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近五年年报,洋河:一家白酒企业凭什么值得长期投资

本文目录一览:

你听说过洋河股份吗?洋河股份这五年的营业收入呈现什么趋势?

洋河股份这五年的营业收入规模在A股市场中处于较高的水平,洋河股份近五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41%、7.04%、15.92%、21.3%、-4.28%,前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后两年超过10%,盈利能力稳定性较强。
当然听过了,这个股份还是比较聪明的洋河股份,这5年的营收呈现下跌的趋势,虽然在前几年发展的非常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今年的表现却非常不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所以这个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值得看好的。
是的,我听说过洋河股份。洋河股份这5年的营业收入总体呈现一种比较波动的趋势,相对来说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总体的趋势还是比较好的。
作为知名白酒企业,洋河股份近几年经营业绩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然而上半年,财务数据出现异常变化,不仅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都同比有所下降,且对于白酒公司来说,颇为重要的预收账款以及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也都出现较大下滑,更让人担心的是,异常的数据表现中还存在造假嫌疑。
洋河股份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59.99亿元、同比增加10%,归母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加11.52%。虽然经营业绩表现仍然处于上升状态,但相比2018年同期,增速已经出现较大下滑。在2018年,洋河股份实现营收241.6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81.15亿元、同比增长22.45%。
洋河近两年经营业绩数据表现在17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是并不靠前的,其中,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速排在了倒数第四位,净利润增速排在了倒数第三,而在2018年时,在19家上市白酒企业中,营收增速也仅排在第12位,净利润增速排在第16位。
在这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中,洋河股份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分别为2.5亿元和4.61亿元,分别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新增了2660.73万元和2.11亿元,很明显,这一结果与理论上应该增加的金额并不相符,分别存在1.62亿元和24.2亿元的金额差异。很显然,这部分数据差异是需要洋河股份做进一步解释和披露的,尤其是上半年的情况,否则这样的数据表现会令人产生疑问,洋河股份在上半年预收款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都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是否真的有那么多营收实现,其营收增速是可能比财报披露的还要低。

洋河股份过去五年总收益率为28.4O2%,年化收益率为6.449%,求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是多少?

1、优势:白酒行业处在行业成熟阶段,产生的利润比较稳定且丰厚。
行业市场规模较大,洋河属于次高端产品,往高端和中低端做产品延伸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洋河在次高端白酒中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主要拥有品牌地理位置产生的优势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洋河的团队属于长期深耕白酒行业几十年的创业者,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后形成良好的组织架构和激励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力。
近年来洋河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产品的毛利率高达70%,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30%下,有息负债很少,固定资产占比逐年降低。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25%左右。净利润现金含量基本都在100%以上,公司的分红每年都在50%以上,对股东非常慷慨。
2、劣势:2019年洋河股份的利润出现了下降 幅度接近10% 2019年净利润现金含量下滑到不足100%,说明2019年的销售收入现金回流的情况不容乐观。
同时加上2019年年末的疫情影响2020年的销售应该还会有比较大的回落短期来看洋河的发展是会受到影响的。另外19年开始省内市场份额受到今世缘等企业的冲击出现较大下降,也需要关注

第15周作业

案例分析题

1、 根据洋河股份近五年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分析评价一下公司的资产实力、成长性、偿债风险、产品竞争力、竞争优势、维持竞争力成本情况、主业专注度、以及公司业绩爆雷风险。(100 分)

第一步,看总资产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资产总计,并计算总资产增长率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总资产增长率分别是17.74% 14.60% 11.48% 14.58% 7.85%总资产规模2015~2018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2019年有所下降,需要进一步找出为什么下降,通过以前的学习知道,2019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材料上涨和省内销量下降所导致的,后期需要进一步观察,这种变化不是好事,后期需要看公司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能不能改善这种局面。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指标可以看到洋河股份总资产规模行业排名第三,资产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属于好公司,后期成长性也比较好

第二步,看负债

看资产负债率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并计算资产负债率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的负债金额和总资产金额变化趋势稳定控制在35%以下小于40%,这种变换趋势是好事,表示公司没有偿债风险。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没有偿债风险。

第三步看流动资金差额。

准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差额的分析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流动资产里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年报搜索)、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从整理的财报数据中获取),并根据公式计算准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的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金额的差额各是96.92亿123.31亿145.74亿204.01亿222.77亿近5年的变化趋势。逐年稳步增加。这种变化是好事,表示公司实实在在挣到钱了。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没有偿债风险。







