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提尼酒多少钱,世界上最“纸醉金迷”的鸡尾酒 ?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有哪些?价钱大概多少?

极品矿泉水 4000元/升
这不是普通的矿泉水,是用一种富含矿物质的海藻与普通饮用水混合后浓缩而成的极品矿泉水,而制作过程也是完全零污染。
Almas鱼子酱 17万元/盒
世界上最贵的鱼子酱当属这款由伊朗出口的“Almas鱼子酱”,它是用白化鳇鱼制作的,盒子外层还涂有金箔。在英国伦敦,一盒重量为32盎司的Almas鱼子酱售价达到了2.5万美元(约合17万元人民币)。
松露巧克力 1700元/粒
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巧克力店以黑巧克力、松露油、鲜忌廉制成忌廉巧克力酱,中间包着稀有的法国黑松露,再在外层洒上可可粉。据悉,这款巧克力全由手工制作,每粒售价大约在250美元(约1700元人民币)左右。
巧克力金箔新地 17万元/杯
这款由纽约一家餐厅与珠宝商合作推出的超豪华巧克力新地堪称世界上最贵的餐后甜点。它混合了来自全世界14个国家的顶级可可,再加上5克可食用的金箔和镶有钻石的金汤匙,可谓金贵无比。
神户牛柳 300―1100元/斤
这些肉牛以日本兵库县的传统方式饲养,有时还会被喂饮清酒。牛肉外表呈现霜降花纹,肉质鲜美,味道可口。
钻石马提尼酒 11万元/杯
日本酒店推出的这款钻石马提尼酒每杯售价高达1.6万美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堪称“酒中之王”。据悉,每杯酒的杯底都沉有一颗1克拉的钻石,顾客喝完后就可以把钻石带走。
藏红花粉 3.7万/斤
作为世界上最贵的香料,每提炼1磅藏红花粉需要耗费75000株藏红花。因此,每500克藏红花粉的最高售价达到5500美元。
自己看一下
番红花(Crocus sativus)的雄蕊是世界上最贵的调味品,它具有神奇的功效,人们一般用手工的方法采集番红花的雄蕊,然后将其晾干,22.5万根的雄蕊晾干后只有 500克。做一盘昂贵菜肴最多放6根番红花雄蕊,就可以产生极强的香味。
澳洲胡桃(Macadamia)是世界上最贵的胡桃,它曾经是澳洲土著人的主要食品,现在它是一种极讲究的甜食,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在澳洲,南非和巴西的种植园里,这种胡桃树主要有两种,它们能长至40米高,其结果年龄长达100年。
世界上最贵的鱼子酱不是黑鱼子酱,也不是灰鱼子酱,而是伊朗出口的“Almas鱼子酱”,它是用白化鳇鱼制作的。100克这种鱼子酱的价格高达2000美元。
各国街头的雷人“彪悍车”美原子弹轰炸后日本惨状你不曾见过的场景和照片 加载进度:100%隐世界上最贵的土豆是法国努瓦尔穆杰岛上种植的La Bonnotte土豆,这种土豆每年产量不到100吨,土豆非常柔软,只能用手工的方法采集。这种土豆价格高达每公斤500欧元。
界上最贵的牛肉是日本的和牛(Wagyu)肉,和牛是日本从1956年起改良牛中最成功的品种之一,是从雷天号西门塔尔种公牛的改良后裔中选育而成的,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优良肉用牛品种。特点是,生长快、成熟早、肉质好。目前和牛里脊肉在欧洲的价格是每200克100多美元。
世界上最贵的三明治是von Essen latinum Club Sandwich,其味道鲜美,面包是用用特殊酵母制作的,中间夹有伊比利雅火腿,布列斯鸡肉,白地菇,鹌鹑蛋,意大利西红杮,品尝一份这种三明治需要花费100英镑。
世界上最贵的比萨饼是意大利厨师列纳多维奥拉制作的“路易十八”。一块路易十八比萨饼的价格高达8300欧元。维奥拉说:“比萨饼用的食物原料独一无二,有人专程来店里请我给他们制作路易十八,可以说这个价格没有被故意夸大。”
世界上最贵的冰淇淋是纽约Serendipity 3饭店提供的冰淇淋。25种可可制成的奶油冰淇淋,表面摆上绒毛状凝乳,La Madeline au Truffle小块巧克力,并将其装在精制的金边碗中,再配上镶有钻石的小匙。一份这样的冰淇淋价值2.5万美元。
世界上最贵的巧克力名叫Chocopologie by Knipschildt。它是由美国Knipschildt Chocolatier公司生产的。这是一种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保存时间短。这种巧克力的价格为一盎司2600美元。
世界上最贵的咖啡豆是Kopi Luwak 印尼鲁瓦克咖啡豆,也叫麝香猫咖啡豆,它产于印尼苏门达腊、爪洼和苏尔维什岛上,年产量仅500磅左右,其价格是300至400美金一磅。
世界上最贵的香槟名叫Perrier Jouet Belle Epoque Blanc de Blanc,它采用Des Blancs葡萄园生产的葡萄酿制,如果当年的葡萄品质不好,葡萄酒的生产就会推迟到下一年。这种葡萄酒的价格是每0.75升约1000欧元。
世界上最贵的蘑菇是巨型白地菇,这种食品的价格很难确定,因为它基本上都是以拍卖的形式售出的。2004年一位买主花2.8万英镑买回一块重达850克的白地菇,结果因为保存不当导致这块白地菇腐烂,悲痛的购买者将其埋在自家园子里,希望在那里能长出新的大块白地菇。
世界上最贵的煎蛋是纽约Le arker Meridien酒店制作的煎蛋,一份这种煎蛋的价格高达1000美元。煎蛋在煎好后摆到油炸土豆的上面,并在表面摆上10盎司的闪光鲟鱼子酱。
世界上最贵的矿泉水名叫Kona Nigari,它产自美国夏威夷地区,这种矿泉水是把当地海面一公里以下的海水抽上来以后经过脱盐处理而制成的。这种水有丰富的海洋矿物质,大瓶的容量为5升,价格为2000多美元,小瓶的有0.06升,价格为33.5美元。
界上最贵的伏特加酒名叫Diva,它是经北欧白桦木炭三重蒸馏过滤的纯净伏特加,每瓶的售价按照容量和种类有所不同,约为400美元至1000美元。

