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碧螺春茶叶等级划分标准
- 2、碧螺春茶的等级与特点
- 3、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 4、碧螺春等级有哪些、如何鉴别
- 5、碧螺春一级和特级区别
- 6、碧螺春的品种
- 7、碧螺春排名
- 8、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 9、碧螺春采摘标准
碧螺春茶叶等级划分标准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碧螺春茶的等级与特点
碧螺春为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根据《GB/T18957-2008地理标志产品》,碧螺春茶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一共五个等级,具体等级特征如下:
1、特级一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汤色嫩绿鲜亮,叶底幼嫩多芽。
2、特级二等
条索较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嫩香清鲜,清鲜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幼嫩多芽、嫩绿鲜活。
3、一级
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滋味鲜醇,汤色绿明亮,叶底绿明亮。
4、二级
紧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绿润,清香,滋味鲜醇,汤色绿尚明亮。
5、三级
条索尚紧细,尚卷曲呈螺,尚显白毫,尚绿润,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绿尚亮,叶底尚嫩。
(上图为洞庭碧螺春国家标准)如何分辨碧螺春关于洞庭碧螺春茶的外形特点,借用当地茶农话来说就是:“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
1、满身毛
指的是成品茶身上茸毛遍布,白毫隐翠。茸毛是碧螺春品质的象征,对于不是很明白的小伙伴而言,您只需要知道越是好的碧螺春茸毛较多。
2、铜丝条
指的是碧螺春条索纤细,茶条紧细重实得像铜丝一样。蜜蜂腿:指的是成品茶条索呈螺旋形卷曲,像蜜蜂腿一样弯曲。洞庭碧螺春的诞生坚持全手工制作,所以成品茶呈现自然弯曲。而一些外地机制碧螺春呈圆球形卷曲,二者区别还是很大。
3、银绿隐翠
银绿是指茶叶的绿色,在白毫的衬托下,给人熠熠生辉的感觉。“隐翠”,碧螺春的绿色更偏向黛绿,在白毫间若隐若现。
分辨正宗碧螺春之冲泡篇冲泡碧螺春最地道的方法是上投法:即先注水,后投茶。
正宗碧螺春采用上投法冲泡时,茶叶有“落水沉”的现象:芽叶几乎全部快速下沉,除细小绒毛外无漂浮物。
沉水的速度其实反映了茶叶的身骨重实度。虽不能以此判定茶叶是否一定来自洞庭东西山,却能让许多低等级的外地碧螺春漏了陷。碧螺春茶芽叶细嫩,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必太高,选用85℃~90℃的水温即可。
冲泡后的碧螺春“汤色如玉”,叶底嫩绿明亮,银毫显现,令人赏心悦目。
4、花果香
分辨正宗碧螺春之香气篇洞庭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洞庭碧螺春与其他产地的碧螺春在香气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
洞庭碧螺春沿用了古法种植,茶树与桃、杏、李、枇杷、杨梅、橘等果树混栽,千百年来,茶吸果香,花窨茶味,所以洞庭碧螺春自带“花果香”。
据研究,被树荫适当遮蔽的茶树,体内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和叶绿素等更高,鲜叶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微量元素也会显著增加,制成绿茶后滋味鲜醇。
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GB/T18957-2008洞庭碧螺春茶》文件,(洞庭)碧露春根据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级一等、二等,鲜嫩程度高,茶毫满披,汤色清鲜甘醇,叶底多芽,而一级、二级、三级则多为紧细,白毫披覆,汤质显鲜醇,叶底有单张。
碧螺春的等级区分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级别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汤质、叶底亦有变化。
1、特级一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2、特级二等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3、一级
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4、二级
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5、三级
条索纤细,尚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从国家标准来看洞庭碧螺春的价格,特级一等和特级二等,生产成本高,总体产量少,市场价格贵,适合有条件、有兴趣的买主。
对于大多数的茶友来说,一般一级和二级的洞庭碧螺春,口味品质都很纯正,性价比高。
茶叶是农产品,气候、水土、手艺上的差别都会带来品质上的细微区别。可能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洞庭碧螺春国家标准里面的等级划分,依据的都是“感官指标”。
当然,茶叶终究是来喝的,整体的等级只是为了我们更加容易去理解茶,对于特等、一级、二级肯定价格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选择就好。
