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凤凰单丛
- 2、凤凰单枞属于什么茶
- 3、凤凰单枞
- 4、凤凰单丛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 5、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_凤凰茶的知识
- 6、凤凰单丛茶是属于什么茶
- 7、一文读懂单丛茶,凤凰单丛的香型及特点介绍
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
单丛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逃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
单丛属于乌龙茶,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复杂,在此基础上,单丛茶的制作可谓独特,它要尊重每一棵茶树的个性。
单丛狭义上是指单株采摘、单株制作,然后形成单株茶树独特的香型;广义上是指针对某种香型的茶单独制作,保持某种香型的纯粹性。
凤凰单丛的主要产地
凤凰单丛茶产于广东潮安县凤凰山.茶树的单株形态和品味各具特色。自成一系。因其需要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加工、单株包装贮藏、单株作价销售,故得名“凤凰单丛”。
民间还流传着“宋帝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凤凰单丛茶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耐冲耐泡,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等。深受茶人的好评,被誉为“岭南小乔”。
单丛十大香型
【三兰两桂,姜查夜茉黄】
三兰:
蜜兰香(香番薯、白叶)
芝兰香(八仙、兄弟茶)
玉兰香(红娘伞、苏竹香)
两桂:
肉桂香
桂花香
姜:姜花香(杨梅叶、姜母香)
查:杏仁香(锯朵仔、查仁香)
夜:夜来香
茉:茉莉香
黄:黄枝香(鸭屎香,大鸟叶)
凤凰单枞属于什么茶
凤凰单枞属于乌龙茶类,是全国六大茶类之一。凤凰单枞主要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而潮州凤凰山是国家级茶树地方良种“凤凰水仙种”的原产地,数代茶农从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众多品质优异的单株,故得名为“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于什么茶
凤凰单枞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的珍稀的高香型名茶品种资源。
凤凰单枞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
凤凰单枞的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
凤凰单枞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凤凰单枞
大红袍 凤凰单枞 区别
1.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最优,属于福建的乌龙茶。凤凰单枞是广东乌龙,产于广东潮汕凤凰山。
2. 在口感上,大红袍有着岩茶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入口火味比较足,茶香有所谓的“岩韵”,口味稍重,回甘特别好。岩茶以火香、茶香和回甘为主。而凤凰单枞以花香味为主,泡得好时沁人心脾,但回甘不如岩茶,出茶慢了会导致茶汤发苦。
3. 干茶:单枞条索肥厚紧实,色褐,油润有光。岩茶绿润带光,所谓的“砂绿润”。
4. 香气:单枞花香,其实单枞有20多种香气的。香气持久。岩茶焦糖香,有岩韵,类似豆浆韵。
5. 汤色:单枞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岩茶因焙火,汤色偏桔黄或红,明亮。
6. 滋味:单枞浓醇回甘,微涩口,山韵味。喝着感觉够很清爽!岩茶醇厚甘甜,岩韵味,润滑爽口。有时,有火味。
7. 叶底:单枞叶底肥厚带光泽,颜色偏黄。岩茶叶底偏墨绿,油润肥厚。因为焙火的关系,细细看,叶上有小泡泡。
8. 两者都属于乌龙茶,即青茶。工艺略有区别,但因为两个茶都带有区域性的品种特点。
9. 两种茶都更适合工夫泡。由于正宗的大红袍只产于某些固定的茶树,产量很有限,每斤上千。一般市场上所谓的大红袍都是拼配茶,保持了部分大红袍的口感,价格相比正品较低。而凤凰单枞在广东潮汕地区较常见,香味种类也很多,传统的以蜜兰香单枞为主。
单枞是什么茶
潮州凤凰单枞主要来自于凤凰山一带,该地区地势较高,海气温较低,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终年多云雾,湿度大,日照短,黄壤土层厚,有机质丰富,呈酸性,水质良好。采用人工精细的采制工艺制作而成。凤凰单丛茶具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耐冲耐泡,泡后隔夜不酸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和广大客商的好评。-----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减肥美容、防癌症抗衰老、降血脂等功效
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凤凰单枞的产销历史已有900余年,于宋朝始至今止,潮州凤凰单枞茶一直以来都是朝庭贡茶。1955、1982、1986年获商业部全国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在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乌龙茶之首。1990年凤凰单枞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9年农牧渔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金杯奖。1991年在“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荣获“文化名茶奖杯”。在国内主销闽、粤,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单枞茶,有人知道吗?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dóng)山茶区。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形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采制工艺与茶品特性:单枞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知道“凤凰单丛”这种茶叶么?