世界上最“纸醉金迷”的鸡尾酒 ?

路易思丹鸡尾酒
Mai Tai (黑色朗姆酒+菠萝汁)
购买地点:贝尔法斯特Merchant酒店
价格:$1,400
一瓶Wray & Nephew 17年陈酿朗姆酒是来自“Trader Vic” Bergeron的mai tai的最重要成分。市面上一共有6瓶,但只有其中的一瓶可以随意购买。赶快行动吧,这瓶朗姆酒可以准备18杯mai tai鸡尾酒,而其中的3杯已经卖出了。
Sword Martinis 利剑马丁尼
购买地点:格林纳斯丁岛Raffles 度假村Jambu酒吧(加勒比)
价格:$300
你可以买一件T恤衫当作纪念品,或者你可以带回家一把14k金手工制作的剑,大小相当于一个调酒棒。该度假村提供四个主题的马提尼酒供选择,每一个都配有一把“小”剑,有日本武士刀和亚瑟王的神剑等。喜欢收藏的人的选择,或者像一名顾客评论的那样:“好贵的牙签啊!”
Bentley Sidecar 宾利边车
购买地点:纽约The London NYC
价格:$550
这种鸡尾酒并没有出现在这家位于纽约市中心的时髦酒吧的酒单上,而是要特别订制的。酒吧经理称它为来自巴黎里兹大饭店的经典原品的“奢侈的英格兰版本”。轩尼诗干邑系列中的极品——轩尼诗天恒干邑调和法国的知名香橙甜酒Grand Marnier 柑曼怡,由Baccarat设计师设计的水晶酒瓶中倒出……让人悠然神往。
24 K Margarita 24k玛格丽塔酒
(由墨西哥龙舌兰酒、酸橙或柠檬汁以及橙味酒混合调制而成的)
购买地点:公主度假村The Fairmont餐厅
价格:$50
什么酒会和金粉,salsa舞和鳄梨酱搭配的恰到好处呢?向你推荐这款极品玛格丽塔酒(每壶售价200美元),混合了最上乘的龙舌兰Gran Patron Platinum和Patron Silver,再加上最好的50年陈酿香槟干邑柑曼怡,最后挤上一点新鲜的酸橙汁。这款饮品还会添加金粉和纯金叶子装饰。
Sin-sation
购买地点:迈阿密巴顿餐厅“冰点以下”氮酒吧
价格:$32
如果可以把酒冻住,还有谁会需要钻石和松露呢?“冰点以下”氮酒吧应用了一个大胆的分子调酒技术,在酒里面添加液氮,使它变成固体并且在解冻的时候味道变得更加的醇厚。除了加入香槟的Sin-sation以外,酒吧还提供几种冲氮的酒品。但前者还加入了不菲的玫瑰百果露和一并被冻在酒中的,在香草浸液中泡过的玫瑰花蕾,是最受欢迎的饮品
High Roller Martini
购买地点:拉斯维加斯The Capital Grille餐厅
价格:$1,000
这家连锁餐厅在它的27家连锁店销售售价为1000美元的马提尼,每一杯都分别配有不同的Lagos珠宝。和哥谭村马提尼配对的是一串珍珠,而和High Roller搭配的则是一个镶钻的戒指。每售出一杯酒就会有把500美元,也就是售价的一半捐给慈善机构
"Martini-on-the-Rock" 加冰马提尼
购买地点:纽约阿尔冈琴族酒店蓝吧
价格:$10,000
以伏特加还是杜松子作基调?加橄榄还是柠檬汁?是祖母绿式还是橄榄形?这是一款你必需提前72小时预定的鸡尾酒,这样你才能有时间选择你喜欢的钻石样式。自从2004年上市以来,只卖出个两杯,一杯卖给了美国的NPR电台,另一个被人买去求婚用(当事人的答案当然绝对是“yes”)
The Elixir Margarita 炼金药玛格丽塔酒
购买地点:拉斯维加金银岛Isla Mexican Kitchen & Tequila 酒吧
价格:$99
Isla的龙舌兰调酒女神会亲自在你的面前为你调制这杯奢侈的玛格丽塔,所用到的都是最上乘的“配料”: Herradura Selección Suprema龙舌兰,百年庆典柑曼怡,君度力娇酒和新鲜柑橘汁,最后以橙子装饰。
Chocolate Truffle Martini 巧克力松露马提尼
购买地点:伦敦布朗酒店Donovan酒吧
价格:$120
著名调酒师Antonio Dandrea 说这款酒只为真正的松露爱好者准备。他用极品伏特加来浸泡普罗旺斯黑松露。在冷却过滤后可以直截了当的当做松露马提尼饮用($100) ,或者更奢侈一点,在其中加入巧克力利口酒,上面装饰以奶油和两片纸一样薄的松露。
The Ritz Sidecar 里兹边车
购买地点:巴黎里兹大饭店海明威酒吧
价格:$515
这是真正的边车鸡尾酒的诞生地,初衷是为了为骑着挎斗摩托车到来的客人驱除身上的寒气。作为吉尼斯售价最高的鸡尾酒记录的保持者,选用的的是异常珍贵的1865年里兹私藏的干邑。酿造这种干邑的葡萄都是十八世纪60年代葡萄根瘤蚜病害爆发前受获的,全世界只剩下几瓶了。