当然等级低的并非就差,等级高的并非绝对好,因人而异。
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口感和习性,毕竟只有自己喝的好才是真的好茶,所以适口为珍,合理看待。
除此之外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炒青的叫碧落绿茶,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碧螺春等级有哪些、如何鉴别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俗称一棋一xxx芽似xxx叶如旗)炒制,改为单芽。
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一级茶叶质量优异,价格又适中。
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二级茶叶质量好,价格合适,性价比最高,家里自己品尝或与朋友分享,是不二选择。
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一般我们自己招待朋友也是选用这个茶,三级茶叶价格优势明显,质量又好,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时天气转热,茶叶生产速度很快,所以芽叶会长大很多,茸毛自然没有早春的多,但炒青并不是碧螺春里差的茶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该品适合中等收入爱品碧螺春的朋友选用,价格适中,该品适合个人爱品碧螺春且口味较浓的朋友选用。
一级炒青茶: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茶农伯伯一般也都是喝这个茶一天泡他个两杯也不心疼。但此茶绝不次于其他同等价位,因为洞庭素来有花果十八香的美称,果茶间种,茶叶吸收了果树的香氛,别有一番滋味。一般老茶客都偏爱于此。
碧螺春一级和特级区别
碧螺春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披覆,且匀整,香气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而碧螺春特级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鲜润),香气嫩香清鲜,滋味甘醇清爽,汤色嫩绿鲜亮,叶底幼嫩多芽,嫩绿鲜活。
碧螺春的等级对比与区别
1、特一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
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初展(俗称一棋一芽似叶如旗)炒制,此茶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用时也比其他的茶叶多一倍的时间。
以上图片数据为(GB/T18957-2008),感官指标。
2、特二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
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色香味皆面面俱到。
3、一级
洞庭碧螺春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披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
是挑拣一芽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一级茶叶质量优异,价格又适中。
结语
碧螺春主要产自苏州洞庭东西山,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云雾多,湿度大,适宜茶树生长。山上有柑橘、枇杷、杨梅等二十多种果木,茶树与果木间植,枝桠相接,根脉相通,故而碧螺春兼具花香、果味、茶韵。
而碧螺春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关于上市时间
综合现有的天气有效积温指数和茶树生长监测点茶叶新梢萌芽情况,3月10日前后是开始少量开采上市,3月16日后洞庭山碧螺春茶已经陆续批量上市。
碧螺春的品种
碧螺春是一种绿茶,主要栽培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周边的东山区、太湖南岸和泗洲一带。根据不同的采摘时间、生产工艺和质量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品种:1.一级碧螺春:采摘时仅采嫩芽,松软壮实,色泽嫩绿,叶底银毫显露,滋味甘醇清爽。2.特级碧螺春:采摘时仅采嫩芽,色泽嫩绿,叶底银毫显露,滋味鲜甜醇厚。3.安溪碧螺春: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质量更加细腻,滋味甘醇清爽。4.茶丝碧螺春:制作采用碎茶,色泽发黄,味道稍显苦涩,适合加入奶茶或者冰茶中饮用。5.野生碧螺春:采摘于野生茶树,茶叶质量更佳,滋味更加独特。
碧螺春排名
碧螺春是中国茶中的名茶之一,其排名通常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位的:1.产地:碧螺春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昆山市太湖镇和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其中以昆山产的为佳。2.品质:碧螺春的品质主要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四个方面。其中,外形特点是条索紧细,色泽嫩绿,香气清幽而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明亮,且有耐泡性。3.级别:碧螺春根据质量、内在价值及年份的不同,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特级最优,一级次之,二级最差。4.市场价格:碧螺春的价格与产地、品质、级别、采摘时间等相关。一般来说,特级碧螺春的价格最高,其次是一级,二级相对便宜。总之,一般认为,产地在昆山,品质优良,特级或一级的碧螺春,价格适中的茶叶最为理想。
