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求大神帮助
- 2、鸿茅药酒到底是骗局还是什么?
- 3、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
- 4、鸿茅药酒大骗子是真的吗?
- 5、鸿茅药酒大骗子是真的吗
- 6、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
- 7、权健没有凉 保健品市场不“死”一次,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骗!
- 8、鸿茅药酒有用吗?鸿茅药酒是骗局吗
- 9、你见过最侮辱观众智商的广告是什么?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求大神帮助
不能说它是骗人的,但只要是药肯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乱喝的,对某些人来说喝了很可能不但不治病,反而有极大毒副作用。而鸿毛药酒这些年又的的确确存在着多起广告违法事实,这次又对说了真话的医生恶人先告状,所以说它弄巧成拙,名誉扫地,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以饮料价格就不骗人,超过就骗人。药店几百上千元的保健品,不如菜市场买一块猪骨牛骨熬汤。喝水能治渴,得天天喝,喝酒能治病不奇怪,但不是治愈,得天天治,故名保健品。真帅哥不需造作,真美女不需打扮,明星的颜值比流水线的员工还不如,炒作的都是伪劣产品。
鸿茅药酒吃过,没什么效果,他的广告是骗人的。
我觉着没什么效果,好像对于某些人还不太合适,这个方子不是适合所有人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 ,因为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凡以专家、患者形象作疗效证明的医疗和药品广告一律不得播放。然而,记者接到的读者举报和调查显示 ,“鸿茅药酒”最近仍在一些媒体上,利用文艺明星、医学专家以及患者作疗效证明,夸大功能主治,超越药监部门审批的广告范围,误导患者消费。
鸿茅药酒到底是骗局还是什么?
对鸿茅药酒来说,说它是骗局,有点不符合事实。因为,它既不是通过药酒来诈骗,也不是通过药酒来传销,而是拿出了的产品,且这些产品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商标注册等也符合法定要求。所以,无法与骗局联系在一起。
但是,不是骗局,不代表鸿茅药酒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是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因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按照《 健康 时报》报道的情况,鸿茅药酒共在全国20多个省市被处罚2600多次。所以,它又是一个违法问题很多,且屡教不改的企业。所以,又绝对难以称得上是一家合法企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鸿茅药酒取名药酒,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它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酒,而是药。说它是药,是因为它拥有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国药准字Z15020795”批准文号。也就是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药。既然是药,就不能以酒或保健品的方式销售,就必须由医院以处方的方式处理。将一种药象保健品、普通商品一样去宣传和销售,显然是违法的。那么,违法了2600多次,为什么还能继续违法,甚至干出请求警方将质疑人抓捕的现象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鸿茅药酒带给 社会 的危害,就不是一般危害,而是比较大的危害。因为,将药当酒、当保健品卖,这样的行为,就不是一般违法。很难让人理解,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特别是所谓的专家、学者、名人为其站台呢?可见,鸿茅药酒出现今天这样的问题,已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带有 社会 性质的问题。那些为其站台的专家、学者、名人们,此刻应当发声,为什么鸿茅药酒这个“药”可以当酒、当保健品卖。个中又有多少的利益关联和交易,如果因为有利益关联和交易,就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否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其实这种酒就是一种骗局,坑害无知的消费者,一点药用价值没有,靠广告起到的效应,三株口服液我什么倒闭,那可是当年的神药啊,家喻户晓。堪称奇迹,销售额30多个亿。 