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泡茶好喝,怎样泡茶最好喝?

本文目录一览:

泡茶怎么泡好喝 泡出好茶分三步

1 第一步滚水烫杯 首先,茶具用滚开的热水浇烫1分钟,如在办公室的话,先接一杯热水使杯子变热变暖,这样是为了让茶叶在适宜的温度下更好的泡出香味。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冬天,直接用冰凉的茶具泡茶,会让茶叶在热水中极速收缩,失去原有的茶香。而且也是为把茶放进杯中后,可以让茶先慢慢苏醒,也称醒茶。

2 第二步浸泡十秒 放好茶叶,在杯中倒入约三杯汁的滚水,浸泡10-30秒,让茶叶先变得温润,同时也可以将茶叶上附着的灰尘与一些杂质去掉,然后将水倒掉,重新冲入热水。
注:如为不发酵茶(如绿茶等)不需要将水倒掉。
3 第三步头三道茶要淡喝 所谓 “ 淡喝 ” 就是指在茶水2-3道时不要泡太久,否则浓度太重影响口感。由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在刚开始泡时会发挥60-70%,除了营养物质之外更有咖啡因等同时发挥出来,喝太多反而对健康不好。如果喜欢浓茶的朋友,可以忽略。
经过了以上三个步骤以后,一杯精粹的茶就算彻底泡好了。下面再怎么泡都可以把茶泡好。
喜欢一样东西就是要掌握它的精髓,泡茶亦是如此,只有珍爱才能悉心去了解,发现它最好的那一面。

怎么泡茶才好喝?

我记得最早是跟着爷爷一起喝茶,品茶的,当时只觉得特别苦,没有饮料好喝。长大之后,才懂得泡茶也是一品艺术。苦中带甜,其实就是品人的一生。好了,现在我来教一教大家怎么正确的泡茶
一、玻璃杯泡法
用玻璃杯泡茶最简单,只需要准备茶叶、水壶、装废水的水盂以及玻璃杯,如果没有水盂可以用水盆或废水桶代替。
首先温杯,倒入1/4的热水,拿起玻璃杯微侧,然后轻轻旋转杯身,让热水将玻璃杯内壁浸湿,再倒入水盂中,既可提高杯温,又可以清洁玻璃杯。
接着投茶,一般200ml左右的玻璃杯,投茶量在3g左右。
下一步醒茶,即摇香,倒入1/4的热水使它没过茶叶。轻轻摇晃杯身,让茶叶被充分浸润,这时候可以进行闻茶香。
最后注水,初学者不需要进行“凤凰三点头”,直接拉高水线高冲就可以。注水至七分满,这时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姿态,等水温稍降,就可以品茶了。
二、紫砂壶泡法
紫砂壶的器型有非常多种,一般200ml以下的小型壶单手操作,200ml以上的大型壶可以双手操作。
准备一把紫砂壶、一个可以储水的壶承、公道杯、品茗杯以及茶叶
同样地也需要先注水温壶、公道杯、品茗杯。结束后投入茶叶,注水,出汤就可以了。
从以上二种泡茶流程可以看到,我们不管用什么茶具泡茶,在投茶前都要进行温器。茶具使用前用热水冲洗一遍不仅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更是为了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的香气更容易散发。

掌握这5点泡茶超好喝


掌握这5点泡茶超好喝
悬壶高冲
特意提高水壶注水,让水流击打茶叶翻滚起来,微发茶叶的香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冲击一些香气比较高的,尤其是铁观音、单丛这样的茶。
悬壶高冲除了要把壶提高,还要把握水柱的粗细缓急,准确地把水冲入茶壶中,并看准时机压壶收水,一不小心很容易水满溢出整体要一气呵成并不简单。
回旋低冲
把水壶放低,采用螺旋式的走向来冲茶,这样让壶的边缘及中间的茶叶都能直接接触水,今茶与水更快更好的接触融合。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红茶及散白茶,或者泡到后面几泡比较淡的时候了。为了促使茶汤尽快浸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环圈注水
注水时沿壶的边缘旋转一圈收水时正好回到原点。令责边缘的部分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慢慢向中心茶叶蔓延,慢慢浸润。
这种方式比较温桑,需要一定的浸泡时间。在冲泡比较细嫩的茶叶时比如龙井、碧螺春。金骏眉,建议采用这个方法。
单边定点注水
将注水点固定在边缘的一个地方而不是直冲茶叶,让茶水慢慢接触融合。
这种方法是最轻柔的,一般是为了避免茶汤浸出过快过多而产生苦涩适合普洱茶。如果茶量过多或者较碎,也可用这招,并且快速出汤。
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注水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搭配较细的水流缓缓注入这样只有中间的一小部分茶和水直接接触,其他部分则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浸出。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这个方式比较适合滋味比较清新当层次又比较丰富的茶,比如香气丰富的祁红、英红。

茶要怎么泡,才会更香?

