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普洱茶为散茶,怎么辨别普洱茶的好坏?是饼状的好还是散的好?

本文目录一览:

普洱茶是散的好还是饼好

散茶感觉多是熟茶, 而饼多是生茶
好茶才会制成饼, 因为方便保存, 可以放很久让它发酵, 有储存价值和升值空间
次茶一般都做熟茶散茶了, 可以大规模发酵, 耗费的时间短, 转换快
没茶喝了就买散的, 想等以后喝好茶还是要买茶饼
各有各的好。要是长期保存还是茶饼好,当然,味道上比散的稍微老一些,沏茶温度要稍微高点而。普洱是唯一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形,方茶、砖茶。紧压茶是为了方便运输及良好的储存而发明的。普洱茶被制成饼茶、砖茶等形状,是因为长时间被压制在饼、砖中部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发酵条件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感。
各有不同,但是散茶的茶气要比饼茶要霸道一些,因为在制作饼茶的时候需要把散茶蒸软,在此过程中,茶气多少都被蒸掉了。
如果刚学喝普洱生茶的不适合喝临昌和茶,也不适合和散茶。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只供参考
要说味道总是会有差异的,
但要说功效其实都差不多.
初开始喝普洱的话,不用管那么多是个茶都喝一下尝一遍
喝多了,就会有感觉了,
散的也好,紧压的也好.关键不是在形式,而是要看茶质
多喝才会懂得更多,才会选对自己想要的那款茶
普洱茶外形上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青茶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每一支普洱茶都有其独自的个性,这些区分使普洱茶的价格、口感、功效上各有不同。
  普洱熟茶关键在于渥堆发酵的技术,水分过多,堆内透气性差,容易缺少氧气,厌氧微生物大量产生,茶质有所影响。
  两者的区别:
  散茶: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者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茶条完整而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从这个角度来说,散茶更好些。
普洱茶饼茶和散茶哪个好
  茶饼: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长时间被压制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感,有利于收藏。普洱茶后期存储转化,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两者之间,从这个角度讲,普洱茶还是饼茶更好。
  此外,对于饼茶和散茶的收藏价值也作个分析:
  喝普洱茶是“品味历史”的精神享受,普洱茶以茶品年代久远为珍贵,普洱紧压茶有别于其它茶叶形制带来的鉴赏愉悦以及收藏爱好者储藏空间的局限等,这些角度也都说明,家庭收藏普洱茶应以收藏压制以后的普洱紧压茶为好。
普洱茶饼茶和散茶哪个好
  比如,从收藏茶的目的来看,收藏普洱茶的目的在于获得良好品质、实现价值增值。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不论生茶或熟茶,经高温蒸压、烘焙过的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这也奠定了紧压茶收藏时品质的初始基础优于散茶。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匀持久、耐储藏。
  最后,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方和圆两种形制(沱茶亦圆、茶拄亦圆),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的哲学思想:“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
普洱茶饼茶和散茶哪个好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不管是饼茶还是散茶,它们所具有的功效都是一样的,只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以及趋于收藏角度的考虑就多了一个选择,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各分几个等级,分别是什么等级?

  普洱茶国家标准参考:
  普洱的等级划分,只有在鲜叶时有明确的用芽叶的含量来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级标准,在晒青茶(生散茶),熟散茶的等级划分时,用芽叶的含量这个维度已经不能成为严谨的分级标准了。
  【鲜叶等级指标】:(GB/T22111-2008)
  特级:
  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
  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二级:
  一芽二叶、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三级:
  一芽二叶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四级:
  一芽三叶、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五级:
  一芽三叶、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晒青茶(生散茶)感官品质特征】: 
  【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品质特征】:
 