鸿茅药酒有什么作用,喝多了醉,至于药用价值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我们得病都去找医生,都是广告惹的祸,我们都是看广告才知道的鸿茅药酒。 检察院我什么发回重审,为什么补充侦查,因为单靠单方面的证据不能证明他有罪,他说有毒,厂家提供不了药用价值,厂家的说法不能证明鸿茅药酒的实用价值,谭秦东本身是医生,医学知识丰富,他对鸿茅药酒说的很有道理,通过他的分析确实是符合逻辑的,所以鸿茅药酒不会胜诉。 之所以拘留谭秦东主要是地方保护注意,鸿茅药酒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支柱产业,利税大户,如果不是全国网友极力支持谭秦东很麻烦,估计出不来,最后定罪。现在看来谭秦东肯定会胜诉,再说官方迫于大家的舆论压力不敢乱来。谭秦东不会判罪,最后国家适当给的补偿就结束啦
“风湿骨病,选鸿茅药酒”,电视广告、影视植入还历历在目,你以为的“十全大补”保健食品,实际上,自2003年起便是甲类非处方药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表示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这样的身份转变,其间有怎样的故事呢?药说君和你一起来看~
鸿茅药酒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
故事梗概
鸿茅药酒事件
2017年12月19日
广州医生谭秦东撰写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
2018年1月10日
鸿茅药酒声称因文章造成利润损失约142万元,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办案人员来到广州,因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对谭秦东实施抓捕。
2018年4月15日
鸿茅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被损害案移送审查起诉。
2018年4月16日
2018年4月16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已组织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内蒙古自治区食药监局对鸿茅药酒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2018年4月17日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自始至终,质疑声络绎不绝
广告不实
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发布未经审批的内容”, “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擅自篡改审批内容”……鸿茅药酒被通报、被暂停销售的理由总是相近,即对产品功效描述不实、不科学。
配方存疑
鸿茅药酒配方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且配方违背中医“十八反”(半夏和附子配伍),疗效尚不明确,临床数据极度缺乏。
(来自微博名“烧伤超人阿宝”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宁方刚)
药材问题
鸿茅药酒中使用“人工麝香”却在宣传中出现“麝香”、“天然药材”等字眼;配方中的“豹骨”存在违法使用濒危动物药材、缺乏使用专用标识等问题……
(来自春雨医生微信公众号)
务必明确,鸿茅药酒是药
鸿茅药酒确实存在夸大广告宣传等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 社会 作出解释,对 社会 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我们需耐心等待。
作为患者,首先明确一点,鸿茅药酒是药,是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所以,归根结底,大家不能把鸿茅药酒当作保健品饮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鸿茅"已去,轻于鸿毛。至于是否骗局,虽无定论,但因曾经鸿茅一度时期,几乎红遍大江南北,而名声大噪,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它也是时代的畸型产物,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人们法律和 健康 观念的提升,鸿茅药酒一些货不真,价不实问题的被揭穿,随即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即使他的经营团队,及其当地政府处于保护经济增长的考虑,无论怎样去费尽心思,企图达到失而复得的目标,都已经成为了散去的泡影,永远无法留住昔日虚幻的梦境。
鸿茅虽有六七十味中药,其中弥足珍贵的豹骨,究竟有多少含量,始终没有定论,即使有,又有多少作用,同样也无法定论。
当神秘的面纱不复存在的时候,也就完全失去了其价值意义,是否骗局的问题还用纠结和质疑吗?
