的岩石和土壤。冰川的侵蚀作用会加深盆地,形成一个较深的湖泊。就是如今的长白山天池。
天池水是怎么形成的?
1、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
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2、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来自地下泉水。
天池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
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
扩展资料:
长白山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
在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下称二道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下称头道江)的漫江和锦江;在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在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自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2以上的小河230余条,都流入三江。
又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
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约计为3.07万多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千米,占三江源的60.40%,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千米,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千米,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千米,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千米。
火山爆发以后留下的坑
1、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
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2、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来自地下泉水。
天池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
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
通过火山地质的精细调查和研究,长白山是一座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而位于山顶的天池则是火山口。火山活动经历了277—120万年前造盾,112—4万年前的造锥和近1万年来喷发三个阶段。
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
长白山天池简介
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集水面积21.4km2,水面面积9.82km2,水面周长13.1千米,最深处达373米。
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天池水温为0.7℃—11℃,年平均气温7.3℃。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的长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现为中国、朝鲜两国的界湖。
长白山天池是怎么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宋庆元五年至宋嘉泰元年(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是全球近2000年来最大的一次喷发事件,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这次的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大量熔岩,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也就是说,长白山天池的年龄不超过1000年。
主要景点
1、天池
天池湖的水深幽清澈,群峰环抱的池面五彩斑斓,蔚为壮观。游览天池的黄金季节在盛夏。天池边上倒映出16座山峰的影子和头顶上的蓝天,山水相连,水天一色。
2、长白山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白头山天池池北,长白天池四周有十六奇峰,北侧有一缺口,称U形门(古称小门),天池水由此流泻而下,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人们称之为"通天河",也叫“乘槎河”。
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根据查询高三网得知,火山活动导致了大量的熔岩喷发,这些熔岩冷却后形成了火山锥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山口处的盆地逐渐积水成湖,形成了所看到的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
3.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唐家山堰塞 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长白山天池的形成和火山运动有关,长白山主峰是一座火山,历史上长白山曾经有过多次火山喷发的记录。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之后,凝固的岩浆堵塞了火山通道,形成了一片洼地。
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天山天池。它的成因是地下岩浆沿着岩石圈中的管道喷出,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冷却凝固,逐步形成火山锥。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即为火山口,即形成天池。
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同时,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也会对上游造成淹没的危险。
唐家山堰塞湖的解决方案
搭“空中通道”开挖溢洪槽,一条由绵阳南郊机场到唐家山的“空中通道”,用以运输重型器械和兵力。空投坝顶的武警水电部队将开挖溢洪槽,破解悬于北川和江油之上的堰塞湖。包括35辆推土机、15辆挖掘机在内80余件重型机械因为道路被毁,无法开到坝顶,只能紧急开辟一条“空中通道”运送机械和兵力。
执行这次“空中通道”飞行任务的是1架米-26直升飞机和5架米-17直升飞机。其中米-26是从俄罗斯租用的,俄罗斯机长将担任这次运输任务的主飞。6架飞机已经齐集绵阳机场待命起飞。
2008年6月7日7时零8分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湖区泄流槽过水,围堰过水高程为740.30米至740.40米之间。
长白山天池是由什么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
宋庆元五年至宋嘉泰元年(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是全球近2000年来最大的一次喷发事件,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这次的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大量熔岩,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地质特点
长白山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远在两亿年至七千五百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伴有火山的间歇性喷发,地壳发生了一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面,构成玄武岩台地。
第四纪到来之前,地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时期,火山活动趋于活跃,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锥。
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
长白山天池形成于1200万年前的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
长白山天池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其中将军峰最高,海拔2749米,位于朝鲜一侧。
长白山是中国名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发源地,因其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
长白山天池主要景点:
1、补天石堆:补天石位于长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补天石,从高处望去胜似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也像“天”字的一捺。
2、乘槎河:龙门、天豁二峰中间,天池的出水口,就是乘槎河的河口,乘槎河,瀑布。二道白河,全长1250米。天池水流经补天石,牛郎渡,“高燕吻瀑”,便钟鼓雷鸣、飞泉挂壁,形成68米高程的长白瀑布,再注入二道白河
3、牛郎渡:牛郎渡位于乘槎河上,是一块横在河里的石头,它好似一座小桥,帮助人们过河。因为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到织女峰,故名。
4、长白飞瀑:长白飞瀑、二道白河天池水由此缺口溢出,穿流在悬崖峭壁之间的乘搓河向北流经1250米处的断崖飞流直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夹带着震天的吼声,跌向深深的谷底,形成落差68米高的瀑布,这就是蔚为壮观的长白飞瀑,它是长白山的第一名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是死火山吗
长白山天池不是死火山。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于1597年、1668年和1702年喷发过。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环形火山口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
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集水面积21.4_2,水面面积9.82_2,水面周长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
扩展资料:
天池水文特征
天池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水面面积9.82_2,水边周长13.1公里,最大水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汇水面积21.4_2,蓄水量20.4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246.52毫克/升,水面海拔高程2189米。
多年水温为0.7~11℃,多年平均气温-7.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6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1809.1毫米,历年最小降水量881.8毫米,是辽东地区气温最低,并且水面蒸发量最小,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之一。
天池的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4、5月份,5月以后天池的来水量大于下泄量,水位开始上升,到8、9月份出现年最高水位。9月下旬以后,主要靠前一段蓄积的水量出流,水位陆续下降,直到翌年5月又开始回升。
水位变幅约在2米左右。天池的封冻日期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解冻日期在翌年6月中旬,有七八个月的封冻期。雪深0.86~1.04米,冰厚0.93~1.28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白山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