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葡萄酒分级,澳大利亚葡萄酒最权威的分级是哪种啊?

本文目录一览: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等级划分

按照欧盟的有关规定,葡萄酒被分为两大类:
1、普级餐酒
只要这些酒原产地是法国,不论是用来自同一地区还是几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的,都可称为“法国普级餐酒”。如果是由源于欧盟不同国家的酒调配而成,则被称为“来自欧盟不同国家的调配酒”。调配欧盟以外国家的葡萄酒是禁止的。这种酒并不需要特殊允许,但是,它需符合欧盟有关章程所规定的最低的生产要求。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普级餐酒以某个牌子在市场上销售。
2、地区餐酒
这些是由于产地来源不同而个性化的普级餐酒。一种地区餐酒必须产自于它所标示其名的那个产区。它必须符合由法令所规定的严格的产品条件,譬如,每公顷最高产量、最低酒精度、葡萄品种以及严格的分析标准。
地区餐酒有三种等级:
-省命名的地区餐酒
-地区命名的地区餐酒
-大区命名的地区餐酒
这些酒都要经过特别准许的手续,并且要经过成份分析和感官品尝检验,由国家葡萄酒行业管理局(ONIVINS)正式核准。
3、优良地区餐酒
这些酒的生产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INAO)严格规定和核准。这一规定还考虑到由有关葡萄酒生产工会授予标签的问题。这些酒必须符合由法令所规定的某些条件:原产地区,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种植技术,分析标准以及感官品尝检验。优良地区餐酒构成了连接地区餐酒和法定产区葡萄酒的中间环节。
4、法定产区葡萄酒
这些酒必须满足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所规定并由法令正式宣布的所有生产条件。法定产区葡萄酒建立在尊重“地方的、忠诚和不变的习俗”的基础之上,它们都产自那些最享有盛名的地区。这些酒的生产规定比优良地区餐酒还要严格,包括以下这些标准:原产地区,最高限产量,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种植方法,分析标准,有时甚至还要加上老化成熟的条件。所有这些称之为法定产区葡萄酒都要经过分析和品尝检验。它们要经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正式批准。
澳大利亚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性区域,没有制定相应的等级区分
而跟旧世界的葡萄酒国家相比(旧世界才有这种葡萄酒等级制度,如法国、德国),“新世界”酒标最上方写上出产红酒的酒厂或酒窖名称,出产年份。“新世界”红酒的酒标很多时候都会记下所用葡萄的名称(大多数为单一葡萄品种酿造)。
================================================
澳大利亚常见葡萄酒的品种
常见的白葡萄酒:
Chardonnay霞多丽,Riesling雷司令, Sauvignon Blanc苏维翁-布朗克,Semillion赛美凌
常见的红葡萄酒:
Cabernet Sauvignon 解百纳-苏维翁, Shriaz设拉子/沙瑞思, Merlot美乐, Pinot Noir黑比诺
发泡酒: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可以做成发泡酒
甜酒:
红、白葡萄酒都可以酿制甜酒
玫瑰酒(粉红葡萄酒、半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的一种,通过减少葡萄皮的发酵时间,使酒的颜色呈不同程度的淡红色,口味偏淡。
贵腐酒:
一种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高甜度葡萄所酿制的甜酒。
================================================
希望这些东西对你有帮助
产自澳大利亚50家酒厂的300款葡萄酒,被《真实食品指南》(True Food Guide)评定为“绿色”等级。该刊物旨在帮助消费者避免购买含有转基因物质的葡萄酒。

澳大利亚太平洋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Australia Pacific)近日出版了第一期《真实食品指南》,内容涉及酒精饮料产品。这本指南基于食品和饮料企业在远离转基因原料方面所采取的法规和措施对其进行评级。

该指南也包括啤酒和其他酒精类饮料,那些不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被评定为“绿色”等级,而那些有可能包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则被评为“红色”等级。

虽然澳大利亚葡萄酒没有出现在“红色”名单内,但该组织发言人称,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葡萄酒都没有使用转基因原料。在此之前的几年,该组织每年都列出“绿色”和“红色”等级食品的名单,摆放于超市内供顾客参考。

绿色和平组织称,他们通过询问生产商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那些承认使用过这些成分和拒绝回答的生产商均会被列入“红色”等级。该组织称,大多数的澳大利亚葡萄酒、蒸馏酒和啤酒生产商都考虑到消费者对于转基因成分的排斥,避免使用这类原料。

澳大利亚葡萄酒生产商协会连续6年来以政策规范,确保其成员的葡萄酒产品中不含转基因成分。

这次评级行动的发起者、Cullen Wines酒厂总经理Vanya Cullen 说:“大自然原本如此美妙,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它们?”
澳洲奔富是最好的,口感不次于法国的拉菲 就是历史没有法国悠久
澳大利亚葡萄酒等级分类
按照欧盟的有关规定,葡萄酒被分为两大类:
-普级餐酒
-特定产区的优质酒(简称VQPRD)
在法国,这两类酒各自分为两小类:
●普级餐酒可以再分成:
-本义上的普级餐酒(vins de table)
-地区餐酒(vins de pays)
●而在特定产区优质酒中又可再分为:
-优良地区餐酒(VDQS)
-法定产区葡萄酒(AOC)
1、普级餐酒
只要这些酒原产地是法国,不论是用来自同一地区还是几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的,都可称为“法国普级餐酒”。如果是由源于欧盟不同国家的酒调配而成,则被称为“来自欧盟不同国家的调配酒”。调配欧盟以外国家的葡萄酒是禁止的。这种酒并不需要特殊允许,但是,它需符合欧盟有关章程所规定的最低的生产要求。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普级餐酒以某个牌子在市场上销售。
2、地区餐酒
这些是由于产地来源不同而个性化的普级餐酒。一种地区餐酒必须产自于它所标示其名的那个产区。它必须符合由法令所规定的严格的产品条件,譬如,每公顷最高产量、最低酒精度、葡萄品种以及严格的分析标准。
地区餐酒有三种等级:
-省命名的地区餐酒
-地区命名的地区餐酒
-大区命名的地区餐酒
这些酒都要经过特别准许的手续,并且要经过成份分析和感官品尝检验,由国家葡萄酒行业管理局(ONIVINS)正式核准。
3、优良地区餐酒
这些酒的生产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INAO)严格规定和核准。这一规定还考虑到由有关葡萄酒生产工会授予标签的问题。这些酒必须符合由法令所规定的某些条件:原产地区,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种植技术,分析标准以及感官品尝检验。优良地区餐酒构成了连接地区餐酒和法定产区葡萄酒的中间环节。
4、法定产区葡萄酒
这些酒必须满足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所规定并由法令正式宣布的所有生产条件。法定产区葡萄酒建立在尊重“地方的、忠诚和不变的习俗”的基础之上,它们都产自那些最享有盛名的地区。这些酒的生产规定比优良地区餐酒还要严格,包括以下这些标准:原产地区,最高限产量,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种植方法,分析标准,有时甚至还要加上老化成熟的条件。所有这些称之为法定产区葡萄酒都要经过分析和品尝检验。它们要经由全国法定产区名称管理局正式批准。

