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一个茶知识,茶人需懂的20个茶圈冷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茶知识科普,10个茶叶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每天一点茶知识10个茶叶冷知识茶叶学问 你知道多少个呢?
茶叶冷知识
1.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通常吃饭后,胃需要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而饭后就大量喝茶 (茶水中水的比例其实还是最大的),会稀释胃酸,抑制消化的能力,并不是抑制胃酸的分沁。
2.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普洱生普存放时间久,会发酵,茶性会变为暖性,应该叫陈茶比较准确。
3.BLACK TEA不是黑茶,是红茶。“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 tea”。那么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原来,红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 tea”了。
4.喝茶并不会导致钙流失饮茶对于人体吸收钙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体钙元素的摄入主要依靠日常饮食与积极的户外运动。
5.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红茶大红袍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举子丁显赶考中途腹痛,巧遇一和尚好心给他喝茶治病,病痛即止,后来,丁显考中状元回来感谢和尚,并在茶树上披上红袍,“大红袍”茶因此而得名。 大红袍其实是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类,并非红茶。
6.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而不是白茶安吉白茶名宇虽然带“白”宇,却是实实在在的绿茶。在春季低温时,安吉白茶的茶树芽叶发生变异,叶色极淡,接近白色,又因产自浙江安吉县,故称为安吉白茶。
7.茶醉是存在的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过浓和过量都容易“茶醉”,使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呼吸急促,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
8.洞庭湖。我们常说“洞庭碧螺春”,洞庭是哪里呢?碧螺春产自江苏省太湖里的洞庭山,洞庭山是东山、西山的合称,其实是湖中的两个岛。而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湖中有一个叫做君山的岛,盛产君山银针。
9.君山银针属黄茶类,而不是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没错,但不要看到“银”就误以为都是白茶。 君山银针按工艺来分是属于黄茶,但由于其身披白毫,故称君山银针。
10.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你不同的茶因为工艺的不同存在性寒,性平,性温的区别,适合的人群也不一样。而也不是所有的茶都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茶叶小常识

1.茶叶的常识是什么
茶叶小常识(一)
茶叶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上乘饮料,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喜爱喝茶。茶叶之所以被人们视为健康饮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的物质,如茶素、茶单宁、芳香油和维生素C等。因此,茶叶能让人提神益思明目去火消食解暑通便利尿。特别在当今,茶叶有着其他饮料所不及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疾病和防辐射危害。尤其是绿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被人体吸收后会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并降低致癌活性,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经化学分析和临床试验显示,绿茶中所含有效成分可使白血病病毒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爱滋病)的繁殖减慢。专家认为绿茶至今查明对癌症是最有效的天然解毒剂,而绿茶中的鞣酸可阻止癌细胞粘在健康细胞上,所以能减少癌肿的扩散。因此,饮茶已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
一、茶叶的分类
按茶叶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六大类:红茶:如祁红、滇红等。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白茶:白牡丹、贡眉等。黄茶:君山银针、霍山黄大茶等。黑茶:六堡茶、茯砖茶等。青茶:(又叫乌龙茶)铁观音、水仙等。

按出口茶叶分为六类: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压制茶。
二、泡茶对水的选择
水分为天然水和人工处理水。天然水包括泉水、河水、井水和天落水,人工处理水有自来水。蒸馏水、无离子水。各种水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茶汤品质影响很大。泉水尤其是由山上慢慢流出的泉水泡茶为最佳,其次是江水,再次是井水,雨水也可泡茶。一般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三、泡茶对水温的要求
一般泡茶用水的温度达到沸沸起泡的程度,水温标准是90℃左右。
四、茶叶的保存
茶叶买回去如果保存不当,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本身的品质。一般茶叶含水量在5%以下较耐保存,足干的茶叶保存在密闭的器皿中可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泽和滋味。如把茶叶放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干茶容易变色影响滋味。越高档的绿茶、花茶对光的敏感性越强。温度对茶叶的保存也很重要,在低温下茶叶易保存,一般0-5℃较合适。常温下茶叶不稳定易变化。
