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茶,七碗茶诗全文及注解

本文目录一览:

七碗茶诗原文及解释

《七碗茶》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一首描写品茶心境的诗歌,分别描述了喝了七碗茶后的不同感受和境界,从身体到心灵,从现实到理想,展现了一种潇洒不羁的人生态度。
一、《七碗茶》的原文和注释
1,原文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2、注释
喉吻润:喉中感到滋润。孤闷:孤单烦闷。枯肠:比喻才思枯窘。不平:不公平。肌骨:泛称身体。清:清爽。仙灵:神仙。腋:胳肢窝。习习:微风吹拂貌。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归去:到蓬莱山去。
二、《七碗茶》的译文和赏析
1、译文
喝第一碗茶时喉中感到滋润;第二碗消除了心中的孤单烦闷;第三碗感觉自己才思枯窘,开始搜寻思考新的学问;第四碗喝出轻汗,不平的牢骚,随汗散尽;第五碗神清气爽;第六碗能与神仙沟通;第七碗喝罢,感觉自己超凡脱俗,两腋习习风生,要飞到蓬莱山去了。
2、赏析
这首诗从“一碗”到“七碗”讲述了茶叶的功效与作用,形成品茶的清新灵动,诙谐幽默之趣跃然于眼。而在“七碗”后,有一句自然延伸段,让卢仝终于大声疾呼出“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心中梦想。
卢仝的简介与《七碗茶》的影响
1、卢仝的简介
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茶人和诗人,被称为“茶圣”和“茶亚圣”。诗人对茶文化有着重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2、《七碗茶》的影响
《七碗茶》是中国茶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被广为传颂和模仿。许多后人都以“七碗”为题,写出了自己的品茶感受和心境。例如,宋代苏轼有《七碗茶歌》,元代王冕有《七碗茶》,明代唐寅有《七碗茶歌》,清代袁枚有《七碗茶》,等等。

卢仝七碗茶诗注解

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过一首名为《七碗茶》的诗。这首诗描写了他喝茶的过程,并且配合七个不同的场景去刻画喝茶时候的感受和情感,读来别有意境。下面是《七碗茶》的注解:七碗茶,乐事我陶然,茶清如水,神味相牵。一碗喉吻,二碗破愁盘坐中;三碗搜枯肠,四碗消渴后无馀香;五碗当猎人,六碗解烦热眼微明。七碗吃不得羹,欲辨已忘言。注解:1.七碗茶:卢仝在此提到七碗茶,这可能是指多个杯子或是一罐茶中的七次饮用。2.乐事我陶然:卢仝认为喝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事情,可以使人心情愉悦。3.茶清如水,神味相牵:茶清爽无味,但喝下去后能让人发生一种神奇的感觉,令人难以忘怀。4.一碗喉吻:喝下第一杯茶,茶汁滑过喉咙,感觉清爽、畅快。5.二碗破愁盘坐中:喝下第二杯茶,舒缓了情绪,让人更加放松,心情愉悦。6.三碗搜枯肠:喝下第三杯茶,能消除体内的烦躁和不适。搜枯肠指清理_胃中的垃圾。7.四碗消渴后无馀香:喝下第四杯茶,能够消除口渴,但不会留下余味。8.五碗当猎人:喝下第五杯茶,感觉自己就像在草原上狩猎一般自在。9.六碗解烦热眼微明:喝下第六杯茶,能够解除烦闷和疲劳,眼睛也变得更加清晰。10.七碗吃不得羹,欲辨已忘言:喝下第七杯茶后,已经不能再吃其他的东西,因为口感都被茶汁占据了。而且喝多了茶,导致心情平静,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人喝茶时讲究情感和感觉的体验,将茶作为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更是把人的情感和心情融入到了其中。

卢仝七碗茶诗全文译文

作者:卢仝世人争渡碧波头,何似我归七碗茶:浓绿一杯当客船,碧螺春啖法华尘;把酒神仙皆弃我,唯有茶独与心连:香高烟细慕知音,煮时时自觉温润。第一碗茶,看外面风景,第二碗茶,品尝人生滋味,第三碗茶,喝出自身深度,第四碗茶,找寻自在闲适,第五碗茶,消除一切牵挂,第六碗茶,感悟无限道理,第七碗茶,品味出平淡人生。每一碗茶都有不同的滋味、不同的体会。喝七碗茶,不仅能滋补身体,更能让心灵得到启示,领悟生命的真谛。世人匆匆,茶人安闲,七碗茶,透彻人生。

七碗茶诗全文及注解

七碗茶,一杯淡,二杯香,三杯解渴,四杯轻扶肝肠,五杯消食,六杯解愁,七杯性情中。——明·夏完淳《茶笺》解释:七碗茶,用七碗水泡的茶。一杯淡,第一碗茶是淡茶,用清水浸泡,茶味淡雅。二杯香,第二碗茶茶叶品质好,泡出香气馥郁的茶水。三杯解渴,第三碗茶是为解渴而饮的。四杯轻扶肝肠,第四碗茶有助于肝肠的消化功能。五杯消食,第五碗茶能帮助人体消化。六杯解愁,喝第六碗茶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七杯性情中,第七碗茶喝到这个程度已经醉了,喝出来的是人性的真情实感。注解:七碗茶,表达了品茶之人借着不同的嗜好和状况,品味茶的不同体验,体现了茶文化的内涵。

