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比例尺有哪几种?
- 2、比例尺有几种类型?
- 3、什么是比例尺?
- 4、国家基本比例尺
- 5、比例尺怎么看?
- 6、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式?
- 7、比例尺有那几种类型
- 8、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9、比例尺的分类有哪些呢?
- 10、什么叫做比例尺,比例尺的含义
比例尺有哪几种?
1、建筑工程,在建筑和工程部门,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
大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1∶5000和1∶1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1∶2.5万、1∶5万、1∶10万的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1∶25万、1∶50万、1∶100万的地图。
2、其他部门,在其它各部门,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且小于1:10万的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的地图。
3、比例地图
国家测绘部门将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简称基本地形图,亦称国家基本图,以保证满足各部门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至1∶10万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和1∶50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
扩展资料:
地图比例尺的实质就是对地球及所属相关地理要素的放大缩小,这时的比例尺应该称为空间比例尺.比例尺主要具有两种本质的含义:抽象(或细节)的程度;距离的比率。认为前者影响对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后者影响空间数据质量的表达,两者之间最好的连接桥梁是“分辨率”,这是用来衡量数字形式的空间数据的指标。
在以纸质为信,忽载体的地图上,地图内容的选取.概括程度、数据精度等都与比例尺密切相关,而在计算机生成的屏幕地图上,比例尺主要表明地图数据的精度。屏幕上比例尺的变化,并不影响上述内容涉及的地图本身比例尺的特征。
作用
比例尺在地形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测制和使用地图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3、反映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比例尺有几种类型?
国家测绘部门将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简称基本地形图,亦称国家基本图,以保证满足各部门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至1∶10万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和1∶50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
扩展资料
1、比例尺的求法(或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有两种表示形式——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要注意的是,数值比例尺中,前项和后项的单位都是厘米,而且通常写成前项为“1”的比,例如1:1000。而线段比例尺则可以根据情况来标明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意义”只有唯一一种表述方式,即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例如1:1000这个比例尺的意义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或10米)。
4、比例尺在类型上有两类,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顾名思义,缩小比例尺是用来把形状或面积比较大的图形,缩小到纸上画出来,例如常用的地图、模型图、户型图等图上的比例尺就是缩小比例尺,也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比例尺。
而放大比例尺通常是针对微小而精密的零部件,或者微生物而言的,为了便于了解其构造,通常要把他们放大的画到纸上,就要用到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例如5:1,意义为: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即放大了5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scale,又名缩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的工具,它也是建筑、设计和测绘行业绘制平面图、设计图和地图等图纸时使用的工具。
其主要功能是方便绘图人员精确的在面积有限的图纸上绘制大尺寸物体按比例缩小的图形,或测量图上形状对应现实中物件的大小。
get必备生活常识
什么是比例尺的概念
什么是比例尺呢?
比例尺(又名缩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的工具,它也是建筑、设计和测绘行业绘制平面图、设计图和地图等图纸时使用的工具。 其主要功能是方便绘图人员精确的在面积有限的图纸上绘制大尺寸物体按比例缩小的图形,或测量图上形状对应现实中物件的大小。
使用方法
1、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此可简记为“大小详、小大略”方便应用)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缩小比例尺地图。
2、.用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公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300千米,可以这样求比例尺,2cm:300km=2cm:30000000cm=1:15000000,这样就求出来了。
国家基本比例尺
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为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八种。
世界各国采用的基本比例尺系统不尽相同,过去曾用1∶20万,后改为1∶25万。基本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教科研的重要图件,又是编绘各种地理图的基础资料,其测绘精度、成图数量和速度等是衡量国家测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别采用两种地图投影。大于或等于1:5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即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投影所用椭球体为大地基准面椭球。投影分带带宽为6°(一些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采用3°带)。每带的坐标原点为赤道与中央经线向西平移500km后所得纵向直线的交点。
我国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1:50万~1:5000地形图分幅在1:100万图幅内按一定的经纬度格网进行分幅。1:50万图幅经差3°、纬差2°(2行2列);1:25万图幅经差1°30′、纬差1°(4行4列);1:10万图幅经差30′、纬差20′(12行12列);1:5万图幅经差15′、纬差10′(24行24列)。
1:2.5万图幅经差7′30"、纬差5′(48行48列);1:10000图幅经差3′45"、纬差2′30"(96行96列);1:5000图幅经差1′52.5"、纬差1′15"(192行192列)。
1:50万~1:5000图幅编号是以1:100万图幅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法。图幅号由1:100万图幅号、比例尺代码和行列号组成。行号由上到下,列号由左到右进行编号,分别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依次为001,002,003。例如某幅1:1万地形图表示为K50G034067。
比例尺怎么看?