五、不同季节应饮用不同茶叶
春季多因干燥宜饮绿茶,即可生津止渴又可清热解毒。夏季天气闷热,此时饮用绿茶也可饮用冰凉茶,既将绿茶冲泡后加入适量冰块,饮后清新爽洁,顿去暑热。秋季秋高气爽,但早晚偏凉,此可饮乌龙茶亦可饮花茶。冬季天寒地冻寒冷异常,此时饮红茶可起到暖骨去寒,提神的功效。不同季节饮用什么茶叶,还应根据个人的习惯及身体情况而定。
六、茶与健康
饮茶可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少睡益思。饮茶可补充多种维生素,提高人体健康素质。饮茶可促进食物吸收和新陈代谢,可提高人体矿物质水平,可调节人体糖代谢治疗糖尿病。饮茶可利尿,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饮茶可防止衰老,防治冠心病。饮茶可明目、消炎、解毒,抵抗放射性伤害及抗癌作用。
参考资料:/wenhua/w *** x?id=463
2.茶叶保存的小窍门有哪些
将干燥、封闭的陶瓷坛放置在阴凉处,把茶 叶用薄牛皮纸包好,扎紧,分层环排于坛内,再 把石灰袋放于茶包中间,最后密封坛口。
石灰 袋最好每隔1?2个月换一次,这样可使茶叶久 存而不变质。取1千克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人瓦坛或 小口铁箱的底部,然后将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 其上,再密封坛口,装木炭的布袋应每月换一次。
将茶叶装进干燥的暖水瓶中,将暖水瓶用 白蜡封口并裹上胶布。将除氧剂固定在厚塑料袋的一个角上,然 后将茶叶袋封好,效果也不错。
将新茶装进铁或木制的茶罐中,用胶布密 封罐口放在冰箱内,温度保持在51长期冷藏。
3.茶叶知识小百科
一、正确选购新茶,辨认陈茶。
由于茶叶在储存过程中营养成份发生改变,茶叶的感官品质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变差,因此在选购时,应购买近期生产的茶叶,即购新茶,少购陈茶。 二、正确选购春茶,辨认夏秋茶。
由于春茶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春茶比夏秋茶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并且春茶成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污染少,因此春茶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茶。夏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滋味苦涩。
秋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因此选购茶叶时,认真区分春茶和夏秋茶,正确选购春茶。
三、正确鉴别名茶与普通茶: 1、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色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
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青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
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味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色,味苦,叶底不成朵。
3、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
假茶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4、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东云山。
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5、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针直立。
假银针为青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6、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
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7、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而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棵茶都带有茶枝。
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四、产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应齐全。
名茶有的有地域保护标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在包装上都有国家认可的标识,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选购自己需要的产品。 五、选择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知名企业的产品。
由于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较严,生产设备先进,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产品质量也有所保证。 六、消费者在品茶时。
(1)先看茶叶外形。一般高档条形茶,原料细嫩,做工精细,其条索细紧,锋苗显露,含毫量多;低档条形茶原料粗老,做工粗放,条索较松。
一般高档茶色泽鲜活光润,低档茶色枯缺少光泽或多粗老片,色泽茶杂;陈茶色泽枯暗发滞。高档茶应剔净茶类及非茶类夹杂物,低档茶允许有带有部分茶尖夹杂物,但决不允许有非茶类夹杂物存在。
闻香气,高档茶香气馥郁,鲜爽持久;中档茶香虽高,但不持久;低档茶香低,常带粗气。若有烟、馊、霉、焦、老火等气味,则为次品茶,严重者应视为劣变茶。
(2)辨茶汤滋味的纯杂,浓厚,淡薄,清浊,强弱,鲜纯,苦涩,醇和,有无 *** 性等。茶汤以入口微苦,回味甘甜为好,以入口苦,味苦涩为最差。
一般红碎茶滋味以浓强鲜爽为好,原料细嫩的绿茶以鲜醇回甘为好;工夫红茶以鲜甜嫩爽或鲜浓甘爽为好;乌龙茶以醇厚回甘为好。(3)看汤色,一般高档绿茶汤色以嫩绿明亮,杏绿明亮为好,红茶以红浓明亮,金圈金黄明亮为好。