第四步,看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应收预付(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预付账款)、应付预收(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合同负债、预收账款)(从整理的财报数据中获取),并根据分析思路中的公式计算出指标结果






3.异常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连续5年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分别是41.31亿53.59亿50.11亿54.62亿72.08亿近5年的变化趋势2017年稍微有所下降基本上稳步增加,这种变化是好事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洋河股份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有很高的话语权。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行业地位高。





第五步,看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应收账款、合同资产、资产总计(从整理的财报数据中获取)并计算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之和占资产总计的比值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合计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是0.02% 0.03% 0.02% 0.01% 0.03%基本维持在0.02%附近,近5年变化趋势

稳定控制在小于1%,这种变化是好事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洋河股份的产品非常畅销,产品竞争力很强。



? 第六步,看固定资产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资产总计并计算固定资产加在建工程占资产总计的比值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与总资产的比率分别是25.03% 21.95% 19.61% 16.12% 14.07%近5年的变化趋势逐年在稳步下降这种变化是好事,说明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越来越低。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洋河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小于20%属于轻资产型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逐年在下降,风险很小。





第七步,看投资类资产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资产总计,并计算投资类资产和投资类资产占资产总计的比值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分别是3.56% 3.81% 8% 5.49% 9.5%近5年的变化趋势逐年在增加,这种变化是坏事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洋河股份专注主业的程度有所下降,说明公司在所在行业很难发现投资机会,目前小于10%,风险可控,后期需要优化调整。

第八步,看存货

看存货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应付预收、应收预付、应收账款、存货、资产总计,并按分析思路的公式进行计算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分别是41.31亿53.59亿50.11亿54.62亿72.08亿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基本维持在什么0.02%水平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基本在30%水平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洋河股份,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大于0且占总资产的比率比较高并且应收款项与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所以可以看出存货基本没有暴雷的风险。



第九步 看商誉

1.分析思路


2.近五年数据收集汇总:商誉、资产总计,并计算商誉占资产总计的比例


3.分析异常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洋河股份商誉占总资产比例基本在0.6%水平变化趋势逐年下降,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好事,好事是公司可以更专注的经营主业。坏事是公司没有继续扩张的表现。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洋河股份商誉科目。所投入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远远小于10%。没有暴雷的风险。







2、 根据嘉寓股份近五年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分析评价一下公司的资产实力、成长性、偿债风险、产品竞争力、竞争优势、维持竞争力成本情况、主业专注度、以及公司业绩爆雷风险。(100 分)

第一步,看总资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总资产增长率如图,总资产规模2015~2018平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率,2019年下降9.83%,需要进一步查找下降的原因,这种变化不是好事,后期需要看公司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能不能改善这种局面。




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指标可以看到洋河股份总资产规模行业排名第十,资产规模一般,后期成长性也不容乐观。

第二步,看负债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的负债金额和总资产金额变化趋势逐年在增加,这种变换趋势不是好事,表示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



.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偿债风险很大。



第三步看流动资金差额。

? ? ? ? 准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差额的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的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金额的差额如图,近5年的变化趋势均小于0。这种变化是坏事,表示公司资不抵债。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偿债风险非常大。爆雷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典型的烂公司。







第四步,看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连续5年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分别如图,近5年的变化趋势2015-2018年均大于0,2019年小于0,这种变化是坏事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嘉寓股份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话语权有所下降,产品竞争优势有所下降,行业地位,有所下降。





第五步,看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合计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如图,在逐年增加,近5年变化趋势一定远,超15%,说明公司产品竞争力太差了,这种变化是坏事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洋河股份的产品竞争力非常差。



? 第六步,看固定资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与总资产的比率分别如图,近5年的变化趋势2018年稍微有所下降,但是不明显2019年又增加了,这种变化是坏事,说明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始终非常高,降不下来。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看一看到嘉寓股份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小于20%属于轻资产型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





第七步,看投资类资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分别如图,近5年的变化趋势有所下降,这种变化是好事,说明公司把主业放在产品研发销售上。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嘉寓股份专注主业的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大于0,说明公司在所在行业很难发现投资机会,目前小于10%,风险可控,后期需要优化调整。

第八步,看存货

看存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嘉寓股份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分别如图,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平均维持在什么20%左右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基本在45%的水平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嘉寓股份,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虽然大于0但是差额很小且应收款项与总资产的比率远远大于1%,所以可以看出存货暴雷的风险非常大。



第9步 看商誉


? ?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中2015~2016年为0,2017的2019年嘉寓股份商誉占总资产比例基本在0.4%水平变化趋势不明显,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好事,不好的原因是这种变化有可能会拖垮公司。好的原因是通过收购扩展业务,有可能会走出财务危机。

4.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嘉寓股份商誉科目。所投入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远远小于10%。没有暴雷的风险。

洋河业绩连年下滑,是酒不好喝了还是竞争太激烈了?

