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的红九军团简介
- 2、红九军团长征始末
- 3、红九军团留在乌江北岸后来怎么渡江的?
- 4、红九军团领导班子成员
- 5、转战万里红旗飘-开国少将刘华香回忆在红九军团的经历
- 6、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是哪里?
- 7、回顾红九军团的光荣历程
- 8、九军团长是谁
- 9、红九军团的简介
- 10、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哪儿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的红九军团简介
军团长是红一军团第三师师长罗炳辉,军团政治委员是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蔡树藩;军团参谋长是红三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张翼(1934年8月底在江西广昌驿前投敌叛变,抗日战争开始后,回苏北拉起一支抗日队伍,不久被国民党收编,任旅长。
1940年八路军南下华中后,被国民党当局处决),后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郭天民接任;政治部主任先是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破坏部(敌工部)部长李湘_(即李涛)。
李涛调中革军委二局任政委后,由红一军团第三师政治委员蔡书彬接任,蔡书彬调红军总卫生部政治部任保卫局长后,由第一步兵学校政治委员黄火青接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会计科科长赵_任供给部部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是中央红军突围转移,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这支部队,组建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处于被动时期。1933年10月2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组建红九军团的命令,28日,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1933年10月,由红三师和红十四师在福建建宁附近地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并于同年11月7日在福建将乐县举行了成立大会。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遵义会议后为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怜(不久为黄火青)。全军团9000余人。
红九军团经常配合红一、红三主力军团作战,是一支机动部队,人员精干,轻装简从,机动灵活,配合作战好,曾单独完成了许多惊人的战斗使命,如广昌固守战、鸡公山守备反击战、两次进入东方作战、金华山防御战等等,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曾受到周恩来总政委的赞扬,被誉为“战略骑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
红九军团长征始末
红九军团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由周逸群等人创立,最初名为“军兵团”,后改为“红九军团”。1934年10月,红九军团参加了长征。红九军团的长征始于四川省宜宾市,出发时共有约3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和工人。在长征途中,红九军团经历了艰难的生存和战斗,包括受到敌人的追捕和围攻、缺乏粮食和药物、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等。战斗中,红九军团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并在几个关键时刻成功地转移了部队,避免了被敌人围攻的危险。然而,长征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牺牲和伤亡。最终,红九军团于1935年1月到达贵州省遵义市,参加了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部队之一。长征后,红九军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红九军团留在乌江北岸后来怎么渡江的?
1935年4月下旬,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在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率领下,红九军团向滇东北进军,4月27日占领了云南宣威,5月2日控制了金沙江边属云南省的东川(会泽)。
红九军团第七团于5月7日来到金沙江边,即在树秸渡口与对岸的敌民团互相射击。下午四点多钟,将民团击溃。与此同时,九军团的侦察连沿着江边搜索,并找群众调查。原来树秸渡口有很多船只,离树秸渡口二十五华里有一个盐场,数百盐工在那里制盐。当盐场的盐警和税丁队听说红军进占云南东川要渡江到四川时,就在两天前将此段江面的所有船只,统统集中到盐场去控制了起来,并且封锁了附近所有的渡口,还出了告示,不准任何人划船过江,违者就地枪决。