楼主您好泡茶“三要素” 。 1.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 2.泡茶水温 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度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度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度),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3.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呢?首先,是有优质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适的环境。硬件都有了,没有好的软件也是枉然,这个软件就是泡茶的技巧。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
我在我的教课书中找了一些较为标准的答案:
功夫茶的冲饮过程: 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
二注茶:把水倒干,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
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
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
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
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
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
一般人家泡茶,就可以用简单一些的方法,注意:想要自己DIY泡壶好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洗茶。
茶叶怎么泡才能更香?
泡茶的方法
一、首先是我们最常见的泡茶方式,水烧开了之后对茶叶进行1-2遍的冲洗,之后对茶叶进行浸泡等待茶叶开叶(基本大家都是不叶就冲出来喝了,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开叶之后即可饮用。
这种泡茶方式:
泡出来的茶
优点是:清香、甘甜、有回味
缺点是:茶叶味道不够浓,只有清香,不大适合我国往北上的地区
二、在一个就是煮茶:指的是把茶叶直接放入容器,之后在加温设备上对茶叶直接加热,茶叶半开对茶叶进行冲洗(很多人都是全开之后对茶叶进行冲洗,这样使得茶叶头遍的味道全部流失,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冲洗之后再对茶叶进行加热直到烧开饮用
这种泡茶方式:
泡出来的茶
优点是:茶叶泡出来的味道够浓,茶叶整体的味道被发挥出来了。茶叶到喉咙之后有甘甜感
缺点是:煮茶,稍有不慎容易把茶做苦,极难入口。达不到泡茶的清香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北方人使用
三、另外在福建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打茶。这种泡茶方式比较少见:指的是把茶叶用乌龙加工技术加工好之后把茶叶进行打碎,之后 把烧开的水对茶叶粉末进行冲泡
笔者有幸能够喝到一次这样的好茶这样的茶
优点是:入口顺滑,静品回味极其的强,茶的味道始终。就好像在前俩样的中间
缺点是:长饮用 会感觉嘴巴难受有异味、对茶的水质要求特别的高。

怎样泡茶最好喝?

茶,在上古时代被当作药引子,救死扶伤用途很广~公元八世纪,陆羽诞生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新茶。”诗人这样赞美茶中之圣~现在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喝茶除了有益身体,更可以透过与亲朋好友茗茶时交流情感,享受悠闲时光、放松身心~
冲泡花草茶时,可以看见美丽的花朵或叶子在热水中复苏、伸展开来,而随着水温的不同,花草茶汤会展现不同的色彩~特别当热水注入时,茶叶和花草所散发出的纯天然香气,更能舒畅身心~由于花草是大自然的产物,用于调理身体时并不会有副作用产生,虽然不如药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可长期饮用使身体获得健康~喝下花草茶时,身体自然会对这种天然的感觉做出回应,进而放松身心,解除压力~对处于繁忙都市的人们而言,花草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可借着饮用它重回自然的怀抱~花草茶的种类很多,我比较喜欢这种有花有茶的~而在这一大类里又有不下几十个品种,今天冲泡这个就是东方美人,也有叫出水芙蓉的,甭管叫什么好喝就成,沏一壶茶慢慢喝来,心情也便得闲逸散漫多了~
1、放入一粒东方美人,冲入滚水~
2、半分钟后~
3、1分钟后~
4、2分钟后,茶叶全部打开,花也分段展开~
5、倒掉这头一壶水,再冲入85度的水~静置2分钟后喝,味道是最好的~
建议直接泡呵呵
一、选择合适的茶具
讲究的人,喝什么茶配什么茶具,家里能有好几套茶具。但对于我们普通喝茶人来说,不用这么讲究,一个玻璃杯、一个盖碗足矣。
绿茶、黄茶这里比较细嫩的茶,经不起高温闷泡,适合用玻璃杯,方便观察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状态,既能泡出鲜爽的茶汤,又让人赏心悦目。
而红茶、乌龙茶,可以用瓷质的盖碗,既不会吸收茶叶中的香味,又便于观察茶汤。
二、温杯洁具不可少
在开始泡茶前,先用开水把茶具烫一遍,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祛除异味,干净又卫生。
同时,烫过的茶具上有残留的余温,投茶之后,可以让茶叶的香气更加芬馥,茶味更纯正。
三、冲泡水温很关键
不同的茶类、同种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在冲泡时,所用的水温都不一样。
就拿绿茶来说,茶叶比较细嫩,一般水温在85度(开水放凉)左右。等级越高,茶叶也就越鲜嫩,用的水温也越低,如果用沸水的话,很容易把嫩叶烫熟,影响口感。
而红茶,用90度以上的热水冲泡,可以泡出其甘醇香馥的滋味,具体可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调整。
像黑茶、老白茶这类陈年老茶,则用沸水才能更好泡出其风味。
四、出汤时间有讲究
不管是什么茶类,都要尽快出汤,不宜浸泡太长时间,否则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被大量浸出,会使茶汤滋味变得苦涩。
所以在出汤的时候要快,越是新嫩的茶叶,出汤要越快,不要闷泡。
学会这些技巧之后,还要多加练习,以后无论泡什么茶,都会变得很轻松。不过,想要泡一杯好茶,光有泡茶技巧可不行,优质的茶叶才是关键,因为劣质茶无论怎么泡,滋味也不会好到哪去的。如果是新手小白,不知道什么茶好的话,不妨看看老茶客的喝茶清单。
这一红茶,一绿茶,是很多老茶客最爱喝的口粮茶,值得一试!
红茶——仙雾凤茗
仙雾凤茗是产自“川红之乡”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的高山红茶,又称“筠连红茶”,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何泡茶叶才好喝

