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正岩大红袍是什么茶 正岩大红袍是什么茶来的呢
- 2、请问大红袍属于红茶吗
- 3、大红袍到底是岩茶还是乌龙茶
- 4、“大红袍”是属于红茶还是绿茶?
- 5、大红袍分类
- 6、福建大红袍是什么茶
- 7、这两种茶叶味道不错,请问分别是什么牌子和型号,市场上多少钱一斤啊?
- 8、王信记大红袍…1000是正岩茶吗?
- 9、武夷岩茶—大红袍
正岩大红袍是什么茶 正岩大红袍是什么茶来的呢
1、正岩大红袍是乌龙茶,半发酵茶,亦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茶品之一,大红袍主产于武夷山,其母树位于九龙窠岩壁之上,共六株母树,分别是奇丹、北斗、雀舌,而现今的大红袍多为拼配而成,但品质依旧出众,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且滋味醇厚,顺滑。
2、正岩主产地还包含天心岩,马头岩,竹窠,碧石,九龙窠,水帘洞,三仰峰。
请问大红袍属于红茶吗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茶性平和,主要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区的三坑两涧地带,大红袍亦是经过半发酵制作而成,其制作工艺为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工序。
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大红袍又属于武夷岩茶,也是乌龙茶(六大茶类之一,又名青茶)。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大红袍产自武夷山,武夷山是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区,武夷山的地质绝大部分是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成就了岩茶的优良内质。
岩茶的分类:
一、正岩茶
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
“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2、三坑两窠两涧
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
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而在较早之前的GB18745-2002标准里,则从品种、名枞、产品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品种分类包含: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名枞分类包含: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等;产品分类同样包含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应该说最新的国家标准只从产品的角度对岩茶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武夷岩茶作为商品(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认知和规范管理。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大红袍到底是岩茶还是乌龙茶
大红袍既是岩茶也是乌龙茶,之所以称之为岩茶,主要是因为大红袍产自于丹霞地貌的武夷山风景区,并且生长于山峰岩石缝隙之中,其土质为砾岩与页岩土壤,因此称之为岩茶,同时,大红袍是按照乌龙茶半发酵的制作工艺制成,因此属于乌龙茶类。
大红袍是岩茶
产于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岩缝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是乌龙茶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六大茶之一(按照制作工艺划分),并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制成的干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油润。冲泡开汤后,汤色橙黄明亮或橙红明亮。香气呈天然的花果香或乳香。茶汤入口后,滋味丰富、层次变化明显、兼具红茶的顺滑和绿茶的鲜爽。叶底鲜亮柔软,叶缘红而叶心绿,俗称三红七绿。
“大红袍”是属于红茶还是绿茶?
大红袍具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
武夷山大红袍产于福建生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扩展资料: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市面上的大红袍身价不菲,却大多是经过多次再移植和培育的茶树。
“大红袍”二代现身深圳福田区景田北街东海银座“国特专供”专卖店,200克价值超过5万元。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贵在稀贵。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6株为正宗,据载它们的树龄已逾340多年。
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甘、清、香。
扩展资料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红袍
大红袍属于青茶(乌龙茶),是乌龙茶的名贵品种。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quot;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
不是红茶。只要健康饮茶,不会伤胃。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不是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 按制作原理(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分类,中国茶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 绿茶 不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龙井,碧螺春
黄茶 徽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君山银针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茶
青茶 半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武夷岩茶,铁观音 红茶 全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祁红,滇红
黑茶 后发酵的茶 代表产品:普洱茶,六堡茶
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某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入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入看营,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 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2005年4月17日举行的“太平洋花园杯”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开幕式上,20g母树大红袍茶叶以20.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被人拍走,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成交价也打破了4月13日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20克大红袍19.8万元人民币的最高拍卖纪录,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么稀贵的茶叶,寻常百姓哪得一见,更不用说品赏了。
