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多少钱一瓶酒,路易十六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路易十六洋酒多少钱一瓶?

路易十六洋酒单品售价998元。穆邑路易十六XO白兰地,酒精度数为四十度,甄选法国品质优良的葡萄,以远高于XO的酿造标准多次取样和品尝,选用的酒液会在小型壶式蒸馏器里带渣蒸馏,此古法可以保留葡萄的细腻芬芳,酒体呈透亮的琥珀光泽,精致橡木香草味,丰厚圆浑,浓郁扑鼻。
路易十六洋酒怎么样
1、排名情况
由法国历史悠久的爱德华世家精益求精、精酿打造而来,以法国国王为名,名气较大,品质也非常不错,出口到全球各地,销售量较高,市场基础不错。
2、性价比情况
这是一款中端白兰地单品,工艺考究,精心酿造,价格不过数百元,包装简约大气,以普通白兰地爱好者为受众群,消费者群体较广,性价比较高,自饮和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3、寓意情况
以国王加冕皇冠为造型打造酒帽,寓意加官进爵,瓶身由名师切割而来,象征权力和地位。

路易十六多少钱?

分年代吧。我见过一瓶,9988元,在百货超市路易十六是一种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之孙命名的酒。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也是法国历史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被迫组织立宪派拥立资产阶级掌握实权。1792年法国被迫对奥地利宣战。人民迫切要求处死路易十六。国王企图逃跑,最终被捕。以密谋叛国罪被送上了法庭。最终,国王和他的妻子被推上了断头台。法兰西共和国成立,革命领导人相互之间开始进行残酷的政治斗争。成千上万的人在断头台上被斩首,巴黎成了鲜血的海洋。路易十六现已出现在的历史课本上

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六都多少钱一瓶啊?

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的两位国王,他们不是酒的品牌或价格。
路易十三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一世于1614年统治法国,1643年去世,享年52岁。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他于1774年登上王位,1793年因涉嫌参与一宗失败的叛国阴谋而被捕,最终于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
您可能是在询问路易十三酒或路易十六酒的价格。路易十三酒是一种白兰地酒,由法国干邑区的葡萄酒蒸馏而成,被誉为干邑中的顶级佳品。然而,路易十六酒可能只是一种以路易十六的名字命名的普通酒,并不具有特殊的价值或价格。
如果您想了解路易十三酒的价格,我可以根据一些公开资料给您提供参考价格。根据不同的年份和规格,路易十三酒的价格会有所不同。例如,一瓶750毫升的路易十三酒,价格可以在2000元左右到上万元不等。
但是,请注意,这些价格仅供参考,实际价格可能因地区、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而有所差异。如果您想了解具体价格,建议您前往当地酒类销售点或咨询专业人士。
路易十三采用巴黎Baccarat世家手工制作的水晶瓶,瓶身刻有巴洛克风格的百合花纹,瓶盖及瓶肩镶有24K纯金雕饰。根据中国市场目前的零售价,一瓶700毫升的新版路易十三标价1.18万元(大伟那瓶8000块的,是拍摄《没完没了》时的价格),1500毫升规格的则要2.68万元。还有报道说:“假如包装盒完好,一个人头马路易十三的空酒瓶最高能卖2000元。”

路易十六多少钱一瓶?怎么分辨真假的呢?

你是说路易十六?(Louis XIII de Rémy Martin),750ml装可以卖到2000美元,一般市价1300-1500美元,限量版价格更惊人。

世界上最贵的酒排名?

世界上最贵的酒——《福布斯》
最贵的标准瓶装葡萄酒
1787年拉斐酒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蚀刻有杰斐逊总统的姓名缩写。
最贵的大瓶装葡萄酒
大瓶装(5升佳酿)摩当豪杰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产,这一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酿酒年份之一。199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4614万美元。按照惯例,买家的身份未被公开,但如果他哪天打算试品佳酿,请他一定别忘了,不少人随时愿意为这瓶宝贝做一下“专家鉴定”的。
最贵的加烈葡萄酒
这瓶加烈葡萄酒(fortified wine)由马桑德拉(Massandra)酒厂藏酿,1775年份雪利酒。2001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4.35万美元。
马桑德拉葡萄酒酿造厂位于克里米尔(Crimea),距离雅尔塔(Yalta)4公里,被公认为是沙皇俄国时代最好的酒厂。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万瓶俄罗斯葡萄酒和西欧葡萄酒。其中一些俄罗斯葡萄酒还刻有皇室封印。其中年份最久的就是这瓶雪利酒。
拍卖会上最贵的批售葡萄酒
50箱!600瓶摩当豪杰酒庄1982年份葡萄酒。1997年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和扎奇拍卖行(Zachy''s)联合售出,售价42万美元。
最贵的白葡萄酒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5.6588万美元。酒瓶上也刻有杰斐逊的姓名缩写。
最贵的干白葡萄酒
7支罗马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售出,售价16.75万美元,即每支2.3929万美元。
最贵的单支勃艮第红酒
罗马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红酒,6夸脱大瓶装。2002年纽约扎奇拍卖行售出,售价6.96万美元,折合每标准瓶容量5,800美元。
最贵的批售勃艮第葡萄酒
罗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Methuselah''s,总容量6升,相当于8标准瓶)。199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22.49万美元。
最贵的美国葡萄酒
三支1994年份鹰鸣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矶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5万美元,即单支3,833美元。
最贵的被打破的葡萄酒
1787年份玛戈酒庄红酒,保险赔偿22.5万美元。
慈善拍卖会上售价最高的葡萄酒
1992年份皇家鹰鸣赤霞珠(Imperial of Screaming Eagle Cab)。2000年纳帕谷(Napa Valley)葡萄酒拍卖会上售出,售价50万美元