请教一个懂洋酒的行家~ ~

100%scoth whisky阿,是金酒???scoth是英伦???用一句蔡明的话说:你雷死我了!!!
前面的是金酒,价格在70-80元
规格:750ml
酒精含量:43%v/v
产地:英国伦敦(国内罐装)
包装情况:无盒包装
金酒是英伦的国饮。许多鸡尾酒的配方中都包括金酒,如:意大利马提尼、粉红佳人、硬角公牛、棕色幻影马提尼、绿魔鬼一号......很多。所以选择适当的优质品牌的金酒真是喝酒时的一种享受,好的金酒喝起来有药草、香料和橙子的味道。千万不要选择那些廉价劣质金酒。金酒开瓶后保质期两年。
二百年前阿历山大.哥顿在伦敦创办其金酒厂,开发并完善了不含糖的金酒,将经过多重蒸馏的酒精配以杜松子、莞荽种子及多种香草,调制出香味独特的哥顿金酒。哥顿金酒更于一九二五年获颁赠皇家特许状。今天哥顿金酒的出口量为英国伦敦金酒之冠军。哥顿金酒口感滑润,是酒味芳香的伦敦干酒。
中文名:金花XO
英文名:Campus CognacXO
国家:法国
规格:700ML
市场价:890元/瓶

