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课文原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及教案

【 #教案# 导语】《日月潭》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课文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壮达,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责任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文。
  一、亮责任
  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来。
  二、落实责任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一段
  问: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理解词语:
  树木茂盛:树木长得又多又壮。
  群山环绕:本课说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地方。古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3.默读第二段。
  问: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4.齐读第三段。
  问:本段写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
  晨星:清晨还未隐去的星星。
  隐隐约约:本课指看起来不很清楚。
  倒映: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映在湖中。
  5.问:这段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时候的景色?
  (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中)
  清晰:非常清楚。和隐隐约约相对。
  展现:完全显现出来,让人看。
  轻纱:轻飘飘的纱。本课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读本段第二句:
  问:拿什么比喻什么?
  (1)拿轻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围的景物。
  指导。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6.由于风景优美,许多中外游客都来游览。
  7.练习分段背诵。
  三、验收责任
  背诵课文。
  第二节
  教学责任
  熟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一、亮责任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熟练读课文。
  二、落实责任
  1.学生分段读课文。
  (读清生字读音,看准字形)
  2.复习旧字。
  雀 急 勺 健 沙
  3.学习新字。
  省 隐 约 建 纱
  左中右结构:附
  半包围结构:迹
  左右结构:称
  称独体字:升
  上下结构:秀 筑 照
  4.重点指导。
  隐:注意右边“彐”横都不出头。
  建:注意“廴”的捺要出头。秀:上部最后一笔为捺。
  5.扩词
  省:台湾省 省区 省市
  附:附近 附加 附和
  迹:古迹 迹象 水迹
  称:对称 称职
  升:升起 公升 升旗
  隐:隐约 隐藏 隐蔽
  约:相约 约束 和约 约定
  照:照相 照片 照顾
  建:建筑 建设 建国
  筑:筑坝 泥筑
  纱:薄纱 纱巾 细纱
  秀:秀丽 优秀 秀美
  6.指名读词。
  三、验收责任默写生字。
  第三节
  教学责任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一、亮责任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二、落实责任
  1.读P47/2读读写写,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2.听写这些词语。
  3.读句子。
  4.抄在练习册上。
  5.指导背诵。
  (1)分段背诵。
  齐背分句背自己背分组背齐背指名背
  (2)连段分别背诵。
  三、验收责任检查背诵
【篇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日月潭》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
  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
  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
  清晰:清楚
  朦胧:不清楚(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6、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7、齐读课文。
  8、日月潭美吗?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日月潭呢?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名字的由来?
  9、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10、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11、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新课教学: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你们觉得它美吗?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轻声,舒缓)
  d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说说自己的感受
  c指名读本段
  d学生评
  4、日月潭美吗?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6、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
  三、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4、小朋友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句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二、新课教学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5、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6、交流介绍
  7、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
  三、指导书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 #二年级# 导语】《日月潭》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3、当小导游,巩固课文,同时感受同胞情深,培养热爱祖国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后的生字,读读。
  2、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昨天我们走进了台湾岛的日月潭,知道那里很美丽。那你为什么那么美丽呢?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感受。
  3、齐读第一小节。说说那里怎么样?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二、教学第二节
  1、日月潭美丽的地方还很多了。
  出示第二节,体会体会,哪里感受到了美?
  (四人小组先交流交流)
  (1)板书:潭深水绿。
  (2)名字美、形状美
  ①出示句子:“小岛把……”。
  ②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说形状很美?
  ③什么比作什么?
  ④比较句子,突出理解“圆圆、弯弯”带来的具体形象。
  ⑤朗读句子。
  2、齐读第二小节:
  四人小组推荐导游来介绍日月潭的由来。
  三、教学三、四小节
  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丽无比。请读读第3、4小节,找一找,日月潭还美在什么地方?
  (1)清晨,美在什么地方?看图说说:
  出示句子:清晨的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
  (读读)
  体会:模糊之美、隐隐约约、富有神秘色彩。
  (板书:飘着晨雾)
  (2)出示中午的日月潭的句子:
  (读读)
  说说你感觉怎么样?
  体会:清晰之美,展现眼前。
  (板书:清晰展现)
  读读这句话。
  (3)出示雨天图,说说雨中的日月潭:
  出示句子。
  (读读)
  体会:童话中的仙境。
  (板书:一片朦胧)
  2、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3、4节。
  3、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
  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轻声说给自己听。
  (指名说)
  三、学习第5小节
  1、师: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板书:风光秀丽)
  2、这么美丽迷人的日月潭,让我们再去感受感受。
  (配乐朗读课文)
  四、我当导游,回味课文
  日月潭景色这么美,老师都还想去游览,哪位同学愿意领老师和同学们再去欣赏一下。
  五、抒发感情
  1、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2、出示诗歌,朗读:《祖国的宝岛》。
  美丽的台湾风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期盼它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吗?
