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秋茶最大区别,春茶和秋茶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喝什么茶?

本文目录一览: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是什么

  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经常听到春茶和秋茶,那么大家知道春茶和秋茶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一
  现在的春茶为了抢占市场往往采摘的很早,并没有达到标准,所以春茶的总体品质堪忧。据了解铁观音的产量应该是秋茶最大,而不是春茶,好的铁观音一般都来自春秋两季,春茶的水质更好,秋茶的香气更佳,所以不能笼统的说那个季节的好。而夏茶的`季节比较短,喝起来会有苦涩感,冬茶在福建似乎不采的。另外台湾茶与铁观音不同,她是冬春两季的品质为佳,最好是冬茶,接着是春茶。夏秋茶一般不采。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二
  就同一品质而言,春茶耐力更好,更耐泡,秋茶香气更佳,韵味足。顾:春水秋香,如果要比的话,那就要同一个地方的茶叶来作为比较了。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三
  春茶生长期最长,内涵物质也最为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讲,春茶最好,也就是以前很多人提到的春茶最好的缘故之一,但春茶采收季节常受天气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恶劣的天气和以前的清况有很大的差异,就如今年,好的春茶特别少,内涵物质多了也起不到什么根本作用,乌龙茶制作受天气影响太大了。还有,夏茶和春茶的间隔很短,一般一个多月,加上春茶以后就是夏天,气温太高,对茶叶保管挑战性很强,因此,很多人认为春茶比较容易变质,认为春茶不是最好的。
  【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春茶夏茶秋茶的区别 春茶夏茶秋茶有什么区别

1、成分含量不同:

春茶: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比较丰富。

夏茶: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

秋茶:内含物质贫乏。

2、滋味不同

春茶:鲜爽,香气强烈。

夏茶:滋味苦涩。

秋茶:滋味淡薄,香气欠高。

春茶和秋茶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喝什么茶?


谢邀,
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的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在同一块茶园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春茶是在茶树累积了一个冬天的养分后,于次年阳历四月底前采摘的细嫩芽叶;秋茶则是经过了一个采茶的夏季,经过短暂休 养生 息,大约阳历七八月份采制的茶为秋茶。


春茶和秋茶由于季节不同、生长周期长短不一,茶树的内含物质有较大的差别。
春秋茶外形有区别:春茶生长期长,茶叶内含物质多,新鲜叶芽柔软似绸缎有光泽,干毛茶粗壮厚实,手握质感硬重;而秋茶生长期短,茶叶内含物质相对较少,干毛茶瘦弱、易碎手感轻软。
春秋茶口感有差异:春茶香气饱满、茶韵悠长滋味足,茶气强、甘甜度高而致生津回甘,很耐泡;秋茶香气轻飘,滋味淡薄甜度低,很少有达到生津回甘的,耐泡度也差一些。


春秋茶生态环境不同:春茶生长期涵盖了一冬一春,气候冷而不易生虫,几乎不用打农药杀虫,茶叶安全度较高;秋茶经过一个高温生虫的夏季,茶区多有打药杀虫的习惯,茶叶有一定的农药残留,生态度欠佳。
就普洱茶来说,春茶制作的普洱茶厚重无匹等级高而利于存储收藏,秋茶茶味淡薄苦涩味低利于现喝。
波多蜜韵只做春茶,从不用一根秋茶。做茶十多年来,所存茶叶越存越醇、越陈越香。且经过了中期茶的考验,逐渐步入老茶门槛,陈化愈感精妙、更显香扬回甘茶气足,生津回甘韵味佳,汤柔水甜带滑口,口感越来越好了。
在普洱茶原产地,一个消费者不可忽略的问题:所有做普洱茶的人都存茶(只是多和少的问题),商家平常推销的是新茶,而在客人走后,自己按按不住地偷偷泡老茶喝(舒缓一下胃的紧张和疲劳),“安慰、犒劳、奖赏”自己一番。你说,喜欢喝啥茶好呢?看看那些做茶的人喝什么茶,难道还不一清二楚吗!