凤凰单枞是产于潮汕地区,属于广东乌龙。其具体的品种如下:宋种“东方红”,系幸存于凤凰山系中的
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宋种芝兰香,幸存于凤凰山系中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老枞母树共有二株,香气幽雅,有 细锐的芝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力强,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有明显的高山老枞“特韵”。到年底有茶叶出现“返春”现象,品味更佳。宋种蜜香单枞,是幸存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因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甘薯“蜜味”,故又名“宋种红薯香单枞”。蜜香高锐持久,有花香;滋味浓厚爽口,“蜜韵”突出,饮后满口生香,回甘力强,极耐冲泡 。八仙过海单枞:又名“八仙单枞”,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只存活八株于一处,并 乌岽山上形民八仙过海之状,故取名“八仙过海”。 茶叶香型特点是有明显的白玉兰花香蜜韵。姜花香单枞:又名“通天香单枞”,因其茶叶有突出的姜花香味,香气冲天,故茶农称之“通天香”;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蛤古捞单枞,又名“老哈蟆”,系凤凰单枞十大高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其母树形态而取名。蜜兰香单枞,成茶有“浓蜜幽兰”特韵,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甘爽,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凤凰黄枝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 因其茶叶香味有明显的黄栀子花香蜜韵而得名。黄枝香单枞有多个株系,如石古坪田料埔黄枝香、凤溪庵角黄枝香、乌岽狮头脚黄枝香(又名文佳祥种)等。玉兰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玉兰花香清幽馥郁,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澈明亮,饮之齿颊留香,连泡十多次香味仍存。桂花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桂花香气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唇舌留香,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二矛芝兰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茶叶芝兰花香幽雅细长,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
凤凰单枞的分类及其特点?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
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采制工艺与茶品特性:单枞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
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
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
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凤凰单枞的产销历史已有900余年。
1955、1982、1986年获商业部全国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在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乌龙茶之首。1990年由汕头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潮州分公司生产的金帆牌凤凰单枞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1989年农牧渔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金杯奖。1991年在“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荣获“文化名茶奖杯”。
在国内主销闽、粤,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凤凰单丛正宗产地以有"潮汕屋脊"之称的凤凰山东南坡为主,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乌崇山、乌譬山、竹竿山、大质山、万峰山、双譬山等潮州东北部地区。
凤凰单丛茶的采制,以特早熟种的白叶单丛最先开锣,在春分(3月20日)前后陆续开采,这是一种蜜兰春型的高档茶,有岭头单丛茶、乌东蜜兰香单丛、金奖工夫白叶茶等品种。毛茶制成后,再经过有10天的精制,即4月初可上市。
清明(4月4日)前后早熟种单丛开始采摘,有肉桂香单丛、金玉兰、蛤股捞等。单丛茶采制旺季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大部分老名丛茶都在这段时间采摘,有宋种1号、黄桅香2号、芝兰香及各种特殊香型茶。
宋种1号,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生长在海拔约1150米乌岽李仔坪村,树龄在600年以上。该株系已经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宋种1号的无性繁殖后代。
