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为什么叫毛尖,信阳毛尖的尖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信阳毛尖由来

信阳毛尖是中国绿茶的一种,产于河南省信阳市。信阳毛尖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唐代中期,有一位名叫王祥的道士,他住在康州泌阳县(今信阳市商城县)的一个山洞里。一天,王祥在山洞里修炼功法,突然发现山洞口有一丛茶树。出于好奇,他采摘了几片茶叶,回到山洞里将其汤沏饮用。他发现这种茶叶煮沸后,叶顶矗立如牡丹花瓣,叶底线条如毛羽,形状优美,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因此给予了“毛尖”的称号。信阳毛尖茶叶制作精细,选取鲜嫩嫩芽,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焙火等多道工序制成。其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清新,滋味醇和,叶底呈现嫩绿色,叶片匀整展开。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产量稀少,品质优异,因此信阳毛尖一直被视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原产地是河南省信阳市,该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生长。信阳毛尖茶园多位于山区和山脉之间,海拔高度较高,蓄水和排水条件良好,适宜茶树生长。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享誉国内外,被誉为中国绿茶中的翘楚。

茶叶中的毛尖是什么意思?

毛尖

茶叶
的一种,
绿茶
类,具体又分
沩山毛尖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因条
索细圆,紧直有锋芒,又产于
河南
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信阳毛尖是河南
知名品牌
),
茅坪毛尖

都匀毛尖

黄山毛尖
等。
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多
白毫

色泽
翠绿,冲后香高持久,
滋味
浓醇,回甘生津,
汤色
明亮清澈。
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
独特个性
,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
杂质

香气
高雅、清新,
味道
鲜爽

醇香
、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
光泽
、白毫明显。

信阳毛尖的渊源与历史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
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信阳县(现为平桥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
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
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的品牌。
当绿色食品风靡全球的时候,“信阳毛尖” 以不可 抗拒的魅力,令人津津 乐道。
“信阳毛尖”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 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定论。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上,“信阳毛尖”在各类饮品中一枝独秀,荣获金奖。
1990年,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信阳毛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国家金奖,名扬世界。
历史上, “信阳毛尖”茶一直作为朝庭贡品,时至今日,仍然是贤士名流的首选饮品。
信阳地区优越的气候与土地 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利 用这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信阳地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保持传统工艺,提高质量。
全区 茶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 一。
靠名茶搭台,传信阳美名。
从1991年开始,信阳地区每年举办一 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品茗,优质“信阳 毛尖”走出深山,漂洋过海,成为信阳外贸的主要出囗产品和友好交 往的珍贵礼品。
如今,“信阳毛尖”已不单纯是一种饮品,她包含着民风、民俗的深刻内涵,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性与精神寄托。
信阳地区茶文化村、中国信阳茶叶城和遍布城 乡的毛尖茶市,几多风景几多情,茶乡的韵味尽在其中。

【毛尖】的意思是什么?【毛尖】是什么意思?


【毛尖】的意思是什么?【毛尖】是什么意思?
【毛尖】的意思是:毛尖máo jiān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众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信阳毛尖(河南名茶);都匀毛尖(贵州名茶)。参阅庄晚芳等《饮茶史话》。★「毛尖」在《汉语大词典》第8981页 第6卷 998★「毛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5页毛尖máo jiān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 ?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众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 ?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信阳毛尖(河南名茶);都匀毛尖(贵州名茶)。参阅庄晚芳等《饮茶史话》。
毛尖的拼音máo jiān
毛尖是什么意思


毛尖 máo jiān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众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信阳毛尖(河南名茶);都匀毛尖(贵州名茶)。参阅庄晚芳等《饮茶史话》。
★「毛尖」在《汉语大词典》第8981页 第6卷 998 ★「毛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5页 毛尖 máo jiān茶叶的一种。在烘青茶中,选取产地自然环境优越和茶树品种优良的幼嫩芽叶,经过精细挑选,专工焙制,品质优异的,常称为「毛尖」。也称毛峰。 ?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众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 ?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信阳毛尖(河南名茶);都匀毛尖(贵州名茶)。参阅庄晚芳等《饮茶史话》。

用毛尖造句
1.本文简要介绍了毛尖山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功能、点和运行管理等情况。 2.当它被缠绕到箭轴上时,羽片的毛尖部分均指向箭尾凹口。 3.兰岭毛尖是用早春细嫩茶芽制作,银毫显露,滋味鲜醇,叶底绿嫩,鲜活如新。 4.兰岭有机毛尖是用早春细嫩茶芽制作,银毫显露,滋味鲜醇,叶底绿嫩,鲜活如新。 5.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好象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


信阳毛尖的尖是什么意思?