七碗茶(申时茶)

申时(15点-17点)天气肃降,地气升腾,于地表交汇,正是练气化神之吉时,彼时,也是人体膀胱经运行最快速的时候,头顶百会穴和脚底涌泉穴都会打开。此时,正襟危坐,上承天阴,下汲地阳,随着茶会主持人吟诵的《新七碗茶歌》,分饮七杯活茶。

七碗茶会在饮茶之前要调息静心,在饮茶过程中闭目止语,感受茶气在体内游走。饮用七杯活茶,三刻时间内,保持与自己身体、感觉、意识的链接,达到中正平和,禅定自若的状态。

追求的是茶和人的身体之间的内在连接。它其实是本源的回归,回归到它最初的用途——为身体排除掉多余的、有害的物质。回归茶满足身体健康的「自然」功用。喝的是茶本身最根本的天然功用,通过喝茶把身体多余不需要的东西带出体外,通过喝茶构建起茶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喝茶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干净,通畅。


《七碗茶歌》出自唐代诗人卢仝(tong)的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出了品茶给人的美妙意境,广为传颂。后经过老子学院张三愚老师的创新与改变,形成了《新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文思涌,洋洋洒洒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旧貌换新颜

六碗通仙灵,只羡茶人不羡仙,

七碗罢罢罢,此碗过后,直叫新我替旧他。

卢仝七碗茶诗是什么

卢仝,唐代诗人,一生爱茶成癖,其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其中“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更为后人耳熟能详,描写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极为生动传神。
一碗喝下去滋润了嘴唇和喉咙;
两碗下肚打破了孤独烦闷的心情;
三碗喝下后搜肠刮肚寻章摘句,只记得文字五千卷;
四碗喝下轻微发了些汗,平生经历的不平事,都向浑身的毛孔发散;
五碗喝下后感觉全身的肌肉和骨头清爽无比;
六碗下肚感觉飘飘欲仙,通达神灵;
七碗就吃不得了,只觉得两腋下习习清风徐徐生出。
诗人得茶真味,夸赞饮茶的乐趣和妙用。昔魏文帝曾有诗:“与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轼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在诗作中他还多次提到茶能洗“瘴气”:“若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所谓“且尽卢仝七碗茶”,说的是一个典故。

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

壹碗:初霁大雪之后,穿青衣出门,往往发现街上的茶馆人少便宜。今夜,无论受冻的路程有多少转,抵店后第一碗茶总是那么温暖滋味。贰碗:天寒地冻,一条炕上的人初醒时,掀被下地,如履薄冰;可是喝到第二碗茶后,便觉双足渐渐回暖,全身也仿如融雪而出。叁碗:天干物燥,日头当空,纵使人满肚子的口渴,第三碗茶一过喉咙,旷野无人交通,话匣子不由自主地就打开了。肆碗:春来绿柳成荫时,一碗茶入喉,不但含羞答答的野草细枝在静默中崭露头角,道旁的老树也用碧绿红透去轮廓。伍碗:夏时午后,蝉声四起,一碗茶下去,夹在梅花叶里漱吐,即可闻到丝丝鸟语。陆碗:夜晚与岸边的渔夫在灯光下暗暗杯中饮物,色不忆初心,意在年华,最后一碗茶已无所谓滋味,只为与诗意来场秋愁。柒碗:田园里吃完午饭才找个草堆躺倒,看着优美的天空,淡绿色的泥土和飞舞的群蝶,白云飘来时,茶香带入鼻端,如此的片刻朴素和美好,聆听着古老的故事,在心里品味巨大的喜悦。

七碗茶会流程解说词

欢迎各位来到七碗茶会。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艺文化。我们将按照七碗茶的流程,为您呈现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第一碗:洗茶首先,我们会用热水将茶杯洗一遍,让茶杯变得温暖。然后将茶叶放进茶杯中,用温水冲洗茶叶,让茶叶展现出它的香气。第二碗:赏茶接下来,我们会将已经沏好的茶汤倒入另一个茶杯里,让大家欣赏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名字。第三碗:献茶然后,我们会将茶杯送到客人手中,献上茶汤。客人可用鼻子、口、眼感受茶汤的香气、味道和颜色。第四碗:献茶第四碗茶是主人专门为客人备的好茶。主人会选用自己珍藏的名茶,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心意和诚意。第五碗:细嚼第五碗茶是客人品尝为主的茶。客人需要在口中细嚼慢品,感受茶叶的滋味。第六碗:作诗第六碗茶是客人发挥才华的茶。客人可以以此为灵感,在纸上作诗一首。第七碗:洗杯最后,我们会用热水将茶杯彻底清洗干净。这也代表着一场优雅的茶艺表演的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和观赏。我们希望您能在这场茶艺表演中获得一些启发和享受。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