红九军团先头部队在渡口上下搜索了很久,忘记了天热、口渴、疲劳。眼看红九军团大部队即将到达,若不能及时过江,敌人追兵一到,将被包围在峡谷中而陷入困境。侦察连长龙云贵在搜索中发现了树秸渡口船工饶顺清、饶顺标因痛恨盐警打骂而沉入江底的一只破船。在饶顺清兄弟俩帮助下,红军战士将小船打捞起来,进行修补。然后依靠这条小船,乘着星光来回摆渡十三次,将二百多个红军指战员渡到北岸会理东区(今会东县)境内。红军指战员占领了北岸高地,即向盐场奔袭。驻守在盐场的盐警、税丁和师爷们,满以为他们封锁了渡口,控制了船只,已经万无一失了,都安闲地在赌钱打牌或抽大烟。红军摸进盐场,突然发出一阵喊杀声,敌人一时惊呆,全都当了俘虏。红军动员所有船工,把先后找到的十八条船划到树秸渡。经过三天三夜不停地抢渡,才将主力部队和装备渡到北岸,随军骡马则赶入江中泅渡。就这样,红军九团没有一人伤亡,大队人马安全地过了金沙江。
红九军团领导班子成员
红九军团领导班子成员有:罗炳辉、蔡树藩、张翼、李湘舲(李涛)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组成于1933年10月28日。由罗炳辉任军团长,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做出了重大牺牲。1933年10月28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红军第3、第14师等部队组成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罗炳辉任军团长,蔡树藩任政治委员,张翼任参谋长(后郭天民),李湘舲(李涛)任政治部主任(后蔡书彬、黄火青),军团共1万余人。
军团长罗炳辉是云南人,早年曾在滇军当兵,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长汀会议后,罗炳辉被任命为红十二军的代理军长、军长,后又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1935年7月21日,长征到达四川懋功后,根据中革军委决定,红9军团改称第32军。
红九军团的发展
1934年5月,红9军团因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伤亡过大,撤销第14师番号,部队分别编入第3师和红3、红5军团。7月,红9军团奉命护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东进过闽江。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红22师编入红9军团。
长征开始后,红9军团于左翼掩护军委纵队前进。11月中旬,红22师番号撤销,部队分别编入第3师和红1、红5军团。在湘江战役中,红9军团损失严重。
1935年2月,红3师番号撤销,军团直辖3个团和教导营。3月,何长工任军团政治委员。同月,奉命在乌江以北地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于4月4日在金沙江以东的老木孔地区击溃国民党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并进至黔西、水城地区。
此后,红9军团灵活机动地转战于黔、滇、川,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的行动。5月6日,从云南省会泽以西渡过金沙江,不久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师。6月中旬到达懋功(今小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
转战万里红旗飘-开国少将刘华香回忆在红九军团的经历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是中央苏区的主力军团之一。创建于福建建宁地区,由红三师、红十四师和二十二师为基础扩建而成。
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创建,到一九三五年八月间在长征途中改编为红三十二军止,历时三年多时间,转战大半个中国,为保卫中央苏区,掩护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左冲右杀、前突后挡、战果辉煌。
我在这个军团先后担任过团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师参谋长,在反击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和转战乌江北岸的多次战斗中曾三次负伤,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一九三三年冬天,红九军团成立不久,我们七团奉命从瑞金开到广昌——福建建宁之间的千善村一带,依托武夷山脉,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堵击来自南昌方向的敌人。
我团全员一千余人,要在短时期内和另两个团共同修好五公里宽的三道防御工事,任务是很艰巨的,加之当地山高坡陡、森林屏蔽,又是雨季,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
可是,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家不怕劳累,夜以继日地挖山修壕,砍树筑堡,三道防线按期完工。至今还记得,完工以后,朱总司令派来工兵团团长王耀南同志前来检查验收时,对我团的工程质量表示满意。
这年九月间,蒋介石在德、意、美等国的军事顾问出谋划策下,调动了五十万兵力,向我中央苏区“围剿”。
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实行所谓“短促突击”、“全线抵御”,这样一来,我红九军团的全部兵力都进入了阵地,与来敌展开了正面交锋。
敌人每天有十多架飞机在我们的工事上空轮番投弹轰炸,地上又有几十门山炮、野炮不停地向我阵地倾泻炮弹。我们的工事既不是钢筋水泥做就,也不是铁丝电网连成,怎能经得起敌人的狂轰滥炸?