路易十六洋酒多少钱

亲,你确定是路易十六不是路易十三?搞清楚木有,好久生产有路易十六的,我长这么大就听过路易十三, 而已路易十三真品要1W左右一瓶,中国多数都是假洋酒,给你空酒瓶子里面倒一瓶人头马卖给你,你也不知道是假的,谁让中国是世界上造假排名第一勒

世界上著名红白葡萄酒有那些?

法国的博若莱鲜酒(Beaujolais Nouveau)和梅道克(Médoc) 酒
提起红酒,就不能不提法国。法国是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地,葡萄种类也非常多。而在勃艮第(Bourgogne)的博若莱产区,使用当年的佳美(Gamay)葡萄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更以酒质新鲜而闻名。
博若莱鲜酒酿造工艺独特,先将整串葡萄放进密封罐中,注满二氧化碳,利用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先让葡萄本身进行小规模的酒精发酵,之后才将葡萄破碎,进一步完成酒精发酵。二氧化碳使得发酵过程中的酒不被氧化,酿出来的葡萄酒十分新鲜,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及美丽的浅紫红色泽,或呈宝石红色,口感清爽,入口柔顺,常带有西洋梨、香蕉及泡泡糖的香味。因为与一般的红葡萄酒相比属于清淡型酒,在适度冰镇后饮用更加可口。
根据法国政府的规定,在当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四,博若莱新酒就可以开始上市销售。这是所有的葡萄酒中唯一的一个当年就可以消费的红葡萄酒。
在波尔多产区梅道克地区以及相邻的格哈屋(Graves)地区,这里的土壤是沙和硅钙质混合的鹅卵石形成的,生长在鹅卵石中的葡萄,用它酿制的葡萄酒所含单宁、色素、酚类化合物等都非常丰富。新酒一般呈深紫色,喝上两杯,就会把牙齿和舌头染成蓝色。这种酒酒体丰满,结构感层次感很强,厚重而涩,果香浓郁,酒质醇厚。与烤鸭、排骨等肉类相配,味道美极了。在面包上抹一点鹅肝酱,再配一杯酒,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葡萄牙的波尔特酒(Port Wine)
葡萄牙地处大西洋沿岸,气候很适宜葡萄的生长,因而也是古老的产酒国。其中的葡萄酒以波尔特酒和马德拉酒(Madeira)最为驰名。
波尔特酒是世界上著名的加强葡萄酒之一,产于葡萄牙杜罗河(Douro) 一带,在波尔特港进行储存和销售。有红、白两大类。白有金黄色、草黄色、淡黄色之分,是葡欧洲人喜爱的开胃酒品。红有黑红、深红、宝石红、茶红之分,作为甜食酒,波尔特红酒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它的香气很有特色,浓郁芬芳,果香酒香协调;口味醇厚,甘美圆润。其酿制,至今仍采用传统的脚踩法进行榨汁,以保持葡萄核的完整无损。在酿制过程中,待葡萄发酵至糖分在10%左右时,添加白兰地酒中止发酵,但保持酒的甜度。经过二次剔除渣滓的工序。然后运到酒库里陈化、贮存,一般陈化要2~10年时间。最后按配方混合调出不同类型的波尔特酒。
波特酒也以陈化时间长为佳。比较有名的牌子有:道斯 (Dow’s)、泰勒 (Taylors) 、西法 (Silva)、方斯卡 (Fonseca)。
南非的黑比诺酒(Pinot Noir)
很多人不知道,南非的葡萄酒产量名列世界前十位。其葡萄的种植历史开始于1656年。非洲最南端赫曼努斯(Hermanus)的哈密顿·罗素所产的黑比诺酒即为南非比较有名的葡萄酒之一。
种植黑比诺葡萄的葡萄园通常具有纯粹的非洲特色,散发着香草的气息。在非洲最南角的哈密顿·罗素的哈美尔庄园,因为临南大西洋,受寒凉海洋气候影响,黑比诺葡萄得到了很好的生长环境。葡萄园在山坡上,共有16种石质土壤,人工采摘葡萄,经分类后再压碎。酒味很像法国勃艮地酒。
