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课文原文诵读,日月潭课文原文及赏析

本文目录一览:

日月潭风光秀丽无论是什么时的清晰

日月潭风光秀丽,无论是(环境宁静)时的清晰,还是蒙蒙细雨时的(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都非常迷人。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10课的课文 ,作者是吴壮达 ,朗读者是陈亮
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课文原文:
①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②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③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④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 [9] 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⑤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课文《日月潭》

  导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下面和我一起来看部编二年级上语文课文《日月潭》,希望有所帮助!
  日月潭原文
  作者:吴壮达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日月潭》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名字由来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课文中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作者简介
  吴壮达(1911—1985),原籍广东省莞城墩头街,1911年8月出生于澳门,翌年,回莞居住。1932年在中山大学附中高中毕业,是年夏,升入中山大学文学院社会系。因其酷爱研习地理,故兼修理学院地理系各项课程,1936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地理学系。曾任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讲师,其时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毕业后只谋得在广州芳村小学代理教师职务。不久,其父在莞病逝,壮达离职回莞,失业。至l939年春,邑人李杨敬任湖南省民政厅长,壮达被荐往湖南谋职1942年,经吴尚时介绍,到广东连县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史地系副教授,讲授“地学通论”、“中国地理”等课程。1944年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讲授“经济政治地理”、“边疆问题”。之后任吉林长白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1947年秋,壮达应台湾省立农学院之聘,任地理学教授。在台湾任教期间,得以对台湾地理作实地考察,积累了不少资料,为其以后从事台湾地理研究提供有利条件。在台任教只一年,1948年秋,应聘到广西南宁师范学院史地系任教授。
  解放后,1950年3月调广州,任广东文理学院(后改为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及地理研究所所长,至1985年病逝,垂35年。这期间是吴壮达获得学术成就及荣誉时期。他在“华师”先后开设外国经济政治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台湾地理、苏联地理等课程,同时致力于台湾地理研究,著有《台湾》、《台湾地理》、《台湾的开发》、《台湾省农业地理》等书,对台湾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城市、交通、民族等方面提供了系统而宝贵的资料。他还应邀参加了《辞海》1979年修订版的编纂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中国名胜辞典》的编纂工作,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台湾省卷)主编。吴壮达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事业和地理学研究工作,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历任广东地理学会理事、台湾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顾问等职。
  1985年8月25日在广州病逝。

日月潭课文原文

日月潭课文原文
  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日月潭课文原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这个小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文时,我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并讲述有关日月潭的传说,引起学生对日月潭的兴趣。再由传说过渡到课题,着重理解“潭”。
  二、教学方式多样
  字词教学中,我运用了小老师读、全班齐读、男女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通过词语游戏来检查巩固生字词。此外,我通过两幅图片向学生展示“朦胧”和“清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组反义词的意思。
  三、每课一得
  在课文教学中,我抓住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对比不同句子的效果,体会形容词的作用,学生也能更直观地感受日月潭的“圆”与“弯”。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听别人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 #三年级# 导语】《日月潭》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以下是 无 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知识点
  字:劲、座、潭
  词:湖泊、、漆黑、商量、制服、挺身、越岭、激战、充饥
  重点句子:
  1、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2、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3、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4、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ǒng”吐读“tǔ”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ā)嚓(chā):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教学后记: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如:大尖和水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

日月潭这首诗什么意思?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篇。语言优美简练,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通过对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三个时间段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对日月潭秀丽风光的赞美,教学中可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现日月潭的优美,使学生直观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而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原文
日月潭 明珠璀璨日月潭,碧绿湖水源玉山。 -岛东湖面如圆日,西南湖似弯月潭。 -天然淡水波滔碧,跃水鱼虾泛波澜。 -阿里玉山绕湖泊,峦峰叠嶂青龙山。 -平均水深三十米,水面九百多公顷。 -珠子屿改光华岛,潭似翡翠如水晶。 -潭宽四面山翠绿,景色湖光彩霞天。 -繁茂植物动物盛,百鸟衍生孔雀园。 -开屏孔雀迎游客,胜景环绕潭湖边。 -文武庙与玄光寺,涵碧楼及塔慈恩。 -崇文庙里祀孔子,重武庙中祭关公。 -山麓古迹玄光寺,玄奘高僧闪金光。 -清静雅致涵碧楼,西式洋楼半山岗。 -高楼览景凭栏望,尽观日月潭阔宽。 一千三百级石阶,登上玄奘寺庙观。 -民族法师金匾额,玄奘佛骨塑金身。 青年活动乐中心,日月谭连德化村。 -青山翠竹大自然,水秀山清黛山岚。 -天空蔚蓝飘白云,烂漫山花春盎然。 -奇花异草香百蕊,燕翔湖上山莺声。 -湖上游艇破碧浪,潭阔任舟远帆征。 -诗情画意潭日月,雅士骚客诗词吟。 八大景观冠宝岛,日月潭显别致新。 悠闲旅游其妙处,吸收日月精华英

日月潭是一篇什么课文?

《日月潭》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日月潭课文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日月潭课文赏析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日月潭简介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2(满水位时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称。

二年级课文日月潭

二年级课文日月潭如下:
一、《日月潭》原文
日月潭里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潭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赏析
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并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
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日月潭》的艺术特色
1、诗意的语言风格
《日月潭》的语言充满诗意,作者吴壮达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细腻入微的描绘,以及贴切的比喻和拟人,将日月潭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些语言技巧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2、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日月潭》的结构非常严谨,层次分明。文章以“总—分—总”的形式呈现,开头先总述日月潭的美景,接着分别描绘日潭和月潭的景色,最后再总结全文。这种结构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同时,文章的语言也富有节奏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韵律和美感。
3、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
作者在描绘日月潭的景色时,采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例如,“清晨的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样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朦胧的美感。

日月潭课文原文及赏析

《日月潭》这篇课文充分的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课文赏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日月潭课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年级下册日月潭的原文是什么?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9059
相关问题
请问哪里有二年级下课文《日月潭》的原文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
2013-06-15
大学生还背得出小学课文《日月潭》吗?
小学时候都不会被,大学.........
2014-03-25
日月潭 课文
好明亮呀! 大尖和水社从此再也没离开这水潭,他们在潭边守着,守着……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尖和水社变成了两座雄伟的高山。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
2014-10-22
二年级语文课文目录
小学二年级课文
小学一年级课文目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电子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小学课文目录
日月潭ppt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日月潭这篇课文除了写日月潭的美景以外,还写了日月潭的什么...
课文还写了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017-11-21
日月潭课文朗读,中午的时候,第一句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句是写太阳高照时日月潭的景色,特点是清晰。
2014-07-22
课文日月潭里的感叹句
课文中没有感叹句 《日月潭》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wān)省最大的湖(hú)泊(pō),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huán)绕,树木茂盛(shèng),周围有许多名胜(shèn...
2016-03-25
日月潭课文内容
日月潭课文
日月潭课文原文人教版
日月潭课文原文带拼音
日月潭原文
人教版日月潭课文
日月潭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日月潭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延... 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日月潭》是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