茶叶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所有营养成分较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很好的饮料。 虽然茶叶是一种好的饮料,但消费者在饮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隔夜茶有利弊。
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汤中蛋白质、糖类等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故不宜饮用。但未变质的隔夜茶在医疗上自有妙用,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细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湿疹,牙龈出血,疮口脓疡等,可用隔夜茶治疗。
眼睛常流泪或有血丝,也可每天几次用隔夜茶洗眼,有较好的疗效,清晨刷牙前后或饭后,含漱几口隔夜茶,更可使口气清新,并有固齿作用。 2、临睡前,服药后,饭前饭后,酒后不宜饮茶。
3、睡觉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茶。
4.茶叶的基本知识/
我国茶叶众多,分为六大茶类: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
六大基本茶类(具体茶名补充)
1.绿茶类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云雾毛尖;曾侯银剑;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 *** 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2.乌龙茶类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3.红茶类祁门工夫;湖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
工夫红茶;宁红工夫;宜红工夫;越红工夫;川红工夫;政和工夫;闽红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4.白茶类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
5.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6.黑茶类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再加工茶(补充)
1.紧压茶类沱茶;竹筒香茶;普洱方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青砖茶;康砖;金尖;方包茶;六堡茶;圆茶;饼茶。
2.花茶类茉莉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金银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
5.茶叶知识小百科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 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6.急需各种茶的知识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碧螺春 黄茶——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白牡丹,白毫银针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君山银针 山银针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铁观音,文山包种,冻顶乌龙 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祁红,宜红,滇红,正山小种 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六堡,普洱
还有就是花茶:菊花,玫瑰花 产地方面,普洱,云南,味道特点醇厚沉香,适合老人家喝,在广东又叫老人茶。铁观音,福建安溪,味道特点清香,助消化,适合女性喝,在广东又叫靓女茶。还有就是菊花茶。上面三种是广东的茶楼最常见的最多人喝的,基本上占98%市场,再贵点的就是冻顶乌龙和西湖龙井,这两种都是特别香的,远远就能闻到

茶人需懂的20个茶圈冷知识


茶人需懂的20个茶圈冷知识
一、喝茶并不会导致钙流失饮茶对于人体吸收钙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体钙元素的摄入主要依靠日常饮食与积极的户外运动。
二、喝酒醉人,喝茶亦能醉人不止喝酒会醉,喝茶也会醉,被称为“茶醉”。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过浓或过量都容易茶醉,使人体血液加速、呼吸急促,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三、红茶的鼻祖是正山小种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又称拉普山小种,距今400多年历史。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气,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功夫红茶。
四、Black tea不是黑茶是红茶因为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红茶为“Black tea"。
五、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是否经过渥堆发酵工序,是区分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重要标志。普洱生茶存放一定年份,就前面加以年份来称呼,比如: 3年生茶、15年老生茶等。
六、饭后马上喝茶会影响消化吃饭后,胃需要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而饭后就大量喝茶,会稀释胃酸,抑制消化能力,并不是抑制胃酸的分泌。
七、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我们常说“洞庭碧螺春”,洞庭是哪里呢? 春产自江苏省太湖里的洞庭山,洞庭山是东山、西山的合称,其实是湖中的两个岛。而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湖中有一个叫做君山的岛,盛产君山银针。