德国的冰葡萄酒(Icewine)
冰葡萄酒源于德文“EISWEIN”,也称冰果酒。真正的冰葡萄酒可是酒如其名,的确来自自然冷冻的优质葡萄品种。这种冰葡萄可来之不易,只有霜冻降临在恰当时机,而且等温度达到零下8℃左右时,串串挂霜的小冰珠才能形成。不但如此,对这些小冰珠的收获工作同样充满艰难,必须在这样寒冷的清晨中开始,一粒粒筛选,随后在同样的寒冷中挤压果汁。
一般用来酿酒的葡萄含有大约80%的水分,而晚收的葡萄经风吹霜打后明显脱水,其糖分和酸度都大大提高了,故用这种葡萄酿制的冰果酒自然甜润醇美。只是因为酿制过程的艰难,大多数德国冰葡萄酒都是非常昂贵的。
波儿多和北加洲产红酒
华夏长城旗下的“A区干红”系列和新天酒业产自天池酒园的的“西域”和“新天尼雅”系列
奥地利的玻璃器皿品牌“里德
红酒:
法国的波尔多八大:拉菲、拉图、木桐、玛歌、奥比昂、柏图斯、白马、欧颂,勃艮第的罗曼尼.康帝、李奇堡、香贝天。意大利的西斯佳雅。西班牙的橡树河畔。澳洲的奔富葛兰许。美国的加州作品一号。
白酒:
法国波尔多的滴金庄、玛歌白亭、奥比昂干白,勃艮第的罗曼尼.蒙塔谢、路易亚都世家的夏布利特级园。加拿大的云岭冰酒。德国的日冕干白、威特驰甜白。
如果从价格上说,法国勃艮第的罗曼尼康帝可以称得上是酒中之王。光是一瓶10万元的售价就足以令波尔多地区的五大名庄望尘莫及。波尔多地区的酒中,五大名庄(拉菲,拉图,玛歌,木桐,红颜容)自然是最顶级的代表,而二级三级庄中也不乏一些备受欢迎和瞩目的名庄出现,比如白马、雄狮、里鹏等。新世界的酒里面,澳洲的奔富系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拉菲 拉图 红颜容 木桐 玛歌 白马 欧颂 伯图斯
一楼的不要误导 路易十三属于进口烈酒 是顶级干邑
1、 赤霞珠 英文名称(Cabernet Sauvignon)卡伯纳·苏维翁。别名解百纳、解百纳索维浓、解百纳苏味浓。曾用名雪华沙和苏维翁。原产法国,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地区传统的酿制红葡萄酒的良种。世界上生产葡萄酒的国家均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我国于1892年首先由烟台张裕公司引入。是我国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红葡萄品种。该品种容易种植及酿造、适应性较强、酒质优,可酿成浓郁厚重型的红酒,适合久藏。但它必须与其他品种调配(如梅鹿辄)经橡木桶贮存后才能获得优质葡萄酒。它与品丽珠、蛇龙珠在我国并称“三珠”。在河北的昌黎,种植面积最大,葡萄的表现最好。 2、 品丽珠 英文名称(Cabenet Franc)卡伯纳·佛朗。别名卡门耐特、原种解百纳。原产法国,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及罗亚河区(Loire)古老的酿酒品种,是赤霞珠、蛇龙珠的姊妹品种。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该品种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酿红酒良种,富有果香,较清淡柔和,大多不太能久藏,它的酒质不如赤霞珠,适应性不如蛇龙珠。通常与卡伯纳·苏维翁及美露(Merlot)搭配。加州近年来也出现愈来愈多的卡伯纳·佛朗单一品种葡萄酒。 3、 梅鹿辄 英文名称(Merlot)。别名梅鹿汁。原产法国,在法国波尔多(Bordraux)地区与其他名种(如赤霞珠等)配合生产出极佳干红葡萄酒。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该品种为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作为调配以提高酒的果香和色泽。 