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器型20种,紫砂壶有几种

本文目录一览:

宜兴紫砂壶种类名称

宜兴紫砂壶种类名称:答案是108种。紫砂壶有108种壶型名称,其中包括莲子壶、掇球壶、仿古壶、水平壶、宫灯壶、金杯壶、一粒珠、寿星壶、母子壶、虚扁壶、周盘壶、集玉壶、均玉壶、扁石壶、线圆壶、碗灯壶、合欢壶、汉扁壶、柱础壶、横云壶、台笠壶、君德壶等等。此外,紫砂壶型可以分为五大类,包括圆器、方器、筋纹器、花塑器、提梁器。常见的圆器壶型有石瓢壶、葫芦、如意、德钟、美人肩、仿古、茄段、半月、西施、潘壶、水平壶、井栏、虚扁、匏尊、莲子、笑樱、乳鼎、掇只、圆珠、梨形、掇球、线圆、牛盖莲子、秦权、一粒珠、文旦、合欢、容天、洋桶等。1.单壶:指只有一个壶嘴、一个壶身、一个壶盖及一个壶把的茶壶。2.对壶:指有两个壶嘴、两个壶身、两个壶盖及两个壶把的茶壶。3.花瓶壶:指制作时以花卉、植物为主题,形似花瓶的紫砂壶。4.茶盒壶:指在壶身内侧做一个茶盒,方便盛放茶叶。5.扁壶:指壶身高而宽短、扁平的紫砂茶壶。6.鼓形壶:指形似鼓形、纹理络绎不绝的紫砂茶壶。7.芋头壶:指形状宛如芋头的紫砂茶壶。8.窑变壶:指壶体采用窑变技法制作,色彩多变、丰富的紫砂壶。9.仿古壶:指紫砂茶壶上采用古代图案或文化元素的设计,让人感觉颇具历史沉淀。10.把压壶:指紫砂茶壶把的设计为一侧带凹槽,用手握持舒适的茶壶。

超全紫砂壶壶型攻略__新手必看


超全紫砂壶壶型攻略??新手必看。
器皿的由来:一把紫砂壶,用得久了,浸润了主人对茶的喜好与执念。原本的泥胎,也沾染上了茶的灵气,茗韵入骨。
竹段壶:竹段壶是茶壶的一种外形酷似竹子而得名。民国制品,成功的利用色泥和塑形,营造出竹子的精神气质。
松竹梅壶:松竹梅壶,以松竹梅命题而造的紫砂壶,称松竹梅,又称“岁寒三友”。是作者对于人间真性的歌颂与祝愿。
东坡提梁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恰到好处的布局安排,以致它引取大文豪「苏东坡」之名为壶.历来为壶界所珍。
唐羽壶:唐羽壶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唐羽的造型与它的造型非常贴近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较细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
佛手壶:佛手壶,又称《双色佛手》,最早由清末范占、范锦甫制作。创意来源于一种叫五指橘的水果。
汤婆壶:壶身饱满,壶壁挺秀,端庄古朴。看似纯实用的茶器却蕴生出美学上的高点。反而使观赏者生出油然的摹古之情。
水平壶:水平壶的发明者是明末清初的壶艺大师惠孟臣,他制作的朱泥小品水平壶简练朴素,做工精细。
秦权壶:秦权壶是清代制作的紫砂壶,制造人是林园。此壶泥色深红,秤砣式形制短流,环耳形把手,嵌盖微鼓。
德钟壶:德钟壶是清代紫砂壶。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
石瓢壶: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
茄段壶:茄段紫砂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茄子,古名“落苏”,江浙人称“陆蔬”,广东人称“矮瓜”、“紫瓜”。
半月壶:半月壶是清代的陈曼生所创作的,也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凡事,全则半,半则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
葫芦壶:葫芦壶是紫砂壶中常见的一种经典壶型,之所以常见和经典,这是由于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匏尊壶:匏尊壶,以瓜果植物葫芦为壶的紫砂壶型,为曼生十八式之一。以葫芦为壶的匏瓜壶,造型圆润,线条柔和,外形朴素。
扁腹壶:扁腹壶,或者叫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扁腹壶身,扁而不塌,沉稳宁静。
汉铎壶:汉铎壶是清代制作的工艺品,尺寸是高9.2厘米。此壶身如钟,平嵌盖,柱钮上部置圈线,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筒古朴。
合欢壶:泥质呈朱红色。壶肩部刻行书:“八饼头网,为鸶为凤,得雌者昌。壶身用两器皿对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欢,寓意合而则欢。
容天壶:壶型由来: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
报春壶: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壶嘴像劲松一样向上傲立,代表着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汉瓦壶: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孟臣壶:孟臣壶,以惠孟臣名字命名的砂泥壶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线条圆转流畅,成为孟臣壶突出的风格特征。
思亭壶:思亭壶是由陆思亭制造的紫砂壶,壶身如葫瓢,弯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丽,高虚盖与壶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体。
美人肩壶:美人肩是一种紫砂壶,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
柱础壶:柱础壶材质为紫泥调砂,呈赭褐色,壶体似圆石鼓凳,上小下大,腰间微敛,短流,嵌盖,环形把,造型稳健。
大彬提梁:由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创制的,这把经典的提梁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似在静静地讲述着紫砂的历史变迁。
龙蛋壶:龙蛋壶明季古式,殊为可爱,以椭圆线构成基本轮廓,造型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
文且壶: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
潘壶:潘壶一般为闽南人家泡工夫茶用,通常这种随嫁的潘壶并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于梳妆台装发油之用。
华颖壶:华颖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掇球"演变所创作品。作品摘手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
笑樱壷:“笑樱壶”是明代时期泡茶的一种器具,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一。型制沉重扎实,有种绝不妥协的硬汉风格。