洋插队散记:有关酒的一些故事

刚到美国读研究生时,一个月的助教(TA)收入才400美元。除去吃饭,房租,电话,水电,养一辆300大洋买的,除了喇叭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破车之外,所剩无几。可又想尽快富起来,于是就在暑假里,进了一家中餐馆,干起了waiter行当。
  这家中餐馆在当地还算是不错的一家餐馆。衡量餐馆档次的一个标准是看它有没有烈酒牌。在美国,不是所有的餐馆都可以卖烈性酒的。如果申请不到可以卖烈性酒的牌照,那就只能卖饮料和啤酒。当然,卖啤酒也要有牌照,只是相对来说容易申请得多。
  有了烈酒牌,餐馆就可以卖酒精度高的酒了。我们常说的白兰地,威士忌,兰姆酒,伏特加是基本的,最主要的是,用它们可以调出各式各样的鸡尾酒来。调一杯鸡尾酒,只要一两盎司烈酒,加以其他辅料就行了,真可以说是一本百利。加上酒的种类多了,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所以,餐馆都希望能卖烈酒。
  这家餐馆的老板和经理都是台湾人。经理在餐馆里一般负责前台,包括招呼客人,管理服务生,还有就是负责酒吧,当然,也包括调酒。经理和他老婆都是台湾某个大学商学院毕业的。不知为什么,就是愿意在餐馆里干。还是不知为什么,他和我很投缘,闲来无事,就和我聊聊酒。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一些最基本的调酒常识。并且,没事,就自己弄点不同的酒尝尝。
  先说常见的酒,有Gin(金酒),Whisky(威士忌),Rum(兰姆酒),Vodka(伏特加)和Brandy(白兰地)等等。这些酒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来勾兑成鸡尾酒。每种酒又有不同的牌子。比如,金酒有Beefeater就是瓶子上画着一个穿着红衣服的老头扛着枪的那种:威士忌有,Johnnyie Walker红带和黑带,Jack Deniel‘s;兰姆酒有Bacardi,Malibu;伏特加有Smirnoff,Stolichnay,Absolut等等。
  直接喝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加冰,叫做on the rocks,一种不加冰,叫做straight.加冰块可以喝起来比较爽口,不呛,但喝到后来就没味了。酒瘾较大的人,喜欢喝比较纯正的感觉,就喝straight.高级一点的老美餐馆或法国餐馆,还有自己酿的威士忌。如果在餐馆点酒,你可以说,要一个Beefeater straight或Beefeater on the rocks.
  除了点牌子直接喝,还有就是点鸡尾酒了。鸡尾酒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只说几个常点的。
  Singapore Sling,新加坡司令,它的调法是:2 oz金酒,1/2 oz樱桃白兰地,1/2柠檬挤汁,1 tsp砂糖,2个冰块,在一个叫做Tom Collins glass高脚杯里续满carbonated water,再加上一个红樱桃作为点缀,插上吸管,玲珑剔透,晶莹可爱,很有端庄淑女的风范。
  Long Island Iced Tea长岛冰茶:3/4 oz tequila(特奇拉,一种烈酒),3/4 oz兰姆酒,3/4 oz金酒,3/4 oz伏特加,3/4 oz triple sec(一种配酒的甜汁),3/4 oz sour mix,这些超市里都有卖的。把以上的酒混在一起搅匀,倒一点可乐,加一瓣柠檬。非常香,酒的味道也比较浓。
  Pina Colada媲娜渴拉达:2 oz light兰姆,3 oz菠萝汁,2 oz椰奶,加冰,在blender里打碎,倒进大口的高脚杯,加上樱桃和菠萝。喝起来,一股菠萝和椰子的清香。
  Strawberry Daiquiri:2 oz light兰姆酒。1/2 oz triple sec,1 oz青柠檬汁,1/2 tsp砂糖,1个冰块,5个草莓,把所有东西放入blender.用高速打拌后,倒入杯中,用吸管喝。
  我之所以提Pina Colada和Strawberry Daiquiri,除了是因为它们广受欢迎外,在餐馆里点饮品时,还可以为孩子们点它们,这时要说Pina Colada virgin,或Strawberry Daiquiri virgin,表示没有酒精,这样,调酒师(bar tender)就知道这是给小朋友点的,就不放酒了。还有一种适合小朋友喝的饮料,叫Shirley Temple,也是不含酒精的饮料,不妨试试,他们一定爱喝,省得老是可乐,雪碧,七喜。
  另外Pina Colada和Strawberry Daiquiri在超市里都有兑好了的,只要买来,按说明去做就行了。我以前就给儿子做过,很容易,儿子也很爱喝。到我自己喝时,加上兰姆酒就行了。
  以上几种酒是不分男女。若是男士想来点高的,常见的可以试试,screw driver(螺丝钻,伏特加和桔汁),血玛莉(伏特加和番茄汁,再洒点胡椒面),曼哈顿(威士忌加味美思),Vodka Martini(伏特加马提尼),Margarita(玛格丽特,杯口上有一圈盐)。这些都是很不错的。
  老美还讲究饭后酒。常见的有KAHLúA Coffee,Irish Coffee.我有一次替一个老美律师打官司当翻译。他把我和他的客户带到市里的酒店,吃完饭,在弦乐四重奏乐队的伴奏下,调酒师表演了一通制作Irish Coffee.
  先将Irish威士忌到进一个高脚杯里,然后把它点燃。将燃烧着的威士忌在两个高脚之间杯到来倒去。只见一团火球在空中飞来飞去,出了这杯飞入那杯,一滴也没有洒到杯子外面,待威士忌的火焰将要熄灭时,高脚杯的壁上已充满了威士忌的香味。这时再倒进热腾腾的咖啡,真正是美酒加咖啡,弄得我心儿醉。若不是考虑面子,可真想喝完了这一杯,又要它第二杯。这时才能体会到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的魅力。