  六、作业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
  (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不要加字,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建筑
  请4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①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②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③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④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
  (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
  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
  (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
  (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
  (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
  (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
  (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介绍景点。
  2、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五、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六、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日月潭》这篇课文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月潭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谦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祖国的怀抱。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
  (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
  (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以情激趣.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2.自读感悟.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3.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1、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2、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说话训练: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
  3、师: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自由放声读。(突出“”和“高山”)
  4、师: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第二句话)
  5、师: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二词。
  师: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6、鼓励积累:
  师: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指名读)
  同学们也喜欢吗?喜欢的就把它划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2)日月潭名(3)字的由来:
  1、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2、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3、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对呀!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动、具体、准确!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吗?(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4、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
  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
  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
  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②、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
  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板书、理解“清晰”)
  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
  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
  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③、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
  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累这一对反义词。
  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F、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4、读思结合、加深体验。
  1、师: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
  2、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多多”)
  4、引导背诵。
  1、诵读全文。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积累运用、综合实践。
  1.激发积累兴趣,教给积累方法。
  师:你喜欢日月潭吗?课文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把日月潭写很美很美,课堂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好多,课后我们就把刚才画下来的好词好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锦囊袋”中。课后42页还有这一些,喜欢的话也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老师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点点灯光湖水碧绿太阳高照许许多多
  2、谈感受、升华教育:
  A、师:刚才同学们游览完日月潭,有什么感受呢?能谈一谈吗?(相机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并激发渴望回归的感情)
  B、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如画!其实我么的家乡番禺,我们的化龙也很美!要是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该多好呀!
  3、给予展示的机会,鼓励实践运用。
  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热爱台湾,课后让我们把搜集来的这些图片配上一两句话,可以的话争取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下节课我们来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大家都来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我们的宝岛台湾,好吗?
  六、指导写字
  1、师:这节课我们动了口、动了脑,就是还没有动手,大家想动动手吗?上节课我们剩下哪三个字没写呢?
  出示“省、茂、盛”三个字,学生观察它们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4、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5、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
  板书设计
  九日月潭
  台湾的湖
  台中附近山名胜古迹
  日潭月潭风光秀丽
  

日月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积累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彩色粉笔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板书课题:9、日月潭)齐读课题。
  3、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二)、自学课文,明白名字的由来
  1、自由读课文。读书建议:(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2、指名交流。齐读、引读第二自然段。
  3、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练习把句子说具体,说准确。
  过渡: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这么由来的,判断:日月潭是我国的一个湖,对不对?指名交流,老师相信当你读完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三)、精读课文,领略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理解:名胜古迹。
  (3)学生交流。用“名胜古迹”说话。
  (4)、考考你:日月潭是我国()的一个湖。它在()的高山上。那里(),(),周围有许多()。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北边像()太阳,叫();南边像()月亮叫()。
  (5)齐读一遍。
  过渡:同学们,日月潭里还藏着许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与组员说一说?
  (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
  过渡: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让我们来分享分享你找到的美景。
  (3)、小组代表交流,随机选择学习内容。
  生: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清晨”、“隐隐约约”。(出示图片)
  师:同样喜欢清晨日月潭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隐隐约约”带读,齐读。
  (4)、指导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清晨的日月潭有了薄薄的雾,有了隐隐约约,你说这段话是读得轻一点好呢还是响一点好?)
  (过渡:清晨的日月潭的确很美,但要说最美,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哦!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5)、你又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指名说: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师板书“中午”理解“清晰”。其他同学补充,谈感受。
  (6)、根据你们的判断,课本中的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出示图片)
  (过渡: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让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丽吧!
  生齐读中午时的日月潭。)
  (7)、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讨人喜欢,那雨天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吗?
  师板书“雨天”。那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出示图片)
  (过渡: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理解:轻纱、仙境、一片朦胧)。
  过渡: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种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到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来读一读三、四两段。
  3、仿写“黄昏时日月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黄昏时的日月潭,教师配以语言上的描述;然后教师展示几张黄昏时日月潭的图片。指名展示,随机评价。
  4、根据板书小结日月潭的美景,再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板书:风光秀丽
  (四)我来当导游。
  1、日月潭的什么吸引了游人?
