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属于什么档次,霍山黄芽算是好茶吗 茶叶霍山黄芽好不好

本文目录一览:

霍山黄芽属于什么档次

霍山黄芽属于高档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香气和色泽而备受喜爱。
霍山黄芽其茶叶为细嫩、匀整的黄绿色,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具有清香浓郁、滋味鲜爽、回甘悠长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名茶。同时,霍山黄芽口感柔顺,易入喉。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采摘期一个月,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要求“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
鲜叶采回后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鲜叶采回后薄摊于团簸,和猛晴天无露水时,摊放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4至5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不制过夜茶。
霍山黄芽的历史传承
霍山黄芽自唐以来,隶属于淮南道寿州。在陆羽的《茶经》中,寿州黄芽为上品茶叶。在明代被列为贡品。
霍山黄芽主产区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其中以金竹坪和乌米尖最为有名,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一度失传,到目前为止,正宗的霍山黄芽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合适依据。
因此,正宗的历史上的霍山黄芽茶依然没有明确的生产工艺流程,也使得霍山黄芽市场流通是绿茶,然而地理标志产品却是黄茶的矛盾。
霍山黄芽(黄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初烘-闷黄-复烘-干燥。霍山黄芽(绿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初烘-复烘-干燥。唯一不同的就是闷黄的阶段。闷黄阶段的霍山黄芽在历史上记载是“干闷”然而如何干闷,这就是未解之谜。

霍山黄芽什么档次

霍山黄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
但由于产量较其他茶低,市面上比较少见,比较小众,故而很多人闻所未闻,虽然工艺上黄茶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但品质却和绿茶相去甚远,尤其是香气类型比绿茶可以说“指数”增加,今天就让我们进入黄茶大观园,一起来近距离体验黄茶的美妙。
霍山黄芽始于唐,兴于明、清,在古时被誉为“仙芽”,现在又称“芽茶”,以其产量低,口感独特和保健作用明显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为“安徽三黄”,从唐代至清代,霍山黄芽一直是贡茶。
霍山黄芽简介
霍山黄芽,安徽省霍山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2006年12月,霍山黄芽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截至2017年底,霍山县有绿色有机无公害茶园15.12万亩,茶企400多家,年产茶叶6300吨,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霍山茶叶种类

1、霍山黄芽,茶叶品质不一,可以分为特一级、一级、二级等;2、霍山黄大茶,茶叶介于绿茶和乌龙茶之间,属于黄茶的一种;3、六安瓜片,通常在谷雨前后采摘,此时茶叶最鲜;4、舒城兰花,冲泡之后带有兰花的清香。1、霍山黄芽,茶叶品质不一,可以分为特一级、一级、二级等;2、霍山黄大茶,茶叶介于绿茶和乌龙茶之间,属于黄茶的一种;3、六安瓜片,通常在谷雨前后采摘,此时茶叶最鲜;4、舒城兰花,冲泡之后带有兰花的清香。霍山茶叶是安徽省黄山市霍山县所产的名茶,主要有以下几种:1.霍山毛尖:是霍山茶的代表品种,属于绿茶类,外形紧细匀直,色泽嫩绿,滋味鲜爽,香气高雅。2.霍山黄芽:是黄茶类,外形呈肥壮梭形,芽头显黄,茶汤带有抹茶的香气,滋味鲜美。3.霍山瓜片:是绿茶类,外形呈扁平状,内含芽叶,色泽翠绿,滋味鲜美。4.霍山红茶:是红茶类,外形紧实粗壮,色泽红艳,滋味浓郁醇厚。5.霍山银针:是白茶类,采用白毫嫩芽,外形匀整紧缩,色泽银白,口感清爽甘醇。