  这里主要对熟茶的等级进行说明,在熟茶的等级上的歧义相对较普遍些。
  普洱茶熟茶不同等级的形成,与采用的晒青茶毛茶的等级和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发酵工艺有关。从茶叶外观上看等级,都比鲜叶、晒青(生散茶)要差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品质的好坏。
  从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品质特征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香气、滋味、汤色等几项上,表现出的都是不一样的特色,关键是看您的口感喜好趋向于那种等级的品质特征”。很多茶友在选择普洱茶熟茶时,就会有一种误区,认为低等级的就一定不好,高等级的就一定好,不同的等级,只是风味不同而已。
普洱茶的等级是按散茶和紧压茶来划分的 并不是按你说的生茶与熟茶来划分。
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级别越高,茶叶嫩度越高。市面上出售的散茶还包括金芽、宫廷金芽、礼茶等;紧压茶则不分等级,外形有圆饼形、碗臼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为方便选购,通常人们按高、中、低三个档次划分所有普洱茶。
高档普洱茶: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金芽、礼茶、特级散茶等;
中档普洱茶: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至五级散茶等;
低档普洱茶:六级至十级散茶。
级次高的芽多,级次低的叶多梗多。级次高的普洱茶,口感细腻、滑润,级次低些的往往茶气足,刺激性强。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存放时间长的级次低的茶,价格上会比级次高的新茶贵一些。
茶马世家普洱茶精选云南大叶种,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或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工艺加工成的各种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普洱茶是根于原生种、大叶种的生态茶、保健茶,是时代性的茶类,是温性、暖胃、安神、补气、瘦身、降血脂尿酸的圣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茶叶采摘时,
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
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
、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普洱茶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耐缺氧.减肥功效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小】【淇】【\/】
【号】dydy268 交流学习。
她茶叶挺纯,可像她拿茶或学习!
---------------------------
配置python的eclipse开发环境
eclipse狠强大!
在eclipse下开发python很方便!代码提示功能比较完善!
在eclipse下配置python开发环境不算难,简单记录一下.
1.help -> Install New Software,点击"add",在name里面输入"PyDev",location里面输入""
s less while others have a lot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 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
  2. 中档次茶如: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
  3. 低档次茶:低等级是七到十级的散茶。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不分等级,只是它们所用的原料(晒青毛茶)分等级。以茶芽的比例来分,一般分为特级,一级----十级,级外;每个级别分为二个等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大类,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级别越高,茶叶嫩度越高。市面上出售的散茶还包括金芽,宫廷金芽,礼茶等。
紧压茶则不分等级,外形有圆饼形,碗臼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为方便选购,通常人们按高,中,低三个档次划分所有普洱茶。
高档普洱茶:金瓜贡茶,极品砖茶,7266七子饼,宫廷金芽,礼茶,特级散茶等。
中档普洱茶: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至五级散茶等。
低档普洱茶:六级至十级散茶。
级次高的芽多,级次低的叶多梗多。级次高的普洱茶,口感细腻,滑润,级次低些的往往茶气足,刺激性强。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存放时间长的级次低的茶,价格上会比较次高的新茶贵一些。
由于后发酵作用,普洱茶经一定时的贮存,茶质会得到提高,价值也随之上升,因而有“能喝的古董”之誉,但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有陈化价值。
经过加温渥堆技术发酵的熟茶,贮存虽会有利提高品质,但口感变化不大。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未经发酵工序,直接蒸压成型,干燥的生茶,更具陈化价值。
生茶初成时较苦涩,与空气接触后,在良好的贮存环境下,随时间推移,其内含物质会发生一系列氧化,聚合,分解,降解和缩合反应,产生后发酵作用,茶质变得更为香酵。
由于紧压茶外形规则体积小,易于存放耐贮藏,利于后发酵,因而比散茶更适合陈化。
此外,陈化环境以洁净,干燥,通风的环境为佳,陈化时间可根据茶叶品质及个人口感选择,但非越久越好,因为普洱茶品质也有峰值和保存期限。
生茶,熟茶因工艺不同,新品茶汤的口感有不着不同风格走向,无所谓哪个更好喝。生茶未经发酵,成品味道较为苦涩,经若干年陈化才会转变为甘醇。
熟茶的口感则相对温和醇厚些,对于普通消费者,无论从口感还是价格上,都建议先从熟茶喝起。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工艺,茶性温和,老少皆宜,口感上也容易接受,不会像生茶那样生涩刺喉,而且熟茶的减肥功效更胜一筹。
在喝熟茶之余可慢慢尝试生茶,感受生茶的习惯,注意一些饮茶忌宜。如茶叶要随泡随饮,茶器要及时清洁,隔夜茶汤要倒掉,空腹,饭后,睡前都不宜饮茶。
【免费派送茶品】 4份茶样品鉴装(2生,2熟)
【茶品重量】8-10克
【派茶备注】本次派茶,一人一份,免费包邮寄送,乐意喝的请关注我,或者私信哈!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牛转乾坤!