  2、你认为日月潭的哪里最吸引人。请你来当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听。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上能当个小导游了。如果你想当个好导游,请把课文中那些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再记一记,在笔记本上写一写。如果你想当个超级导游,请到网上去找找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日月潭教案三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一、导入(猜谜)
  1、老师想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大家能不能帮助老师?
  2、老师看到了一个谜语,大家帮老师猜猜。山上一只鸟?(打一字)
  3、什么是岛呢?
  4、中国第一大岛是什么岛?
  5、在台湾岛上有一个风景旅游区,我们一起去看看。
  6、读课题,再读。
  二、质疑激趣
  1、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想问的吗?
  在哪儿?
  名字怎么来的?
  风景怎么样?
  2、都在课文里,做有心人,都能发现。
  三、初读感知
  一初读
  1、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准,读通。
  2、遇到困难了吗?
  3、考考大家。
  ①读得对,其他同学跟读。
  ②开火车读词语。
  二再读感知
  1、生字解决了,愿不愿意展示一下大家读课文的本领?
  五个同学一人读一段。其他同学听,看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在哪个自然段里?
  2、他们读得不错,你们呢,找到答案了吗?
  3、学生回答在哪个自然段?1、2、34
  四、细读释疑
  学习3、4自然段
  1、大家给老师提个建议,先学哪个问题?
  (最后一个)
  2、好,先学第三四自然段,读一遍,选择你喜欢的一段。
  3、学生选择。
  4、学四自然段。
  看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从哪儿可看出是中午?(太阳高照)还有呢?(清晰)
  都观察的很仔细,读一遍:清晰
  带领学生说一遍中午的景色,问:中午的日月潭美吗?(美)
  再美美的读一下中午太阳高照时的日月潭。中午,齐:
  不知何时,下起了蒙蒙细雨,再看这个时候的日月潭,和太阳高照时比较一下,如果太阳高照时的日月潭可用清晰来形容,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可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读一下这组词。(清晰----朦胧)
  你发现了什么?(一对反义词)
  真好,大家把这对反义词再读一遍。
  谁愿意为我们解说一下雨中的日月潭。看大屏幕,谁来?
  什么是仙境?
  当导游:谁来介绍一下中午的日月潭。(自由解说)(学生个别说)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了中午的日月潭,再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清晨美不美了?几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谁还没发言呢?
  从他的朗读中你听到了什么?(薄薄的雾)还有什么呢?(晨星、灯光、隐隐约约)
  大家觉得早晨怎么样呢?(美)
  怎么才能把读得更美呢?要抓住早晨的特点,想想早晨有什么特点?
  (美:薄薄的、隐隐约约静)
  要读好这个特点,要读的轻点、慢点。谁来试一试?谁再来试试?大家都试试。
  第三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问号擦掉,说说,日月潭怎么样?用一个词形容。(风光秀丽)
  学习第2自然段
  1、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学那一个?(第二个)
  2、直接看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谁愿意把你画出来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为什么觉得这句重要?(说出了名字的来历)
  怎么来的?有日月两半。日月两半怎么来的?(小岛把它分出来的)
  你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
  图上画的和书上写的一样吗?
  老师对照图介绍。
  同学们想着这幅图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谁来看着图说一说。(中间有什么,分成了什么?)
  一起来一遍。
  知道为什么叫日月潭了吗?能不能用:因为----所以叫日月潭。
  个别说
  齐说。
  学习第1自然段
  1、问号可去掉了吗?还有一个问题:在哪里?读第一自然段,谁来?
  读得很好,找到答案了吗?在什么地方?(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你还读懂(到)了什么?(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看图?有什么景物?(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环绕?环是什么意思?
  除了群山环绕之外,还有什么?树木茂盛?
  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茂盛的。
  美吗?读一下这句话,记住那里的美:那里----
  小结
  1、学了课文,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风光秀丽)
  2、读板书
  台中高山风光秀
  日月两半天然成
  晨雾薄薄隐约现
  日照清晰雨朦胧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日月潭。
  学习第5自然段
  拿起课文,读第五自然段,告诉大家,日月潭有多美丽?
  齐读末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⑴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⑵日月潭吸引了谁?用“有……有……”说话。(突出“中外游人”)
  ⑶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师提供材料帮助生了解。(突出“许许多多”)
  1.日月潭的景色,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非常美。
  书上用一个词作了概括,你能找到吗?板:风光秀丽
  2.你能用上“因为一一所以一一”的句式来总结全文吗?
