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知识,酱香型白酒知识大全, 你所不知道的白酒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白酒历史小知识

1.白酒的发展史
我国是制曲酿酒的发源地,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
《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醴,尔为曲糵”。最早的文献记录是“鞠糵”,发霉的粮食称鞠,发芽的粮食称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

米者,粟实也。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
《说文解字》说:“糵,芽米也”。“米,粟实也”。
以后用麦芽替代了粟芽,糵与曲的生产方式分家以后,用糵生产甜酒(醴)。商、周一千多年到汉朝,糵酒还很盛行。
北魏时用榖芽酿酒,所以在《齐民要术》内无糵曲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
据周朝文献记载,曲糵可作酒母解释,也可解释为“酒”。例如杜甫《归来》诗里有“恁谁给曲糵,细酌 *** 乾”;陈騊声有“深深曲糵日方长”的诗句,这里“曲糵”也是指“酒”。
曲在《辞源》的解释为酒母,酿酒或制酱的发酵物,亦作“曲”。曲或鞠的简化字为曲。
酒曲的发展,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良,由散曲发展到饼曲,终于形成了大曲和小曲。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是曲霉,适宜于北方天气寒冷的各省。
制造大曲的原料为大麦、豌豆或小麦,例如前者为汾酒、西凤酒大曲,后者为茅台、泸州酒曲等。因制曲原料为麦类,常称为麦曲,其形状似砖,又称砖曲,其曲块大和用曲量多,通称大曲,用于酿造我国的传统工艺名优白酒。
小曲酒主要微生物是根霉和毛霉,在南方亚热带的温暖气候,有利于生产小曲及其小曲酒。制造小曲的原料为大米或稻糠,有的加入中草药,如邛崃米曲、董酒米曲;有的不用中草药,如厦门白曲、稗木镇糠曲等。
198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卡尔麦提(Calmette)在中国小曲中发现一种糖化力强的根霉,利用此种霉菌生产酒精,定名为阿明诺法或淀粉法(Amolproetzz),1985年正式投产。1956年,方心芳先生开始将小曲分离出的根霉分类及重要的生理特性的研究,确定了根霉是小曲的主要糖化菌。
白酒所应用的酒曲,大概可分为小曲、大曲和麸曲三类。小曲到南北朝时,已相当普遍生产,到了宋代时又有重要的改进,其根霉小曲成了世界最好的酿酒菌种之一。
这种根霉小曲传播很广,如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尼泊尔、不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在绳纹末期从中国传入了稻作技术和造酒技术)都有根霉小曲酿酒,产品受到国外人民的青睐。 麸曲是方心芳先生研究高粱酒的改良,提倡用曲霉制造酒曲,又称快曲,因制曲时间短而得名。
制曲后,麸曲直接作为糖化剂,一般用量较大,仍有误称为大曲。酿酒必先制曲,好曲酿出好酒,这是培养有益菌类,利用自然界或人工分离的微生物,分泌出许多复杂的酶,利用它的化学性能来完成的。
白酒酿造始于何人?其说法不一。从战国时期《世本·作》:“仪狄做酒醪变五味”,这是造酒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至周朝,更有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口尝之而美,逐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至今杜康造酒之说广为传颂,及至日本人将酿酒工统称“杜氏”。
更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有人认为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这是一种悖论。
宋高承在其《事物纪原》一书中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酿酒也”,说明杜康究竟是哪个时代人,尚未搞清楚,何况当年杜康酿造的酒绝非今日的蒸馏酒。 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微生物学原理推测,认为酒的起源,最早出来是水果酒,其次是奶酒,最后发现为粮食(谷物)酿造的蒸馏酒,这是讨论的课题。
水果中含有糖类的果汁,如暴露于皮外,果皮上常附有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果汁就会发酵成酒。动物家畜的乳汁,其中含有乳糖,同样经酵母发酵为奶酒。
谷物酿酒要复杂很多,粮食中为碳水化合物不是糖而是淀粉,淀粉需要经淀粉酶分解为糖,然后由酵母的酒化酶将糖变成酒。我国粮食酒中最早出现是黄酒,称为酿造酒,又称发酵酒,是不经过蒸馏的,随后才会出现为现在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这与蒸馏器有关。
白酒在唐朝又称为烧酒,历代诗句中常出现烧酒。白香山有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亦有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当时的四川已生产烧酒。
古诗中又常出现白酒,例如李白的“白酒新熟山中归”;白居易的“黄鸡与白酒”,说明唐朝的白酒就是烧酒,亦名烧春。研究白酒的起源,必先以蒸馏器为佐证。
方心芳先生认为宋朝已有蒸馏器(《自然科学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时曾说我国唐代即有蒸馏酒(《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调查报告》第7号)。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龙。
2.白酒方面的知识大全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1)大曲酒(2)小曲酒 (3)麸曲酒(4)混曲法白酒(5)其它糖化剂法。
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2)串香白酒 (3)勾兑白酒 按酒的香型分:(1)酱香型白酒 (2)浓香型白酒 (3)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白酒 中国基地老粮酒,产自中国最古老的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天府粮仓,蜀中之蜀”四川崇州。 “基地老粮”系列酒凭托“天府粮仓”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质条件。
采用当地特产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和天然山泉为原料,秉承川酒严谨的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酿而成,老窖发酵、蒸馏陈酿、精心酿造而成;酒质具“窖香浓郁、绵甜纯净、清冽爽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优良的原材料品质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也造就出一批优秀的白酒品牌,如五粮液、将相和酒等。
3.关于白酒的知识
你好!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 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1克乙醇供热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这些并没有多少有营养的,只是香味而已。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
1979年全国第三次评酒会上首次提出: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①酱香型 :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型。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②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
③浓香型(大曲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大曲酒为代表。又称泸型。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绵甜、香味谐调等特点。
④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⑤其他香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口感风味,其主体香及香型尚未确定。如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等,其口感风味依酒的特性,风格突出者为佳品。
第五次评酒会提出了“四大香型、六小香型”的概念。除前文所述的“浓、清、酱、米”四大香型外,新增凤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董型(药香型)等六种香型.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国的茅台酒。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已经进入世界名酒的行列。
谢谢~~
4.中国白酒的历史