普洱茶的分类

1、按存放方式:
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湿仓普洱陈化速度虽较干仓普洱快,但容易产生霉变,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
2、按等级分类: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⒈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
⒉中档次茶如: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
⒊低档次茶:低等级是七到十级的散茶。
3、按原料分类
普洱茶普洱茶制作选用的原料不同其品质也不同,价格更加悬殊。其制茶原料分为“人工种植型原料”、“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⒈人工种植型原料
人工种植型,茶农称“台地茶”是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
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所以“台地茶”普遍价格低廉。
⒉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又称“古树茶”纯料。一般以300年为限才可严格的成为“古树茶”,且都生长在深山老林中,普洱茶树经过时间的沉淀,其内质的表现力不同。古树茶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
此类原料制成的普洱茶为“饮茶发烧友”追捧,较之人工种植型原料的高产,古树茶原料有限,市面上价格较高。但其独特内质更能体现普洱茶的“茶文化”。
扩展资料: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
普洱茶的具体功效: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述20项。
即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抗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他,部分功效是与中医有关,如兴奋中枢神经与少睡有关、利尿与排毒有关等。
还能能帮助消化,有效刺激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分解小腹的赘肉。下面主要简述茶叶中主要特质所产生的这些功效的作用和机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请教普洱熟茶是散的好?还是饼茶好?有区别吗?

普洱熟茶采用饼茶生产技术比较好,因为这样更能发挥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色风味。
而对于需要新鲜品饮的绿茶、乌龙茶来说,自然是散茶了。
其实一开始普洱茶的紧压,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但是后面发现制成茶饼后越陈越香,而且保存时间长,所以普洱熟茶还是饼茶好。
扩展资料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凤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饼

普洱茶等级分类标准


依据《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其中分别对鲜叶、晒青茶、熟茶三者制定了相关等级划分及感官品质特征标准,其晒青茶和熟茶的等级分为0~9十个等级,一般分级时,级别越高的芽头越多,级别低的叶梗越多。
1.国标将鲜叶原料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芽叶指标如下表:
(图表数据来源于《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下同)
2.国标将晒青茶划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感官品质特征如下表:
3.国标将熟茶划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感官品质特征如下表:
2008版《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里关于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描述,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对采摘、工艺制作的一个衡量标准,作为参考。因为普洱茶还存在地域、树龄大小等不稳定因素,难免会出现与国标定义内容产生偏差的情况。
现在芽叶采摘等级还延用着国标里的相关内容,多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来描述。一般分级时,级别越高的芽头越多,级别低的叶梗越多。因此,判断茶饼的用料等级,也可以通过看茶饼的芽头数量、或观察叶底一芽几叶居多、茶梗含量来做大致判断。
普洱茶愈陈愈香这个特点,是很多茶友迷上普洱茶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芽叶等级越高,陈化后的香气也更为纯碎、馥郁,对于追求普洱茶香气的茶友而言,便可以选购一些鲜叶等级相对较高的陈茶品饮。但这并不代表鲜叶等级便决定了茶品质量,后者还与工艺制作、储存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也有茶人按照质量、价格等标准,把普洱茶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即:高级茶品有金瓜贡茶、印级茶、极品饼(砖)茶、宫廷级茶品、礼茶等;中端茶品有7432青饼、一、三级砖茶和沱茶、7576熟茶等;低端茶品有六到十级的散茶。也有好事者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普洱茶划分,分别用于对应收藏级、品饮级、饮料级三个等级。
参考资料:2008版《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
普洱茶散茶的级别以及品质特征: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毫毛显露;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较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认识普洱散茶茶料级别