澳洲的葡萄酒怎样划分等级

一、澳洲式的AOC制度
澳洲葡萄酒大致上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普级酒(Generic Wine)
Generic是指“一般的、普通的”意思,使用澳洲一般栽培的多种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就是一般消费用的低价佐餐酒,在酒标上的内容会有Red/White(红/白葡萄酒)或者Sweet/Dry(甜型/干型)等简单标示,而不标示葡萄品种、产地和年份。
2、高级品种酒(Varietal Wine)
Varietal是指单一品种葡萄酒,以西拉、赤霞珠、霞多丽等单一品种葡萄酿造,具多样性且富有变化感的高级葡萄酒,以出口为主。根据澳洲的葡萄酒法,凡使用一种葡萄达85%以上者,就能够标示该品种于酒标之上。
3、高级混酿酒(Varietal Blend Wine)
混和两种以上高级品种所酿造的葡萄酒。假如使用两种葡萄达85%以上时,就可以将葡萄品种的按含量的多少依次标示于酒标上。例如便签上显示:西拉/赤霞珠,代表使用西拉和赤霞珠品种达85%以上,而西拉的使用量多于赤霞珠。
二、澳大利亚葡萄酒烈酒协会(AWBC)
波尔多有1855年分级制度,澳大利亚也有一套被广泛认可的分级制度,即兰顿澳大利亚葡萄酒分级制度(Langtons Classification of Australian Wine)。这套由兰顿拍卖行编制的非官方分级系统在1991年推出第一个版本,每隔5年修订一次(现在改为每4年更新一次)。
由于澳大利亚的酒庄产业分散、产区葡萄品种众多,同一家酒庄可能在几个产区都有葡萄园,同一个品牌可能出品有不同品种的数款葡萄酒,所以兰顿分级制的评定对象不是以酒庄或品牌为单位,而是以单一葡萄园酒款为单位。AWBC将葡萄酒大致分为四等作为推荐,这些分级可以在葡萄酒酒标上标注出来。
1、品牌之冠(Brand Champions):品牌之冠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类别中的发动机,是澳大利亚本土及国际市场上容易购买的主流产品。澳大利亚葡萄酒生产商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从这里接触到澳大利亚葡萄酒。它将自身定位为所有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也就是说,“品牌之冠”就是指那些品牌知名度非常高,销售量非常大的葡萄酒。
2、新锐之星(Generation Next):对于为了享受社交气氛,而非仅仅体验葡萄酒的人群来说,“新锐之星”葡萄酒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而对于葡萄酒生产商来说,这将意味着不断创新、尝试新配方、种植新品种和优化营销(包装和宣传),追求卓越。
以“新”抢占市场是一种战略,而“新锐之星”葡萄酒的酿酒商们仍在开拓全新品种、加大广告宣传方面下功夫以吸引和保持顾客。葡萄酒分销商和营销人员需要理解目标受众,挖掘吸引他们的新方式,充分了解新媒体、新体验和新科技。
3、区域之粹(Regional Heroes):是指那些品种与产地完美结合的葡萄酒,例如巴罗萨的西拉,库纳瓦拉的赤霞珠,克莱尔谷的雷司令,玛格丽特河的赤霞珠等等。除了葡萄品种的要求,同时这些酒又必须能代表产区特色,必须与当地风土、人文很好地结合。最后从满足这些条件的品牌里面选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品牌。区域之粹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为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声誉和品质立下汗马功劳。
4、澳洲之巅(Landmark Australia):是指那些能够代表澳大利亚葡萄酒最高品质,能够在世界上产生伟大影响力的品牌或酒款。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区域之粹的最高级别。总而言之,澳洲之巅集产地、品种、酿造、口感、理念、文化之大成。能够获得世界著名酒评家一致认可,具有伟大的陈年能力,丰富,具有层次,优雅迷人。同时也是市场上争相受宠的产品,它们是澳洲葡萄酒精神的支柱。
在2014年5月份刚刚发布的第六版兰顿分级中,分级有三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至尊级(Exceptional)21款,卓越级(Outstanding)52款和优秀级(Excellent)65款。与上次2010年更新的第五版相比,第六版分级的最大变化是从4个级别简化到了3个。
三、根据专业的酒评家做的澳洲葡萄酒年鉴选购
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专业葡萄酒年鉴有詹姆士·韩礼德(James Halliday)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指南》(Australian Wine Companion),老爷子从1986年开始就每年品遍全澳洲的葡萄酒,进行公正客观评分,他的年鉴已经成为澳洲葡萄酒爱好者们人手一本的权威性酒评。
在詹姆士·韩礼德40余年的红酒生涯中,他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在全球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撰写了60多本有关葡萄酒的书,著作获奖无数,多次被译为外文出版,包括法语、德语、日语和丹麦语等。从1986年起,他开始出版每年一次的澳大利亚葡萄酒综述,这些综述于2000年正式以James Halliday Annual Wine Companion为名以澳大利亚葡萄酒年鉴形式出版,俗称澳洲葡萄酒“红酒圣经”,成为世界各大酒商的购买指南。
“红五星酒庄”是评选中的最高等级,全澳洲只有5.1%的酒庄才能有幸获此殊荣!能够被评选为“红五星酒庄”的一定是非常卓越的酒庄,其酿制出的葡萄酒都各具特色,堪称世界葡萄酒界的经典之作。
酒的品质以五杯酒的评分系统进行评级:
94-100 分——顶尖葡萄酒(Outstanding wines);
90-93 分——强力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87-89分——推荐饮用(Recommended);
84-86分——易于饮用(Acceptable)。
其中,只有94-100 分的酒品才可以获得五个杯子的标注,成为“五杯酒”标志葡萄酒。同时,一个酒庄中,拥有两款以上五杯酒标志葡萄酒才可以成为五星级酒庄。
扩展资料:一、澳洲葡萄酒介绍
澳大利亚属于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可以将澳大利亚葡萄酒划分为新世界葡萄酒。与旧世界的葡萄酒产国相比,澳洲葡萄酒的酿制方式是与众不同的,除了严格遵循的传统酿酒方式外,还采用先进的酿造工艺和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加上澳大利亚稳定的气候条件,其每年出产的葡萄酒的品质都相对稳定。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生命不仅来自阳光、土壤和葡萄的精华,更来自悠久的品酒历史和精湛的酿酒技术,多元文化背景的酿酒经验,以及崇尚保留葡萄品种的最高原味和果香的酿酒技法,这些都使得澳洲葡萄酒充满个性与活力,别具特色。
二、澳洲葡萄酒特点:
1、澳大利亚属于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可以将澳大利亚葡萄酒划分为新世界葡萄酒。
2、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优越,适合葡萄种植和生长。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优良,地广人稀,没有污染,绝对绿色产品。澳大利亚常年阳光充沛,葡萄有了足够的日照,生长良好,没有任何污染,酿出的酒自然丰满浓郁,并且酒的口味柔和,果香浓郁,口感清新,极易入口,尤其适合初饮葡萄酒的人士,非常适于搭配中餐菜肴。
3、澳大利亚的酿酒师在酿酒时,普遍采用橡木桶储存及低温发酵技术,故制造出的葡萄酒以口感丰腴,并带有巧克力和水果香为其特色。
4、澳大利亚锐意创新的多元文化背景的酿酒经,以及崇尚保留葡萄品种的最高度原味和果香的酿酒哲学,使得澳洲葡萄酒充满个性和活力。
5、澳洲人特有的简单、纯朴、憨厚、不视金钱为唯一目的,而把信用和快乐生活视为第一追求,也是他们可以酿造出质优价廉的世界级美酒的决定因素。
6、酒质稳定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一大优点。这里的酿酒方法有别于欧洲,如果说欧洲酿酒业属于农业范畴的话,澳大利亚的酿酒业则应称为工业。欧洲严格遵循的传统酿酒方式,酒质与气候密切相关,遇到不好的年份,酒的品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澳大利亚则多为大型酒厂,采用先进的酿造工艺和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再加上澳大利亚稳定的气候条件,每年出产的葡萄酒的品质也相对稳定;所以在购买时不必像挑选欧洲酒那样过多地考虑年份问题。澳洲产区所具有的锐意创新,出类拔萃的酿酒技术,使大部分澳洲葡萄酒不需要陈年,在其年轻时饮用味道就已极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澳洲葡萄酒没有分级?那我怎么去买酒!
百度百科:澳洲葡萄酒
澳洲葡萄酒大致上分为以下
“至尊类”、“杰出类”、“优良类”、“出色类”
根据兰顿拍卖行的定义:
“至尊类”是“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和最珍贵的一级酒庄级澳大利亚葡萄酒”
“杰出类”是“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基准优质葡萄酒”
“优良类”是“需求稳定而品质精美的葡萄酒”
“出色类”是“精品葡萄酒市场的主流或新兴经典之作”。
2010年发布的新版兰顿分级系统(第五版)共有123款葡萄酒入选,分别为“至尊类”17款、“杰出类”32款、“优良类”36款、“出色类”38款。其中在“至尊类”中,第四版的11款“江山依旧在”,另外新增6款。
这17款代表澳大利亚最高水平的“至尊类”葡萄酒,按产区分布,南澳大利亚州有9款、维多利亚州有3款、西澳大利亚州有3款、新南威尔士州有2款;从品种来看,有9款西拉、4款赤霞珠(含调配型)、2款霞多丽、1款黑比诺、1款雷司令。
扩展资料
澳大利亚的四大葡萄酒产区
澳大利亚葡萄酒分为四大产区,分别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包括塔斯尼亚岛)、西澳,其产量比依次为8:4:2:1。四大产区的葡萄酒各有特色,质量均堪称世界水平。
南澳以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大部分的葡萄园集中在南谷、河地及阿德雷德附近区域。以南则有库纳瓦雷、百威、巴罗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产区。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葡萄种植地,许多著名酒厂聚集在这里,主要分为3个产区:猎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浓郁的雪华沙(Shirze)红葡萄酒闻名全球。
瑞弗瑞那是新南威尔士最大的产区,主要生产价廉物美的日常餐酒。
维多利亚的葡萄酒具有多类型,有的以甜型的加醇葡萄酒闻名,东北部除了甜酒外,还出产色度深、酒精度高、口味重的雪华沙(Shirze)和苏维翁(Sauvignon)红葡萄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葡萄酒分级制度(澳大利亚)
百度百科-澳大利亚红酒
  澳大利亚全国共分为七个州,分别是北领地、南澳、西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省)。 澳大利亚的北部纬度低,是热带雨林区,内陆是沙漠和莽原,气候炎热干燥,都不适合葡萄的生长,所以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包括维多利亚(Victoria)、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南澳大利亚(South Australia)和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另外西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的葡萄园。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之所以有如此的盛名,是因为其特有的优良土地和许多世界级杰出优秀的酿酒师,再加上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和生产过程,以及澳洲人特有的简单,纯朴,憨厚,不视金钱为唯一目的,而把信用和快乐生活视为第一追求的环境下,酿造出来的质优价廉的世界级美酒。
  以上这些也是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葡萄酒专家和行业权威人仕的共同一致强烈的看法,同时他们更认为同等级和同价格的澳洲酒,一定要比其它产地的同等级和同价格的葡萄酒的质量要高出许多,这个事实也是每一位会品酒人仕的共同认为。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想强烈推广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原因。
