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绵竹剑南春的历史
- 2、中国白酒剑南春的历史
- 3、剑南春史话
- 4、剑南春是哪个酒厂生产的
- 5、剑南春白酒介绍
- 6、剑南春酒的发展历史
- 7、剑南春的发展史是什么?
- 8、剑南春酒的简介
- 9、“剑南春”真的是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吗??
- 10、剑南春有几个酒厂
绵竹剑南春的历史
绵竹剑南春是四川省绵竹市的一种白酒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据传,清代光绪年间有姓赵的酿酒工匠所酿制的白酒,由于其品质优良,味道纯正,颇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后来,这种白酒的酿制技术被传承下来,并不断改进提高,成为了绵竹地区的一种特色酿酒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绵竹镇酿酒厂把原料改为当地出产的优质高粱和小麦,并且引进了新的酿造设备和工艺,不断改良酿造技术,使绵竹剑南春的品质更加优良。1984年,绵竹剑南春发表于西南白酒大会上,获得了一致好评。1999年6月,绵竹剑南春正式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酒十大名酒”之一,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名酒品牌。目前,绵竹剑南春是绵竹市政府的控股企业,年产值千万级别,旗下有绵竹剑南春酒业有限公司、绵竹剑南春原酒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绵竹剑南春以其独特的酒体风格和独特的酿造工艺,成为了中国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绵竹剑南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据《后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在盛唐时期,剑南春被选为宫廷御酒。它是现代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中国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
一、剑南春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说起剑南春酒,就会使人想起了西蜀文化古城——绵竹。
绵竹地处天府之国的西北隅,在唐代,是剑南道的辖县,盛产稻谷,美酒,素有“七十二洞天福地”之称。 绵竹,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数百眼清泉星罗棋布,依山傍水,是避暑旅游的胜地。 俗话说,“名泉必酿美酒”。
千百年来,绵竹盛产佳酿不绝,盖源于“玉妃溪” 溪水不断。唐代把绵竹产生“剑南之烧春”作为皇帝专门享用的贡品,奉送到宫廷。
唐代诗仙李白闻讯赶来,在绵竹狂喝豪饮,连连数日,忘了归途。最后,盘缠用尽,无钱沽酒,于是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
“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大曲,到明清之际,已远近闻名。它最早是由“朱天益酢坊”酿造(坊主朱煜,陕西三原人氏)的,迄今已逾三百余年。
绵竹大曲是酒中珍品,味醇香,色清白,状似清露。它夏能清暑,冬可御寒,能止呕吐,除风湿瘴气,其功效超过人参。
清代经学家李德扬说:“代仪充土物,却病比人参,盖纪实也。惟西南一线泉脉可酿此酒。”
(《函海》)一线泉即玉妃溪。 清末民初,绵竹大曲有较大发展。
1922年,曾获四川第七次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又获国货展览会奖章。
就是在清朝中期,也很有名气,乾隆年间,官拜太史的罗江人李调元,遍游中国,写了《童山诗集》,其中有“天下美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之句。 建国后,党和 *** 十分关心绵竹地区的酿酒事业。
1951年,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成立。该厂成立后,科技人员发掘整理民族工艺宝贵遗产,通过技术革新,融人现代科技,酿造出了超越原来绵竹大曲品质的新产品一一剑南春。
其产品透明晶亮,气味芳香浓郁,口味醇和甘甜,清冽净爽,饮后余香悠长,并有独特的曲香。 它集芳、浓、醇、冽、甘五味于一身,形成独特的风格。
这种风格除选料精细,制曲讲究,工艺先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天然矿泉水质的纯净、清澈、甘甜。“今朝飘香神州,明朝醇醉世界”是剑南春人的奋斗目标。
1958年正式命名的“剑南春酒”,1963年被评为四川名酒;1967年金榜题名,荣获国家优质金奖;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口海外,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
二、剑南春酒的历史有多久 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绵竹县,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 多年前的唐代。
史载,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 制,改益州(今四川西部地区)为剑南道,当时的绵竹县属剑南 道,故这里生产的酒被誉之为“剑南之烧春”,闻名于世,成为 朝廷独享之贡品。 据传,当年李白为了喝到“剑南烧春”美酒, 曾在绵竹“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美谈。
北宋文豪苏轼曾作《密酒歌》赞美绵竹生产的酒以“醇酽”著 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陕西三元县人朱煜来到绵竹开 办大曲酒作坊,以后又有几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
据《绵竹县 志》载,当年生产的大曲酒,“色洁白,状若清露”,这种清露酒 又称绵竹大曲,是今剑南春酒的前身,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 史。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5月在私营作坊的基础上改造建 立了地方国营绵竹酒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剑 南春酒系列。
1958年,剑南春正式问世,1984年绵竹酒厂改名 为剑南春酒厂。1994年由剑南春酒厂出资投人,7家企业参股, 改制为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为“剑南春牌”,外销注 册商标为“长江大桥牌”。
剑南春酒的原料为高粱、大米、小麦、玉米,采用浓香型传 统工艺,用优质地下矿泉水,经老窖发酵、红糟盖顶、回沙回 酒、去头拆尾、分段接酒储存、勾兑调味等工序精心酿制而成, 具有芬香浓郁、醇和回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的独特风格。 1963年被评为四川名酒,从1979年开始,蝉联第三、四、五届 全国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产品远销欧、美和港澳地区。