普洱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至十级,共有11个等级,普洱茶最好的料是特级普洱茶。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锦木工坊普洱茶品质不错。
1.干茶的味道,勐海茶的干茶味道有一种劳动人民棉布汗衫干了的味道,别的普洱茶味道要么类似这种味道,要么类似植物干枝的味道,尽量贴近干茶闻,尽量抓住打开包装的那一刻闻。干茶的味道让人容易联想到阳光晒东西的味道。如果干茶可以闻到什么明显香气或者有凉快联想的清气,可以放弃了。 2.干茶的茶面,正宗普洱的生茶干茶应该是青黑色以及夹杂黄白毫的组合,有些年头的情况是青黑色转红、转褐色,而黄白毫则转为金毫。索条应该是要成梭状的比例高、片状的少,如果看到任何绿色甚至隐含绿色的茶面,可以放弃了,要么不是普洱茶要么不是晒青茶。3.看到干茶基本是银毫甚至全银毫,尤其银毫很肥大甚至整条都是银毫那种,可以放弃了,不会是普洱茶,普洱茶最嫩的春蕊青黑色的比例也约有一半以上。4.茶汤应该是淡黄色、黄色、琥珀黄色,茶汤颜色有温暖感,如果看到任何绿色或者冷调子,可以放弃了。5.如果茶汤颜色对,但口味很淡、很清但却有较高的涩度,可以放弃了。6.如果喝到茶汤滋味以明显的香气为主导,尤其是芬芳类的香气或者较明显的蜜香,可以放弃了。7.喝到茶汤有稳重深沉的木头味道、有些发棉,让人联想到纸张味道,这很有可能是正宗勐海茶。8.看到茶底的叶子一片红变的叶子或者一点红边都没有,可以放弃了。9.看到茶底的叶子大多都不能展开,呈现手风琴那种多重褶皱、或者呈现边缘卷曲,可以放弃了。10.看见茶底的叶片颜色较统一,叶片都是黄绿(甚至就是黄的),叶面发亮,叶背批针毫且基本全部展开,这是好普洱。11.看见茶底的叶片有明显的墨绿色或者暗绿色,可以放弃了。12.看见茶底的叶片很软很弱甚至很透明,叶脉很清晰,可以放弃了。13.看见茶底的叶片呈现白色或者粉白色,可以放弃了。14.看到茶底基本是方片状或者断裂状,别担心,很可能是勐海下关大厂生产线的正宗普洱茶。相反如果看到茶底一芽两叶或者梗保留很长,肯定不是勐海或者下关的传统工艺制成品。