1:500就是出图时的比例。也就是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扩展资料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式?
地图上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与其实际相应距离之间的比例。也称作“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一、文字式:就是在地图上用文字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千米”;二、数字式:在地图上用数字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相应距离的关系,如“1∶300,000”或“1/300,000”;三、线段式:即在图上画一线段,并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比例尺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特点分别为: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根据地图的用途
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在地形图的作用有:
1、测制和使用地图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3、反映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比例尺有那几种类型
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种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也叫直线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地图上的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这三种表达方式
1 数字式
1:100 1:200 1:250 1:300 1:400 1:500 这样的用数字表达的都是
2 文字式
比如:“一比五千”或“图上一例米表示实际距离五千厘米”
3 线段式
也是最常用的,就是一条线段,一端是0,一端是一个数(N),就表示在地图中,实际距离是像这条线段的一样长度的距离的N倍。
表达式分为以下3种1,数字式1:2000000000或1:6000000........很多
2,线段式:【0--10--20--30--40】一条线段来表示比例尺
3,文字式;比如1;200000的读作法--一比二十万、
比例尺还分为两种形式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比例尺有哪些特性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线段式(又名比例尺)、文字式三种。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扩展资料:
通常绘注在地图上的比例尺称为主比例尺。在地图上,只有某些线或点符合主比例尺。比例尺与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有关。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表现形式有数字式(如1∶100000)、说明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1000米)和图解式(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图解比例尺便于测量。只有在有些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图上,比例尺才是固定不变的。
此外,对于长度变形不大或很小比例尺地图,用一个比例尺即可,在大区域和主比例尺与局部比例尺相差较大的地图上,最好能指出保持主比例尺的一些地图格网或线。地图比例尺在测绘和地图使用时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它影响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扩展资料
地图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三类,这是区别地图内容详略、精度高低、可解决问题程度的,为人们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鉴于各个国家、国内各个部门对地图精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对地图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图为例,其相对性表现为:
建筑工程,在建筑和工程部门,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
1、大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1∶5000和1∶1万的地图;
2、中比例尺地图:1∶2.5万、1∶5万、1∶10万的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1∶25万、1∶50万、1∶100万的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有哪些呢?
比例尺的分类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具体为:
1、数字式:就是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数。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比例尺的意义:
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什么叫做比例尺,比例尺的含义
get必备生活常识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比例尺的概念
什么是比例尺呢?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主要具有两种本质的含义:抽象(或细节)的程度;距离的比率。
前者影响对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后者影响空间数据质量的表达,两者之间最好的连接桥梁是“分辨率”,这是用来衡量数字形式的空间数据的指标。
在以纸质为信,忽载体的地图上,地图内容的选取.概括程度、数据精度等都与比例尺密切相关,而在计算机生成的屏幕地图上,比例尺主要表明地图数据的精度。
屏幕上比例尺的变化,并不影响上述内容涉及的地图本身比例尺的特征。
扩展资料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地图比例尺,是衡量地图与地面相比地理实体轮廓缩小倍数的尺度;确切讲,地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直线距离水平投影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的实质就是对地球及所属相关地理要素的放大缩小,这时的比例尺应该称为空间比例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