属于乌龙茶。青茶系。
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中国特种名茶。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扩展资料
功效作用:
(一)、功效
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
(二)、作用
(1)、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
(3)、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4)、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5)、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
(6)、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红袍 (中国茶叶著名品种)
百度百科-大红袍茶
大红袍分类
大红袍的分类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按区域分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一、正岩茶
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
“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将200g大红袍母茶茶叶作为赠送给美国总统礼物。这200g茶叶已是当年大红袍母茶产量的半壁江山,可见大红袍母茶之珍贵。自2006年5月起,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故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2、三坑两窠两涧
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
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福建大红袍是什么茶
福建大红袍是乌龙茶,半发酵,属性平和,主产于福建武夷山,是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其成品茶条索紧结,绿褐或宝色鲜润,且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特征。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而岩茶是乌龙茶下的一个品种,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的三个种类:
1、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长在武夷山风景区里的九龙窠峭壁上,只有6棵。
2007年起武夷山政府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确保其良好生长。
所以我们现在是喝不到母树大红袍做成的茶叶的。
2、纯种大红袍
大红袍,作为一个优异的岩茶品种,茶专家们当然希望能够把它流传下来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表明可以大规模栽培和种植这几株茶树树种。
简单来说,就是从母树大红袍上取枝扦插,培育出的后代。据掌柜所知,目前,武夷山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有4万多亩。
我们一般也把这些培育出来的品种称为奇丹、北斗和雀舌。
3、商品大红袍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拼配大红袍是1985年陈德华老师主导下推出至今的。目前也是市场上正宗大红袍的主流,拼配是以水仙、肉桂、雀舌等武夷各种优质茶,调和出香、水、汤俱佳的茶品。
拼配的诞生不是为了乱拼乱卖,而是取长补短。
“香幽、水厚、韵好,回味好”是拼配整体原则。比如小品种茶香气高扬,但水感都偏薄,而水仙的滋味醇厚,以“水”见长,就可以采取拼配的方式,让“香水”达到大和谐~
拼配大红袍最重要的是其口感统一,不能喝出单品种的特征。
大红袍的品质特点:
大红袍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同时大红袍色调丰富,有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等色。
大红袍滋味甘爽,香气清爽,其中由于大红袍在焙火程度的不同,其香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足焙火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品。
汤色汤色橙黄透亮,清澈醇厚。
香气根据工艺的不同,可以将大红袍划分为清香型与熟香型。清香型是清鲜,花香是清高鲜爽。
浓香型则是香味厚重,挂杯久。熟香型的大红袍以果香和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大红袍以花香和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瞬间能感到厚重,接着可以感受到茶汤的细腻柔软。汤水入喉后,香气能够很好的留在口腔内,喉咙处能感到通透清凉,韵味十足。
叶底叶底柔软鲜活有弹性,多泡有余香,叶底显绿叶红变,亮丽有宝色。
这两种茶叶味道不错,请问分别是什么牌子和型号,市场上多少钱一斤啊?
第一张图是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一种,价格:
根据国家武夷岩茶地域原产地标志,属于武夷岩茶的大红袍可以分为名岩大红袍(又称正岩大红袍,生长在自然保护区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内),丹岩大红袍(生长于景区70平方公里以外),名岩区出产的正岩茶叶品质香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岩骨花香.正岩大红袍价格很难准确界定,好的大红袍茶叶要数万元一斤,少则几百上千元一斤(500克). 因为产量少. 懂茶痴茶的人自然会懂价格差距大的缘由.
丹岩大红袍与名岩(正岩)大红袍比起来,稍为次那么一点点(一般人还真看不出其中的差别),市场行情价约几百元一斤(500克).广大消费者大都能接受.茶叶标准 GB/T18745-2006 大红袍标准项目
级别:特级、一级、二级
外形:1.条索2.紧结、壮实、稍扭曲3.紧结、壮实4.紧结、较壮实
色泽:1.带宝色或油润2.稍带宝色或油润3.油润、红点明显
整碎:1.匀整2.较匀整
净度:洁净
内质
香气:1.锐、浓长或幽、清远2.浓长或幽、清远3.幽长
滋味:
1.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
2.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3.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汤色:
1.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
2.较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
3.金黄清澈、明亮
叶底
1.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2.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3.较软亮、较匀齐、红边较显
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
第二张图是金骏眉是红茶的一种,骏眉茶叶的价格是不一定的。几百到几千价格不等,要从金骏眉茶的味道,香气、外形,各方面决定的。金骏眉按产地分外山和正山的,正宗的金骏眉茶叶,也就是桐木关内的,一斤大概市场价1万元以上。外山金骏眉,也就是桐木关外的,200元都有人在卖。
王信记大红袍…1000是正岩茶吗?