1、掌握好茶叶用量
泡茶时,茶叶的用量讲究适中,这样泡出来的滋味才更好。一般情况下,茶水的比例保持在1:50(1克茶叶配50毫升的水)左右。
像我一开始比较喜欢喝浓茶,觉得越浓的茶越好味道越足,所以在泡茶的时候,就会放很多茶叶。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会喝到茶叶最好的滋味,长期喝浓茶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危害很大。
2、控制好水温
因为每一种茶适合的水温不同,所以要根据你所选择的茶的品种选择适合的水温,比如我比较喜欢喝绿茶,所以这个时候泡茶的水温是在85度左右。
其实我一开始品茶的时候确实没有对水温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是觉得放开水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听外公说水温也是泡茶中很关键的一个点,如果水温掌握不好的话,有的茶叶可能泡不开,有的茶叶则可能就直接被泡坏了,所以说,泡茶时控制好水温是非常重要的。
3、把控好冲泡时间
一次放三克的绿茶,用200毫升的80度开水浸泡4到5分钟即可。
外公曾经告诉我,泡茶的时间上是很有讲究的,出汤时间也决定了茶汤的滋味。在泡茶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茶叶的特性来判断出汤时间,这样的话,才会让茶叶发挥出最好的滋味。我按照外公的方法,泡同样的茶味道果然和我以前喝到自己泡的茶的味道不一样.
外公告诉过我不同的茶叶出汤时间也各不相同
· 绿茶和黄茶,特性差不多,一般12秒内出汤口感最佳。
· 红茶的话,茶汤时间保持在10秒内,往后每一泡多延迟1-2秒。
· 乌龙茶,10秒内出汤滋味最好。
· 而老白茶和黑茶的话,冲泡时间会相对来说久一点,保持在20-25秒内滋味最佳。
掌握好以上3种泡茶技巧,就是外公教会我的泡茶方法,按照我的方法学习以后,就算是新手也能泡出醇甘味美的茶汤.

茶叶怎么泡才好喝?