中国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
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中国的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
并有少量的果酒;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按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我国饮料酒可分为发酵酒(Fermented alcoholic beverages),蒸馏酒(Distilled spirits) 和配制酒( integrated alcoholic beverages)三大类。
发酵酒又细分为啤酒(Beer)、葡萄酒(Wines)、果酒(Fruit wine)、黄酒(Chinese rice wine)和其它发酵酒五种;蒸馏酒细分为白酒(Chinese Spirits)和其它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老姆酒)。 在中国人的观点中,酒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社会生活中,酒却具有其它物品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从酒的后面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中国的政治,经济,农业生产,商业,历史文化,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贵的资料。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
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
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
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
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5.关于白酒的历史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6.白酒的发展史
白酒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伴随着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演绎成东方文化一棵璀璨的明珠。
白酒在中国人含蓄的情感里,一直是庆祝、发泄、祭祀、表达尊崇的载体,因此,五千年的白酒文明,就融入各个地域,各种香型、各种风格的酒香中。可以说,白酒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蕴涵着文化的信息,传播着特有的民族、时代风情。
白酒行业是一个特种行业,白酒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酽酽的酒文化基础上进行挖掘,以形成独特的、具有现代特征又兼容历史文化、品质文化、消费文化、管理文化的企业文化。 因为中国白酒的发展史铭刻着清晰的文化艺术,因此白酒企业本身就更需要强而有力的企业文化来推进(这是企业管理的要求,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形态)。
我们力图从白酒的商品特性以及立足于白酒特有的历史特征、人文特征、社会特征来阐明白酒企业文化建设的焦点。 一、历史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资本 “杏花村”“茅台”“大全烧坊”“泸州老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都曾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人物发生了关系,留下了美丽的传说和经典的酒事。
因此,历史文化成为白酒的地域价值或者品牌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是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企业(含品牌)无不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强势品牌的基本要素。
因此,在白酒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有高瞻远瞩,用历史的内涵,文化的基因不断地塑造我们的企业及品牌;只有这样我们的白酒企业及品牌才会越来越有厚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白酒品牌都拥有历史资本,因此在不具备历史文化或者历史文化的价值不足以承载起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东施效颦”。
比如,目前白酒市场上充斥的大量历史文化名酒就是套用历史、剽窃历史的“伪文化”。他们借助一个典故、一首诗歌就号称历史文化——其实,历史文化只是他们欺骗经销商、欺骗消费者的漂亮外衣。
围绕历史性塑造的企业文化对消费者有极强的号召力。“水井坊”的成功在很大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历史性的成功。
——当然,对历史性的挖掘和把握必须通过系统细致的规划,才能让历史在传播中爆发,产生巨大的能量。 二、人文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精髓 第一,由于白酒是一种情绪化的商品,她是精致生活的体现,此消费人群的主体具备蕴致的文化内涵,即使是低端的消费者也有极强地对文化的崇拜性(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夫,在酒桌上也会吟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因此白酒的企业文化必须富有丰富的文化基因。因此文化是考虑人文性的首要。
第二,白酒的企业文化须考虑白酒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由于白酒是精致生活类消耗品,她对人的心理性、身份性、场合性、实惠性都需要完备地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让白酒品牌贴近消费者,因此白酒的企业文化必须富有较多的人性化,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此类人群。人力资源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对销售人员服务的表现、对经销商、网络成员的人文支持以及和目标市场地域文化、人情的融合上。
第三,白酒无论工艺创新还是CI设计、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都得考虑消费者适应性、喜好度、风俗习惯等等。 三、品质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商标 由于白酒是一种奢侈消费品,这样对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就是来自于品质的优异,因此,品质性是白酒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焦点。
随着白酒酿造工艺的不断进步,“陈酿”“不上头”“口不干”等等原有的优越品质的标志已经日渐成为白酒品质的基本要求——更丰满的口感,更香醇的味道,更少的有害物质甲醇的含量,更具个性的酒体特征等成为优越品质的新标准。消费者依照自己对白酒品质的判断来选择品牌,来确定是否购买。
因此,让品质成为商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泸州老窖、剑兰春等知名白酒企业莫不如此,把品质当作企业的生命,把消费者的评价作为衡量品质唯一标准,不断创新,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对品质的追求除了企业本身的工艺创新,产量限制以及原材料的严格控制,还体现在对营销品质的管理上。
比如,致力于市场的规范管理,致力于企业电子信息化建设,致力于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品质性的完整和不受侵害。 四、时尚性是白酒企业文化的内涵 酒和时尚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定会发这样的疑问。
我们知道,白酒不可以用来解渴,是用来表达情感、表现品位、点缀美好生活的奢侈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研究消费者关心的热点事件,了解时尚的基础与方向,不断地改进我们的企业战略以及品牌战略,使之不断地适应潮流,成为消费者身边的一个朋友,无论是他幸福、快乐、忧愁、郁闷,都可以和酒倾诉,和酒共享。当然,时尚性中包含着强烈的美学因素——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激起人们享受的欲望。
鉴于白酒的文化性与时尚性,因此,无论是白酒品牌的CF带、包材、包装、海报等CI系统都必须有丰韵的时尚性。这样才能让白酒具备崭新的社会特征,和时装、美食共同来美化人的生活,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享受。
时尚性不仅仅。
7.白酒知识大全
白酒或者是白酒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现在的白酒厂家大大小小数不胜数,但是真正品质好的名气大的没有几家。
五粮液股份公司宜宾添福酒业公司不错,是白酒厂家中数一数二的,推出的添福系列,品质好口感好,而且还是名牌。价格适中,消费市场广阔,其独特的福文化"多添一点幸福"在白酒厂家中独树一帜!众多白酒厂家中宜宾添福酒业觉得是最好的。

