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毫银针原产地
- 2、白毫银针产地在哪个省
- 3、白毫银针产自哪个地方?
- 4、白毫银针产地
- 5、白毫银针原产地认证
- 6、白毫银针是什么茶
- 7、白毫银针的历史
- 8、白毫银针产于哪里 白毫银针产于什么地方
- 9、政和银针白毫属于哪里的特产
白毫银针原产地
白毫银针原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的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柘荣、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白毫银针的产地白毫银针作为白茶中的一种名优品种,其实已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了,其创制于1796年,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白毫银针是非常珍贵的一种白茶,具有很高的高等级、稀缺性,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种。
白毫银针产地在哪个省
白毫银针产地在福建省,主产于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地,白毫银针属于白茶,是以大白茶、水仙茶树单芽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拣剔等工艺制成,成品茶芽头肥壮,形状似针,白毫满披,银装素裹,汤色浅杏黄,其茶滋味醇厚、甘爽,且毫香明显。
现如今,白毫银针的产地集中在福建福鼎、政和。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
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北路银针与南路银针
1、北路银针
福鼎市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产于福建福鼎,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
如此推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2、南路银针
至于白毫银针的品目之二南路银针,它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壮,芽长,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政和大白茶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高仑山头,于十九世纪初选育出。
同样,政和大白茶这个茶树品种,同样有着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当然也是早就负有盛名。
白毫银针的口感,可用:清、鲜、淳、爽总结
清,即清澈、清透、清冽、清爽,白毫银针喝在嘴里,会感觉它是清澈的、清爽的,不会给舌头带来负担感,也不会觉得黏腻。咽下后,口腔爽朗。
鲜,鲜香(毫香),鲜爽,鲜甜。白毫银针茶汤里的“鲜”,来自于氨基酸以及茶多酚、咖啡碱的络合物,且毫香明显。
淳,淳和,淳厚,含一口茶汤在嘴里,用舌头轻轻推动茶汤,茶汤给人的感觉是淳的,有一定的厚度。
爽,爽滑、爽口,喝完白毫银针,茶汤是爽口的,爽滑的。这种鲜爽的口感,特别适合炎热的夏天喝,喝完后,通体舒畅。
白毫银针产自哪个地方?
白毫银针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创制于1796年,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白毫银针是1889年福建汉族茶农创造的。它的原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福鼎市和南平市县。福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政和县也是白毫银针的主产区之一。它由福建省南平市管辖。它是中国最大的白茶基地。白毫银珍茶的品种分类1.北路银针北路银针产于福建福鼎。茶的品种是福鼎大白茶。它外形美观,芽头强,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清亮,杏黄色,香气淡雅,口感醇厚。福鼎大白茶源于福鼎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2.南路银针南路银针产于福建政和。茶的品种是政和大白茶。外观强烈,芽长,毛略细,光泽不及北路银针,但香气清新,味道浓郁。政和大白茶起源于政和县铁山高伦山,孕育于19世纪的初选。白浩银针制造技术1.采摘白浩银针是最好的白茶。茶芽采摘必须是茶树上早春生长的芽头,在芽叶发育初期采摘,去掉鱼叶鳞片,断芽断叶,只取白毫完整的心芽。第一轮春茶品质最好,顶芽又肥又大。同时,银针采摘应选择晴天,尤其是大风天。晴天,高温低湿,茶青易干,可制成白芽绿茎的优质银针。2.干枯萎凋处必须干净、明亮、通风。迅速轻快地将细肥芽铺在枯竹帘上,放在通风室外的绿色晾衣架上,在弱阳光下自然枯萎或轻干。当茶芽含水量在20%左右时,转向干燥过程。3.烘干干燥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通风良好,室内明亮。将枯萎的茶芽薄薄地铺在烤笼上,30 ~ 40 ℃烤至足够干。烘烤时,在烤芯上放一层白纸,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茶芽。晾晒时,要认真认真控制火温,及时轻轻翻动,使烤笼上的火变暖,茶芽变暖变干均匀。脚干后,清除焦红色、红色、暗红色、黑色银针、树叶等非茶叶杂物。保证白毫银针的均匀性。产品包装前必须重新烘烤,要求控制含水量,保证质量稳定。4.保存干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以内,放入1-5 ℃的冰仓中。从冰库中取出的茶叶将在三小时后打开进行散装茶叶包装。
白毫银针产地
白毫银针产地在福建。白毫银针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并且作为白茶中的一种名优品种,已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了,其创制于1796年,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且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白毫银针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的功效,还具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的功效,而陈年的白毫银针还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相较于抗生素更好。白毫银针中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毫银针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白毫银针原产地认证