  近年来,澳洲葡萄酒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受到了世界各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澳洲葡萄酒分为四大产区,分别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包括塔斯尼亚岛)、西澳。其产量比依次为8:4:2:1。四大产区的葡萄酒各有特色,质量均堪称世界水平。 南澳以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成为澳洲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大部分的葡萄园集中在南谷、河地及阿德雷德附近区域。
  以南则有库纳瓦雷、百威、巴罗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产区。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葡萄种植地,许多著名酒厂聚集在这里。主要分为3个产区:猎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浓郁的雪华沙(Shirze)红葡萄酒闻名全球,另外,以雪华沙和苏维翁混合酿制的红葡萄酒酒精浓度高,口感浑厚饱满,最具特色。墨基以简单明快为特色。
  瑞弗瑞那是新南威尔士最大的产区,主要生产价廉物美的日常餐酒。 维多利亚的葡萄酒具有多种类型,有的以甜型的加醇葡萄酒闻名,东北部除了甜酒外,还出产色度深、酒精度高、口味重的雪华沙(Shirze)和苏维翁(Sauvignon)红葡萄酒。 西澳以位于伯斯(Perth)以北的天鹅谷最负盛名,主要出产白勃根地(White Burgundy)白葡萄酒。伯斯市南方气候较温和,是西澳最具发展前景的产区。最南端的产区因属大陆性气候,因此丽丝玲(Rhein Riesling)有着特有的香气和酸度。
  二,认识澳大利亚葡萄酒
  澳大利亚葡萄酒算是葡萄酒新世界的代表之一,基本上来说,要认识澳大利亚葡萄酒总比旧世界的葡萄酒如我们已经介绍过的法国和意大利从各个方面都要简单一些。就拿葡萄酒的标签来说就最明显,看准4个要点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而不需要想看旧世界的酒标那样,要记住那么多的产区和名号。
  1.品种:
  在所有新世界葡萄酒酒标上,我认为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品种,对澳大利亚酒来说也是一样的。按照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法律规定,如果在酒标上标注葡萄品种,则这瓶酒里需要有85%是由该品种酿造的,如果葡萄酒里面混合的品种每一种都不到85%,那么就要标注出所有主要的葡萄品种,而标在前面的品种要比标在后面的含量多。比如:Penfolds "Bin 389" Cabernet Shiraz,就是用Cabernet Sauvignon和Shiraz两种葡萄品种,而且Cabernet Sauvignon所占的比例要比Shiraz高。
  目前在澳大利亚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葡萄品种:Cabernet Sauvignon, Pinot Noir, Merlot, Shiraz, Grenache, Mouvedre, Chardonnay, Riesling, 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Muscat。其中值得一提的是Shiraz为澳大利亚葡萄酒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提大利亚葡萄酒,很多人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Shiraz。一些小酒厂也在种植和酿造一些不常见的葡萄品种,如:Verdelho, Viognier, Chenin Blanc, Marsanne,这些小品种的葡萄酒丰富了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风格和口味,但是依然无法替代国际流行风格葡萄酒的主导地位。
  2.生产厂家
  澳大利亚有大概9000个酒厂,他们根据自己的定位而有着不同的质量和风格,比如有一写就尝专门专门针对低档市场,生产所谓超市酒,比如:Lindemans,他们生产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低档葡萄酒。有些针对中档葡萄酒市场,如:Rosemont,他们生产质量较高但是价格相对比较合理的葡萄酒。另外有一些针对高档市场,比如:Penfolds, Henschke,升昌具有极高质量和国际声望的葡萄酒,但是其价格也非常昂贵,当让这些高冈酒厂也不会只生产一种高档酒,而是以一种高档酒(旗舰酒)维持其国际声名,同时下面发展出一系列中档葡萄酒已占领市场。还有一些非常小的酒厂,他们只生产一种品质极高的葡萄酒,而且产量极低,这种仅仅生产Cult Wine的酒厂有:Three River, Duck Muck等。
  目前看来,澳大利亚葡萄酒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但是主要的问题是:目前很多葡萄酒厂的葡萄园是近10年来种植的,还比较年轻。而且很多葡萄酒厂是用大机器生产,是用纯手工生产高档酒的还是少数,因此多数葡萄酒在国际上仅仅是处于中档和中高档水平,为此,如果让众多酒厂的产品与法国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酒庄相比,在传统和文化上还有一些缺憾。
  3.产地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地规定与美国类似,只规定了葡萄酒产地的地理位置,而没有像旧世界国家那样,对于原产地名号监控制度有很多的规定。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有类似美国AVA制度的产区地理标识,在酒标上标注了葡萄酒产区(这些产区必须是澳大利亚产区地理表示规定的),那么酿造这种酒的葡萄要有85%来自该产区。
  这些产区地理标识分成不同的级别:其中超级地区:西南澳大利亚(Southwest Australia)包括为多利利亚,新南威尔士,塔斯马尼亚,另外还有南澳和昆士兰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说这个名字包括了绝大部分的葡萄酒产区,它也是葡萄酒标上经常被看到的名字。第二个级别是州:有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下面就是大区,地区和子地区.
  很多葡萄品种要与不同的产区联系起来,在澳大利亚有些产区的某些品种比其它的品种更有声望。Cabernet Sauvignon在新南威尔士的Hunter Valley和南澳的Coonawarra具有更高的质量,而Shiraz在炎热的Barossa Valley体现出典型的澳大利亚特点,而相对寒冷一些的Yarra Valley非常适合Riesling和Pinot Noir的生长,西澳地区以Chardonnay闻名。
  4.年份
  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和新世界的酿酒方式让葡萄酒的年份成为最后考虑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质量信得过的厂家和自己喜欢的葡萄品种及产区,不同的年份都不会让大家太过失望。并非年份不重要,但是它是最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澳大利亚的四大葡萄酒产区
  近年来,澳洲葡萄酒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受到了世界各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澳洲葡萄酒分为四大产区,分别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包括塔斯尼亚岛)、西澳。其产量比依次为8:4:2:1。四大产区的葡萄酒各有特色,质量均堪称世界水平。
  南澳以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成为澳洲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大部分的葡萄园集中在南谷、河地及阿德雷德附近区域。以南则有库纳瓦雷、百威、巴罗沙谷和克雷谷等知名产区。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葡萄种植地,许多著名酒厂聚集在这里。主要分为3个产区:猎人谷以思美戎(Semillon)和浓郁的雪华沙(Shirze)红葡萄酒闻名全球,另外,以雪华沙和苏维翁混合酿制的红葡萄酒酒精浓度高,口感浑厚饱满,最具特色。墨基以简单明快为特色。瑞弗瑞那是新南威尔士最大的产区,主要生产价廉物美的日常餐酒。
  维多利亚的葡萄酒具有多类型,有的以甜型的加醇葡萄酒闻名,东北部除了甜酒外,还出产色度深、酒精度高、口味重的雪华沙(Shirze)和苏维翁(Sauvignon)红葡萄酒。
  西澳以位于伯斯(Perth)以北的天鹅谷最负盛名,主要出产白勃根地(White Burgundy)白葡萄酒。伯斯市南方气候较温和,是西澳最具发展前景的产区。最南端的产区因属大陆性气候,因此丽丝玲(Rhein Riesling)有着特有的香气和酸度。
澳洲的葡萄酒属于新世界的葡萄酒。
新世界葡萄酒和旧世界葡萄酒有一项很大的区别就是其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当然,旧世界的等级划分也不是按品质来划分的,而是按一套很复杂的管理体系划分的。
对于澳洲的葡萄酒,如果要来用酒标上看其优劣,主要还是看上面标的产区。
其实全世界的葡萄酒基本都一样,标的产区越小,这个酒相对来说也就越好,或者说特色越明显。
像澳洲最便宜的酒一般产区都是标wine of Australia,或者wine of South Australia.这些事属于大产区的酒,相对来说价格都比较便宜。
一些好的酒产区会标具体的产区名,比如Barossa,Heathcote,Eden等等,这些都是澳洲的著名产区,如果你对澳洲酒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那些澳洲著名的产区有哪些,一般来说,著名的产区也有其最有代表的葡萄品种,买特定产区的特定葡萄品种酿的葡萄酒,会让你体会到真正产区的特色。
更有一些产区里面的葡萄酒庄,会精细到把自己的酒庄里面的土地都细分,我亲自去Heathcote一家酒庄见过,它家酒庄并不是非常大,但是酒庄把自己的土地分成了block A-F,一共6块地,把最好的几块地上产的最好的葡萄单独拿出来酿酒,自然这些酒品质和风味就更好了,当然价格也更高。不过这是酒庄的个人行为,对于这个酒庄有很多的等级区分意义,但是不是所有的酒庄都这么做的,一般品质高点的酒庄才会这么做。
酒标上标的产区越有名,酒就越好,就越贵,这条标准只能说是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个在澳洲并没有不允许好的产区产一般的酒,澳洲的葡萄酒商业化做的是非常好的,所以澳洲葡萄酒出口量也很大,特别是出口到中国来的,有些出口到中国的酒就是这样的标的是好的产区,但是酒其实是很一般的,卖的也相对便宜。
总的来说,澳洲以及新世界的酒,真正要区分好坏还是要喝了才知道,酒标能给出的信息的参考价值一般不及旧世界的酒。
酒品以五酒杯的评分系统进行评级:
94-100 分是顶尖葡萄酒(Outstanding wines),
90-93 分是强力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87-89分是推荐饮用(Recommended),
84-86分是易于饮用(Acceptable),
其中,只有94-100 分的酒品才可以获得五个杯子的标注,成为“五杯酒”标志葡萄酒,同时,一个酒庄中,拥有两款以上五酒杯标志葡萄酒才可以成为五星级酒庄。
专业的酒评家做澳大利亚葡萄酒年鉴,首屈一指的有James Halliday的James Halliday Annual Wine Companion,如今已经72岁高龄的老爷子从1986年开始就每年品遍全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进行公正客观评分,他的年鉴已经成为热爱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人们人手一本的权威性酒评。
扩展资料: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之所以有如此的盛名,是因为其特有的优良土地和许多世界级杰出优秀的酿酒师,再加上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和生产过程,以及澳大利亚人特有的简单,纯朴,憨厚,不视金钱为唯一目的,而把信用和快乐生活视为第一追求的环境下,酿造出来的质优价廉的世界级美酒。
以上这些也是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葡萄酒专家和行业权威人仕的共同一致强烈的看法,同时他们更认为同等级和同价格的澳大利亚酒,一定要比其它产地的同等级和同价格的葡萄酒的质量要高出许多,这个事实也是每一位会品酒人仕的共同认为。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想强烈推广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原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澳洲葡萄酒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划分