白酒基本知识有哪些

  一提到白酒,想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不好的东西,自然而然和酗酒犯罪等联系在一起,其实白酒文化深厚,小酌对身体很有好处,此次为白酒洗地,介绍一下白酒的文化知识。
  白酒基本知识有哪些
  白酒历史: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可信的中华酒文化的源头。
  02
  白酒黑锅:
  选择喝什么酒许多人的观念并不科学,人们赞誉啤酒为液体面包,黄酒、葡萄酒是液体蛋糕,
  其意思是它所含有营养价值,而对白酒却认为是伤身招灾之源,酒精伤身、伤胃、伤肝,甚至酗酒闹事等一系列罪名都归罪于白酒。
  03
  文化遗产:
  中国白酒传统采用固态蒸煮,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精心酿制而成,是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蒸馏酒,中国传统工艺酿造的白酒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传承,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浑厚的根基,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养生文化。
  04
  酿造工艺:
  中国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非常独特,自然制曲、间歇式、开放式生产、各菌种
  混合双边发酵,独特的发酵设备,固态甑桶蒸馏、陶坊陈酿,独特的酿造工艺使中
  国白酒微量成分与国外蒸馏酒比较,无论酸、酯、醇、羟基化合物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近年来,白酒的营养、饮酒与健康已成为热门话题,备受关注,关于中国白酒功能性成分及
  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国内、国外同行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05
  白酒度数
  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
  也有的20多度。
  06
  白酒香型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类,那么就出现了香型。
  白酒,酿造所采用的原料不同,有的是高粱,有的是大米;所选用的糖化
  发酵剂不同,有的是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有的是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或高温大曲,
  有的是大米制成的小曲、麸皮和各种不同微生物制成麸曲等;所使用的发酵容器设备不同,
  有的是陶缸、水泥池、砖池、箱,有的是泥池老窖等;所采取的酿造工艺不同,
  有的是清蒸清糙、续精混蒸、回沙发酵,有的是固态和液态发酵等;所处酿造环境的气候条件不同,
  有的干湿度高,有的干湿度低,有的气温高,有的气温低等。
  因此,各个厂家所酿制的酒品,其香韵特点也就各不一样。
  中国的白酒分为以下7种香型:
  酱香型
  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为典型代表。
  清香型
  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
  浓香型
  又称泸香型、窖香型。
  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为典型代表。
  米香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三花酒为典型代表。
  凤香型
  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
  兼香型
  以安徽淮北市的口子窖为典型代表。
  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一般均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
  07
  其它香型
  除了以上6种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独特工艺酿制而成的独特香味白酒,均称为其它香型。
  因为这种香型的酒品繁多,没有特定要求,只规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质要无色,或微黄、透明,有舒适的独特香气,香味协调,醇和味长等。
  这种爵型的酒品,又可分为以下5种:
  一是董香型,又称药香型,以贵州遵义的董酒为典型代表。
  二是豉香型,以广东佛山的豉味玉冰烧为典型代表。
  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原料,以酿制成的小曲酒为基础酒,放入陈年肥肉缸浸渍而成。
  酒质玉洁冰清,晶莹悦人,豉香纯正,诸味协调,入口醇和,余味甘爽,酒度30度,低而不淡。
  三是芝麻香型,以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的特级景芝白干为典型代表。
  四是四特香型,又叫做特香型,以江西省樟树镇的四特酒为典型代表。
  五是老白干型,以中国北方一般白酒而言。
  08
  健康饮酒:
  饮量适度,少饮有益,多饮有害。
  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
  饮酒温度:依据个人冷热体质决定,温热者冷饮,体寒者温饮,都最好别热饮。
  自古流传着: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
  白酒基本知识有哪些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1)大曲酒
  (2)小曲酒
  (3)麸曲酒
  (4)混曲法白酒
  (5)其它糖化剂法。
  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2)串香白酒
  (3)勾兑白酒
  按酒的香型分:
  (1)酱香型白酒
  (2)浓香型白酒
  (3)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白酒
  中国基地老粮酒,产自中国最古老的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天府粮仓,蜀中之蜀”四川崇州。
  “基地老粮”系列酒凭托“天府粮仓”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质条件。
  采用当地特产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和天然山泉为原料,秉承川酒严谨的传统
  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酿而成,老窖发酵、蒸馏陈酿、精心酿造而成;
  酒质具“窖香浓郁、绵甜纯净、清冽爽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中国酒文化:最完整的中国白酒知识大全