中国四大黄茶

中国四大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远安黄茶。
1、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代表品种,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黄芽茶中的极品,产自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小岛,具有茁壮挺直、银毫披露,金黄光亮的外在特点,冲泡后滋味甘醇鲜爽,毫香鲜嫩。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同乃黄茶中的极品,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至今已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产自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具有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金毫显露的外形特点,冲泡后滋味甘醇鲜爽,甜香鲜嫩。
3、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自安徽省霍山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名茶,从唐代到清朝一直都是贡茶,具有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的外在特点,冲泡后滋味鲜醇浓厚回甘,香气清香持久。
4、远安黄茶
远安黄茶是湖北省远安县的特产,属黄茶类,采一芽一叶、二叶制成,具有条索环状,色泽金黄的外在特点,冲泡后滋味醇厚甘凉绵长,香气神异且持久清香,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
茶叶如何保存:
1、铁罐储藏法:选用市场上供应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做盛器。储存前,检查罐身与罐盖是否密闭,不能漏气。储存时,将干燥的茶叶装罐,罐要装实装严。这种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长期储存。
2、热水瓶储藏法:选用保暖性良好的热水瓶作盛具。将干燥的茶叶装入瓶内,装实装足,尽量减少空气存留量,瓶口用软木塞盖紧,塞缘涂白蜡封口,再裹以胶布。由于瓶内空气少,温度稳定,这种方法保持效果也较好,且简便易行。
3、陶瓷坛储存法:选用干燥无异味,密闭的陶瓷坛一个,用牛皮纸把茶叶包好,分置于坛的四周,中间嵌放石灰袋一只,上面再放茶叶包,装满坛后,用棉花包紧。石灰隔1-2个月更换一次。这种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湿性能,使茶叶不受潮,效果较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叶品质,特别是龙井、大红袍等一些名贵茶叶,采用此法尤为适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君山银针百度百科-霍山黄芽

安徽名茶排行榜前十名

安徽名茶排行榜前十名: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
1、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不仅是安徽十大名茶,还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经过手工炒制,外形如雀舌,而且黄山毛峰的口感是属于非常有活力的甘醇类型。
2、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无论是悠久的历史底蕴还是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都是值得大家留意并种植的,从唐代开始就备受各位诗人关注的安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
3、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的极品名茶,也因为多次被评选为全国时代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经常因为优异出众的品质,作为国礼送给友邦国家,而太平猴魁作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透明亮丽养眼的鲜嫩绿色是太平猴魁最大的特点。
4、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安徽引以为傲的为数不多的红茶类饮品,早在多年前,祁门红茶就已经作为中国名优红茶被大家所熟知,更因为祁门红茶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也拥有祁红这一特殊的芳香味道,因此出众的祁门红茶更是被评为了安徽十大名茶。
5、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作为绿茶类的茶饮,在安徽的休宁、绩溪、宁国、屯溪等均有出产,其中屯溪所出产的绿茶是最为有名气的,更凭借着特殊多个不同的等级,让屯溪绿茶一举成为安徽十大名茶。
6、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是属于黄茶类的茶饮,该茶叶条索十分的紧实,而且叶片非常的肥硕,无论是欣赏干茶叶状态的霍山黄芽还是细品霍山黄芽的醇厚滋味,品尝霍山黄芽人都会被别具一格的清爽质感俘获,可想而知安徽十大名茶并非是浪得虚名的。
7、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是属于非常优质的云雾茶,也是作为在安徽省非常知名的绿茶,运用安徽知名的小兰花制茶工艺技术完成岳西翠兰,只会选用一芽二爷的部分,更因为无论是形态还是茶香都与兰花近似,岳西翠兰作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属于较为独特的茶类品种。
8、泾县特尖
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包含了大家或许会感觉比较陌生的泾县特尖茶叶,品种优异的泾县特尖,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不是属于历史悠久的老茶类,而是属于运用先进工艺创造的经过改良后的绿茶类。
9、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凭借着五百多年的额饮用历史,并且在古时代到现在,从贡茶到现在送礼首选的茶类,涌溪火青不愧为是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因为出品够优秀,品质有保障。
10、桐城小花
冲泡之后的桐城小花,扑面而来的都是清新清爽的兰花香味,心旷神怡。

霍山黄芽算是好茶吗 茶叶霍山黄芽好不好

1、霍山黄芽是黄茶中的翘楚,属于精品黄茶,霍山黄芽产地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黄芽与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齐名,其品质可见一斑。霍山黄芽早在唐朝就作为贡茶被献给朝廷,虽然霍山黄芽品质高,历史悠久,但是知道霍山黄芽的人并不多。
2、霍山黄芽的制作过程为:采摘、杀青、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属于轻发酵茶,很大程度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各种天然营养物质。霍山黄芽外形直微卷舒展,色泽黄绿披毫,冲泡出的茶汤清澈明亮,有日出于碧波之上的美感。
3、霍山黄芽味道鲜醇浓厚,伴有回甘,冲泡时如果投茶量较少的话,茶汤会散发出幽幽的花香味和甜玉米的香味,如果投茶量较多的话茶汤会散发出浓郁的栗子香味,霍山黄芽滋味丰富,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韵味。