4、 佳丽酿 英文名称(Carignane)。别名佳里酿、法国红、康百耐、佳酿。原产西班牙,是西欧各国的古老酿酒优良品种之一。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所酿之酒宝石红色,味正,香气好,宜与其他品种调配,去皮可酿成白或桃红葡萄酒,且易栽培、丰产,可用作红酒调配与制白兰地。 5、 黑品乐 英文名称(Pinot Noir)皮诺·诺瓦。别名黑品诺、黑比诺、黑皮诺等。原产法国,是古老的酿酒名种。我国最早在1892年从西欧引入山东烟台,1936年从日本引入河北昌黎。该品种是法国著名酿造香槟酒与桃红葡萄酒的主要品种,早熟、皮薄、色素低、产量少,适合较寒冷的地区,它对土壤与气候要求比较严格,去皮发酵可酿制干白、白酒及非常好的气泡酒,是香槟最主要的葡萄品种之一。所酿的酒颜色不深,适合久藏。这是一种非常难种植又难酿造的葡萄品种,在加州的酒厂,被称之为令人头疼的葡萄。这种娇弱的贵族葡萄品种,最好的种植区在勃根地,在那里它有最佳的表现,同时,来自勃根地的红酒可能是世界上最奢侈昂贵的酒了。它香气十足,年轻时有丰富的水果香(也有人戏谑称之为马尿味道)及草莓、樱桃等浆果味,陈年成熟后,富有变化,带有香料及动物、皮革香味而且成熟老化,有着回甜、非常讨好的味道。在德国称之为晚勃根地品种(Spatburgun der),主要用来生产清淡、色泽柔和、早熟的红酒。在美国加州、俄亥冈州以及奥地利、新西兰也有很好的表现。 5、蛇龙珠 英文名称(Cabernet Gernischt)。原产法国,1892年引入。 6、 佳利酿 英文名称(Carignan)。曾用名佳醴酿。原产法国,1915年引入。 7、 神索 英文名称(Sinsaut)。原产法国,1980年引入。
8、 佳美 英文名称(Gamay)加美或嘉美。曾用名黑佳美,红加美。原产法国,1978年引入。是法国勃根地南方及罗亚河区的重要葡萄品种,占勃根地红酒一半以上的产量。一般都要趁新鲜饮用,不过,若是产于宝酒利特级产区(Braujolais Cru)如(Moulin-A-Vent)则例外,该地所产的红酒也可陈放。低单宁、有丰富的果香及美丽的浅紫红色泽是其特色,常带西洋梨及紫罗兰花香,尤其是宝酒利新酒(Braurjolais Nouveau),常带西洋梨、香蕉及泡泡糖的香味,是入门者的最佳选择之一,低涩度,高果香,冰凉之后容易入口。 9、 歌海娜 英文名称(Grenache)。曾用名格伦纳什。原产西班牙,1980年引入。 10、 美露 英文名称(Merlot)。原产法国,1892年引入。为波尔多的伟大红葡萄酒品种之一,产量大而且早熟,富有浓郁的果香,酸度低、单宁柔顺,可提早饮用,也可久藏。颇适合个性较急的饮用者。 11、 弥生 英文名称(Mission)。原产西班牙。 12、 内比奥罗 英文名称(Nebbiolo)内比欧罗。曾用名纳比奥罗。原产意大利,1981年引入。属于高果酸、高色素、高单宁、晚熟型的品种。主要分布在意大利皮蒙省(Piedmont),其中巴若罗(Barolo)、巴瑞斯可(Barbaresco)为最著名产区。所酿的酒品质可媲美一级波尔多红酒。酒色深如席哈,香味丰富,口感强实,带有丁香、胡椒、甘草、梅、李干、玫瑰花及苦味巧克力的香味,非常适合久存。 13、 味而多 英文名称(Petit Verdot)。曾用名魏天子。原产法国。1892年引入。 14、 宝石 英文名称(Ruby Cabernet)。曾用名宝石百纳。原产美国,1980年引入。 15、 桑娇维塞 英文名称(Sangiovese)山吉欧维斯。原产意大利,1981年引入。主要种植在意大利中部(Tuscany),其中香堤(Chianti)、(Brunello di Montalcino)、(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最为著名。色素少、酸度高、单宁高,酒的类型简单清爽,也有浓烈浑厚型,带有烟草及香料的味道。