  白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类,人们常能在饭桌宴席上见到它的身影。

  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文化,白酒文化无疑是我国酒文化的重要代表。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中国白酒知识大全,来了解这醇香四溢的极品佳酿。

  中国白酒知识大全之——具有不同标准分类的白酒文化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

  勾兑白酒: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按酒的香型分

  酱香型白酒: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清香型白酒: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其它香型白酒: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按酒度的高低分

  高度白酒: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年底了,盘点5个酒水冷知识,看完让你更懂酒!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喜欢喝酒的人也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喜欢在闲暇时光喝上一杯,不论悲欢离合都很应景。但是大多数只是爱喝,在情绪层表面,而对白酒的深层次了解并不太多。下面小超人给家人们在临近年关,盘点5个白酒冷知识,每一个都很有意思,然而很多人都弄错了,来看看你知道的那些错误酒知识?让你看完更懂酒!同时可以转发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谢谢你的关注!!!

一、500ml的白酒不等于1斤重。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500ml水刚好就是1斤的重量。但是酒精的密度比较低,所以也连带着拉低了白酒的密度。比如38度的白酒,密度约为0.95,500ml重量为475克。53度的白酒,密度约为0.92,500ml约为452克,差不多就是9两重。所以度数越高,重量越低。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吧图片

二、酒精酒不一定难喝。


酒精酒就一定难喝吗?这是个误区。酒精酒也有好喝的,比如伏特加。它就是以谷物和土豆为原料,经过蒸馏酿出酒精。然后调配到40-60度,再用活性炭进行过滤,最后制成晶莹剔透的白酒。虽然是酒精酒,但别有一番风味。其实大家讨厌的不是酒精酒,而是用酒精酒冒充纯粮酒,才是最可恨的。所以睁看双眼看清楚哟图片

三、颜色发黄不代表老酒。


白酒时间久了会发黄,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和原料、工艺,香型等都有关系,而时间只是一个因素。一般来说,酒里的“糠醛”含量越高越易发黄。酱香型最易发黄,浓香型次之,清香型不易发黄,其余香型几乎不会发黄,所以家人一定要看好不要被颜色误导。另外颜色应该是微黄泛绿,而不是纯黄色,若颜色很深,小心是勾兑了焦糖色。

四、不是年份越长越好喝。


很多人认为白酒存放时间越久,口感越好喝。然而并不一定,这和酒的度数、香型、存放的环境,以及密封性都有关系。低于38度的白酒,存放时间越长,味道越淡,甚至发酸,这是因为发生了水解反应,若是密封性不好,还会酒精挥发,所以低度酒水咱们带回来直接饮用比较好。如果收藏或者为了好喝建议存放52度以上的白酒,这才有意义。

五、不是所有的粮食酒都好喝。


一般来说,纯粮食酒比酒精酒好,但不是说纯粮食酒就一定好喝。这和原料、配方和技术等有关。举个例子,白酒酿好后,里面除了乙醇,还有甲醇以及少量其他杂醇油,需要进一步除杂增香。有些白酒喝了容易发晕,不一定是乙醇,很可能是残余的杂醇造成的。口感差,还对身体有害。