  知道上面这几样酒,就好比郭静初学降龙十八掌一样,一招亢龙有悔,就可以应付一气了。这时,无论是和老外一起吃饭,还是自己家人出去撮,点酒就不怵了。而且,您还或许会慢慢爱上此道了。在美国喝酒和在中国喝酒是不一样的。美国讲究情调,中国讲究热闹。美国的饭店和酒吧里都比较安静,更罕见喧哗,猜拳行令。中国大城市里少见划拳,农村里,酒和划拳几乎是孪生兄弟。
  下乡时,见过划拳,一些电影里也有划拳的镜头。各地划拳的口诀大同小异。我知道的是:哥儿俩好啊,三灯照啊,四喜四喜,五魁首啊,六六六啊,巧七巧七,八匹马呀,九九九啊,全来到啊。
  划拳的时候,甲乙二人,口中各自喊着上面的一句,然后一只手出拳。出拳时,可以伸出一到五个手指代表一到五。如果甲出的数和乙出的数,加起来,正好是甲说的数,比如甲说八匹马,甲出了五,乙出了三,就是甲赢了,那么就罚乙喝酒。反之亦然。如果两个人的数加起来,和任何一个人的口诀都对不上,就继续出,继续喊,直到对上为止。其中一条规定是,你出的数目必须至少是你说的数目的一半。比如,你说六六六,那么你至少要出三,否则算黑拳,也罚酒一杯。
  这口诀喊起来,连珠炮般,顿挫抑扬,惊天动地,要是在美国,马上就会有人把警察叫来。所以在美国万万使不得。您要是愣来,也别说是从我这学的。
  划拳全仗着反应快,心到嘴到,嘴到手到。厉害的,三下两下,就把一个人给灌醉了。我下乡时,就见到当地老乡,被另一个人灌的,人以经快出溜到桌子底下了,还伸出手在那儿喊,八匹马呀,八匹马呀。看着实在可怜。所以,不会就不会吧,没什么遗憾的。
  另一种简单的,一人拿一只筷子,往一块一碰,说出虫,鸡,虎,棍中的任何一个。棍打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棍。
  美国大多餐馆酒吧讲究安安静静,慢条斯理地喝酒,而且一般喝鸡尾酒都不吃菜。许多老美认为,喝鸡尾酒吃菜,破坏酒的味道和对酒的欣赏,所以,一般都在饭前喝。喝的时候要慢悠悠的,才能品出酒中的滋味,千万不能豪情万丈一饮而尽。那样就像威虎山上的座山雕了。
  喝酒又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是公司里的派对,一般都是在进入正餐入座前,每人在调酒师那里叫一杯鸡尾酒端在手里,站着喝。这时就是社交的时候,你拿着酒杯到处走,见着熟人打声招呼,聊什么都可以。而这酒钱,往往都是自己付,除非有言在先,公司是不付酒钱的,而且不要忘记给调酒师小费。待进入正餐,坐下以后,就不要再要酒了。
  喝酒社交是美国酒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哈佛商学院的餐厅里还专门设有一个酒吧,让未来的CEO们体验一下将来大人物之间社交应该是什么样子。
  中餐馆里喝鸡尾酒,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好的老板,凭借好的调酒技术,尤其是那三寸不烂之舌,往往能吸引很多顾客。其实这些人英语也未必多好,词汇也未必丰富,但天生一副伶牙俐齿,善解人意,让许多顾客把他视为知心朋友,一个礼拜不来上他一次两次,便若有所失。顾客往往是带着心事,拖着疲惫的身子进来,喝上一杯,聊上一个小时,然后开怀大笑的离去。
  这样的调酒师不多见。我打工时的那个经理就是一个。难怪他老婆就是和他一起打餐馆工,也死活要跟着他。我们餐馆旁边有一家美国餐馆,那个老板自己店里也是什么样的酒都有,可他偏偏不喝自己的酒,要跑到我们这家餐馆来,喝上一瓶两块钱的啤酒,聊上半个小时,然后扔下五块钱小费走人。
  美国可以喝酒的餐馆不少。热闹的大概要数TGI Friday(Thanks God Its Friday)了。进去后,但见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坐在吧台上也可以点菜。吧台里还挂着铜铃,谁给了小费,就把铜铃猛拉一阵。丁丁当当,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Pepper Mill也是一家有高档酒吧的老美餐馆。酒吧前面有个水池,池子中央有个火盆,围着水池而坐,看着熊熊的火焰,喝上一杯色彩缤纷的鸡尾酒,兴致也会不错。只是里面的waitress穿的比较暴露,玉腿酥胸,难免给人一种R级的感觉。男士大概喜欢,儿童还是不宜吧。以前苹果电脑公司总部旁边就有一家,现在换成了另一家,叫BJ‘s restaurant,酒吧也很不错,悬挂着许多大屏幕电视,可以一边喝酒,一边看球赛。它的客人多是硅谷的中青年。
  进入正餐吃菜时喝的一般都是葡萄酒。上葡萄酒则不是调酒师的事,而是waiter的事了。先把酒瓶让主人看一下,证明是你点的牌子和酿造的年份。然后,打开瓶塞,先给主人倒上一点。主人这时应该装模作样的拿起酒杯,晃一晃,看看里面的泡沫,再闻一闻,然后小啜一口,还不能马上咽下去,要让酒在嘴里呆一会儿,让舌头充分感觉酒的味道,然后冲着waiter点点头,表示这酒不错。这时,waiter才可以依次把酒给客人们倒上。
  除了在酒吧,餐馆里喝酒外,再就是在家里喝。吃中国饭喝洋酒实在不是好的选择。我最喜欢的就是倒上一小杯酒,在酒杯里加点冰,或坐在电脑前上网浏览,或看着本书,或看上一盘好的DVD,一次只抿一点点,让酒精微微麻醉一下自己,一付月下独酌的样子。一瓶酒慢慢喝上它两三个月,再试着换个牌子,比较比较,也不失为一种嗜好。想想我们在美国这么辛苦,难道还不应该有点小嗜好吗?
  说到酒,不能不说到调酒师,Bar tender.以前中国不兴鸡尾酒,调酒师也很少。现在回国去看,饭店里,酒吧里,鸡尾酒到处都有,调酒师非常的专业,都是专科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动作也是丝丝入扣,非常优美,一点不比美国的差。我在国内饭店里看到几个年纪轻轻的调酒师,调制马提尼时,把酒和冰块放进摇酒器(shaker),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把酒滤出来,十分的专业。据说这样调出来的马提尼味道最正。还有的一边不停地把摇酒器从胸前举到头顶,一边不停地晃动,好像在进行什么表演。只可惜大多数调酒师脸上表情呆板,不苟言笑,不知与客人融为一体,让人敬而远之,还是没得调酒师的真传。
