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大茶山属于哪个产区,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本文目录一览: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什么是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1、普洱茶的六大产区为易武茶区、勐海茶区、普洱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保山茶区,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为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2、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3、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4、普洱茶区(旧称思茅茶区,现为普洱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5、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6、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7、保山茶区,它包括保山、腾冲、龙陵、昌宁等地方的一些山头。保山茶区比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制成滇红、滇绿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饼茶。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普洱茶的六大产区为:
易武、勐海、普洱、临沧、大理、保山,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又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为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普洱茶介绍:
普洱茶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
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可清饮,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洱茶

布朗山古树茶产地


布朗山古树茶产地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东南部,布朗山亦是新六大茶山之一,其地理位置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较多的地区之一。
布朗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有哀老山和无量山天然屏障作用,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明显的立体气候,为茶叶的生长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
布朗山茶园情况
都说不懂布朗山茶,就不能算真正的做茶人。布朗山拥有栽培型古茶园9505亩,均为普洱茶种,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班章村委会(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三个寨子)、勐昂村委会(坝卡囡、坝卡竜)、吉良村委会(帕点、曼糯)。
布朗山的名寨:
说到布朗山,不能不说的普洱茶名村寨:老班章、老曼峨、帕沙、班盆、曼糯、章家寨。
布朗山茶叶特点
布朗山普洱茶的茶树,多为乔木或小乔木,香气独特,当地称甜茶(相对老曼峨),条索肥壮,显毫、茸毛多,滋味醇厚,苦涩很重,回甘很快,叶底黄绿,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
老班章茶、老曼峨茶的特点
老班章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誉。老班章茶气刚烈,口感厚重醇香,其苦味,涩味较重,苦涩退化快,回甘生津,其杯底带蜜香,香型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且饱满耐泡。
老曼峨茶:老曼峨寨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苦味是老曼峨茶最大的一个特点,由此在普洱茶的加工中被很多茶商作为拼配的原料,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布朗山古树茶之苦和涩
在云南各大茶区中,布朗山的茶的苦味和涩味喝过的人一定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可以用浓酽来形容,这并非农药化肥或是工艺的问题,苦能化开,涩能转化,重苦重涩,自然会化的慢,回甘和生津也就强烈。
布朗山茶之香气
布朗山茶的香气有两种,一种是明香,直接可以通过杯底和茶汤感受到的,另外一种是暗香,内敛的,与茶汤融为一体,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含香,茶汤与香气不分离。

普洱产区有什么特色

山头:普洱茶区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坐拥无量山、困鹿山和景迈山等山头。
茶树:茶树生长良好,古树群落遍布,均为栽培型古茶园,树龄较高。
环境: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温暖湿润,海拔较高,且无人为砍伐,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风貌。
茶质:普洱茶区整体滋味偏清淡,显涩味,口感柔和,部分茶区香气别具特色。
普洱茶区的特点作为普洱茶三大产区之一的普洱市,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着“世界茶源”的美称。
在普洱,普洱茶区知名的山头茶有无量山、困鹿山和景迈山。
同时坐拥着1800年历史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其中景迈山是最具代表性的普洱茶产地。景迈山茶区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新六大茶山”之一(分别为: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
普洱茶产区处于低纬度地区,加上海拔较高,地表接受太阳的辐射量较多,光照条件良好,有利于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早晚的云雾对于茶叶的生长更是增益不少。
综上所述,优越的生长环境,使得普洱茶区野生茶树成林,加上无人为砍伐,生态环境仍然保持着原始风貌,几百年树龄的茶树数不胜数。此外,大叶种茶树四季皆能发芽,茶芽肥厚柔嫩。这些都为普洱茶的生产打下了物质基础。
当然,普洱茶区在名气上虽不及版纳茶区,但在滋味的丰富程度上毫不逊色。
无量山:条索稍长,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饱满。
困鹿山:口感细腻甜润,气韵上扬而沉实,不似班章的霸气,也不似易武的绵柔。
景迈山:东临勐海,西邻缅甸,地理位置优越。有"万亩乔木古茶园"之称。景迈山的茶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苦弱涩显,蜜香高扬,汤柔水甜,回甘生津好,山野之气明显。
普洱茶区的普洱茶具有产量大、味道偏苦涩、内质丰富等特征。
西双版纳茶区的特点西双版纳是出了名的旅游圣地,也是最大的普洱茶茶区,主要分为勐海和易武两个板块。
勐海茶区:包括布朗山(大名鼎鼎的班章、贺开、广别老寨、班盆、帕沙、老曼峨等都在布朗山上)、南糯山、勐宋茶区;
易武茶区:地处西双版纳勐腊县,包括“七村八寨”,“七村”即麻黑、高山、落水洞、曼秀村、三合社、易比、张家湾;“八寨”即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撒、新寨。
虽然两大板块同属版纳,但普洱茶的茶香与滋味却呈现出“一刚一柔”两个极端特点。
勐海茶区气温高、雨量足,其产茶特点为,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而易武茶区可以说是整个西双版纳气温最高、雨量最多的地方,其古老原始茶种类丰富,茶质厚重,香气独特,苦涩味低,有着汤柔水甜的特点。
临沧茶区的特点临沧产区: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号称天下茶仓。
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属勐库十八寨,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勐库大雪山(临沧地区还有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于双江县勐库镇镜内。
著名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就位于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
各地产茶的香气、口感差异性较大,总体而言,临沧的茶香气较好、涩味较重而苦轻微。这些年市场上最为出名的品种莫过于冰岛、班章、昔归等,其中冰岛和昔归就在临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茶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赋予了茶叶不同的口感和特色,但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茶叶的品质才能达到最佳,因此在采摘茶叶时更不要忘了保护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六大茶山六六纪念饼茶