  五、拓展延伸
  1、台湾是祖国的一个省,日月潭是台湾如画风景中的一处,还有许多非常美丽的地方,一起再来看一看。
  介绍阿里山:
  俗话说: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美。
  2、大家觉得台湾怎么样?想不想更多的去了解台湾?
  3、再去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收集到后课间交流,看谁收集的最多。

《日月潭》教学设计精选

  小学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怎么写?下面由我为您整理的“《日月潭》教学设计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日月潭》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它秀丽的风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边讲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让学生产生兴趣,投入学习。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⑴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⑵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⑶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⑷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⑸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4、自主识字展示与交流:
  出示生字:
  附环绕茂隐朦胧境筑晰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可以是以熟字带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谜等等,在识字中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摘果子”游戏:
  让同学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树上的果子就掉下来,其余留在树上。
  挑最易写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练习写字,并展示。
  重点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建”练习平捺、写好建字底。
  三、再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而且要读通读熟句子。
  四、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读通课文第一段。要求:读通顺、流利。
  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灵骨。
  3、提问:为什么叫“日月潭”?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
  ⑵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⑶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去浏览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的旅游车要出发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二、图文结合,精读课
  1、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2、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
  要求:流利、有感情。
  ⑴自由读。⑵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⑶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机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⑷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
  (听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
  (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要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要读得响亮、明朗)
  四、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1、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请你通过朗读把它介绍给大家。
  2、在音乐声中自由读文,可以自己读,或小组成员轮读、齐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内进行赛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找出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读背背。
  5、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住,存入“词语宝库”。
  五、实践活动
  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母听,可以找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
  【教学札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日月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企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台湾、日月潭的图片或资料,以便课内交流,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诱发主体参与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你们知道哪些名胜古迹呢?
  2、在我国台湾也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日月潭:
  (板题)
  同学们想去那儿观光旅游吗?瞧,台湾的小朋友正在热情地欢迎我们呢!
  (放课件)
  听,好客的导游小姐正在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景!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播放课文录音)
  二、尊重学生,鼓励自学
  1、听了导游小姐的介绍,有什么感受?想亲眼去看看?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打算怎样学习这篇美文呢?
  2、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那就按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寻找自己的伙伴吧!
  3、指导分组,给时间学生自学。
  三、汇报自学情况,小组合作学习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可真会学习,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谁能向老师介绍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呢?请你们将在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好吗?
  3、相机讲第一段。
  (放课件,指名读、齐读)
  4、结合绘画组的同学讲第二段,并让其为大家解说:
  ⑴通过想象,你们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
  (放课件)
  ⑵你能将图与课文中相应的语言联系起来吗?指导读。
  5、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神奇魔术师是如何变魔术的吧!
  (展示课件)
  ⑴你看到了什么?
  ⑵分组交流,合作学习:
  ①朗读组:
  将看到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感受日月潭的美吗?
  (指名读、评、竞赛读)
  ②积累组:
  将你摘抄的好词句与同学们交流交流,行吗?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
  ③疑问组: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④释疑组:
  小博士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谁来帮帮他们?
  ⑶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永存心中,好吗?
  (指导背诵)
  四、授于方法,放手学第四自然段
  提示:不懂的在词下标“?”,好词好句打“____”或摘抄下来或背下来,不懂可下位去讨论,也可让老师帮忙。
  五、总结
  正由于日月潭(风光秀丽),所以( )。
  六、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学完《日月潭》,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形状奇特(附:日月潭图)
  风光秀丽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1、导语激情,教师生动、有趣、富有激情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催化剂”,为下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寻找学习伙伴。让学生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增加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