三、剑南春酒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初,绵竹大曲在多次四川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奖状。
1932年首获准使用注册商标而名扬天下。自1913年开始,绵竹相继有50余家酒店、酒行、酒庄在成都西市,绵竹大曲成为成都“酒坛一霸”。
四十年代初,绵竹酒业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大曲酒作坊增至38家,老窖200多个,年产350多吨 ,并远销重庆、南京、上海等地。绵竹大曲获奖 1922年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
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奖状。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 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凭。
1932年四川省举办第一次名产展览会,绵竹县提供多种产品参展,其中“垣丰泰”大曲坊酿造的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了一 番轰动。 (《剑南春史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剑南春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酿酒工艺,生产出了声誉卓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
六十年代,剑南春生产工艺完全成熟。七十年代,剑南春开始出口,远销日本、港、澳,并荣登全国八大名酒金榜。
八十年代,剑南春一期工程的扩建,现代科技的应用和一系列的技术改革,系列产 品实现了全优。从此,剑南春进入了万紫千红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剑南春人认真研究市场规律,针对市场制定的营销策略、“科学投放”等措施,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五十年代 一九五一年五月,国营绵竹县酒厂宣告成立,这个厂就是今天“四川省绵竹剑南春 酒厂”的前身。
一九五八年三月,酒厂从改变酿酒原料入手,进行科技攻关,试验出一种绵竹酿酒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原料,用这种原料酿出了“芳、洌、甘、醇”, 恰到好处,风味更为独特完善的酒,这就是今天声誉卓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 (《剑南春史话》)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酒厂采用“双轮底发酵”工艺,完善“勾兑调味”技术,找出“剑南春 ”基础酒的最佳储存老熟期,至此,“剑南春”生产工艺完全成熟。
一九六三年, 剑南春酒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获金质奖,一九 *** 年,双沙酲色酒被评为四川省优 质产品,获银质奖。(《剑南春史话》)七十年代 一九七四年,“剑南春”开始出口,远销日本、香港、澳门等地,一九七九年第一 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名酒。
“剑南春”、“绵竹大曲”等产品声誉日高, 销售量大增,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厂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有效管理的智慧》)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酒厂在实现系列产品全优目标的基础上,剑南春酒又连续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国家名酒称号和国家质量金奖。
一九八八年还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食品 博览会上,获国家金花奖。 为了发展名酒生产,提高名酒产量,一九八四年,中商部决定拨款1430万元, 扩建剑南春酒厂。
一九八五年十月扩建工程破土动工。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试产出 酒。
中商部同意再拨款3500万元,扩建年产四千吨剑南春的第二新区。至此, “剑南春”进入了千古未有的黄金时代。
(《剑南春史话》)九十年代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剑南春的进步,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剑南春酒文化的内涵 。 跨入九十年代,剑南春人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
一九九0年起,投资近亿元,年产曲酒6500吨,占地近400亩的剑南春二期、三期扩建工程相继上马投产。 一九九四年,三星级大酒店也建成使用…… 剑南春以最新“史话”开始了宏伟的构思。
四、剑南春酒始于哪一年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
是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 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 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
“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 的名酒。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曾在绵竹“解貂赎酒”。
从此,绵竹酒就以“土 解金貂,价重洛阳”来形容自己的身价。宋代大诗人苏轼作《蜜酒歌》,诗前有引:“西 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力,作此歌以遗之。”
杨世昌是当时绵竹 武都山的道士。由此足见唐宋两代,绵竹的酒已是醇酽美酒。
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 曲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酢坊”, 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
当初,他发现绵竹水好,便迁居到此, 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
据说,这四家都是采取陕西略阳的配方酿造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泽 白,状若清露。”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 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清末已发展到十七家。
1958年,绵竹大 曲酒改名“剑南春”。 品种:剑南春酒酒度分六十度、五十二度两种。
剑南春酒属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具有独特的“曲 酒香味”。 成份:绵竹剑南春酒以红高梁、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用优质小麦制大 曲为糖化发酵剂。