成茶条索重实紧结,色泽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茶丛韵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单丛中的饺饺者。
清明后采摘,制成毛茶后,精制需15天左右,经退火熟化才可上市。 桂花香单丛、抽花香单丛、姜花香单丛、杏仁香单丛等,都是在清明后四五天采摘的中熟种茶。
桂花香单丛的成茶,条索紧直油润,呈缮鱼色,汤色橙黄清澈,具有自然桂花香气,滋味甘醇爽口持久,每千克售价最高达9600元。姜花香单丛因有轻微的生姜味道并带有姜花香气而得名。
2003年每株采制春茶2市斤,每斤售价高达1.2万元。这些特殊香型茶精制也需15天左右。
谷雨至立夏前后采摘的是迟熟种,有宋种八仙、玉兰香、夜来香、石古坪、老仙翁等。此时间采摘的单丛大都香气高锐幽长、滋味浓醇,同样在毛茶制成后,经15天退火熟化,才能品尝出真正色、香、味及老丛山韵蜜味。
宋种八仙单丛,是从单株母树 "大乌叶"上选取插穗,用长枝无性繁殖法扦插成活,再分别栽种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茶园里,长大后都保持原母树的优良性状,又犹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具特色,故雅称 "八仙茶"。成品茶条索紧直,较其他单丛茶硕大,黑褐色,油润光泽,汤色金黄,甘醇爽口常微甜,芝兰香明显。
凤凰单丛茶中的珍稀品种一直供不应求。正宗宋种单丛(老株单丛)大都在开采前就被认购、定购。
第二代宋种和嫁接高香型单丛茶,品质上等,市场上都能买到。 凤凰单枞的品种: 凤凰单枞是产于潮汕地区,属于广东乌龙。
其具体的品种如下: 宋种“东方红”,系幸存于凤凰山系中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宋种芝兰香,幸存于凤凰山系中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老枞母树共有二株,香气幽雅,有 细锐的芝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力强,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有明显的高山老枞“特韵”。到年底有茶叶出现“返春”现象,品味更佳。
宋种蜜香单枞,是幸存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因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甘薯“蜜味”,故又名“宋种红薯香单枞”。
蜜香高锐持久,有 花香;滋味浓厚爽口,“蜜韵”突出,饮后满口生香,回甘力强,极耐冲泡 八仙过海单枞:又名“八仙单枞”,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只存活八株于一处,并 乌岽山上形民八仙过海之状,故取名“八仙过海”。 茶叶香型特点是有明显的白玉兰花香蜜韵 姜花香单枞:又名“通天香单枞”,因其茶叶有。
凤凰单丛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凤凰单丛属于乌龙茶(青茶)、半发酵茶,产自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其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此成茶的香气、滋味各有千秋,当地习惯按不同的香型将单枞茶分为黄栀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品种。
凤 凰 单 丛 传 说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
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因此又称“鸟嘴茶”。“鸟嘴茶”,也就是如今的凤凰水仙茶。
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今大别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
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茶区介绍凤凰茶区处于海拔350—1498米间的丛山峡谷之中,生长在海拔600—1498米间的凤凰单丛茶具有独特的“山韵”,且海拔越高“山韵”越显。并印证了“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
乌岽山为凤凰山第二高山峰,海拔11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日照时间短,优越的自然环境,给茶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相较其他山峰,乌岽植被率也更高,土壤含更多有机质,真正好的单丛就产于乌岽山。
其茶具有独特的“香”、“活”、“甘”。还须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对内质上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特有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所在。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凤凰单丛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
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另有一些特殊山场及树种的茶青,经碳火慢焙一段时间后,口感及香气变的更加独特,“山韵”较轻火茶更为深厚,耐泡度亦更高。