茶叶怎么泡才好喝
喝茶,但冲泡未必得法。茶叶种类繁多,水质也各有差异,冲泡技术不同,泡出的茶汤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各类茶叶、各种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更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将差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除以上六大类以外,还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类茶的基础上经再次加工制成的茶叶品种,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红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如“青砖”、“康砖”、“六堡茶”、“沱茶”、“米砖”等。
其次是水质。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 *** 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谓的“源”是指水出自何处,“活”是指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质洁净透澈,“轻”是指分量轻。所以水源中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清澈晶莹,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也证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经人工净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来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虽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但泉水在地层里的渗透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矿物质,它的含盐量和硬度等就有较大差异,如渗有硫磺的矿泉水就不能饮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适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游历南北名山大川之后,......>>
自己泡茶要怎么泡才好喝
怎样泡茶最好喝?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 *** 、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
茶叶水怎么泡才好喝啊
要看你泡什么茶,红茶的新喝法 红茶 :最便宜的 云南红茶.不知道是不是祁门的 购自军人服务社. 糖玫瑰 .购自 家乐(含光路的那个) 温杯.加红茶少许.沸水冲开.加糖玫瑰 一小勺(吃酸奶的那种) 结果:味道有点涩.有点香.还有点怪.反正是说不出的味道 建议命名: 初恋的味道 ===================== 冰红茶 配方:红茶. 用法:红茶汤冷后加冰块. 功效:可解暑热. ===================== 用法:生姜洗净切碎.与红茶同煮或 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频频温饮. 功效:温经祛寒.解表止痛. ====================== 治牙痛 〔用料〕红茶50克. 〔制用法〕水煎后用茶液漱口.然后饮服.每日数次.不可中断.直至痊愈.此方为每次量.再漱饮需用 ============= 红茶也抗皱 材料:红茶叶.红糖.面粉 制法:把相同份量的红茶叶及红糖一并用水煎煮待和暖后.再放入面粉...用法:涂在面上敷大约15分钟最后用温水洗净便可 ============== 减肥 吃完大餐.喝一杯柠檬水.吸油且助消化.用法是鲜柠檬切片.加点红茶或别的茶.可以适当去掉柠檬的酸涩味.我就是喝这个.连续大吃了几天.没有反弹.
普洱茶要怎么泡才好喝?
普洱茶最简单的冲泡简单点:先要有个紫砂壶或盖碗,壶价高低不一,盖碗就几元钱。公道杯一个,几个小瓷碗,滤网和滤网座,接水盘一个。基本配置就这些了,其他的东西就是锦上添花了。
沸水冲洗茶具,放茶入壶或盖碗。
洗茶,也就是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将水倒掉不要。
头道,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然后就可以倒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
2-10道或者更多,随君所便了.
关键问题:
用沸水,最好用专用泡茶的电水壶烧水。
头3道茶,每泡不要太长时间,否则太浓了。
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
献给喝茶新手,怎么才能喝杯自己泡的好茶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了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于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 >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于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干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茶叶的冲泡时间要多久 泡茶时间多久才好喝
起初人们用茶叶解饿,后发现用茶叶泡制能让其营养最高、味道最好,于是泡茶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泡茶是明代开始才普及开来的,其法是先取适量的茶叶,投入清洁而干燥的茶杯或茶壶中,冲上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开水,使茶叶浸润1分钟,待茶叶放开,茶汁开始浸出后,再加开水至七八分满,趁茶汤温热时,即可饮用。
中国茶叶几十种,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讲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冲泡时间,而且控制好时间能让茶叶的香味真正的发挥出来。品饮绿茶、红茶、花茶等品类,如一人独饮,通常每次茶叶用量,3~4克为宜,用200~250毫升茶怀冲泡五分钟。如青茶类,铁观音等品种,则根据壶的大小而定,一般8~12克均可,要茶叶多、茶汤自然就浓。
金银花茶要怎样泡才好喝呢
对于冲泡茶胚特别细嫩的金银花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冲泡时置杯于茶盘内,取金银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加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冲泡3分钟后,揭开杯盖一侧,鼻闻汤中氤氲上升的香气。等待金银花茶茶温稍微凉后入口。