就是芽头的意思。
信阳毛尖一般采用新芽的前三个叶,称为“尖”,质量最好;
也有采用后边第4、5叶的,称为“片”,质量稍差。
呵呵!!!我们信阳毛尖,绝对的好茶!!!!虽然身在外地每逢回家都要带个几斤出来!毛尖??因为我们这里的茶叶每逢采茶季节,工人们只取绿茶树顶端最嫩的树叶,一般为一心一叶!因为茶叶一心一叶嫩牙细长而尖……所以称之为(尖!)……再就是我们这里的茶叶品种和别处不同,长出的嫩牙有着一层厚厚的毛!泡在杯子里看着很明显全是毛!!!口味青涩有着微甜……顾名思义所以是~~信阳毛尖!!这是一个身在外地心在信阳的一个信阳人用模糊的记忆为你解释的……见笑了

信阳毛尖的别称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
信阳毛尖,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品质特点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求茶,毛尖名字的来源?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固然,这只是个美丽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信阳毛尖确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证明,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
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固然,这只是个美丽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信阳毛尖确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证明,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距今已 有两千余年,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 一;相传武机时天因饮信阳茶治好了肠胃病,特赐在毛尖产地车云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 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 得金奖;1958年,“龙潭牌”特级、一级信阳毛尖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 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全国名茶仅两枚金牌,“龙潭牌”信阳毛尖不仅与“西湖龙井”并驾齐驱,且在 色、香、味上更胜一筹。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 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文章希望你能喜欢。谢谢。

信阳毛尖产地

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等。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
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1915年信阳毛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信阳毛尖是什么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县,以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而得名。
  信阳毛尖的工艺特点:于每年谷雨前(阳历四月中下旬)开始采茶。视芽叶轮发长势一般分20-25批采摘,每隔2-3天巡采一次。以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的绿芽叶制作特级与一级毛尖;以一芽二、三叶制作二、三级毛尖。芽叶采下,经分级验收,分级摊放,于当日分别进行加工。经生锅高温杀青,熟锅炒制,以手工抓条、甩条作定型处理,并进行初烘、摊凉、复烘、拣选、再复烘,使干茶达5-6%的含水量,即密封包装,低温避光贮存。
  信阳毛尖的品质特点: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茶园面积有80万亩,开采面积70万亩,茶叶总产值8亿多元,社会总收入12亿元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地区。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乾隆时有个拔贡叫程悌,常游车云山而留有一诗:“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黑白两潭景色更是绮丽诱人,清时张铙有诗描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来。溅花飞霁雪,暄石响晴雷。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缘知龙伯戏,击水不能回。”这云雾弥漫之地,丝丝缕缕如烟之水气,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的信阳毛尖提供了天然资源。
  上等优质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茶园比南方开采晚、封园早。每年隆冬季节,冰雪封冻了高山,覆盖了大地,万物失去了生机,唯有茶树傲寒而立,青枝绿叶,茶花次第怒放,浓香溢人,煞有春意,似乎在向大自然宣告——我是强者。人们为了给这强者注入更强的活力,每年都及时对茶园进行封根培土,增施有机肥。茶树借助这特殊力量和休养生息的机会,贮存了大量的养分,满足了翌年生长需要,加之深山区阳光迟来早去,所以这里茶叶内含物丰富,特别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喊、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含量,均优于南方茶区,为南方茶区所不及。这里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每逢采茶季节,满山遍野身着红、绿衣的采茶姑娘,似仙女下凡,似玉蝶翩翩起舞,用她们纤细的嫩手,一朵朵、一芽芽的采摘细嫩芽叶。你怎会想到1千克特级信阳毛尖竟然需10万多个芽头。这里凝结了多少采茶姑娘的心血啊。“谁知杯中茶,朵朵皆辛苦”,可想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要求是如此严格。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鱼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90℃,“烘焙”温度60-90℃,随着锅温变化,茶叶含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生锅”是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度倾斜状。“生锅”用细软竹扎成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地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后,开始初揉,并与抖散相结合。反复进行4分钟左右,实成圆条,达四五成干(含水理55%左右)即转入“熟锅”内整形;“熟锅”开始仍用茶把继续轻揉茶叶,并结合散团,待茶条稍紧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沾手时,进入“理条”,这是决定茶叶光和直的的关键。“理条”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害是抓条和甩条,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国外四指张成“八”定形,使茶叶从小指部位带入手中,再沿锅带到锅缘,并用拇指捏住,离锅心13-17厘米高处,借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顺序依次落入锅心。“理”至七八成干时出锅,进行“烘焙”;烘焙经初烘、摊放、复火三个程序,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类。上等信阳毛类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属五级茶,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经拣剔后的茶叶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精制毛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1994年元月,原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区),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
  2003年2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信阳毛尖注册证明商标,信阳市茶叶协会受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的注册人。证明商标是公益性商标,可授权符合条件的单位使用。该证明商标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使用范围必须是东至固始县泉河流域、西至桐柏山大别山交界处、北到淮河沿线、南至大别山北侧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的茶叶。
信阳毛尖茶。
产于河南省信阳县。该地区山势高峻,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高档毛尖茶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中档茶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毛尖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
茶叶,刚生出的带毛毛的茶叶的尖部
对哦~茶叶的尖,也就是精华部分
茶叶啊
什么是信阳毛尖?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