采取“红糟盖顶、低温入池,双轮底增香发酵,回沙回酒,去头截尾,分段接酒”等 酿造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细心勾兑调味而成。 1922年,绵竹剑南春在四川省第七次劝业会上获一等奖;1928年,在四川省国货展览会上,又获奖章和奖状。
自此,它声誉日增,誉满全国。
五、名酒剑南春酒产于哪个省 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酒厂,是我国历史名酒之一。
在唐代,绵竹属于剑南道,绵竹产的 剑南烧春为皇帝专享的贡品。相传,年轻时的大诗人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留下了千古 佳话。
多少年来,“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早已经深入人心、有口皆碑。 事实上,在四川绵竹, 关于剑南春发源的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颇为丰富,且神秘而传奇,剑南春的历史大概远不止起 于“大唐盛世”。
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是古蜀说。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形态和容量各异的青铜及陶瓷酒 具,说明当时古蜀国酿酒业已有相当的规模。
而绵竹距三星堆仅仅几十千米,并且同属马牧河 水系。若以此推算,剑南春当有“4000多年”的酿酒历史。
二是战国说。从绵竹金土村发掘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垒和提梁壶等精美酒器看,说明战国 时期绵竹酿酒业就有可能已经存在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若以此推算,剑南春也当有“2400 年”的酿酒历史。 三是汉代说。
其物证是四川新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酿酒》图,有学者认为图中表现的是 蒸馏酒的生产工艺,而剑南春也是蒸馏酒,且绵竹与新都同属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之 地,剑南春起源于此也不无可能。若照此推算,剑南春也该有“2000年”的酿酒历史 剑南春有确凿的文献记载始于唐朝,而且还被指定为宫廷御酒。
唐代武德年间,当时的中 书舍人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了闻名全国的13种美酒,他写道:“酒则有……荥阳之土窖 春……剑南之烧春。”。
六、剑南春酒的简介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的名酒。绵竹酿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文化特别丰富。从绵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出,延续二千四百年的剑南春酒史,不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的文化遗产,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七、“剑南春"是怎样形成的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悠远而辉煌。跟它那“天地涵容百川入”的伟大气象相比,中国的酒文化只是细流涓涓。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酒文化却不曾枯竭过。因为有象绵竹“剑南春”这样的分子,组成它那令人惊羡的系列,在永恒的时间和空间发展,生存……
西蜀文化古城绵竹,素有酒乡之称,这里是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也是川酒发源地之一。
绵竹酿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文化特别丰富。从绵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考证出,延续二千四百年的剑南春酒史,不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的文化遗产,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蜀酒探源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在巴蜀大地上,有一条成U形的名酒带,勤劳智慧的巴蜀先 民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座落在这条名酒带的绵竹,酿酒历史已有四千余年,广汉三星堆蜀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以及东汉时期的酿酒画像砖等文物考证以及《华阳国志·蜀志》、《晋书》等史书记载都可证实: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
盛唐华彩
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始终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唐朝,百业兴旺,绵竹成熟酿酒技艺下诞生的“剑南烧春”(唐代,绵竹属剑南道而得名)倾动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剑南烧春更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是绵竹酒文化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据黄葆真《事类统编》载曰:“为生春,《德宗本记》剑南贡生春酒。”
宋业为继
时至宋代,绵竹酿酒技艺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酿制出“鹅黄”、“蜜酒”,其中“蜜酒”被作为独特的酿酒法收于李保的《续北山酒经》,被宋伯仁《酒小史》列为名酒之中。明代徐炬《酒谱》中记载:“西蜀道士杨世昌造蜜酒。”蜜酒鹅黄的出现,不仅形成了一个名酒系列,而且为中国文学史,也为中国酒文化史留下了千古美谈。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绵竹道士杨士昌的趣闻,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等许多文坛佳话蕴于其中。
在宋代,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同时还为南宋抗金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宋会要》记载:南宋初年,为了筹集军费抗击金兵,时任川陕巡抚处置使的绵竹人张浚从绵竹兴旺发达的酿酒业和大额的酒税上得到启发,于建炎三年(1129年)实施“隔槽酒法”,鼓励民间纳钱酿酒,次年便使四川酒税由过去的缗钱140万缗猛增至690万缗。此法前后施行了七十余年。这笔庞大的酒税收入大大缓解了南宋王朝军需困难,在抗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绵竹酿酒业为代表的四川酒业在这段历史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明清中兴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不断,人口锐减,导致了绵竹农业荒芜,经济萧条。依附于农业发达而产生的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受到巨大威胁。直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才逐渐恢复,出现了朱、杨、白、赵等较大规模酿酒作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厚,色洁白,状若清露。”乾隆年间太史李调元,宦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自谓“一笑市人谁知我,醉来高卧酒家楼”,并夸口尝尽天下名酒,是个十足的饮酒行家。他说自己“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