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澳洲葡萄酒有着与旧世界葡萄酒截然不同的等级划分,我们平常市面上常见到的澳洲红酒大概分为四个等级:至尊类、杰出类、优良类、出色类。在这之中至尊类是最好的红酒,它一般代表的是最珍贵的一级酒庄级澳大利亚葡萄酒。而杰出类则稍微逊色,它指的是在市场上有强大号召力的葡萄酒,这种J较为畅销且高端。优良类则品质更逊一筹,代表着品质精美且有持续需求的红酒。而出色类红酒则是我们平常见到最多的主流红酒或者是新兴的红酒。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有哪些呢?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等级制度是采用产地标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GI),产区共分为三级,即地区(Zone)、区域(Region)和次区域(Sub-region),南澳州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优质地区(Super Zone)概念,目前只有阿德莱德地区被定义为优质地区。阿德莱德区域包括巴罗萨(Barossa)区域和福雷里卢(Fleurieu)区域。
  澳大利亚葡萄酒和白兰地协会把澳洲葡萄酒按照市场表现和个性分为四种种类,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分级了吧。
  1、品牌之冠(Brand Champions)
  品牌之冠,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类别中的发动机,是澳大利亚本土及国际市场上容易购买的主流产品。
  2、新锐之星(Generation Next)
  对于为了享受社交气氛,而非仅仅体验葡萄酒特质的人群来说,“新锐之星”葡萄酒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
  3、区域之粹(Regional Heroes)
  指那些品种与产地完美结合的葡萄酒,例如巴洛萨的设拉子,库拉瓦拉的赤霞珠,克莱尔谷的雷司令,玛格瑞特的赤霞珠等。除了品种,这些酒又必须是能代表产区特色的,与当地风土、人文很好地结合。
  4、澳洲之巅(Landmark Australia)
  指那些能够代表澳大利亚葡萄酒最高品质,能够在世界上产生伟大影响力的品牌或酒款。
希望采纳哦。更多问题可以联系我们。