法国路易十六的介绍

路易十六是法国国王,他刚即位时,法国封建制度正出现全面危机。他企图实行财政改革,但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1789年他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从而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91年6月路易十六化妆逃跑未遂。1792年8月10日革命时被捕,次年1月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头像,现收藏在尚蒂伊康德美术馆.

关于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人们总是把他描绘建构成为这样的形象:专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浑名“锁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记上写着,今日无事。总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残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断头台。
路易十六向来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他不但对国务无什么兴趣,还对贪得无厌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言听计从,使国家债台高筑,屡战屡败。
在旁的一名农夫大叔也插嘴道:“他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穷人缴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段关于路易十六之死的描述让人觉得路易十六更像是受到贪得无厌的老婆所连累。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历史中看待路易十六此人,他曾有“激进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声,也试图改革,以挽救国家危亡。
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承继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就已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国王的权力被看作是上帝的代表和化身。国王在其诏书中都要宣称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法兰西和纳瓦尔的王”。在神授权力的名义下,国王拥有一切权力,成为专制的君主。
法兰西此时也是危机四伏。专制体制对人的漠视,对人的权利的剥夺和方式上的横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居于法兰西底层的第三等级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负,但却享受不到任何政治权利。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同时,官僚制度充满惰性、政府人员腐败懒散、行政管理庞杂而且混乱。
专制体制的暴政和不合理性自然引起了种种不满和反抗。庞大的帝国受到了种种困扰,此时路易十六认识到现存的专制“旧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提到:
法国的中兴英主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凡尔赛宫等处。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因此给后代子孙——路易十六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开刀了,他同时对让人生厌,举国怨恨的“旧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举动,关乎国家前途。这次改革在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看来是充满着悲情的。路易十六的确有过一番努力:
路易十六当政后,首先任用了73岁的重臣莫普,想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来帮助他理顺现存体制的混乱,但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国王旋即起用有新思维的杜尔阁。杜尔阁上任后,他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来说,他建议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的壁垒,废除贸易的关卡,振兴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贵族和僧侣同第三等级享受一样的税率。在政治上,他想利用现存的省议会的途径,扩大政治开放,让人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这项改革,按照路易十六的说法,杜尔阁和他自己是想要为人民谋求利益。但是,这项改革计划由于受到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法推进,在特权阶级的一片反对声中,路易十六只好免去了杜尔阁的职位,改由马尔泽布尔来继任。与杜尔阁一样,马尔泽布尔也是主张要给每一个人以权利的。在法律上,取消拷打逼供,给被告人以辩护的权利;在政治上,取消国王的“密札”和新闻出版检查,让所有人都有人身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宗教上,反对宗教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由于他的改革与杜尔阁差别不大,依然无法进行,他也同样落了个下台的结局。随后克吕尼走马上任,但好景不长,仅仅六个月他就下了台。
路易十六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企图进行改革,将希望寄托于贵族们与国家共渡难关,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和利益,只不过特权阶级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多少年没有行使过权利的三级会议了,1788年的8月8日,国王同意在第二年的五月召开三级会议。 他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导致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后人也多了一个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的对象。
1789年的5月5日,三级会议如期召开。刚开始,当国王走进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国王表示了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体制和程序内解决问题的愿望。随后,贵族阶级拒绝合作,第三等级只好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革命眼看就要爆发,路易十六竟然暗中调派军队试图威胁第三等级,双方展开了冲突。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以此为标志,革命正式爆发。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路易十六被控勾结外人,泄漏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判死刑。
1793年1月的一天,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都是困难的,因为要改革,就要有力量使贵族特权阶级服从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路易十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君主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在米涅的笔下,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而是“心地正直、善良”,“他没有任何野心,因此他可能是惟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惟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不惜代价从一开始就坚决抵抗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
也有意见指出米涅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过于同情、过于微观的考虑了个人情感。在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反复强调其人善良的本性,殊不知西谚云“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作为一国之君,路易十六过于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王,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1793),法国国王(1774~1792)。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成就有点类似中国的明熹宗朱由校,天才皇帝不补天。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
路易十六大事年表
1765年其父死被立为王储。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
1774年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时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
1787年接受财政总监卡洛纳建议,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特权等级征税,遭贵族抵制而失败。