清末,绵竹酿酒作坊已有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绵竹商贸因此更为昌盛,出现了“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直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清诗人李锡命《咏绵竹》)的繁荣景象。
天下知名
历史跨入20世纪以后,绵竹酒业又有了一番新的风姿。 1911年,绵竹大曲首获四川省劝业会头等奖;1928年再度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12家大曲酒作坊的产品,又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1932年,四川省举办第一次名产品展览会,绵竹提供了多种产品送展,其中“恒丰泰”酿造的绵竹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一番轰动。当时一诗人曾为绵竹的酿酒家题词:“百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据《绵竹县酒类调查表》记载:至1941年,全县酿酒作坊已多达200余家,产酒二百余万公斤。从1913年绵竹“义全兴”大曲坊在成都开店销售绵竹大曲,至1949年,专门经营绵竹大曲的酒庄、酒行、酒店已达50余家,绵竹大曲被称为成都“酒坛一霸”。而且还销往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台湾《四川经济志》称:“四川大曲酒,首推绵竹。”
中国白酒剑南春的历史
√剑南春原名绵竹大曲酒产于四川绵竹剑酒厂1958年正式命名剑菵人春
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始终得到继承和发展。
在唐朝,百业兴旺,绵竹成熟酿酒技艺下诞生的“剑南烧春”(唐代,绵竹属剑南道而得名)倾动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另据黄葆真《事类统编》载曰:“为生春,《德宗本记》剑南贡生春酒。” 剑南烧春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这是被载入正史的宫廷御酒,也是中国至今尚存的唐代名酒。
剑南春史话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唐代时人们将酒命名为“春”,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绵竹酿酒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的名酒。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从此,绵竹酒就以“士解金貂,价重洛阳”来形容自己的身价。宋代大诗人苏轼也作《蜜酒歌》,诗前有引:“西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力,作此歌以遗之。”杨世昌是当时绵竹武都山的道士。由此足见唐宋两代,绵竹的酒已是醇酽美酒。
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曲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作坊”,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当初,他发现绵竹市水好,便迁居到此,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四家都是采取陕西略阳的配方酿造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泽白,状若清露。”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清末已发展到17家。1958年,绵竹大曲酒改名“剑南春”。
剑南春酒属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具有独特的“曲酒香味”。它以红高梁、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用优质小麦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红糟盖顶、低温入池,双轮底增香发酵,回沙回酒,去头截尾,分段接酒”等酿造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细心勾兑调味而成。
1922年,绵竹剑南春在四川省第七次劝业会上获一等奖;1928年,在四川省国货展览会上,又获奖章和奖状。自此,剑南春做为中国名酒之一飘香国内外。
剑南春是哪个酒厂生产的
剑南春是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白酒。
剑南春是中国著名白酒,历史悠久,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剑南镇。剑南春属于浓香型白酒,酒液芳香浓郁、醇厚绵柔、余香悠长。
剑南春是中国传统名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
剑南春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唐朝。据《后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在盛唐时期剑南春被选为宫廷御酒。剑南春是现代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中国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南春酒以高梁、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为原料,用小麦制成中高温曲,泥窖固态低温发酵,采用续糟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原度贮存,精心勾兑等工艺成型。
在特定空间、环境场所长期积淀而成的传统酿造技艺包括:老窖的维护与传承技艺;大曲药制作鉴评技艺;原酒酿造摘酒技艺;原酒陈酿技艺;尝评、勾兑技艺以及相关的子项目。产品芳香浓郁、纯正典雅、醇厚绵柔、甘洌净爽、余香悠长、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圆润,具有典型独特的风格。
剑南春白酒介绍
剑南春白酒介绍
剑南春白酒介绍,对于喜欢喝酒的人们来说,说到剑南春白酒,相信他们都不会陌生。而剑南春白酒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剑南春白酒的历史悠久。接下来我是关于剑南春白酒介绍!