澳洲奔富红酒分类有哪些系列


根据等级,奔富红酒一共可以分为三档。
第一档是入门级,有洛神山庄、寇兰山、MAX’S麦克斯系列、奔富托马斯·海蓝系列,第二档为奔富的中坚力量,这一档的酒主要是Bin珍藏系列,第三档为奔富高端酒,主要是包括了奔富葛兰许Grange Hermitage,Grange,RWT,Bin 707为主,是奔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另外,奔富特选Bin系列葡萄酒:该系列葡萄酒广受国际瞩目与尊敬。每一个发布年份都具代表性,拟澳大利亚葡萄酒业重要里程碑的象征。
扩展资料
不同类型的红酒需要不同的饮用温度,即使是同样类型的葡萄酒(如干红、干白等),由于产地不同、风格不同、年份不同,适饮温度也会随之而异。
如果红酒的饮用温度过低,会使酒的内涵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温度过高,则会让原本品质细腻的红酒也变得粗糙。甜味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在10℃~14℃的范围内,酸味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关注雅典娜红酒杯,了解更多红酒知识
奔富酒庄(Penfolds Winery)位于南澳赫赫有名的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产区,它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被看做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象征,被称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贵族。
奔富酒庄创办人克里斯托弗?罗森?奔富,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年轻医生,生于1811年。奔富医生是家里11个孩子中排行最小的,他在伦敦的圣巴塞洛缪医院攻读医药科,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跟其他医生一样,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研究葡萄酒的药用价值。他于1838年完成学业。1844年,奔富医生与妻子移民到澳大利亚并且买下了位于南澳的玛格尔庄园,还将当时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藤带到了南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得(Adelaide)。当时,奔富夫人负责园地管理、葡萄栽种与酿酒工作。最初培植的葡萄品种是歌海娜(Grenache),所酿制的葡萄酒主要为贫血患者提供滋补效用,因此奔富获得了“1844永来不息”的雅号。
1845年,奔富医生和妻子在阿德莱得的市郊玛格尔(Magill)种下了从法国带过来的葡萄树苗,为了延续法国南部葡萄种植的传统,他们也在葡萄树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他们夫妇把这小石屋称为葛兰许(Grange),在英文中为“农庄”之意,这也是日后奔富酒庄最负盛名的葡萄酒葛兰许系列的由来。这个系列的葡萄酒有澳大利亚酒王之称,而且更是世界上十二支顶级红酒之一,由于产量有限,在如今的市场中是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一个宠儿。也就是在那个简陋的石屋内,奔富医生建立了他的医学实验中心,并且开始为他的病人酿造加强型葡萄酒。随着葡萄酒需求的增加,奔富医生也逐渐增加了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到了1870年,葛兰许葡萄园面积已扩展至60亩,并且栽种了许多葡萄品种,包括歌海娜、华帝露(Verdelho)、慕合怀特(Mourvedre)和佩德罗一希梅内斯(Pedro Ximenez)。酒庄生产的葡萄酒包括甜酒、干红与干白餐酒,主要市场是维多利亚与新南威尔士州。1880年,奔富先生不幸去世,妻子玛丽接管了酒庄。
随着业务的增长,玛丽?奔富与女婿托马斯?海兰及酒窖总管约瑟夫?吉拉德共同管理酒庄。在玛丽?奔富的细心经营下,酒庄的规模越来越大,自酒庄建立35年来,奔富酒庄总产值占南澳葡萄酒市场的30%。同时,奔富酒庄的葡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0英亩,成为南澳大利亚第一大酒庄,从此以后“奔富(Penfolds)”成为了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1896年,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界做出巨大贡献的玛丽去世,之后酒庄由他的子女继续经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奔富酒庄几乎垄断了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产业达到最高峰。20世纪20年代,奔富酒庄正式采用“Penfolds”作为自己的商标。
20世纪初,加度酒盛极一时。奔富在1920年至1930年期间以备受欢迎的加度酒稳固了市场地位。虽然澳大利亚的优质葡萄酒供应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极为有限,但奔富却出人意料酿造了“意大利干红”来满足在昆士兰州工作的意大利移民。1943年,奔富收购了备受赞誉的澳丹娜葡萄园。两年后,奔富又收购了位于巴罗萨谷的卡琳娜葡萄园,成为当时南澳最大的酒庄。20世纪40年代末,奔富在全国各地区收购与开发多个园地,所在地点包括迈拉仑维尔(McLaren Vale)、格里菲斯、猎人谷(Hunter)与迈钱宝利(Minchinbury)。
20世纪40年代末期,葡萄酒市场起了巨大改变。二战后,许多新移民开始定居澳大利亚。奔富年轻的酿酒师马斯?舒伯特原本决定去欧洲学习如何酿制雪莉酒。然而,一趟波尔多之旅却改变了他对优质葡萄酒的看法。回国后,舒伯特开始研究酿造像波尔多一样可以长期窖藏的红葡萄酒。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葛兰许系列创世。60年代,葛兰许终于证明了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窖藏潜质,并以其独特风格成为市场上新的标杆。葛兰许口感浓郁香醇,同时有着令人惊叹的平衡,是世界上的顶尖干红,曾获得世界著名评酒家罗伯特?帕克的高度赞许。
20世纪60年代初期,舒伯特发现虽然每个年份的葡萄酒有它独特的表现,在风格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个发现成为了奔富Bin 系列(Bin 389, Bin 707, Bin 28和 Bin 128)的主要酿酒理念,更促成了“酒庄风格”的发展。整个20世纪60年代,奔富酒庄不断开发各类供普通消费者享用的餐酒系列,在整个红葡萄酒市场上随处可见奔富的身影。除此之外,奔富酒庄还开发了限量顶级葡萄酒,以BIN作为标志。在市面上,这些品牌的酒成为葡萄酒收藏家的宠儿,例如Bin 60A、Bin 90A 和Kalimna Block 42。
1976年,唐?迪特从舒伯特手中接过首席酿酒师的职务,继续推动与完善酒庄风格的发展。1976年推出的Bin 707以单一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酿造,在短短几年内再次证明了奔富的市场领导地位。1986年,约翰?杜瓦尔接棒首席酿酒师,继续为酒庄风格的发展进行完善工作。他的酿酒技术与天赋为80年代的奔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以酿造口感香醇和谐的葡萄酒著称。
20世纪90年代是奔富酒庄进行产品创新的时期,酒庄推出了白葛兰许霞多丽(Chardonnay),预示着澳大利亚也有制造和红葡萄酒一样出名的世界级别白葡萄酒的能力。接着,酒庄在不断的努力下推出了以巴罗萨谷西拉(Syrah,当地称为Shiraz)酿造的RWT系列,使品质更上一层楼。RWT系列更被酒评家定位为自“奔富酒王”(Grange)以来的另一支超级佳酿。RWT是Red Winemaking Trial的简称,喻意“酿制红葡萄酒的考验”。它是奔富酒庄的一个新的风格,使用了法国橡木桶而放弃美国橡木桶,从而使得酿造出的葡萄酒拥有让人难忘的丰满度,酒体丰满,强而有力,色泽艳丽。
2002年,彼得?嘉高成为奔富酒庄的首席酿酒师。这时,奔富葡萄酒已销售至世界各地,成为人们熟悉的品牌之一。这期间推出的葡萄酒当中,2004年份的Bin 42与Bin 60A品质最为突出。2010年,奔富首次推出以黑皮诺(Pinot Noir)酿造Bin 23系列的红葡萄酒。奔富酒庄所推出的产品均能全面照顾所有市场的需求,其风格展现了澳大利亚慷慨的民族精神与风貌。
150年以来,奔富酒庄依然保留着其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和酿酒哲学,因此,直到今天,奔富酒庄仍旧是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掌舵人之一。奔富酒庄在澳洲各地不断筛选各种优质葡萄,以保证葡萄生长在最适合的风土环境之下,酒庄的8个园地覆盖了南澳以下几个主要产区:
巴罗萨谷
奔富酒庄在巴罗萨谷拥有将近618公顷的园地,以提供酿酒所需的葡萄。巴罗萨谷距离南澳首府阿德莱得北部大约70公里,是澳大利亚著名的产酒地。1911年,奔富在巴罗萨谷的努尔奥巴建立了酿酒厂,两年后推出第一个年份葡萄酒。巴罗萨谷以其相对较低的降雨量见称。因此,这里的葡萄园都采用单线篱架来培植葡萄,以补偿低雨量带来的干燥环境。稳定的气候和炎热的夏天使得这里酿造的葡萄酒有着深邃的颜色、多变的果香气息和良好的陈年能力,主要种植西拉和赤霞珠葡萄。
玛格尔
1844年,阿德莱得建立居民点的8年后,奔富医生与夫人在这里落脚并建立了玛格尔庄园。最初,它取名于奔富医生的新居“葛兰许”,故称为葛兰许葡萄园。如今,这个具历史意义的房子仍然屹立园中。玛格尔是澳大利亚著名葛兰许葡萄酒的发源地。这里最早所扦插的葡萄品种是来自法国南部的歌海娜。
伊顿谷(Eden Valley)
自从1842年约瑟夫?吉尔伯特在伊顿谷开发葡萄园后,这地区已逐渐发展为澳大利亚优质雷司令(Riesling)与西拉葡萄的主要生产来源。伊顿谷幅员辽阔,位于巴罗萨谷的东部,海拔高度介于440至550米之间。
阿德莱得
阿德莱得是奔富酒庄最早的起源地,酒王葛兰许就在此诞生,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因阿德莱得的城市扩展,导致这个葡萄园缩减至目前的5公顷,主要种植西拉葡萄,出产量小但精致的高端奔富葡萄酒。
迈拉仑维尔
紧邻阿德莱得产区,这里的地中海气候导致常年气温不高,昼夜温差不大,主要种植歌海娜、赤霞珠、梅洛(Merlot)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克莱尔谷(Clare Valley)
奔富于1978年在克来尔谷收购了葡萄园,这里常年有着凉爽的海风和比较寒冷的夜晚,适合种植喜寒性葡萄,奔富主要在此区种植白葡萄雷司令和霞多丽。
库纳瓦拉 (Coonawarra)
奔富与库拉瓦拉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在此,奔富收购了酒庄的第一个葡萄园。库拉瓦拉是澳大利亚最有名的红葡萄酒酿酒区,风土条件优越,气候凉爽,水源充足,拥有优质红土。特有的红土壤能够使葡萄藤有着更少的枝叶和更浓郁的果实,这里的赤霞珠闻名于全澳洲,奔富在此种植的赤霞珠有着丰富浓郁的果香和扎实的酒体,非常适合陈年。库拉瓦拉在酿造奔富各档次的葡萄酒以及Bin128系列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奔富酒庄这些葡萄园加起来的总面积超过1,000公顷,其中主要部分是克来尔谷和巴罗萨谷,这里的西拉和霞多丽产量占据整个奔富的一半以上,奔富部分葡萄园采用人手采摘,这些葡萄通常多用于奔富高端产品,例如BIN 407、BIN 707、Grange等,而其他商业化气息较浓的系列则采用半机械采摘。
奔富葛兰许是该酒庄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上乘的酒品,现在葛兰许已从最初的阿德莱得产区移至巴罗萨谷产区生产,这里有着最出色的西拉。葛兰许代表了澳洲葡萄酒的传统酿酒技术,一切澳洲葡萄酒的特点都能从其身上找到