金银花泡水喝方法:
1、金银花山楂饮
金银花、山楂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于开胃、消食。
2、金银花茶
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银花薄荷茶
金银花、薄荷各10克,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夏季用于清热解暑,清除痱子。
4、金花甘草茶
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沸水泡茶饮用,夏季用于防暑降温 清热解渴。此茶煎水含漱,也可治疗咽喉炎和口腔溃疡。
5、金银花大黄茶
金银花10克,大黄3克,一并泡茶饮用,并以适量的蜂蜜调味,有清热泻水,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6、三花茶
金银花,菊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饮用。可清热解毒,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此茶水煎,外洗,还可治疗皮炎。
7、三花大海茶
菊花4克,金银花、茶花各3克,胖大海3粒,冰糖10克,开水冲泡5分钟,饮服,1日1剂,连饮3日,可清热解毒,利咽润喉,主治流行性感冒,咽喉干痒疼痛。
金银花泡水喝的禁忌
众所周知,金银花有着非常优秀的清热解毒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非常有用途中药材和茶叶。不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耿银花泡水喝的禁忌还是有的:
1、金银花适合体质平和或体质内热者服用。而脾胃虚寒(如经常腹痛、腹泻、腹部发凉、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用金银花泡水喝。
2、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用以防治痢疾。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自己觉得上火了才喝,比较好,喝太多会适得其反。 注意泡饮时选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频饮。但最好不要天天喝 。
4、金银花泡水与泡茶类似,冲泡两三次即可,隔夜后不宜再饮用。
5、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不宜冷饮,冷饮容易导致腹泻。因此,金银花泡水喝是应趁热饮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两类人不适合喝金银花茶
1、脾胃虚寒者慎用
金银花据《滇南本草》记载:“性寒,味苦。”,因此金银花是属于寒性的,如果本身脾胃就虚寒的人或体弱多病者饮用,就可能导致加重脾胃的负担,对自身健康不利。
2、忌经期食用
经期是女性朋友一个很特别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女性朋友最好不要食用冰冷寒性食物,那当然金银花自然不要食用了。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金银花泡水喝的方法,金银花水虽好,也要注意一下它的禁忌,经期女性、脾胃虚弱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喝金银花水了。
西湖龙井要怎么泡才好喝?
我喜欢这样泡:
第一步:烧水 烧水(最好用矿泉水比方说农夫山泉,没有矿泉水纯净水也行)到开,然后一边冷却,约三分钟左右等水温差不多80来度即可第二步:温杯 温杯指的就是当水烧开以后,少量的倒点刚烧开的水到即将要用来冲泡西湖龙井的玻璃杯(或搪瓷杯)里面,一来清洁杯子,二来可以让冷的杯子预热,预热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冷的杯子在正式冲泡的时候吸收水的热量而影响泡茶质量。
第三步:闻茶香 个人认为这是泡西湖龙井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即第二步中温杯差不多到杯子热起来以后把温杯的水倒掉。然后马上投入干茶(干茶的投入量依照个人喝茶浓淡的习惯以及杯子的容量大小,通常茶水比例是1:50)。因为本身杯子里面已经热乎乎的,此时投进去的茶的香气就会从温热的杯底往杯口散发,端起茶杯,让鼻子凑近杯口,您将闻到茶茶散发的香味。同时这个时候也是辨别好茶赖茶的时机。好的龙井香气沁人心脾,有缘持久温馨,赖的茶香气怪异、有时甚至冲鼻。不同级别的茶,香气也会不同,高级别的香气自然浓一些、持久一些、纯一些。几种不同的茶同时闻香,会感觉非常明显。
第四步:冲泡 闻香过后,开始把前面冷却得差不多的水沿杯壁冲入茶杯,第一次冲水到三分之一的样子,然后端起杯子轻轻的摇晃,时茶水尽量浸润,然后再次冲水,直到茶杯的三分之二即可,然后就开始欣静静的赏茶舞(茶舞指的就是冲泡过程中,茶叶慢慢舒展、从上部往下沉,茶汤由淡到浓颜色又无色到绿色的过程)吧,约3-5分钟后,即可开始品茶
第五步:续水 每次都喝到茶汤还剩三分之一的时候,加水到离杯口约1厘米为最佳。一般续水到喝起来没有茶味只有水味的时候就可以倒掉了不喝了。
一次放的茶叶可以泡几次茶
装茶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君峰。
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喜欢喝淡茶,有些人喜欢喝浓茶,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他解释,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尹君峰指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每种茶叶的冲泡方法不同,像乌龙茶一般冲泡在六泡左右,质量好一些耐泡点的可以泡到八九泡,绿茶的一般在三泡左右口感就会淡了,普洱茶的话要看这个茶的年限品质了,好的能冲泡十好几次。

怎样泡茶才能泡出好喝的茶水?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学习泡茶的方法,在天气转冷的季节,能喝上一壶暖暖的茶,也是一种享受呢。那么你知道如何泡茶吗?想要茶水味美甘甜,就一定要知道一些泡茶的小巧。一起来学习如何泡茶吧。
1、毛茶法泡茶。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2、点花茶法泡茶。
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3、煮茶法泡茶。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泡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如何泡茶了,就为自己泡上一壶暖暖的茶,赶走寒冷吧。
????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