#如何通过财报选出好公司# #财报季2021#
洋河股份的业绩自2019年开始便下滑了,近两年表现不好似乎不是意外。
2019年五粮液收入同比增长25.2%,泸州老窖收入同比增速21.15%,洋河收入同比下滑4.28%;
2020年三季度五粮液收入同比增速14.53%,泸州老窖收入同比增速1.06%,洋河股份收入同比下滑10.35%。
毫无疑问,洋河掉队了。
一、洋河高端酒出现了销售问题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白酒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明显。洋河自然也不例外,打造了梦之蓝系列高端酒,因此稳坐白酒行业规模前三。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梦之蓝单品销售同比增长50%以上,强势迈进百亿单品俱乐部,截至2018年,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1.6亿元。
此外,白酒行业还有一个特点,是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升级, 据去年统计数据,白酒企业新品销售占比达36%,新品数量占比42%。
事实上,洋河早在2003年便推出了蓝色经典系列,2010年M3、M6、M9的上市助推梦之蓝酒走向高端, 但洋河研发新品上市的速度停滞了多年。
2017年梦之蓝·手工班上市、2018年1月M1尊享版上市、2019年M6+水晶版上市以及2020年6月,推出了电商专属产品梦之蓝钻石版,市场定位在梦之蓝M3和梦之蓝M6之间、2020年11月M3+水晶版上市。
虽然近几年不断推出新品,但洋河的业绩增长并没有延续。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洋河的低端酒似乎失去了增长潜力,而近两年高端酒销售有点跟不上节奏,成为企业销售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
2016年-2018年间虽然销售收入增速持续提升,但销售量增速其实并不高, 说明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是产品均价提升带来的, 一方面可能是高端酒卖的更好,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产品提价的原因。
2019年在销售量同比下滑13.09%的情况下,其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4.28%。
因此,为了促进销售收入增长,洋河必须要提高销量。
二、2020年再提价,洋河为何不好卖了?
不知道是因为销量差的原因还是成本上升的原因,2020年9月,洋河再一次调整M3价格,产品供价和终端成交价双双上调,提价20元/瓶(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总的来看,近几年在产品结构调整及提价策略之下,洋河股份的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而2020年毛利率与2019年相比呈明显回升趋势,和涨价也脱不了干系 (因2020年年报未发布及半年报也未有说明,具体销量未知)。
洋河高端酒面临供给紧张的问题吗?
大家都知道,影响茅台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茅台酒的供给问题,在茅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它根本不愁卖。
事实上,在洋河销量下滑的同时,它的生产量也是在下降的,比销售量下滑幅度还要大, 那么洋河也是供给不足的问题吗?
通过进一步分析洋河的存货情况发现,洋河的“基酒”存量并不少, 存在半成品中,其金额是持续增长的,而在已知2017年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可以看到早在2016年末洋河的库存商品、库存量便出现了增长,直至2017年库存量出现了顶峰。
说明洋河在销售放量的情况下是可以生产出产品来的,且早有先兆,而2018年之后,产品销售不好,企业没有进一步扩大生产,库存量降低,原材料、在产品以及库存商品反而因此出现了上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洋河销售量下降的原因不是产能的问题,而是产品或销售渠道的问题。
比如说洋河在省外的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而江苏省省内销售却不好, 或许是因为洋河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据了解在江苏,中高端酒品牌,除了洋河之外,今世缘典藏、国缘对开柔雅淡雅均卖的不错,而近年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 郎酒、水井坊在江苏市场均投入大量资源,盯上了江苏这块“肥肉”。
还有很多人说洋河的M9卖的不如M6、M3好, 真的是它的口感不好吗?在洋河酒价位之下,它的性价比不够高吗?根据公开信息,我已经无法判断这些问题了。
三、总结一下
总的来看,洋河与其他高端酒企业相比出现了明显的落后,而靠涨价生存难以持续,销量下滑成为洋河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虽然我无法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但就近几年洋河发布新品的节奏来看,我们可以继续跟踪或者说期待,直至发现梦之蓝的“后起之秀”, 洋河曾被纳入【价值50】,我们认为它有价值,它的净利率仅次于贵州茅台、五粮液,但我们也接受对它的批评。
2020年三季度洋河的销售收入同比出现了回暖,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洋河业绩为何会下降?它还值得期待吗?

