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制作酒曲的配方大全
- 2、制作酒曲的配方大全
- 3、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 4、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 5、酒曲的制作方法
- 6、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 7、酒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 8、传统酒曲配方大全
- 9、酒曲的制作方法
制作酒曲的配方大全
制作酒曲的配方大全为辣蓼、何首乌、淡竹叶、土茯苓、忍冬藤、桑叶、月桂叶、艾草。
拓展资料:
酒粬,一般写作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
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米里面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原料糖,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
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
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
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
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
制作酒曲的配方大全
制作酒曲的配方:
1.首先要准备做酒曲需要的小麦,然后用清水淘干净,把小麦里的杂质清理干净,放在外面把水晾干。
2.等小麦在外面晒干了之后,收回来,用碾碎机吧小麦碾碎。不需要太精细,差不多半个就可以了。若是在农村里,有那种很老的石磨,用那个也是可以的。
3.然后把酵母用清水泡数个小时之后,把它跟碾碎的小麦和在一起,搅拌均匀。
4.把麻绳铺在曲模底部,一定要纵横交错。然后把麻叶也铺在上面,要记得均匀些,大概6到7层。垫底的叶子要选得大些。
5.把原料填满曲模,一边填,一边用力按压,这样才能让搅拌之后的原料做成的酒曲密实些。按照步骤全部做好了之后,密封起来,放在太阳下暴晒,但不能淋雨。等待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发酵成功了。
酒曲的材料:
酒曲在有些地方也叫酒饼、药曲,或者是烧酒曲、酒饼子等等。它是用来酿制米酒、白酒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材料,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它就是酿酒的“药引子”,没有了它就酿不成酒了。而我国的酿酒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了。
并且自古以来,古人都是讲究就地取材的,因此各地酿制酒曲的原材料也是有所区别的,有些地方比价简单,两三种原材料就能制作酒曲。有些地方却比较复杂,多则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原材料,经过多道工艺才制作出来上乘的酒曲,但越是复杂的酒曲制作偏方,现在就越不为人知了,因为很多都已经失传了。
在我的家乡这边,制作酒曲的原料的种类还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少则三四种,多则是六七种,比较常见的就是辣蓼草、马鞭草、兰香草、淡竹叶、桃树叶、柑橘树叶等。有一些比较讲究的老人,则还会加入艾草、土茯苓、桑叶、竹叶、扁豆叶、桂叶和甘草等等。因为各地的植物分布不同,所以制作酒曲的原料也是不一样的。
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酒曲的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准备:辣蓼草、兰香草、大米、簸箕,老酒曲粉等。
1、浸泡适量的大米。将香料和大米都磨成粉。
2、香料和大米的粉末按照1:13的比例混合使用,将这两种材料一边加水一边搅拌,搅拌成可以用手搓成团的状态,然后将混合物搓成团。
3、将成团的材料,放在手中捏成大小差不多的丸子,然后再放到簸箕上把它筛圆成酒坯。
4、准备一块陈年老酒曲,捣碎成粉,然后撒在簸箕上,摇动簸箕使得每一颗坯子上都裹上一层老酒曲粉。
5、将酒曲丸放到温度较高且阴凉干燥的地方,一般在28℃—32℃即可。
6、然后培养一天时间,让其霉菌充分生长、繁殖,等到酒曲丸表面长出三四厘米长的白色绒毛,就意味着酒曲发酵成功了。
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如下:
主要材料:辣蓼草、丁香、甘草、茯苓、墨旱莲、米粉、老酒曲、水。
主要工具:盆、罐子。