  一杯鸡尾酒调好后,不能等好长时间再喝下,一般应在五到十分钟之内喝掉。否则时间一长,冰会冲淡酒的味道。
  一个好的调酒师首先要记住各个酒的配方。酒吧忙起来的时候,一个调酒师要应付几十个客人,哪里还有时间去查阅配方,全凭记忆。据说光一个马提尼酒,就有二百多种不同的调法,没有好的记性,称不上一个好的调酒师。当然,一般的饭店和酒吧,常点的鸡尾酒就那么几十种,记住了就可以应付日常的工作了。
  再有就是手要灵巧,要有准头。在美国喝酒,不是所有的酒都像在中国喝酒那样,要满上。如果喝不加冰的酒,比如白兰地或葡萄酒,是不应该把酒杯加满的。一般是应该倒一个shot.所谓一个shot的酒,就是将那种上面口小,下面肚子大的高脚杯(专门喝白兰地或葡萄酒的酒杯)横过来放,酒在杯里刚好不洒出来的量,就是一个shot.尽管有专门的shot量杯,但真正的调酒师谁也不会去用它,都是拿起酒瓶就到,保证就是那么多。瓶口上有一个专用的瓶嘴,可以防止一下子倒的太多,调制其他鸡尾酒也是一样。要用几盎司的这种酒,几盎司的那种酒,都是那么一倒,从来没人用量杯。
  记得有一次,一个客人一定要说他的鸡尾酒里,酒少了,其他的东西多了。非要让我的朋友给他重作一杯,多放几滴酒。我的朋友坚持说没错,因为这实在是关系到他的声誉。相持不下之间,另一个喝酒的客人站出来讲,我是希尔顿酒店的调酒师,我来评判一下好吗?双方都同意后,他拿起酒杯,尝了一口,说味道十分纯正,那人才没话可说了。
  我初学调酒时,总以为复杂一点的鸡尾酒,各种原料要用得精确,而简单一点的,只用一两种酒调质的鸡尾酒,如马提尼,曼哈顿之类,多放点酒,客人一定喜欢。其实不然,客人的舌头是很刁的,几滴之差,有人就能马上尝出来,告诉你做的味道不对。
  好一点的调酒师,还会在客人面前表演一些助兴的节目。最常见的就是扔酒瓶。有把三个酒瓶一起juggling的,也有把一个酒瓶围着身子扔来扔去,从头顶扔到背后,又从背后扔到胸前,还有两个人对扔。让你得眼花缭乱,如同看一场杂技表演。
  调酒师不光要手艺好,嘴还要利索,话要跟得上,和客人之间要有交流互动。否则,客人到酒吧里来成了喝闷酒,就不怎么愿意来了。当然,如果人家是来看体育比赛的,又当别论。所以,好的调酒师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不求精,但求博,不求深,但求广。而且,从来不和你认真,你怎么说,他怎么听,都是顺着你的话说,反正就是为了让你高兴了,倾诉了,发泄了,最后留下一笔不错的小费,心满意足的回家,喝的,聊的高兴了,小费比酒钱还多。
  还有一样,调酒师有义务为喝高了的客人叫taxi.酒虽是好东西,但也不知惹出多少祸害。我见过一个试验,让人每喝一罐啤酒,写一遍自己的名字。第二罐以后,字迹就可以看出不同。到第六罐时,已经是鬼画符一般,只有上帝才可以辨认了。所以外出喝酒,如果自己开车,切记把保险系数设得大些。一般别过一就行。就是啤酒一瓶,或葡萄酒一杯,或烈酒别过一个shot.而且喝完酒后,过一个小时再开车比较保险。我来美这么多年,如是自己开车,几乎从来没在外面喝过酒。身家性命,老婆孩子,别人的生命,全在一念之差。切记切记。
  老美一般还算自律较严,不会喝的酩酊大醉。如果万一喝高了,也会放弃开车,自己打的回家。如果调酒师看到客人喝高了,一般都回主动问他,要不要帮忙打电话叫Taxi.老美这时都会很感激的。
  调酒师其实是一个很高尚而且很不容易做好的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么多的职业都被机器,电脑所取代,而这看似简单的调酒,机器却取代不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调酒师是一个人,人是有个性的。不同的人,调出的酒,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说出的话也是不一样的。顾客对人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在外包(outsourcing)之风如此盛行的今天,调酒师不能不说是一个不用担心外包而且相对稳定的工作。
  我常想,如果倒退三十年,如果没有老婆孩子,让我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说不定会选择调酒师的工作。如果我的工作是在坎昆,或巴哈马的海边当个调酒师,每天,在海边搭成的草屋式样的酒吧里,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给客人们调出一杯杯五颜六色的鸡尾酒,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聊着他们身边发生的趣事,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逢知己千杯少;劝君更尽一杯酒……关于酒的话题,诗,歌,真是无穷无尽。
  有人说,酒如人生,人生如酒,真的,当你拿起一杯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的鸡尾酒时,难免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那部二十多年前,汤姆-克鲁斯主演的(Cocktail)。建议你如果没有看过的话,找来看一看。它演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告诉了你许多关于酒和Bar Tender的故事。而一首插曲(Don‘t Worry,Be Happy),又疏解了多少人的烦恼。