  4、教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拓展思维,让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既创造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又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日月潭》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p39~p4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环、绕、茂、隐、筑、晰、朦、胧、境。
  2、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写:岛、展、建、纱、胜、省、环绕、茂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景。
  【课前准备】ppt课件、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重点】
  学生容易读错的字──绕rào、盛shèng、映yìng、朦méng、胧lóng、境jìng 和容易写错的字──岛、纱、环、绕。
  教学难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绕rào、盛shèng、映yìng、朦méng、胧lóng、境jìng。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台湾省地图和日月潭风景图)
  “同学们这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它的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还有一个美丽迷人的湖,那就是──日月潭。”
  (指读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想知道课文中写的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吗,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一遍课文。再画出带生字的句子和自己喜欢的词语。”
  (注意寻找学生的发音错误,巡视指导)
  “刚才同学们自己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仔细听一遍课文的录音,注意录音和自己读的不同地方,然后再告诉大家自己刚才哪里读错了,请大家以后要注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播放录音)
  录音播放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刚才读错了哪几个字,然后总结学生容易读错的字──绕rào、盛shèng、映yìng、朦méng、胧lóng、境jìng。
  “r”的发音诀窍:舌尖上翘。
  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别:关键在于它们的发音部位,前鼻音的发音部位在舌尖和上牙龈,后鼻音的发音部位在舌根与软腭。后鼻音的发音诀窍:气从鼻出。
  总结后再领读所有的生字:绕rào、盛shèng、映yìng、朦méng、胧lóng境jìng、环huán、茂mào、筑zhù、晰xī。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生字读得最准确
  (让学生轮流读生字)
  刚才同学们知道了这几个字怎么念,大家很聪明,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怎么把这几个字记住。同学们可以想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利用形声字特点记:“朦”“胧”等;
  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不──环、烧(浇)──绕等。
  刚才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几个生字,现在我们再来齐读一次课文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把这几个新朋友给忘记了,而且要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
  三、再读课文,寻问解疑
  现在大家再静静地听老师念一遍课文,边听边想想:为什么日月潭会在山上?日月潭共有几个风景点?呆会儿告诉大家。
  四、积累词语、指导书写
  刚才老师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了出来,现在请大家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些词语,又为什么喜欢它们。
  (请学生回答,同时写在黑板上)
  再让那位学生领读;几位同学发言过后,再指出哪些词语或字是要求会写的──岛、展、建、纱、胜、省、环绕、茂盛
  请同学们仔细想想看,这几个字词中哪几个比较容易写错,告诉大家请大家注意。
  (岛与鸟、沙与纱、环与坏、烧与绕、展和建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不是左右结构等等)
  (教师板书)
  1、熟字加偏旁:
  不──环急──隐山──仙
  巩──筑央──映勺──约
  竟──境
  2、熟字换偏旁:
  晓──绕你──称律──建
  3、分析字形结构:
  潭:左右结构,右上不是“西”下面是“早”。
  展和建:半包围结构。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很好,接下来请大家动手用手指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好现在请大家对照书本上的田字格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生字写一遍,注意不要写错噢,要不然这些小朋友可会生气的哦。
  (老师巡视指导)
  4、总结:
  潭: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右上部分要写在横虚线上,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早”字要挨着横虚线书写,写得短一些,最后一笔竖要长一些。
  建: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外面部分,再写里面。
  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
  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
  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
  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仙境: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朦胧:模糊不清,与清晰相对。
  五、总结和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刚刚开始学习了《日月潭》者篇课文,领略了台湾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也认识了一些生字小朋友,所以回家以后要好好地和它们玩一下,记住它们的名字和长相,好吗?所以请大家把:环、绕、茂、隐、筑、晰、朦、胧、境带拼音抄写4遍,把:岛、展、建、纱、胜、省、环绕、茂盛在田字格中抄写4遍。下次课老师会请同学介绍一下台湾和日月潭的风景,同学们可以回家去问问爸爸、妈妈。”
  《日月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领大家到一个地方去玩一玩、看一看,去哪儿玩好呢?对,就去这个地方(屏幕出示日月潭的课文插图)!你们猜一猜,这是哪里?——日月潭。(板书课题并齐读。)
  看到课题,你有想问的问题吗?
  比如:日月潭在哪里?为什么起名叫日月潭?日月潭的风景如何?教师归纳学生问题并板书。(板书:位置、名字、风景;并在前面各加上问号。)
  细心的孩子一定会是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识生字
  先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教拼音宝宝,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文章有几个自然段,你标出来了吗?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宝宝了吗?
  1、出示生字:
  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出示,认读并组词。
  (1)“环”、“绕”两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环=王 不,组词;“绕”可以同“浇”“烧”做比较。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3)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并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
  (4)找到词宝宝:朦胧、环绕、环境。再送词宝宝:清晰、隐藏、围绕、茂密。
  2、出示词语:词语宝宝也来凑热闹,赶快读读吧!(一行一行地出示。)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雄伟建筑(读得热情)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隐隐约约 一片朦胧(读得温柔)
  太阳高照 湖水碧绿 人间仙境 风光秀丽(读得热情)
  三、再读课文、做分析
  收获了生字新词,让我们先去日月潭看一看吧!(播放日月潭朗诵视频)
  1、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美吗?这么美的风景,它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从地图上找到台湾、台中、日月潭,强调“台湾最大湖”。(板书:台湾、台中、高山上)。
  出示日月潭全景插图,问:这就是日月潭全景图,你看,日月潭那里——(日月潭周围环境怎样啊?)