白毫银针是中国福建省福鼎市的一种名茶,因其外形长似银针,而且只采用嫩芽尖,色泽银白,茸毫显露,故称“银针”。其原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而福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之一。白毫银针自唐、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贡品,历史悠久,享有“茶中极品”之美誉。为保证白毫银针的品质和原产地真实性,中国政府颁布了《原产地名称保护条例》,要求申请原产地认证的茶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茶叶原料必须在法定的原产地区内生长、采摘,并且经过标准的加工方法。2.茶叶的品质必须符合该茶种的规格要求,并且具有该地区茶叶的特有品质。3.茶叶的品牌或产品名称必须与该地区的地名有密切关系,符合商标法律法规。经过认证的白毫银针将获得地理标志证明,保证其品质和原产地真实性,让消费者有了选择和购买的信心。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微发酵,茶性偏凉,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白毫银针为采摘大白茶树种的头春肥壮单芽头,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成品白毫银针其干茶芽头肥壮、白毫满披、形如如针,因此得名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是白茶中的佼佼者。其创制于1796年,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称号。白毫银针原产地在福建,属于微发酵茶,其工艺主要采用萎凋和日晒两道工序,工序看似简单却又暗含深意,主要产区有宁德市的福鼎、南平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这些产地都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势山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依山傍水的,茶汤常年云雾缭绕的,空气、水质、环境都非常的好,得天独厚的茶园环境,生产出了优质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贵主,白毫银针又分为荒野银针、明前短针、太姥银针这三个等级。
1.荒野银针
荒野银针产量极少,一年一采,真正的荒野银针尾部带有马蹄结。由于荒野银针独特、天然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加人工干预的因素,荒野银针带有它得天独厚的“荒野”气息,与其他普通针拉开一道界限。
由于荒野银针的这些特性,市场上对其需求很大。商家为了谋利,因此市面上会出现许多假荒野银针。2013年、2014年这两年荒野银针的产量还较多,随着市场白茶热度的提高,荒野银针的数量在渐渐地减少,市面上还出现了许多“伪貌”假荒野银针,因此尾部带有马蹄结这一标准不能作为判断真正荒野银针的依据。
2.明前短针
明前短针臻选明前头采嫩芽,等级高、产量少。明前短针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故而大量的有机质沉淀,内质丰富、芽头紧实、氨基酸含量奇高,另外生态有机的生长环境赋予它天然的芳香气息。
3.太姥银针
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中最高的等级,选料严格,采用明前顶芽,曾是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有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其中“白茶山”指的则是福鼎界内的太姥山。而太姥银针就是以太姥山命名,根据白毫银针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
太姥银针选料严格在于其只选用明前顶芽,芽头要肥壮、匀齐,单芽头的长度要超过2.7cm。其味甘温和、鲜醇天然、毫香馥郁。
白毫银针的历史
白毫银针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之一,是属于白茶的一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被誉为白茶之首。白毫银针的产地主要在中国福建省福鼎市。传说白毫银针最早是由福建福州的一位叫杨铎的茶农发现的,他发现山上有一种茶树,茶叶细嫩,嫩芽上长有银白色的茸毛,仿佛针一样,于是就取名为银针。清代的文人陆羽也写过一篇关于白茶的论文,其中提到了银针。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的白茶开始得到皇室的喜爱,并被列为贡品。清朝康熙年间,福建的白茶继续成为皇室贡品。由于白毫银针带有银白色的茸毛,显得高雅清洁,因此成为皇族贡品中的佼佼者。在近现代,白毫银针逐渐流传到了国内外,成为了一件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茶品。现在,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毫银针产于哪里 白毫银针产于什么地方
1、白毫银针是由福建省的汉族茶农创制的,原产地在中国福建省的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
2、福鼎市地理情形:中国福建省福鼎市属于热带季民俗候,境内山丘多,雨量富裕,土层肥厚,情形美妙,很是得当茶叶的发展。福鼎是中国白茶之乡,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有机茶发展基地。
3、政和县地理情形:政和县位于福建省南平市辖区,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哪里峰峦升沉,天气暖和,泥土较肥沃,有着奇异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天气前提,所产的白茶品格精良。
政和银针白毫属于哪里的特产
又名白毫、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福鼎、政和。政和县也是白毫银针的主产地之一(另一产地福鼎市),政和县属于福建省南平市辖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鹫峰山脉横贯县境东部,峰峦起伏,气候较温和,土壤较肥沃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茶叶的生长,政和县是全国最大的白茶基地。产自政和县的白毫银针被誉为十大名茶之一。产自福建福鼎和南平市政和县的白毫银针茶品质优良,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需要分清是否是白毫银针的原产地福鼎和政和县的茶叶。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县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寻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银针白毫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牙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正和所科,汤味醇厚,香气清芬。冲泡: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茶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钏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