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碧螺春茶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碧螺春和龙井都是十大名茶之一,并且他们两个同时全属于绿茶类,所以味道上会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具体要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
分为7个等级,芽叶随等级的逐渐增大,其口感更好;龙井茶口感更加新鲜爽口,而碧如春其口感醇厚,香味持久。
特一级,特二级,二级,三级,一级,口感要更加的绵柔,回味比较甘厚 ,滋味鲜醇 。
特二到五级,共七个等级。
引言:碧螺春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管理进行等级划分的话,一般可以分为5个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特一级和特二级是最为名贵的茶叶。对于经常喝茶的人来说,碧螺春和西湖龙井的口感相差较大,因为龙井茶的茶香更加浓郁而且比较爽口,但是碧螺春在泡开之后会有一种花香果味儿。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一、碧螺春分为几个等级
汨罗村按照国家标准确定分类,一般可以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5个等级,特一级和特二级的茶最为名贵,因为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不同,因此在春分至清明采制的茶叶一般都是称为最上乘。如果是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会再称之为碧螺春,而称为炒青。特一级的碧螺春一般都是从鲜叶上挑拣一芽一叶用来炒制,而且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时间也会很长,特二级也是碧螺春中的上品,需要高档碧螺春人士的必选之一。
二、碧螺春和龙井茶相比口感如何
碧螺春和龙井都是属于绿茶类的饮品,龙井茶的茶香更加浓郁,而且喝起来更加爽口,并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叶绿素等,因此在营养上来说是更好的,但是碧螺春在冲泡之后会出现花香,果味,口感也比较醇厚,让人会有一种越喝越清爽的感觉,同时这也是碧螺春茶叶的特别之处,在回甘上是比较持久的。
三、小结
龙井茶与碧螺春在形状上的区别还是较大的,因为龙井茶一般都是比较扁平,并没有绒毛类的东西看起来比较光滑,但是碧螺春一般都是呈卷曲的形状,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在冲泡之后,龙井茶会呈现黄绿色的感觉,但是相比之下碧螺春就会呈现墨绿色,颜色比较深。龙井的茶香一般都是兰花的味道,如果深闻就会出现豆香,层次还比较丰富,碧螺春的茶香一般就分为两种,一个是板栗香气,一个是花果香,闻起来比较舒服。
碧螺春采摘标准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二叶。
高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要芽长于叶,芽叶长1.5~2.0cm,百芽重3.3~3.5g,每500g有芽头6万多个。
中档茶:以一芽一叶为主, 芽叶长2~3cm。
低档茶:以-芽二叶为主,芽叶长3cm左右。
采摘重点:分批勤采,剔除鱼叶、老叶、嫩果等杂物,采清、采净。
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吓煞人香
碧螺春是我国传统名茶,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以下简称碧螺春。
碧螺春茶素以“四绝”闻名遐迩,形美、色艳、香浓、味醇。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便将此茶叫做“吓煞人香”。
据说康熙皇帝南下时,品到这款茶后大加赞赏,但又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碧螺春。自此,碧螺春茶每年进贡朝廷,名扬天下。
碧螺春齿颊留芳的秘密可以追溯到种植,茶果间作,茶吸果香。
碧螺春又称“洞庭碧螺春”,产自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优势。
碧螺春茶与柑橘、杨梅、枇杷等果树复合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了碧螺春茶特殊的花果香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和要求碧螺春茶的采摘要求很是“苛刻”,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第一时间送到茶厂,剔去不符标准的芽叶;
熟练的拣茶工人纯手工拣剔1公斤芽叶,需要2~4小时。
一般清晨采摘,下午拣剔,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保证碧螺春的品质。
手工炒制,匠心工艺1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2
炒制过程分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四道工序,不借助机械,纯靠手工。
3
人工炒制不光能够保持茶叶完整、鲜亮的状态,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茶叶原始的清纯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