凤凰单丛的分类凤凰单丛的命名,是按茶树形态、叶片外形、品质特点、生长环境、时代背景、人物事件等多种方式而命名的。
① 以茶树形态命名:如鸡笼刊、娘仔伞等;
② 以叶片形态命名:如竹叶、柚叶、柿叶、杨梅叶、锯剁仔等;
③ 以叶片颜色命名:如白叶、乌叶等;
④ 以茶叶外形命名:如丝线茶、鸭屎香等;
⑤ 以茶叶香气命名:如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桂花香、姜花香等;
⑥ 以茶汤口感命名:如杏仁香、杨梅香、番薯香、肉桂香等;
⑦ 以所在地点命名:如乌岽单丛、凹富后、岩上珍等;
⑧ 以历史事件命名:如东方红、兄弟仔等;
⑨ 特殊命名:如八仙过海、老仙翁等;
⑩ 复式命名:如大庵蜜兰香、赤叶黄枝香等。
凤凰单丛的十种自然花香型① 黄枝香型:包括宋种黄枝香、大庵宋种、大白叶、大乌叶、鸭屎香、老仙翁等;
② 芝兰香型:包括宋种芝兰香、八仙过海、鸡笼刊、兄弟茶、竹叶等;
③ 蜜兰香型:包括番薯香、白叶单丛等;
④ 桂花香型:包括群体桂花单丛等;
⑤ 玉兰香型:包括玉兰香、娘仔伞等;
⑥ 姜花香型:包括姜母香、杨梅叶、柚叶等;
⑦ 夜来香型:包括夜来香等;
⑧ 茉莉香型:包括茉莉香等;
⑨ 杏仁香型:包括杏仁香、锯剁仔等;
⑩ 肉桂香型:包括肉桂香等。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_凤凰茶的知识
凤凰茶:即凤凰单枞茶,是青茶品种之一,归于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是全国六大茶类之一。有700多年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声誉远播。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_凤凰茶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录
凤凰单丛茶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凤凰茶的冲泡 方法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 传说 ,因此又称“鸟嘴茶”。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制作过程是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 烘焙 6道工序。按照制作工艺,可将其划分为肉桂香、黄枝香、蜜兰香等十大型号80多个品系。
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凰单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一、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凤凰单枞茶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 饮茶 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凤凰单枞茶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学宫川丰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凤凰单枞茶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试验,证明能显著抑制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凤凰单枞茶,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凤凰单枞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凤凰单枞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凤凰单枞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凤凰单枞茶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凤凰单枞茶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凤凰单枞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凤凰单枞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
凤凰茶的冲泡方法
冲泡单枞茶和其他茶有一定区别,而且冲泡难度要大一些,手法上也更加讲究,如果冲泡不如法,容易苦涩,有违茶道。
冲泡单枞茶的最大特点,可用一个“快”字来 总结 :投茶快,洗茶快,出汤快。
单枞的投茶量一般应控制在6—7分满,水沸后冲瓯烫盏,然后投茶。投茶后不摇香,略略覆盖即可。洗茶要快,可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煎水泡茶如同做文一样,也要讲究起承转合;如同泼墨一样,也要讲究浓淡干湿;如同抚琴一样,也要讲究轻重缓急;如同参禅一样,也要讲究明心见性。冲泡单枞茶时投茶、洗茶一定要快而且轻,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才能顺茶理、尽茶情。
单枞茶出汤也要快。第一水不超过3秒,第二水不超过5秒,至第六水时不超过30秒。这样冲泡出的茶汤不苦不涩,品饮最宜。由于出汤快,所以从一水直至七六水,中间不用换水或再加热,可一壶水一冲到底,可谓畅快淋漓。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知识相关 文章 :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 喝凤凰茶有什么功效
★ 凤凰茶的特色文化
★ 如何饮用凤凰单丛茶
★ 凤凰单丛茶有什么功效
★ 凤凰单枞茶的功效和冲泡方法
★ 茶叶的功效作用以及种类识别