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中止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因顽固维护教士、贵族的封建特权,与第三等级形成严重对立。7月11日解除受第三等级拥护的改革派财政总监内克职务,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终于激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和王室亲信多次劝说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避难。路易起先拒绝离开,等待革命自行灭亡。但局势的发展使他改变了主意。
1789年10月6日,若干巴黎妇女和数千名国民卫队士兵闯入凡尔赛宫,要求国王迁入巴黎居住。他们与卫兵发生小规模冲突,几名卫兵被杀死。王后一度衣冠不整地带着孩子躲避。当晚路易十六一家被迫搬入巴黎蒂伊尔里宫(Tuileries Palace),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和米拉波(Honoré Mirabeau)都劝说路易十六采取妥协立场,推行君主立宪制。路易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制宪会议,顺从地签署了大部分法令。
1790年7月14日攻陷巴士底狱周年纪念活动中公开宣誓将维护宪法。绝大多数法国民众相信他诚意支持革命,对他衷心爱戴,将他视为法国人民的国王。
1790年11月27日制宪会议通过法令,要求教士宣誓效忠国家、法律和国王,引起法国天主教会危机,很多忠于罗马教皇的教士拒绝宣誓。
1791年2月28日,有谣言称国王处境危险,数百名年轻贵族前往王宫保护,与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发生冲突,一些贵族遭到殴打和侮辱,令路易大为愤怒。
1791年4月18日,路易十六企图前往巴黎近郊的一座城堡,以便与拒绝宣誓的教士庆祝复活节,但在蒂伊尔里宫门口被大群市民包围,最终未能离开。此事之后,路易十六坚定了出逃的决心。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成员化装后逐一悄悄穿过隐秘的通道溜出王宫。但拉法耶特和当时的巴黎市长巴伊(Jean-Sylvain Bailly)意外来到王宫找路易十六谈话,使国王不得不推迟离开。费尔森将他们送上准备好的马车,在巴黎郊区的邦迪(Bondy)离开了他们。此时他们已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也在当晚轻装出逃,成功逃入布鲁塞尔。国王一行人离开巴黎后十分兴奋,而起初行程也比较顺利。一路上,路易十六并不费心隐藏,甚至多次下车与附近乡民交谈。到达圣默努尔德(Sainte-Menehould)之前已数次有人认出国王,但震惊疑虑之余都没有作出反应。然而,马车到达马恩河畔沙隆(Chalons-en-Champagne)时已落后原计划三个小时,原定在城外迎接国王的骑兵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又怀疑国王未能成功逃离巴黎,已经基本撤离。一行人傍晚来到了圣默努尔德的驿站,站长德鲁埃(Jean-Baptiste Drouet)也认出了国王,并在马车离开后通报了市议会,后者派德鲁埃追赶国王。德鲁埃抢在国王前面到达了距蒙梅迪三四十英里处的瓦雷纳(Varennes),传达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瓦雷纳敲响了警钟,拦住了国王一行人。起初,代理市长答应帮助承认了自己身份的国王离开,但市议会讨论后决定拖延时间,下令国民卫队严阵以待,并向附近城镇求援。布耶手下的骑兵随后赶到,但无法救出国王。
1791年6月21日早晨,国王出逃的消息在巴黎传开。路易十六临行前在桌上留下了一份声明,谴责制宪会议从王室手中剥夺了外交、军事和地方行政权力,并宣布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后批准的全部法令无效。拉法耶特将军和制宪会议先后派人急速追赶。面对危机,制宪会议达到了空前的团结,通过法令开始行使行政权,同时下令法国各地开始紧急备战。
1791年6月22日清晨,巴黎的使者到达了瓦雷纳。当地市议会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制宪会议的命令。路易十六一行人在数千名国民卫队的伴随下启程返回巴黎。一路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马车缓缓向巴黎进发。制宪会议派出的三名代表在马恩河谷与国王会合,陪同王室在6月25日抵达巴黎。
1791年9月批准《1791年宪法》,接受君主立宪制,称法兰西人的国王,重新掌权。
1792年4月对奥地利宣战
1792年8月10日起义中被捕,囚于丹普尔堡。
1792年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2年11月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后,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处决。
路易十六与断头台
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
路易十六子女
路易十六的七岁的儿子路易·查理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最后被虐待致死。
路易十六后世评论
1989年7月14日,法国庆祝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处死路易十六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句话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公开说出来的。原创者是谁呢?说法不一,有人说路易十四,有人说路易十五,有人说路易十六。《南风窗》曾载文对词话出处作一番考究。至于这话跟路易十六搭上关系,恐怕是指革命洪流。
关于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人们总是把他描绘建构成为这样的形象:专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浑名“锁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记上写着,今日无事。总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残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断头台。
路易十六向来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他不但对国务无什么兴趣,还对贪得无厌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言听计从,使国家债台高筑,屡战屡败。
在旁的一名农夫大叔也插嘴道:“他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穷人缴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段关于路易十六之死的描述让人觉得路易十六更像是受到贪得无厌的老婆所连累。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历史中看待路易十六此人,他曾有“激进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声,也试图改革,以挽救国家危亡。
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承继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就已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国王的权力被看作是上帝的代表和化身。国王在其诏书中都要宣称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法兰西和纳瓦尔的王”。在神授权力的名义下,国王拥有一切权力,成为专制的君主。
法兰西此时也是危机四伏。专制体制对人的漠视,对人的权利的剥夺和方式上的横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居于法兰西底层的第三等级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负,但却享受不到任何政治权利。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同时,官僚制度充满惰性、政府人员腐败懒散、行政管理庞杂而且混乱。
专制体制的暴政和不合理性自然引起了种种不满和反抗。庞大的帝国受到了种种困扰,此时路易十六认识到现存的专制“旧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提到:
法国的中兴英主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凡尔赛宫等处。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因此给后代子孙——路易十六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开刀了,他同时对让人生厌,举国怨恨的“旧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举动,关乎国家前途。这次改革在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看来是充满着悲情的。路易十六的确有过一番努力:
路易十六当政后,首先任用了73岁的重臣莫普,想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来帮助他理顺现存体制的混乱,但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国王旋即起用有新思维的杜尔阁。杜尔阁上任后,他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来说,他建议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的壁垒,废除贸易的关卡,振兴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贵族和僧侣同第三等级享受一样的税率。在政治上,他想利用现存的省议会的途径,扩大政治开放,让人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这项改革,按照路易十六的说法,杜尔阁和他自己是想要为人民谋求利益。但是,这项改革计划由于受到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法推进,在特权阶级的一片反对声中,路易十六只好免去了杜尔阁的职位,改由马尔泽布尔来继任。与杜尔阁一样,马尔泽布尔也是主张要给每一个人以权利的。在法律上,取消拷打逼供,给被告人以辩护的权利;在政治上,取消国王的“密札”和新闻出版检查,让所有人都有人身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宗教上,反对宗教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由于他的改革与杜尔阁差别不大,依然无法进行,他也同样落了个下台的结局。随后克吕尼走马上任,但好景不长,仅仅六个月他就下了台。