紫砂壶108种壶型名称

紫砂壶108种壶型名称:莲子壶、掇球壶、仿古壶、水平壶、宫灯壶、金杯壶、一粒珠、寿星壶、母子壶、虚扁壶、周盘壶、集玉壶、均玉壶、扁石壶、线圆壶、碗灯壶、合欢壶、汉扁壶、柱础壶、石瓢壶、横云壶、台笠壶、君德壶等等。如下:
1、莲子壶(掇只壶)。
最早的“莲子壶”流行于明崇祯年间、为“罐”状、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长圆身、盖面略鼓、整体形似一颗莲子。
2、掇球壶。
掇球壶也是邵大亨创制的。依靠部件和整体的轮廓表现多圆组合、似用圆规画出。壶身、壶钮为球体、壶盖、壶流、壶把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
3、仿古壶(仿鼓壶、扁圆壶、扁腹壶)。
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
4、水平壶。
水平壶是紫砂壶名称,容量在一百六十毫升左右的可泡工夫茶的小壶均称“水平壶”。壶浸在水中时能保持水平状,故在制壶坯时不仅壶嘴和壶把要协调,重量也要均衡一致。故叫“水平壶”。
5、集玉壶。
壶身呈圆柱形 ,身筒饱满,轮廓清晰,重心沉稳,给人以庄重之感。壶身中间以凹凸线分界束腰,状如两块大玉璧叠合而成,嵌盖形似圆璧,拱形桥钮如同一条小龙,腾空而起,壶钮饰以圆环,极具动感 。

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

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有西施壶、掇球壶、石瓢壶、潘壶、仿古壶、德钟壶、容天壶、笑樱壶、文旦壶、汉铎壶。
1、西施壶
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2、掇球壶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掇只是大亨原创,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3、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
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4、潘壶
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畲,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
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
5、仿古壶
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6、德钟壶
容量:180cc,原矿底槽青,也有不带刻绘的。底糟青名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
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7、容天壶
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要体现此壶的气韵的确很难,需要做壶之人用心体会。在气韵饱满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
出水效果极佳,用起来确实方便舒适。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
8、笑樱壶
笑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一,流传甚广,皆因其张力十足,为人所喜爱。看外表也许你会觉得平淡无奇,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的细部处理安排得当,恰如其分。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
笑樱壶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恰如“婴宁一笑”,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9、文旦壶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10、汉铎壶
汉铎,即汉朝之铎。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紫砂壶有几种