★ 凤凰单丛茶有什么功效
★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整理学习
★ 制作凤凰单丛茶技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4b756339138199b385b89eb6d5bb4e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凤凰单丛茶是属于什么茶
凤凰单丛茶是属于乌龙茶。
凤凰单丛茶属于从国家级茶树良种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选育出来的乌龙茶系。
凤凰单丛茶属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
凤凰单枞产自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炭山茶区,该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凤凰茶产自南粤潮州凤凰镇,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中国,远及海外。
凤凰单丛茶是属于乌龙茶。
凤凰单枞是青茶的品种之一,归属于乌龙茶类,为半发酵茶,是我国茶树中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的茶树品种,产自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深厚的广东省凤凰镇乌岽山茶区,冲泡之后有兰花香气,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清澈明亮。
凤凰单枞特点
凤凰单枞外形粗壮,匀整挺直,颜色为黄褐色,上面分布有朱砂红点,冲泡之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气,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具有独特的山韵风格。
凤凰单枞产自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该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一文读懂单丛茶,凤凰单丛的香型及特点介绍
一、凤凰单丛的由来
单丛为半发酵型乌龙茶,是四大乌龙茶—广东乌龙的代表,以工艺繁复、香气高扬、带自然花香、回甘醇厚、耐冲泡而著称。
单丛的主要产地是潮州凤凰与饶平岭头。岭头单丛主要是白叶单丛,其实也是从凤凰公社的水仙引种的,所以总的来说,凤凰单丛名气更大,潮州凤凰镇也在1995年被评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文祠镇、磷溪镇、官塘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古巷镇、凤塘镇、万峰林场;饶平县浮滨镇、钱东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新塘镇、东山镇;湘桥区的意溪镇、桥东街道茶区;枫溪区的云步草岚武、槐山岗茶等30个镇、茶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单丛茶的特点
单丛茶与其他茶,或者与其他乌龙茶有什么区别?其主要特点主要是耐冲泡、回甘强劲,以及香气高扬,下图是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可以看一下。
耐冲泡
其中耐冲泡很好理解,按潮汕工夫茶的冲泡方式,每一次进水后冲出来为三杯茶,这样称为一泡。像安溪铁观音,我们说它是“七泡之后有余香”,指的就是冲七次之后,仍有茶味余香。而单丛,往往可以做到十五泡以上,一些极耐冲泡的品种,甚至可以做到二十甚至三十以上的冲泡次数。
这一点其实也是继承了红茵茶的特点,单丛的水浸出物含量,在茶叶类属于偏高的,大部分在40%以上,所以单丛乃至水仙,都是滋味偏醇厚且耐冲泡的,尤其是一些茶多酚含量在30%以上的品质,如肉桂香、通天香等,都是味浓且极耐冲泡的,冲泡二十多泡后仍有茶香。
回甘强劲
单丛的回甘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高山老丛茶树上表现更加明显。回甘是什么意思呢?按《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里的说法是“茶汤饮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由滋润的感觉”,也就是是说,这种回甘不是一入口就感受到的,是从喉部与舌根后传来的,所以用的是“回”字。
为什么会有回甘?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学者们认为是由涩感转化而来的。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唾液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样组织,引发收敛,使得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内涩感或苦涩感。
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则形成的水膜厚度适中,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很快就会破裂,收缩的肌肉开始恢复,使得口腔里的涩味转化,味蕾和触觉细胞触碰到鲜爽甜醇的茶汤内物质,包括呈现鲜味与甜味的氨基酸,如茶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也包括了呈现鲜爽味的咖啡碱与茶多酚氧化物络合物质,以及呈现甜味的可溶性糖,如麦芽糖和果糖等,这就让舌底和喉内呈现出了回甘生津的感觉,这就是回甘的原理。
概括一下,回甘,其实是先苦涩后甘甜的过程,而茶多酚含量,以及氨基酸、总糖含量,决定了回甘的效果。