  屏幕出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理解“名胜古迹”:万里长城、北京故宫都是名胜古迹。举例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如玄光寺、慈恩塔等。
  日月潭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再有人问起,你该怎样告诉他?指导朗读第一段。
  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被我们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我们接下来去解决哪个问题呢?
  2、日月潭的名字由来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出示:“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分析句子,抓住比喻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板书:日潭、月潭...)
  指导朗读,“圆圆的”“弯弯的”要读出美感。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告诉大家这名字的由来?
  屏幕出示课本插图:就是这个小岛把湖水分成了两半(板书:...分两半),这个小岛叫什么名字?
  再看日月潭很深,湖水怎样?(湖水碧绿)
  屏幕补全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3、日月潭的风景
  日月潭很美很美,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日月潭的美?
  屏幕出示三四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请你找出来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你最喜欢。
  读完后交流:
  你最喜欢什么时间的日月潭呢?(根据学生的意愿,调整清晨和中午的先后顺序。)
  清晨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清晨中的日月潭图片,问: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屏幕出示: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清晨中的日月潭介绍了哪些景物?(板书:晨雾薄薄、星、光)
  天上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理解“倒映”这个词。(板书:映。)
  晨星和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有一个词用得很美,你觉得会是哪一个?(隐隐约约),理解“隐隐约约”。
  指导朗读:那么怎样才能把清晨的日月潭读得更美呢?大家得抓住早晨的特点,大家想一想,天刚蒙蒙亮,日月潭还没有游客,显得怎么样啊?读时要读出“美”、读出“静”的感觉。
  师示范朗读,指名学生朗读,齐读。
  我们来看看中午的日月潭吧。
  晴天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晴天的日月潭,问: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晴天的)
  出示: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晴天呢?(太阳高照)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有什么特点?理解:清晰。(板书:日照清晰)
  让我们热情地赞美一下中午的日月潭吧!指导朗读。
  雨中的日月潭: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情,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如果说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清晰可见的,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出示雨中日月潭图片)?(板书:雨朦胧)理解“朦胧”的意思。
  你觉得哪些词语很美,可以积累下来?(蒙蒙细雨、轻纱、仙境。)理解蒙蒙细雨、轻纱(轻飘飘的纱)、仙境(很美的地方)。
  指导朗读,雨中的日月潭要读得温柔,突出下雨时的朦胧之美。
  让我们再次欣赏美丽的日月潭,读三四两个自然段。
  4、日月潭,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板书:游客来)。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就是——风光秀丽!(板书:风光秀丽。)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朗读整篇课文。
  四、了解台湾、爱祖国
  台湾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通过预习查资料你都知道了哪里?(澎湖湾、阿里山等)快快发动小火车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美丽的台湾》视频:你爱台湾吗?你有什么愿望想告诉大家吗?
  老师这里送给大家一首诗。
  屏幕出示:
  我要去台湾
  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台湾岛,小朋友,/和我紧紧把手牵。/阿里山,日月潭,/山清水秀比天堂。/台湾宝岛与大陆,/和和美美心连心。
  请同学们记住我们的诗歌,有一天当你去台湾时,请你把它带给台湾的小朋友。让我们祝福台湾,祝福祖国,希望你们早日长大,实现梦想!
  作业:日积月累
  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以致用。
  板书:
  9.日月潭
  台湾台中高山上
  日潭月潭分两半
  晨雾薄薄星光映
  日照清晰雨朦胧
  风光秀丽游客来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

  导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么课文《日月潭》讲述了什么呢?以下是课文教案,欢迎参考!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能通过写广告语把对课文的感悟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正确认读所出示的生字。
  2、美读四字成语。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全文,找找课文第几段写“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反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句。
  (弯弯的月亮、圆圆的太阳)
  4、出示日月潭的简笔画,看图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四段
  细读课文,感悟秀丽风光:
  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
  (播放日月潭的风光图,师朗读第三、四段)
  2、看了、听了你最想说什么呢?