(网络图片)
鸿毛药酒事件是广州执业医师谭秦东于2017年12月在其朋友圈和小范围内向熟人发布了个人对内蒙产鸿毛药酒关于能否治病的不同看法和评价后,被内蒙凉城县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垮界实施抓捕至今。
鸿毛药酒是否有毒,谭医生说该酒属中药有毒是否违法, 社会 上存在着很大争议。为彰显民主监督,现将 社会 上对此事件的不同看法列出,供有关方面参考:
第一 根据刑法所说的损害商品声誉罪,主要指特定人通过捏造错误信息,大量对公众散布虚假言论后,构成对特定商品损害声誉,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罪行。
第二 谭医生首先没有捏造虚假信息。因为鸿毛酒被认为有虚假广告而被二十多个省药监部门封闭是事实!不存在谭捏造所谓虚假信息。反而大家认为谭是反映了真实情况。
第三 作为中药酒本身就具有毒性,是药三分毒。该药酒确实对一些急性病来说是有毒的,如肝炎,肾炎,尿蛋白患者,肺病,浓肿,跞痢等病,就不宜饮用。饮用后就会有很大付作用。
第四 说谭医生是大范围对公众散布消息也有不妥。谭只对特定的熟人和朋友圈发布了消息。而刑法所说的大范围则是指不特定的人群,不特定的公众。
第五 发布信息的目的不同。谭先生发布消息是为了人民身体 健康 ,免得一些老年人和上述病人误服或错服药酒从而引起不良后果。谭没有诋毁该药酒后能取得任何利益的动机和目的。而刑法所述损害商品声誉罪的犯罪目的是嫌疑人为获取商业利益。
第六 调解的法律不同。谭医生和鸿毛药酒是属于双方对产品的属性和用途有不同的评价,属于民法调整范围。不适用于刑法。
综上 ,为了能使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觉到公平正义,为了实现党在19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正确贯彻实施,所办案件经得住 历史 检验,请有关部门能接受 社会 的监督。
鸿茅,三株,秦池,孔府,沙普爱斯,脑白金。坏就坏在人民的电视台,人民的广播电台上,只要给钱,,管他真与假,管他坑的是谁。
鸿茅药酒不是骗局,但鸿茅药酒的“市场营销”倒像一个骗局。
鸿茅药酒是一个国药准字号的非处方中药,这是有案可查的。药酒本身不会是骗局。但是,鸿茅药酒的经营者夸大事实、违法违规的广告宣传,有严重误导消费的嫌疑。
作为一剂中药,鸿茅药酒肯定有它可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适应症,也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适应人群,但是鸿茅药酒的经营者们却把鸿茅药酒包装成“包医百病”的“神酒”,显然是违背“诚信经营”的基本原则的。
药品不是一般消费品,不能按照一般消费品的营销模式经营销售,这是常识。把非处方药包装成“保健神酒”,按照一般“保健品”进行市场推广,“每天两口,把病喝走”这样的不负责任的市场宣传,就属于“欺骗”消费者了。
其实,还有好多这种所谓的“神药”,“神贴”,“神丹”之类的“神品”,都在进行着“蒙骗消费者”的“无良经营”,鸿茅药酒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者无畏”被曝光,自食其果而已。
怪只怪中国广大民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综合素质偏低,几句花言巧语的广告词就信以为真,虽上当受骗而却不知,才有沙普爱司丶鸿茅药酒丶脑白金之类的大行其道啊!稍微有点常识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虚假广告"之类的鬼话,所谓"明人明星代言"均是屁钱不值!从代言那一时刻起,我就不把这类人当名人名星看了。
显然是骗局。
首先,你得理解为什么对药品和保健品要分开管理。药品面向的对象是特定疾病特定阶段的患者,原则上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只要毒副作用是明确的,而且远远小于治疗收益,就可以上市。保健品也叫保健食品,面向的对象包括 健康 人也包括病人,一般并不强制要求有统计意义的疗效,但需要证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安全的服用。所以,对保健品的管理和药品的管理是不同的。
一个显然存在毒副作用的用于短期对症治疗的药品,隐瞒了其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风险被当做保健品来宣传,面向包括 健康 人在内的所有消费者,被鼓励和诱导当做保健食品经常服用。这不是骗局,还有什么是骗局?如果有人把抗生素当成保健品卖,让 健康 人没事乱吃一起,你说它是不是骗子?
管它是不是骗局,就凭跨省抓人这事也不会再买了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
我是一名执业药师,这个我查过,1、鸿茅药酒确实是国药准字的药品;2、鸿茅药酒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下是没有问题的,每日2次,每次15ml,是可以达到治病的作用的。
请勿相信某些文章写得一天一瓶,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个剂量服用的话,我相信茅台、五粮液等等这些国酒一定是假酒,每天一瓶500ml的白酒,估计您的肝肾在10天左右就会伤的不轻,那么可以说茅台和五粮液一定是假酒吗?所以白酒小酌怡情,量大伤身何况是有着38°基酒的鸿茅药酒,也是一个道理。
专骗老年人!