那为什么说单丛回甘强劲呢?单丛来源于红茵茶,红茵茶的茶多酚及生物碱含量非常高,尤其是儿茶素与咖啡碱,甚至废弃的茶末都还可以当作原料提取咖啡因。单丛茶多酚略低于红茵茶,但也还是继承了红茵茶的大部分特性,是目前所有大众消费茶叶品种里含量最高的,前面也提到了,茶多酚含量正是回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里所说的茶多酚含量,指的是鲜叶的茶多酚含量,从鲜叶到成茶,还有许许多多制茶步骤,茶多酚会进一步水解、氧化、异构或聚合等,形成其他物质。所以一般来说,同样的鲜茶叶原料,发酵程度越高,茶多酚含量会越低,如果是发酵不到位的成茶,便会呈现出持久的苦涩味,而发酵过头的成茶,又无回甘之感,只有制作得当的单丛成茶,才能把茶多酚含量控制得恰到好处,才能回甘强劲。
茶多酚进一步细分的话,还可以做更细致的分析,例如茶多酚中最主要的是儿茶素,它也是导致苦涩味的主要因素,但茶多酚氧化物又可以与咖啡碱形成呈现鲜爽滋味的络合物,所以好的单丛茶往往茶多酚含量高,其中儿茶素含量又偏低,这是高山老丛或盛年茶树的特征。
此外,冲泡技艺也对回甘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单丛茶一般要用特定的工夫茶冲泡方式品饮的原因了,尤其是在单丛的前几道冲泡上,讲究一气呵成,水快进快出,也就是不让茶叶中的茶多酚全部析出,回甘明显。而很多人觉得单丛苦涩,也可能并不是茶叶本身质量问题,是因为冲泡方式不对,导致茶多酚析出过多,从而引起口中的苦涩感。具体的冲泡方式,我们放在最后一节讨论。
香气高扬
单丛茶另一个特点,是香气高扬,有自然花香,属于高香型茶叶,所以也被誉为“茶中香水”。单丛因为单株采摘制作,各单株香型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单丛的香型也特别多,目前粗略归类就有十大香型,每个香型下都有数款不同单丛。
香气的来源,是源于赋香物质,目前已鉴定的茶叶赋香物质有700余种,主要来源于醇、醛、酮、酸、脂、酚及其衍生物、杂环类等十余类物质,且各种赋香物质的含量高低,都会对茶叶的气味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常说不同的茶,不同的香型的原因。例如芳樟醇、香叶醇为代表的单萜烯类衍生物,以及橙花叔醇为代表的倍半萜烯类物质,大多带有浓郁的甜花香与木香,这也是乌龙茶的主要香味物质之一。
不同芳香物质的分布不仅表现为香气不同,也会对香气的持久有很大影响。如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醇、苯乙酮等萜烯醇类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含量较高的话,则香气会表现出浓郁且持久,冷却后清幽芬芳的特征;如沸点较低非萜烯醇类含量较高的话,则会带有青草香。
那这些赋香物质是哪来的呢?除了鲜叶本身之外,加工过程也对茶叶最终的赋香物质有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杀青的过程,会使得带青草气的低沸点物质大量挥发,最终使得高沸点物质含量比重更高,且高温还会发生氨基酸斯特雷克尔降解以及美拉德反应,这是形成具有焦糖香或高火香的吡嗪、吡咯物质的原因。
如果使用蒸青工艺,由于温度比炒青低,所以如青叶醇这样的低沸点赋香物质含量会更高,表现出的青草香;红茶的赋香物质主要来源于多酚类在发酵过程中醛、酮、酸等物质,表现出的是甜花香,以及茶叶本身原有的一些特征赋香物质,例如香叶醇和苯甲醇含量较高的祁门红茶,就会表现出蔷薇花香和木香。
单丛属于乌龙茶,它的香气同样受到鲜叶本身香味前身物质含量,以及制作工艺两方面的影响,且由于乌龙茶有特殊的晒青、摇青、浪青、碰青等工艺,这个发酵过程使乌龙茶具有花果香气。
具体到凤凰单丛上,1996年,戴素贤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凤凰单丛的赋香成分做了长达三年的研究,凤凰单丛共鉴定出以萜烯醇类为主的104种芳香物质,其中醇类、醛类、碳氢化合物分别都在20种以上,而每一款单丛所含芳香物质种类也非常高,其中不乏40种成分以上的品种,如八仙、肉桂香、桂花香、黄栀香、玉兰香、芝兰香、蜜兰香等,均是属于高香型茶叶。
每个香型又有其固有的赋香成分,例如肉桂香主要是以橙花叔醇、吲哚、植醇等,高沸点香味物质含量高,所以表现出的是清高浓郁、甜长、醇厚、山韵馥郁且回甘耐冲泡的特点;玉兰香则主要是法呢醇、植醇、吲哚等,所以表现出是清幽馥郁、浓醇鲜爽的风味;黄栀香主要是新植二烯、吲哚、法呢醇等,所以带天然栀子花香,且香味持久浓郁;八仙赋香物质主要是新植二烯、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法呢醇、法呢烯、顺式茉莉酮等,而含量最高的这六种芳香物质均带有自然的花香,沸点分布均匀,所以使得八仙茶香气冲天,香气馥郁细长,滋味醇厚中带着鲜爽,极具辨识度。
所以说单丛细分如此多的香型,并不是玄学,每一种香型都因为赋香物质的差异,导致了这种香型的单丛有了与众不同的辨识度,这种辨识度对于初尝单丛的人来说不一定能立刻分辨,但慢慢品味比较多种不同香型之后,这些复杂多变的香型,却可以成为品单丛茶的另一番乐趣。
三、单丛的命名与香型
凤凰单丛,因为单株采摘制作,有时候还会单独命名,所以命名方式非常复杂,有的是以茶树的特征命名,例如以树形命名的有大丛茶、娘仔伞、雨伞茶等,以叶形命名的有尖叶仔、团树叶、柚叶等,以叶色命名的有大乌叶、乌叶仔、大白叶等;有的是以茶树所在地方命名的,例如石古内、凹富后等;有的是以种茶的人名命名,例如猴种、忠汉种、立民种;有的是以典故、传说命名,例如八仙、老仙翁、宋茶、兄弟仔、棕蓑挟等。
我们最熟悉的一些单丛,主要还是从香和味来命名的,例如黄栀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桃仁香、肉桂香等。
而有时候以上这些名字还不够用!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复合命名方式,例如忠汉种黄栀香、白叶黄栀香、竹叶芝兰香、坡头夜来香等等。