八、君山银针属于黄茶类,而不是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没错,但不要看到“银”就误以为都是白茶。君山银针按工艺来分是属于黄茶,但由于其身披白毫,故称君山银针。
九、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红茶大红袍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举子丁显赶考中途腹痛,巧遇一和尚好心给他喝茶治病,病痛即止。后来丁显考中状元回来感谢和尚,并在茶树上“大红袍”茶因此而得名。大红袍其实披上红袍,是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类,并非红茶。
十、铁观音不是绿茶,是乌龙茶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在半发酵茶中属于发酵程度较低的,干茶色泽翠绿润、砂绿明显。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具有独特的“观音韵”,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清醇鲜爽。
十一、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金花”是真菌的一种,叫冠突散囊菌,常见于安化黑茶中。“金花”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人喜爱。
十二、没有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熟茶的发酵工艺是云南科研团队到广州学习后,在1973年才研制成熟的,所以任何一个号称五十年以上的老熟普,都是假的。
十三、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产自浙江安吉,属于绿茶,有“清汤绿叶”的特点。因为春季低温时,安吉白茶的茶树芽叶发生变异,叶色极淡,接近白色。所以得名白茶。
十四、凤凰单丛,不是凤凰单机市面上关于凤凰单从有三种写法,分别是“单从”“单机”和“单从”根据潮州的通知文件,规定一律写作“单从”。
十五、是“工夫红茶”而不是功夫红茶工夫红茶”是红茶的一个种类,其原料细嫩均匀色泽乌润,外形条索紧直完整,是指用尽工夫做出来的好茶。而“功夫红茶”更多指的是红茶的一种泡法,是闽南、潮汕等地区的风俗之一。
十六、优质的茉莉花茶通常没有花茉莉花茶之所以有茉莉花的味道,关键的工艺在于“窖制”,该过程中茶叶将鲜花的香味吸入茶胚,通常来讲越高级的茉莉花茶越不显花。当然,也有一些为了茶叶观赏性而特意加花的。
十七、发酵程度最重的青茶是东方美人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发酵程度为 60%,有的甚至到80%。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汤色呈琥珀色,带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十八、醉酒后不能喝茶喝完酒后立马喝浓茶,会让乙醛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影响肾脏的健康。很多人在喝完茶后感觉身体舒服了不少,这并不是茶的功效,而是水的功效,喝一杯温水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十九、普洱茶生茶没有散茶,普洱茶按照国标只有普洱茶生茶 (紧压茶) 、普洱茶散的晒青茶熟茶 (紧压茶) 和普洱茶 熟茶 (散茶)o属于滇青绿茶,属于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加工原料。
二十、白茶没有2006年以前的白茶饼白茶2006年前后才开始仿造普洱茶的方式来压制成白茶饼,所以任何一个2006年以前的老白茶饼都是假的。

绿茶入门级知识大全


绿茶入门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2、绿茶的产地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3、绿茶的功效
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抗病毒菌/提神醒脑/抑制疾病/缓解疲劳/护齿明目/美容护肤/利尿解乏/减肥降脂。
4、绿茶的保存
保存绿茶要注意:低温/密封/避光/避异味。
5、注意事项
不喝头遍茶/不空腹喝茶/少喝新茶/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忌喝隔夜茶/忌用绿茶服药。
绿茶的分类
一、绿茶
1、晒青绿茶
滇青、川青、陕青
2、炒青绿茶
长炒青(眉茶):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
圆炒青(珠茶):平炒青/泉岗辉白/涌溪火青
扁炒青(细嫩炒青):龙井/旗枪/大方/碧螺春
3、蒸青绿茶
玉露、阳羡茶、仙人掌茶
4、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湘烘青/川烘青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华顶云雾
二、常见的绿茶评审术语
外形评语
1、细紧
条索细,紧卷完整,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2、细长
紧细苗长,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3、紧结
茶叶卷紧结实,其嫩度稍低于细紧,多用于中,上档条形茶。
4、重实
茶叶以手权衡有沉重感,用于嫩度好、条索紧结的上档茶。
5、扁片
粗老的扁形片茶,扁片常出现在扁茶中。
6、扁瘪
茶叶呈扁形,质地空瘪瘦弱,多见于低档茶与朴片茶。
7、糙米色
嫩绿微黄的颜色。
8、嫩匀
细嫩,形态大小不一致,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9、嫩绿
浅绿新鲜,似初生柳叶的颜色,富有生机。
10、匀净
大小一致,不含梗朴及夹杂物,常用于采、制良好的茶叶,也用于叶底审评。
11、陈暗
色泽失去光泽变暗,多见于陈茶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汤色、叶底审评。
12、扁平光滑
茶叶外形扁直平伏,光洁平滑,为优质龙井茶的主要特征。
13、肥嫩
芽叶肥,锋苗显露,叶肉丰满不粗老,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4、肥壮
芽叶肥大,叶肉厚实,形态丰满,多用于大叶种制成的各类条形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5、枯黄
色黄无光泽,多用于粗老绿茶。
16、银灰
茶叶呈浅灰白色,而略带光泽,多用于外形完整的多茸毫。毫中隐绿的高档烘青型或半烘半炒型名优绿茶。
17、墨绿
干茶色泽呈深绿色,有光泽,多见于春茶的中档绿茶或炒制中茶锅上油太多所致。