马提尼的含义和正确喝法

马提尼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鸡尾酒,以干马天尼酒和苦艾酒为主要成分。马提尼具有优雅、简洁、干爽的特点,是一种受欢迎的鸡尾酒。以下是喝马提尼的正确方法:1.准备好马提尼杯:马提尼杯通常是V字型,杯底较小,杯口较大。将杯子放入冰箱中冷冻30分钟。2.放入适量的冰块,直到整个杯子都变冷。3.测量酒量:一般来说,马提尼需要2盎司的干马天尼酒和1/2盎司的苦艾酒。4.把配料倒入冰镇好的马提尼杯中,并加上适量的橄榄或柠檬皮。5.轻轻地搅拌一下。6.品尝马提尼是否口感适宜,并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适量的苦艾酒或干马天尼酒。7.祝您享受美味的马提尼鸡尾酒。注意事项:1.马提尼是一种干燥、苦涩的饮品,通常不加果汁和碳酸饮料。所以需要保持适度的浓郁和苦涩口感。2.由于马提尼酒含有较高的酒精浓度,因此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饮用,并不适合开车或操作机器。3.喝马提尼时应慢慢享受,不要匆忙喝下。

马提尼是什么酒

马提尼是一杯不能再简单的鸡尾酒:冰镇的酒杯中只有金酒、味美思和装饰。然而说它是最讲(纠)究(结)的鸡尾酒之一并不为过。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 剔除酒中的“湿”度。维多利亚时代甜而口感绵软的“老汤姆(Old Tom)”风格金酒被杜松子味更重、更辛辣的“伦敦干(London Dry)”风格取代。再者,它所采用的味美思也越变越干。最后,干金酒与干味美思的“正确”比例成了似乎无休止的话题。19世纪后半页的1:1比例到了 1910年左右被常见的2:1的中度干比例取代;几十年后,标准喝法是超干的5:1……再后来,事情开始变得有点不可收拾,金酒和味美思则徘徊在7:1和 16:1(所谓的Bone Dry Martini)之间,甚至会出现令人乍舌的25:1(好像人们有兴趣将比例的游戏无限延续下去)。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人对调酒师抱怨酒里的味美思放太多。
马提尼酒的调制技巧人们也是各执一词。007坚持要自己的马提尼用摇壶调制(Shaken, not stirred),这在一些调酒师眼中却是错误的喝法。他们认为摇酒会稀释酒的浓度,并且降低酒液的清澈度。就在调酒师争论不休的同时,马提尼已经灌醉了 爱较真的科学家,引发了到底是摇酒好还是搅拌好的严肃研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West Ontario University)生物化学系用实验研究和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严谨力图证明摇制的金酒马提尼比搅拌的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
马提尼酒的配方简单,配料的风味显现得更加清晰,比例的精确对于最终的口味形成就更加重要,亦使之成为考验调酒师水准的一道酒:这就好像毛笔字,越 是简单的字越难写好。于是关于一杯马提尼引发的纠结,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独行荒野的人往往会在背囊里塞进一个马提尼调酒套装,这样当他们迷路或倍感寂 寞时,只要做一杯马提尼,就必定会有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冒出来——批评他们的做法太不正宗。
马提尼酒被认为是“懂酒”之人的选择。此外,金酒公司在五十年代的市场推广与马提尼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和 名流拥护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喝极干的马提尼自然会被看作是具有男子气概的象征——比如海明威、丘吉尔和翰弗瑞鲍嘉(欧美名人的名单可以列一长串)一定深以为然。
马提尼酒很难说,欧美人的口味一定受中国人的欢迎,而且马提尼的口味标准也在随着时代改变。干马提尼凸显了有些金酒本身的浓重杜松子味,而这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受用的;用伏特加做马提尼也很常见,但对有些人可能过于平淡。其实今天的马提尼不再一味追求干、烈,而基于马提尼的变体比马提尼起源说法的版本还多,以适应不同的口味需求。