路易十六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企图进行改革,将希望寄托于贵族们与国家共渡难关,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和利益,只不过特权阶级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多少年没有行使过权利的三级会议了,1788年的8月8日,国王同意在第二年的五月召开三级会议。 他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导致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后人也多了一个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的对象。
1789年的5月5日,三级会议如期召开。刚开始,当国王走进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国王表示了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体制和程序内解决问题的愿望。随后,贵族阶级拒绝合作,第三等级只好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革命眼看就要爆发,路易十六竟然暗中调派军队试图威胁第三等级,双方展开了冲突。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以此为标志,革命正式爆发。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路易十六被控勾结外人,泄漏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判死刑。
1793年1月的一天,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都是困难的,因为要改革,就要有力量使贵族特权阶级服从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路易十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君主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在米涅的笔下,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而是“心地正直、善良”,“他没有任何野心,因此他可能是惟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惟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不惜代价从一开始就坚决抵抗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
也有意见指出米涅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过于同情、过于微观的考虑了个人情感。在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反复强调其人善良的本性,殊不知西谚云“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作为一国之君,路易十六过于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王,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1793),法国国王(1774~1792)。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成就有点类似中国的明熹宗朱由校,天才皇帝不补天。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
路易十六大事年表
1765年其父死被立为王储。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
1774年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时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
1787年接受财政总监卡洛纳建议,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特权等级征税,遭贵族抵制而失败。
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中止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因顽固维护教士、贵族的封建特权,与第三等级形成严重对立。7月11日解除受第三等级拥护的改革派财政总监内克职务,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终于激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和王室亲信多次劝说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避难。路易起先拒绝离开,等待革命自行灭亡。但局势的发展使他改变了主意。
1789年10月6日,若干巴黎妇女和数千名国民卫队士兵闯入凡尔赛宫,要求国王迁入巴黎居住。他们与卫兵发生小规模冲突,几名卫兵被杀死。王后一度衣冠不整地带着孩子躲避。当晚路易十六一家被迫搬入巴黎蒂伊尔里宫(Tuileries Palace),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和米拉波(Honoré Mirabeau)都劝说路易十六采取妥协立场,推行君主立宪制。路易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制宪会议,顺从地签署了大部分法令。
1790年7月14日攻陷巴士底狱周年纪念活动中公开宣誓将维护宪法。绝大多数法国民众相信他诚意支持革命,对他衷心爱戴,将他视为法国人民的国王。
1790年11月27日制宪会议通过法令,要求教士宣誓效忠国家、法律和国王,引起法国天主教会危机,很多忠于罗马教皇的教士拒绝宣誓。
1791年2月28日,有谣言称国王处境危险,数百名年轻贵族前往王宫保护,与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发生冲突,一些贵族遭到殴打和侮辱,令路易大为愤怒。
1791年4月18日,路易十六企图前往巴黎近郊的一座城堡,以便与拒绝宣誓的教士庆祝复活节,但在蒂伊尔里宫门口被大群市民包围,最终未能离开。此事之后,路易十六坚定了出逃的决心。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成员化装后逐一悄悄穿过隐秘的通道溜出王宫。但拉法耶特和当时的巴黎市长巴伊(Jean-Sylvain Bailly)意外来到王宫找路易十六谈话,使国王不得不推迟离开。费尔森将他们送上准备好的马车,在巴黎郊区的邦迪(Bondy)离开了他们。此时他们已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也在当晚轻装出逃,成功逃入布鲁塞尔。国王一行人离开巴黎后十分兴奋,而起初行程也比较顺利。一路上,路易十六并不费心隐藏,甚至多次下车与附近乡民交谈。到达圣默努尔德(Sainte-Menehould)之前已数次有人认出国王,但震惊疑虑之余都没有作出反应。然而,马车到达马恩河畔沙隆(Chalons-en-Champagne)时已落后原计划三个小时,原定在城外迎接国王的骑兵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又怀疑国王未能成功逃离巴黎,已经基本撤离。一行人傍晚来到了圣默努尔德的驿站,站长德鲁埃(Jean-Baptiste Drouet)也认出了国王,并在马车离开后通报了市议会,后者派德鲁埃追赶国王。德鲁埃抢在国王前面到达了距蒙梅迪三四十英里处的瓦雷纳(Varennes),传达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瓦雷纳敲响了警钟,拦住了国王一行人。起初,代理市长答应帮助承认了自己身份的国王离开,但市议会讨论后决定拖延时间,下令国民卫队严阵以待,并向附近城镇求援。布耶手下的骑兵随后赶到,但无法救出国王。
1791年6月21日早晨,国王出逃的消息在巴黎传开。路易十六临行前在桌上留下了一份声明,谴责制宪会议从王室手中剥夺了外交、军事和地方行政权力,并宣布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后批准的全部法令无效。拉法耶特将军和制宪会议先后派人急速追赶。面对危机,制宪会议达到了空前的团结,通过法令开始行使行政权,同时下令法国各地开始紧急备战。
1791年6月22日清晨,巴黎的使者到达了瓦雷纳。当地市议会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制宪会议的命令。路易十六一行人在数千名国民卫队的伴随下启程返回巴黎。一路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马车缓缓向巴黎进发。制宪会议派出的三名代表在马恩河谷与国王会合,陪同王室在6月25日抵达巴黎。
1791年9月批准《1791年宪法》,接受君主立宪制,称法兰西人的国王,重新掌权。
1792年4月对奥地利宣战
1792年8月10日起义中被捕,囚于丹普尔堡。
1792年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2年11月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后,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处决。
路易十六与断头台
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
路易十六子女
路易十六的七岁的儿子路易·查理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最后被虐待致死。