六大茶山指的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包括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福建和台湾六个地方。六六纪念饼茶是为了纪念1996年中国茶叶荣获世界名茶之后而推出的一种特殊的茶饼。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这六个茶山的特色:1.云南普洱:属于中国特有的“大叶种”茶叶,主产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具有奇香、奇味、奇形和奇色的特点。2.四川峨眉:因峨山峨眉山而得名,茶树高大挺拔,叶片嫩翠,汤色黄绿晶莹,回甘鲜爽,被誉为“九曲天堂茶”。3.湖南怀化:产于中国湖南南部市区,怀化茶叶市场是我国的重要茶叶中心之一,是黑茶、绿茶、红茶的重要产地之一。4.广西六堡:原产于中国广西武鸣县六堡山,是历史上名茶系列中的代表品种,以其肥香、香糯、甘滑等特点享有盛誉。5.福建武夷山:又称岩茶,是中国著名的名茶之一,产于中国福建武夷山,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茶之一。6.台湾阿里山:产于台湾阿里山地区,属于乌龙茶类别,通常茶叶产地最高的阿里山茶,其滋味清新,回甘甜爽。这六个茶山的六六纪念饼茶都是以各自茶山的品种和特色为基础制成的,具有浓郁的本土风味和不同的口感体验,值得一试。

普洱分哪几个山头为主?

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普洱茶的著名的茶山和寨子:   易武、攸乐、布朗、班章、南糯、勐宋、景迈、班崴、景谷、千家寨、镇沅、无量山、勐库。
著名的普洱茶历史上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集散于普洱一带。而西双版纳,则被学者考证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公认为最重要的优质普洱茶原料产地:名闻天下的古六大茶山,全部位于西双版纳;现代六大茶山,五座位于西双版纳。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是指攸乐、倚邦、革登、蛮砖、蛮枝、漫撒。普洱茶新六大茶山是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从(澜沧江)江北古六大茶山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勐海茶区由此成为了近代普洱茶的核心产地。 古六大茶山全部位于西双版纳,而新六大茶山则几乎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即便是目前从行政区划上不属于勐海县的景迈,也是紧邻勐海县),这充分说明了勐海县在当代普洱茶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产区分别为易武差区、勐海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和保山茶区,而六大茶山分别为南糯、勐宋、布朗、巴达、南峤、景迈,普洱茶距今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茶香独特且经久耐泡。普洱茶有哪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1、六大产区 普洱茶六大产区有易武差区、勐海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和保山茶区,不同地区的出产的普洱茶在香味和口感上都不尽相同,会给人一种不同的茶味变化。2、六大茶山 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现代六大茶山,其中古六大茶山分别是枚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而现代六大茶山为南糯、勐宋、布朗、巴达、南峤、景迈六地,是现代普洱茶的主要产地。3、茶叶文化 普洱茶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开始载种,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而且普洱茶对冲泡技巧和品茶艺术比较讲究,普洱茶冲泡后茶汤橙黄浓厚,而且香味独特,滋味醇厚且久久不散。