不少工事被炸垮,有的被炸弹掀起的泥土和碎石所掩埋,我军只能是在无工事情况下战斗。
敌人的炮火一停,其执法队就催逼着怕死的士兵,像羊群一般漫出阵地,向我扑来。我在电话上再次向三位营长下达命令:敌人不到我手榴弹杀伤距离,任何人不得开枪。
敌人距我阵地越来越近,当离我们只有几十米远的时候,各营先后发起火力攻击,死伤的敌人纷纷倒下。
一次,我三营营长刘昂同志,亲自率领一连人冲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杀伤敌人数十人。
敌人的冲锋和我们的反冲锋,每天约反复六七次到十一二次,每次冲杀之后,总有三四十或五六十不等的敌人尸体躺在我阵地前沿。
天黑之后,敌人不敢出动,我们就修复工事,走出掩体,把敌人丢下的枪支、弹药收集回来,及时补充自己的急需。这样坚持了七天七夜之后,我在指挥所接到了军团长罗炳辉同志的电话,他命令我团于夜幕降临之后,悄悄撤出阵地,迅速回到根据地重镇建宁待命。
我团的钢铁阵地,由彭德怀同志率领的三军团某团接防。这是九军团创建以后所打的第一个硬仗。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等人在我党我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策感召下,与我中央苏区红军签署了停战协定后,成立了“福建人民政府”,与蒋介石公开决裂。
但是,这个政府很快被蒋介石扼杀于摇篮之中。之后,蒋介石对我中央苏区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碉堡战术进行蚕食。
党中央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扭转红军被长期围困在武夷山麓狭小天地的被动局面,七月间作出决定:由寻淮洲、乐少华等同志领导的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并命令红九军团护送七军团越过武夷山脉,穿过福建中部的沙溪、尤溪河流域,到达了闽江东岸。此一举,被称之为“东线活动”。
为了护送七军团顺利渡过闽江,军团向排以上干部作了动员。在军团下达的作战命令中,指定我红七团担任前卫。我与团政委张振凤同志交换意见之后,立即向全团官兵传达了军团部的命令。
我们针对即将进入白区的敌情,做了相应的准备。如考虑到: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与大量集结之敌相遇的可能性较小,但地主武装民团分子几乎到处可以碰到。
为了对付这些“绊脚石”,我们把侦察排从头到脚化了装,穿戴完全是中央军模样,我们把这个排部署在部队的最前头,既能为后续部队摸清各种情况,又能相机行动,不放一枪就能把小股敌人一口口吞掉。
七月中旬,当我团离开根据地,进入蒿口以东的第一个较大的集镇沙芜塘时,我侦察排就与一个民团的小头目相遇,排长陈生宝同志对他说:“中央军大队在后,你赶快把你的队伍集合起来,我们的长官要给你训话,集合时要全副武装,但为了长官的安全,任何人不准在枪里上子弹。”
那个小头目立即执行,很快把八十多个民团分子集合起来。
此时,陈排长当机立断,指挥全排战士迅速把敌人的枪支缴了,并向他们宣布:“我们是红军,通过这里是为了北上抗日,谁与红军为敌,谁就是汉奸,一律以汉奸论处。”
这些民团分子,听了陈排长的话,吓得目瞪口呆,一致表示:绝对不与红军为敌。
我团从宁化出发,过清流,经蒿?、沙芜塘、大湖、益口、新桥、尤溪,到闽江边上的樟湖坂,在长达六百余里的行程中,除佯攻永安城时敌人向我开枪放炮外,大都是采用陈生宝同志的战术,灵活多变地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一扫而光的。
在七军团顺利渡过闽江后,九军团即从原路返回。在我军调头回师之时,缴获了闽西军阀头子卢兴邦的火药四百余箱,同时缴获食盐六七万斤,这两项物资都是中央苏区的奇缺之物。
当时我们的兵工厂,因为没有这种火药,所造的子弹射程短,穿透力弱,而由于敌人对我实行经济封锁,买一两食盐,得花一块银洋,因此军委电令我军团,务必把这批战利品运回中央苏区。
由于敌情严峻,我军回师不能走大路,各种车辆无法利用,只好由全体指战员来肩挑背扛,上至军团首长,下至班长战士,平均每人身上负荷不下五六十斤。
道路漫长,烈日酷暑,苦不堪言。但是在六七百里的背运途中,无人掉队,更无人叫苦,一直把十余万斤火药、食盐全部运回中央苏区,为红九军团赢得了能吃大苦、耐大劳的美名。
一九三四年九月初,在完成护送七军团渡过闽江、为中央苏区运回火药、食盐十余万斤的任务以后,我军团驻扎在长汀以东的连城温坊一带休整。
大约十天之后,就开始修筑防御工事,防止东线之敌进犯我长汀、瑞金,所修交通壕、掩体长达三十华里。
不久,敌人也在我正前方的对面山上开始修筑工事,建立碉堡,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的活动,但不在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谁也不盲目放枪。
一天,军团长罗炳辉把电话打到我的团指挥所,他说:“在你七团的右前方,敌人有个突出部,约有一连人在那里担任警戒。他们刚刚搭起帐篷,准备在那里筑碉堡,趁敌人还没有站住脚的时候突袭他一下,怎么样?”