白酒知识

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我国的名白酒,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所用设备 1.原料处理及运送设备。有粉碎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式输送机、送风设备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
4.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生产,五粮液牌,大曲浓香60度、52度、39度。五粮液酒无色透明,具有浓郁,纯画龙点睛的乙 酸乙 酯为主的酯类香气,味醇厚、甘美、净爽,香味谐调、回味悠久。五粮液是以优质高梁、梗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主要原料,以小麦子制曲为粮化发酵剂,以稻壳为填充剂,用泥窖、续 、固体发酵、混 馏,再经贮存,精心勾竞兑调味而成的浓得型白酒,故名“五粮液”,是享誉国内餐的名酒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至1995年先后共20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根据市场抽查,仿冒名酒以五粮液最多。真品五粮液商标用纸、印刷、色彩规范。“五粮液”三个字系用凹 版印制,表面光滑,有凸出感,字体清晰,边缘不毛,字体线条无断裂,整体色彩饱和,套印准确,印刷精致商标上的净含量,酒精度、原料、厂名、厂址等铅印部分的各小字非常清晰。
假“五粮液”商标印刷粗糙,“五粮液”三个字笔划有断裂。印刷用油墨光洁度不好,整体色彩不饱满,不均匀,字体边缘模糊,毛糙。
再从酒瓶上看,真品玻璃系用高白料或普通白料制成,造型典雅,玻璃白净、透明、整体均匀精致无、无气泡、无褶皱,瓶上字体清晰端正。假酒酒瓶粗糙,有褶痕、气泡,瓶上的字也不清晰。“五粮液”瓶盖子的接口外(即锁口)衔接的是否平整、光滑。五粮液瓶盖上是否有防伪标记,标记是滞正规。
五粮液瓶盖采用金属扭断盖,色彩为金色,光洁度好,盖顶印制该厂厂徽图案,周围字体清晰端正,锁口平整光滑。瓶盖顶部有两项防伪措施:一是光刻,从1993年7月1日、10月1日起,分别在五粮液鼓型和晶质瓶盖顶部,打上激光光刻图案——五粮液酒厂厂徽,用10倍放大镜观察,清晰可见,线条因激光灼糊而略显黑色,用手或湿布无法擦掉;二是隐形喷码,从1994年1月1日起,在鼓形和晶质型五粮液瓶上使用暗喷,在紫外灯照射下,可见蓝色厂徽图案和“W?L?Y”(五粮液汉语拼音缩写),整个图案色彩均匀,线条清晰,轮廓清楚,没有断裂。开启瓶盖时,用于沿箭头方向稍加拧动即可旋开,绝无使用剪刀剪断撬开之必要。
假冒五粮液酒瓶盖,图案、文字不端正,制作粗糙,使用铝材较薄,色彩暗淡,光洁度差。锁口工艺水平低,不平整光滑,甚至有的还有硬器挤压磕碰造成的凹 痕迹。一些假冒五粮液酒瓶盖上也有仿制的防伪标识,但假冒光刻图案多为硬器挤压而成,图案及线条呈白色,线条模糊、有断裂,有的可用湿布擦掉,有极少数假冒喷码图案,有的线条之间连接不好而显模糊。
1995年6月10日该厂推出五粮液高级防盗盖三防盖,高防改进型(红色),该盖系从意大利原装进口,其特点是酒液可从瓶口倒出,但不能回灌,盖身色泽鲜明,光洁度好,印有“五粮液”字样。在盖的上、下端有一拉带,拉带上有一金色铝质环。仿冒的五粮液红色防盗盖,色泽暗淡,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 出的痕迹。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
在五粮液酒瓶上所贴的标签背面,通过玻璃瓶观看时,可以找到用蓝色印章标出的生产日期。生产日期的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中间以横线相连,如“96—01—20”。批号为85开头的6个数字串,其中第5与第6个数字间有一空格,如“85654 6”。大多数假酒所有标签印刷质量低劣,色形不匀、字体边缘模糊而不光挺,线条有断裂,注册商标标记R,外圆常有缺口,所用的印刷油墨无光泽,套色不齐,特别应注意的是“五粮液“三个大字的黑边与金底色是否密合,金色露在黑边之外是假标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铝盖与瓶口咬合不紧则是假酒的又一标志,有的甚至可以随意旋转,乃至倒置后会漏酒,标签背面的生产日期与批号,有的在生产日期中印上了“年、月、日”,而不是用横线隔开,有的以 “1995”、“1996”表示年份。有的还用汉字标年、月、日,或用红色印章打印生产日期,这些都是假冒“五粮液”露出破绽。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和昆明等地一些城市发现了仿冒“高防盖”的假酒,鉴别这些假的高防盖可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假盖色泽发暗,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 出痕迹(用手摸可以感觉);二是盖上所印的字与塑料之间附着力很差,只要用指甲轻轻一刮,就会掉下来;三是瓶盖无法旋紧,可以不停地旋转。 从1996年6月22日起,五粮液酒一律采用晶质刻花瓶,玻璃材质晶莹透明。而假冒五粮液玻璃瓶材质较差,瓶身往往有明显折皱和气泡,瓶身不端正,色调偏绿。 合格证鉴别:五粮液酒厂使用合格证,纸质厚实,为印金卡,正面印刷图案及文字清晰,背面盖有质检员印鉴章,假冒合格证的纸质粗糙,印刷模糊,色泽暗淡。 五粮液的理化鉴别:52%、39%、35%均执行国家标准GB/T1078.1和GB/T11859.1. 感官鉴别是区分真假五粮液酒的重要标准,五粮液酒的独特风格概括为: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而著称。以上各项鉴别,只要有一项内容不符,即可判为假酒。
从80年代以后,“五粮液”采取了一系列防伪措施,先后经历了从塑料盖热膜胶烫、一次性金属瓶盖、激光微刻加萤光隐形喷码、意大利三重防伪盖等四个阶段,这些防伪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能最终遏制造假者的仿冒手段。1996年9月,五粮液酒厂与美国3M有限公司合作,国内首家达成制作“3M回归反射防伪胶膜”协议,投资2亿元用于该项工程第一期建设,从而使“五粮液”防伪技术进入全国最新、最高档次。
五粮液“3M回归反射防伪胶膜”是根据光的回归反射原理,在五粮液专用防伪酒瓶盖上,用光把直径为0.06mm的玻璃微珠,涂布在可视印刷品的表面上,形成特定的五粮液厂徽图案,并对印刷品的可视部分起到保护作用。消费者在自然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白底红字的五粮液防伪标记,然后用手持专用检测器巾近眼部,按动开并,通过检测器可看到原有红字五粮液标识隐去标识反射出耀眼夺目的五粮液酒厂厂徽,真伪立即可辨。
我国是白酒的故乡,其酿酒史至少可追溯到5000年以上。在各类考古发掘中都验证了中国白酒之宗说,古人精湛的酿造及储存技术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白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造就了系统的酒文化。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可见酒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在中国文化中分量何其重。这里所指的不是什么红酒,也不是啤酒,更不是什么其他的洋酒,而是中国地地道道代代相传的白酒。
如今说到白酒,大家总会自然的想到那些朗朗上口的名字--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等等。这些名字足以让国人骄傲,它们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白酒中的精品,因为它们经受住了国人与时代的检验。打开中国的版图,将我们所熟知的白酒一一罗列出来那将是一幅别致的画面......,罗列完了我们会发现名白酒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东南西北各有所属好不畅快。但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有一块地方却空空如也,它幅员辽阔、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却没有一个国人熟知的白酒品牌,那就是祖国的粮仓——北大仓。众所周知,白酒源于农业,说白了就是源于粮食。富足的粮食产量和优越的粮食品质是酿出优质白酒的根本基础,而东北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最佳地区,尽管如此却在如今的白酒商品大潮中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以致一文不名,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叹息之余又有些许无奈。
为了不再叹息,不再无奈,东北人民已经开始奋起直追了!金上号来了!作为中国唯一冷香型白酒的金上号,满载着东北人民的期望,映衬着昔日大金国的辉煌,沐浴着中国白酒数千年的清香,它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已经做好了光照东北继而光照中华的准备。
饮酒,除了是一种文化现象外它更反映了一种需要,这就是取暖。东北地处严寒地带,冬季异常寒冷,在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的条件下人们为了平安度过严冬除了篝火之外最有效的取暖方式就是喝酒了。久而久之,东北人民形成了独特的饮酒习惯---频率高、酒量大。可以说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在这里表现的最为彻底,因为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时至今日,虽然白酒已不再是人们取暖的需要,但它也早已成为东北人民的一个符号沉淀下来了。这个符号为白酒在东北插上了翅膀,为白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只要细心开发它将海纳百川,潜力无限。
金上号,东北人民的希望!只要能够充分利用东北的天然地理人文环境,将无往而不胜。
白酒有十二个香型,最有代表的是茅台酱香和五粮液浓香。但相对而言,我还是喜欢小冷酒的浓香。
白酒一定选择蒸馏酒,纯粮酒,比如小冷酒!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中国白酒的香型
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凤、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为代表,属小曲酒类。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为原料。其典型风格是在“米酿香”及小曲香基础上,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与B-苯乙醇为主体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气。一些消费者和评酒专家认为,用蜜香表达这种综合的香气较为确切。概括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即米酿香明显,入口醇和,饮后微甜,尾子干净,不应有苦涩或焦糊苦味(允许微苦)。
其他香型酒: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属大曲酒类此类酒大都是工艺独特,大小曲都用,发酵时间长。凡不属上述四类香型的白酒(兼有两种香型或两种以上香型的酒)均可归于此类。此酒的代表酒——国家名酒董酒、西凤酒。口感特点:绵柔、醇甜、味正、余长,其特有风格突出。
中国白酒知识介绍 - 博览群识