18、绿润
色绿鲜活,富有光泽,多用于上档绿茶。
19、短碎
茶条碎断,无锋苗,多因条形茶揉捻或扎切过重所致。
20、卷曲
茶条呈螺旋状弯曲卷紧。
21、粗老
茶叶叶质硬,叶脉隆起,已失去萌发时的嫩度,用于各类粗老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22、粗壮
茶身粗大,较重实,多用于叶张较肥大、肉质尚重实的中下档茶。
23、毛糙
茶叶外形粗糙,不够光洁,多见于制作粗放之茶,如眉茶精制过程中,不经辉炒的茶叶,就显得毛糙。
24、松散
外形松而粗大,不成条索,多见于揉捻不足的粗老长条绿茶。
二、香气评语
1、嫩香:
柔和、新鲜幽雅的毫香茶,多用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
2、清香:
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多用于高档绿茶。
3、板栗香:
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甜香,多见于制作中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
4、季节香: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5、清高:
清纯而悦鼻,多见于杀青后,经快速干燥的高档烘青和半烘半炒型绿茶。
6、浓郁:
香气高锐,浓烈持久。
7、高火香:
炒黄豆似的香气。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制成的茶叶,常具有高火香。
8、纯正:
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9、烟焦气/味:
茶叶被烧灼但未完全炭化所产生的味道,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释放出的烟焦气味在制茶叶时被吸收所致,也用于滋味审评。
10、老火:
焦糖香/焦糖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而产生,也用于滋味审评。
11、酸馊气:
香气异味。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制作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12、平和:
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3、纯和:
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14、生青:
如青草的生腥气味,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制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5、陈气/味:
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滋味审评。
16、足火香:
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17、陈闷:
香气失鲜,不爽。常见于绿茶初制作业不及时或工序不当,如二青叶摊放时间过长的制品。
18、水闷气/味:
陈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审评。
三、汤色评语
1、明亮
茶汤清澈透明,叶底鲜明,色泽一致,也用于叶底审评。
2、鲜明
新鲜明亮,也用于叶底审评。
3、清澈
洁净透明,多用于高档烘青绿茶。
4、黄亮
颜色黄而明亮,多见于香气纯正、滋味醇厚的上、中档绿茶或存放时间较长的名优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5、黄绿
色泽绿中带黄,有新鲜感多用于中、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6、嫩黄
浅黄色,多用于干燥工序火温较高或不太新鲜的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7、红汤
绿茶汤色呈浅红色,多因制作技术不当而造成。
8、浑浊
茶汤中有较多的悬浮物,透明度差,多见于揉捻过度或酸、馊等不洁净的劣质茶。
四、滋味评语
1、青涩
味生青,涩而不醇,常用于杀青不透的夏、秋季绿茶。
2、苦涩
茶汤味道既苦又涩,多见于夏、秋季制作的大叶种绿茶。
3、味鲜
味道鲜美,茶汤香味协调,多见于高档绿茶。
4、柔和
滋味温和用于高档绿茶。
5、鲜爽
鲜美爽口有活力。
6、收敛性
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
7、生味
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多见于杀青不透的绿茶。
8、清淡
茶味清爽柔和,用于嫩度良好的烘青型绿茶。
9、火味
干燥工序中锅温或烘温太高,使茶叶中部分有机物转化而产生似炒熟的黄豆味。
10、粗涩
滋味粗青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如夏季的五级炒青茶,香气粗糙,滋味粗涩。
11、醇厚
茶味厚实纯正用于中、上档茶。
12、清爽
茶味浓淡适宜柔和爽口。
13、平淡
味淡平和浓强度低。
14、浓厚
茶味浓度和强度的合称。
15、醇正
味道纯正厚实。
16、鲜浓
茶味新鲜浓爽。
17、生涩
味道生青涩口。
18、鲜醇
鲜爽甘醇。
19、辛涩
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绿茶。
20、熟味
茶味缺乏鲜爽感,熟闷不快,多见于失风受潮的名优绿茶。
21、浓醇
味浓而醇正。
五、叶底评语
1、鲜亮
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而干燥的高档绿茶。
2、绿明
绿润明亮,多用于高档绿茶。
3、柔软
细嫩绵软,多用于高档绿茶。
4、红蒂
茎叶基部呈红色,多见于采茶方法不当或鲜叶摊放时间过长以及部分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5、青暗
色暗绿,无光泽,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绿茶。
6、青张
叶底中夹杂色深较老的青片。多见于制茶粗放、杀青欠匀欠透。老嫩叶混杂、揉捻不足的绿茶制品。
7、花青
叶底蓝绿或红里夹青,多见于用含花青素较多的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8、生熟不匀
鲜叶老嫩混杂、杀青程度不匀的叶底表现如在绿茶叶底中存在的红梗红叶、青张与焦边。
9、芽叶成朵
芽叶细嫩而完整相连。
10、红梗红叶
绿茶叶底的茎梗和叶片局部带暗红色。多见于杀青温度过低未及时抑制酶活性,致使部分茶多酚氧化成水不溶性的有色物质,沉积于叶片组织中。

关于茶的小知识100问


关于茶的小知识
1Q、什么是绿茶?