我对军团长说:“很好!我团愿意担任突袭任务。”
罗炳辉军团长接着以命令的口气说:“命令你团今晚派一个营去,把敌人那个突出部干掉!”
我放下电话机,就把二营营长李松叫到我的指挥所来,当面向他交代了夜袭敌人的任务,并和李松同志共同研究了作战方法。按照我们的计划,全营指战员轻装出发,每人增带五个手榴弹。
在夜深人静以后,我二营指战员悄悄出发,慢慢下山,迂回到敌人的左后侧,逐渐完成三面包围。
凌晨一时整,只听“啪”的一声枪响,我三百多个钢铁健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冲到敌人帐篷附近,几百颗手榴弹同时爆炸,有的敌人来不及穿衣,裸体跑出帐篷,一百二十多个敌人,除十五人被俘,另十几人逃跑外,其余全被击毙。
这次战斗只打了十几分钟,我无一伤亡,迅速回到自己的阵地,受到军团首长的表扬。不久,李松被提拔为我七团副团长。
但在这之后,战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我团与敌人相持战斗了几天以后,发现敌人投入的进攻兵力越来越多,冲锋的次数也与日俱增,我团的伤亡也在逐日增加。
一天上午十一时许,敌人在我正前方投出约一个团的兵力,向我阵地发起冲锋,有一部分敌人已经冲到离我阵地三百米远的地方,情况比较危急。
此时,军团长打来电话,命令我亲自带一个营进行反冲锋。我当即率领二营全体指战员,上了刺刀,跳出战壕,在我一、三营火力掩护下,从敌人的左侧冲杀过去。
敌人顿时乱作一团,敌我双方的枪声一齐停息,只听见刺刀相撞之声和喊声响成一片,交战没几分钟,敌人丢下一百多具尸体,连滚带爬向他们的阵地逃去。顿时敌我双方阵地上又响起枪声、炮声。敌人的一发炮弹在我的附近爆炸,一块两厘米大的弹片袭来,打在我的腰部,我倒在地上,被同志们背回阵地。
由于弹片打在腰部很深的地方,卫生员无法处置,我只好暂时离开战场。我走后,我们九军团和一军团与敌人继续战斗了约十几天,共歼敌一个多旅两千余人,为中革军委、中央红军主力撤离瑞金开始长征,争取了时间,打了掩护。
温坊战斗我负重伤后,在九军团卫生部的医生张汝光同志给我动了手术,把敌人的炮弹片从腰部取了出来,那几天,正是中央机关和红一军团、三军团撤离苏区,开始长征的非常时刻。
虽然当时并未料到要进行一次旷日持久的长征,但由于黎川、广昌等一系列战役战斗的失利,大家都已预感到总有一天会发生“大搬家”的事情。
从温坊到瑞金的路上,我看到九军团卫生部的伤号约有一百多人,像我一样坐担架的重伤员就有七八十人。天上有敌机巡逻,远处不断传来炮声,形势的严峻是大家都感觉得到的,好像有什么不测事件随时会发生,每一个伤病员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到瑞金以后,我们卫生部住在距瑞金十几里远的一个大村庄。两天后,军团首长罗炳辉、蔡树藩、郭天民、黄火青等同志前来慰问我们。
罗炳辉军团长在一个很大的房子里和伤员告别,我躺在隔壁一个小房里,听他对伤员们讲话说:“你们为人民流血牺牲,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来应当让同志们吃好睡好,安静养伤,但是蒋介石这个狗杂种不让我们好好养伤。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我们军团就要离开这里去作战。伤员同志们无法随部队行动,暂时留下来,由苏维埃政府照顾你们,待伤好以后可以回到原部队,也可以参加地方红军。希望同志们安心休养,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同志们再见!”