茶饼和散茶哪个好

普洱饼茶和散茶各有优势
普洱散茶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着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普洱饼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长时间被压制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有利于收藏。
那接下来小茶就分多个方面给大家说说到底是饼茶好还是散茶好吧!各位茶友往下看哈~
饼茶和散茶运输对比
历史上把普洱茶紧压成饼、成砖、成沱等,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普洱茶兴起于明清时期,那时候的交通状况比较落后,为了打开和扩张普洱茶的销路,制茶人开始想办法把茶运出去,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普洱茶的真味是十分困难的。
制茶人开始尝试把普洱茶制成紧压茶,其中最常见的是七子饼。这样压制出来的茶所占面积减少,大大降低了运输的难度,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存普洱茶的原滋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路途运输中的茶叶损耗。所以从运输方面来看,普洱饼茶比散茶更具优势。
?
饼茶和散茶的鲜爽度对比
普洱散茶较饼茶来说,它的鲜爽度较高,条索的完整度好。因为没有经过压制,所以保留了茶叶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所以就鲜爽度而言散茶优于饼茶。
并且散茶更方便冲泡,也更方便观察叶底。散状的茶叶,不需要像饼茶一样,需要使用茶针、茶刀等工具撬开后,才能泡饮。它很大的一个优势是,即泡即取。而且能够仔细的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茶叶的原料品质。
?
饼茶和散茶的香气对比
普洱饼茶经过蒸压后,形成一个较紧致的空间,茶叶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不易吸收水分,不易吸附异味,茶香不易流失。
而普洱散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大,容易吸收水分和吸附异味,茶香容易流失,会使得茶叶品质大打折扣。
因此从普洱茶香气的保存方面来说,普洱饼茶更适合存放。
?
饼茶和散茶后期的陈化价值
众所周知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在存放过程中,茶叶和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而空气的温湿度和光线都会影响茶叶中微生物的发酵,从而影响普洱茶的后期转化。
当然,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要能够很好地进行,必须要确保原料优质,加工工艺正确,以及仓储得当,只有这三条都符合,才能陈化出优质的普洱茶陈茶。
所以如果以上三点都能做好,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都一样会有价值哒!
饼茶和散茶的收藏价值
普洱茶市场在经历了风雨飘摇后,大多数的人认识到了它的陈化价值,收藏普洱茶的茶友也越来越多。有人是为了普洱茶的升值空间而收藏,也有人是为了精神享受而收藏。那就收藏这一方面来说,饼茶和散茶究竟哪个好呢?小茶举了以下几点:
1、经高温蒸压后的普洱茶饼茶,在卫生上较散茶干净。同时茶叶中一些低沸点的青涩味物质,也随着高温蒸发后挥发减少,这就使得普洱饼茶收藏的基础比散茶好。
2、普洱饼茶经蒸压后,茶体较紧实,所占空间小,大大减少了存放所需空间,有利于小空间的大量存放,降低了存茶成本。
?
3、普洱饼茶茶体内的温度、湿度较稳定,有利于陈化均匀、持久,耐储藏。
4、普洱饼茶中具有人文情怀。普洱饼茶的形状大多为“方”和“圆”,这其中巧妙的包含着“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让人不仅能在茶中品味时光的味道,同时在哲学中领悟人生。
综上所述,就收藏价值来说,饼茶相对于散茶来说更值得收藏。但就日常品饮角度来看的话,不管是饼茶还是散茶在口感上都都相差不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购买。
总而言之,普洱茶无论是饼茶还是散茶,各有优势,各位茶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理想挑选。

怎么辨别普洱茶的好坏?是饼状的好还是散的好?