洋河:一家白酒企业凭什么值得长期投资

无锈钵 | 文
8月28日,老牌酒企洋河(002304.SZ)发布了2020年的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4.01 亿元,基本EPS为3.59 元。
这之中,刨开疫情对营收端的影响,近3.6元的每股收益,或多或少仍然展现出了这一品牌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此次中报的发布,身处转型期的洋河也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窥测的窗口,所有人都迫切想要知道,这家 历史 悠久的酒企,在当下的前景究竟如何。
首先,对于洋河此次营收端的数据,少部分人给出的评价是“不及预期”。
但在对中报数据和白酒行业的深入研读之下,不难发现,这一评价更多是外行蜻蜓点水式的囫囵判断。
谁的预期?什么预期?
纵观此次一系列中高端白酒品牌的半年报,不难发现,除了茅台、五粮液这两家“懂得都懂”的企业,绝大部分品牌营收都或多或少有所下降。
这之中,泸州老窖上半年卖了76个亿,跌了4.72%,古井贡酒卖了55.20亿元,跌了7.82%。
这并不意外,毕竟,酒还是用来喝的,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像茅台酒那样炒成金融期货。
熟悉白酒行业的人都知道,白酒市场、尤其是中高端白酒背靠的是以礼品、餐饮为代表的社交场景,在疫情的黑天鹅下,社交活动被大幅压缩,酒也自然难卖。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洋河营收“不及预期”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逻辑。
回到洋河自身,熟悉这家企业的人也都知道,洋河的去库存改革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
这里所说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清理洋河自身和供应商那里积存的老款产品,从而为新产品的全面铺货打下基础。
可以说,单按时间线来看,当前的洋河是处于转型期,一方面,旧产品的库存还没有彻底释放,另一边,新产品的预付款还没开始。此消彼长之下,财报的数据自然不会特别好看。
尽管如此,洋河的这份半年报里,也仍然不乏一些“亮点”存在,Wind数据就指出,洋河平均每股3.6元的收益仅次于茅台,高居行业第二。同时,其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等关键财务指标也均位居前列。
而这,还只是洋河转型期间释放出来的一小部分讯号。
还是那句话,没有企业能够一帆风顺,与其先入为主去判断,不如将目光放在后续变革的结果上。
企业的经营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也是我们需要越过表象做深入思考的原因。
一份半年报、年报里的营收数据,远远无法定义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恰恰相反,对于敏锐的投资者来说,优质企业的内部调控休整,反而会成为他们进场的最佳时机。
这一点在洋河身上也是一样,相较于人云亦云的评述,更重要的是厘清这家企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即弄明白一件事:
洋河究竟是不是一家值得投资的企业。
我们不妨先从行业角度分析:
从长期来看,白酒市场的 优质 离不开食品饮料板块整体的强势表现。 作为强刚需市场,食品饮料领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主要以内需为主,在当前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具备着高度的业绩确定性,值得长期配置。
近期涨幅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止是茅台等一众酒企,伊利股份、涪陵榨菜、双汇发展、海天味业、恒顺醋业、中炬高新、安井食品、绝味食品等也都创下 历史 新高。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退却,加上下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等诸多节点,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基本面势必将会迎来反转。
在此基础上,与其说疫情对酒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如说对是白酒行业完成了一轮洗牌,而伴随着一大批区域性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酒企退出牌桌,白酒中高端品牌的腾挪空间还将被进一步拉大。
这也意味着,决定着中国白酒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关键词,一个是品牌力、另一个就是铺货量。
未来,谁的品牌故事讲的更好,谁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更多销量,谁就能笑到最后。
这两点上,洋河的优势依然存在。
首先是品牌力,早在半个月前,全球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在英国伦敦发布“2020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榜单中,洋河就以高达76.66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高居世界第三。
而在铺货量上,半年报数据也表明了洋河拓展市场的野心。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洋河省外销售收入较同期提高1.02%,达到50.56%,白酒“出省”的背后,洋河这一发源于江苏的老牌酒企,正在逐步尝试摆脱过往的地域标签,发力全国中高端白酒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投资白酒、投资洋河的逻辑依然成立。
更重要的是,对于洋河这家企业的未来,洋河人自己也是信心满满。
“人生像是骑自行车的旅行,要想平衡必须向前。”
前不久的“梦之蓝M6+经济发展论坛”上,洋河股份常务副总裁、集团贸易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化霜分享了爱因斯坦曾说过的这句话。
撇开疫情对白酒行业的冲击,单联系半年报看,这句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概括了洋河近年来的发展战略:“向前”与“平衡”互补。
在“向前”上,这半年来,洋河一直凭借着自己的尖刀产品“梦之蓝M6+”,不断加码布局高端市场,并一路向前进行了品牌、营销、渠道等系列创新与变革。
这里的“梦之蓝M6+”,是洋河于2019年战略性推出的一款产品,相较于原先的“梦之蓝M6”,这一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品质、规格、形象、防伪四重升级。
截止目前,“梦之蓝M6+”已经完成在全国市场渠道、团购的招商市场销量稳步上升。
除此以外,洋河还不断致力于在前进过程中寻找企业经营的“平衡”,借助于“厂商一体化”的战略,过往公司高速前进过程中遗留的弊端正在被逐一修正。
首先是调整整个营销体系,如果说,过往的洋河经销特点是“大品牌、小团队”,那么现在的洋河,则是不再追求经销商的数量和渠道的无限细化,而是转而在“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优质经销商团队。
其次,在有了初具战斗力的经销团队之后,洋河还在通过季度返利和年度返利等一系列措施反哺经销商团队,从而为实现渠道优化、库存控制打通环节,并更进一步提升整体产品的价格和渠道利润。
最后,为了保证经销商团队的凝聚力,洋河还在努力创建“亲商、爱商、重商”的和谐营销生态,通过组织旗下经销商观看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和“天问一号”发射等多项活动,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和创业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 洋河当前反映在财报数据上的“降速”,并不是源于外部风暴的阻力,而是内部调整和修正的“空中加油”。
巴菲特讲过,投资方法里,最好的一种就是买完股票之后,五年都不再去交易所。
这背后,投资、尤其长期投资,需要的不仅是眼光、还有信心和定力。
而对于变革尚不满一年的洋河来说,市场仍然需要更多耐心和宽容,不妨让它加满油后,再飞上一阵子。