十大最贵洋酒排名

十大最贵洋酒排名如下:
1、法国吉洛(Guillot)
法国吉洛洋酒是由韦尼-登伯西先生创立于1777年,从路易十六时期至今,历经家族八代,百年传承品质,坚持传统酿造工艺,是全世界洋酒品牌中经典和质量的象征,它独有的夏朗德式蒸馏法的制作工艺更是其特色卖点之一,曾多次荣获全球葡萄酒和烈酒金奖。
2、马爹利(Martell)
马爹利家族于1715年起开始酿制品质优良的干邑白兰地。至今,马爹利干邑白兰地已享誉全球。酿制干邑之道,除了要获得干邑鉴赏家称誉外,更需要为不同口味提供不同等级的佳酿,凭着其丰富传统经验及庞大藏酒量,故能保持酒质超卓,始终如一。
3、轩尼诗(Hennessy)
轩尼诗的名字原自李察轩尼诗,他出生于爱尔兰的却克郡。一七四五年到法国当兵,任路易十三御林军的外国军官,驻扎在干邑区,时常品尝白兰地,才知道白兰地的美妙,还买了很多瓶送给故乡的亲友,亲友们对白兰地,都赞不绝口,所以成为他日经营酒业的主要原因。
4、人头马(Remy Martin)
人头马—白兰地系法国夏朗德省科涅克地区有270多年历史的雷米·马丹公司所生产,因其商标上有一匹人头马而得名。人头马白兰地酒纯正平和、香味浓郁色泽鲜亮。
按储存年代长短不同可分成几种,其中储存时间最短的“上等陈酿”也在6年以上,而在酒窖里度过50年漫长岁月的“路易十三”则被视为“人头马”中的极品。
5、芝华士(Chivas)
芝华士于1801年成立于苏格兰阿柏丁的芝华士公司,是全世界最早生产调和威士忌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威士忌生产商,同时也是威士忌三重调和的创造者。出于对威士忌事业的无比沉醉,芝华士兄弟遍访欧美大陆,成为最早发现威士忌酿制秘密的先驱。
6、百龄坛(Ballantine)
百龄坛创始于1827年的著名苏格兰威士忌品牌,由乔治·百龄坛先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酿造出的第一瓶佳酿揭开了该品牌辉煌荣耀的历史传奇。时至今日,这一传统苏格兰调和型威士忌的卓越代表以其世代延续180多年不变的酿造传统和超凡口感享誉全球。
7、尊尼获加 (Johnnie Walker)
联合酿酒集团拥有的尊尼获加威士忌,是苏格兰威士忌之典范。尊尼获加家族自一八二零年创业以来,凭着历代总调配师的优良技术和专注精神,一直保持原有之品质和特性,在国际间屡获殊荣。1820年,苏格兰人John Walker开始了第一杯调配威士忌的尝试。
8、杰克丹尼(Jack Daniels)
杰克丹尼是世界十大名酒厂牌之一,产品以威士忌为主。杰克丹尼威士忌之所以与众不同,是由于它在提炼出威士忌酒后还把它放在10英尺厚的用糖枫树烧成的炭上面过滤,经木炭醇化后的威士忌酒被放入酒库里碳化过的白栎木桶内存放和陈化。
恰是这最后一道工序使杰克丹尼生产的威士忌酒获得了“田纳西威士忌酒”的美名,并多年高踞全美威士忌冠销量军。
9、百加得(Bacardi)
百加得是世界十大名酒品牌之一,1862年源于古巴圣地亚哥的高档朗姆酒。百加得将原本极粗犷强烈的Rum成功赋予了细致、柔和的崭新风貌,口感纯正而顺滑,所蕴含是象征拉丁加勒比精神的自由、色彩和激情。
10、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
绝对伏特加是产自瑞典的世界十大名酒之一,享誉国际的顶级烈酒品牌。绝对伏特加不仅考虑到产品的绝对完美,也叙述了其品牌的来历。
1879年,Lars Olsson Smith利用一个全新的工艺方式酿制了一种全新的伏特加,叫作“绝对纯净的伏特加酒”,这一工艺被ABSOLUT沿用至今,特选的冬小麦与纯净井水保证了绝对伏特加的优等质量与独特的品味。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