一切保健药都是假的,夸大疗效。建议平时吃好喝好,不要相信保健药!
凡是中药,写着十几种,几十种药材的,都是假药无疑!真正的中西结合,应该是用一种中药,提取它的有效成分,制成药片或者水溶液,这样才叫中西结合。
比如人参、蜂王浆、水果酵素有保健作用,那你制作人参口服液;蜂王浆口服液;酵素等等,这些对身体确实有益处。但是这些跟食补没有多大区别,你不能把这些东西吹成包治百病,也不能吹嘘延年益寿。像鸿茅药酒这种吹嘘能治几十种病,这就太扯淡了!
像网上有很多说什么蛇泡酒的,那就是泡尸体啊,多恶心,居然还吹成药酒。在我看来,还不如喝葡萄酒,香槟,米酒呢,这样的每天喝一小杯,才真有保健作用。
保健品,之所以是保健品,就是因为不具备治病的能力,看他的批准文号就行除了国药准字号,其他一切鼓吹有治病功效的保守点说99.9%是骗人的
应该不是假的,如果是假的新闻里就暴光了。
从治病的角度它是骗人的
配方已经公开了 最主要的部分是基酒,每份157500g(也就是一斤装315瓶),然后是红糖和冰糖,每份22680g和7440g,含量第三的是红曲,900g。所谓红曲,就是曲霉科真菌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南方做烧肉或豆腐乳经常使用。剩下含量比较多的,都是烹饪中经常使用的调料,小茴香240g,肉桂120g,砂仁60g,白豆蔻60g,等等,看看这份配料图,是不是感觉鸿茅药酒改名叫红毛料酒更合适? 所谓药材绝大多数都是每315瓶 15克 包括豹骨
暂且不论这些15克的药材是否有效 就这个量也就是打个鸡蛋到长江 全流域喝上鸡蛋汤...
再深究这些药材是否能包治百病...
鸿茅药酒大骗子是真的吗?
鸿茅药酒都已经有279年的历史了,应该不是假的吧,假的话新闻早就曝光了,怎么可能还卖那么久啊。
为你介绍鸿茅药酒的功效: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鸿茅药酒大骗子是真的吗
个人感觉,和部分地区的人品有关,而且关系密切
至少他的广告是骗人的,因为鸿茅药酒是药,不是保健品,不能这么做广告的,而且它自己说明书上说无不适症状,但是现在监管局接到的就有140多起不适症状,另外正规中医一般开方子药材20~30种是很多了,他这款有六十多味药材,国家现在对他的疗效需要重新认证。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
这个不好说,据说有这些功能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说不好会被抓起来的。不谈论最好。
什么病都治 方心喝吧 没事的 肯定不死人 你就放100个心?
这玩意不能评论啊,被抓
因人因病而异,有人用好用,有些人用了效果就不明显。
那药酒我知道,不太可能是骗人的。不过不好用就不要用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祝早日康复!谢谢采纳!
权健没有凉 保健品市场不“死”一次,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骗!