那如何下手来了解单丛的命名和香型呢?因为单丛是高香型茶叶,以香气著称和作为主要辨识依据,所以以香味进行划分是比较常见和合适的分类方式。这一节主要参考黄柏梓老先生对5120株单丛的调研结果,结合1996年“凤凰茶树资源调查课题组”的调查与分类,以及我们常说的十大香型分类,简单介绍下常见的单丛分类。
从上图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凤凰单丛的经典香型,主要分为自然花香型、果香型和药香型三种,除此之外很多别的香型则归入其他香型。我们常说的十大香型,也主要是分布在花香型和药香型之中。
当然,以上分法并无官方定义,更多是民间或专家们归纳总结,在一些书籍或文献中,分法也会略有差异,例如黄柏梓先生把姜味香归入药香型,而《中国凤凰单丛茶图谱》则把姜味香定义为姜花香,属于花香型。甚至连我们常说的单丛十大香型的定义,都可能不一定能统一,所以以上分法也是只能供大家快速归纳理解,但不能认为是唯一的归类。
不过分法与归类方式的不统一,也不妨碍我们对经典香型的单丛进行介绍。下面会简单介绍下几个大家经常能接触到的香型,而每个香型除了直接以香型命名的单丛外,还有些是以典故、传说等命名的名丛,也会顺带归到各个香型下,对名字由来和味道分别做简单介绍。
黄栀香型
具有自然栀子花香味的优质水仙,称为黄栀香,后来以讹传讹,慢慢变成了黄枝香。黄栀香是单丛中品类最为丰富和庞大的一个群体,除了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黄栀香(或黄枝香)单丛外,还不乏宋种、老仙翁、东方红、凹富后这样的顶级名丛。
01
宋种黄栀香
基本每一本介绍单丛香型的相关书籍,介绍的第一株单丛,都是这株宋种黄栀香,也称为乌岽宋茶、宋茶1号,是有性系老丛,树龄大约600年,位于乌岽李仔坪村,海拔1150米的茶园内,这棵树还曾因为丰产,在大跃进时期改名为“东方红”,但因为在1987年遭遇精神病人砍伐,产量骤减。
该茶可以说是单丛里殿堂传说级的茶树了,2014年和2015年,该茶树的成茶,挂价为每市斤100万元。嗯,你没看错,一斤,100万元。
1990年以后,茶农取其穗嫁接于其他品种或株系,也产生了新的后代,从而使宋种黄栀香得以保持和发展。
02
老仙翁
同属黄栀香型,因母树树老,且成茶香气高,可与八仙茶的香气相媲美,故而得名老仙翁。该茶母树位于海拔110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树龄400多年,但近年产量也不高,后管理户破开茶树周围岩石,意欲拯救该茶树,但却在破石过程使得茶树树根受损,母树于2006年死亡,现市售的老仙翁已是该树茶籽繁殖、插杆或嫁接的后代。
该茶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金黄明亮,味醇厚而爽口,回甘力强,耐冲泡,高山山韵独特。
03
东方红2号
前面讲到的宋种黄栀香被称为东方红,也称为宋茶,之所以被称为东方红,是因为大跃进时期该茶产量颇丰,所以李仔坪村民兵连把这一“丰产茶”改名为东方红。而东方红2号就是宋茶的茶籽栽种的,品质甚至优于母树,该茶茶汤有自然栀子花香气,醇厚鲜爽,老丛韵味深远,回甘明显,耐冲泡。目前市售的正宗东方红单丛,也是如此而来,当然,因为稀缺且品质好,价格自然不菲。
04
凹富后
因母树生长在凹堀后面,因而得名“凹堀后”,同谐音凹富后,属于凤凰水仙有性系,母树树龄150多年,也是属于单丛中的名丛和老丛。该茶茶汤带有黄栀花香,香气清高,汤色橙黄明亮,甘醇爽口,耐冲泡。
芝兰花香型
芝兰花香型,茶汤具有自然芝兰花香味,也是单丛中较大的一个香型,除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芝兰香单丛外,像如雷贯耳的八仙过海、八仙单丛,也是属于芝兰香型的。
八仙过海,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与这株单丛的由来有关。据传,该单丛是1898年乌岽村李仔坪村茶农从去仔寮村(现改名垭后村)取回大乌叶单丛的枝条进行扦插培育而来,因最终成活八株,且都保持了母树的优良性状,因此称为去仔寮种,后来人们感慨这八株单丛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所以解放后改名为“八仙过海”,再后来直接取名八仙,目前市售的八仙单丛也是从这八株母株上再进行引种接种的。
该茶具有芝兰花香味,韵味独特,滋味甘醇鲜爽,耐冲泡,向来是老茶客心中的挚爱。而它的香气也非常高锐持久,浓郁,且具有辨识度,像戴素贤教授在研究它的赋香成分时,也提到了它的含量最高的六种芳香物质,包括新植二烯、芳樟醇、顺式茉莉酮等,均是带有自然花香的,且沸点分布均匀,所以香气浓郁且持久,戴素贤教授对它的评价用的是“香气冲天”四个字,可见其香气之浓郁了。
蜜兰香型
该茶之所以冠以蜜兰二字,是因成茶蜜味明显,且带有芝兰花香气。该茶的母树于1978年已经枯死,当时树龄是450年,目前蜜兰香单丛多是该树的无性繁殖后代。
蜜兰香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大多数人接触单丛认识的第一款茶,因为其种质佳,所以1996年前后凤凰各村都大力嫁接种植,种植面积非常广,且单位面积产量也高,所以是凤凰单丛中最常见到的一款茶。而也正是因为种植面积广,所以即使是乌岽蜜兰这样的高山茶,价格也比同海拔的其他香型要低。
另一方面,因茶汤有蜜味,入口甜润,所以对于很多刚接触单丛的人来说,会更容易接受这一香型的单丛,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该茶茶汤有蜜味和芝兰花香,香气高锐丰满,汤色橙黄明亮,醇厚鲜爽,回甘较强,耐冲泡,山韵馥郁,属于单丛入门首选茶之一。
玉兰香型
因成茶有玉兰花香气而得名,与滋味浓郁的单丛不同,玉兰香属于淡雅清幽的香型,茶汤色黄而不苦涩,味清而不寡薄,香气高扬却又清幽如兰,个人觉得用高雅二字形容它的滋味,恰如其分。
该茶也有另一个名字,立民种,是因为该株单丛是1961年开始扦插繁殖的,后村民魏立民发现该株茶树长势独特,育芽能力强,品质好,所以又再次进行插枝育苗。而该茶属于低山种植就能制出高香型茶的品种,所以该株单丛的新生一代传遍全村,大家也就称之为“立民种”。
该茶茶汤有自然玉兰香气,气味清幽凌逸,缓慢持久,汤色淡黄明亮,味甘醇。
银花香型
说起银花香,怕是知道的人没几个。但若说起鸭屎香,怕是了解过单丛的人没几个不知道的。没错,银花香,就是鸭屎香。