就在刚刚过春节的这段时间,大家吃肥咽精,各种山珍海味饱餐入腹,直撑得滚滚肚圆消化不良。此时,若果然来上一泡厚重无匹老生普,即时三刻肚胀油腻尽去矣!
老家就在盛产 凤凰单丛茶 的风凰山山腰上,不久前也介绍过喝茶的一些有关知识。茶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大类,茶农称为 春茶、署茶、秋叶、雪片。 春茶又有头春二春之分,春茶产量约占年产量的60%以上,春茶中头春比较好,甘淳留香,回味无穷,夏秋季节的茶叶,由于气温高,光照强烈,生长期短,多甘少香,茶水比较浓时,就会给人甘中带苦的感觉,雪片是冬季收获的茶叶,产量很少(约为年产量的3一5%),雪片生长期比较长,吸收的养份也比较多,自然香浓郁,茶水刚泡出来满屋清香。当然,雪片价位也是最高的,是同类茶2倍的价格,市场上也很少有真正的雪片卖,一般有兴趣喝茶的朋友,我认为春茶已经能满足你的口感,建议你不要去追求什么高挡茶,更何况一般人也很难分清楚,还是那句老话, 适合你的口味才是最好的茶, 千万别让茶商把你忽悠了。
同一种茶春茶的叶片面积比秋茶小,条形比秋茶细,芽头占比高并且比较粗壮,春茶茶梗粗短、秋茶茶梗细长,春茶叶间距短,秋茶叶间距长,春茶叶片会厚一些、秋茶就比较薄,春茶叶片比较柔软有弹性、秋茶叶片有革质感,也就是比较硬一点,春茶中黄片很少、秋茶中的黄片很多,春茶整体颜色比较浅、而秋茶的颜色就比较深,这是从外形上看。
开汤喝也是有区别的,春茶的香气浓并且较为厚重、秋茶的香气偏淡也比较飘,春茶的茶味饱满、汤的质感比较浓稠、秋茶的茶味比较淡、许多茶带有一点水味、汤的质感会比较稀寡一些,春茶的回甘、生津比秋茶要强烈许多,春茶新茶的草青味要比秋茶重,以上这些基本上就是辨别春茶与秋茶的主要 方法。
我喜欢喝普洱茶的春茶

1、春茶一般产自每年3——4月,产量高,占全年产出量约为40%。外型:条索紧结,身骨很重实,色泽油润,茶条上密被很多毫毛!内质:果胶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高,鲜爽度很好,水浸出物含量很高,滋味浓爽,回甘强力!
2、秋茶一般产自每年8——10月,产量较低,占全年产出量约为25%。外型:条索较粗松,身骨较轻飘,茶条色泽欠油滑,呈现较为枯黄,茶条上毫毛较少。内质:果胶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较少,鲜爽度较差,水浸出物含量较低——约比春茶减少5%——15%,滋味欠浓爽,苦涩味减小,回甘力度较弱,可容性糖稍高,滋味呈现表甜度较好!
3、很多消费者们都喜欢喝(品味)春茶!我喜欢喝的茶叶是:按高品质技术标准要求、使用多产地(山头)与多等级、把春夏秋茶按恰当比例进行调配、经过专业厂家精心加工好的精制成品茶!







对于同片茶林,春茶稍浓酽,秋茶更柔和。但对于不同茶林,无法比较,有的秋茶远胜于春茶。特别是不同茶科品种而言,除开背阴潮湿地带和超海拔地带者以外,同片区的真正饮用品种的所有秋茶,胜于所有药用的瓜芦及其杂种的春茶。
作者:琳琅智库

喝茶很精的人对茶的选择是需要考虑季节时间的,一般来说,茶分三季,有春茶、夏茶和秋茶。古人曾有一句总结: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春茶 一般是指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季茶叶经过一冬的休 养生 息,加上天地自然阳气生发,万物复苏,茶叶配合天地大势,累积的养分和芳香物质都很充分。而春季既无严寒又无酷暑,采摘茶叶也比较从容,所以春茶的品质在两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一方面是内质,醇厚鲜爽;一方面是香气,高扬绵长。这也是春茶较为昂贵的原因。

秋茶, 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产的茶,又称“谷花茶”。秋茶品质仅次于春茶,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秋茶的上市时间一般会在9、10月上市,9月上市的是早秋茶,10月开始就会大规模上市。