茶友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辨别普洱茶的好坏有这几点因素:
一、鉴别普洱茶首先你的分清楚是要鉴别普洱茶品牌的产品,还是普通的普洱茶散茶、饼茶、沱茶等产品,因为普洱茶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且品牌厂家上千个,而且形状不一,品质也是良莠不齐。如果是辨别大厂的产品,他们通常产品上都是有防伪标签的,防伪标签在他们官方站点会有公布,有些会直接叫你联系电`话查询。总之每家的都不同。
二、如果是辨别普通不知名的产品,或者是散茶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靠喝,你可以参考这几点:1、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2、熟茶汤色通透不浑,不能黑如漆。3、必须是存放干仓的茶。4、口感味道要温和、滑厚,不可有杂味、怪味。5、苦涩要能化,回甘生津要有。这是基本的几点辨别。
三、饼茶和散茶只是形状不同而已,如果你是自己喝散茶、饼茶都可以,如果是长期收藏存放,建议选择饼茶。饼茶存放方便、而且不占地方。
四、收藏普洱茶多年,有幸认识网络上的著名茶艺师、南茗佳人创始人董玥,以前不懂的时候经常都是找她请教,她的茶叶挺·正,董玥徽 ·信:dydy800。你对普洱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也可以向她学习普洱茶知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普洱茶之『四大要诀』及『六不政策』
四大要诀:清、纯、正、气
第一要诀 清闻其味
不论普洱茶品的生熟、新旧、好坏、形状、价钱,第一先要闻茶,在陈化发酵数十年之久后,一定会有陈年老味,但不应该有霉味产生(有霉味代表着陈放空间受潮或过于潮湿不通风所致)。所谓陈而不霉,陈年的老味会在醒茶时拨开通风散去,而霉味是因茶质变坏,由内而外,受潮而发霉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如此受霉变的茶在这么改变或加味(添加菊花冲泡)都已失去真性美了,所以闻其味是很重要的,假若50年的茶闻起来又霉又不自然,那么即使放到100年也没用,因此一定要有一个观念,宁愿买年轻的茶可以慢慢喝,也不要买老了又难喝的茶品。
第二要诀 纯辨其色
茶品未冲泡前,先闻闻看是不是干净清味(没有异味或臭曝味),然后就是泡泡看,当普洱茶品在正常环境下存放,就算放个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颜色(茶汤)绝对不会变黑或产生怪异味道。
当下很多的业者或消费者大都会有的错觉就是,普洱茶放久了,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一定会变黑或转墨色,其实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越陈越香,普洱陈放发酵后由淡黄转枣红,越久茶气越强越浓,略带油旋光性,不会变成黑黑的。新制成的生茶品冲泡时,就如同台湾茶一样新鲜富弹性,而汤色如金黄色,入口较苦微涩,就是需要时间来等待其发酵氧化,利用空气中的水份及空气环流而产生发酵氧化效应,时间越久,刺激性就越低,茶质就越醇和(当然成本就相对增加,且在喝一饼少一饼的情形下,越喝越顺口,越喝越好喝,珍惜者皆拥茶自重,好茶是不会寂寞的。)市面上流通的好茶会很多吗?再次苦口婆心的告知,普洱茶的好绝非偶然,也并非年代或标价所能知晓的,切记,喝的好喝,喝的舒服,喝的没压力就是真的好!
第三要诀 正存其位
