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大方产地,老竹大方与龙井的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老竹大方茶的加工工艺


老竹大方茶属于绿茶,不经发酵,茶性偏寒,其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其加工工艺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的特点。
老竹大方茶的加工工艺:
1、杀青
锅型较小,投叶量较少,炒法与炒青基本相同,程度掌握比炒青杀青稍嫩一些
2、揉捻
传统制法多用手揉,除顶谷大方不起锅揉捻直接以“靠锅青”做法外。一般都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时间与加压技术依照叶质而定。嫩的芽叶只稍加揉捻不加压力,以保持叶质扁平挺直。较大的鲜叶多趁热揉捻。为保持大方外形扁平光滑要求,一般揉捻时间较短,压力不要过重,使茶叶略呈条形即可。
老竹大方的制作工艺
3、做坯
一般多用口小腹大底深有弯肚的斗锅,俗称“五桶锅”。做坯,目的在于蒸发水份,初步理条整形。锅温120-140C,投叶量每锅投坯叶4-5斤,过多一手抓不了,过少一手抓不紧,不便操作。下锅后初以双手勤翻快抖,促使水份大量发散,抖散团块。炒坯10-”分钟后约四、五成干,叶不粘手时,在锅内靠锅壁涂抹一点菜油或.豆油,使锅壁光滑,稍加翻炒后,即改换手势做坯。做坯主要炒法是用手掌沿锅壁上下烤拍,促使形成扁条,做到水份挥发基本扁平紧直。做坯即告段落,进入转换整形阶段。但也可将坯起锅稍加摊放渗透回软后,再行整形。
4、整形
又称烤扁,锅温90-100℃,投入茶坯约二斤左右,伸直手掌紧贴茶坯在锅壁上下扳烤搭起,贴锅壁边翻边滚理顺茶条,用手掌向锅壁拍打茶坯,逼使叶条更为挺直扁平,约经25-”分钟使茶坯紧直平扁定形(似韭菜边)。
老竹大方的制作工艺
5、煇锅
是炒制大方最后一道工序。将锅温降低到60-70℃,每锅投量炒制手法与整形相同,但动作要轻要慢,随茶烤荡促进光洁,防止断碎,磨炒到含水份S-6%时,足干后起锅即为毛茶。冷摊后装罐密封仓储。

老竹大方产地和特点


老竹大方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岭脚一带,其特点为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满披金毫,其汤色呈清澈微黄,香气呈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匀黄绿。
现代的“顶谷大方”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恢复生产,采摘一芽二叶初展;老竹大方则以一芽二三叶为主,经杀青、揉捻、做坯、拷扁、辉锅制成。
顶谷大方扁平匀齐,挺秀光滑,色绿微黄,满披隐毫;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
老竹大方分六级十二等。经精制、窨花的大方茶称“花大方”,如“珠兰大方”、“茉莉大方”等;不窨花的称“素大方”。

老竹大方是什么茶

老竹大方属于未经发酵的绿茶类,属性偏寒,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是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根据茶叶品质高低的不同,老竹大方又被分为顶谷大方和普通大方两种。
顶谷大方是一种极品名茶,近年来刚刚恢复生产,原料为采摘于谷雨前的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
顶谷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满身披覆金毫却隐伏不露,色泽翠绿微黄但稍显暗:泡水后,茶汤颜色微黄且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长且带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且令人回味无穷,叶底鲜嫩匀称,芽叶肥壮。
普通大方的鲜叶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进行采摘,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标准。鲜叶采回后要先进行选剔和摊放,然后再进行加工。成品茶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般;形状扁平,如竹叶般,所以又被称为“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
老竹大方外形扁平挺直、挺直、匀整,外观色泽为黄绿或深绿如竹叶(有几分似龙井茶),冲泡后汤色清澈微黄,有浓厚高长的板栗香气,口感浓醇爽口,叶底黄绿匀嫩、芽叶肥硕。

徽州茶文化老竹大方

徽州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老竹大方是徽州茶中的一种传统茶叶,被誉为“徽州名茶之首”。老竹大方产于徽州地区,是以芽叶为原料,经过发酵、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而成的黑茶类茶叶。其茶汤色泽红亮透亮,香气独特,口感醇厚甘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传统制茶工艺中,老竹大方的制作需要在一根年份较为久远的竹子中进行,因此其名称中带有“老竹”的称谓。而“大方”则是取其外形大小整齐、造型美观之意。在徽州,老竹大方的茶文化深入涵盖了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品尝老竹大方,以驱寒暖身,降低血压和疲劳感,同时也是亲朋好友聚会的重要享受之一。在徽州茶文化中,老竹大方不仅是一种美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徽州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对品质、美食的追求。