尽管我是独自一个人躺在隔壁的另一间小屋,却对隔壁大屋里发生的一切,听得一清二楚。
听罢军团长的讲话,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向军团长提问。我看不到是否有人掉眼泪,但完全能想象出伤员们沉痛的心情。
我心想:自一九二九年六月到现在,已经打了五年的恶仗,牺牲了多少亲密的战友,好不容易才打出中央苏区这片江山,可今天,连这片江山也保不住了,而且由于自己身负重伤,不得不留下来,留下来的命运,可想而知,一旦被敌人抓住,也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想到这里,心里痛如刀绞。但是为了不让军团首长难过,也为了不给别的伤员加重思想负担,我把满腹的悲哀压到心底,期待着能和军团首长见上最后一面。
果然,罗、蔡、郭、黄四位首长离开那个大屋子,就来到我这个小屋,他们给我带来四筒罐头,然后压低声音对我说:“我们准备把你抬走,希望你尽快康复,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天哪!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顿时使我心花怒放,可是,再一想到有那么多伤员、战友留下不能走,而且自己不能打仗不说,还得由几个同志抬着我行军,这种内疚的痛苦,一直折磨了我一个多月,直到我后卫部队通过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我才从担架上下来,可这时我的 健康 状况仍不能回到作战部队工作,只好暂时留在司令部担任了作战科长。
九军团和五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主力的侧卫和后卫,主要任务是对付一直尾追我军的国民党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约六七万人。
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编制满员,装备精良,从我军撤离瑞金以来,一直像两条恶狼一样跟在我军后面,对我威胁很大。
我们和五军团对付这两条恶狼的主要方法是:以破坏桥梁、公路、砍断电线的手段,使敌人的行军速度减慢;遇到有利地形,就停下来给他迎头一击,采用运动防御的战术,牵制敌人,使敌人在我军穿过一、二、三道封锁线的约二百公里的行程中,始终落在我后卫部队的后面,直到我军到达湘江东岸、广西全县一带。
蒋介石四十万大军前堵后追,周、吴纵队终于追到我五、九军团的身边。
为了掩护中革军委和红军主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九军团和五军团与敌人展开了生死决战,在湘江东岸血战了六七天,尽管牺牲惨重,但终于完成掩护军委和兄弟部队渡过湘江的任务。
中央机关进入遵义城后,我九军团奉命驻进遵义东北方向的湄潭、绥阳一带休整。这时我的伤口已全部养好,我向军团首长提出了回到七团工作的要求。
罗军团长对我说:“七团已由冯玉良同志接替你担任了团长,你就别回七团了,到九团当团长吧!”这样我就到九团和团政委姜启化同志搭档了。
遵义会议后,我们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一时还不了解,只听说我们要渡过长江,去和川北、陕南的四方面军会合,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希望能尽快到达富裕的“天府之国”,每人能换上一套像样的棉衣。这之后,是接连的跑路、打仗,一渡二渡再渡赤水河。
红军第二次来到川南,是一九三五年三月中旬。趁蒋介石重新“摆棋子”的时候,我们军团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战斗经验教训。
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同志这才给我们正式传达了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我军的前进方向,当时还是提出“争取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师”。可是,川军对长江的封锁越来越严,云、贵两军东西夹攻,北渡长江已不可能。
三月二十日,我红军主力在我九军团掩护之下,突然又从太平渡架桥渡过赤水河,并取直路到达沙土一带,连夜渡过乌江。
红九军团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军委计划的时间赶到乌江边,而守卫桥梁的部队,为了断追敌之路,按军委的原定计划已经将江上的浮桥拆掉。
这样,九军团就被阻隔于乌江北岸,成为一支独立于黔西一带的“别动支队”了。
我们像一个失去了娘的孩子,架起电台,整夜整夜地呼叫着:“红星!”“红星!(中革军委代号)”希望和军委取得联系。
我们一边寻找中央红军主力,一边投入机动战斗,很快,就像猛虎扑羊那样,在金沙县境内的老木孔吃掉了贵州军阀犹国才七个团的三分之一,歼其两千余人,生俘敌人一千八百余人,缴枪一千余支,还捉了他们两个团长,并先后把长岩、瓢儿井的反动地方武装一网打尽。
这只掉队猛虎的突然出现,使敌人恐慌万状,打乱了蒋介石集中全部兵力追赶红军主力的计划,不得不分散出很大一部分兵力,来对付我们这支留在乌江北岸的红九军团。
关于这一段战斗史实,原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同志曾这样回忆道:“红九军团离开主力,单独活动两个多月,转战数千里。在这长途转战中,由于军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全体指战员的英勇顽强和群众的热情支持,我军团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军委和主力的光荣任务。”
直到一九三五年五月,红九军团终于从云南会泽以西渡过金沙江,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并同主力一起,于六月中旬到达懋功。
刘华香(1913年—2007年),江西吉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学员,宣传队队员、队长,连指导员,红1军团3军8师24团政委,红9军9师26团政委,红9军团3师7团团长、9团团长、军团作战科科长,红二方面军32军96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3次身负重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雁北与绥远边境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组建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第6支队,任支队长,率部在长城内外、同蒲与平绥铁路沿线作战,参与创建和保卫以洪涛山为中心的晋绥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在山阴县与敌遭遇战中右臂负重伤。1941后任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参谋长,塞北军分区雁北支队支队长。参加了反“围攻”、反“扫荡”和大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绥蒙军区参谋长,绥远军区参谋长。参加了自卫作战和绥包、大同等战役,参与领导了对绥远10万和平起义部队的整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沙县军分区司令员,蒙绥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是哪里?