澳大利亚葡萄酒最权威的分级是哪种啊?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的,因为澳大利亚是属于新世界葡萄酒国家,所以分级系统并没有进行法律上的规定,不像法国等旧世界葡萄酒国家,法律规定有明确的分级,澳洲现有权威分级:
第一,半官方的澳大利亚葡萄酒烈酒协会(AWBC)进行全国葡萄酒的评级,大致分为四等作为推荐;这个可以在葡萄酒酒标上标注出来。
第二,专业的酒评家做澳洲葡萄酒年鉴,首屈一指的有James Halliday的James Halliday Annual Wine Companion,酒品以五酒杯的评分系统进行评级:94-100 分是顶尖葡萄酒(Outstanding wines),90-93 分是强力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87-89分是推荐饮用(Recommended),84-86分是易于饮用(Acceptable),其中,只有94-100 分的酒品才可以获得五个杯子的标注,成为“五杯酒”标志葡萄酒,同时,一个酒庄中,拥有两款以上五酒杯标志葡萄酒才可以成为五星级酒庄。这个评级系统可以再葡萄酒酒标上标注出来。
第三,还有一个是澳大利亚拍卖场上的分级,叫做Langton’s评级系统,“Langton’s 澳大利亚葡萄酒分级”展示了在澳大利亚新兴的葡萄酒拍卖市场上最突出表现的佳酿。能被列入该分级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至少有10个年份并在拍卖市场上有连续的记录。根据拍卖价格、记录、需求量及名声,分级包括四个级别:Exceptional-顶级;Outstanding-特级;Excellent-高级;Distinguished-优秀。该系统自1991年第一次发布,基本上是每5年更新一次。目前的评级系统是2005版的,共有101款澳洲优质葡萄酒。其中包括Exceptional-顶级11款、Outstanding-特级22款、Excellent-高级34款、Distinguished-优秀34款。这个分级系统在葡萄酒酒标上并不能标注出来!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所有分级系统了!
您可以去拿一瓶澳洲的原装进口酒看一下,看酒标上标注的是哪一种分级方法,因为澳洲酒商肯定是将最权威的本国葡萄酒分级制度标注在自己的产品上的,你一看就会明白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澳洲红酒Penfolds的BIN2,8,128,389,407都是什么意思