盘点10个白酒冷知识,知道的人很少,建议收藏

酒虽然是饮料,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用于社交。即便滴酒不沾的人,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婚丧嫁娶摆酒席,也是要以酒待客的。而白酒作为我们中国最普遍、最常用的酒,有些冷知识还是你不知道的。

了解一些白酒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对于白酒文化的认知,平时或者酒桌上,也可以增加一些谈资。



中国人说白酒是杜康发明的,其实酒并不是人类发明的,而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酒存在了。

大自然中,任何含有糖分或者淀粉的物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都可以生成酒精。人类只是把这一过程做以总结,去芜存菁而已。



影视剧或者小说里,经常看到古代人要不是抱坛喝酒,要不就是大碗喝酒。仿佛古代人酒量都很大似的。

其实古人喝的酒都是没有经过蒸馏的发酵酒。类似于黄酒、米酒这种清澈度高、酒精度高的酒,还都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才喝得上的。而普通老百姓喝的酒,都是浑浊的,也叫浊酒,喝起来甜甜的,酒精度连现在的啤酒都赶不上。不然各路英雄豪杰、武林大侠怎么会以酒解渴呢?你给他两瓶二锅头让他解个渴试试……

勾兑只是白酒后期的一道工序,目的是让酒的风味、口感达到最佳。举个形象的例子:白酒勾兑犹如美女穿衣戴帽。长相、身材好的服装搭配好了锦上添花,长相、身材差的搭配好了也可以雪中送炭,但一丝不挂就出门的肯定是没有的。

无论高端的茅台、五粮液,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二锅头,都是经过勾兑的。白酒勾兑技术相同、目的一致,区别只是勾兑所添加的调料是调味酒,还是香精的区别。所以说不勾兑的酒是不存在的,除非是你自己在家里鼓捣出来的酒。

酒后口干、头疼,其实是来自于酒中的甲醇、添加剂和杂醇油(高级脂肪酸乙酯)。而这些物质基本上在小酒厂、小作坊、低品质的纯粮酒或者食用酒精勾兑酒中才会有,高品质的白酒和单纯的食用酒精中是没有的。