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不仅确立了党和军队建设的纲领,而且,在发展壮大红四军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5个军的红军部队,诞生了红一军团。闽西是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第三军团分别从长汀、宁化开始,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闽西有2.6万儿女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奉命从长汀钟屋村出发,开始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踏上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长汀钟屋村成为长征第一村。
回顾红九军团的光荣历程
回顾红九军团的光荣历程
1935年7月初,我突然得了可怕的黄疸病(病毒性肝炎),在总部附属医院医治 了一个月。等到我病愈时,红九军团已从松岗过了大金川,开往前线去 了。出院后我被调到总卫生部分配工作,自此我就离开了九军团。
红九军团,一成立时我就在那里工作,现在将近三年了。 回顾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都在前线,无日不处于行军、作战的环境,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九军团部作战科里工作,许多人的面孔,那样的熟悉、 亲热,实在的,这是一段很有意义和令人难忘的经历。
红九军团是一方面军一、三、五、七、九、五个军团之一,她成 立于1933年夏天,由以下的部队组成的。她的前身为首都(瑞金) 师,又名一军团第三师,第三师是由红军大学直属步校编为三师。七团 有3100人;福建军区独立第十师编为第八团2800人;江西军区独立 第三师编为第九团3000人。由东南战地司政机关编为三师直属部队。
1933年,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我军在江西成立了红一军团第三师。据统计,全师共有四千多人,分别由周昆和伍修权担任师长和政委。
1932年10月在瑞金成立三师,共约1500人。
1933年1月调赣南前线作战。师长张经武,政委蔡书彬。
1933年3月调回首都瑞金整编,又由瑞金补充新战士 3000人,全师重换新装备,由一军团东黄陂战役中消灭蒋匪五十二师,大部分武器改换。
1933年5月调往北线正式参加大规模的作战,开始属于一军团。
瑞金模范师最早于1932年冬组建,组建初期约3000人,全部为瑞金籍战士。在1933年5月的 “红五月”扩红运动中,又有1300多人自愿加入该师,使该师人数达4300多人。
瑞金模范师成立后不久,即由中革军委编入红一军团红三师。1933年10月,中革军委以红三师为基础,组建成立红九军团。以后红九军团一直以红三师为精干力量。
1933年6月,又以瑞金师(三师)直属机关为基础,奉命成立第 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兼三师师长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欧阳钦。并由一军团拨给教导 营、工兵连、供给部门组织成为九军团直属队。
九军团当时直辖三师(瑞 金师)、十五师(少共国队师)共计二万多人。
在1933年6月至1934年1月期间,红九军团担任了保卫黎川、 广昌战役中的左翼战线,面对四个师的敌人坚守数月。其中曾参加硝 石、飞膺、殉口、西成桥、康都、横村各次著名战役。
1934年1月,奉命东进,配合福建事变,进到闽江流域顺昌、将乐、 洋口一线。3月调回中央西北线上,参加了兴国、广昌的保卫战。
1934年7月担任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军出征,进到了闽江 下游樟湖坂地区,行军2000里。8月进到福建东线,参加西华山的保卫战。10月16日我军团参加了这次出征。出动时九军团直辖三师、 二十二师两个师。
在长征中九军团完全担负着中央的侧翼行动,战斗极为频繁,几乎每日有战,行军路程也是走得最多的。
我们完成了这一段 历史 的行进,从东边闽江下游的福州附近始起, 历尽无数的高山、大川,脚迹走遍长江和株〔珠〕江流域之各省,而且 到过了许多梦想不到的地方,走了许多曲折的道路,经历了多少艰难困 苦,饱尝寒暖酸辛,在革命实践的严格锻炼里,赢得了光辉的胜利。 现在当我们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着从樟湖坂起经过闽、赣、粤、湘、桂、 黔、川、滇、康九省到这西陲松岗的距离时候,足足已行军2.1万多里 的路程。
回忆红军第九军团成立后短暂的 历史 中,充满着紧张、行军、战斗。 历经百十次的战争,均完成了任务,而且有些是在极端危险情况中,转 危为安地取得胜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在漫长的战斗、行军生活中,深刻地体会到党和毛主席的命令和 指示,带给部队以何等的信心和力量。但是,一切的比喻都没有事实本 身更动人。钢铁并不强过我们战士的意志。 战士们说:“人说我们是铁 腿,就是铁腿,也早磨短了。”这句诙谐的话包含一个动人的真理:“胜 利就在我们的腿上”。斯大林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和红军是用特种材 料制成的。