马提尼是什么酒

马提尼是一杯不能再简单的鸡尾酒:冰镇的酒杯中只有金酒、味美思和装饰。然而说它是最讲(纠)究(结)的鸡尾酒之一并不为过。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 剔除酒中的“湿”度。维多利亚时代甜而口感绵软的“老汤姆(Old Tom)”风格金酒被杜松子味更重、更辛辣的“伦敦干(London Dry)”风格取代。再者,它所采用的味美思也越变越干。最后,干金酒与干味美思的“正确”比例成了似乎无休止的话题。19世纪后半页的1:1比例到了 1910年左右被常见的2:1的中度干比例取代;几十年后,标准喝法是超干的5:1……再后来,事情开始变得有点不可收拾,金酒和味美思则徘徊在7:1和 16:1(所谓的Bone Dry Martini)之间,甚至会出现令人乍舌的25:1(好像人们有兴趣将比例的游戏无限延续下去)。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人对调酒师抱怨酒里的味美思放太多。
马提尼酒的调制技巧人们也是各执一词。007坚持要自己的马提尼用摇壶调制(Shaken, not stirred),这在一些调酒师眼中却是错误的喝法。他们认为摇酒会稀释酒的浓度,并且降低酒液的清澈度。就在调酒师争论不休的同时,马提尼已经灌醉了 爱较真的科学家,引发了到底是摇酒好还是搅拌好的严肃研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West Ontario University)生物化学系用实验研究和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严谨力图证明摇制的金酒马提尼比搅拌的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
马提尼酒的配方简单,配料的风味显现得更加清晰,比例的精确对于最终的口味形成就更加重要,亦使之成为考验调酒师水准的一道酒:这就好像毛笔字,越 是简单的字越难写好。于是关于一杯马提尼引发的纠结,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独行荒野的人往往会在背囊里塞进一个马提尼调酒套装,这样当他们迷路或倍感寂 寞时,只要做一杯马提尼,就必定会有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冒出来——批评他们的做法太不正宗。
马提尼酒被认为是“懂酒”之人的选择。此外,金酒公司在五十年代的市场推广与马提尼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和 名流拥护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喝极干的马提尼自然会被看作是具有男子气概的象征——比如海明威、丘吉尔和翰弗瑞鲍嘉(欧美名人的名单可以列一长串)一定深以为然。
马提尼酒很难说,欧美人的口味一定受中国人的欢迎,而且马提尼的口味标准也在随着时代改变。干马提尼凸显了有些金酒本身的浓重杜松子味,而这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受用的;用伏特加做马提尼也很常见,但对有些人可能过于平淡。其实今天的马提尼不再一味追求干、烈,而基于马提尼的变体比马提尼起源说法的版本还多,以适应不同的口味需求。要求调酒师为你在酒中 加入足够的味美思是一种好的品尝方式(不爱喝干马提尼决不是没面子);此外,金酒的口味也有着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不仅老汤姆金酒恢复了生产,众多风味各异 的“微型蒸馏厂”金酒也不断涌现,不断拓展金酒的边界。所以选择一些风格比较绵软,杜松子味不那么突出、或是有更复杂风味的金酒可能是另一个比较好的尝试方式。马提尼变得愈加个人化。
马提尼(Martini)产于葡萄牙,应平躺着存放,是一种强化葡萄酒。即在葡萄酒酿制完成的后期,加入烈性白酒和蜜糖,将酒质改变,而成为另一种酒。变性的酒有人也将其划入白酒类,属于略干辣的中性酒。马提尼在西方多作为开胃酒在饭前饮用,也可掺水加冰后饮用。其消费量不及白兰地和香槟酒那样大。用马提尼酒加蛋白质和白糖,打成泡状的“莎巴翁”, 是一款十分著名的甜食。马提尼只要不结冰,对品质就不会有影响,因此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马提尼就会很安全。
马提尼(Martini)
在葡萄酒内加入香草和其它的香料、药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50多年前,意大利马提尼家族精研混酒技术,以干白酒加入多种香草精华,创制出绝对纯天然的味美思酒,到如今长销不衰。红味美思具有浓烈的红棕色彩,味道醇厚,冻饮或加上一片柠檬味道更佳。干味美思独特的花香和鲜烈的辛辣味,充分冷却后饮用。
白味美思色泽淡黄,香气浓烈,味道微甜,亦宜充分冷却或加冰饮用。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和二战之间开始大受欢迎。琴酒、辛辣的琴酒、愈加辛辣的琴酒,不断地影响和改变马提尼的口味,然后再慢慢变得温和。黄金时代是六十年代:爵士乐和拉美的音乐,彻夜跳舞直到天亮,那时曼哈顿的酒吧,巨大,但隐蔽。007系列电影的主角詹姆斯·邦德更是让这种酒变得家喻户晓。现在,马提尼已经成为鸡尾酒的象征和夜生活的按语,美国的酒吧,常常用一只典型的马提尼酒杯和一片橄榄叶作为招牌。
冰冷、纯粹、锐利、自然而又深奥,让马提尼看起来更加适合深沉、优雅的男性,透明无色、有着淡泊口感和清爽香味的琴酒,是它的基酒。但是马提尼还有另外一种普遍但很受争议的变种——VodkaMartini,伏特加马提尼,调制的方法和基本的Martini别无二致,只不过把琴酒换成了伏特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VodkaMartini取代了琴酒为基酒的Martini,广泛地流行起来,在如今,如果一位酒吧的顾客点了一杯马提尼,那么他头脑中的Martini很可能就是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马提尼的纯化论者为此大为愤怒,他们坚持真正的马提尼,是一种以琴酒为基酒的鸡尾酒,用伏特加作为基酒的,至多只能称之为“vodkamartini”。
最后,作为Martini的初尝者,你一定要知道摇和马提尼和搅拌马提尼的区别。往昔的经典Martini是用搅拌法调制的,所以不会损伤到琴酒,“马提尼永远应该是搅拌而不是摇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分子舒服地躺在其他分子上面。”坚持传统的这一方认为,摇晃的动作会让冰破碎,从而产生更多的水,这样会减弱酒的劲度,影响到口味,除此之外,摇晃也会导致一些微小空气颗粒的进入,从而令Martini看起来混浊,不再清澈透明。而电影里面的詹姆斯·邦德则永远坚持他的“shaken,notstirred”饮料。在一些地方,一瓶通过摇和法调成的Martini甚至被称为“MartiniJamesBond”。

全球经典10大鸡尾酒之马提尼

经常混酒吧的朋友对鸡尾酒(Cocktails)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一种混合饮料,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类饮料、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金酒(Gin)、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龙舌兰(Tequila)、威士忌(Whisky)和白兰地(Brandy)等都可以用作鸡尾酒的基酒。在欣赏调酒师酷炫的动作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全球知名的 10 大经典鸡尾酒吧!

马提尼(Martini)可能是许多爱好者所接触的第一杯鸡尾酒,它不仅被誉为“鸡尾酒之王”,更有人声称“鸡尾酒自马提尼开始,又以马提尼告终”。马提尼一般由金酒和味美思(Vermouth)调制而成,最后再加上一颗橄榄或者柠檬片点缀,最早以甜味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马提尼的口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更为流行的干型马提尼是采用金酒和干型味美思制成,调制非常简单,口感则可能略带苦味;而采用甜型味美思调制则为甜型马提尼;干型和甜型各一半则被称作完美马提尼(Perfect Martini)。此外,马提尼还衍生了一系列变种,尤其是在电影 007 中,男主邦德最爱的伏特加马提尼(Vodka Martini)更是颠覆了鸡尾酒爱好者的一贯认知。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