至于为什么叫鸭屎香,也是来源于一个很不正经的典故。据说这株位于凤溪坪坑头村的名丛,是村民魏春色从乌岽村引进的,刚引进的时候就种植在“鸭屎土”(一种黄壤土),后因制茶香味与韵味俱佳,就引来了村里人的询问这是什么香型,一开始魏春色怕被别人知道是什么品种,就随口说是“鸭屎香”。但不能避免的还是后来被人偷剪了茶穗扦插或嫁接,而且成活率高,传种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凤凰镇。
鸭屎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2012年,后来因为大家觉得名字不雅,便在茶农和专家、学者的多次讨论下,确定了该茶的香型接近于金银花香,改名为银花香。
对于不了解这段典故的人来说,听到鸭屎香三个字,确实很难和高香单丛联系在一起,但了解过后,个人觉得倒是鸭屎香这个名字很有趣,改为银花香之后反而没什么特色了。
该茶有自然金银花香气,香味浓郁持久,汤色橙黄明亮,韵味独特绵长,回甘快速,耐冲泡,山韵馥郁,因为广受喜爱,所以种植面积也比较广,也算是单丛入门的首选茶之一。
肉桂香型
因茶汤具有肉桂香味而得名,这个香型我觉得与其他香型最大的区别有两点,其一是特别醇厚,其二是特别耐冲泡。
这也是跟肉桂香本身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也高有关,因为茶多酚的析出量正是一款茶是否耐冲泡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它的主要赋香物质是橙花叔醇,高沸点香味物质含量占比高,所以香味浓郁且持久甜长。
肉桂香的回甘也是非常强的,当然这要与冲泡方式相结合,肉桂香因为茶多酚含量高,所以在前几冲时要注意把握出水速度,一定要快出,否则茶多酚析出过多,不仅不能回甘,反而会使得茶汤苦涩。
而稍往后,随着泡数增加,浸泡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适当的控制时间可以使得冲泡出来的肉桂单丛香气馥郁、醇厚、回甘明显,且特别耐冲泡,冲泡得当可以做到三十泡以上。这种先快后慢的冲泡方式其实也适用于大部分单丛,只不过在肉桂这款单丛上特别明显。
对于肉桂这款茶来说,刚接触单丛茶的人可能不一定会喜欢,甚至觉得它略带苦涩味,但如果能驾驭单丛冲泡方式,反而会觉得这款香型有独特的醇厚韵味,回甘也特别明显,会受到一部分茶客的偏爱。因为它的主要赋香物质是橙花叔醇,与福建乌龙接近,所以如果喜欢岩茶的人,也应该会喜欢肉桂香。
姜味香型
这个香型,以前被称为姜母香,后又称为姜花香,因茶汤中带有清高的姜花香气,滋味中带有轻微的生姜辛辣味而得名。姜花香、姜母香、通天香都属于这个香型,属于单丛中比较名贵的品种。
从通天香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知道,其是属于高香型的单丛,因为冲泡时清高浓郁的香气四散飘逸,满屋生香,所以才得此名。
该款茶香气高锐,自然姜花香气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微甜中带有生姜味,富有刺激性,山韵浓郁,是属于单丛中比较有辨识度的一款茶,也是名丛之一。
杏仁香型
杏仁香型,是药香型单丛里一个比较大的香型,因具有中药杏仁的香与味而得名。除了杏仁香单丛外,像锯朵仔、桃仁香,也是归入杏仁香这一香型的。
桃仁香顾名思义就是有桃仁的香与味,所以不必过多解释。那锯朵仔又是什么?其实是因其叶子的叶齿小而深,且锋利如锯而得名,这款单丛之所以归入杏仁香型,也是因为其具有杏仁香气,且香气浓郁,回甘强,滋味鲜爽,所以也很受茶客喜爱,在各个茶铺基本都能见到这款单丛。
老丛水仙
我们现在常说的老丛水仙,其实并不是单丛的范畴,如同前面说的,它其实是水仙系分级后的一个称谓,一般来说是品质不如单丛的,因为这种茶叶经过浪青后,依然不能发酵出单丛的那些复杂高扬的香气,所以水仙一般就不做浪青碰青工艺了,因此我们看水仙茶底的时候,也就看不到像单丛那样的“绿底红镶边”这样的碰青发酵痕迹。
这是有红边的单丛叶底:
这是无红边的水仙叶底:
但为什么这里又要提呢?因为它又有独到之处。优质的凤凰水仙,选用的茶树都是老丛茶树,年龄都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这些茶树根系纵深发达,且多生长于云雾高山因此生长缓慢,寿命长,有独特的山韵和丛味。
因为水仙不碰青浪青,所以它的发酵程度不及单丛,也因此茶多酚含量更高,但茶多酚含量太高却往往导致茶汤苦涩难以入口。而因为茶多酚物质在焙火过程中,会受到高温加热而有所损失,所以水仙往往会采用比单丛更足火的方式来进行最后阶段的焙茶,以适当降低茶多酚含量。
但因为足火焙茶往往会带来更浓的焦香气味,赋香物质中焦糖气味的物质含量过高,所以足火烘焙的凤凰水仙一般需要再陈放半年以上,甚至陈放数年,让焦香味物质适当挥发,同时也让茶更加醇化,这个过程称为退火。这点与足火烘焙的岩茶,需陈放退火的原理是一样的,而陈放多年的凤凰水仙,一般称为陈年水仙。
前面提到足火焙茶,总结起来有两个作用,一是降低茶多酚含量,二是避免水仙在陈放过程中返青。陈放一段时间之后的高品质老丛水仙,茶汤顺喉醇滑,香气沉稳内敛,滋味浓厚且回甘强劲,丛味深远,极耐冲泡,也是很多老茶客心中的挚爱。初次尝试,最好适当降低投茶量,免得茶汤苦涩。
单丛红茶
单丛红茶是这几年的新物种,因为茶人们发现,单丛与滇红、英红生长环境接近,均在北回归线附近,均属于高温、强光、多雨的气候,茶多酚含量也十分接近。而不同的是,单丛的赋香物质与滇红、英红有一定差异,相比较而言单丛香味更为丰富多样,因此使用单丛鲜叶为原料,使用红茶工艺进行制作,所制之茶叶称为单丛红茶。
由于红茶加工工艺与乌龙茶不同,红茶发酵程度更深,因此单丛红茶的茶多酚含量、咖啡因含量、氨基酸含量均比单丛乌龙茶要少,而由茶多酚发酵而来的氧化产物,如茶黄素、茶红素则要比单丛乌龙茶更多。而赋香物质上,也会有所差别,单丛乌龙注重花香的高扬,而单丛红茶花蜜香味更为清醇持久。
很多担心单丛茶过于浓郁,诸如有些新手害怕喝多了失眠等,但又迷恋单丛的高扬香气,不妨也可以试试单丛红茶。
冲泡上也略有区别,红茶的冲泡温度大概在95°C,比单丛和水仙略高几度,泡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