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红袍母树分别是什么品种
- 2、母树大红袍的简介
- 3、母树大红袍为什么这么珍贵
- 4、现在武夷山的母树大红袍不被采摘了,那猴牌庄园的陈年大红袍是真的吗?
- 5、大红袍母茶一共有多少株
- 6、大红袍母树有几棵
- 7、母树大红袍的价格
- 8、福建大红袍是什么茶
- 9、大红袍茶产地
- 10、母树大红袍与普通大红袍有什么区别
大红袍母树分别是什么品种
大红袍母树有6棵,生长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岩壁上,母树共有3个品种,分别为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现如今经过茶研所人员的攻坚,大红袍这一品种经过无性繁殖已培育成功,并在三坑两涧以及周边地带批量种植以及生产。
从石刻旁上层第一棵茶树开始,依序编号。位于上层的1-4号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大红袍母树,其品种都不相同。中层的5和底层的6,分别在1980年修建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号和2号压条移栽而成。在2006年,这六颗母树大红袍就已经被保护性地禁止采摘。
大红袍成品茶又分为两类,“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
1、纯种大红袍
即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株,经过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培育出子树,再采制加工而成的茶。经过无性繁殖的茶树,子树与它对应的母树性状基本完全相同。换句话说,相当于间接喝到“母树”了。
目前用来广泛制作大红袍的品种奇丹,就是由大红袍中的2号和6号单株繁育而成的。因此,由奇丹品种制作而成的大红袍,可称为“纯种大红袍”。
那纯种大红袍的滋味如何呢?基本可以参考有关母树的描述。
1941年林馥全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大红袍记》记载,“大红袍馥郁芬芳,有似桂花香,冲九泡有余香”。
2、商品大红袍
所谓“商品大红袍”,是1985年由“大红袍之父”陈德华与当时茶科所的同事成功拼配,并推向市场的产品,是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大部分大红袍。
它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与需求,由岩茶中的几个品种拼配而成的。
说到这里,可不要谈“拼配”色变。正如前文提到,六棵大红袍母树中就有四个不同的品种,由他们直接制成的大红袍茶本来就是“拼配版本”。
商品大红袍,一般选用4-5个品系的茶叶。常用的拼配方法是以水仙、肉桂打底,再辅以其他几种品种的茶叶,如白鸡冠、铁罗汉、北斗等。
拼配的整体原则,是“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可谓一点儿都不简单。原料品种不但要讲究,拼配的比例更是各家的独门绝技。因此,你在不同商家、茶人买到的大红袍,滋味都会有微妙的差别。
使用拼配的方法,可以让各个品种在它们特长的领域尽情发挥。就像在音乐会中,独奏自有情调,而交响乐则有和谐又恢宏的气势。
母树大红袍的简介
母树大红袍,又称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所产的名茶之一。它是一种传统的岩茶,因生长在岩石之上,而得名。大红袍有“岩茶之王”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母树大红袍的茶树生长缓慢,只有每年约一厘米的生长速度。它们生长在武夷山岩壁上,吸收富含矿物质的岩石中的水分,使得其茶叶具有独特的岩韵味、石浓香和菊花香。母树大红袍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茶叶,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心血管保健等功效。母树大红袍茶树的原产地在福建武夷山,虽然现在已有一些地区也开始种植,但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茶依然被认为是最优质的。所以在市场中,武夷山的大红袍往往被视为珍品,价格昂贵。
母树大红袍为什么这么珍贵
母树大红袍为什么这么珍贵?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很多茶友不清楚母树大红袍有几颗,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仅6株,生长于景区天心岩九龙窠,是武夷岩茶高贵品质的象征,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每到春茶采摘季节,武夷山都要组织由专家、科技人员组成的采摘、制作队伍,采出数量有限的茶青,经过精心制作,制作出弥足珍贵的大红袍。珍贵的“大红袍母树茶”年产量不足一公斤。其余都是无性繁殖而来。拓展小知识:母树大红袍是什么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6株,系植于山腰石筑的坝栏内,有岩缝沁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15日高架云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武夷大红袍母树十分的珍贵。1998年以来的历次拍卖会上,20克大红袍拍出15.68万元至20.8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天价,人民保险公司以一亿元承保6株母树大红袍。上世纪80年代初,大红袍品种无性繁殖成功。母树大红袍为什么这么珍贵1、从2006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进行留养,最后一次采制的产品已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茶叶工作者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大红袍茶树取得胜利,其品质保持了原母树优异、独特的风格。2、大红袍如此珍贵在于它的产量极少,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棵茶树,年产茶7、8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待外国总统。3、制作大红袍,从看护,到采茶、制茶、送茶,都有一套严格的责任机制和严密的工作流程、严谨的时间限制。武警要参与大红袍采、制、送全过程的监督和警卫。大红袍,有位监护人,终年看护,不离其左右,担负守茶、祭茶、采茶职责。4、采茶,必须由省、市政府、茶研所、茶监护人等几方责任人均在场,一番仪式,一番察看,一番签字,才能采摘。届时,武警守卫峡谷、置放云梯;茶监护人,在武警的陪护、监督下,在省、市、茶研所几方人公视下,登云梯采茶,采毕,即交武警,空手下云梯,云梯即被武警收走。一干人等,速离峡谷,赶到茶厂,茶研所人又在几方监护下,炒茶制茶,茶成,当即给场省、市人,验重分包;庚即,省上人又在武警的陪护下,登专机送往北京。
现在武夷山的母树大红袍不被采摘了,那猴牌庄园的陈年大红袍是真的吗?