A:用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发酵茶称为绿茶。
2Q、绿茶有什么特点?
A:它的采制特点一般为芽茶类;工艺特点为不发酵;外观特点为“外形绿、汤水绿、叶底绿”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爽,滋味鲜爽。
3Q、绿茶可细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性品种?
A:绿茶按干燥工艺可分为四类。
其一是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龙井、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陕西午子仙毫等。其二是烘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其三是晒青绿茶,其代表性品种有陕青、滇青、川青、黔青等。其四是蒸青绿茶,其代表性品种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煎茶等。
4Q、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创制何时?产何处?
A:龙井茶属于扁形细嫩炒青绿茶,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朝之前。生产于杭州西湖一带,现产于浙江省广大茶区。
5Q、最适宜龙井茶的茶树品种有哪些?
A:传统的是龙井茶群体品种。解放后推广了龙井43、龙井长叶两个良种。
6Q、龙井茶是如何分类的?
A:民国年间按产地把龙井茶分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字号。1949年国家把4个字号的龙井归类为“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国家的原产地域保护法把龙井茶的生产区域推广到浙江省内的广大茶区,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三大产区。
7Q、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什么?
A:“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并且文化内涵丰富。
8Q、国家标准把龙井茶可分为哪几个等级?
A: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六个等级。

每天一个茶知识,品茶


每天一个茶知识,品茶
看干茶
看干茶的外观形状,色泽、质地、匀整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不同的茶,干茶的外形要求不同。
看茶汤
观察茶汤的色泽,主要是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色彩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
看叶底
看叶底即观看冲泡后充分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匀齐、完整,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
干闻
干闻即闻干茶的香味。一般来说,好茶的茶香格外明显。
如新绿茶闻之有悦鼻高爽的香气,其香气有清香型、浓香型、甜香型;质量越高的茶叶,香味越浓郁扑鼻。
如闻不到茶香或是香气淡薄或有一股陈气味,例如闻到一股青涩气、粗老气、焦糊气,则是劣质的茶叶。
热闻
热闻即冲泡茶叶之后,泡成茶汤后,不同的茶叶具有各自不同的香气,会出现清香、板栗香、花香、果香、陈香等而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纯正、清淡、平和等多种。
冷闻
温度很高时,茶叶中的一些独特的味道可能被挥发出的芳香物质所掩盖,但茶汤温度降低后,由于温度较低,那些被掩盖的味道在这个时候会逐渐散发出来。
一杯茶分三口品饮
一品茶汤的滋味
二品茶汤的浓度和醇度
三品茶汤的韵味和层次
一般来说,品茶,品的是五感,即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去品味茶、欣赏茶,即五品分别是:眼品、鼻品、耳品、口品、心品。
眼品:就是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汤色等;
鼻品:就是用鼻子闻茶香;
耳品:是指注意听主人或茶艺表演者的介绍,知晓与茶有关的信息的过程;
口品:是指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这也是品茶味的重点所在;
心品:是指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精神的高度。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