如何在巨潮资讯网上查找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1、通过百度搜索巨潮资讯网,找到官网后点击进入。
2、进入网页后,在搜索框中输入上市公司的代码例如600519,点击搜素。
3、进入页面后,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共模块,点击进入。
4、进入公告模块后,就可以找到相应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了,点击进入。
5、这样就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年报了。
巨潮地产指数是参照国际市场的经验,选取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编制而成的。编制巨潮房地产指数是为了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上房地产企业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并为市场增加一个新的指数投资品种。
指数名称 指数代码 基日 基点 发布日 样本数量 巨潮地产 399367 2004/12/31 1000 2009/11/4 50 选样空间 计算范围为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且符合下列条件的A股:
上市交易超过6个月(流通市值排名在样本数10%范围内的不受此限); ·非ST、*ST 股票; ·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
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
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
房地产上市公司包括房地产开发上市公司和房地产经营上市公司。
选样方法 计算入围个股在考察期(一般为前六个月)的平均流通市值及平均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将两个指标按2:1的权重加权计算,再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构成指数成份股。
样本调整 每年1月和7月进行样本股定期调整,采用如下缓冲区技术: 排名在样本数70%范围之内的非原成份股按顺序入选; 排名在样本数 130%范围之内的原成份股按顺序优先保留; 样本调整数量不超过样本总数的10%。
扩展资料1、在查财务报表时,可以选择上市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或刊物,目前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报纸或刊物包括“七报一刊”,分别是: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
目前实践中,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了《中证券报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三大证券报为指定媒体进行信息披露。
2、除查看纸质媒体外,也可以到公司上市的交易所网站或者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进行方便的搜索
1、找到上市公司历年的财务报表的方法有两种:
(1)到相关交易所(上交所或深交所)的网页上的公告栏中查找;
(2)到上市公司的网站首页去查找历年的财务报表;很多上市公司在自己网站上会放置公告内容。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巨潮资讯网
1、通过百度搜索巨潮资讯网,找到官网后点击进入。
2、进入网页后,在搜索框中输入上市公司的代码例如600519,点击搜素。
3、进入页面后,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共模块,点击进入。
4、进入公告模块后,就可以找到相应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了,点击进入。
5、这样就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年报了。
一、通过百度搜索巨潮资讯网,找到官网后点击进入。
二、进入网页后,在搜索框中输入上市公司的代码例如600519,点击搜素。
三、进入页面后,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共模块,点击进入。
四、进入公告模块后,就可以找到相应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了,点击进入。
五、这样就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年报了。
六、巨潮地产指数是参照国际市场的经验,选取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编制而成的。编制巨潮房地产指数是为了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上房地产企业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并为市场增加一个新的指数投资品种。
首页--资讯(公司一项),,进入,查询你需求的公司,,然后再列表项中找,,如图
其他内容也很多的,,,都可以查看,,,
我要查洋河股份五年年报
一、通过百度搜索巨潮资讯网,找到官网后点击进入。
二、进入网页后,在搜索框中输入上市公司的代码例如600519,点击搜素。
三、进入页面后,找到上市公司的公共模块,点击进入。
四、进入公告模块后,就可以找到相应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了,点击进入。
五、这样就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年报了。
六、巨潮地产指数是参照国际市场的经验,选取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编制而成的。编制巨潮房地产指数是为了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上房地产企业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并为市场增加一个新的指数投资品种。

