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茶的宝塔诗
- 2、求宝塔诗一首
- 3、求宝塔诗 茶
- 4、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及赏析?
- 5、一字至七字诗·茶原文及赏析
- 6、一字至七字诗·茶赏析
- 7、宝塔诗茶带拼音
- 8、宝塔诗茶元稹及注释
- 9、元稹的茶是诗还是词?
关于茶的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求宝塔诗一首
一字至七字——月】
月。
暂满,还缺。
伴晓风,映霜雪。
纵观世情,横看兴灭。
骚人迁客顾,锦文华章写。
独伴幽草含情,美盼山河绰约。
清光千年照古今,评说苍桑凌空珏。
=================================================================
【一字至七字——春】
春
风轻 絮浓
杏花飘 相思动
丝丝细雨 落落醒桐
折柳枝恨少 送君情堪重
朦朦胧胧月洁 爽爽朗朗星空
好景於心有限日 相思伴泪无影踪
=================================================================
【一字至七字——夏】
夏
雨余 亭厦
纨扇轻 蕙风斜
散发披襟 弹棋打马
古鼎焚龙涎 照壁名人画
当头竹径风生 两行青松暗瓦
=================================================================
最好沉李与浮瓜 对金樽旋开新鲊【一字至七字——山】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老深寻 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余麋鹿闲
=================================================================
【一字至七字——草】
草
折宜 看好
满地生 催人老
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
青春千里遥 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 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 聊与王孙慰怀抱
=================================================================
【一字至七字——雪】
雪
花片 玉屑
结阴风 凝暮节
高岭虚晶 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 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 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 谁悟郢中歌断绝
=================================================================
【一字至七字——愁】
愁
迥野 深秋
生枕上 起眉头
闺阁危坐 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 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 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覊旅 弦管终年乐五侯
=================================================================
【一字至七字——酒】
酒
邀朋 会友
君莫待 时长久
名呼食前 礼于茶后
临风不可无 对月须教有
李白日饮一石 刘伶解酲五斗
公子沾唇脸似桃 佳人入腹腰如柳
【一字至七字——色】
色
难离 易惑
隐深闺 藏柳陌
长小人志 灭君子德
后主漫多才 纣王空有力
伤人不痛之刀 对面杀人之贼
方知双眼是横波 无限贤愚被沉溺
=================================================================
【一字至七字——花】
花
点缀 分葩
露初挹 月未斜
一枝曲水 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 娇莺语更夸
既见东园成径 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香似雪 能令醉者乱如麻
=================================================================
【一字至七字——花】
花
落早 开赊
对酒客 兴诗家
能回游陭 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 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合 唯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 对此谁能更叹嗟
================================================================
【一字至七字——风】
风
荡翠 飘红
忽南北 忽西东
春开柳叶 秋谢梧桐
凉入朱门内 寒添陋巷中
似鼓声摇陆地 如雷振响晴空
乾坤收拾尘埃净 现日移阴却有功
=================================================================
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茶诗中是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也不多。宝塔诗为一种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
=================================================================
【一字至七字诗】 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
【一字至七字诗?竹】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
【一字至七字诗?书(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都作)】 范尧佐
书。
凭雁,寄鱼。
出王屋,入匡庐。
文生益智,道著清虚。
葛洪一万卷,惠子五车余。
银钩屈曲索靖,题桥司马相如。
================================================================
【一字至七字——莺】
刘禹锡
莺
解语 多情
春将半 天欲明
始逢南陌 复集东城
林疏时间影 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吹短笛 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 百啭如簧烟景晴
==================================================================
赋山
令狐楚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
联句
东,西
步月,寻溪
鸟已宿,猿又啼
狂流碍石,迸笋穿蹊
望望人烟远,行行萝茎迷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
花——唐·张南史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茶,香叶,嫩芽。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扩展资料:宝塔诗最早的雏形始见于隋朝,隋·释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诗》为证。
其中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如是宝塔词则称《一七令》(词牌)。这种“一七体”诗(有的从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
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中“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字至七字诗·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塔诗
求宝塔诗 茶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是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不是元缜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及赏析?