紫砂壶有六十多种,例如:西施壶、德钟壶、笑樱壶、莲子、仿古壶、半月壶、井栏壶、掇球壶、秦权壶、周盘壶、鹧鸪提梁、华颖壶、文旦壶、容天壶、大彬提梁、瓦当壶和合欢壶等等。
1、西施壶:丰满圆润,浑然天成
西施壶是比较经典也是使用最多的壶型了,西施壶的壶身比较圆润,壶嘴比较短,是紫砂壶爱好者初选紫砂壶的热门之选。
2、德钟壶:端庄稳重,壶中君子
德钟壶是紫砂壶雅器的代表,整体是呈现圆柱形,壶嘴平直,比例非常的协调!给人的感觉比较方正沉稳!很有阳刚之气。
3、笑樱壶:线条流畅,张力十足
笑樱壶原型出自“嘤咛一笑千愁解”的一个历史典故,代表我们传统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一种精神,是典型的中式美学典范。
4、莲子壶:张弛有度,灵动有致
莲子壶,明代问世,一圆叠一圆。三教石瓢四脚炉,丰为莲子扁为古。莲子壶给人的感觉是饱满大气的。
5、仿古壶:骨肉庭匀,大气优雅
仿古壶线条流畅,壶盖有拱桥式的衬托,仿古壶成于明代,流传了数百年,经典不朽。

紫砂十大名壶

紫砂十大名壶为:供春壶、石瓢壶、掇球壶、鱼化龙壶、龙头八卦一捆竹壶、仿古壶、井栏壶、风卷葵壶、报春壶、提壁壶。
1、供春壶:由明代供春创制,被认为是中国紫砂壶的鼻祖。
2、石瓢壶:由陈曼生创制,有“曼生石瓢”和“彭年石瓢”之分。
3、掇球壶:由邵大亨创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
4、鱼化龙壶:是一种具有吉祥寓意的紫砂壶,形象生动。
5、龙头八卦一捆竹壶:造型奇特,富有文化内涵。
6、仿古壶:由程寿珍创制,是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之一。
7、井栏壶:以栏杆形状装饰壶身,有古朴之感。
8、风卷葵壶:以风卷葵花的形态为灵感,形象生动。
9、报春壶:由朱可心创制,寓意春天来临。
10、提壁壶:由顾景舟创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

紫砂十大经典壶型

10款最经典紫砂壶型,你最喜欢哪款?1、平安壶:又称“旦角”壶,特征是顶和底平,壶身轮廓优美;2、肚壶:壶身肥大,鼓起,像一个大肚子,是紫砂壶中最经典的一个壶型;3、扁壶:壶身侧面扁平,宛如一个扁平的盒子,壶盖通常也比较扁平;4、葫芦壶:壶身呈现出葫芦形状,顶部挑出长壶嘴,通常长而弯曲;5、环抱壶:壶身外侧附有一个环抱,下面内凹,上面凸起,有些环抱壶还会有小环附着;6、芋头壶:壶身轮廓呈现出芋头形状,下部鼓起,中部略微收缩,顶部急速收缩成小嘴,通常比较短;7、牛腿壶:壶身高大而粗壮,下半部略微鼓起坚挺,有些牛腿壶的壶盖还会呈现牛角形状;8、三足壶:壶底由三条腿支撑,常常呈三角形或三片状;9、马蹄壶:壶身中部呈马蹄形状,下部鼓起,上面则收缩成口,尖鼻和高领结构;10、铜镜壶:壶身形似古代的铜镜,有一个扁平的底部,壶盖则呈现出圆形。

紫砂壶型十大排名

紫砂壶型十大排名是供春壶、仿古壶、秦权壶、井栏壶、石瓢壶、掇球壶、西施壶、鱼化龙壶、风卷葵、梅报春壶。
1、供春壶:其造型古朴且精致,且经过历史长河所流传下来的供春壶极少,这种紫砂壶以仿造自然形态而闻名。
2、仿古壶:该壶型的“仿古”原义为“仿鼓”,其壶身形如扁鼓,上收下敛,中间鼓腹,后人仿制这种壶型就成为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
3、秦权壶:“权”在秦代用来称量重量所用的秤砣,秦权壶是仿其外形而制成的壶型。其壶身高耸,线形流畅,有庄重大气、古雅敦厚的特征。
4、井栏壶:它是曼生壶系列之一,是由陈曼生首创的壶型,制作精细,瓷面细腻光亮,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出水流畅。
5、石瓢壶:它是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之一,有着“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的美称。其型俊挺、出水爽利,受到广大用壶之人的喜爱。
6、掇球壶:掇球壶是典型的传统圆壶式,也是紫砂壶优秀代表款式之一。其茶壶本身是由三个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7、西施壶:它来源于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原称为西施乳壶,后改称为倒把西施壶,简称西施壶。该壶珠圆玉润,是近当代圆器中最受欢迎的紫砂壶式之一。
8、鱼化龙壶:鱼化龙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名款,又被称为“龙壶”、“鱼龙戏浪壶”。其壶身刻画有鱼身且龙爪,是具一定时代特点的紫砂壶。
9、风卷葵壶:风卷葵壶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宜兴制壶名人杨彭年的胞妹杨凤年制作而成,属于经典花货,其壶身以风卷葵花点缀,是花器中的珍品。
10、梅报春壶:该壶以梅花报春为主题,在制作过程中运用雕镂、捏塑手法,展现梅花生动之态,寓意美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