是。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1000元一斤是正品正岩茶。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的一种,而且是茶叶中的精品,这种茶叶的口感和气味是很多茶叶比不了的,大红袍主要生产在武夷山地区。
武夷岩茶—大红袍
上期写到武夷岩茶是老茶客们追茶的最高境界,三大岩茶中,大红袍系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堪称国宝。它在武夷山栽培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品质优异,远近闻名。现今大红袍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母树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上的3株6棵母树大红袍,2006年已停上采摘,主要用于科研管理。第二种为纯种大红袍,剪取母树大红袍枝条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培育采制而成的大红袍,繁育品种被称为奇丹和北斗两类。第三种为拼配大红袍,也叫商品大红袍,是以水仙、肉桂打底(保持茶汤的"厚度")配几种高香的品种茶用以提香。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如105、204、北斗、铁罗汉、白鸡冠等。大红袍的拼配并不是简单地把几种茶拼在一起。拼配不仅在品种上有讲究,在品种的比例上更有讲究,要将各种茶的优点集在一起,使香气、滋味更上一个档次。大红袍99%的为拼配茶,市场占有率高,也是我们容易喝到的大红袍。
大红袍,不管是纯种还是拼配,只要是好茶,各有魅力。喝纯种,喝的是品种特征是否清晰突出,香气幽长饱满,茶汤醇厚细滑,回甘强烈。喝拼配,喝的是多品种茶的融合,综合各原料的优点,香气浓郁高扬,滋味醇厚,韵味足,回甘快。每个人的口感是不一样的,但对好茶的追求是一样的,没有人的口感是一成不变,今天喜欢喝纯种,过段时间拼配又会念念不忘,好茶,总是值得我们无限探索!
大红袍因为其价格高昂,对于一般收入的我来说,只能用来品尝。我经常能喝到的,主要是拼配大红袍,能喝到高品质正岩的拼配茶,也是难得的缘分。因为爱上岩茶的滋味,抱着学习的态度,对大红袍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形成文字来记录我品大红袍的心得。怎么区分大红袍的品质,通过对比喝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差异。正岩拼配出的大红袍,除了标准的武夷酸,还要满足“韵、香、甘、活、顺”的岩茶标准,拼配大红袍平衡了水仙和肉桂的高扬和醇厚,更显平和,无强烈收敛感,明显的岩骨韵,物质丰富,有咀嚼感,舌感偏铁味,齿根清凉。花果蜜香浓郁,往鼻腔上走。茶汤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爽甘润,舌底回甘生津快,上腭覆膜感,100度水冲泡十几泡,香感入水,每一泡都有变化。茶汤橙红明亮,杯盖香杯底香清纯无杂。条索乌褐紧结,叶底油润有蛤蟆背。
而达不到标准的大红炮,焙火轻,火气没浸润到叶底,火味浮于表易锁喉,香味不重,茶汤苦涩而不甘润,无岩韵,三四泡后茶汤出水味口感淡薄,无明显武夷酸,茶汤不油亮,叶底蛤蟆背不明显,料底不够好,焙火到会易枯。
大红炮除了品饮的高境界,其功效对身体健康也是大有裨益,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一是茶多酚特别多,其中最重要的EGCG具有抗癌功能;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明目益思,减肥抗衰,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降胆固醇等功效。
茶仙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岩茶,便生长在石缝、石堆之间,正是陆羽口中的“石缝乱石”。正岩区七十二公里山场,出产的大红袍,牛肉马肉,老枞水仙,还有各种名丛,让老茶客们追求无止无境,下期分享肉桂与水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