剑南春白酒介绍1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绵竹,素有酒乡之称,这里不仅是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也是川酒发源地之一。
绵竹市因产竹产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
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
北宋苏轼称赞这中蜜酒“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见一斑。现今酒厂建于1951年4月。
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剑南春的酿造,是严格采取传统工艺,在千年老窖中微生物固态自然发酵而成,窖香浓郁,浑然天成,非假以数十上百年时日,不能达此境界。
贮藏是白酒传统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贮藏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过程,这种过程是复杂的、缓慢的物化反应过程,是传统白酒生产工艺不可缺少的工序。
贮藏期的长短、贮藏容器材质的优良与否,与白酒储存后的质量密切相关。陈酿的酒要放在陶罐中,上用棕盖置于阴凉的房内,经过较长时间缓慢的物化反应,其味更醇、其香更浓。
正是在经过如此多的繁杂工序之后,我们才能够一品剑南春的香醇、美味。
剑南春白酒介绍2 剑南春始于1951年,国内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型白酒民营股份制企业。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著名大型白酒企业,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地处川西平原,自古便是酿酒宝地。
公司以酒类经营为主业,不断拓展经营领域:公司下属有四川剑南春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四川剑海投资有限公司、四川蓝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森普管材股份公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公司、四川剑南春桥联重工有限公司;
绵竹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绵竹剑南春大酒店有限公司、四川绵竹剑南春森林公园有限公司、绵竹富利泰投资发展公司等30多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投资涉足包材生产、铬铁生产销售、变压器电缆、PE管道、旅游等多种领域 。现有员工10000余人,其中从事酒类生产经营的约7000人。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实现税费11亿元。目前,剑南春的生产规模和贮存规模居全国白酒行业第二位。
多年来,“茅五剑”就是中国顶级名酒的代名词。 剑南春是一家具有1500多年酿酒历史的中国大型白酒企业。
1951年5月5月1日,绵竹人民政府将“朱天益”、“杨恒顺”、“泰福通”、“天成祥”等30多家酒坊收归国有,成立了“四川绵竹地方国营酒厂”;
1984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1994年改制为“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组建成立“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皇室的长期御用奠定了剑南春"大唐国酒"的历史地位,深深烙上了盛唐文明的印迹。剑南春是唯一载入正史的中国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剑南春酒的.产地绵竹,酿酒历史已有三、四千年。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东汉时期的酿酒画像砖(残石)等文物考证以及《华阳国志?蜀志》、《晋书》等史书记载都可证实: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
早在1200多年前剑南春酒就成为宫廷御酒而记载于《后唐书?德宗本纪》,中书舍人李肇所著的《唐国史补》中也将其列为当时的天下名酒。
宋代,绵竹酿酒技艺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酿制出“鹅黄”、“蜜酒”,其中“蜜酒”被作为独特的酿酒法收于李保的《续北山酒经》,被宋伯仁《酒小史》列为名酒之中。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出现了朱、杨、白、赵等较大规模酿酒作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
至1949年,专门经营绵竹大曲的酒庄、酒行、酒店已达50余家,绵竹大曲被称为成都“酒坛一霸”。
而且还销往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台湾《四川经济志》称:“四川大曲酒,首推绵竹。”
公司拥有三大“国宝”: 一是“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天益老号”活窖群,其规模之宏大、生产要素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并且是仍在使用的活文物原址,举世罕见,是中国近代工业考古的重大发现。
在"天益老号"古酒坊周围,明清保存至今连续使用的古窖池有695条。 二是作为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 三是入选首批“中华老字号”的“剑南春”品牌。
剑南春拥有六大“独有基因”:
第一:阳刚
源自青藏高原之雄浑。绵竹的高山为剑南春孕育着一种阳刚之气,为剑南春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剑南春美酒的发酵、储藏,孕育着得天独厚的气韵。
第二:圣洁
源自千年冰川之圣水。剑南春酿酒用水来自于绵竹西北部龙门九顶山的冰川水。
这里的地下矿泉水不受任何外来细菌和地表水的影响,得以安静从容地和源于几百万年前冰川时代古老岩层、沙砾进行矿物质的交换,并最终被矿化,形成品质卓绝的天然弱碱性矿泉水。
它们每一滴都至少历经16年天然渗透及矿化,富含钙、锶、钠、钾等多种天然矿物精华和微量元素,堪称世界顶级矿泉水。
第三:富贵
源自绵竹特产之酒米。绵竹位于成都平原的北端平坝区,因接近高原和具备特殊的冰川水资源,这里出产的酒米(糯米)、大米等粮食作物历来以颗粒饱满、滋味醇厚而闻名于世,为剑南春生产提供了特殊原料。
第四:幽香