老竹大方茶有什么特点

老竹大方为安徽名优绿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等特点。
产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岭脚一带。
属性:绿茶,不发酵茶。
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
外形:扁平、挺直。
滋味:浓醇爽口。
汤色:清澈微黄。
香气:高长、板栗香显。
老竹大方的历史老竹大方是一种中国传统茶,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老竹大方茶产地介绍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昱岭关附近,集中产区老竹大方有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品质以老竹岭和福泉山所产的"顶谷大方"为最优。
产区境内多高山,属天目山脉,北面的清凉峰海拔为1787米,产地山峦重叠,青峰插云,岗崖纵横,溪涧网布,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有:老竹岭头、石坑崖上、翠屏山、黄平圩、福泉山、老人岩、仙人峰、鸭子塘等。
茶树多生于高崖石隙里和山间幽谷中。
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多。
老竹大方茶的特点老竹大方茶按历史沿革划分成顶谷大方茶、清音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三个产品类别。
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有哪些口感比较好的老竹大方推荐?

老竹大方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饮,它采用高品质的老竹茶叶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而成。这种茶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受到茶友们的喜爱。以下是一些口感较好的老竹大方推荐:
安溪铁观音老竹大方:产自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款老竹大方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悠长。它的口感鲜爽,带有兰花香,是老竹大方中的佼佼者。
武夷岩茶老竹大方:产自福建省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岩茶之一。这款老竹大方色泽乌润,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持久。它的口感浓郁,带有矿物质的香气,适合喜欢重口味的茶友。
普洱茶老竹大方:产自云南省普洱市,是中国著名的黑茶之一。这款老竹大方色泽红褐,香气独特,滋味醇和,回甘悠长。它的口感醇厚,带有陈年的香气,适合喜欢陈年茶的茶友。
龙井茶老竹大方:产自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款老竹大方色泽翠绿,香气清新,滋味鲜爽,回甘悠长。它的口感鲜爽,带有豆香,是老竹大方中的佳品。
洞庭碧螺春老竹大方: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款老竹大方色泽翠绿,香气清新,滋味鲜爽,回甘悠长。它的口感鲜爽,带有花果香,是老竹大方中的上品。
总的来说,老竹大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饮,它的口感和香气都非常独特。不同的产地和品种都有各自的特色,茶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老竹大方。无论是品味还是享受,老竹大方都能带给你一种独特的体验。

老竹大方与龙井的区别


老竹大方与龙井的区别:老竹大方的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龙井茶的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龙井村,龙井茶芽长于叶,干茶扁平光滑,挺秀尖削且厚重,色泽呈糙米色,豆香持久,而老竹大方茶形似龙井,但较龙井茶更肥硕,长扁成片,似竹叶,有锋尖,色铁黑。
老竹大方茶的特点:
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饮之,味浓香烈,醇而爽口,略带熟板栗香,酷似炒青。
龙井茶的特点:
龙井茶因其采摘及其讲究,以嫩著称。制成干茶后,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有光泽,体表无茸毛。
龙井茶是不经发酵的绿茶,干茶香气清香,带有嫩栗香或高火香,且非常的浓郁、高扬而持久。冲泡后的龙井茶,滋味鲜爽、甘醇,入口回甘生津,让人回味无穷,心旷神怡。
龙井茶泡在杯中,舒展开后,芽叶色泽绿润明亮,叶底细嫩呈朵,上下浮动,翩翩起舞,形态很是优美。

大方茶叶属什么茶

老竹大方茶,历史上称为竹铺大方、拷方和竹叶大方,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加工工序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扁形绿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历史起源
老竹大方是一种中国传统茶,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名称由来

《款县志》记载,明代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有一和尚名叫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款县南乡老竹岭之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目。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大方茶属于什么茶

大方茶叶是青茶。大方茶是安徽省歙县特产茶叶,盛产于安徽省歙南之巅的老竹岭、搁船尖云心寺一带。大方茶是扁茶的鼻祖,其外形扁平挺秀光滑,熟板栗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外,因其茶树生长在高崖石隙里和山涧峡谷间,终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以茶叶的氨基酸叶绿素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大方茶历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有1000多年历史,另据《歙县志》记载,明代隆庆年间有一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歙县南乡老竹岭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种类。大方茶有许多好听的名称。因大方茶在初制时有“拷扁”的工艺操作,所以称它为“拷方”;也因大方茶色似铸铁,形如竹叶,故又称“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又因大方茶产自歙县老竹铺,所以又名“老竹大方”;还因大方茶吸香性好,窨制成花茶后颇有特色,故被戏称为“花大方”,然名符其实的名称是“顶谷大方”。但终其缘由则是因为茶产于山之顶、谷之巅,又是大方和尚所创制;为了突出茶的产地、特征和品质,也为了感谢大方和尚制茶,教茶之恩,就有了“顶谷大方”这个大气的名称。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