伏特加就是比食用酒精还纯净的“食用酒精”,如果舍不得喝贵的白酒,又买不到单纯的食用酒精,可以尝试一下伏特加。

任何含糖或者淀粉的原料,在合适的湿度、温度环境下都会生成酒精。所以当我们摄入含糖分比较高的食物后,在我们的胃里就会跟酵母菌产生反应,生成酒精。比如吃了比较多的荔枝以后,通过酒精测试仪就能检测出你“喝了酒”。

所谓的“纯粮酒”,只是对“固态发酵、固态蒸馏”法酿酒的一种称呼。如果工艺和技术达不到要求,发酵过程就会产生杂菌和有害物质,这样酿出来的酒里面的杂质反而会超标。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小作坊的酒喝着给劲,但是喝完头疼。甚至有些小酒厂的“纯粮酒”喝着不仅不香,反而是臭的。

所谓的“酒是陈的香”,是有一定基础条件的,首先必须是纯粮酒,最好是50度以上的。白酒中除了98%的水和酒精以外,还有2%不到的酯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物质。新酒经过陈年,各种酯类、酸类等物质会相互融合、酯化生香。使酒体变得更柔顺、醇和。

一般根据白酒不同的香型,储存10~15年的白酒口感是最佳的,如果继续存下去,某一类香味物质就会下降。比如老酒的陈香味比较突出,但是粮香就会变淡。所以很多老酒兑新酒喝口感才是最佳的,并不是所有的酒都是越存越香。

我们普遍认为喝啤酒占肚子,时间长了会把肚子撑大。实际上你会发现,所谓的啤酒肚都是腰部、腹部肥胖,而不是胃部肥胖。

其实所谓的啤酒肚,是因为喝酒会吃比平时多的肉和菜,也就是摄入过多的能量和脂肪。没能及时消耗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蓄积在腰腹部,形成所谓的“啤酒肚”,这跟喝什么酒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之所以喝完白酒会感到身体发热,是因为酒精促进血液循环,暂时感到皮肤发热,确实有取暖的作用。酒精含热量虽然比脂肪还高,但是酒精所含的热量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在酒精的代谢过程反而会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

如果喝酒的同时没有摄入其他含热量的食物,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当你停止喝酒或者酒劲儿过去一点后,就会浑身冰冷。

有说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好,也有说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大,其实喝酒脸红和脸白的都要少喝酒。

解酒需要人体自身分泌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是因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过量的乙醛聚集在毛细血管,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红。而喝酒脸白是因为缺少乙醇脱氢酶,乙醇不能及时转化成乙醛。

因此无论喝酒脸红还是脸白,都要控制酒量。真正酒量好的,是喝酒面色红润,边喝边出汗的人,同样的酒量,你的酒精还在肝脏里待着呢,人家都分解完通过汗液代谢出去了。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白酒度数知识介绍?

自从白酒的出现,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有时在各种聚会活动中常听见有朋友问低度数的白酒能喝吗?是不是加了水勾兑的,那说明你对白酒知识不够了解,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白酒度数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酒度数的历程众所周知,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在酿制技术上和西方的洋酒有所不同。白酒主要是以农作物为原料,而西方的洋酒是以葡萄等水果为原料,酿出来的酒只有几度,后面到了宋代人们才逐渐的掌握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用酒曲酿酒,度数可达到十多度,古人曾用酒代水希望酿制出更高浓度的酒,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更高度数的酒。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驻入中原以后,元朝人首创出蒸馏酒的制作,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来突显他们的文化。随着明朝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由于东北天气酷寒,为了抵制严寒的环境,开始喝高浓度的蒸馏酒来保暖,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的发酵酒。
低度数酒不是高度数酒加水勾兑的真正成品酒度数是要经过不同批次的度数酒互相勾兑的。由于低度酒不易保存,所以成品低度酒是通过高度酒降度处理(在酿酒工艺中称“加浆”)得来的,不是人们常说的简单加水勾兑,粮食经过发酵后酿制出的,前期出来的酒可达80多度(称酒头),取中间部分,一般可达到50度,
白酒度数怎么检测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但容量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我国规定的温度是在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是多少毫升,则为该酒的酒度。
白酒度数与质量风味无关白酒度数多少并不是代表着酒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但是酱香型白酒最佳度数是53度。
白酒分多少度数标准白酒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9度、40度、45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自酿酒高达75度白酒高达75度以上市面上很少见,只有泸州老窖生产过73度的基酒,度数较高的可达75度可能会在农村和少数民族自酿的粮食酒。
低度数优质酒的工艺比高度酒复杂我国白酒的特点甘洌芳香,因此,对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要求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不能出现浑浊现象,以往酒度较高不能降低,否则会出现:和原酒的口味风格有明显变化,降度后出现浑浊沉淀物,味道不调、容易出现水味。现在的厂家在生产低度白酒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都会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去除浑浊、调香调味等工艺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所以低度白酒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而处理降度后的酒浑浊,还要把浑浊的物质除去,又不能使其它香味物质参杂里面,所以难度也很大。
白酒是中国引以为豪的文化,它的历史长达百年悠久甚至更长,有着浓厚的根基一直到现在,白酒现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对于白酒的深度认识想必了解的人没有多少,那上面小编给大家的分享的是白酒文化中的一部分白酒度数知识