bin是酒窖的号码,他们都是出酒庄之前才贴标,在酒庄里都是裸瓶,如果不区分酒窖的号码那就乱了。
在英语中,BIN指箱子和容器,在这里即是指“酒窖里用来存储葡萄酒的隔间或者格子——酒窖”的意思。多年前,澳洲有大量葡萄酒装瓶后被置于“BIN”内,让其陈年,为了区别各个“BIN”中葡萄酒的类型和年份,酿酒师会在BIN后面加上数字。
因此,BIN每个数字后都代表了一类葡萄酒的风格,这是澳洲葡萄酒界的一大创新。
1、BIN 2 设拉子穆维多(BIN 2 Shiraz Mourvedre)
BIN 2系列在1960年开始生产,这可以说是奔富酒庄最不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葡萄酒了。BIN 2甚至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勃艮第酒”,因其酒体要比一般的澳洲酒轻一些。这是奔富酒庄低端的产品。
2、BIN 8 赤霞珠设拉子(BIN 8 Cabernet Shiraz)
BIN 8系列在2003年诞生,它是为了满足市场对早期饮用葡萄酒的需求而酿造的。其熟化时用的橡木桶来自BIN 128、BIN 28及BIN 389系列,因此以其共同号数“8”来命名。这依旧是奔富酒庄比较低端的产品,奔富酒庄产量比较大的酒款,不过绝对保留澳洲酒的一贯风格。
3、BIN 128 库纳瓦拉设拉子(BIN 128 Coonawarra Shiraz)
BIN 128首发于1962年,代表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结合,融合了奔富对设拉子酿酒技术的掌握与库纳瓦拉的生长条件,创造这款独具区域特色的奔富经典之作。这是一款精致的葡萄酒,风格一致,品质一贯。可早期饮用或作中期窖藏。
4、BIN 389 赤霞珠设拉子(BIN 389 Cabernet Shiraz)
BIN 389是葛兰许原创始人Max Schubert的另一佳作。葡萄酒在葛兰许用过的橡木桶中熟化,因此被俗称为“穷人的Grange”或“小Grange”。BIN 389首创于1960年,为奔富酒庄建立了红葡萄酒的市场地位,集合了赤霞珠的清晰结构及设拉子的丰厚口感。
5、BIN 407 赤霞珠(BIN 407 Cabernet Sauvignon)
随着优质赤霞珠的日益普及,奔富酒庄在1993年发布了首创年份1990年的BIN 407。该酒的灵感来自BIN 707。它不仅展现了赤霞珠的独特风味,而且结构清晰,极具层次感。
BIN 407是奔富酒庄跨产区、葡萄园选材的混酿成果,适当运用法国和美国橡木桶来熟化葡萄酒,成功地保留了成熟果实为核心的结构。
扩展资料:
奔富酒庄(Penfolds Winery)位于南澳赫赫有名的巴罗萨产区。巴罗萨产区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产区,这里密密麻麻的聚集了众多澳大利亚优秀酒庄。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酿酒理念。
有些酒庄,例如奔富、百兔、酝思古纳华拉等崇尚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理念,而另外一些则例如杰卡斯、利达民、禾富这些走完全商业化的路线,每一瓶葡萄酒均按照大众化口味来酿制,以讨好尽多的爱酒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奔富

奔富红酒属于什么档次?

奔富红酒属于高端档次。
奔富(Penfolds)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它被人们看作是澳大利亚红酒的象征,被称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贵族。其出名的红酒系列有:
1、奔富葛兰许 Penfolds Grange
作为奔富最优秀的一款作品,这个跨产区、跨葡萄园混酿而来的葡萄酒无疑是整个澳大利亚最受瞩目的顶级佳酿,也是南澳获得官方认可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款葡萄酒极富澳洲特色,是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为稳定的葡萄酒之一。从 1951 年以来,葛兰许从未间断生产,其中 2008 和 2010 年等优秀年份均获得了知名酒评家的满分评价。
2、圣亨利西拉 St Henry Shiraz
圣亨利首发于 20 世纪 50 年代(于 1957 年首次投入商业生产),然而这款佳酿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圣亨利是与葛兰许风格大相径庭的一款同等级葡萄酒,纵观所有澳大利亚顶级西拉,很少有葡萄酒如圣亨利一样没有接受过任何新橡木桶陈酿,但这绝对是一款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西拉。
3、Bin 707 赤霞珠 Bin 707 Cabernet Sauvignon
Bin 707 是奔富的另一旗舰作品,堪称赤霞珠中的葛兰许。此酒于 1964 年首次推出,在 1970 年到 1975 年期间因果实用于其它葡萄酒的酿造而停产,此外 1981 年、1995 年、2000 年、2003 年和 2011 年则因当时的葡萄在风格和质量上达不到要求而停产,这从侧面反映了奔富对这款产品的重视。Bin 707 系列葡萄酒醇香浓郁,有优秀的窖藏潜力,长年稳居澳洲最佳赤霞珠榜单之首。
说到澳大利亚葡萄酒,就不得不提到“奔富”这个红酒系列,这个系列的复杂程度已经可以赶得上“拉菲”整个系列的复杂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看看它到底有多牛逼。
与拉菲相同的是,奔富的红酒不仅仅局限于一座酒庄或者一片葡萄园,奔富产区遍布澳大利亚的所有产区,因而,奔富也有非常多的系列,等下我们会聊到这些系列的。
奔富的葡萄酒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总结起来有4点:
1.进入中国时恰逢中国红酒市场井喷时期,瞬间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2.“奔富”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完美的,字面寓意美好,而且容易被人记住。
3.经过十几年的洗礼,奔富已经深入中国人的人心,普遍受到国人的喜爱。
4.价格体系完善,从低到高应有尽有,你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葡萄酒。
(奔富“Bin 707”)
下面,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奔富的历史及酒款系列。
奔富的创立
奔富酒庄创办人名叫:克里斯托弗?罗森?奔富(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s),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医生。
1844年,在他完成学业6年后,便与妻子移民到澳大利亚并买下一个庄园,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酒庄,并将从法国带来的葡萄树种在了这里。
一开始,他们所酿造的葡萄酒主要为贫血患者提供滋补效用,也顺便研究葡萄酒对人的益处。
1855年,夫妇两人学习法国葡萄种植户的传统,在葡萄园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并将小石屋命名为葛兰许(Grange),译为“农庄”的意思。
在那个简陋的石屋内,奔富医生建立了他的医学实验中心,并且开始为他的病人酿造葡萄酒。
奔富酒庄也就正式成立了!
奔富的系列酒款
奔富酒庄葡萄酒共分为八大系列,其中有我们常见的,也有一些在中国市面上看不到的。(此次我们主要介绍经常见到的系列,不经常见到的会提到,但是不着重介绍)
初级系列
奔富洛神山庄(Rawson’s Retreat)系列:
奔富寇兰山(Koonunga Hill)系列:
这2个系列是奔富旗下最初级的系列,价格上相差不大,而且通过酒标上的英文名字就可以分辨出来,很方便。
朋友们会经常会见到这两个系列的酒款,一是在超市里,这两种酒经常会做促销,上百瓶的酒摆在展台上,很是壮观;二是在网上,搜索栏打上奔富,弹出的几个酒款里面就有这两个系列。
中级“Bin”系列
提到这个系列,很多人都会很熟悉,平时我们所说的Bin398、Bin407就在这个系列当中。
“Bin”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Bin”这个词原指酒窖里用来存储葡萄酒的橡木桶编号,例如“Bin28”,说的就是第28个储酒橡木桶。
后来,隔间的序号慢慢也就成为了葡萄酒的名字。
要注意的是,“Bin”序号跟葡萄酒的品质完全没有关系,很多人会认为“Bin”后面的数字越大,酒质越好,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奔富整个系列中的酒王“葛兰许”,它的编号其实是“Bin95”,论质量,它肯定比“Bin398”要好很多的。
高级系列
这个系列是所有系列中最高端的系列,其中包括葛兰许、Bin707、RWT等,这些酒款可以说是能够代表整个澳大利亚的珍惜佳酿,充分展示了酿酒师的高超技艺和酒庄对品质的严格要求。
这些酒的价格均不低,而且有的酒款更是好几次获得葡萄酒评比的满分大奖,要是有人喝过其中一款,基本也是可以吹嘘一阵子的了。
除此之外,酒庄还有奔富特选Bin系列、奔富酒窖精选系列、奔富加度酒系列、奔富托马斯海蓝系列,这4个系列比较少见,我们就不在这多解释了。
(奔富酒王“葛兰许”)
奔富的故事,你现在懂了吗?
奔富红酒属于高端档次。
奔富最受欢迎的恐怕是BIN407这一款。很多年前业内普遍认为这是性价比很好的酒,二三百一瓶,拳打波尔多脚踢纳帕谷。现在假酒遍地,官方店798一瓶,不过仍然有业内人士称这是性价比极高的酒。我是有点纳闷的,当然可能也是有这样的原因,它才这么火。
业内说性价比,普通消费者看名气。近两年奔富的名声一波盖过一波高。首先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被炒作说是最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然后奔富作为澳洲第一品牌出现,业内人士再赞助一发“性价比”,目的是让你掏钱买附加值还买的特别开心在中国人特有的一窝蜂心态下,涨价也要买,排队也要买……
真的说起味道,奔富的旗舰款Grange是好喝的,品质出众,大开大合,我喝过的几个年份都不让人失望,三四千的价格只允许我蹭土豪们几杯;
另一个高端款707也是好喝爆表,新鲜的年份就不错,陈年能力很强,蹭过一个1.5L的86年份更是非常动人;407近年来很少喝到老年分了,感谢朋友请我喝过一瓶99年的,展现了很好的实力。但是说句公道话,在七八百块的价位上,真的有太多的选择。
奔富红酒的档次:奔富红酒是澳洲最著名的葡萄酒,享有“澳洲酒王”的著称,旗下有洛神、蔻兰山、bin等系列葡萄酒,属于高端档次。
奔富(Penfolds)葡萄酒是澳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奔富酒庄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它被人们看作是澳洲红酒的象征,被称为澳洲葡萄酒业的贵族。奔富酒庄的发展史充满传奇,有人说,它其实是欧洲殖民者在澳洲开拓,发展,定居繁衍演变史的一个缩影。
奔富酒庄(Penfolds Winery)位于南澳赫赫有名的巴罗萨产区。当人们在葡萄酒货架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澳洲葡萄酒时,也许会觉得有些困惑。澳洲葡萄酒的价格普遍比较便宜,但是如果你有一双慧眼,你甚至可以用3美元/瓶的价格淘到10美元/瓶的品质!
奔富旗下还有特色BIN、加强酒和限量版等系列。特色Bin系列只有三款酒:Bin 620(1966和2008)和Bin 60A(1962和2004)和Block 42 Kalimna Cabernet Sauvignon(2004),只在绝佳年份出产。
奔富红酒属于高端的档次,是世界上著名的红酒品牌,它的红酒也特别的好喝,我很喜欢喝,超市里也有很多的专柜,看起来很上档次。
奔富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品牌,旗下有很多系列葡萄酒,档次从低到高都有,要说奔富红酒的档次,还需要具体到哪一个酒款。
奔富红酒比较出名的年份:
1、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6),
2、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5),
3、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4),
4、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3),
5、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2),
6、奔富葛兰许干红葡萄酒 Penfolds Grange Bin 95, Australia(2001)。
扩展资料:
奔富红酒挑选注意事项:
1、奔富红酒一共可以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入门级,有洛神山庄、寇兰山、MAX’S麦克斯系列、奔富托马斯·海蓝系列,第二档为奔富的中坚力量,这一档的酒主要是Bin珍藏系列,第三档为奔富高端酒,主要是包括了奔富葛兰许Grange Hermitage,Grange,RWT,Bin 707等。
2、奔富洛神,又名澳洲奔富洛神山庄,由新世界知名酒庄澳大利亚奔富葡萄酒庄生产,位于南澳赫赫有名的巴罗萨产区。这个系列属于早期饮用的葡萄酒,其中包括单一品种与混酿葡萄酒。
3、Bin珍藏系列,在葡萄酒中,Bin主要是指“酒窖里用来存储葡萄酒的隔间或者格子——酒窖”的意思。为了区别各个“BIN”中葡萄酒的类型和年份,酿酒师会在 BIN 后面加上数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奔富