源自1500年之古窖。1985年6月,在"天益老号"酿酒作坊的地下窖池中出土的纪年砖上发现有"永明五年"四字铭文;
考古专家经过综合考察认为:"天益老号"酿酒作坊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距今已有1524年,是中国白酒不断代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酿酒窖池。
在"天益老号"古酒坊周围,明清保存至今连续使用的古窖池有695条,面积达6万平方米,规模之巨在全行业绝无仅有。
"千年老窖万年糟",从现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古窖池已不是简单的泥池酒窖,而是集发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载体和孕育摇篮于一身。
第五:匠心
源自传承创新之技艺 。 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承传古法"泥窖固态发酵",全部采用陶坛贮存。在科技创新方面,剑南春一直走在行业最前沿,是四川名酒中首家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授牌的企业。
公司总工程师徐占成被誉为“中国酒体风味设计学之父”、“中国酒体形态学之父” 发现每支中国名酒的纳米级形态特征,绘制出白酒的"基因图谱"。
2009年,由剑南春独立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挥发系数判定法"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蒸馏酒年份鉴别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公司有高中级技术职称956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国酿酒大师2人,中国白酒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人,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8人,四川省酿酒大师3人,剑南春集团也由此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拥有国家评酒委员人数最多的企业之一。
第六:优雅
源自御酒尊贵之品格。唐中书舍人李肇撰《唐国史补》收录记载了开元至长庆年间(公元713-842)的天下名酒:“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窖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旧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剑南岁贡春酒十斛”,证明“剑南春”在唐代就是“国酒”。
剑南春及其系列品牌30年典藏剑南春、剑南春15年年份酒、剑南春10年年份酒、东方红、剑南老窖、绵竹大曲等30多个品牌,上百个品种;
多次获得国家级、部级、省级质量奖,产品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始终保持了畅销的强劲势头。
剑南春以“诚信高质、利人利己”为经营理念,以“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华国酒文明”为使命,以“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敢想敢拼、勇争一流”为剑南春精神,创造着剑南春人卓越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剑南春酒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初,绵竹大曲在多次四川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奖状。
1932年首获准使用注册商标而名扬天下。
自1913年开始,绵竹相继有50余家酒店、 酒行、酒庄在成都西市,绵竹大曲成为成都“酒坛一霸”。
四十年代初,绵竹酒业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大曲酒作坊增至38家,老窖200多个,年产350多吨 ,并远销重庆、南京、上海等地。
绵竹大曲获奖 1922年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
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奖状。
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 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凭。
1932年四川省举办第一次名产展览会,绵竹县提供多种产品参展,其中“垣丰泰”大曲坊酿造的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了一 番轰动。
(《剑南春史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剑南春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酿酒工艺,生产出了声誉卓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
六十年代,剑南春生产工艺完全成熟。
七十年代,剑南春开始出口,远销日本、港、澳,并荣登全国八大名酒金榜。
八十年代,剑南春一期工程的扩建,现代科技的应用和一系列的技术改革,系列产 品实现了全优。
从此,剑南春进入了万紫千红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剑南春人认真研究市场规律,针对市场制定的营销策略、“科学投放”等措施,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十年代 一九五一年五月,国营绵竹县酒厂宣告成立,这个厂就是今天“四川省绵竹剑南春 酒厂”的前身。
一九五八年三月,酒厂从改变酿酒原料入手,进行科技攻关,试验出一种绵竹酿酒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原料,用这种原料酿出了“芳、洌、甘、醇”, 恰到好处,风味更为独特完善的酒,这就是今天声誉卓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
(《剑南春史话》)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酒厂采用“双轮底发酵”工艺,完善“勾兑调味”技术,找出“剑南春 ”基础酒的最佳储存老熟期,至此,“剑南春”生产工艺完全成熟。
一九六三年, 剑南春酒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获金质奖,一九 *** 年,双沙酲色酒被评为四川省优 质产品,获银质奖。