商务宴请,客户招待,贵州茅台镇好台酒新年礼盒装 0元免费邀您品鉴!详情点击:https://s.lcyff.com/s/jzxVhoFg

酱香型白酒知识大全, 你所不知道的白酒知识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镇的最为甘洌。茅台镇为黔北名镇,酒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美酒得以名扬中外,缘于其独特的小气候及地质结构: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地处大娄山脉河谷地带,蕴涵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群,这一切造就了一个神奇的美酒之域。赤水河茅台镇酿酒取源赤水河,河水甘甜可口,由此酿出的酒尤为甘美。赤水河因水色赤黄而得名,是历代酿酒技师口口相传的美酒之河,也是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酿酒之地,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的咏句。

茅台镇酿酒原料为一种独有的糯性高粱,俗称红缨子,其与其它高粱不同,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截面呈玻璃质地状,适于酱香型白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可保存其最佳营养价值。糊涂老酱香选用茅台镇一品高粱,皮厚质优,富含2%-2.5%的单宁,经古法酿制发酵,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酿出地道酱香美酒。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茅台镇酿酒形成了季节性生产、高温酿造、长年贮藏的独特工艺。糊涂老酱香谨遵古法,以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取酒工艺为基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酒浆正好吸纳四季之灵气。此后酒浆再按轮次、酒精浓度、典型体、生产日期的不同进行分类,装入酒坛长年贮藏,在漫长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中,酿成地道老酱香。

酱香型白酒按其生产工艺分为捆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窜香酒四大种类,从品质上讲,这四大种类的酱香型白酒依次降低。1、捆沙酒: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即常说的“正宗的酱香型白酒”,严格按照传统的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十个月,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2、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其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3、翻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其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较次。4、窜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的几元到二十几元一瓶的酱香型白酒,基本都是这类产品。(五)酱香型白酒三大保健特性不上头——酱香型白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时的温度高达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得多,并且酱香型白酒需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易挥发物质再次被挥发掉了很大一部分,因此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益于健康。酸度高——酱香型白酒的酸度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酚类化合物多——酱香型白酒的酚类化合物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干红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红葡萄酒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酱香型白酒中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酱香型白酒与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香气——酱香型白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尚未有定论,但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酒体——酱香型白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颜色清澈透明,并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而呈微黄色。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是窖香浓郁,香味协调。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主要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四川五粮液等也属浓香型

白酒文化很好,它好在什么方面?

白酒文化好在可以源远流长,白酒文化有很深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白酒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
这是因为中国的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并且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具有独特性,同时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白酒文化,这种文化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能够满足很多喜欢喝白酒的人的需求。
主要是好在可以在聚会上去使用,还有就是也可以从喝酒这方面体现出你的一个人品。
白酒文化有升值的价值,白酒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
白酒是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世界六大蒸馏酒分别是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中国酱酒。其中,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传承至今,独具一格。
中国白酒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通过种植酿造工艺,地域特色,风俗人情,养生文化,政治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形成一种白酒文化。
白酒文化好,但是它好在哪些方面?依据个人对白酒以及白酒文化的了解,分享以下几点内容,仅供参阅。
一,职场酒文化。职场对任何一个工作的人的并不陌生,职场上的人除了工作关系以外,还讲求人际关系。一个普通上班族,想要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多多少少必须懂得一些酒文化知识。多少职场人士为了晋升,业绩,考核,评优,想要在职场上捞得一席之地。这时候,我们不止知道对领导的吩咐毕恭毕敬,唯命是从,降低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去讨好领导。除了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顺带捎点小礼物问候一声领导以外,酒文化,在职场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酒桌上,推杯盏酒,给领导和同事敬酒也是一门根深蒂固的学问。适量饮酒,既能增进感情,交流文化习俗,也起到了养生健康,促进人体内血液正常流通的保健作用。但是,饮酒过度,就会伤害身体健康,甚至,由于过量饮酒造成双方感情破裂,引发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破坏家庭和睦等负面影响。所以,酒文化在职场关系中,利用好了,就会帮助人们事业进步,人财兴旺发达。
二,社交酒文化。人们在生活中,恋爱结婚,生老病死,祭祀祖先,以及生产活动中的各种社交关系,包括亲戚朋友的人情往来。都与酒席离不开关系。在酒桌上,人们的社交关系会进一步发展。热恋中的男女通过父母相亲,在酒桌上,互相沟通感情,几杯下肚,双方父母不但满意而且对婚姻的促成更加的热情。亲戚朋友聚会,几年不见,一顿饭,几杯酒,多年的情感流露,表达出如海水般连绵不绝,江水般滔滔不绝的深厚感情。可见,中国白酒文化在社交文化中不仅加强了人与社会的交往,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和谐正义的正能量。
三,家庭酒文化。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白酒,无论是喝酒或不喝酒的男女老少,家里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喝上几杯酒。有人喜欢喝洋酒,有人少不了喝白酒。中国白酒文化,在成千上万的家家户户当中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茶余饭后的热情,为家庭幸福,生活和谐美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酒文化虽好,但是也要注意适量饮酒,最重要的是在酒桌上,应当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友情放在首位。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