内蒙患癌女童周洋停止化疗服用权健公司抗癌产品两个月后,病情恶化不幸逝世;权健却吃人血馒头,宣称周洋已重获新生,还将周洋作为案例印刷在宣传材料上。
更让人心寒的是,周洋父亲周二力把权健公司告上法庭,却败诉收场。
目前,天津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集团展开核查。如今已经横跨房地产、金融、医疗、7000多家火疗店遍布全国的大集团权健,可能要凉了。
权健崛起的背后,是一个个“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神话所编织成的一部长达30年的“保健品洗脑史”。
这段洗脑史说明: 洗脑不灭,现有保健品格局不“死”一次,下一个权健明天就会出现。
这部“保健品洗脑史”要从最开始讲起。
娃哈哈集团大家都很熟悉,如今最常见的就是他的纯净水和AD钙奶等饮品,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娃哈哈最开始的时候是卖保健品的。
30年前,一款“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因为一句“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词成功热销,三年便销售过亿元,这便是娃哈哈集团的第一桶金。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人们除了解决温饱,也开始关注到食品营养等方面上来,因此,保健品行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1994年,“三株口服液”问世,打着“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这款口服液也成功地成为了农村地区的爆款。
保健品行业就是在这样一个个有百利无一害的“神药式”营销广告的中崛起的,而这样“神药式”的营销手段,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洗脑。
把没有治疗效果的保健品吹嘘成万能神药,是最常见的营销骗术。
但是这样洗脑式的营销手段却非常受用,在1987-1996年这十年间,全国保健食品厂家迅速激增到3000多家;太阳神、红桃K、“脑黄金”等等品牌疯狂扩张。
在保健品行业疯狂扩张的同时,企业家谋财的野心也在疯涨,为了谋取暴利,他们不仅谋财,还害命。
1995年,关于三株口服液“虚假广告”的质疑开始出现;而三株最终在1998年常德中级人民法院在陈伯顺老人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一案中败诉;并被彻底推向失去公众信任的深渊。
三株虽然垮了,却有千千万万个“三株”站了起来,“保健品骗局”依然打着“神药式”的幌子继续洗脑骗钱。
我们电视上常见的“鸿茅药酒”便是其中一个骗局,去年12月,麻醉学硕士谭秦东发文论证:鸿茅药酒会对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造成伤害。
这场“打假”行动最终以谭秦东被拘留120天后同意道歉、鸿茅药酒撤诉告终,而这个时候却有人发现: 鸿茅药酒作为一款OTC药物,竟没有过一次临床试验记录。
除了“鸿茅药酒”以外,蚁力神、中华鳖精等层出不穷,甚至还有更荒谬的所谓“包治百病”的鞋垫、能治疗前列腺的卫生巾等等。
此前有那么多“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和事件屡屡发生,可即便新闻曝光了骗局,为什么却依然有许多人一而再、再而三上当?
据统计,最容易被“保健品骗局”蒙骗的大多数是老人家、重症或者慢性病的患者,如:癌症、白血病、高血压、糖尿病、过敏等等。
这些病目前医学界还缺乏根治的方式,这无疑像是将得病的人判了缓期徒刑,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面临死亡,而除了等待死亡,你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感到无助和绝望,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所谓“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神药上面。
事实证明,绝望的人们容易被洗脑,但几十年我们没有吸取教训。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保健品,是卖保健品的推销员。
你们都低估了推销员们“榨干老人及其子女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的决心和手段,低估了过量食用保健品的危害,高估了老人的理智程度。
跟传销一样的是:一般保健品推销员开始推销的第一步,就是和老人聊天。
而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可能会无意中泄露很多家庭隐私,进而一步一步被“洗脑”,最后为这个骗局买单。
为什么那么多老人家愿意为“保健品骗局”买单呢?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相信药食同源,保健品“神药式”的宣传里面普遍喜欢吹嘘自己产品里面运用了人参、鹿茸、阿胶等名贵药材,让人信以为真。
另外,老人家轻信保健品其实是因为穷怕了,他们本质上认为现代医药贵,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很多老人家不喜欢上医院。
所以保健品宣称只需要吃或者穿着身体就能变好,简单、便捷、疗效快,这样“神药式”的虚假宣传,便勾住了老人家们“嫌麻烦”的心。
另一方面,老人家们愿意为骗局买单,不仅仅是因为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心灵陪伴的一种需要。
去年4月,一位75岁老人一年花费近十万元疯狂购买保健品的事件上了新闻,而在接到记者采访的时候,她却说:“明知是骗钱,但喜欢热闹的氛围,能摆脱孤独。只要不让子女知道,不挨骂就行了。”
这是一个非常刺痛人心的回答,“保健品骗局”的背后也有我们的一部分责任, 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关爱身边的老人家,没有给他们科普防骗的常识,才让保健品推销员们趁虚而入。
其实很多的保健品上面都清清楚楚地印着“本产品为保健食品,不具备治疗功能,不可做药品使用,xxx请遵医嘱”。
但很多人都不看说明书,只听销售宣传,加上心理陪伴的需求,这便导致了上当受骗。
我们要坚决反对那些“花钱买个愿意”的说法,不要相信广告,要相信科学!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匡正的一点是:大多数的保健品都是没什么用的,没有生病的时候,多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就是最好的保健品;生病了就去正规的医院及时就诊,不要病急乱投医、轻信“偏方”和“神药”。
保健品不是牛奶,不是必需品,国内奶粉不行改买外国,保健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完全没有必要买。
买保健品不仅要钱,甚至还要命,这次的权健不过是一个马甲而已,只要换个澳大利亚或者日本的马甲,包装一下,这样的骗局又将卷土重来。
我们只是打倒一个又一个“权健们”而已,保健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几十年了,你能相信他们还有完全合规的存在吗?