霍山黄芽与黄山毛峰的却别

霍山黄芽与黄山毛峰是中国的两种优质绿茶。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地、外观、口感和品质等方面。1.产地:霍山黄芽产于安徽霍山县,而黄山毛峰则产于安徽黄山市。2.外观:霍山黄芽的叶片较为细嫩,形状独特,呈现出弯曲的针状。黄山毛峰的叶片相对较大,有细嫩的毛茸覆盖,形状稍扁。3.口感:霍山黄芽的口感清爽鲜嫩,汤色清亮明澈,带有一丝花香的味道。黄山毛峰则具有浓郁的花果香气,回甘丰富,茶汤入口滑爽,微有醇厚感。4.品质:霍山黄芽属于一级绿茶,以嫩尖芽为原料,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细致。黄山毛峰属于二级绿茶,也是以嫩尖芽为原料,制作工艺稍简单。品质上,霍山黄芽被认为更加上乘,其茶香鲜爽持久,滋味纯正。总体来说,霍山黄芽和黄山毛峰都是优质的绿茶,各自有其独特之处。选择茶叶时,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偏好来进行选择。

霍山黄芽属于什么茶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属于黄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茶之一。
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同时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护齿明目、改善肠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霍山黄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霍山黄芽茶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金奖。
扩展资料:
霍山黄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生产可追溯到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当时霍山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霍山黄芽兴于唐宋,明清被列为贡品。
唐朝李肇《国史补》有这样一段记述:“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说明了霍山黄芽在唐朝就是地方名茶,并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到了宋朝,霍山黄芽由蒸青团茶转变为散茶,制茶方法更加精细、独到。但杀青工序多为蒸茶。
到了明清时代,霍山黄芽制作技艺有了较大提高,工艺日趋完善,制法上,已把“杀青”改蒸为炒,并有了“闷黄”过程,饮茶亦由烹改为冲泡。明朝是霍山黄芽继往开来的光辉时代,万历年间县令王毗翁“亲治茗,修贡事”。
他的《黄芽焙茗诗》:“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反映了当时茶事之盛和黄芽品质之高。到了清王朝,霍山黄芽被定为内用。顺治年间,霍山黄芽进入朝廷,被皇家享用。
霍山黄芽现代手工技艺,基本沿用了明清时代的制茶方法,是对古老茶艺的继承和发扬。民国四年,霍山“抱儿钟秀”黄芽,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然而经过战争年代至解放前夕,霍山黄芽由于工艺传承机制中断,仅闻其名,未见其茶,濒临失传。
1971-1972年,县政府组织茶叶专家、老茶工、老茶农深入金鸡山、乌米尖等黄芽产地,挖掘历史名茶,恢复了霍山黄芽茶传统制作工艺。霍山黄芽从原料到成品茶需要十多道工序,这些工艺流程是经过千余年的不断演变、完善而来。
霍山黄芽不同于其它茶类工艺特点主要是“闷黄”和“堆放”,这是霍山黄芽茶品质形成重要工序。霍山黄芽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的霍山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形成了霍山黄芽茶独特工艺,为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历史上有众多关于霍山黄芽的诗歌、传说、纪实,韵味十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霍山黄芽
百度百科—绿茶制作技艺(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属于什么茶

霍山黄芽属于黄茶。
霍山黄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如今的霍山黄芽是1972年创制并恢复生产的,在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霍山黄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海拔600米以上山区,是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经杀青、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具有形似雀舌、清香持久、鲜醇浓厚的显著特点。
霍山黄芽(黄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初烘-闷黄-复烘-干燥。霍山黄芽(绿茶)的制作流程为 ,采摘-摊晾-杀青-初烘-复烘-干燥。唯一不同的就是闷黄的阶段。
霍山黄芽冲泡方法:
1、赏茶:取适量霍山黄芽干茶置于茶盒,欣赏其外形、色泽。
2、温碗:向盖碗中注入适量沸水温碗。
3、弃水:温烫碗身后将温碗的水直接弃入水盂中。
4、投茶:用茶匙将茶盒内茶叶缓缓拨入盖碗中。
5、注水:双手持随手泡,低斟高冲注水至碗沿。
6、品饮:约1~2分钟后即可品饮。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