所谓正,乃不偏不倚谓之正。普洱茶一经制作成品后,最重要的就是陈放空间与时间长短,在普洱茶的广大消费族群里,鲜少有人会去真正地关心了解茶的陈化环境与氧化发酵的时间年代,本人对于喝茶要喝出健康、喝出优越,一直推广不遗余力,所以在此又再特别强调一些老生常谈的观念问题,因为茶品陈化时间并非3、5年即可醇和好喝,至少得花上20~30年,才会达到好喝的境界,若要达到真正几近完美、无与伦比的境界至少也要50年以上(在干净通风空间)。若是在地下室或不通风潮湿的处所,不论是生茶品、熟茶品、新的、老的、爷爷留下的,都无济于事。所以聪明的消费者,请用智慧反问销售业者你心目中的疑问,如年代怎么看,如何判别茶的生熟,又怎么分干仓、湿仓,差别在哪里,又怎么选等问题,相信一些不肖业者才能自律,普洱茶的永续才能得以健康的传承下去,后代子孙才能体会爷爷做、孙子喝或爷爷留、孙子卖的意义。
第四要诀 气品其汤
茶气的气与生气的气字形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生气的气有形而难看,茶气的气无形而感觉舒服。因为这样的形容比较能带入领悟,不然茶气对多数的茶友品茗者来说,还是很含糊的概念。茶是很会吸收附近的味道的,这点应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所以气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判断茶的陈化环境与氧化时间的长短,茶气也就代表着茶本身经长年累月陈放之环境空间与时间所表现的好坏真伪了。
好茶配好壶,加上好朋友、好心情,一杯陈年地道、质纯的老普洱入口,那股心旷神怡的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体内之中,促进毛孔发出微汗,并且暖胃舒适地凝聚在骨骼中,有如一股清流,全身筋骨肌肤渐渐爽化,持续入口,飘然且安适舒服的意境,真是我这来自乡村、出自贫寒而书读无几所难以笔墨、言语形容的。总而言之,好普洱茶是时间与空间两者互相辉映的,时间越长,空间越好,茶自然越棒,您了解、意会到了吗?六不政策第一、不以错误年代为标竿
因为年代往往取决于价钱高低,所以谎报年代等情形十之八九,为了就是想多卖些钱,也顺便让客人可以表面放心,自我安慰自己品茗功力及采购实力。再次表明,50年前的坏茶在存放50年后会好喝吗?50年前的好茶万一于存放过程中受潮或遭到污染,还有价值吗?所以在此还是苦口婆心道上一句话:「年代只能参考,不能尽信。」
对普洱茶来说,年代越久越好(因为普洱越陈越香),但越久指的是要放在仓储地点合适才好,避免喝到是在潮湿空间存放的「老」普洱,因为切记一句话,老的普洱茶要老了还有性(茶性),老了还有气(茶气),老了还有韵(茶韵),老了还有质(茶质),如果普洱茶有了性、气、韵、质,那年轻一点又何妨,就怕老了什么也没有,只有苦、涩、难以下咽的臭霉味,所以说年代只能做为参考的条件之一。
第二、不以伪造包装为依据
先听价钱、年代与包装三因素套套看是否合理,50年代的老茶有很多;红印要多少有多少;批发更便宜;红印一饼几百元或几千元而已,量多另议?年代、价钱、包装没有逻辑观念与报价不合乎市场行情,试问聪明的您还会买吗?况且卖的人素质参差不齐,又是打代跑或「走街」,想发普洱财又不懂普洱学的不肖业者,包装包装,包了就「装」,中国字义不错,也是一种有趣的意象!
第三、不以深浅汤色为借口
基本上,只要生茶品在干净、通风佳的陈放空间所发酵的茶品,就算放上50年或100年,茶的汤色依然不可能变黑或变深枣红色,绝对是油光气十足、色金黄转枣红才对。有些茶商此时就会在冲泡上用些小技巧来弥补一下,例如置茶量少一点,出水时间快一点,如此一来即能多少「盖」过去一些。切记真理只有一点,就是越陈越香,越泡越好喝,茶的汤色是极富生命力之感,而不是闻之杂味久久不退,喝之喉头不悦之怪现象,有道是,好茶一杯入口心旷神怡,二杯入口人生何求,您能体会到如此绝妙的境界吗?
第四、不以添加味道为假象
谈到这里,当然就要特别强调味道,所谓味道,顾名思义就是用闻香的方式体会判断,而感觉出来的香气频率即是所谓的味道。所以在毫无准则之下,公说有樟香气味,婆说有参香陈味,而业者「杂味十足」。其实生茶品唯一的味道就是樟香味,陈年老味老韵。熟茶品就可能因人为发酵的轻重而有所谓的几分熟几分生的争议存在,分辨最好的方法就是渥堆发酵越少的茶品及在拼配蒸压时间越短越佳(因为渥堆太久,茶性全软化死性了,失去越陈越香的意义。)拼配蒸压时间太久就好像食物蒸过头担心不熟,又多蒸了一下,试问,如此一来茶品放再久还有意义吗?所以生茶品在未经渥堆方式之下,陈放发酵的陈年味道直接散发出樟香味,就看其散发出的味道强弱与否,聪明的消费者如何去体会并选择自己的最爱了。