1、准备辣蓼草30克,丁香、甘草、茯苓、墨旱莲各5克,粉碎后加入到350克的米粉中,加入温水,在盆中揉成团。
2、把米粉团搓成小丸子,将3粒老酒曲碾成粉末,均匀地撒在小丸子上。
3、将小丸子放在一个罐子中,在常温放置发酵72小时后,在太阳下晒3天即可。
制作酒曲的注意事项
1、拌酒曲一定要在米粉凉透至30℃以后。
2、做酒酿的关键是干净,一切东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
3、发酵中途可以打开盖子看看(别经常开盖),如果没有酒香味、米饭还没有结成豆腐块的趋势,可以将容器放30℃温水中水浴加热一下,使米不至于因温度不足而不能继续发酵。
4、练习掌握一个度: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酒曲的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一、准备材料:大米、中草药粉、种曲母。
二、制作步骤: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至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
3、配料接种:以四分之三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四分之一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百分之三,陈曲粉为百分之二,水为百分之六十,相混拌匀。
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百分之四十六。
6、培曲:室温控制在28至31度,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品温控制在33至34度,最高不超过37度,24小时后,室温应控制在28至30度,品温在35度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三、注意:保持温度在要求范围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酒曲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如下:
一、材料
制作酒曲的原料的种类还是常见,一般少则三四种,多则是六七种,分别是辣蓼草、马鞭草、兰香草、淡竹叶、桃树叶、柑橘树叶等。比较讲究的人,还会加入艾草、土茯苓、桑叶、竹叶、扁豆叶、桂叶和甘草等。因为各地的植物分布不同,所以制作酒曲的原料也是不一样的。
二、制作方法
1、在过去机械化没有今天普及,制作酒曲还是非常麻烦的,大致的原理就是把这些山间采摘来的植物,把它和大米混合了以后,然后放到了石臼里面机械性的捣碎了。然后再把它用手揉捏成为球状小丸子,或者是压成饼状。
2、先把所有的原材料都晒干了,其中辣蓼草和大米的比例按照一比十三来准备,也就是十三斤的大米粉需要用到辣蓼草一斤。而至于其他的原材料,就要少很多,一般都是辣蓼草的二十分之一就可以了。
3、当这些材料按照比例粉碎了以后,然后就和米粉一起搅拌,并且一边搅拌还要一边加水。但是所加的水不宜过多,当用手搓成团状了,并且拿在手上干湿度以不粘手为佳。
4、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可以制作酒曲了,用手抓一小把,然后把它握在手心里面,把它用力捏成丸子般大小。当所有的都已经捏好了,就把它们一个个放在一个大的簸箕或者是平底的托盘中。
5、搞定之后,就要开始存储了。因为三伏天制作酒曲的温度较高,可以直接在篮子里面垫上一层的稻草,然后把酒曲一个个小心的摆放在里面,并且记得在上面还要再放上一层稻草。如果温度不够,则可能要在外面加一层厚棉被,或者是破旧的衣物来保温和保湿。
6、这样放置在阴凉干燥处48个小时左右,一定要记好时间,当酒曲的表面如果长出来细长的白色绒毛,长度大约三四毫米时,也就意味着酒曲发酵好了。时间如果长了,那这些绒毛就变成了黑色的了。如果闻到有难闻的臭味,那表示发酵失败了。
7、当酒曲发酵好了,就要及时把它们拿出来,然后放到簸箕里面,拿到太阳底下去晾晒,等到晾干以后就可以好好存储起来了。为了避免它长虫子,尽量多晾晒几天。如果是三伏天的话,晾晒五六天应该就彻底干了,再把它们密封保存起来就可以了。
酒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酒曲是一种重要的发酵料,它被广泛应用于酿酒、酱油、米醋等食品的制作中。下面将介绍酒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首先,酒曲的主要成分是大米和麦芽。将大米和麦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要根据季节和气温而定,一般在夏季3-4天,冬季5-6天。在浸泡期间,需定期翻动,以确保每粒米都能吸收足够的水分。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大米和麦芽放在蒸锅中蒸熟,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不能蒸煮过度或不足。蒸熟后,将米麦混合物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约需1-2天。