那些没暴露的,大都只是没有吃死人,没有搞出事,没有惹上丁香而已。
只要保健品市场不死,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骗。
无论是被骗财还是被害命,我们都付出太多代价了,觉得冤枉的保健品市场,你们也是时候该付出代价了。
//////////
每一次保健品骗局、每一次假药害人,都让人扼腕痛惜。
我们痛恨骗子怎么可以作恶到这种程度,我们痛惜受害人为什么要相信那些漏洞百出的谎言,但是归根结底,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缺失才是骗局生存的土壤。
让更多人明白科学,才是“权健们”的末日!
不要再给另一个“权健”机会!
原谅我们,希望保健品市场死一次; 要活过来,只有保健品自己争取回归科学的那一天。
◆?◆?◆ ?◆?◆
鸿茅药酒有用吗?鸿茅药酒是骗局吗
这个不好说,据说有这些功能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你见过最侮辱观众智商的广告是什么?
条友们都有了精彩回答,我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解释广告,街头的活人广告,至今还有人习惯性表演,这些骗局能提醒我们莫贪便宜。
街头广告这之开光圣物
街头广告之家传古画
街头广告之纯情学生
街头广告之再见棋神
街头广告之瓜子神猜
最近去阳朔西街还有看到,小人跳舞,能不能有点创新?话说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不知各位看官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街头骗局,分享出来就可以让大家提高警惕!
你们不觉得这家人有点不正常吗?
说起广告,咱们大中华的广告也是千奇百怪。我记得一个柳岩被封杀的补水护肤品的广告吧,大意是一个人运动完很渴,然后放下手中的水不喝,去柳岩脸上吸,吸完就解渴了,这么牛逼的补水广告,特么的应该去沙漠卖啊,那才有市场。大家可以百度搜一下柳岩被封杀的广告。特么哪是卖护肤品的,分明就是去卖身材的。尺度较大被封杀了。
还有几个这样的广告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广告,侮辱观众智商的广告不少,有人一笑了之,有人却上当受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掰一掰:
1、美的变频空调,想开就开,一晚低至一度电。
如果真的这么好,估计没人用暖气了。笔者家里就有这么一台空调,电费那是高高的!
2、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
画面暧昧,弦外之音更加暧昧,真是少儿不宜,而且如果疗效真的那么好,伟哥、印度神油也就没有市场了!
3、每天喝两口,疾病都溜走。(鸿茅药酒)
不仅祛风除湿、温肾壮阳,而且补气活血、健脾和胃。
4、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每年春节,每个电视台,打开必看到这则广告。大家有没有感到烦烦烦!
5、十八年新传奇,洗洗更 健康 !
这则广告,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师傅就是“妇炎洁,洗洗更 健康 ”!
6、还有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美艳少妇,家财万贯,丈夫无能,为了传宗接代,寻求体健男子,重金酬谢!
据说,还真有人相信,不断打钱过去,有人甚至花了300万元,弄得骗子都不好意思了!
弱智广告,哈哈哈哈我最喜欢这个问答了,因为我刚刚结束了一个广告鉴赏课。最具有魔性的广告千千万,下年我就搁着瞎巴巴几句。
1.史上最最最最让人人恶心的的广告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