  3、这么美的景色就在课文第3、4段中,自由读读,想想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清晨、中午太阳高照、下雨)
  4、读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和同桌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5、反馈。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随机品读)
  ⑴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的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
  ⑵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清晰)
  ⑶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批上轻纱,周围的景色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朦胧)
  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读得明朗。
  6、日月潭就像一位爱美的姑娘,不同的时候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有感情朗读第3、4段。
  四、背诵积累
  1、想永远记住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发复读,背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同桌互背。
  五、拓展练习
  为日月潭设计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提供参考词语)
  1、学生自由练写。
  2、交流点评。
  六、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美观书写。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五节,按“总起——具体描述——总结”的顺序写成。
  第一节交代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第二节写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第三节和第四节具体描写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下雨时的美丽景色,是课文的重点。第二节一共有三句话。第三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告诉大家日月潭的湖名和它的形状有关:小岛把湖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一边像弯弯的月亮;第五节的两个短句,是对课文意思的总结,也是作者喜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的抒发。
  课文的语句简洁、优美。教学中,结合图像,着力通过表情朗读的训练,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领会语言文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出示课件中国地图)如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出示新疆图片);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出示课件北京图片);而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其中有一个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出示课件日月潭风景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日月潭”的“潭”就是水很深的池。
  3、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日月潭旅游吗?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本次航班的目的地就是台湾省的日月潭。好,到了。(欣赏课件里范读课文)
  2、日月潭,美吗?它就在我们课本39页,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小声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在每一段的开头标上序号。开始吧。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标出自然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识字。
  1、说说本文有几个自然段。
  2、出示每一段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从中学习各段中出现的生字。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依次出示二类生字,边读边说记忆方法,并会组词。)
  4、多种形式的读,指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并让学生说出好方法帮助同学记牢生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5、做摘苹果的识字游戏。(课件出示苹果图,让学生读出苹果上的生字,就把苹果摘下来送给他。)
  抓住学习的契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并注意个体的差异,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收获新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读,帮学生组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结构的生字的写法。注意建字旁和走之儿写法的区别。范写“建、绕、省”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建:关键是建字旁上面不要多一点,绕:右上角别多写一点。)
  4、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5、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五)巩固深化。
  齐读全文。生字宝宝都藏在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请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课文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游览了日月潭,在路上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熟读课文,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旅游。大家猜猜是什么地方?
  2、(出示课题)想去的同学请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3、齐读课题。
  4、创设情境。可是今天带队的导游姐姐生病了,我要在我们班挑选几位同学来做导游,想不想当导游?那下面我们就进行导游评选活动,
  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生字。
  1、过渡:首先看第一关:我们在旅游的路上遇到了许多生字宝宝,大家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来拼读一遍。(学生读生字词)
  2、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学生读去掉拼音生子。)
  3、(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开火车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
  第一关顺利通过。下面请同学们看第二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日月潭再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3)课文描写了日月潭那些时候的景色?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要求我们会读还会记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谁会读?
  出示四字词语,学生读词语。
  (四)品读课文,入境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字词会读了,你会运用它吗?下面我们来看选词填空,谁会填?(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填空。)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词语。
  (3)现在你们是小导游了,假如一个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问你日月潭在哪里?你会回答吗?(学生介绍日月潭在哪里。)
  (4)小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相机解释个别词语。
  (3)名字是怎么来的?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好,那谁来回答旅客的问题: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4)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哦,原来是这样的。大家请看,因为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原来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
  (5)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比较。(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自己先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6)小结比喻句的作用。(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下面我们再走近日月潭,看看它的景色怎么样?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话。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色景色?(学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提问: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色的景色?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课文描写了清晨和中午的日月潭美景,中午又分为晴天、雨天。好,大家请看图片,你喜欢哪个时候的日月潭?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5)出示日月潭清晨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个别学生向大家介绍清晨的日月潭。
  (6)理解“隐隐约约”。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7)指导朗读。
  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7)出示日月潭中午晴天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个别学生向大家介绍中午晴天的日月潭。
  (8)理解“清晰”。
  (9)指导朗读。
  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10)出示日月潭中午雨天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个别学生向大家介绍中午雨天的日月潭。
  (11)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轻纱、仙境”。
  (12)指导朗读。
  (13)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14)小结:日月潭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5)指导背诵。
  (16)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和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抒发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
  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感悟语言描写的重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有多种形式,从品析语言到看实景图,然后入情朗读,是一个情感不断内化和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是融情于文的境界。
  (五)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日月潭美丽风景的画面。
  全班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通过朗读来内化文本,从而达到文画相通,寄情于画,融情于文的境界。贯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读,读出景物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抒发,自主地与文本心灵对话与学生共同创设一种“人与文相融”“情与智共生”的诗意境界。
  (六)拓展升华。
  1、学完了日月潭,谁来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日月潭?看着黑板的板书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月潭。(学生介绍日月潭。)
  2、日月潭在我国的台湾省,台湾省是个美丽的地方,除了日月潭还有很多优美的景色,来大家听着歌跟着小导游去欣赏一下。(欣赏台湾风景图片)
  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是融情于文的境界。立足文本的拓展,既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形式,也是对文本解读的延展和补充,可以突破狭小的教材空间的局限,丰富学生视野。文本拓展,既需要调动语言积累,也是为了积累语言。