普洱为什么没有属于名山的茶,名山茶都在西双版纳境内

  (四)依产地山头分类——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以东)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即现在通常说的“易武茶产地”;江外(即澜沧江以西)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古六大茶山现今还有不同说法: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是历史上所称的“六大茶山”,现在改为: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蛮砖、漫撒。原因是道光年间(1821—1850)随着蛮枝、架布、熠空等茶山的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崛起,遂取而代之。
  临沧区:
  (1)、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一芽四叶还很柔嫩,不象某些良种茶一芽二叶就显老相(硬叶硬梗)。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岛: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冰岛村距离勐库镇约四十公里,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冰岛茶种是著名的勐库大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十分耐泡。
  (3)、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4)、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难怪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重视。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5)、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不输易武正山。
  (6)、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7)、懂过:懂过茶山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是否有勐库大雪山野生茶变种而成,有待考证。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量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8)、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分布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树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的起源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9)、凤庆香竹箐:专家考证,香竹箐1号大茶树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200多年。
  (10)、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普洱(原思茅):
  (1)、景迈: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景迈茶茶菁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入口即甜,杯底留香,回甘快且持久。与勐海茶的苦底相比,景迈茶属涩底茶,景迈古树茶入口涩味化的很快,回甘也很快,台地茶入口涩感挂在舌面,久久不能化去回甘也很慢,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春茶有十分明显的花香兰香,秋茶却蜜香浓郁。
  (2)、景谷:古称“勐卧”,意为“有盐井之地”景谷县,地处无量山脉西南侧,历史悠久,是唯一发现茶树起源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至今约3540万年。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也叫金竹山千家寨)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景谷茶的芽、叶肥厚壮实,均有白豪覆盖,泡之汤色略显黄绿、清亮透明、清香持久、饮之生津、回甘持久、回味悠长。只是汤味显薄,不耐泡。
  (3)、困鹿山:宁洱县凤阳乡,地处无量山系南段。困鹿山古茶园在清代曾是清宫贡茶的指定生产地,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著名影星张国立出资认养了三号古茶树。困鹿山古茶园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村寨共生,构成茶树在村中,村在茶园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园野生古茶林相连。困鹿山乔木茶的特点是: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饱满,缺山野气韵。
  (4)、镇沅千家寨:千家寨茶山位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5)、景东:“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唐南诏国银生城所在地即现在的景东,银生府管辖范围即当今普洱、版纳、临沧等普洱茶产地。普洱茶已名扬天下,景东无量山、哀牢山是茶起源的摇篮,是普洱茶的古老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目前所谓下关茶区为晚期顺宁及景谷茶区,也就是现今思茅区域、保山与临沧区域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即无量山、哀牢山区域的普洱茶区,该茶区属普洱茶的边缘茶区,后续另作专题版块,本篇不再祥述)此茶区的配合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荼菁的特色
  (6)、邦崴:位于谰沧富东乡邦崴村。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树龄在1000余年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邦崴茶条索不长,叶质厚,内质饱满,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香型层次明显。
  (7)、江城:三江环绕,故名“江城”。江城县,与越南、老挝国境相连历史上,江城茶叶生产经过了一个萌芽、兴盛、衰落又到发展的过程。以牛洛河茶厂等为龙头,现代茶园面积达到12.8万亩(未含大树茶),出口欧洲,畅销国内。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因气候地理条件,江城野生茶菁一般较为香柔甜滑,然口感偏淡,类似近年易武茶。这也是近年易武野生茶时有以江城茶及勐宋茶拼配的主因。
  (8)、佛殿山:位于西盟县,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2.85万亩,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大有9000亩。佛殿山拥有野生古生物茶树群落19.5平方公里(28500)亩,自古以来被誉为普洱府的八大茶山之一。该地茶具有回甘持久,经久耐泡的特点。
  (9)、营盘山:位于思茅区城区东南郊十余公里。营盘山万亩有机茶园2.4万亩,被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营盘山茶园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连片万亩生态茶园,总面积达二万亩。
  (10)、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原始林带。清代较早的贡茶产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带发现大量栽培型茶树群落。属茶园小乔木,茶特点是:苦涩易化,生津快。(11)、秧塔:云南景谷秧塔大白茶种植历史始于清道光二十年,在清代制成【白龙须贡茶】(把把茶的前身)向朝廷纳贡、首创“二度浆”(分两次轻揉捻)的做工方式,以减低大叶种茶的苦涩度。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名声远扬乃茶中佳品。云南大叶种茶,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白、独有橄榄清香回甘,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
  (12)、景谷苦竹山:位于云南省景谷乡(小景谷)。小景谷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树龄约200年以上。云南大叶种茶。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
  (13)、马邓茶山: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位于哀牢山西坡,海拔1780米,马邓先民种茶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已有800多年。现存栽培型古茶树约有500多亩,均为乔木型古茶树,当地农民历来都在采摘利用马邓茶,历史上马邓茶是用马邓特有的古茶树品种的原料加工晒青茶,是镇沅的历史名茶,云南大叶种茶。茶叶质量顺滑,香型独特,带野生茶的甜香,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后段与两颊甘韵明显。喉韵甘润绵长。
  西双版纳:
  (1)、古六大茶山:
  ⑴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⑵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现今已没落,茶山图片难寻。
  ⑶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历史上著名的清宫贡茶多出自此山。
  ⑷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⑸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⑹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2)、新六大茶山:
  ⑴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⑵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⑶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⑷南峤(勐遮)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⑸勐宋茶山(勐海区域):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⑹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说明:景迈茶山属普洱区,因划归新六大茶山,故排在版纳区内)