因为"母树大红袍"在武夷山只有三棵六株,一年产量不到一斤,直至现在母树大红袍被保护起来不准采摘了。而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叫做商品大红袍,是由大红袍工艺大师黄镇国先生带领下从母树上无性繁殖的"大红袍”。猴牌庄园的原料正是来自武夷山核心产区的,由黄镇国亲自品鉴审评,挑选出来的可以溯源的优质陈年大红袍原料,再经过猴牌庄园拼配而成,所以原料可靠,品质稳定,滋味馥郁且独特。
大红袍母茶一共有多少株
大红袍母树有6株。
生长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岩壁上,母树共有3个品种,分别为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现如今经过茶研所人员的攻坚,大红袍这一品种经过无性繁殖已培育成功,并在三坑两涧以及周边地带批量种植以及生产。
母树大红袍,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木本植物。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子是宽的椭圆形,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花型大,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花期为3月到9月。
大红袍母茶保护现状:
二十世纪30年代全国仅有的6株母树大红袍,其树龄已有三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仍雇佣一农户长年看管。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现有六株(有两株为无性繁植所生)大红袍母株投保产品责任保险。武夷山决定2006年起,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
确保其良好生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严格保护“大红袍”茶叶母树周边的生态环境。母树大红袍及大红袍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母树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有几棵
大红袍母树有6棵,分别为雀舌、北斗、奇丹三个品种,皆分布在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而九龙窠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由于生长环境的独特性,经特定工艺制成大红袍亦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特色。
1980年,建九龙窠名丛圃时,新植5号、6号。5号是从1号扦插而来,6号是从2号扦插而来。所以,6棵母树是4个品种:1和5是同一个品种;2和6是同一个品种;3是一个品种;4不是谁人所种,是一个品种。
2006年起,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从此不再用这6株树生产制作茶叶,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纯种大红袍
目前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所谓“纯种大红拼”,是间接来自于1985年福建省茶科所陈德华带回来的5棵茶苗。
1985年,陈德华托私人关系,带走了5株大红袍茶苗,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中。
历经多年,繁殖了无数后代,散落在武夷山各地,每个都说自己是“纯种大红袍”,是母树无性繁殖的后代。
母树都不是一个品种,后代和后代的后代们,到底谁是纯种大红袍?