(《剑南春史话》)
七十年代 一九七四年,“剑南春”开始出口,远销日本、香港、澳门等地,一九七九年第一 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名酒。
“剑南春”、“绵竹大曲”等产品声誉日高, 销售量大增,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厂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有效管理的智慧》)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酒厂在实现系列产品全优目标的基础上,剑南春酒又连续荣获第四届、 第五届国家名酒称号和国家质量金奖。
一九八八年还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食品 博览会上,获国家金花奖。
为了发展名酒生产,提高名酒产量,一九八四年,中商部决定拨款1430万元, 扩建剑南春酒厂。
一九八五年十月扩建工程破土动工。
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试产出 酒。
中商部同意再拨款3500万元,扩建年产四千吨剑南春的第二新区。
至此, “剑南春”进入了千古未有的黄金时代。
(《剑南春史话》)
九十年代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剑南春的进步,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剑南春酒文化的内涵 。
跨入九十年代,剑南春人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
一九九0年起,投资近亿元,年产曲酒6500吨,占地近400亩的剑南春二期、三期扩建工程相继上马投产。
一九九四年,三星级大酒店也建成使用…… 剑南春以最新“史话”开始了宏伟的构思。
剑南春的发展史是什么?
剑南春是我国四川绵竹名酒之一。唐代人常以“春”命酒,四川绵竹又是当时剑南道的一个大县,据此便将此酒命名为“剑南春”。
据载,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曲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四川绵竹县人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5种粮食为原料,采用其特有的制作工艺,“红糟盖顶,低温发酵,回沙回酒”,静心巧酿,终于造出了一种浓香型白酒,此酒芳香浓郁、回甜净爽、柔和而有余香。
剑南春酒的简介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的名酒。绵竹酿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文化特别丰富。从绵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出,延续二千四百年的剑南春酒史,不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的文化遗产,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剑南春”真的是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吗??
在中国,酒是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文化,好像中国人办事离不开酒,特别是天价酒是送礼的极品,喝好酒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其实它们都是粮食做的,中国的很多粮食浪费在造酒上,不管是茅台还是五粮液也就是在自己的家里中国还不错,真不知道五粮液能赚多少的外汇,买多少酒能还会一家飞机,中国的历史悠久,酒的文化史也不短,也要看到的酒另一面,还不如青岛啤酒06年创汇3000万美元,不说了,酒怎么说也是酒
那个四川的小朋友,唐朝时候哪来的烧酒,蒸馏器还没发明呢,这酒咋烧出来的
我是成都平原人氏,对此比较清楚剑南春酒厂位于成都平原上的绵竹县,距广汉三星堆只有一二十公里远,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酒器和陶制酒具看,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大量饮酒了.西汉时,成都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汉代第一大文豪司马相如和第一大才女卓文君都是成都人,他们在这里当垆卖酒,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到了唐代,成都平原号称"扬一益二",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会,益州是剑南道的道治和剑南节度使所驻之地,剑南道的烧酒当时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号剑南烧春.晚唐李商隐在成都,见到成都酒肆繁多,留下了"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的千古绝唱."买得文君酒,才寻司马琴",成都平原的水,是雪山雪雪水,并且成都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城里能看到雪山的城市--"窗含西岭千秋雪",可见成都的水质有多好,这也川酒横扫全国几千年的根本所在.当今白酒业,川酒仍占了大片河山,五粮液,剑南春,沱牌,郎酒,垆州老窖,全兴水井坊.....,西蜀佳丽地,锦城帝王州,西蜀文史自古风流,欢迎大家到四川游学,访寻名酒,打望美女,品尝霸道川菜.
剑南春有几个酒厂
该品牌酒有三个酒厂。1、绵竹剑南春酒厂:是剑南春的创始企业,1951年5月5月1日,绵竹人民政府将“朱天益”“杨恒顺”“泰福通”“天成祥”等30多家酒坊收归国有,成立了“四川绵竹地方国营酒厂”,1984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1994年改制为“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组建成立“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泸州老窖酒厂:是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发源于中国酒城四川省泸州市,是中国大型白酒上市公司,其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郎酒集团:是白酒企业中较为年轻的品牌,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