最后,在晾干的米麦混合物中加入曲菌,搅拌均匀后装入发酵器中发酵。发酵时间一般在7-10天左右,发酵器内的温度和湿度需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以保证酒曲的质量和味道。酒曲发酵完成后,可进行干燥和包装。
以上是酒曲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酒曲的质量和味道对于后续的食品加工和酿酒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酒曲配方大全
首先得去收集辣蓼草晒干,晒干后取叶子揉碎,晒干后的辣蓼草一般三到四两
再去收集辣蓼草花,辣蓼草花或多或少,主要是增加甜度,金樱子也是三四两,减少酒的沉淀物,这两种可以不用晒,做酒曲时直接和米一起粉碎。
早稻米浸泡三四个小时捞出控干水分,加辣蓼草、辣蓼草花、金樱子一起粉碎,准备十粒酒娘捣碎,酒娘就是隔年的老酒曲,粉碎的混合物加少量水拌匀,不用太湿,能捏团不散就可以,然后放在捣碎的酒娘里团,使酒曲表面均匀的全部沾上酒娘。
团好的酒曲放到干净的稻草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然后放在密封的房间发酵,发酵也是最关键的,发酵不完全没用,发酵过了也不行,怎样确定发酵好了呢,那就是酒曲长毛但没有倒毛刚刚好,发酵好了先不急着端去太阳底下晒,先在阴凉处吹半干,然后再去太阳下晒干,这样酒曲就不会开裂。做酒的时候一般五十斤米八粒酒曲就行。
首先得去收集辣蓼草晒干,晒干后取叶子揉碎,晒干后的辣蓼草一般三到四两
再去收集辣蓼草花,辣蓼草花或多或少,主要是增加甜度,金樱子也是三四两,减少酒的沉淀物,这两种可以不用晒,做酒曲时直接和米一起粉碎。
早稻米浸泡三四个小时捞出控干水分,加辣蓼草、辣蓼草花、金樱子一起粉碎,准备十粒酒娘捣碎,酒娘就是隔年的老酒曲,粉碎的混合物加少量水拌匀,不用太湿,能捏团不散就可以,然后放在捣碎的酒娘里团,使酒曲表面均匀的全部沾上酒娘。
团好的酒曲放到干净的稻草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然后放在密封的房间发酵,发酵也是最关键的,发酵不完全没用,发酵过了也不行,怎样确定发酵好了呢,那就是酒曲长毛但没有倒毛刚刚好,发酵好了先不急着端去太阳底下晒,先在阴凉处吹半干,然后再去太阳下晒干,这样酒曲就不会开裂。做酒的时候一般五十斤米八粒酒曲就行。
我国的白酒文化十分悠久,可以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白酒,但大家也知道比较有名的几款,有的价格上千甚至上万元一瓶。每种品牌的白酒在制作方法各不相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密方,所以才能在市场上占领地位。好的酒一定有好的酒曲制作,而酒曲的制作方法配方是怎样的呢?这一点大家也许并不是很清楚。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药小曲
又名酒药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为原料,添加中草药粉和种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
酒曲的制作方法
酒曲是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
酒曲的制作方法酒曲简易制作法
一、原料:大米、辣蓼草、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
二、粉碎:桂树叶、桔树叶、扁豆叶、竹叶、田边草各200克,辣蓼草4公斤切碎晒干与50公斤大米混合,用粉碎机粉碎后待用。以上是50公斤大米为标准的配比量,如少量制作即按比例缩减。
三、制丸:将上述混合粉加入37摄氏度温水搅拌,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宜,做成鸭蛋大小的球丸。
四、装筐:把球丸放在筐里转动,边转边撒上药头(备用的老酒曲研成的粉)。药头用量控制在使球丸表面均匀沾上一层即可。把裹上酒曲粉的球丸装进筐(或谷筛)里,每装一层铺上一层稻草,注意球丸之间的间隔不宜过密。
五、发酵:将装好球丸的筐逐只放进谷仓,或选一墙角,底下铺上稻草,将筐放上,上面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包裹(气温高时不用薄膜)。发酵24~36小时,见薄膜或稻草上有水珠时,将覆盖物掀开,降温通风,以免温度过高,烧坏酒曲。待其自然冷却后取出摊晒,干燥即为成品。
六、注意:发酵是决定酒曲好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发酵良好的酒曲球丸上遍生一层白色细绒毛;如果温度过高,没有及时通风降温,酒曲上的白色细绒毛就会变黑,有霉样斑块,严重影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