  (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去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当小导游把日月潭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读课文。
  2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 读课文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 、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二年级# 导语】《日月潭》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它在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这个小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2、我一直都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吗?(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小组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
  (四)学习生字。环”“绕”“迹”(用多媒体辅助)
  (五)结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
  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同意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教学准备: 台湾地形图、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台湾地形图和日月潭风景图)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省的中部羣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这个湖就是日月潭。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开火车朗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错的字音。了解学生的预习态度及预习情况。 2、读读带有生字的新词,回答课文共有几节。 3、默读课文,想好后回答:课文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重点。 1、同学们愿意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当小导游、朗读比赛……) 2、指名学生当导游,带着大家去日月潭观光游览。 A、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抓住重点,准备作介绍。 B、小导游注意要先做自我介绍,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C、思考:导游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日月潭的? D、对导游的介绍进行点评。 3、通过小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日月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它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天下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朗读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4、通过朗读比赛,来体会到日月潭的美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如: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日月潭周围有那些名胜古迹? 2、交流释疑。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背下来。 四、巩固识字,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背背。 五、总结课文,发散思维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还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六、指导书写: 1、看“我会写”中的生字词,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书写。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给部分字扩词。 3、完成《同步》。 板书: 位置 名字由来 清晨薄雾隐隐约约 日月潭景美中午清晰 (风光秀丽)下雨朦胧 《日月潭》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析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二、设计思路及不足 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 #三年级# 导语】《日月潭》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以下是 无 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知识点
  字:劲、座、潭
  词:湖泊、、漆黑、商量、制服、挺身、越岭、激战、充饥
  重点句子:
  1、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2、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3、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4、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ǒng”吐读“tǔ”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ā)嚓(chā):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教学后记: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如:大尖和水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

日月潭课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引入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这组课文是围绕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现在我要领你们去祖国的第一宝岛台湾,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台湾的日月潭。板书课题。你想知道那里到底怎样吗?那我们赶快去游览那里好吗?
  二、师范读课文,生看图欣赏:
  1.了解"潭"的意思?
  2.听后《日月潭》给你什么感觉?
  三、自主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效果。
  3.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例:群山 环绕 树木茂盛 隐隐约约 一片朦胧 建筑 仙境
  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
  花环、五环旗、围绕、茂密、筑路、环境、明晰
  5.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6.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
  整体感知:你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读感悟:
  1.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读读有关段落。
  (2)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有关段落。
  (3)读课文,想想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想告诉我们什么?
  2.合作交流,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盛)
  2.发现规律:
  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
  同偏旁:纱 绕 约
  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
  偏旁比较:建——迈 迷 迹 追
  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隐 茂 展 省
  六.实践活动:
  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板书:位置、名字、风光。)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你对中间哪个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布置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说说,完成填空,并画一幅“群山环绕”图。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样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结果。
  (1)第一段(位置)
  ①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你在地图上指一指。(实物投影出示。)
  ②完成填空:日月潭在我国省附近的高山上。
  ③课文第一段就向我们清楚地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把他读一读。
  (2)第二段(名字)
  ①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刚才研究日月潭名字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画,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实物投影出示。)
  ②刚才你们通过想象,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③课文第二段写得非常好,它用具体形象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你愿意把这段背出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板书:太阳、月亮)
  (3)第三、四段(风光)
  ①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师范读。)
  ②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
  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把你喜欢的读给小组同学听。
  ③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
  ④请大家跟着音乐轻声读一读课文三、四两段。
  ⑤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想象练说。
  (1)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
  (2)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轻声说给自己听。
  (3)指名说。
  5、引读最后一段。
  (师引)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三、总结。
  美丽的台湾风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期盼它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吗?
  四、作业。
  想象日月潭什么时候?风光怎样?用几句话写一写,还可以在旁边画一幅画。
   板书:
  9 日月潭
  位置:
  名字:太阳 月亮
  风光:

小学语文《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2017年小学语文《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小学语文《日月潭》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日月潭的热爱,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 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反馈朗读情况
  (1)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
  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纱”的翘舌音、“名”“映”“胜”的后
  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 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片、央、南、名、美、丽、岛”。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1、熟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研讨。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中的“轻纱”和童话中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3)什么吸引了游人?
  3、指名汇报以上问题。
  4、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总结全文: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
  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
  美美地读一读。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边:日潭 清晨:隐隐约约
  日月潭
  南边:月潭 中午:清晰朦胧
  风光秀丽
;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