唐代元稹《一七令·茶》原文: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茶。
味香,形美。
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
白玉雕成的碾用来碾茶,红纱制成的茶罗用来筛分。
烹茶前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然后盛载碗中的浮饽沫。
夜深之后与明月作陪饮茶,早上起来独自面对着朝霞也要饮茶。
饮茶能够清除古今人身上的疲倦之感,特别是在醉酒后饮茶效果甚是好。
赏析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
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诗,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 诗人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要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只能用一个字,于是元稹写下了这首《一七令· 茶》,白居易也当场写了一首《一七令·竹》。
这首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以宝塔诗写作的诗歌,并非少数,但以宝塔体所写的茶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弥足珍贵。
白居易与元稹是当时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
一次,元稹出使到东川,白居易与好友李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于是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说的那样,两人终其一生都是友情极其深厚的“文友诗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
一字至七字诗·茶原文及赏析
原文: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注释:
⑴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⑵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⑶铫:煎茶器具。
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鉴赏: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一字至七字诗·茶赏析
哈喽 大家好!
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一字至七字诗·茶》
一字至七字诗·茶
【作者】唐·元稹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椀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首《一字至七字诗·茶》,是由唐代诗人元稹所创作的全唐诗、杂言诗,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比较少见,首先先来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那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呢,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第二层意思,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第三层意思,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这首诗的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下来写了茶的本性,就是【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慕诗客,爱僧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在铫中煎成【黄蕊色】,然后装在碗中浮饽沫;
接下来的第六句谈到了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喝,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于醒酒;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一字至七字诗·茶》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宝塔诗茶带拼音
chá。
茶。
xiāng yè,nèn yá。
香叶,嫩芽。
mù shī kè,ài sēng jiā。
慕诗客,爱僧家。
niǎn diāo bái yù,luó zhī hóng shā。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diào jiān huáng ruǐ sè,wǎn zhuǎn qū chén huā。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yè hòu yāo péi míng yuè,chén qián dú duì zhāo xiá。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xǐ jǐn gǔ jīn rén bù juàn,jiāng zhī zuì hòu qǐ kān kuā。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作品语文
《宝塔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爱茶的脱俗;烹茶的时候用精致的茶碾和细密的红纱茶筛;煎出柔和美丽的黄色,再小心的撇去茶末;深夜泡上一杯可与明月对饮,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从很久之前人们就在饮茶,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还能缓解酒醉,实乃佳品。
赏析
这首诗和其他的咏茶诗不一样,它具有形式美、韵律美,精巧玲珑,堪称一绝。这首诗在结构上搭造出了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让人耳目一新。在韵律上,全部押的是险韵,一气呵成,证明作者的文字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宝塔诗简介
宝塔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呈宝塔形状,底大顶细,第一句为一个字,然后逐字递增。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宝塔诗声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和其他的古诗有所不同,无论是视觉还是声韵都给人不一样的享受。
宝塔诗茶元稹及注释
宝塔诗茶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茶诗,全诗表现了茶的香甜和人们对茶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宝塔诗茶的原文及注释:宝塔御茶香满楼,紫泥小火火煎沸。初尝甘霖滋味好,再饮幽涧树芽美。磁_玉液烟花散,瓷壶花茶雾影微。_茸点缀春园晚,露冷风清翠云低。注释:宝塔:前有“御”字,表示此茶是为皇帝御用的,故称宝塔御茶。御茶:唐代官制中的一种茶,以新芽和嫩叶制作,质量上乘,仅供皇帝品尝。紫泥:产于江苏宜兴的名泥,泥色紫褐,质地细腻,是制作紫砂壶的上乘材料。小火火:指火候不大不小,保持恒温,最佳煎茶状态。煎沸:即将水煮沸后再用水烫茶叶,使其释放出香味和茶汁。甘霖:指茶汁,甜而爽口。幽涧树芽:指生长在深山幽谷中的茶树新芽,口感细腻,香味浓郁。磁_:用瓷土制成的茶器,瓯是一种水果形状的陶器,两者都是茶器的一种。玉液:茶色翠绿,如玉般晶莹剔透的茶水。花茶:将花朵放入茶中制作的茶类。_茸: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茶园中常常生长。点缀:装饰,美化。春园:指茶园,春季是采摘茶叶的旺季。露冷风清:形容清凉宜人的气氛。翠云低:低垂的翠绿的云彩,形象生动。
元稹的茶是诗还是词?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是一首宝塔体诗。(“宝塔体诗”也叫“宝塔诗”,属于杂体诗的一种,以咏物言志为主,因形态下宽上尖,如耸立的宝塔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