2009年,福建农林大学挑选了一些后代做了基因鉴定:
2号无性繁殖后代品性最优,认定为大红袍正本。
北斗与大红袍并非同种。
奇丹与大红袍为同种。
也就是说,2号株的无性繁殖后代,才能算作纯种大红袍。奇丹就是纯种大红袍,茶种一样名字不一样。
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带回武夷山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科所)的5株大红袍长得很好,很快就有了收获。
陈德华制作了几斤成品茶,挂着茶科所的牌子,出现在香港茶叶市场上。结果,一抢而光。
但是,纯种大红袍刚刚开始试种,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陈德华开始研究拼配方案。
他用御茶园纯种大红袍与数种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邀请专家品尝,结果滋味与纯种大红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茶科所的商品大红袍。
如今连小作坊也生产商品大红袍,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一斤的大红袍都有。但是,茶科所的商品大红袍无疑是最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
1990年,茶学家陈椽(近代茶学家,著有《茶业通史》、《制茶全书》)为茶科所商品大红袍题写了商标:一片树叶上,“大红袍”三字,落款为八三茶人陈椽。
母树大红袍的价格
母树大红袍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自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的岩茶区。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每年产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据了解,母树大红袍的价格因其品质、年份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其价格在每500克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中,品质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母树大红袍的品质主要由其茶树的年龄、生长环境和采摘工艺等决定。同时,不同年份的母树大红袍价格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越老的母树大红袍价格越高。
当前,母树大红袍已成为了茶叶收藏家们的宠儿,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由于其珍稀性和市场价值,母树大红袍已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茶叶爱好者。
总的来说,母树大红袍的价格反映了其珍稀性和市场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母树大红袍,既要考虑到其品质,也要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
福建大红袍是什么茶
福建大红袍是乌龙茶,半发酵,属性平和,主产于福建武夷山,是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其成品茶条索紧结,绿褐或宝色鲜润,且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特征。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而岩茶是乌龙茶下的一个品种,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的三个种类:
1、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长在武夷山风景区里的九龙窠峭壁上,只有6棵。
2007年起武夷山政府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确保其良好生长。
所以我们现在是喝不到母树大红袍做成的茶叶的。
2、纯种大红袍
大红袍,作为一个优异的岩茶品种,茶专家们当然希望能够把它流传下来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表明可以大规模栽培和种植这几株茶树树种。
简单来说,就是从母树大红袍上取枝扦插,培育出的后代。据掌柜所知,目前,武夷山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有4万多亩。
我们一般也把这些培育出来的品种称为奇丹、北斗和雀舌。
3、商品大红袍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拼配大红袍是1985年陈德华老师主导下推出至今的。目前也是市场上正宗大红袍的主流,拼配是以水仙、肉桂、雀舌等武夷各种优质茶,调和出香、水、汤俱佳的茶品。
拼配的诞生不是为了乱拼乱卖,而是取长补短。
“香幽、水厚、韵好,回味好”是拼配整体原则。比如小品种茶香气高扬,但水感都偏薄,而水仙的滋味醇厚,以“水”见长,就可以采取拼配的方式,让“香水”达到大和谐~
拼配大红袍最重要的是其口感统一,不能喝出单品种的特征。
大红袍的品质特点:
大红袍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同时大红袍色调丰富,有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等色。
大红袍滋味甘爽,香气清爽,其中由于大红袍在焙火程度的不同,其香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足焙火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品。
汤色汤色橙黄透亮,清澈醇厚。
香气根据工艺的不同,可以将大红袍划分为清香型与熟香型。清香型是清鲜,花香是清高鲜爽。
浓香型则是香味厚重,挂杯久。熟香型的大红袍以果香和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大红袍以花香和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瞬间能感到厚重,接着可以感受到茶汤的细腻柔软。汤水入喉后,香气能够很好的留在口腔内,喉咙处能感到通透清凉,韵味十足。
叶底叶底柔软鲜活有弹性,多泡有余香,叶底显绿叶红变,亮丽有宝色。
大红袍茶产地
大红袍茶的产地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茶性平和,主要分布在慧苑坑、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等三坑两涧地区,且具有岩骨花香的显著特征。
2002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茶类唯一一项入选。而生长在九龙窠景区的三株大红袍母树,也被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2006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 ,从此不再用大红袍母树生产制作茶叶,大红袍母树茶叶从此也成为稀世绝品。
由于天然大红袍茶树年产岩茶只有几斤,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了无性大红袍的扦插繁殖。直到80年代,大红袍无性繁殖才得到大面积推广。
当然,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大红袍,绝大多数属于商品大红袍,也称拼配大红袍。
武夷岩茶当中,能光明正大行拼配之事的,只有大红袍,因为武夷山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也仅4万多亩,其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量,所以拼配能够弥补母树大红袍的“无产”与纯种大红袍的“高价”,使其脱离“量少天价”的地位,适应市场需求,成为大众化的岩茶。
大红袍成品茶其条形壮结、 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 ,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武夷大红袍无疑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
母树大红袍与普通大红袍有什么区别
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那么母树大红袍与普通大红袍有什么区别?
1、 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2、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3、 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
以上就是关于母树大红袍与普通大红袍有什么区别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