春茶由于茶树的氮代谢得好,因此,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明显偏高,儿茶素的含量比值相应就高。在春茶当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果胶含量丰富,它对茶叶的外形、色泽、以及茶汤呈现的醇厚而回甘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秋茶秋季的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个季节的生长、采摘,茶叶、芽稍内物质的含量就相对减少,茶多酚的含量介于春夏之间,秋茶仅就茶气来讲,也较春茶平和了许多。在目前的茶叶消费市场上,多以春茶为上品,而春茶中又分为:早春、明前茶、正春茶、二春茶等,在此就不再累述。春茶中茶叶各类物质的含量又因地域、当时气候、采摘时日等条件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无法一一罗列说明。台地(灌木)、乔木、野生茶类茶叶中的物质含量以乔木春茶为最。



从外形上看,春茶叶片较为肥壮重实,很有质感,且有较多白毫,而秋茶看起来叶片则要稍小一些,而且质感也没春茶那么厚实。

从内质上看,春茶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积累和春天的"滋润",茶树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多酚类物质、氨基酸、糖分等含量多,冲泡出来也让人感觉浓厚饱满。而秋茶经历了酷热的夏天,温度逐渐下降,降水量也逐渐降低,较为干燥,这样的气候反而有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累积。

而且这样的气候有利于茶叶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香气最大程度的保持。而制成的茶叶内质也保持得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所以也更显香气。这也是普洱茶中常说的“春水秋香”的由来。

从性价比来看,同一款茶,春茶和秋茶的价格相差是很大的。爱茶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春茶那昂贵的价格。尽管秋茶内含物质没有春茶那么丰富,但依然有那个地方茶独有的滋味和特点,秋茶自然而然就倍受欢迎。



茶叶采制通常一年三采和一年四采,少数茶区只一年一采。春茶与秋茶的区别在品种上最明显应该是体现在乌龙茶与绿茶吧,就拿铁观音来说,只有秋茶才能喝到观音韵来,绿茶则是春茶与熟茶茶味、滋味上落差太大,很容易分辨。


春茶经过了漫长的生长过程,历经三季的温度变化,茶中富含了微量元素,口感最好,做茶一般都选春茶,个别茶种有秋季做茶如乌龙茶。秋茶生长周期短,夏天温度也高生长速度快,适合做秋茶的品种不是很多。我喝茶喜欢春茶,马上春茶就该采摘了,十分期待品尝今年的新茶

春茶和秋茶有什么区别呢?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口感不同,外观不同。1、口感不同:春茶喝起来口味更偏向于醇香浓厚,而秋茶就更偏向于清淡一点,适合秋天季节喝。2、外观不同:春茶的毫毛较多,且比较浓厚,而秋茶的豪毛就很纤细,而且光泽度也非常高。

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春茶和秋茶哪一个好


1、当然是春茶好,以下是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2、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
3、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划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三季茶。
4、有的以节气划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
5、有的以时间划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名采制为的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
6、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7、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茶的采制的迟早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达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片茶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
8、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一般春茶的总体品质要优于秋茶!春茶较秋含有更为丰富的有益物质。但秋茶的香气要高于春茶,俗称“秋香”!传统而言,我们始终是推崇春茶为好,但近年来,一些商家在推销时过于注重香气,也导致部分消费者偏爱其香气,这也无可厚非。
9、现在的春茶为了抢占市场往往采摘的很早,并没有达到标准,所以春茶的总体品质堪忧。据爱茶网站长了解铁观音的产量应该是秋茶最大,而不是春茶,好的铁观音一般都来自春秋两季,春茶的水质更好,秋茶的香气更佳,所以不能笼统的说那个季节的好。而夏茶的季节比较短,喝起来会有苦涩感,冬茶在福建似乎不采的。另外台湾茶与铁观音不同,她是冬春两季的品质为佳,最好是冬茶,接着是春茶。夏秋茶一般不采。
10、就同一品质而言,春茶耐力更好,更耐泡,秋茶香气更佳,韵味足。顾:春水秋香,如果要比的话,那就要同一个地方的茶叶来作为比较了。
11、春茶生长期最长,内涵物质也最为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讲,春茶最好,也就是以前很多人提到的春茶最好的缘故之一,但春茶采收季节常受天气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恶劣的天气和以前的清况有很大的差异,就如今年,好的春茶特别少,内涵物质多了也起不到什么根本作用,乌龙茶制作受天气影响太大了。还有,夏茶和春茶的间隔很短,一般一个多月,加上春茶以后就是夏天,气温太高,对茶叶保管挑战性很强,因此,很多人认为春茶比较容易变质,认为春茶不是最好的。
12、秋茶一般采收天气是最佳的,秋高气爽,因此,好茶倍出,同样的工序,对春茶来说,秋茶制作出好茶就容易得多了,加上秋茶以后即进入冬天,气温对茶叶较为适宜,不容易产生变质,固很多人认为秋茶最好。
13、春水秋香,顾名思义,春茶茶汤滋味浓,韵味强,口感佳,回味久,秋茶香气高,韵味长....,哪个最好,确实难说得清楚。
14、如果考虑到茶树生长规律、茶叶生化、加工工艺的原理、地理环境、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一般规律,可能结论不会如此简单。
15、好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好的春茶不易得。`
16、秋茶品质最佳,茶香、口感都是最好的;春乌龙茶多多少少都会苦,茶性使然,虽然茶不怕苦但多数消费者都会觉得不合口;夏署两季生长期太短,内质先天缺陷,即便有空调辅助,也较难出好茶,最多为中档产品而已。