洋河股份2019的现金分红是多少?

根据洋河股份2019年年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利润分配方案未来实施时股权登记日参与分红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0 元
(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白酒江湖排座次 谁是白酒真正“一哥”?

在白酒的江湖,“一哥”之争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茅台市值最大,盈利最多。五粮液资产最高,营收第一。一哥之争,伯仲难分。倒是洋河和泸州老窖,在各方面稳居第三第四,乐得逍遥。
市值最大——当之无愧是茅台
如果看A股市值,贵州茅台(600519)是当之无愧的“一哥”。根据上周五收市价计算,茅台市值达到1560.18亿元,较市值第二大的五粮液(000858)高出一倍多,是市值排名第三的洋河股份(002304)的三倍以上。
五粮液最新的市值为708.71亿元,洋河股份的市值为510.08亿元,排名第四的泸州老窖(000568)市值为304.1亿元。
资产最多——五粮液略胜一筹
从公司总资产来进行白酒上市公司的排名,五粮液则略胜一筹,以450.54亿元的总资产排名第一。茅台以总资产436.21亿元屈居第二。
第三和第四的位置仍然被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占据,其总资产分别为256.06亿元和150.59亿元。
营收最多——近三年五粮液稳居第一
从近三年年报及中报数据来看,五粮液的营业收入始终占据白酒上市公司的头把交椅。贵州茅台居第二位,洋河股份及泸州老窖位居第三和第四。这样的排名顺序在近三年一直都非常稳定。
今年上半年五粮液营业收入155.2亿元,较茅台的141.37亿元高9.78%。2012年五粮液的营收较茅台高2.82%。
盈利最高——近三年茅台稳居第一
不过尽管五粮液营收一直保持第一,但贵州茅台盈利“一哥”的地位始终稳固,五粮液则只能屈居第二。
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盈利72.48亿元,较第二名五粮液高出25.16%。贵州茅台2012年盈利较五粮液高33.95%。
居第三及第四位的,仍然是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
增长最快——曾经的酒鬼酒
从年报数据来看,酒鬼酒(000799)的盈利增速是最快的。公司2011年盈利1.93亿元,较上年增长142.54%。公司2012年盈利4.95亿元,较2011年增长157.22%。
而在年盈利超10亿元的5家上市白酒企业中,洋河股份的年盈利增长速度最快。公司2012年盈利较2010年增长179.15%。
不过,高增长背后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去年的白酒塑化剂风波中,最先爆出含有塑化剂的酒鬼酒受到重挫。尽管2012年公司盈利大增157.22%,但其第四季度盈利出现了断崖式滑坡。今年上半年公司盈利仅3071.85万元,同比大幅下跌88.24%。酒鬼酒的高增长已成明日黄花。
全景

2014-2019年的ROE大于15%的股票?