第五、不以霉味仓别为号召
货比三家不吃亏,用同质比价、同价比质的理论定标准,相信普洱茶的世界及未来一定美好无比,个中好坏冷暖是没有侥幸的这是老爱听爱编故事的业者及消费者所无法体会的。
第六、不以树龄叶种为考虑
当下众多的消费者大多以为大叶就是野生,不然就是乔木种,而众多业者依然迷信大叶才有市场。仔细观察叶子如果是大大、平平、薄薄的,一定不可能是乔木种,更不可能是野生种(因为正统普洱茶地处中国云南,位于云贵高原,生长条件极为适合,历经数千年之久)。
特别强调,传统的普洱茶品是不用化学肥料,更不需要农药的,那些新鲜大叶种,叶子大大、平平、薄薄的茶品就是在商业利益需求下种出来的,一年四季皆可采收,只要有土壤、水份、空气、养分、阳光,自然生产的快,在农人细心照顾下,不像小时候印象中的农产品那么的纯,那么的真,如土番石榴入口后那股番石榴香微苦微涩,马上转甘转甜。因为都是有机,没有农药及化学肥料。
人为栽种的灌木种普洱茶之所以会大大、平平、薄薄的是因为在有阳光、养份、水份照射下,经充足的光合作用,生长速度自然很快,就像「闷」豆芽菜一样的意思,真正云南野生普洱茶是没有施放化学肥料及农药的。在傣族人采收之后,经日光萎凋,制作后再陈放,等待其发酵,将新制成的生普洱茶品中的苦、涩与茶碱经由不能密封原理,由空气中的水份流动来催化(陈化发酵),时间越久,茶的刺激性越低,发酵也就越完整。正因如此,陈放成本、储存仓别空间、管理技术等问题是既得利益之经销商所不愿承受的,相形之下,造假、熟化、浮报年代等情形就层出不穷了
众所周知,普洱生茶宜陈化品饮,散茶陈化快,饼茶耐陈化,那么到底是紧压茶好还是散装茶好呢?今天南歌就给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次性捋捋清楚。
第一、散茶和饼茶的本质区别:
1、 散茶:是指普洱茶经过: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这一系列的工艺制作出来的最原始的普洱茶;
2、 紧压茶:是将制作出来的散茶经蒸压后,形成一定的形状,茶体较紧实。
第二、散茶和紧压茶的各自的优势
1、后期转化速度:
1)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后期转化均匀,耐储存。在后期的转化中受到外在条件影响较少;
2)散茶与空气接触相对比较多,转化比较快;
2、存储空间:
1)散茶存储比较占空间;
2)饼茶存储节省空间,更容易存储;
3、口感区别:
1)散茶,茶条完整而少断碎,宜品尝茶的鲜爽滋味;
2)饼茶,茶条没有散茶完整,一般存储一定年份后再品饮,味道更佳醇厚饱满。
4、观赏和把玩价值
散茶形状比较大众,但茶饼的压制形状更具几分把玩、观赏的趣味。
第三、茶小白选择建议
1、尝鲜可以选择普洱散茶:
1)散茶相比压制的饼茶来说,散茶的损耗率更低,茶条完整而少断碎更好地保持了纯正的味道。
2)取用方便

2、贮藏可以选择饼茶
1)紧压茶,节省存储空间;
2)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后期转化均匀,耐储存,对后期普洱茶口感品质转化有益。
3、 从长期喝茶角度来讲,南歌建议大家长期品饮有年份的普洱茶为宜,对于新茶可以适量的尝尝鲜,不宜长期品饮。
总之,散茶和饼茶各有各的特点优势,都宜入手,没有好坏之分,长期喝茶建议大家以有年份的饼茶为主,存新茶,喝老茶,让喝茶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学着喝茶
日子可以继续繁忙而普通
但心一定会慢慢的精致
把喝茶当做一种习惯
精致也会成为日子的常态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