拉菲红酒分几个级别

一、第一级别:产自波尔多波亚克拉菲酒庄,正牌拉菲古堡葡萄酒,年产量约十八万至二十一万瓶。
二、第二级别:产自波亚克拉菲酒庄,副牌拉菲珍宝葡萄酒,年产量约为二十八万瓶。
三、第三级别:收购、参股或管理庄园产品,其核心产品是1962年收购的波尔多波亚克的杜哈米隆古堡还有拉菲贵族甜拉菲乐吉尔堡。
四、第四级别: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的家族系列,比如法国波尔多、南部的朗多克,和智利、阿根廷的酒庄。
扩展资料:
在拉菲红酒中,有一个年份的红酒十分出名,即“82年拉菲”。
1982年是难得的好年份气候条件绝佳,使得该年份葡萄酒质量都非常的好,因此82年葡萄酒在全世界葡萄酒收藏者中得到一致好评,被很多爱酒人士珍藏。所以市场上流通的高品质82年拉菲是非常少的。
由于购买难度较大,82年拉菲的价格却是在一直增长,在2003年的时候,82年拉菲红酒的价格约在1万多人民币左右,在2011年的时候约为5万人民币,而近两年的价格已经接近50万元。
到了2004年,由于葡萄酒关税下调了50%左右,一下让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尝到了甜头,影视作品也就跟着推波助澜,于是82年的拉菲变得更加广为人知、受到追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菲红酒
4个级别!
第1级别:正牌拉菲古堡葡萄酒。产自波尔多波亚克拉菲酒庄。年产量约十八万至二十一万瓶。
  第2级别:副牌拉菲珍宝葡萄酒。产自波亚克拉菲酒庄,最好的葡萄酿造正牌酒,剩下的酿造副牌酒。年产量约为二十八万瓶。
  第3级别:收购、参股或管理庄园产品。核心产品是1962年收购的波尔多波亚克的杜哈米隆古堡。以及拉菲贵族甜拉菲乐吉尔堡。
  第4级别: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的家族系列,如法国波尔多、南部的朗多克,和智利、阿根廷的酒庄。
呵呵,好就赞一个!有动力!
正牌目前有大拉菲、小拉菲;副牌就比较多了
拉菲红酒是第一级。
波尔多在1855年对该区的名庄进行了评级。当时他们在多如繁星的庄园中选出了61个最优秀的名庄叫作Grand Cru Classe(中文可称作"列级名庄")。在61个中又分为5个级别。
其中第一级有四个,它们分别是拉菲庄(Chateau Lafite)、拉图庄(Chateau Latour)、玛歌庄(Chateau Margaux)和红颜容庄(Chateau Haut - Brion)。而四个中拉菲排名第一。
扩展资料:
真假拉菲
一:看封瓶铁片
拉菲的封瓶铁片最容易辨认。他的设计上方是酒庄城堡,而中间则写有Lafite Rothschild的字样。图中的封瓶铁片是来自80年代至2002年,设计都是大同小异了。唯一不同的是铁片的颜色略有不同,呈现不同红色。
在图中右下边的铁片,是拉菲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的封瓶铁片,上面写上Domains Barons de Rothschild,而中间有Rothschild五支箭的标志。
如果留心细看,会发现这五支箭会与Mouton的五支箭略有不同,在正中的R字之上, 印上Lafite一字,代表Lafite Rothschild家族。
二:看酒瓶
在1996年以前的Lafite,酒瓶就像一瓶普通波尔多酒一样,在瓶颈之下没有任何图案,但是到了1996年,为了防伪,所以酒庄采用了特别的酒樽。
早在1985年的Lafite, 酒瓶上便刻有特别的图案,原因是为了纪念哈雷彗星,每76年才回归一次的天文现象。于是在瓶上刻有1985年的字样和哈雷彗星的图案。
除了这个特别版之后,Lafite一直也只沿用普通波尔多酒瓶,直到1996年,酒瓶上才刻上Rothschild家族标志,五支箭的图案,中央则刻上Lafite一字。 到了1999年,酒瓶又有新招。
三:看酒塞
显示不同年份拉菲的瓶塞,由左至右1983, 1985, 1986, 1994, 1995, 1997, 1998, 1999以及2002的Lafite酒塞。在酒塞的侧面,都印上年份,但在酒塞顶上,却没有印上任何图案和年份。
而在酒塞的另一面,上面就印上拉菲的图案,上面写着Grand Vin de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字样。其实不同年份的拉菲,酒塞设计都是大同小异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菲红酒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