想知道2014-2019年roe大于15%的股票有多少只分别是哪些,可以通过编写选股公式选出来,但这个条件你要说明清楚在2014-2019是只要有一年的年报满足条件就可以,还是2014-2019这几年每年的年报的roe都大于15%才满足条件。条件说明清楚才好编写公式。
2014年至2019年,roe大于15%的股票,有哪些,值得看好的
i问财,选择A股,231
_请显示2014一2019的roe大于15%股票
ROE一般是指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连续多年ROE大于15%的股票有很多,如:东风股份、洋河股份、海康威视、安信信托、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信立泰、宇通客车、华东医药、龙马环卫、金螳螂、正泰电器、东阿阿胶、荣盛发展、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等等。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0-12-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贵州茅台上半年盈利预计增两成,为什么白酒行业的业绩会产生分化呢?

贵州茅台上半年盈利预计增加两成,其他一些生产白酒的头部厂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幅。白酒行业的业绩出现分化是理所当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端化趋势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廉价白酒不仅销量会降低,同时盈利能力也会持续弱化。
按照许多人对于贵州茅台的印象,贵州茅台除了今年上半年的换帅让许多人觉得有一点争议,其后贵州茅台还是用自己的年报和中报让许多人眼前一亮。按照目前白酒行业出现的分歧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企业真的是往着高端化发展,不仅制造业朝着高端化发展,就连白酒行业也出现了这种高端化趋势。
一、贵州茅台上半年盈利预计增两成
按照今年茅台发布的上半年盈利预告增加两成的盈利,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据,而白酒板块的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9.6%,这也就相当于茅台不仅跑赢了平均水平,而且还比平均水平多一倍。但是更多的则是某些企业出现了销量和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以古井贡酒等几家白酒生产企业为例,他们的营收降幅都在10%左右,洋河股份直接降幅超过了10%。
二、白酒行业的业绩会产生分化的原因:高端化趋势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白酒行业也出现了相应的业绩分化,尽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今年的第3季度是白酒的销售旺季,但这依然保证不了洋河股份等白酒生产企业的营收能够同增。令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像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这样的老字号高端白酒品牌的销量是相当不错的,而且盈利也令人瞩目,这也就意味着白酒行业的高端化趋势也很明显,便宜的酒没人卖,但贵的酒越卖越多,而且利润越卖越高,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很多的口味出来了,品牌就是不一样的,所以,类型就是比较多的。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人他们都是喜欢比较昂贵的一些白酒品牌的,而且一些成功人士他们大多数都是喜欢像茅台等这一类比较高昂的白酒,这也就导致很多酒在后续的发展当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分化问题。
因为现在的白酒行业,其实它的质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一些分化,在酒品行业里面,一些鱼目混珠的企业都在不断的挤压市场。
白酒行业的业绩出现两级分化,主要原因是产能的差异,品牌的效应,产品的销售模式。我国白酒盈利最大的企业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顺鑫农业和古井贡酒。其中贵州茅台的收入和净利润都远远超过第二名五粮液。而第三位到第七位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断档是比较严重的。
白酒的产能的是决定业绩最重要的因素。贵州茅台的实际产能每年都会超过7万吨以上,而且每年都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产能扩大。五粮液的实际产能超过10万吨。洋河股份的实际产能超过12万吨。山西汾酒的实际产能超过14万吨。泸州老窖的实际产能超过17万吨,顺鑫农业实际能超过64万吨,古井贡酒的实际产能超过11万吨。这里还有一组重要的数据是高端白酒的产能,其中茅台产能四万吨,泸州老窖为1.5万吨,汾酒和洋河股份总共1.5万吨。所以茅台的高端白酒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顺鑫农业以低端白酒,通过数量占据市场。
品牌的效应。白酒的品牌价值越高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自然业绩就会非常突出。作为中国第一白酒的茅台,一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就超过270亿元,净利润接近140亿元。五粮液一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就超过275亿元,净利润108亿。洋河股份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超过250亿元,净利润130.26亿元。山西汾酒营业总收入105.3亿元,净利润37.10亿元。出现了明显断档,中国前三的白酒品牌效应已经彻底建立。
产品销售模式。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等白酒都有着非常复杂的销售模式。尤其是茅台的饥饿营销模式,让很多人的都争抢限量茅台,从而间接的提升了品牌价值和销售价格。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