体验过在这14个月征途中的艰辛苦斗的经历,谁就会更加珍重我 们每一个胜利果实;谁就知道我们的工农红军以他们无限的坚韧和顽强 在人类史上造成了何等的奇迹。
现在当我们翻开阵中日记追忆起这一段的时日时,2.1万多里路完 全靠着双脚的艰苦行进,就像图画似的掠过我的眼前。
我们也知道了,过去14个月经历的胜利,是如何得来的。现在我 们在松岗点过了名,我们悲痛在我们一起生活、学习、工作、作战的人 们中,已经失去了许多曾和我们一起憧憬着争取胜利的亲密战友。
九军团长是谁
罗炳辉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兵团成立于1933年10月28日。罗炳辉作为部队首长,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做出了巨大牺牲。
1934年5月,红9军团因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伤亡过大,撤销了14师的番号,部队分别编入3师和红3、红5军团。7月,红9军团奉命护送红军先遣队北上,东渡岷江。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红二十二师编入红九军团。[1]
长征开始后,红9军团掩护了左翼的军委纵队。11月中旬,撤销红22师番号,部队分别编入红3师和红1、红5军团。湘江战役中,红9军损失严重。
1935年2月,红3师番号撤销,军团直属三个团和教导营。3月,何长工任军团政委。同月,他奉命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在乌江以北地区渡江南下。4月4日,在金沙江以东的老木孔地区击溃国民党军5个团,歼灭其2000余人,转战黔西、水城地区。此后,红9军团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灵活作战,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有效地协调了中央红军主力的行动。5月6日,从云南会泽西渡过金沙江,不久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师。六月中旬到达毛公(今小金)。
红九军团的简介
红九军团,是1933年10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由红军第三师和第十四师组成的,归红一方面军建制。罗炳辉被任命为军团长,政治委员由蔡树藩担任。此后,红九军团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1934年4月的广昌保卫战中,部队在战斗中人员牺牲惨重,军团下辖的第十四师被中革军委下令解散撤编。1934年10月,中革军委将红军独立第二十二师划归红九军团建制。红九军团在于都临时补充兵员1300余人,在长征出发前夕,整个军团人数达到11500人左右。1933年10月2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在中央苏区编成,属红一方面军编制,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怜(后黄火青代),下辖第三师、第十四师和独立第一团、第四团。1934年10月10日,参加长征,此时编制为: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中央代表何克全、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涛,下辖第三师和第十四师。第十四师:师长因子昆、政治委员王开湘。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随四方面军活动。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命令,与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7年,原红九军团主力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一部,投入抗日战争战场。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哪儿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含世科第民居、罗知县别墅)位于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罗家村,清同治十年建筑,为广东清远县知县罗玉珊所建。座北朝南,封火山墙,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门楣石匾刻“世科第”三字,意为世世代代都能中科举,石匾周边刻人物故事图案。正门两侧檐口有人物、花卉及几何纹砖雕。雕工精细。1934年3、4月间,由罗炳辉、蔡树藩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指挥部,曾在此驻扎,指挥红军部队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战斗,阻止国民党河西纵队五个师的进攻,现保存红军标语多条。罗家村:罗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