如何区分春茶、夏茶和秋茶?

如何区分夏秋茶与春茶?时节是最直接的区分,芽形和内质也有不同
春茶、夏茶、秋茶怎么划分,从字面上就很清楚是根据采摘季节进行区分。以白茶为例,根据采摘标准,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不同季节采摘的白茶,都有着不同特点,白茶中在最具有代表性便是寿眉。
春白茶(寿眉),叶片较窄、薄,颜色鲜绿,不像秋白茶那么阔大。春寿眉的叶片,好像眉眼还没有舒展开的豆蔻女子,一切还在酝酿当中。
鲜爽,是春寿眉的最大特点。兴许是春寿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等成分,在这些物质的共同 作用下,春寿眉鲜爽无比,还带有浅浅的花香,草药香(福建人和广东人夏天常喝的凉茶)。这一点,也成为了春寿眉的标签。也有别于夏茶、秋茶。
夏白茶,基本是不生产,虽说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即便是有夏茶,那也是在立夏后几天采摘的。若是到了仲夏,这采摘下来的寿眉,苦涩味重,常人难以接受。
夏茶的颜色,比春茶更深,兴许是温度高了,茶叶中的叶绿色也悄然变化着,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比例也在悄悄变多。
秋白茶,是所有季节里,采摘时间最长的。从立秋开始,到寒露结束,前后有将近百天的采摘期。秋寿眉横跨时间长,气温变化较大,不同节气采摘,外观有所不同。立秋时节采摘的寿眉,颜色五彩,古铜色、黄褐色叶片比例多,叶片较厚。
白露时节采摘的寿眉,颜色依旧五彩,黄褐色、古铜色、深绿色、绿色比例均衡。寒露时节采摘的寿眉,颜色以绿色系为主,间或有黄褐色、古铜色,但数量不多。叶片蜡质层丰富,硬挺。
资料来源:小陈茶事
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
事实上,由于现代泡茶技艺的发展,春茶的“苦”更受人追捧,更好喝。秋茶的汤色、滋味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
01.春茶
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春茶约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
02.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 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
03.秋茶
秋茶,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产的茶。秋天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冷干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
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对红茶而言,由于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发酵困难,而夏茶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有利红茶发酵变红,特别是由于天气炎热,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干茶和茶汤均显得红润,滋味也较强烈。只是由于夏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对形成红茶的鲜爽味有一定影响。
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老班章春茶与秋茶比较

秋茶是指在秋季采摘的茶叶,而春茶则是指在春季采摘的茶叶。这两种茶叶有以下比较:1.产量:春茶的产量较秋茶高。2.口感:春茶清香爽口,味道鲜美;秋茶口感较为涩润,味道比较浓郁。3.茶质:由于春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冬青、春雨、春霜等多种气候条件,其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茶芽也更加嫩绿,因此春茶的茶质较为优秀。4.价格:一般情况下,春茶的价格较秋茶高。综上所述,春茶与秋茶在产量、口感、茶质和价格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消费者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春茶与秋茶两点区别:采摘时间和品质口感。春茶3-5月采摘,品质高,口感浓郁,香气高扬;秋茶7-10月采摘,品质略低,口感清爽。外观上,春茶翠绿,叶质柔软,芽头饱满;秋茶色泽较黄,叶质略干。春茶表面光滑,光泽度高;秋茶相对较差。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