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是掇球壶、石瓢壶、西施壶、井栏壶、供春壶、仿古壶、秦权壶、德钟壶、鱼化龙壶、梅报春壶。
1、掇球壶
掇球壶是紫砂壶中最受欢迎的款式之一。它以大、中、小三个球体重叠而成,壶身为大球,壶盖为中球,壶钮为小球。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因此称掇球壶。掇球壶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和各种线形的有机结合,达到形体合理、珠圆玉润的完美性。
壶肩至壶口必须有一个直挺的过渡与衔接,壶口与盖的相接要有线条承载。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
2、石瓢壶
石瓢壶是紫砂壶的传统经典造型,清陈曼生是其创始人。石瓢壶的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壶身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石瓢壶的倒盖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的特点。石瓢壶是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3、西施壶
西施壶是紫砂壶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它的壶身圆润可爱,整个壶的曲线很柔美,没有攻击性,没有锋芒,比较符合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构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则严谨,好似浑然天成。它是饮茶人的灵魂,更适合女人。
4、井栏壶
井栏壶是紫砂壶中的一种经典壶型,它的造型源于井栏,井栏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古朴、美观的感觉。井栏壶的细节处理非常讲究,如钮、流、把、盖等,每一处都有微妙的变化,展现了紫砂壶的独特魅力。
井栏壶流大多数是一弯嘴,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形状各异,但都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井栏壶的设计简洁明了,没有繁琐的装饰,反而凸显了其独特的风格。井栏壶流以弯嘴为主,也有短直嘴出流,形状微妙,给人一种曼妙十八之列的感觉。井栏壶以其简洁、明快、新颖的壶式,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紫砂壶中的传统经典。
5、供春壶
供春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型,它的造型独特,壶身仿若古老的树皮,寓意深刻。壶钮若嫩芽,预示着春天万物的生机盎然。同时,供春壶展现了拙朴、自然、旷野等风格美,追求怪奇之美,处处合乎情理,每每出乎意料。它不是一般的事物或沿习的再现,而是“重新创造”的虚构。供春壶在继承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寓意深刻,雅趣无穷,具有吉祥和祝福之意。
6、仿古壶
仿古壶是紫砂壶中的一种经典壶型,它的特点是在壶体较大、位置矮的情况下,壶盖与口沿子母线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壶盖扁、满,壶钮扁圆,备受紫砂爱好者的青睐。仿古壶的线条流畅,壶盖有拱桥式的衬托,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给人一种大气优雅的感觉。仿古壶是明代创作的,流传了数百年,经典不朽。
7、秦权壶
秦权壶是紫砂壶中一种常见经典壶型,以其秤砣式形制、短流、环耳形把手和嵌盖微鼓等特点而闻名。壶名“秦权”得名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度量衡,因为秦权壶上所题的行楷铭文“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透露出生活的智慧和幽默。秦权壶形似秤砣,稳重典雅,线条流畅有力,给人以秦代之权为形的古韵感。
8、德钟壶
德钟壶是紫砂壶中典雅高贵的代表,其壶身敦实,壶型光素简洁而朴实庄重。德钟壶被称为壶中君子,以器喻人,更为人喜爱。德钟壶的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9、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是紫砂壶中传统的经典名款,将鲤鱼跃龙门的传说融入紫砂艺术。壶身浑然一体,线条流利,简洁明快。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龙头可伸缩,端壶到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会伸出龙舌。倒完茶,龙头缩回,龙舌也隐入龙头不见,设计非常巧妙。鱼化龙壶不仅外观精美霸气,寓意更是上佳,是传统的中国寓言故事。
10、梅报春壶
梅报春壶是紫砂壶工艺师朱可心创作的一款经典壶型。壶身上以梅花报春为题,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壶盖、壶把和壶嘴的设计也体现了报春壶的美丽逼真。报春壶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朱可心在1955年创作的三种竹节咖啡壶和祝寿壶的精髓巧妙融合。报春壶从古至今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