茶知识|普洱茶茶区这样整理出来就不难了


茶知识|普洱茶茶区这样整理出来就不难了
详解普洱茶茶区
云南普洱茶的久负盛名,与山头有着重要的显隐关系。普洱茶是最讲究山头的茶,也是最适合讲究山头的地方。正所谓,一山一味,百山百味。整个普洱茶产区可以概括为:一条大河、三大茶区、六大茶山、十大名寨。
一条大河:澜沧江;三大茶区: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易武茶山、布朗茶山、勐库茶山、勐宋茶山、南糯茶山、景迈茶山;十大名寨:冰岛、老班章、老曼峨、弯弓、曼松、那卡、困鹿山、刮风寨、昔归、麻黑;
普洱茶三大茶区
正宗的云南普洱茶产地本有四大产区之说法,这四大产区分别指西双版纳产区、临沧产区、普洱产区和保山产区,
但保山产区的产量与其他三大产区相去甚远,有90%~95%的原料都出自其他三大产区,
因此普洱茶四大产区慢慢就变成了三大产区,即西双版纳产区、临沧产区、普洱产区,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山古树也都出自于这三大产区。
一、临沧茶区
临沧的茶香气较好、甜味明显,回甘耐泡的特点
临沧号称天下茶仓,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行政区域: 沧源、双江、凤庆、云县。
著名茶山: 永德茶山、邦东茶山、动库茶山、白莺山。
代表名茶: 昔归、大雪山、冰岛、忙肺、小户赛。
二、普洱市( 原思茅)茶区
普洱茶区,旧称思茅茶区。是重要的普洱茶古茶区。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即: 营盘山、景迈山、邦崴、千家寨、无量山、板山、佛殿山,其中景迈山古茶园最为出名
行政区域: 澜沧县、景谷县、景东县。
·著名茶山:景迈山、千家寨、邦威、困鹿山。
代表名茶: 困鹿山。
三、西双版纳茶区( 一 )
西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为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其中茶区主要集中在两大版块,勐海县和勐腊县。
行政区域: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
著名茶山:布朗茶山、易武茶山、倚邦茶山。
代表名茶: 老班章、老曼峨、弯弓、曼松。
勐海茶区,其茶叶的表现特色较为强劲,其香气高扬,收敛性较大;易武茶区,其茶叶表现为收敛性较小,滋味较为甘甜。
普洱茶七之最
在每一个喝茶人心目中,对普洱茶的百般滋味,又各有一套评判标准在。下面给大家简单罗列一下普洱茶界那些被称之......的茶为“最香”、“最甜”、“最苦”。
最甜一一冰岛
最香一一景迈
最柔一一易武
最苦一一老曼峨
最稀少一一曼 松
最霸道一一老班章
最鲜美一一昔归。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